1. 中国人口老龄化数据
你的数据得从人口统计年鉴里一年一年扣,没有直接的历年数据。特别是2000年以前,数据非常难找。给你一个1998年至2007年的。注意是65岁以上,65岁才是我国分老年人口和非老龄人口的分水岭。
中国历年总人口统计(1978-2007)
单位:万人.%
年份 总人口 农村贫困人口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城镇 乡村
1978 96526 17245 79014 25000
1979 97542 18495 79047
1980 98705 19140 79565
1981 100072 20171 79901
1982 101654 21480 80174 4.9
1983 103008 22274 80734
1984 104357 24017 80340 12800
1985 105851 25094 80757 12500
1986 107507 26366 81141 13100
1987 109300 27674 81626 12200 5.0
1988 111026 28661 82365 9600
1989 112704 29540 83164 10200
1990 114333 30191 84142 8500 5.6
1991 115823 30543 85280
1992 117171 32372 84799 8000
1993 118517 33351 85166
1994 119850 34301 85549 7000
1995 121121 35174 85947 6540 6.4
1996 122389 35950 86439
1997 123626 36989 86637 4962 6.7
1998 124810 37942 86868 4210 8375 6.9
1999 125909 38892 87017 3412 8687
2000 126583 45844 80739 3209 8811 7.0
2001 127627 48064 79563 2927 9062 7.1
2002 128453 50212 78241 2820 9377 7.3
2003 129227 52376 76851 2900 9692 7.5
2004 129988 54283 75705 2610 9857 7.6
2005 130756 56212 74544 2365 10055 7.7
2006 131448 57706 73742 2148 10419 7.9 14901 11.3
2007 132129 59379 72750 1479 10636 8.1 15340 11.6
注:本表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摘编自《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8》
这样看比较难复制,你直接弄到excel里再分列就行。
2. 哪里可以查到中国城市人口结构,男女老少比例的数据
1、成都。
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性别比为103.75(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20-29岁婚育旺盛期的男性青年比女性青年约多3000万人。成都市也进入了老年型社会。在2002年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就超过1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3%,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8%左右。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数据显示,成都市2000年11月1日0时常住人口1124.43万人,与全国各城市相比,总人口列直辖市重庆(3090万人)、上海(1674万人)和北京(1382万人)之后,居全国特大城市第四位,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2、南京。
从总体上来看,南京市妇女初婚生育年龄提高、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数减少,总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规模扩大。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南京市当年689.8万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数为81.44万人,15-59岁人口数达到518.10万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90.26万人。2005年,全市60岁及以上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增加到13.08%与10.19%,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高,老年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全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
3、杭州。
杭州人口结构进入老年型,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杭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83%,高于全国7%的平均水平。
4、天津。
年龄构成。在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7.62万人,占总人口的16.75%;15-64岁的人口为749.93万人,占总人口的74.9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3.33万人,占总人口的8.33%。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9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7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510.24万人,占总人口的50.98%;女性为490.64 万人,占总人口的49.0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99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103.63相比,性别比提高了0.36。
民族构成。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74.50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38 万人,与1990年我市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7.72%下降为97.36%;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28%上升到2.64%。
5、重庆。
性别构成。全市人口中,男性为1604.95万人,占51.93%,女性为1485.50万人,占48.0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04。
年龄构成。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77.78万人,占21.93%;15-64岁的人口为2168.57万人,占70.1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44.10万人,占7.90%。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87个百分。
民族构成。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892.15万人,占93.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98.30万人,占6.4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53.93万人,增长了5.6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49.92万人,增长了33.49%。
6、武汉。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武汉市七大中心城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汉区,每平方公里17851人,最小的为洪山区,每平方公里1726人。男女比例1.07:1 。目前,武汉市男性人口为416.40万人,女性人口为388.42万人,性别比为107.2,与“四普”相比增加了0.5个百分点。
即将迈入人口老龄化时期。武汉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69岁,已跨入世界长寿行列。其中男性为72.62岁,女性为76.86岁。三项分别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2.38岁、2.49岁和2.45岁。
在这次的人口普查中,武汉市人口年龄最高为108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56.2万人,比10年前的“四普”增加14.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6.98%;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42人,比“四普”增加1816人;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7人,比“四普”增加了22人。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武汉目前已有49个少数民族54245人,比1990年净增加了7个民族,其人口总数占全市总人口的0.7%,人口年增长率高于汉族26.1个百分点。目前仅缺少乌兹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塔塔尔族、珞巴族和基诺族等六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最多的为回族,有20578人,最少的则是畲族,有531人。 外来人口:98.32万人。
以上资料来源于各省市统计局网站。
上专门的数据网查阅资料大都是要收费的。
3. 31省份老年人口大数据,11省超千万,我国哪些地方的老年人最多
引言: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31个省份老年人口大数据显示11省老龄化人口超千万,我国哪些地方的老年人最多?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了18.7%,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势可能还会越来越明显。人口老龄化可能会使我国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同时针对老人的赡养负担也会增大。人口老龄化还会加重我国的财政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很多老年人的医疗问题也得不到保障,老龄化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贫困或者是健康受损,人口老龄化还会影响家庭结构。
4. 老年人口数据哪里获取
中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中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有老年人口数据以及儿童的人口数据,可以在该平台获取。老年人口是指处于老年年龄界限以上的人口。
5. 找各国人口老龄化数据的网址是什么
可以上国家统计局网站,里面可以找到有关人口方面的一些统计数据。也可以狗狗一下,下载一些专门的人口统计年鉴。还有,http://www.un.org/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publications.htm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的一些报告也是在讨论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6. 一个区域60岁老年人的精确数据怎么获取
网上查询。
上网查询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你用身份证去当地社保局或者去社保网查一下就知道了。
7.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不仅导致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少,同时导致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而与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降低了新增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当劳动力新增数量地狱退出数量、新增速度慢于退出速度时,劳动力市场上年轻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必然使得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2005年10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到了2050年只要1.7个劳动力就要赡养一个老人。这就意味着在不降低养老保障待遇标准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人均养老保障负担将一直不断加重。虽然养老保障成本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所承担,这些最终都会转化为劳动力成本。
3、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趋于老化,年长劳动力因智力衰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创新精神不足,不能适应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职业的转换和必要的调动,不利于企业的改革创新。
4、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考验着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
5、养老除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
未来养老的发展应该是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逐渐走向社会化,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由政府承担是大趋势。尽管机构养老在中国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中处于补充地位,但其作用却是相当大的。
以上内容参考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
8. 乡镇街道的老龄人口数据哪里找
进入国家统计局官网网站
1、进入国家统计局官网网站后,点击主页面上的“数据查询——普查数据”。
2、进入普查数据,根据需要点击人口普查数据,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3、点击后就可以看到具体的数据分类的。
4、点击需要查看的详细数据,右侧就可以显示具体的数据了。
9.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如何申请
首先需要在中国国家调查数据库里注册,然后获得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之后即可下载相关文件,然后点击你所需要的文件,进行申请下载,调查数据编码需要配合问卷使用,用户注册后可以再“项目文档”,“调查问卷”中进行下载,即可以获得你想要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这些数据禁止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使用需谨慎。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一点点,如果您还有其他什么之类的问题,您可以继续在这上面进行询问或者提问,我看看能不能帮助到您一点点。
10. 2021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数据如下:
2021年5月1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龄人口相关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简介:
老人,指的是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或者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我国实行健康档案以来对老人的定义是大于或等于65岁老人,实行老年人特殊管理。
《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唐冯着《燕衔泥》诗:“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
臧克家《老哥哥》:“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杨太曦和沈寿崇一起来到沈寿崇在驸马府居住的庭院中,远远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身着一身儒雅青衣便服站立在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