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行程码呢
行程码就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个码也相当于健康码,是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手机接收的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手机用户可通过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
各地方各地区在进行防疫工作时,我觉得应该充分理解有效执行这一通知,不应强行要求被检疫人员只能扫本部门本地区的健康码才能放行。所以说,自己所在地区除了有国家统一健康码之外,还有省级,县级与单位级的健康码,还有行程码,这样既利用于有效快捷防疫,也可以观察相应的问题,所以说在疫情期间注意防疫。
⑵ 国务院大数据行程码依据什么
国务院大数据行程码依据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行程码是通过手机定位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来准确定位自己行驶过的轨迹,手机用户可通过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
国务院行程码特点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信令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过程自动化,有严格的安全隐私保障机制,查询结果实时可得方便快捷,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数据可以全国通用,真正做到全国一张网全面覆盖。
还可以查询到本人国内手机号的国际行程,行程码是通过手机定位的。为确保通信连续实现覆盖无盲区,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质量,行政区划交界处的两地基站信号可能会交叉覆盖,造成结果的偏差。
⑶ 国务院行程卡是谁研究的
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行程码的全称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它是由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推出的,利用的就是三大运营商的基站通信大数据。
绝大多数人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是绿色的,也就是近14天内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内。除了绿卡之外,还有黄卡、橙卡、红卡。红色常常代表了醒目和危险,所以红卡代表了新冠肺炎确诊或者疑似患者,它的标记数据来源于卫健委,而橙卡则代表了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黄卡则代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⑷ 健康通行码是什么
“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健康码诞生于全产业链抓紧复工复产的背景之下,是为了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而顺势产生的新技术。疫情期间,健康码是个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是运用大数据加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的产物。
健康码始创于浙江,市民通过线上申报,完成健康信息登记后,经后台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支付宝等公司已经加快研发并部署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
(4)国务院数据通行码是什么扩展阅读:
健康码从立项到发布仅用14天时间: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消息,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在2020年4月29日印发公告,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采用了国家标准快速程序,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了14天时间。
在健康码标准制定工作中,阿里巴巴表示其也全程参与,主要通过支付宝、阿里云参与负责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以及全国统一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的搭建和支持。
⑸ 通行码是什么
健康通行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健康通行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为推动各地“健康通行码”互通互认,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在不改变地方现有“健康通行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共享,在本地“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互认功能。第二种是各地“健康通行码”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健康码”互认。第三种是未建设本地“健康通行码”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
⑹ 国务院行程码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根据2020年12月13日全省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的要求,自2020年12月20日起,增加查验防疫行程码
(6)国务院数据通行码是什么扩展阅读:
1.应用范围
(一)对所有入安、返安人员,在必要时均需出示防疫行程卡(通信大数据行程卡)。
(二)辖区内客运站、景区景点、酒店、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查验防疫行程卡的重点场所。对进入以上场所的人员,须出示防疫行程卡,均无异常者方可进入。
(三)各类用工单位、社区管理部门、大型活动主办方等,对返岗复工人员、流动人员、邀请入安的外来人员要求出示防疫行程卡。
二、应用方式
(一)用手机微信扫描识别“疫情防控行程卡”二维码,输入本人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输入验证码→查询。
(二)手机微信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扫描识别“国务院客户端”二维码,点击“防疫行程卡”,输入本人手机号→获取验证码→输入验证码→查询。
三、相关要求
(一)防疫行程卡(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色,14天内到达或途径地区无中高风险地区,即为无异常。
(二)“防疫行程卡”不能替代“云南健康码”,云南健康码扫码验码全覆盖和重点场所体温测量工作要求不变。
(三)当天在同一地区游览景点或出入场所时,可使用当天更新的“绿色行程卡”截图,不需要反复扫码。
2.疫情下的防护措施: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
3.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
4.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5.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6.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⑺ 国务院行程码是什么
其为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展示公民的行动轨迹。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手机用户可通过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基于电信大数据,由三大运营商统一提供接口,仅须填写手机号、验证码并确认本人授权,无须填写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不收集其他个人信息,操作上更为简便和安全,充分保护用户隐私。
(7)国务院数据通行码是什么扩展阅读:
2020年2月13日起,三大运营商提供的短信查询行程的服务已覆盖2亿多用户。
2020年2月29日,短信查询升级为扫码查询,并提供了统一的网页查询入口。
2020年3月6日开始,在“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上上线了境外到访地的查询功能,可以对手机用户前14天到访的境外国家或者地区的信息进行查验,可及时发现瞒报、漏报、不实申报行程信息的问题。
截至2020年3月25日,累计查询量已超过4.5亿次。
⑻ 健康码与通行码的区别 关于健康码与通行码的区别
1、健康码是你自行申报的二维码,行程码是国家监测的行程数据。
2、健康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是在当地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目前有绿码,红码,黄码。
3、行程码是通过检测手机信号,显示你所去过的地方的一个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