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代码正确性验证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系统测试当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唯一需要编写代码才能进行测试的一种测试方法。在标准的开发过程中,单元测试的代码与实际程序的代码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一个单元测试,都是用来定向测试其所对应的一个单元的数据是否正确。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中集成了一个专门用来进行测试的组件,该组件能够提供给我们单元测试、压力测试、代码覆盖率等等的测试相关的功能。我们无须借用第三方的测试工具来进行这些测试。
2.1 创建单元测试
该工具可以对任何类、接口、结构等实体中的字段、属性、构造函数、方法等进行单元测试。创建单元测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整体测试,整体测试是在类名称上右击鼠标,在下拉菜单中点击创建单元测试选项。这样就可以为整个类创建单元测试了,这时他会为整个类可以被测试的内容全部添加测试方法。开发人员直接在这些自动生成的测试方法中添加单元测试代码就可以了。
单独测试,如果只想单独对某个方法、属性、字段进行测试,则可以将鼠标焦点放在这个待测试的项目名称之上,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创建单元测试选项。这样就可以单独为某个方法创建单元测试了。
2.2 编写单元测试代码
创建完单元测试之后,就可以为单元测试编写测试代码了。具体的测试代码的编写标准会在第三章中介绍。
2.3 运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代码编写完毕,就可以通过运行单元测试来进行测试了。需要运行单元测试的时候,需要打开测试管理器窗口。该窗口可以通过菜单中的“测试”-“窗口”——“测试管理器”来打开。打开该窗口之后,就可以在该窗口中看到我们所建立的单元测试的列表。我们可以在列表中勾选某个单元测试前面的复选框。然后右击鼠标在右键菜单中点击“调试选中的测试”或者“运行选中的测试”。
调试选中的测试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测试代码中或者我们自己的代码中添加断点并逐步运行以看其状态。
运行选中的测试只会运行测试并不能够进行测试,这时代码的运行是模拟真实软件运行的时候的情况执行的。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选中执行哪种测试。
2.4 测试结果
运行了测试之后,我们需要查看这次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点击菜单中的“测试”——“窗口”——“测试结果”来打开一个测试结果窗口。每次测试都会在测试结果中向我们显示一些记录。我们也可以通过双击这个测试结果,来查看详细的结果信息。
❷ 单元测试的基本方法
单元测试的对象是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单元测试的依据是详细设描述,单元测试应对模块内所有重要的控制路径设计测试用例,以便发现模块内部的错误。单元测试多采用白盒测试技术,系统内多个模块可以并行地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任务包括:
1 模块接口测试;
2 模块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3 模块边界条件测试;
4 模块中所有独立执行通路测试;
5 模块的各条错误处理通路测试。
1 输入的实际参数与形式参数的个数是否相同;
2 输入的实际参数与形式参数的属性是否匹配;
3 输入的实际参数与形式参数的量纲是否一致;
4 调用其他模块时所给实际参数的个数是否与被调模块的形参个数相同;
5 调用其他模块时所给实际参数的属性是否与被调模块的形参属性匹配;
6调用其他模块时所给实际参数的量纲是否与被调模块的形参量纲一致;
7 调用预定义函数时所用参数的个数、属性和次序是否正确;
8 是否存在与当前入口点无关的参数引用;
9 是否修改了只读型参数;
10 对全程变量的定义各模块是否一致;
11是否把某些约束作为参数传递。
如果模块内包括外部输入输出,还应该考虑下列因素:
1 文件属性是否正确;
2 OPEN/CLOSE语句是否正确;
3 格式说明与输入输出语句是否匹配;
4缓冲区大小与记录长度是否匹配;
5文件使用前是否已经打开;
6是否处理了文件尾;
7是否处理了输入/输出错误;
8输出信息中是否有文字性错误;
检查局部数据结构是为了保证临时存储在模块内的数据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完整、正确。局部数据结构往往是错误的根源,应仔细设计测试用例,力求发现下面几类错误:
1 不合适或不相容的类型说明;
2变量无初值;
3变量初始化或省缺值有错;
4不正确的变量名(拼错或不正确地截断);
5出现上溢、下溢和地址异常。
除了局部数据结构外,如果可能,单元测试时还应该查清全局数据(例如FORTRAN的公用区)对模块的影响。
在模块中应对每一条独立执行路径进行测试,单元测试的基本任务是保证模块中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此时设计测试用例是为了发现因错误计算、不正确的比较和不适当的控制流造成的错误。此时基本路径测试和循环测试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测试技术。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包括:
1 误解或用错了算符优先级;
2混合类型运算;
3变量初值错;
4精度不够;
5表达式符号错。
比较判断与控制流常常紧密相关,测试用例还应致力于发现下列错误:
1不同数据类型的对象之间进行比较;
2错误地使用逻辑运算符或优先级;
3因计算机表示的局限性,期望理论上相等而实际上不相等的两个量相等;
4比较运算或变量出错;
5循环终止条件或不可能出现;
6迭代发散时不能退出;
7错误地修改了循环变量。
一个好的设计应能预见各种出错条件,并预设各种出错处理通路,出错处理通路同样需要认真测试,测试应着重检查下列问题:
1输出的出错信息难以理解;
2记录的错误与实际遇到的错误不相符;
3在程序自定义的出错处理段运行之前,系统已介入;
4异常处理不当;
5错误陈述中未能提供足够的定位出错信息。
边界条件测试是单元测试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众的周知,软件经常在边界上失效,采用边界值分析技术,针对边界值及其左、右设计测试用例,很有可能发现新的错误。
一般认为单元测试应紧接在编码之后,当源程序编制完成并通过复审和编译检查,便可开始单元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应与复审工作相结合,根据设计信息选取测试数据,将增大发现上述各类错误的可能性。在确定测试用例的同时,应给出期望结果。
应为测试模块开发一个驱动模块(driver)和(或)若干个桩模块(stub),下图显示了一般单元测试的环境。驱动模块在大多数场合称为“主程序”,它接收测试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递到被测试模块,被测试模块被调用后,“主程序”打印“进入-退出”消息。
驱动模块和桩模块是测试使用的软件,而不是软件产品的组成部分,但它需要一定的开发费用。若驱动和桩模块比较简单,实际开销相对低些。遗憾的是,仅用简单的驱动模块和桩模块不能完成某些模块的测试任务,这些模块的单元测试只能采用下面讨论的综合测试方法。
提高模块的内聚度可简化单元测试,如果每个模块只能完成一个,所需测试用例数目将显着减少,模块中的错误也更容易发现。
本文转自网络
❸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
元测试是代码正确性验证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系统测试当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唯一需要编写代码才能进行测试的一种测试方法。在标准的开发过程中,单元测试的代码与实际程序的代码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一个单元测试,都是用来定向测试其所对应的一个单元的数据是否正确。
单元测试是由程序员自己来完成,最终受益的也是程序员自己。可以这么说,程序员有责任编写功能代码,同时也就有责任为自己的代码编写单元测试。执行单元测试,就是为了证明这段代码的行为和我们期望的一致。
单元测试还具有一下几个好处:
能够协助程序员尽快找到BUG的具体位置
能够让程序员对自己的程序更有自信
能够让程序员在提交项目之前就将代码变的更加健壮
能够协助程序员更好的进行开发
能够向其他程序员展现你的程序该如何调用
能够让项目主管更了解系统的当前状况
❹ 单元测试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单元测试一般是有开发人员或测试人员来做。谁来做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单元测试的实现方式包括:人工静态检查、动态执行跟踪。
人工静态检查:就是通常所说的“代码走读”,主要是保证代码逻辑的正确性。
动态执行跟踪:就是把程序代码运行起来,检查实际的运行结果和预期结果是否一致。
开发人员做单元测试:
优点:开发人员对代码最熟悉,而且开发人员编程技能相对比较强,所以开发人员自己写单元测试效率上和覆盖率上都比较高。
缺点:开发人员平时写业务代码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有时候确实没有时间写单元测试;而且大部分开发人员没有太好的测试思想,单元测试可能只是写个最简单的用例就完了;自己写的代码自己测,往往都是不靠谱。
测试人员做单元测试:
优点:测试人员有比较系统的测试思想,可以更好地保证用例的覆盖。而且通过写单测测试能更好地了解具体代码结构、流程,对于后续的业务测试也非常有利。
缺点:测试人员的编程技能相对比较弱,如果不同编程是无法开展单元测试的。并且测试人员对代码没有开发人员熟悉,效率会比较低。
❺ java单元测试怎么造大于1g的文件
输入代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java单元测试需要编程员在控制台中不断输入文件代码使其累计大小达到1gb即可完成。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
❻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用例
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试程序,使得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也叫分支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4,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5,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❼ 软件工程单元测试应该怎么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