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处理 > 数据传输最快多少

数据传输最快多少

发布时间:2023-01-05 06:36:51

㈠ 最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是多少

wifi建立的局域网内,最高传输速度要看路由器和网卡遵循什么协议通讯,是由路由器和网卡共同决定的,并且是由速率最低的设备决定传输速度。现在常见的几种网络协议分别是:802.11bIEEE802.11b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标准。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传送速度为11Mbit/s。IEEE802.11b是所有无线局域网标准中最着名,也是普及最广的标准。在2.4-GHz-ISM频段共有14个频宽为22MHz的频道可供使用。802.11gIEEE802.11b的后继标准是IEEE802.11g,其传送速度为54Mbit/s。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跟802.11b相同),原始传送速度为54Mbit/s,净传输速度约为4.7Mbit/s。802.11g的设备与802.11b兼容。802.11nIEEE802.11n,2004年1月IEEE宣布组成一个新的单位来发展新的802.11标准。资料传输速度估计将达475Mbps(需要在物理层产生更高速度的传输率),此项新标准应该要比802.11b快45倍,而比802.11g快8倍左右。802.11n也将会比之前的无线网络传送到更远的距离。802.11ac主流厂商(Qualcomm,Broadcom,Intel等)正在开发的协议版本,它使用5GHz频段(也可以说是6GHz频段),采用:更宽的基带(最高扩展到160Mhz)、的MIMO、高密度的调制解调(256QAM)。理论上,11ac可以为多个站点服务提供1Gbit的带宽,或是为单一连接提供500Mbit的传输带宽。当路由器和两个电脑之间,所有的设备都遵守同一个协议的时候,传输速度会达到最高,如果两个高速设备和一个低速设备,那传输速度会按照最低速度的那个标准传输。

㈡ 目前最快网速是多少

1.宽带网络
根据测速网大数据统计,三大运营商2020年第三季度宽带下载网速较第二季度有一定下降。中国电信从125.78Mbps下降到114.59Mbps,下降率为8.8%,中国移动从108.59Mbps下降到100.29Mbps,下降率为7.6%,中国联通从108.98Mbps下降到99.75Mbps,下降率为8.5%。从整体形势来看,中国电信依然位列第一,中国移动以0.54Mbps微弱的优势超过中国联通位列第二,中国联通暂居第三。
在平均上传网速方面,中国电信从53.66Mbps下降到37.61Mbps,下降率为29.91%,中国移动从48.35Mbps下降到47.46Mbps,中国联通从43.95Mbps下降到35.92Mbps,下降率为18.27%。相较于第二季度疫情之后的迅速回温,三大运营商第三季度在宽带网速方面有一定的回落。宽带网络上传网速,中国移动超过中国电信位列第一,中国电信位列第二,中国联通依然位列第三。

2. 4G网络
与宽带网络相比,三大运营商4G网络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相较于第二季度均有下降。中国移动从第二季度的55.42Mbps下降到28.17Mbps,排名依旧位居第一;中国电信在4G下载网速方面,从46.55Mbps下降到26.34Mbps,位居第二;中国联通从第二季度的38.82Mbps下降到23.84Mbps,位列第三。

在平均上传网速方面,中国电信从18.89Mbps下降到14.96Mbps,较第二季度下降20.80%,中国移动从第二季度的15.85Mbps下降到11.32Mbps,中国联通从16.44Mbps下降到13.79Mbps。从整体形势来看,中国电信位列第一,中国联通暂居第二,中国移动位列第三。

3. 5G网络
第三季度三大运营商5G网络平均下载网速从整体来看,明显超过宽带网速及4G网速,中国移动超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位居第一,中国电信排名第二,中国联通略低于中国电信,排名第三。具体来看,中国电信5G下载平均网速为181.87Mbps,较第二季度下降155.06Mbps;中国移动5G平均下载网速非常突出,为274.99Mbps,较上季度下降158.04Mbps;中国联通5G平均下载速度为168.54Mbps,比第二季度下降129.02Mbps。

与5G下载网速相比,三大运营商平均上传网速相对差距较小,其中第三季度中国移动5G上传网速依旧位居第一,平均上传网速为43.08Mbps;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次之,中国联通平均上传网速34.84Mbps,较第二季度下降7.98Mbps,位居第二;中国电信平均上传网速低于中国联通0.27Mbps位居第三,较第二季度下降13.94Mbps。

二、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各省网速统计
1.中国电信宽带网络
从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各省平均下载网速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电信在平均下载网速方面优势较为明显,全国80%以上的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网速高于100Mbps,其中甘肃、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四川省优势最为明显。
在平均上传数据中,天津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网速较好,全国排名前10的城市中有8个是北方或西北城市。

2.中国电信4G网络
相比于中国电信的宽带网速数据,4G网速整体趋势较为稳定。除了重庆到西藏,西藏到内蒙古自治区的网速递交幅度较为明显外,其余省份都是依次递减,且幅度小于2Mbps。

相比于全国各省的4G下载网速来看,4G上传网速整体更加均衡,大数据显示, 相比于第二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全国南、北方城市和大、中、小城市的分布更为均匀,其中福建省4G网络状态较为突出,在平均下载网速中位列第一位,在平均上传网速中位列第四位。
3.中国电信5G网络
相比于宽带和4G网络下载数据,中国电信5G网络平均下载网速整体差异较大,其中,江西省和青海省位于第一梯队,平均下载网速都在400Mbps以上,远超其他地区,其他地区排名呈依次递减趋势。
中国电信各省平均上传速度相对分布比较均匀,排名前5的的地区中,有4个都是西部城市,其中3个西南地区,1个西北地区。

4.中国移动宽带网络
中国移动在全国各省的宽带平均下载网速方面呈现“阶梯状”分布,排名第一的天津市和排名第二的四川省,为第一阶梯;排名第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到排名第七的江苏省,为第二阶梯;排名第八的贵州省到倒数第三的辽宁省为第三阶梯,第三阶梯整体比较均匀;重庆市和新疆位于最后两位,平均下载网速方面低于70Mbps。

而全国各省宽带上传网速的均衡性明显弱于宽带下载,排名第一的西藏自治区的宽带上传网速为100.36Mbps,比排名第十的内蒙古自治区高出了一倍的网速。 纵向来看,排名前8位的省份,分别是西藏自治区、天津市、江西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山西省、江苏省、河南省、吉林省和北京市,覆盖了全国东西南北大、中、小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
5.中国移动4G网络
中国移动全国各省平均下载网速呈现出“小阶梯状”分布。排名第一的黑龙江省优势明显,下载网速为40.5 Mbps,为第一阶梯;排名第二的青海省到贵州省,下载网速稳定在22.78Mbps至34.36Mbps之间,为第二阶梯;内蒙古自治区排名最后,为第三阶梯,与其他各地区有较为明显的断层。

在平均上传方面,黑龙江省的表现最为突出,平均上传网速为16.17Mbps,除排名最后的两个省份外,其他省份数据波动性相对较小,数字稳定在10.32Mbps至13.71Mbps之间,排名最后的为湖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平均上传网速低于10Mbps。
6.中国移动5G网络
中国移动在5G下载网速,呈现明显阶梯性,青海省为第一梯队,5G平均下载网速速度遥遥领先;云南省、贵州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为第二梯队,仅次于青海省;排名第四的北京市到排名倒数第三的福建省为第三梯队,呈依次递减趋势,且相邻排名地区平均下载网速差距不超过30Mbps;吉林省和西藏自治区排名最后,其中西藏自治区平均下载网速尤其低,排名最后一位。
相较于中国移动5G下载网速数据,5G上传网速数据分布相对较均匀,除了西藏自治区平均下载网速只有10Mbps左右,其他地区均分布在30-65Mbps之间。
7.中国联通宽带网络
中国联通第三季度宽带网络数据整体性差异较大,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市较排名第二的内蒙古自治区高出28.05Mbps,较最后一名新疆自治区高63.28Mbps。从整体数字上来看,排名前十的城市均为北方城市,排名后十的城市中,8个是南方城市。
在各省平均上传网速排名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层,排名第一的甘肃省和排名第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突出,甘肃省比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出了28.05Mbps,宁夏回族自治区比排名第三的青海省高出9.11Mbps;排名第四和排名倒数第三的重庆平均上传网速相对稳定,差距都在3Mbps以内;排名最后的为辽宁省和广东省。
8.中国联通4G网络
中国联通全国各省4G网络平均下载网速也呈“阶梯式”分布,青海省和甘肃省为第一梯队,平均下载网速分别为42.4Mbps和41.55Mbps,排名第三的云南和排名第二十四的天津市为第二梯队,平均下载网速分布在26.49Mbps到36.82Mbps之间,且排名相邻的地区差距在2Mbps以内;上海市和陕西省为第三梯队;辽宁省、山东省和四川省为第四梯队;排名最后的是广东省和江苏省。

中国联通全国各省4G网络平均上传网速相较于下载网速来看,分布相对均匀,整体网速比较稳定,排名第一的为青海省,排名最后的为江苏省,相邻排名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小,都在2Mbps以内。

9.中国联通5G网络
中国联通在5G网络整体布局上,也呈明显的阶梯性,排名第一的青海省和第二的甘肃省为第一梯队,平均下载网速在300Mbps以上,排名第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到排名第五的贵州省为第二梯队,排名第六的浙江省和倒数第二的上海市为第三梯队。
相较于中国联通在5G下载网速上的分布,中国联通在5G上传网速上的分布差异性较大,甘肃省以平均上传网速107.85Mbps的优势遥遥领先,超出排名第二的青海省47.91Mbps,其他地区平均上传网速分布较均匀。
三、市场占有率统计
1.全国运营商宽带市场占有率
三大运营商作为宽带市场的主流,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与第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市场占有率减少了0.88%,小运营商市场份额有所回升。中国电信占有超过一半的宽带市场,达到51.23%,但是,比二季度减少了2.36%;中国移动市场占有率为23.2%,比二季度提高了近1%;中国联通市场占有率为20.31%,比二季度提高了1.12%。
2.全国运营商4G市场占有率
2020年第三季度三大运营商4G市场的份额与第二季度相比各有不同,中国电信较第二季度扩大3.04%,中国移动缩小2.23%,中国联通缩小0.4%,中国电信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稳步增长。
3.全国运营商5G市场占有率
三大运营商5G几乎覆盖全部市场;其中,第三季度中国移动5G市场占有率45.49%,较第二季度下降7.17%,排名依旧第一;中国电信5G市场占有率30.76%,比第二季度提升3.82%,排名第二;中国联通5G市场占有率23.23%,较第二季度下降3.17%,排名第三;除三大主流运营商外,其他运营商市场占有率仅占0.5%。
四、三大运营商用户满意度调查
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宽带网络市场用户满意度调查中(满分5分),与第二季度相比有明显变化,中国电信较第二季度下降了0.47分,中国移动下降了0.12分,中国联通下降最为明显,从4.39分下降到2.38分,整体来看,中国电信用户满意度排名第一,中国移动次之、中国联通排名最后。

在4G网络方面,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满意度变化都不大,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电信从3.42分增长到了3.44分,中国移动第二季度为3.36分,第三季度略有下降,为3.34分,中国联通从3.27分增长到了3.31分。中国电信以微弱的优势位列第一名,中国移动位列第二,中国联通排名第三。

在5G网络方面,2020年第三季度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满意度有所下降,其中,中国电信从4.42分下降到4.14分;中国移动从4.35分下降到3.93分,中国联通从4.14分下降到3.81分。从整体形式来看,中国电信依旧稳居第一,中国移动位列第二,中国联通暂居第三。

㈢ 爱因斯坦说任何数据的传输速率不可能超过光速,那么数据传输速率最快是多少

超光速(faster-than-light,FTL或称superluminality)会成为一个讨论题目,源自于相对论中对于局域物体不可超过真空中光速c的推论限制,光速成为许多场合下速率的上限值。在此之前的牛顿力学并未对超光速的速度作出限制。而在相对论中,运动速度和物体的其它性质,如质量甚至它所在参考系的时间流逝等,密切相关,速度低于(真空中)光速的物体如果要加速达到光速,其质量会增长到无穷大因而需要无穷大的能量,而且它所感受到的时间流逝甚至会停止(如果超过光速则会出现“时间倒流”),所以理论上来说达到或超过光速是不可能的(至于光子,那是因为它们永远处于光速,而不是从低于光速增加到光速)。但也因此使得物理学家(以及普通大众)对于一些“看似”超光速的物理现象特别感兴趣。超光速存在吗?2000年7月,由于英国《自然》(Nature,2000,406:277)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超光速”实验的论文,引起了人们对超光速倒底是否存在的讨论。其实对在介质中使光脉冲的群速度超过真空中光速c,科学家们早有研究,而Nature中报道的这个实验就是实现了这种想法。但是这并非是人们想象的那种所谓违反因果律(或者相对论)的超光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看一看由华人科学家王力军所做的这个实验。光脉冲是由不同频率、振幅、相位的光波组成的波包,光脉冲的每个成分的速度称为相速度,波包峰的速度称为群速度。在真空中二者是相同的,但是在介质中如我们所知道的存在如下的群速度与介质。与超光速实验具有相同轰动效应的是另一种“超光速”现象quantumteleportation即量子超空间传输(或量子隐形传态),这个奇妙的现象因其与量子信息传递及量子计算机的实现有密切联系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超空间,就是量子态的传输不是在我们通常的空间进行,因此就不会受光速极限的制约,瞬时地使量子态从甲地传输到乙地(实际上是甲地粒子的量子态信息被提取瞬时地在乙地粒子上再现),这种量子信息的传递是不需要时间的,是真正意义的超光速(也可理解为超距作用)。在量子超空间传输的过程中,遵循量子不可克隆定律,通过量子纠缠态使甲乙粒子发生关联,量子态的确定通过量子测量来进行,因此当甲粒子的量子态被探测后甲乙两粒子瞬时塌缩到各自的本征态,这时乙粒子的态就包含了甲粒子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是“超光速”的。但是,如果一位观测者想要马上知道传送的信息是什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粒子乙仍处于量子叠加态,对它的测量不能得到完全的信息,我们必须知道对甲粒子采取了什么测量,所以不得不通过现实的信息传送方式(如电话,网络等)告诉乙地的测量者甲粒子此时的状态。最终,我们获得信息的速度还是不能超过光速!量子超空间传输的实验已在1997年实现了(见Nature,390,575.1997)。以上两个超光速的方案目前还只处于理论探讨和实验阶段,离实用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物理学的本质,实验现象及其解释都在争论之中。[编辑本段]相对论问答——超光速人们所感兴趣的超光速,一般是指超光速传递能量或者信息。根据狭义相对论,这种意义下的超光速旅行和超光速通讯一般是不可能的。目前关于超光速的争论,大多数情况是某些东西的速度的确可以超过光速,但是不能用它们传递能量或者信息。但现有的理论并未完全排除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的可能性。首先讨论第一种情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1.切伦科夫效应媒质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的光速小。粒子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超过媒质中的光速。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辐射,称为切仑科夫效应。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是指超过真空中的光速。2.第三观察者如果A相对于C以0.6c的速度向东运动,B相对于C以0.6c的速度向西运动。对于C来说,A和B之间的距离以1.2c的速度增大。这种“速度”--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相对于第三观察者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但是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运动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在这个例子中,在A的坐标系中B的速度是0.88c。在B的坐标系中A的速度也是0.88c。3.影子和光斑在灯下晃动你的手,你会发现影子的速度比手的速度要快。影子与手晃动的速度之比等于它们到灯的距离之比。如果你朝月球晃动手电筒,你很容易就能让落在月球上的光斑的移动速度超过光速。遗憾的是,不能以这种方式超光速地传递信息。影子和与手晃动的速度之比确实等于它们到灯的距离之比,但影子的最快速度不会超过光速.光斑也是如此.假设有一个仰角为60度的斜坡,一个物体以0.6C的速度水平运动,那么理论上在斜坡上的投影的速度是1.2C,实际上影子最大速度为C.现象表现为影子不会出现在该物体垂直投射的方位,而是会滞后.4.刚体敲一根棍子的一头,振动会不会立刻传到另一头?这岂不是提供了一种超光速通讯方式?很遗憾,理想的刚体是不存在的,振动在棍子中的传播是以声速进行的,而声速归根结底是电磁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可能超过光速。(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竖直地拎着一根棍子的上端,突然松手,是棍子的上端先开始下落还是棍子的下端先开始下落?答案是上端。)5.相速度光在媒质中的相速度在某些频段可以超过真空中的光速。相速度是指连续的(假定信号已传播了足够长的时间,达到了稳定状态)的正弦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段距离后的相位滞后所对应的“传播速度”。很显然,单纯的正弦波是无法传递信息的。要传递信息,需要把变化较慢的波包调制在正弦波上,这种波包的传播速度叫做群速度,群速度是小于光速的。(译者注:索末菲和布里渊关于脉冲在媒质中的传播的研究证明了有起始时间的信号[在某时刻之前为零的信号]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6.超光速星系朝我们运动的星系的视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这是一种假象,因为没有修正从星系到我们的时间的减少。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测量一个目前离我们10光年的星系,它的运动速度为2/3c。现在测量,测出的距离却是30光年,因为它当时发出的光到时,星系恰到达10光年处;3年后,星系到了8光年处,那末视距离为8光年的3倍,即24光年。结果,3年中,视距离减小了6光年……7.相对论火箭地球上的人看到火箭以0.8c的速度远离,火箭上的时钟相对于地球上的人变慢,是地球时钟的0.6倍。如果用火箭移动的距离除以火箭上的时间,将得到一个“速度”是4/3c。因此,火箭上的人是以“相当于”超光速的速度运动。对于火箭上的人来说,时间没有变慢,但是星系之间的距离缩小到原来的0.6倍,因此他们也感到是以相当于4/3c的速度运动。这里问题在于这种用一个坐标系的距离除以另一个坐标系中的时间所得到的数不是真正的速度。8.万有引力传播的速度有人认为万有引力的传播速度超过光速。实际上万有引力以光速传播。9.EPR悖论1935年Einstein,Podolski和Rosen发表了一个思想实验试图表明量子力学的不完全性。他们认为在测量两个分离的处于entangledstate的粒子时有明显的超距作用。Ebhard证明了不可能利用这种效应传递任何信息,因此超光速通信不存在。但是关于EPR悖论仍有争议。10.虚粒子在量子场论中力是通过虚粒子来传递的。由于海森堡不确定性这些虚粒子可以以超光速传播,但是虚粒子只是数学符号,超光速旅行或通信仍不存在。11.量子隧道量子隧道是粒子逃出高于其自身能量的势垒的效应,在经典物理中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计算一下粒子穿过隧道的时间,会发现粒子的速度超过光速。Ref:T.E.Hartman,J.Appl.Phys.33,3427(1962)一群物理学家做了利用量子隧道效应进行超光速通信的实验:他们声称以4.7c的速度穿过11.4cm宽的势垒传输了莫扎特的第40交响曲。当然,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由于海森堡不确定性,不可能利用这种量子效应超光速地传递信息。如果这种效应是真的,就有可能在一个高速运动的坐标系中利用类似装置把信息传递到过去。Ref:W.HeitmannandG.Nimtz,PhysLettA196,154(1994);A.EndersandG.Nimtz,PhysRevE48,632(1993)TerenceTao认为上述实验不具备说服力。信号以光速通过11.4cm的距离用不了0.4纳秒,但是通过简单的外插就可以预测长达1000纳秒的声信号。因此需要在更远距离上或者对高频随机信号作超光速通信的实验。12卡西米(Casimir)效应当两块不带电荷的导体板距离非常接近时,它们之间会有非常微弱但仍可测量的力,这就是卡西米效应。卡西米效应是由真空能(vacuumenergy)引起的。Scharnhorst的计算表明,在两块金属板之间横向运动的光子的速度必须略大于光速(对于一纳米的间隙,这个速度比光速大10-24)。在特定的宇宙学条件下(比如在宇宙弦(cosmicstring)的附近[假如它们存在的话]),这种效应会显着得多。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表明不可能利用这种效应进行超光速通信。13.宇宙膨胀哈勃定理说:距离为D的星系以HD的速度分离。H是与星系无关的常数,称为哈勃常数。距离足够远的星系可能以超过光速的速度彼此分离,但这是相对于第三观察者的分离速度。14.月亮以超光速的速度绕着我旋转!当月亮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假定我们以每秒半周的速度转圈儿,因为月亮离我们385,000公里,月亮相对于我们的旋转速度是每秒121万公里,大约是光速的四倍多!这听起来相当荒谬,因为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在旋转,却说是月亮绕这我们转。但是根据广义相对论,包括旋转坐标系在内的任何坐标系都是可用的,这难道不是月亮以超光速在运动吗?问题在于,在广义相对论中,不同地点的速度是不可以直接比较的。月亮的速度只能与其局部惯性系中的其他物体相比较。实际上,速度的概念在广义相对论中没多大用处,定义什么是“超光速”在广义相对论中很困难。在广义相对论中,甚至“光速不变”都需要解释。爱因斯坦自己在《相对论:狭义与广义理论》第76页说“光速不变”并不是始终正确的。当时间和距离没有绝对的定义的时候,如何确定速度并不是那么清楚的。尽管如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广义相对论中光速仍然是不变的。当距离和时间单位通过光速联系起来的时候,光速不变作为一条不言自明的公理而得到定义。在前面所说的例子中,月亮的速度仍然小于光速,因为在任何时刻,它都位于从它当前位置发出的未来光锥之内。15.明确超光速的定义第一部份列举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超光速”例子表明了定义“超光速”的困难。象影子和光斑的“超光速”不是真正意义的超光速,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呢?在相对论中“世界线”是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可以借助“世界线”来给“超光速”下一个明确定义。什么是“世界线”?我们知道,一切物体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描述粒子在任何时刻的位置,我们就描述了物体的全部“历史”。想象一个由空间的三维加上时间的一维共同构成的四维空间。由于一个粒子在任何时刻只能处于一个特定的位置,它的全部“历史”在这个四维空间中是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世界线”。一个物体的世界线是构成它的所有粒子的世界线的集合。不光粒子的历史可以构成世界线,一些人为定义的“东西”的历史也可以构成世界线,比如说影子和光斑。影子可以用其边界上的点来定义。这些点并不是真正的粒子,但它们的位置可以移动,因此它们的“历史”也构成世界线。四维时空中的一个点表示的是一个“事件”,即三个空间坐标加上一个时间坐标。任何两个“事件”之间可以定义时空距离,它是两个事件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平方减去其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的平方再开根号。狭义相对论证明了这种时空距离与坐标系无关,因此是有物理意义的。时空距离可分三类:类时距离:空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类光距离:空间间隔等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类空距离:空间间隔大于时间间隔与光速的乘积下面我们需要引入“局部”的概念。一条光滑曲线,“局部”地看,非常类似一条直线。类似的,四维时空在局部是平直的,世界线在局部是类似直线的,也就是说,可以用匀速运动来描述,这个速度就是粒子的瞬时速度。光子的世界线上,局部地看,相邻事件之间的距离都是类光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光子的世界线说成是类光的。任何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的世界线,局部的看,相邻事件之间的距离都是类时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这种世界线说成是类时的。而以超光速运动的粒子或人为定义的“点”,它的世界线是类空的。这里说世界线是类空的,是指局部地看,相邻事件的时空距离是类空的。因为有可能存在弯曲的时空,有可能存在这样的世界线:局部地看,相邻事件的距离都是类时的,粒子并没有超光速运动;但是存在相距很远的两个事件,其时空距离是类空的。这种情况算不算超光速呢?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说明既可以定义局部的“超光速”,也可以定义全局的“超光速”。即使局部的超光速不可能,也不排除全局超光速的可能性。全局超光速也是值得讨论的。总而言之,“超光速”可以通过类空的世界线来定义,这种定义的好处是排除了两个物体之间相对于第三观察者以“超光速”运动的情况。下面来考虑一下什么是我们想超光速传送的“东西”,主要目的是排除“影子”和“光斑”之类没用的东西。粒子、能量、电荷、自旋、信息是我们想传送的。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传送的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这个问题比较好,对于一个粒子,我们观察它的世界线,如果世界线是连续的,而且没有其他粒子从这个粒子分离出来,我们就大体可以认为这个粒子还是原来那个粒子。显然,传送整个物体从技术上来讲要比传送信息困难得多。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毫无困难地以光速传递信息。从本质上讲,我们只是做到了把信息放到光子的时间序列上去和从光子的时间序列中重新得到人可读的信息,而光子的速度自然就是光速。类似地,假如快子(tachyons,理论上预言的超光速粒子)真的存在的话,我们只需要发现一种能够控制其产生和发射方向的技术,就可以实现超光速通信。极其可能的是,传送不同的粒子所需要的代价是极其不同的,更经济的法是采用复制技术。假如我们能够得到关于一个物体的全部信息,并且我们掌握了从这些信息复制原物体的技术,那么超光速通信与超光速旅行是等价的。科幻小说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称之为远距离传真(teleport)。简单的说,就是象传真一样把人在那边复制一份,然后把这边的原件销毁,就相当于把人传过去了。当然问题是象人这种有意识的复杂物体能否复制。16.无限大的能量E=mc^2/sqrt(1-v^2/c^2)上述公式是静止质量为m的粒子以速度v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很显然,速度越高能量越大。因此要使粒子加速必须要对它做功,做的功等于粒子能量的增加。注意当v趋近于c时,能量趋于无穷大,因此以通常加速的方式使粒子达到光速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超光速了。但是这并没有排除以其他方式使粒子超光速的可能性。粒子可以衰变成其他粒子,包括以光速运动的光子(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因此虽以光速运动,其能量也可以是有限值,上述公式对光子无效)。衰变过程的细节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描述,因此我们无法否定通过衰变产生超光速粒子的可能性(?)。另一种可能性是速度始终高于光速的粒子。既然有始终以光速运动的光子,有始终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为什么不会有始终以高于光速的速度运动的粒子呢?问题是,如果在上述公式中v>c,要么能量是虚数,要么质量是虚数。假如存在这样的粒子,虚数的能量与质量有没有物理意义呢?应该如何解释它们的意义?能否推出可观测的预言?只要找到这种粒子存在的证据,找到检测这种粒子的方法,找到使这种粒子的运动发生偏转的方法,就能实现超光速通信。17.量子场论到目前为止,除引力外的所有物理现象都符合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是一个相对论量子场论,它可以描述包括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在内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以及所有已观测到的粒子。根据这个理论,任何对应于两个在有类空距离的事件处所作物理观测的算子是对易的(-)。原则上讲,这意味着任何作用不可能以超过光速的速度传播。但是,没有人能证明标准模型是自洽的(self-consistent)。很有可能它实际上确实不是自洽的。无论如何,它不能保证将来不会发现它无法描述的粒子或相互作用。也没有人把它推广到包括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很多研究量子引力的人怀疑关于因果性和局域性的如此简单的表述能否作这样的推广。总而言之,在将来更完善的理论中,无法保证光速仍然是速度的上限。18.祖父悖论(因果性)反对超光速的最好证据恐怕莫过于祖父悖论了。根据狭义相对论,在一个参考系中超光速运动的粒子在另一坐标系中有可能回到过去。因此超光速旅行和超光速通信也意味着回到过去或者向过去传送信息。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你就可以回到过去杀死你自己的祖父。这是对超光速强有力的反驳。但是它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即我们可能作有限的超光速旅行但不能回到过去。另一种可能是当我们作超光速旅行时,因果性以某种一致的方式遭到破坏。总而言之,时间旅行和超光速旅行不完全相同但有联系。如果我们能回到过去,我们大体上也能实现超光速旅行。第三部份:未定论的超光速的可能性19.快子(tachyon)快子是理论上预言的粒子。它具有超过光速的局部速度(瞬时速度)。它的质量是虚数,但能量和动量是实数。有人认为这种粒子无法检测(译注:那这种预言有什么意义:-)),但实际未必如此。影子和光斑的例子就说明超过光速的东西也是可以观测到的。目前尚无快子存在的实验证据,绝大多数人怀疑它们的存在。有人声称在测Tritium贝塔衰变放出的中微子质量的实验中有证据表明这些中微子是快子。这很让人怀疑,但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快子理论的问题,一是违反因果性,二是快子的存在使真空不稳定。后者可以在理论上避免,但那样就无法实现我们想要得超光速通信了。实际上,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快子是场论的病态行为的表现,而公众对于快子的兴趣多是因为它们在科幻作品中出现得次数很多。20.虫洞关于全局超光速旅行的一个着名建议是利用虫洞。虫洞是弯曲时空中连接两个地点的捷径,从A地穿过虫洞到达B地所需要的时间比光线从A地沿正常路径传播到B地所需要的时间还要短。虫洞是经典广义相对论的推论,但创造一个虫洞需要改变时空的拓扑结构。这在量子引力论中是可能的。开一个虫洞需要负能量区域,Misner和Thorn建议在大尺度上利用Casimir效应产生负能量区域。Visser建议使用宇宙弦。这些建议都近乎不切实际的瞎想。具有负能量的怪异物质可能根本就无法以他们所要求的形式存在。Thorn发现如果能创造出虫洞,就能利用它在时空中构造闭合的类时世界线,从而实现时间旅行。有人认为对量子力学的多重性(multiverse)解释可以用来消除因果性悖论,即,如果你回到过去,历史就会以与原来不同的方式发生。Hawking认为虫洞是不稳定的,因而是无用的。但虫洞对于思想实验仍是一个富有成果的区域,可以用来澄清在已知的和建议的物理定律之下,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21.曲相推进(warpdrive)曲相推进是指以特定的方式让时空弯曲,从而使物体超光速运动。MiguelAlcubierre因为提出了一种能实现曲相推进的时空几何结构而知名。时空的弯曲使得物体能以超光速旅行而同时保持在一条类时世界线上。跟虫洞一样,曲相推进也需要具有负能量密度的怪异物质。即使这种物质存在,也不清楚具体应如何布置这些物质来实现曲相推进。对时光倒流的理解所谓“时光倒流”就是光的多普勒效应。并不是“时间”倒流,而是世界的感觉“倒流”。与声音可以类比,都是波粒二象性。多普勒效应根本上是由于波的传播速度是绝对的,只与介质有关,与声源和接受物体运动状况无关。换句话说,波的传播应以介质作为参考系。突破光速屏障时会有“光障”(类似“声障”)现象可与超音速飞行类比,并不是不可能。光速不变的条件是这样的:介质稳定。因为在任何稳定的介质中,任何波的速度都不变,与参照系无关。当声波的介质相对于测量者静止时,无论声源速度如何变化,声速不变(只改变音频),这是着名的多普勒实验,其它所有机械波都有类似现象。举例来说,运动的火车头发出的声音,相对地面还是声速(声速不变),不是火车速度加声速,而相对火车速度是声速减火车速度(加利略变换);而在超音速飞机内部从机尾向机头发出声音,相对飞机,还是声速(声速不变),而相对地面,是飞机速度加声速(伽利略变换)。因此速度是相对的,相对论变换与伽利略变换并存,而不是排斥。如果一个钟,以0.5倍声速从原点远去,我们会听到什么现象呢?一秒钟时,它距离原点0.5声秒距离报1秒,但这个事件我们在原点听见,需要再过0.5秒,于是我们发现,在本地钟1.5秒时,远处的钟报1秒,本地钟3秒时,远离的钟报2秒,也就是我们在忽略测量时间时,误以为远去的钟慢了。而且速度越快,钟慢得越厉害。假设有一把尺长1声秒,而我们的测量地面上有一无限长尺子固定不动,运动尺头尾各有一个探测装置,在探测到与地面某一尺刻度重合时,用声音报出该刻度,我们在地面尺原点接收声音。尺匀速运动逐渐远离,当尺尾报0声秒时,尺头已经距离我们1声秒,而这个距离,要1秒后我们才能收到;当尺尾到1声秒距离时,尺头到2声秒,还是要在我们收到尺尾报1声秒后1秒,我们才能收到尺头报2声秒,于是我们会直观的认为,尺尾先到刻度,尺头后到达它本应立刻到达的刻度,感觉好象远离的尺,缩短了。而且运动速度越快,感觉短的越厉害。如果超过声速,我们将追上以前发出的声音,声波将倒序进如我们的耳朵,就好象时间在倒退。我们先听到2点的钟声,后听到1点的钟声。这个现象是感觉或计算“时光倒流”的本质原因。光也有类似现象。钟慢、尺缩、超光速时间倒流现象,都可以用声音试验做出结果,这只能证明爱因斯坦的结论有问题,他忽略了测量速度的问题,把现象当成了物理本质。照本文方法解释相对论,双生子悖论、子回到未生时杀父悖论都不存在。所以,即使存在超光速现象,但时光倒流而回到过去的的现象也不会发生。

㈣ 目前最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是多少

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研究人员打破世界互联网的传输速度,得知这一消息的人无不惊奇不已。间隔10978公里的实验室、价值100万的设备、高达10亿字节每秒的传输速度,一串惊人的数字令世人跌破眼镜。新Macintosh强力笔记本电脑已经配置了吉比特以太网的连接方式。为什么人们会关注这样有点差强人意的进展?其奥妙是,不是速度上的突破,而是通信要更加敏捷而不是更快。究竟谁会在意世界最快的网速?斯坦福大学附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近日说,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在互联网上高速传输数据的方法,这种方法比目前通常用的宽带连接还要快3500倍,打破世界互联网的传输速度纪录。这项互联网传输速度的技术突破使传输速度达到极其快的程度,以致无法用于今天的电脑,但是它为科学家开创了在全球共享和传输大规模数据库的方式。在最近的一次试验中,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加州理工学院、荷兰NIKHES研究所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科学家团队通过光纤线路,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超越了10978公里的距离传输了相当于四个小时的DVD电影。在这次试验时,67亿未压缩数据以每秒10亿字节的速率从加州的森尼韦尔经过芝加哥,发向荷兰阿姆斯特丹,传输共用时58秒。间隔6800英里的实验室、价值100万的设备、高达10亿字节每秒的传输速度,一串惊人的数字令世人跌破眼镜。新Macintosh强力笔记本电脑已经配置了吉比特以太网的连接方式。实际上,速度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为什么人们会对此惊奇不已呢?其奥妙是,它不是速度上的突破。它解决了网络中的一个棘手难题。通信的目标是更加敏捷而不是更快。在短短的58秒内,就传送了整整67亿字节的数据,这是研究人员创造的历史奇迹。日本关西电力公司(KansaiElectric)日前基于光纤电力线开发出全球最快的宽带技术,该项技术可以让网民在0.5秒内传送一部长达2个小时的电影。据法新社报道,该项宽带技术的速度可达到1TB/秒,相当于在0.5秒内传送一部长达2个小时的电影。

㈤ 无线网络传输速度常见的最快是多少

目前使用的Wlan(无线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标准是802.11n,较新的标准是802.11ac。
主流802.11n使用2条数据流可以达到300Mbps,部分使用3条数据流可以达到450Mbps。
802.11ac可以工作在2.6GHz和5.0GHz频段上,数据传输通道扩充至40MHz或者80MHz,甚至有可能达到160MHz。再加上大约10%的实际频率调制效率提升,传输速度可超过1Gbps。目前市售产品基本都可以超过1Gbps。

㈥ rs232 传输速度最快能达到多少

rs232标准是最大支持20kbps,传输距离为15m以内。如果使用Windows API控制电脑上的RS232,最高256000bps。

实际应用中与传输线/传输介质有复很大关系。一般RS232的常用传输距离在1米左右,而且RS232是单线传输,信号容易受到干扰,传输距离长之后更加无法控制。

如果是PCB板上两个芯片之间通过RS232通讯,则有可能达到1Mbps甚至更高的通讯速度。取决于芯片本身的协议控制。

(6)数据传输最快多少扩展阅读

RS-232标准接口(又称EIA RS-232)是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之一,它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公司、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于1970年共同制定,其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 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

有以下这些特点:

1、信号线少

2、灵活的波特率选择

3、采用负逻辑传送

4、传送距离较远

5、两种物理接口

RS-232规定的速率为:50、75、100、150、300
600、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波特

㈦ usb3.0 传输速度最快是多少

USB3.0的最大传输带宽高达5.0Gbps(500MB/s)。

请注意5Gb/s的带宽并不是5Gb/s除以8得到的640MB/s而是采用与SATA相同的10 Bit传输模式(在USB2.0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对纠错码),因此其全速只有500MB/s。

不过,大家要注意这是理论传输值,如果几台设备共用一个USB通道,主控制芯片会对每台设备可支配的带宽进行分配、控制。

如在USB1.1中,所有设备只能共享1.5MB/s的带宽。如果单一的设备占用USB接口所有带宽的话,就会给其他设备的使用带来困难。

(7)数据传输最快多少扩展阅读:

USB3.0的标准规范:

1、传输速率

这款新的超高速接口的实际传输速率大约是3.2Gbps(即320MB/S)。理论上的最高速率是5.0Gbps(即500MB/S)。

2、数据传输

USB3.0 引入全双工数据传输。5根线路中2根用来发送数据,另2根用来接收数据,还有1根是地线。也就是说,USB 3.0可以同步全速地进行读写操作。以前的USB版本并不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

3、电源

USB 3.0标准要求USB3.0接口供电能力为1A,而USB 2.0为0.5A。

4、电源管理

USB 3.0 并没有采用设备轮询,而是采用中断驱动协议。因此,在有中断请求数据传输之前,待机设备并不耗电。简而言之,USB 3.0支持待机、休眠和暂停等状态。

5、物理外观

上述的规范也会体现在USB 3.0的物理外观上。但USB 3.0的线缆会更“厚”,这是因为USB 3.0的数据线比2.0的多了4根内部线。不过,这个插口是USB 3.0的缺陷。它包含了额外的连接设备。

6、支持系统

Windows 10、Window8.1、Window8、Windows Vista、Windows 7 SP1和Linux(以及基于Linux的安卓)都支持USB 3.0。苹果最新发布的苹果Mac book air和Mac book pro也支持。对于XP系统,USB 3.0可以使用,但只有USB2.0的速率。

㈧ 5G时代网络传输速度能达到多少

5G理论传输速率为8秒1GB,比4G快数百倍。

所谓5g网络所指的就是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中的第五代网络,与之前的四代移动网络相比较而言,5g网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更加强化的功能,并且理论上其传输速度每秒钟能够达到数十GB,这种速度是4G移动网络的几百倍。对于5g网络而言,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及更加强大的功能。

(8)数据传输最快多少扩展阅读:

优势

1、5G网络通信技术传输速度快。

5G网络通信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网络通信技术”1。相比于现在被普遍应用的4G网络通信技术来讲,5G网络通信技术在传输速度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在传输速度上的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十分具有优势,传输速度的提高是一个高度的体现,是一个进步的体现。

5G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文件的传输过程中,传输速度的提高会大大缩短传输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5G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会大大提高社会进步发展的速度,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2、5G网络通信技术传输的稳定性。

5G网络通信技术不仅做到了在传输速度上的提高,在传输的稳定性上也有突出的进步。5G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都能进行很稳定的传输,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的场景。所以5G网络通信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非常实用。

传输稳定性的提高使工作的难度降低,工作人员在使用5G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工作时,由于5G网络通信技术的传输能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不会因为工作环境的场景复杂而造成传输时间过长或者传输不稳定的情况,会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5G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频传输技术。

高频传输技术是5G网络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高频传输技术正在被多个国家同时进行研究。目前,低频传输的资源越来越紧张,而5G网络通信技术的运行使用需要更大的频率带宽,低频传输技术已经满足不了5G网络通信技术的工作需求,所以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开发。

高频传输技术在5G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数据传输最快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合肥红酒代理商有哪些 浏览:847
湖人交易动向如何 浏览:16
程序员熬夜加班到多少点 浏览:419
新上一个功能需采集哪些数据 浏览:702
招聘基础信息怎么填 浏览:981
刘总现在在哪个市场 浏览:429
公交车驱动程序怎么取名 浏览:268
被抽样调查的原始数据叫什么 浏览:868
人保代驾如何使用代理 浏览:667
怎么引用表格中变动的数据 浏览:152
如何评选贫困户程序 浏览:234
房子按揭期间怎么变更信息 浏览:807
如何写社保方面的信息 浏览:108
普通工是什么技术等级 浏览:464
大梅子祛斑膏如何代理 浏览:245
代售和代理有什么不同 浏览:434
原生之罪四个程序员为什么被杀 浏览:147
如何隐藏筛选的数据 浏览:202
石龙岗宠物市场在哪里 浏览:199
松岗厨房净水器代理商怎么选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