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GIS当中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等常见数据格式的介绍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 罗杰 ·汤姆林森(Roger Tomlinson)首先提出了 GIS 这一术语,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 GIS (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汤姆林森提倡使用计算机进行空间分析的先见之明以及他在建立CGIS过程中的领导角色,为他赢得了“GIS之父”的光荣称号。
到如今,GIS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期间计算机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CPU、显卡、存储的革新促使一大堆GIS软件的诞生,如:ArcGIS、GoogleEarth、SuperMap、LocaSpace等 不同的GIS产品和平台对数据的支持也各有不同,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了一些规范化的标准,有了更多的通用格式,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
以下整理主要来自于网络,如果错误以及不当之处请及时指出,会第一时间处理。
参考地址:【 https://ke..com/item/%E5%9C%B0%E7%90%86%E4%BF%A1%E6%81%AF%E7%B3%BB%E7%BB%9F/171830?fr=aladdin 】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 计算机 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 地球 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 地理 分布 数据 进行 采集 、 储存 、 管理 、 运算 、 分析 、 显示 和 描述 的技术系统
简单来说GIS就是一堆坐标相关的数据的组织和渲染展示。
•一切都从地球(Globe)说起
•用Globe来模拟一个地球
•用图层(Layer)来抽象表达地物的集合
–图层是某一类地物的集合,例如道路图层,河流图层,房屋图层。
•用要素(Feature)来表达地物,例如一个公交站用一个点标注来表示
•用符号(style)来标识地物分类
•GSOFeature代表一个要素(地物)
•每个Feature都包含一个Geometry对象
•可以是点、线、面、模型等对象
要素的本身:是地理坐标(经度、纬度、高度),与属性(颜色、样式、描述、体积、长度、面积等)的综合体。
具体体现形式可以是
txt
excel
csv
json
xml
sql字段
kml、shpfile、gpx等
看一个展现形式:
线:
•符号样式类
•每一个Geometry对象都有一个GSOStyle,来设置对象的表现方式,例如,点的图标,字体。线面的宽度、颜色。三维模型的颜色等等。
feature(元素)符号化(可视化)的详情,参考:
【 https://blog.csdn.net/_39476236/article/details/80045970 】
【 https://www.jianshu.com/p/e7d3080894de 】
参考地址:【 http://www.cppblog.com/alantop/archive/2008/08/14/58880.html 】
Shapefile文件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所研制的GIS文件系统格式文件,是工业标准的矢量数据文件。 Shapefile将空间特征表中的非拓扑几何对象和属性信息存储在数据集中,特征表中的几何对象存为以坐标点集表示的图形文件—SHP文件,Shapefile文件并不含拓扑(Topological)数据结构。 一个Shape文件包括三个文件:一个主文件(*.shp),一个索引文件(*.shx),和一个dBASE(*.dbf)表 。主文件是一个直接存取,变长度记录的文件,其中每个记录描述构成一个地理特征(Feature)的所有vertices坐标值。在索引文件中,每条记录包含对应主文件记录距离主文件头开始的偏移量,dBASE表包含SHP文件中每一个Feature的特征属性,表中几何记录和属性数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基于记录数目的ID。在dBASE文件中的属性记录必须和主文件中的记录顺序是相同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索引号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Shapefile中坐标文件(.shp)由固定长度的文件头和接着的变长度空间数据记录组成。文件头由100字节的说明信息组成的(附表 1),主要说明文件的长度、Shape类型、整个Shape图层的范围等等,这些信息构成了空间数据的元数据。在导入空间数据时首先要读入文件头获取Shape文件的基本信息,并以此信息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元数据表。而变长度空间数据记录是由固定长度的记录头和变长度记录内容组成,其记录结构基本类似,每条记录都有记录头和记录内容组成(空间坐标对)。记录头的内容包括记录号(Record Number)和坐标记录长度(Content Length)两个记录项,Shapefile文件中的记录号都是从1开始的,坐标记录长度是按16位字来衡量的。记录内容包括目标的几何类型(ShapeType)和具体的坐标记录(X,Y),记录内容因要素几何类型的不同,其具体的内容和格式都有所不同。对于具体的记录主要包括空Shape记录,点记录,线记录和多边形记录,具体的记录结构如附表 2所示。
属性文件(.dbf)用于记录属性信息。它是一个标准的DBF文件,也是由头文件和实体信息两部分构成。其中文件头部分的长度是不定长的,它主要对DBF文件作了一些总体说明(附表 3),其中最主要的是对这个DBF文件的记录项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附表 4),比如对每个记录项的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等信息都有具体的说明。属性文件的实体信息部分就是一条条属性记录,每条记录都是由若干个记录项构成,因此只要依次循环读取每条记录就可以了。
索引文件(.shx)主要包含坐标文件的索引信息,文件中每个记录包含对应的坐标文件记录距离坐标文件的文件头的偏移量。通过索引文件可以很方便地在坐标文件中定位到指定目标地坐标信息。索引文件也是由文件头和实体信息两部分构成的,其中文件头部分是一个长度固定(100 bytes)的记录段,其内容与坐标文件的文件头基本一致。它的实体信息以记录为基本单位,每一条记录包括偏移量(Offset)和记录段长度(Content Length)两个记录项。附表 5给出了具体的描述。
个人理解 :shp作为GIS当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格式,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一些特性:
1.shp文件只能存储点、线、面中的一种类型,要么里面存储的全是点,要不全是线、要么全是面,不存在混合存在的状态
2.shp可以设置很多字段属性,比如一个管线文件,你可以定义管径、颜色、埋深、归属、修建时间等等。。。
3.shp可以设置不同的投影信息,投影是很多人比较头疼的问题经常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经常出现拿两个不同投影,不同坐标系统的数据相互叠加发现不能叠加成功,而任何一个数据都没有错误,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 地理坐标系与投影坐标系的区别 】
-参考网络
KML 是由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Inc.,简称 OGC)维护的国际标准。
KML, 是 标记语言 (Keyhole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最初由Keyhole公司开发,是一种基于XML 语法与格式的、用于描述和保存地理信息(如点、线、图像、多边形和模型等)的编码规范,可以被 Google Earth 和 Google Maps 识别并显示。Google Earth 和 Google Maps 处理 KML 文件的方式与 网页浏览器 处理 HTML 和 XML 文件的方式类似。像 HTML 一样,KML 使用包含名称、属性的标签(tag)来确定显示方式。因此,您可将 Google Earth 和 Google Maps 视为 KML 文件浏览器 。2008年4月微软的OOXML成为国际标准后,Google公司宣布放弃对KML的控制权,由开放地理信息联盟(OGC)接管KML语言,并将“Google Earth”及“Google Maps”中使用的KML语言变成为一个国际标准。
KMZ 文件是 压缩过的KML文件 。由于 KMZ 是压缩包,因此,它不仅能包含 KML文本,也能包含其他类型的文件。如果您的地标描述中链接了本地图片等其他文件,建议您在保存地标时,保存类型选 KMZ 而不选 KML,Google Earth 会把您链接的图片等文件复制一份夹 KMZ 压缩包中。这样,您就可以将包含丰富信息的地标文件发给朋友,一起 分享 了。
个人理解:KML作为GIS当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格式,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一些特性:
1.kml是xml文本,本身没有什么特殊性可言
2.支持点、线、面等要素,并可以设置属性信息。
3.支持文件夹结构,可以通过内建文件夹来管理大量的数据
下图是LocaSpaceViewer加载kml的效果图
有时客户需要提供dxf的文件格式,不知道dxf文件与dwg文件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特点?
拿着自己的dxf文件不知道该怎么打开?更不知道如何在GIS当中使用?
dxf和dwg的区别这里引用一篇文章里的内容来做介绍【 http://www.civilcn.com/autocad/cadaz/1342667542163919.html 】
dwg文件 :*.dwg是AutoCAD的图形文件,是二维或三维图形档案。其与dxf文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dxf文件: *.dxf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用于AutoCAD与其它软件之间进行CAD数据交换的CAD数据文件格式。DXF是一种 开放的矢量数据格式 ,可以分为两类:ASCII格式和二进制格式;ASCII具有可读性好,但占有空间较大;二进制格式占有空间小、读取速度快。由于Autocad现在是最流行的cad系统,DXF也被广泛使用,成为事实上的标准。绝大多数CAD系统都能读入或输出DXF文件。 DXF文件可以用记事本直接打开 ,编辑相应的图元数据.换句话说,如果你对DXF文件格式有足够了解的话,甚至可以在记事本里直接画图。DWG的来绘图更直观(DXF图纸中线条的相交处都会有个小圆),而用于数控加工的图纸则必须是DXF文件(操机者必须把DWG转换成DXF后才可加工)如快走丝。dxf是工业标准格式的一种。所以这也是它们用途的区别。
autocad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绘图软件,已经融入到大学的课堂里,同时工业制造和很多设计行业都使用cad进行图纸的绘制,范围的广泛性就不做说明了。
dxf和投影的关系
对于文件本身的介绍上述应该就够了,这里补充一点dxf和投影的一些关系,即dxf在gis当中的使用
参考内容【 AutoCAD DXF 图形的批量无损投影转换方法 】
原理: 在CAD当中任何图形均由点、线、面图元组成,如CAD的直线、射线、多义线、Spline曲线、多边形、面域、填充面等,由线性组成的图元在DXF文件记录中表现为以点或线的拐点、或曲线的控制点、拟合点坐标记录形式[2],读取、处理这些图元坐标数据无需特别处理,只要读取坐标数据转换即可。
常规: 因此很多和规划以及地图相关的CAD文件,CAD的图框上大多相关的地理和投影坐标信息,一般在左下角会有投影坐标信息,比如北京1954坐标,图框的格网线附近还会有相应的分带,带号信息,找到这些信息以后,就可以进行投影定义了。对于投影的定义,推荐使用.prj文件。如何确定prj文件当中所需的投影信息,如何确定EPSG号,等更多关于CAD当中配置prj文件的详情参考【 使用LocaSpaceViewer编辑规划用的CAD文件,配置CAD文件投影信息 】
如果以上信息都没有,那就只能是硬加载然后进行平移操作了。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最终结果和gis数据无法套和或者差距甚远,大多是转换过程当中出了错误。
参考【 http://www.51bike.com/thread-73964-1-1.html 】【 http://blog.csdn.net/gdp12315_gu/article/details/51823486 】
GPX是比较标准的GPS信息交互文件,当然其他公司还有自己的格式。GPX采用XML语言,所以显得稍微有点臃肿,压缩后就很小了。
GPX, 或称 GPS exchange 格式, 是一种用于存储坐标数据的 XML 文件格式。它可以储存在一条路上的路点,轨迹,路线,且易于处理和转换到其他格式。OpenStreetMap 使用的所有 GPS 数据要转换为 GPX 格式才能上传。
GPX包含 带有正确时间戳的轨迹点。创建GPX文件,使用有效的schema. 如果包括编码标签,可以是’UTF-8’, 而不能是’utf8’。
对于lgd文件,很多人可能会比较陌生,很多人可能用了,但也并不知其所以然,这里也稍加解释。
lgd文件和ldl文件是配套的,是一个矢量数据存储交换格式。
数据格式发明者: 苏州中科图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特性:
a.支持点、线、面、圆形、矩形、椭圆、军标、水面、粒子特效等矢量数据。
b.二进制流文件,体积小,压缩比高,可适用于pc、移动端等,在pc和移动端做数据交互。
c.有自己的内置索引文件,查询、检索效率极高。且可用于服务器数据发布(和LocaServer配套使用)
文件缺点 :不支持文件夹结构。
汇总:上述文件格式各有各的优势,这么多的矢量数据格式基本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关于影像数据的一些说明
标签图像文件格式(Tagged Image File Format,简写为TIFF) 是一种主要用来存储包括照片和艺术图在内的图像的文件格式。它最初由 Als公司与 微软公司 一起为PostScript打印开发。
TIFF与 JPEG 和 PNG 一起成为流行的高位彩色图像格式。TIFF格式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如 Adobe 公司的 Photoshop 、The GIMP Team的 GIMP 、 Ulead PhotoImpact 和 Paint Shop Pro 等图像处理应用、 QuarkXPress 和 Adobe InDesign 这样的桌面印刷和页面排版应用, 扫描 、传真、文字处理、 光学字符识别 和其它一些应用等都支持这种格式。从Als获得了 PageMaker 印刷应用程序的Adobe公司现在控制着TIFF规范。
tif可以有8位,24位等深度,一般真彩色是24位,而地形数据只有一个高度值,采用8位。
目前很多卫星影像数据的存储格式都是tif。包括目前流行的倾斜摄影生成的正射影像一般也以tif格式存储。
参考【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kjf201224062 】【 网络 】
IMG文件格式是一种可存储多种类型数据、应用广泛的图像数据格式.IMG文件采用HFA结构组织数据,HFA是一种树状结构,各种数据( 图像教据、统计数据、投影信息、地理数据 等)占据“树”的各个节点.本文详细介绍了Img文件格式的结构,Img存储信息的重要特点是分块存储,并且提供了对Img文件读取的方法,此方法读取效率高,可以根据需要分块读取,只读取需要的块信息,大大的提高了读取速度.
IMG 是一种文件压缩格式(archive format),主要是为了创建软盘的镜像文件(disk image),它可以用来压缩整个软盘(通常指软软盘,Floppy Disk或Diskette)或整片光盘的内容,使用".IMG"这个 扩展名 的文件就是利用这种文件格式来创建的。
提示:一般spot卫星的影像是img格式
lrp格式,影像、地形数据存储格式。很多使用过LocaSpaceViewer的人,应该已经见识过他的好处了。
数据格式发明者: 苏州中科图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特性:
a.支持地形、影像。
b.二进制流文件,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使用不同的压缩算法,体积小。
c.自带分级(LOD)有自己的内置索引文件,查询、检索效率极高。且可用于服务器数据发布(和LocaServer配套使用)
同影像
同影像
同影像
.grd是纯文本的Arc/Info Grid数据的交换文件.
对于存储地形的grd文件可以使用 LocaSpaceViewer、GlobalMapper 、或者在 arc/info 中使用asciigrid命令可以把它转成grid,用grid模块或arcview显示
这里使用LocaSpaceViewer的提取高程功能生成一个grd文件如下:
1.DSAA是Surface的标准
2.8 11代表横向(纬度方向)有8个点,纵向(经度方向)有11个点
3.102.6605598899 102.7420948899代表最小经度,最大经度
4.25.0562111272 25.1499849210代表最小纬度和最大纬度
5.1891.8906134325 2239.4623230170代表范围内的最小高程值和最大高程值
6.横向(纬度方向)上的第一列所有点值,一共8个点
7.以此类推。。。
参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16/23/7669533_361161590.shtml 】
*.dem有两种格式,NSDTF和USGS。
SGS-DEM (USGS是美国地质调查局(U.S.GeologicalSurvey)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公开格式的DEM数据格式标准,使用范围较广格式的。
NSDTF-DEM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是属于格网数据交换格式,一般的GIS软件都不支持这种格式。
这里介绍如何使用LocaSpaceViewer打开 NSDTF-DEM 格式的grd数据
如果我们将上面的NSDTF格式的头文件改为Grid的头文件格式,其中高程值不变,就完全可以在LocaSpaceViewer中查看这个*.dem。(最好将后缀名改为*.grd。改了头文件之后,该文件已经变成grid文件)。这样通过修改这个*dem的头文件就可以直接将它转换为grd文件。
--------------一次内部分享的记录。
关于地形数据的一些说明:
数据精度
数据级别
ArcGIS、超图、SkyLine等作为GIS里面的巨头,也都形成了很多自己的数据格式,部分开放规则,部分不开放。
有关coverage(aux、rrd、adf、dat、nit、dir)的数据格式说明,可以参考: coverage的理解
未完待续...(后续会继续增加:.dem,.adf,.idr,.sid,.ecw,.ers,hdr,.gft,.mif,.vec等等)
㈡ 卫星遥感数据的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卫星遥感数据的正射影像图的制作【1】
【摘 要】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断发展,影像图的成图精度越来越来高。
卫星遥感技术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其为城市规划、了解区域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
正射影像图是利用DEM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微分纠正、辐射改正以及镶嵌等,并依据规定对影像数据进行裁切,从而制作成正射影像图。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影像图 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步入数字化信息时代。
数字信息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数字正射影像生产过程主要包括:DEM的生成及数字正射影像的生成、内业的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外业控制点的测量、航空摄影等,在数字影像处理过程中,其耗时长、成本高,精确度低等特点[1]。
因此,传统的地形图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
数字正摄像图具有信息丰富、直观性强、精确度高的特性,其正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动态监测、道路设计、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抗灾等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精确度的正摄影像图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及数字正摄影像图生产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正射影像图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数字正射影像图正被城市规划专家广泛认同,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城市在获取基础信息以及更新图像数据库时,大多采用数字正射影像图。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一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遥感是指通过对遥远地方的目标物进行探测,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目标物的特有属性,以及目标物之间的关系[2]。
而卫星遥感影像是指运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客观实在物,并对物体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制作成影像图,最后服务于实际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及有识之士已达成“数字地球”的共识,他们都在为取得信息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儿付出巨大的努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将“数字中国”提上议事日程,而“数字城市”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遥感信息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内容,正影像图的精确度关系着我国数字城市的发展进程。
随着遥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遥感信息的内在规律也日益了解,遥感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与城市的多个领域中。
数字正射影像图在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环境及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景观模型是城市现状的表现形式,其对于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城市景观模型无法展现城市的真实情况,应用数字正射影像图建立数字城市三维景观模型,既提高了精度,又可多角度浏览城市景观,为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当前,利用遥感信息构建数字景观模型的技术已日渐成熟,应用卫星遥感数据采集城市的平面信息并利用已有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可以制作成高精度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2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
2.1 摄像图像拼接缝隙较明显
当前,立体像对之间存在很大的灰度反差,如果重叠区域的镶嵌线处理不当,那么,人们会发现一幅图中存在几条很明显的反差缝隙,从而造成视觉上的不接边。
因此,为了保证影像的质量,提高影像图的额镶嵌效果,作业员应在投影差较小的区域镶嵌反差线,并尽可能选择靠近街道、河流、公路等区域,并禁止利用向前线分割整体的建筑物。
在镶嵌影像时,作业员应采用羽化的方式,并避免出现硬街边。
完成影像镶嵌后,作业员应开始对影像进行分幅,对于出现的杂点应进行再次处理。
2.2 建筑物变形严重
在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纠正时,大多采用平均高程建构地面图形,并突出平均高程平面的建筑物。
由于高程建筑存在较大的投影差,因此,数字正射影像图容易发生变形。
在采集突出建筑物的数据时,作业员应分别采集突出建筑物以及非突出建筑物,并保证这两者的特征线不相交。
在删除非突出建筑物特征线的数据时,作业员应对突出建筑物的特征线进行数据计算,并计算生成DEM,唯有这样纠正影像,才能保证建筑物不变形;在删除突出建筑物特征线的数据时,作业员应保留其特征线的数据,并计算生成DEM。
2.3 正射影像图内色彩不均匀
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图像拍摄的过程中,其中间亮而四周暗,有些上边亮而下边暗,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作业员如果对摄像图片处理不得当,那么后期制作出的DOM色彩将失真,并出色彩不均匀的情况,其严重影像数据判断。
当前,作业员在处理原理影像时,大多采用中科院的DUX航测影像处理软件。
运用DUX航测影像处理软件对原始影像的色彩进行匀光匀色。
匀光处理参数主要有两类:一是确定有效范围以及景物处理系数;二是调整影像的亮度、色彩、敏感度参数。
其具体步骤是:首先,对原始影像进行匀光处理;然后,成批打开相关影像数据,并分批进行匀光处理,在做匀色处理时,作业员应调整每条航带首尾影像,并采用“λ自适应”进行调整;最后,根据调整红啊的首尾影像对中间影像进行自动匹配,并分批处理匀色生成的影像。
3 数字正摄影像图的制作原理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是利用DEM对经过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或遥感影像(单色或彩色),经逐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纠正和镶嵌,并按规定图幅范围裁剪生成的形象数据,带有公里格网、图廓(内、外)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3]。
数字正射影像图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地图不同,它是我们地面信息在影像图上的真实反映,它不仅不存在变形,还比普通地图丰富,其可读性更强。
数字正射影像图可作为背景信息,我们可从中提取所需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信息,其为防治自然灾害以及规划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可要的依据。
数字正摄影像图的制作原理是:依据正摄影像的特点,应用专业的地理信息遥感软件对原有的影像图进行辐射矫正以及几何矫正后,它可以消除各种因畸形及位移误差,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地理细腻下以及各种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
当前,国内外使用的数字摄影测量仪主要是:Jx-4A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其是我国四维北京公司开发的测量系统;ImageS-tation工作站,它是美国Intergraph公司开发的测量系统;VituoZo系统,它是武汉适普公司开发的系统。
这些测量系统都能制作出各种比例的正射影像图,而且,他们的制作原理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对数字进行微分纠正[4]。
数字正摄影像图的制作原理是:首先,依据影像纹理配成立体像对,在此基础上,生成数字高程的模型;然后,对配成的像元进行数字微分纠正,并生成正射影像图[5]。
这种制图方式,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并延长器成图周期,其对作业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因此,在运用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制图时,作业员应深入了解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并提高自身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4 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4.1 收集原始卫星影像图
近年来,遥感技术不断发展,遥感卫星影像层出不穷。
在利用遥感方法制作图时,原始卫星影像数据主要选用Ikonos、World View及QuickBird等。
这些影像数据具有文件数据量大、地面分辨率高、便于管理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正射影像图制作。
4.2 影像图的纠正、配准及融合
第一,利用GPS控制点对影像进行纠正。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制作正摄影像图时,作业员采集到第一批卫星影像资料后,就开始对影像进行影像控制,并利用GPS做影像控制。
影像图纠正的实质是对中心投影的影像数源进行正射纠正,并形成正射影像图[6]。
作业员可利用现有的1:500、1:2000以及1:5000对地形图资料进行影像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成本,缩短了工期,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确保了影像精确度。
第二,在完成影像纠正后,作业员应对多光谱影像进行配准。
影像配准的目的是识别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的同名像点。
其中,影像配准的方法有:灰度配准;特征配准。
第三,在完成影像配准后,作业员应对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并确保融合后的遥感图像既具备良好的空间分辨率,有具有多光谱的特征,从而实现增强图像的目的。
在融合图像分辨率的过程中,作业员应配准前两幅图像并在处理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融合方法。
只有精确地配准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图像时,作业员才能得到满意的融合效果。
第四,在支座遥感正射影像图时,作业员应选用具备遥感影像配准标准的融合系统Cyberland,来对影像图进行纠正、配准及融合。
当前,QcickBird全色影像以及QcickBird多光谱影像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影像制图软件。
4.3 无缝镶嵌影像图
影像图镶嵌是指对若干幅相邻的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几何镶嵌、去重叠、色彩调整等数字化处理,然后将其拼合成一幅完整的新影像图。
在应用遥感图像时,几幅影像图的交接处可能会存在较大的缝隙,需多幅图像才能覆盖缝隙,因此,他们需要研究该区域的图像配准,并将这些图像镶嵌气力啊,从而更好得进行处理、分析及研究。
影像镶嵌过程如下:
第一,确定影像重叠区域。
相邻图像的重叠区域是遥感图像镶嵌工作的实施地,也是其他工作的基准。
例如,影像色调的调整、影像的几何镶嵌、去影像重叠区都是以影像图的重叠区作为基准的。
因此,影像图之间的重叠区域的确定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影像图镶嵌的效果。
第二,调整影像色调。
影像图的色调调整是遥感影像图镶嵌工作的重要内。
由于影像图存在不同的时相以及不同的成像条件,再加上需镶嵌的影像图具有不同水平的辐射以及较大的亮度差异,必须对影像的色调进行调整。
如果不对影像图进行色调色调,那么即使影像图的几何位置配准很优秀,镶嵌在一起的影像图也无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色调调整时影像制图中的重要环节。
虽然有些遥感影像图的成像时相与成像条件相接近,但是,卫星遥感器的随机误差会导致图像的色调不一致,这将影像图像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必须对卫星遥感影像图进行色调调整。
第三,图像镶嵌。
在完成重叠区域确定以及色调调整后,作业员可对相邻影像图进行镶嵌。
图像镶嵌是指找出相邻影像图需镶嵌图像的重叠区的接缝线。
因此,重叠区域接缝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影像图的镶嵌效果。
在对影像图进行镶嵌的过程中,作业员即使对影像图进行色调调整后,影像图接缝处的色调也会不一致,因此,作业员需对影像重叠区域的色调进行平滑,提高镶嵌的亮度,这样才能保证影像镶嵌后的无缝隙存在。
第四,在对影像图进行镶嵌的过程中,作业员应采用专业的影像处理系统。
ImageXuite是专业的影像处理系统,其影像匀光及镶嵌功能较为强大。
作业员通过对影像图进行匀光、匀色以及色调调整等,从而生成无缝镶嵌的影像。
ImageXuite是影像图镶嵌的重要软件,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匀光效果显着,并实现较好的无缝影像镶嵌。
但是ImageXuite软件具有一些缺陷,例如,对影像的调色功能不强,在匀光的所有影像都偏暗时,ImageXuite的处理效果不佳,这是,作业员需配以Photoshop软件,通过运用Photoshop软件对影像进行调整,直到较好效果,然后将调整好的影像作为主影像,最后再对其他影像进行匀光处理,经过这些程序后,作业员即可获得一幅效果较好的影像图。
5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其影像图的成图精度越来越来高。
目前,人类社会已步入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信息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卫星遥感技术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其为城市规划、了解区域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
正摄影像图是利用DEM对扫描出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微分纠正、辐射改正以及镶嵌等,并依据规定裁减出形象数据,从而形成影像图。
数字正摄像图具有信息丰富、直观性强、精确度高的特性,其正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动态监测、道路设计、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抗灾等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精确度的正摄影图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娟,薛倩,钱跃磊,陈慧娟.浅析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质量的改进[J].许昌学院学报,2012,(5):120.
[2]李海洋,王丽英.基于PCI的遥感正射影像图制作[J].矿山测量,2009,(4):44.
[3]张玉方,欧阳平,程新文,蔡冲.基于LiDAR数据的正射影像图制作方法[J].测绘通报,2008,(8):44.
[4]姜淼,张丽霞,龚伟.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方法与应用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5):150.
[5]刘利红,吴海宽.基于立体像对的DEM提取和正摄影像正射影像图制作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7):101.
卫星遥感数据的正射影像图的制作【2】
【摘要】卫星遥感是一种采用人们通过航空技术发射在地球外层空间的人造卫星对地球地面、地面以上的空间以及外层太空天体进行综合性观测的技术。
而卫星遥感所得数据在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上应用价值广泛,本文通过阐述卫星遥感数据以及卫星影响图的来源以及所具有的特征,并分析了卫星遥感数据用于制作正射影图过程中出现的纠错、配准以及最后统一融合的方法及原理,简要介绍了正射影像图的构型、调色以及去重叠等数据信息处理的方式和过程。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数据;信息;正射影像图;制作
引言
21世纪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卫星遥感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之中。
目前的卫星遥感技术在用于制作正射影像图方面效果显着,并且成图的精准度越来越高,远远超过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准度。
卫星遥感技术在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以及了解环境状况和资源状况方面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制作的城市影像图具有目标辨认难度小、内容清晰、比例尺大以及转释较容易的优势,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各个层面。
该项技术还有助于治理生态环境、搜集专业信息、监测工程项目以及防止各种自然灾害等工作的开展。
1.国内外普遍流行的卫星影像图收集方式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卫星遥感技术日新月异,目前国际上较为早期出现的卫星遥感技术是来自美国的Earth watch 卫星数据资源库的QuickBird卫星影像,这款卫星影像的地面全色分辨率达到0.61m,成像款幅度达到16.5×16.5/km2,随后美国相继推出了Space imaging Ikonos和Land sat TM卫星遥感影像,这宽两款卫星遥感较Earth watch的QuickBird的影像效果以及成像款幅度都有所提升。
俄罗斯生产了一款Spin-2卫星影像,这款卫星影像在地面分辨率方面虽然不及美国的Land sat TM卫星遥感,但是其成像款幅度可以达到200×300/km2却与美国的三种卫星影响有明显的优势。
2.卫星影像图的纠错、配准以及统一融合
2.1 数字纠错
光学纠错仪是一款用于将航拍模拟摄影片转化为平面图的工具,主要适用于传统的框架模幅式的航拍摄像画面的数字影像[1]。
现阶段出现了许多新鲜的卫星数字遥感技术,这些技术的影响数据采用传统的光学纠错仪就不能很好地转化。
因此,数字微分纠错技术由此诞生。
这是一项通过地面的有效参数以及数字地面的基本雏形,在设置适当的构想公式,并依据适当的数学模型控制范围和控制点将航拍摄像画面的数字影像转化为正射影像图的。
这种技术不仅简单、方便,而且适用范围较广,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数字纠错技术。
2.2 影像纠错
在影像纠错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两点:
其一,GPS控制点是影像纠错的关节点。
其二,采用相应的比例尺纠错是完善影像纠错的后续工作。
在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时,首先利用GPS的各个方位的控制点将影像的大致形体构造稳定,然后手动微调影像控制画面。
最后在根据不同的比例尺的标准(一般以1:5000、1:2000、1:500为参考标准),对已经做好影像画面的地形图资料最后的影像纠错[2]。
在明确这两个关键点后,制作出来的正射影像图必然更加逼真、精准。
2.3 多光谱影像的配准
在应经完成纠错的影像资料上在加以多光谱影像的配准,换句话说就是两幅或者两幅以上的影像进行对比、匹配,找出差异点,并在最终定稿的影像资料上进行补充。
多光谱影像的配准一般根据特征和灰色度来进行。
2.4 影像的统一与融合
影像的`统一与融合是指,将不同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影像资料进行统一并融合处理,经过统一融合处理过的影像资料其空间分辨率较高、目标识别较容易、有具有多光谱的效果,让人初次看上去就有生动形象的画面感[3]。
在进行这部分操作的关键在于影像数据的纠错以及多光谱影像的配准,只有这两个步骤做到完备,那么影像的统一融合效果就会更佳。
3.卫星影像图的构型
卫星影像正射图的制作是一项极其复杂、涉及面广泛的工作,主要包括前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的采集,数字与图像资料的纠错、多光谱影像的配准、影响的统一和融合以及影像制作后期对重叠区、色调以及图像的调整和嵌入等[4]。
图像的调整和嵌入需要将大量分辨率不同、形状不同、研究区和交界处不同的图像资料整合起来,再进行纠错、配准和最后图片的镶嵌。
因此,制作一幅效果良好、比例均衡的数字影像镶嵌图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找准重叠区。
卫星影像正射图的制作过程中面对大量的图片,可能会出现研究区域重叠、交接处重叠或者图形重复等情况,这些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但是如何将这些重叠区寻找出来并在图形资料中标记,有利于后期的图像镶嵌呢?这里就必须要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找准相邻图像的重叠区域;其二,确定重叠区域后要以不同的记号标注。
其次,调整色调。
调整色调是正射影像图制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不同分辨率、不同成像条件或者图片之间存在许多差异的图像,由于要实现卫星影像正射图的完整效果,因此镶嵌的图像的差异性较大、辐射水平不同的话,会严重因想到图像形成的最后质量,图像的光感度、亮度的差异也就会千姿百态,不能够成为一幅比例均衡的卫星影像正射图。
因此,这个环节中要注重图像色彩、色调的调节。
因此,在调节色彩和色调时要寻找颜色相近、色调差异小的图像,而色彩差异较大的图像,要采用专门的技术对其进行调整,以实现整体效果。
最后,图像嵌入。
在确认重叠区和调整色调两个步骤完成之后,就是最后的图像嵌入工作了。
这个环节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寻找色彩相近、位置相邻的图像进行镶嵌,嵌入时须在两幅待嵌入的图像中确认一条连接缝合线。
这条连接缝合线的质量与最后图像嵌入的效果好坏息息相关,因此连接缝合线的选择必须万无一失。
两幅嵌入的图像在嵌入过程中在连接缝处也许会出色调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必须利用亮度潜入的方法对两幅的图像的色调进行最后的调整,调整至视觉感官和谐为止,这样一来,连接缝合处的破绽才不至于一眼就能探出。
4.结束语
卫星影像正射图的制作是一项极其复杂、涉及面广泛的工作,主要包括前期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资料的采集,数字与图像资料的纠错、多光谱影像的配准、影响的统一和融合以及影像制作后期对重叠区、色调以及图像的调整和嵌入等。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来制作正射影像图时,在实施数字与图像资料的纠错、多光谱影像的配准、影响的统一和融合这三项操作时一般使用真闷的遥感影像操作软件Cyberland,在进行影像制作后期对重叠区、色调以及图像的调整和嵌入这三项操作时,一般采用专业的影像处理系统ImageXuite。
参考文献
[1]林跃春,王睿.浅谈数字正摄影像的制作技巧与心得[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110.
[2]刘鹏,黄国清,车风.浅谈高质量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J].城市勘测,2012(5):80.
[3]答星.基于OrthoVista 的数字正射影像快速成图的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11(8):54-56.
㈢ 数字正射影像的原理
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 简称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像片/遥感影像(单色/彩色),经逐个象元进行投影差改正,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影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