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处理 > 半年财政收支数据释放哪些信号

半年财政收支数据释放哪些信号

发布时间:2022-12-29 09:16:52

㈠ 标题 2020年财政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大力提质增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有关特别国债,文章提出通过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
这也就意味着抗疫特别国债用来做政府投资,而非此前呼声较高的发现金。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告诉记者,从刘昆的文章中可以看出,2020年财政目标还是保民生和守底线,就算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应对经济下行也是财政政策的目标之一。其次,应对疫情和稳定经济发展相互交织,让财政政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而且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当前一个时期内,是扩大内需。所以财政政策手段的相互配合,既要兼顾疫情防控,又要促进经济发展。
财政困难
刘昆指出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预计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低于上年。
4月20日,财政部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显示,1至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57亿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827亿元,同比下降12.3%。全国税收收入39029亿元,同比下降16.4%;非税收入6955亿元,同比增长0.1%。
一位地方财政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所有的支出都在削减,并将各个部门的财力集中在一起,看哪一个支出方向着急,有问题了,就支出一些。现在所有的财力都在保证“三保”。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同比增长3.8%。那么2020年财政收入增长的数据会有哪些变化?
东部一位地方财政预算人士表示:“5月收的是4月的税,而从数据上看收入还不行,上个月的工资到现在还没发,1-4月收入下降了30%多,支出同比下降近20%,虽然预计6月会好转一些,但2020年的收入同比2019年的收入肯定会下降。”
“收入的下降,其一受疫情影响,其二则是减税降费,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土地卖得少了,以前省里不找市里要钱,现在省里也找市里要钱了,整体来看,省市县财政都遇到了困难。”上述东部财政预算人士告诉记者。
此次财政遇到困难,中央的收入也在下降,4月20日,财政部召开2020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中,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全国财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税基减少,以及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采取减免税、缓税等措施,拉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约10个百分点;二是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增值税翘尾减收效果持续释放,拉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约5个百分点;三是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缴纳入库的税收收入同比减少。
在刘昆的文章中也提到,中央财政统筹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压减本级支出腾出的财力等渠道,切实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力度,有力保障基层运转。积极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达民生领域。
积极框架
如何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刘昆的文章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通过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刘昆也用“加减乘除”来阐述了更加积极有为的含义,特别是在加法方面,刘昆提出,一是增加赤字规模,明确释放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二是落实减税降费,对冲企业经营困难。三是扩大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多种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四是加大转移支付,对冲基层“六保”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在分配时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落实库款资金提前调度制度及阶段性提高财政资金留用比例等政策以增加地方留用的现金流。五是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全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资产,增加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减收影响。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穷志认为,强调赤字政策效果在于预期,赤字率并不一定有专家建议的那么高。刺激政策主要是针对企业,减税降费,投资拉动。消费刺激政策是次要的。看到了地方财政困难,强调对地方的支援和转移支付。
在更加细化方面,刘昆提出了六点,分别是保市场主体,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和发展。把保居民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持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7.930, 0.13, 1.67%)供应,确保粮食安全。做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财力保障,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地方财力的支持力度,兜牢兜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三保”底线,确保基层正常运转。

㈡ 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财政部最近刚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从内容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持续改善民生是整个报告的重点,值得关注的信息和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面对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的生活生产确实得到了巨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安全也成了许多人忽视的关键,所以此次报告中也提到了要落实经济安全问题,严防经济风险,从每个人到每个单位到每个地区都要做好财政风险的防控,这一点国家也会下发具体的安全措施,建设全面的安全监测平台用以保障。

㈢ 阿里巴巴2021财年全年财报,这份数据中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在这一份数据当中,第1个信号就是亏损。阿里巴巴在2021年的这个财报当中出现了这个亏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罚款180多亿元,导致了出现了亏损。如果没有这个罚款,那么它的盈利已经达到了200多亿元,相对而言,增长率接近了20%。反垄断调查的罚款肯定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教训,这个罚款让他们付出了比较惨重的代价,我也希望相应的企业不要再玩垄断,垄断对这个市场的危害确实非常的大,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会导致这个市场难以进行良性发展,必须严查严办。

有增长自然就会有下跌,在这个娱乐行业,阿里巴巴是处于亏损的一个状态。该公司做的领域非常多,特别是在这个娱乐,娱乐这一块他收购了优酷也投资了一些相应的新剧新作品,但得到的收益并不是特别良好,出现了这个亏损的情形。在主流领域得到了更好的突破,但在这个收购领域,娱乐领域,阿里娱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一个营业增长点,这一点确实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良。对于该集团来说,他们只要把重心领域特别是零售领域做好了,那么自然不会导致出现多大的亏损,对于零售行业他们也做了相应的补贴,我们也拿到了不少的优惠,我也希望这样的优惠能够有更多。

㈣ 用17个数字了解2022年中国KPI,从这些数据中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用17个数字来了解2022年中国的KPI,在这些数字当中释放了在未来一年国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民生,促就业。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毕竟这个涉及到在接下来一年时间当中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收入情况。而且与此同时,这份工作报告也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的一年的展望。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第三,对于农业的稳定要求。

要保持我们的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要新建1亿亩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我国农田的机械化。同时要对很多不利地区进行改造,让这些区域能够逐渐的成为良田。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在上一年因为洪涝灾害影响我国华中,华北区受影响比较严重。

㈤ 7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释放哪些信号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释放信号:

3、总体GDP目标的实现。因为全球疫情的蔓延,产业链的供应明显是下降的趋势。而且受乌克兰和俄罗斯冲突的影响,世界经济有下行的风险。国际粮食和能源的供应相对是比较紧张的。主体经济是处于通货膨胀的状态,比去年的历史水平要高。为了应付这种状态,收紧了货币政策。不确定因素使得价格的上升还是有一定的空间。从目前二季度的增长趋势来看,我国的经济还是处于恢复稳定的时期。市场的需求制约作用明显是扩大了,尽管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国家的经济还是比较看好的,经济的回升还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㈥ 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大家可以看出,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在我国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我国的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稳定回升,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根据情况报告,大家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稳中向好,未来可期。

通过报告,报告大家还可以看出,国家致力于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制度,提高税务的减免幅度,扩大使用范围。国家还要保持适当的制度强度,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项目的建设。除了城市的发展,还要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推动财力的下沉,还要推动党政机关进行节约型建设。

㈦ 首个地方上半年财报公布,北京财政收入同比降2.5%

7月9日,北京市财政局披露了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是目前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份中首个披露半年报的地方,其他地方也将于近期相继披露上半年财报。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70.9亿元,同比下降2.5%,罕见出现负增长,创近年新低。

北京市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最大的原因是受大规模减税降费影响,与减税政策相关税种减税效果明显。

从主要税种看,北京市上半年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完成988.2亿元,增长6.1%,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新的增值税降率政策在5月份进入首个纳税期,减税效果开始逐渐显现。

北京市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完成上半年完成810.8亿元,下降1.4%,这主要是受保险企业、 科技 企业、小微企业等增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等减税政策效应影响。

上半年,北京市个人所得税完成286.5亿元,下降33.6%,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下降态势,这主要是个税政策减税效应持续显现。

事实上,北京市财政局对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早有预期。

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年初在做今年预算报告时表示,受外部环境、政策环境影响,北京市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财政收支“紧平衡”的特征更加凸显。

北京市财政收入上半年负增长,除了减税降费因素外,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业相关财政收入增速也有所放缓。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前5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4.4%,而半年数据这一降幅有所缩窄。根据年初预算报告,北京市预计今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4%。

尽管财政收入负增长,但积极财政政策下,财政支出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速。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923.7亿元,增长7.0%,这一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

北京市财政支出保持一定的强调,离不开地方政府债券加速发行。

今年6月底,北京已经完成了1107亿元新增债券发行,这笔资金重点用于疏解非首都功能、新机场、副中心建设、“三城一区”建设等重大项目。

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相关支出保持较高增速。比如上半年北京 社会 保障与就业支出555.1亿元,增长12.7%;卫生 健康 支出292亿元,增长11.6%;节能环保支出173.2亿元,同比增长31.6%;城乡社区支出633.8亿元,增长11.7%。

阅读全文

与半年财政收支数据释放哪些信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程序 浏览:186
qq清理数据如何保存聊天记录 浏览:102
股票交易费用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954
linux怎么运行程序运行 浏览:464
改名后身份证信息多久更新 浏览:542
程序员请老板吃什么 浏览:95
富达将在什么时候交易 浏览:777
数据运营怎么做 浏览:798
莆田移动数据包月多少钱 浏览:973
u盘里有驱动程序是干什么的 浏览:350
大数据什么时候用的 浏览:520
如何运行戴尔诊断程序 浏览:195
渤海证券的交易密码多少位 浏览:820
传媒技术哪个学校好 浏览:557
产品溢价是什么意思 浏览:618
什么方法躲过大数据 浏览:53
react的props有哪些数据 浏览:828
苹果快充数据线有什么区别 浏览:501
红枣加工有哪些技术 浏览:87
小程序怎么加流量 浏览: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