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处理 > 在数据传输中是由什么来完成

在数据传输中是由什么来完成

发布时间:2022-12-29 02:42:36

1. 在Internet的通信协议中,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由什么协议来保证的

TCP协议。

TCP旨在适应支持多网络应用的分层协议层次结构。 连接到不同但互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计算机中的成对进程之间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TCP假设它可以从较低级别的协议获得简单的,可能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原则上,TCP应该能够在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之上操作。

(1)在数据传输中是由什么来完成扩展阅读:

TCP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

客户端发送SYN(SEQ=x)报文给服务器端,进入SYN_SEND状态。

服务器端收到SYN报文,回应一个SYN (SEQ=y)ACK(ACK=x+1)报文,进入SYN_RECV状态。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端的SYN报文,回应一个ACK(ACK=y+1)报文,进入Established状态。三次握手完成,TC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成功地建立连接,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2. 在Internet的通信协议中,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由什么协议来保证的

B

TCP控制传输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协议.

TCP通过下列方式来提供可靠性:

1、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这和UDP完全不同,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长度将保持不变。由TCP传递给IP的信息单位称为报文段或段(segment)。

2、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TCP有延迟确认的功能,在此功能没有打开,则是立即确认。功能打开,则由定时器触发确认时间点。

3、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段的检验和有差错,TCP将丢弃这个报文段和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希望发端超时并重发)。

4、既然TCP报文段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而IP数据报的到达可能会失序,因此TCP报文段的到达也可能会失序。如果必要,TCP将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将收到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交给应用层。

(2)在数据传输中是由什么来完成扩展阅读

主要特点

1、基于流的方式;

2、面向连接;

3、可靠通信方式;

4、在网络状况不佳的时候尽量降低系统由于重传带来的带宽开销;

5、通信连接维护是面向通信的两个端点的,而不考虑中间网段和节点。

3.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方负责什么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方负责传输速度。

数据传输指数据可以在一个信号载体的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不能同时传输。全双工以太网使用两对电缆线,而不是像半双工方式那样使用一对电缆线。全双工方式在发送设备的发送方和接收设备的接收方之间采取点到点的连接,这意味着在全双工的传送方式下,得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同步传输

同步传输是以固定时钟节拍来发送数据信号的,在串行数据码流中,各字符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的,因此不必对每个字符加“起”信号和“止”信号,只需在一串字符流前面加个起始字符,后面加一个终止字符,表示字符流的开始和结束。同步传输有两种同步方式:字符同步和帧同步。

4. TCP/IP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完成哪些主要功能

在数据传输中,TCP/IP通过提供通用网络服务,使得具体网络技术对用户或应用程序,透明,从而将具体通信问题从网络细节中解放出来,使网络更加灵活方便。
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1)TCP协议将源计算机的数据分解成若干分组(数据报),每个分组加上一个TCP信封。所谓加信封实际上是加一个控制头,上面有接收主机地址、数据重组和防止信息包被破坏的信息。
(2)IP协议在每坌TCP信封外面再加一个所谓IP信封,也就是加一个IP控制头,其上有接收主机的地址,然后交通信驱动程序由物理网传送。IP分组自身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需要由TCP保持正确的IP分组通过网络。

5. 这些通道方式中输入输出的数据传送过程可以完全有什么完成

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第八章
打开APP

司徒夜
关注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第八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ppt 转载
2021-07-15 07:19:39

司徒夜

码龄5年

关注
.gif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ppt

(20页)

7ef84d8be3c3e73b99b031bbbfa7.gif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19.90 积分

通道方式8.5通道方式通道的种类 选择通道 选择通道每次只能从所连接的设备中选择一台I/O设备的通道程序,此刻该通道程序独占了整个通道。连接在选择通道上的若干设备,只能依次使用通道与主存传送数据数据传送以成组(数据块)方式进行,每次传送一个数据块,因此,传送速率很高。选择通道多适合于快速设备(磁盘),这些设备相邻字之间的传送空闲时间极短。8.5通道方式多路通道是一种简单的共享通道,在时间分割的基础上,服务于多台低速和中速面向字符的外围设备。8.5通道方式数组多路通道当某设备进行数据传送时,通道只为该设备服务;当设备在执行寻址等控制性动作时,通道暂时断开与这个设备的连接,挂起该设备的通道程序,去为其他设备服务,即执行其他设备的通道程序。所以数组多路通道很像一个多道程序的处理器。 类似于处理器并发执行数组多路通道特性:既保留了选择通道高速传送数据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控制性操作的时间间隔为其他设备服务,使通道效率充分得到发挥 字节多路通道字节多路通道主要用于连接大量的低速设备,如键盘、打印机等等。例如数据传输率是1000B/s,即传送1个字节的间隔是1ms,而通道从设备接收或 发送一个字节只需要几百纳秒,因此通道在传送两个字节之间有很多空闲时间,字节多路通道正是利用这个空闲时间为其他设备服务。 数组多路通道和字节多路通道的比较共同之处: 都是多路通道,在一段时间内能交替执行多个设备的通道程序,使这些设备同时工作。数组多路通道和字节多路通道的比较不同之处: (1)数组多路通道允许多个设备同时工作,但只允许一个设备进行传输型操作,其他设备进行控制型操作。而字节多路通道不仅允许多个设备同时操作,而且也允许它们同时进行传输型操作。 (2)数组多路通道与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通道必须为一个设备传送完一个数据块以后,才能为别的设备传送数据块。而字节多路通道与设备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位是字节,通道为一个设备传送一个字节后,又可以为另一个设备传送一个字节,因此各设备与通道之间的数据传送是以字节为单位交替进行。8.5通道方式发展1.输入输出处理器(IOP) 是通道结构的I/O处理器。IOP可以和CPU并行工作,提供高速的DMA处理能力,实现数据的高速传送。但是它不是独立于CPU工作的,而是主机的一个部件。有些IOP例如Intel 8089 IOP,还提供数据的变换、搜索以及字装配/拆卸能力。这类IOP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及微型计算机中。 8.5通道方式2.外围处理机(PPU) PPU 基本上是独立于主机工作的,它有自己的指令系统,完成算术/逻辑运算,读/写主存储器,与外设交换信息等。外围机基本上是独立于主处理机工作的,应用于大型高效率的计算机系统中。8.6通用I/O接口标准并行I/O接口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简称,它是一个高速智能接口,可以混接各种磁盘、光盘、磁带机、打印机、扫描仪、条码阅读器以及通信设备 8.6通用I/O接口标准串行SATA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线的个数减少,在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时极大减少了数据线之间的干扰。目前主流使用。8.6通用I/O接口标准8.6通用I/O接口标准串行接口标准IEEE1394IEEE 1394是一种高速串行I/O标准接口。各被连接装置的关系是平等的,不用PC介入也能自成系统。这意味着1394在家电等消费类设备的连接应用方面有很好的前景。(1)数据传送的高速性 (2)数据传送的实时性 (3)体积小易安装,连接方便本 章 小 结各种外围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差很大。如何保证主机与外围设备在时间上同步,则涉及外围设备的定时问题。在计算机系统中,CPU对外围设备的管理方式有:①程序查询方式;②程序中断方式;③DMA方式;④通道方式。每种方式都需要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进行。程序查询方式是CPU管理I/O设备的最简单方式,CPU定期执行设备服务程序,主动来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这种方式浪费CPU的宝贵资源。本 章 小 结程序中断方式是各类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当某一外设的数据准备就绪后,它“主动”向CPU发出请求信号。CPU响应中断请求后,暂停运行主程序,自动转移到该设备的中断服务子程序,为该设备进行服务,结束时返回主程序。中断处理过程可以嵌套进行,优先级高的设备可以中断优先级低的中断服务程序。本 章 小 结DMA技术的出现,使得外围设备可以通过DMA控制器直接访问内存,与此同时,CPU可以继续程序。DMA方式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停止CPU访内;②周期挪用;③DMA与CPU交替访内。DMA控制器按其组成结构,分为选择型和多路型两类。通道是一个特殊功能的处理器。它有自己的指令和程序专门负责数据输入输出的传输控制,从而使CPU将“传输控制”的功能下放给通道,CPU只负责“数据处理”功能。这样,通道与CPU分时使用内存,实现了CPU内部的数据处理与I/O设备的平行工作。通道有两种类型:①选择通道;②多路通道。本 章 小 结标准化是建立开放式系统的基础。CPU、系统总线、I/O总线及标准接口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步。主要包括并行I/O接口SCSI、串行接口SATA、串行I/O接口IEEE 1394等。本 章 小 结作业1 2 4 5 6 8 9 12 16 关 键 词: 第八 组成 方式 通道 原理 计算机

.gif 天天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打开CSDN,阅读体验更佳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五版)完整版课件,从第一章到第八章,进行了细化分解
I/O通道
1、I/O通道设备的引入(I/O Channel) ---- 在CPU与I/O设备之间增加了设备控制器后,已能大大减少CPU对I/O的干预,但当主机所配置的外设很多时,CPU的负担仍然很重。 为此,在CPU和设备控制器之间又增设了通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独立的I/O操作,不仅使数据的传送能独立于CPU,而且也希望有关 对I/O操作的组织、管理及其结束处理尽量独立,以保证CPU有更多的时间去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周期挪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 第5讲 通道方式(2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通道方式,8.5通道方式,通道的种类 选择通道 选择通道每次只能从所连接的设备中选择一台IO设备的通道程序,此刻该通道程序独占了整个通道。连接在选择通道上的若干设备,只能依次使用通道与主存传送数据 数据传送以成组(数据块)方式进行,每次传送一...
继续访问
操作系统知识(第五章 设备管理)1
第五章 设备与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的分类,设备的物理特性,I/O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查询方式、中断驱动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设备的调度(磁盘引臂调度算法、磁盘输入输出参数、减少读写延迟)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通道
经常用于大型计算机的控制方式是通道方式。通道方式,即能够根据程序控制多个外部设备并提供了DMA共享的功能,而DMA只能进行固定的数据传输操作。根据数据传送方式,通道可分成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三种类型 DMA专用通道 处理器与设备(大型计算机),是通过通道通讯的,处理器与设备、处理器与通道通讯,是相同的意思。设备与设备通讯,可以不通过处理器核心、直接通过DMA控制器等进行通讯。因...
继续访问
热门推荐 计算机系统结构习题集1
6.1在CRAY1机上,V为向量寄存器,设向量长度均为32,s为标量寄存器,所用浮点功能执行部件的执行时间分别为:加法需6拍,相乘需7拍,从存储器读数需6拍,求倒数近似值需14拍,打入寄存器及启动功能部件(包括寄存器)各需1拍。问下列各指令组中的哪些指令可以链接?哪些指令可以并行执行?试说明其原因并分别计算出各指令组全部完成所需的拍数。 (1) V0←存储器 V1←V2+V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课,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白中英版).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白中英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白中英版).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章计算方法和运算符第三章存储系统第四章命令系统第五章中央处理器第六章总线系统第七章外围设备第八章输入输出系统第九章并行组织、目录、计算机配置原理、第五章中央处理器、 5.1 CPU配置和功能5.8流CPU...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白,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答案.ppt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答案第5章 中央处理机 2、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存数指令STO R1,(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1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数存单元中。 存数指令STO R1,(R2) 3、参见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AD (R3),R0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数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0中。 取数指令LAD (R3),R...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七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件(白中英版).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件(白中英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件(白中英版).ppt(3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二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第三章 存储系统 第四章 指令系统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第六章 总线系统 第七章 外围设备 第八章 输入输出系统 第九章 并行组织,目录,教材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
继续访问
最新发布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第5章指令系统 5.3——操作数寻址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第5章指令系统 5.3——操作数寻址方式
继续访问

大连理工18秋计算机原理在线作业,大工11秋《计算机原理》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下列部件中不属于控制器的部件是()。 A. 指令寄存器 B. 操作控制器 C. 程序计数器 D. 状态条件寄存器满分:5 分2. 在一般的数据类型中,()数据创造了对某个具体位进行布尔运算的机会。 A. 地址 B. 数值 C. 字符 D. 逻辑满分:5 分3.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
继续访问
外围处理机与外部处理器
#OS预习课程看到外围处理机。 1、外围处理机是由若干台处理机辅助中央处理机工作的外围控制系统。 2、外围处理机由微处理器芯片、存储器(包括读写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组成,有时还包括相应的接口电路。 3、外围处理机是中央处理机以外的外围处理设备,受中央处理机的控制,辅助中央处理机完成一些特定功能。 #外部处理器 1、I/O通道(I/O Channel)设备的引入实际上,I/O通道是一种特...
继续访问
第 15 篇 IO系统之 通道 处理机的工作原理和流量设计
通道处理机是 IBM 公司首先提出来的一种 IO 处理机方式, 曾被广泛用于 IBM 360 / 370 等系列机上. 通道在通道 数据传送期里,如果所连接的多台设备同时要求 交换信息, 或者是通道的数据宽度与要 传送的信息宽度不等时,还要多次选择当前要传送信息的是哪台设备, 即每传送一个数据宽度就要重新选择设备. 1. 根据通道 数据传送期中信息传送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字
继续访问
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知识点总结1
2001年 【1】若表R在排序前已经按关键字值递增排列,则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比较次数是最少的。 【2】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3】在有n个叶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2n-1 【4】若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存取第i个元素及其前趋的值,则采取顺序表存取方式节省时间。 【5】若某链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结点和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则采用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存储方式节...
继续访问
字节多路通道、选择通道、数组多路通道
1. 字节多路通道 字节多路通道是一种简单的共享通道,主要用于连接控制多台低速外设,以字节交叉方式传送数据。例如,某个外设的数据传输率只有1000B/s,即传送1个字节的时间间隔是1ms,而通道从设备接收或发送一个字节只需要几百ns,因此,通道在传送两个字节之间有很多空闲时间,字节多路通道正是利用这个空闲时间为其他设备提供服务。每个设备分时占用一个很短的时间片,不同的设备在各自分得的时间片内与通...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第九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章.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章.ppt(31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第九章 控制单元的功能,9.1 操作命令的分析,完成一条指令分 4 个工作周期,取指周期,间址周期,执行周期,中断周期,一、取指周期,9.1 操作命令的分析,二、间址周期,9.1,三、执行周期,1. 非访存指令,(1) CLA 清A,(2) COM 取反,(4)...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件,计算机组成原理ppt 第一章课件.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ppt 第一章课件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版,科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石磊,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钱晓捷,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白中英 邝坚,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网络版,科学出版社,2003;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第三章 存...
继续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第五章课件,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课件 (64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14.90 积分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 第五章指令系统 第5章 指令系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9月14日

6. 数据在网络中传输都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

在OSI/RM协议模型的物理层,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位(比特流)
OSI模型的第一层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使用权数据路由经过大型网络
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在局部局域网上传送数据帧(data
frame),它负责管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通。包括了针脚、电压、线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网卡、主机适配器等。
(6)在数据传输中是由什么来完成扩展阅读:
OSI参考模型各层主要功能、传输数据单位
1、物理层PhysicalLayer:原始比特流的传输,基本单位:(比特bit)
2、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建立相邻节点数据链路传输,基本单位:(帧frame)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基于IP地址的路由选路传输数据,基本单位:
(数据包packet)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常规数据传递,面向连接或者无连接,基本单位:(数据段segment)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建立会话关系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统一数据传输格式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服务接口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OSI模型

阅读全文

与在数据传输中是由什么来完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改名后身份证信息多久更新 浏览:542
程序员请老板吃什么 浏览:95
富达将在什么时候交易 浏览:777
数据运营怎么做 浏览:798
莆田移动数据包月多少钱 浏览:973
u盘里有驱动程序是干什么的 浏览:350
大数据什么时候用的 浏览:520
如何运行戴尔诊断程序 浏览:195
渤海证券的交易密码多少位 浏览:820
传媒技术哪个学校好 浏览:557
产品溢价是什么意思 浏览:618
什么方法躲过大数据 浏览:53
react的props有哪些数据 浏览:827
苹果快充数据线有什么区别 浏览:501
红枣加工有哪些技术 浏览:87
小程序怎么加流量 浏览:571
怎么提取程序代码 浏览:26
甘南咖啡技术培训哪里找 浏览:306
大学生做代理有什么现象 浏览:699
微信哪里看房产信息 浏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