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处理 > 打通数据链是什么意思

打通数据链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2-28 12:57:38

A. 数据链 什么意思

数据链
在谈到海军通信系统时,经常会碰到链路(Link)和线路(Circuit)这两种术语,不少人使用起来并不十分严格。但是,西方海军使用起来是有严格定义的:
链路:表示一套完整的设施,包括完成通信所使用的设备、训练及程序,如卫星通信链路、11号数据链、16号数据链等,链路是一种固定能力。

线路:表示建立电文传输的一种通信途径,如电传线路,高频话音线路等。一个通信线路就是一种临时的通信途径。

数据链首先用于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它是第一代舰载或机载自动化通信系统,1961年研制成功。当时通过使作战情报中心(CIC)计算机化来解决空战难题。目前,美国现役舰船约200艘装备NTDS系统,其中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两栖攻击舰。海军战术数据系统使用11号链、4号链和14号链。此外,在北约和美国海军中还使用4A号链、16号链等。11号链是一条用于交换战术数据的数据链。例如,交换发现敌情报告,还可用于协调作战区域内各个平台。11号链使用战术数据信息数据链A的数据格式,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88-203-1说明了11号链的详细情况。11号链通常用来联通参加作战的战术部队,如海上舰艇、飞机和岸上节点。主要采用高频传播,在视距范围内它可使用特高频频段实现各种作战平台的互连。只有那些能处理并显示作战态势及目标信息的平台才装有11号链设备。

11号链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海军战术数据系统的数据传输,它采用高频无线电设备时,数据传输速率为2275比特/秒。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是一个支持各级战斗指挥人员的海军舰载战术指挥控制系统。11号链采用轮询技术(也叫点名呼叫),为各部队之间提供通信并交换数据信息。

美国海军目前使用的数据终端机有AN/USC-35(V)、AN/USQ-76(V)、AN/USQ-83和AN/USQ-111(V)等。后两种型号设备是90年代初才装备部队的,其功能齐全,适用于北约各国海军装备。

16号链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16号链使用战术数字信息数据链J型作为数据格式。战术数据信息数据链J一般用于把参战的部队互连起来。例如,把海上部队、飞机和岸节点互连起来。它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使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特高频无线电设备。

目前使用的数据终端有三种类型:一类用于大型飞机、水面舰艇和接入陆地主网的网关设施;二类用于作战飞机和小型舰;三类用于地面移动部队和小型无人驾驶飞机。

4A号链是一种半双工或全双工飞机控制链路,供所有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使用。开始引入4A号链时是为了支持自动着陆系统,后来发展成为通过交换状态和目标数据来协调E-2C"鹰眼"预警飞机和F-14A"雄猫"战斗机的手段。4A号链也用于校正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惯性导航系统。

4A号链使用特高频,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射频信道间隔25千赫兹。为了连接各种装置和交换目标信息,4A号链采用了单频时分多址技术。用于作战飞机控制和目标信息的数据率为5千比特/秒。

典型的4A号数据链终端由特高频无线电台、调制解调器、密码设备、数据处理器和用户接口设备组成。在4A号链路中有两种类型的终端:控制站终端和飞机终端,它们以半双工方式工作。但是,控制端终端还必须能够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半双工信道则完成对联机性能的监视功能。

HAVEQUICK最初是美国空军发展高级战术通信计划的一项内容,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译名。该计划是打算在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出现之前,快速开发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重要的特高频通信不受敌方的干扰。整个计划80年代初执行。HAVEQUICK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高频战术无线电设备,用于舰艇与各种节点(如其他舰艇、飞机和岸上部队)之间战术数字数据的交换。它为现用的高频无线电设备提供了电子反对抗功能,如AN/ARC-182和AN/WSC-3就具有了这种功能。

公用宽频带数据链是一条图像数据通信数据链,用于从空中平台到舰艇的图像数据传输,如从侦察机到舰艇的图像数据传输。它提供了由空中侦察机获取传感器信号的航空母舰和装备有其它数据链的飞机之间的自动化通信。公用宽频带数据链的工作频段是X频段和Ku频段。公用宽频带数据链的对舰船链路传输速率为10.71兆比特/秒~274兆比特/秒,而舰船到飞机链路传送速率为200千比特/秒。该链路的舰用终端是AN/USQ-123,它支持由飞机到舰船的图像数据通信。该系统在飞机和舰船之间有两条通信线路,分别使用X波段和Ku波段的频率。该系统早期称之为模块化内部联络数据链,以航空母舰为节点,接收来自侦察机和其他飞机的传感器信息,其中包括光电、红外、合成孔径雷达和信号情报。而上行链路要对机载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其舰载终端由天线和射频分系统、多链路处理器分系统、图像处理分系统及其他舰载系统组成。

轻型机载多用途系统(LAMPS)数据链是舰船和LAMPS直升机之间的战术数据链路。LAMPS直升机下行链路无线电台把机上传感器系统的雷达和声纳所获得的数据传送到直升机母舰上。

LAMPS数据链舰载终端是AN/SRQ-4,其组成包括装有天线罩的AS-3274定向天线,AS-3275全向天线,C-10425天线控制/监视器,OR-209收发信机和KG-45密码设备等。

LAMPS数据链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工作在G波段,它是一个全双工链路,其数据速率为25兆比特/秒。

1号链是一条使用陆上通信线路的数据链。它用于防空数据的自动交换。为了在两条数据链之间交换防空信息,1号链借助使用数据缓冲装置,自动地把数据重新格式化,其传送速率为2.4千比特/秒。14号链是一条在高频和特高频这两种频率上工作的数据系统。它通过安装有11号链路的指定舰船以及其他的平台提供计算机控制的战术数据广播。14号链发送标准的每分钟100字电传,这样使由战术数据交换支持的区域防御和攻击任务的、没有装备NTDS的舰船的战术数据处理设备的成本降至最低。

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近几年有了巨大的发展。美国海军正在执行其“哥白尼体系结构”计划,全面地改革其指挥控制系统,其中战术数据信息交换系统主要用于数据信息传输和交换。数字数据网络将成为未来海军通信的主要方式。
(摘自中国工程技术河北信息网)

B. rtk数据涟是什么意思

RTK数据链通讯一般百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电台模式,一种为网络模式。辐射度面积太小,知可选择网络RTK或者安置中继站电台。还有就是电台本道身功率的限制,可设为高功率档。

C. 战斗机数据链是什么意思

数据链技术作为当今军用信息技术的核心,从其登上军事舞台伊始,就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那么日新月异的数据链技术又是从那里起步与发展的呢?
20世纪50年代:战术协同需求催生数据链

在当今世界各国军队中,美国海军最
早启动数据链建设。美国海军由水面舰艇、水下潜艇、航空兵、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其作战特点为海域辽阔、平台众多、兵力分散、组织复杂。每个作战平台都是相对封闭、独立的作战个体,无线通信是各作战平台对外联系的惟一手段。因此,相对于其他各军兵种,美国海军对战术协同的需求尤其迫切。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为解决舰(主要是航母)机协同问题,提出在各类舰载作战飞机与水面舰艇之间建立数据链接关系,以实现舰艇对舰载作战飞机的指挥引导,于是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据链设备:LINK4。早期的LINK4功能有限、技术简单,只是单向传输信息,作战飞机只能接收信息。

数据链最早用于解决舰机协同问题,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平台移动速度越快,战术协同的需求越迫切”,并且,战术协同的反应时间必须远远大于作战平台相互作用的反应时间。需要指出的是,导弹既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特殊的作战平台。导弹的出现,特别是其攻击距离的大幅度延伸,使战术协同的需求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对攻防双方都变得迫切起来,而且对战术协同反应时间的要求极高。运动速度极快的作战平台的出现,是数据链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0世纪70年代:实现点与点双向互联

继LINK4之后,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又开发出了LINK11数据链。LINK11可以利用各种现役的HF和UHF电台,使用轮询协议组网,数据速率一般不高于2500bps。LINK11B采用与LINK11相同的信息编码标准,可用于多种信道,建立点对点链接。LINK11主要用于舰船之间、舰船与飞机之间、舰队与岸上指挥机构之间的情报交换。美军EP-3系列的预警飞机就配装了该数据链的终端设备。LINK11B的信息传输标准与物理信道无关,可以在任何点对点数据链路上传输,包括通过调制解调器在模拟话音信道和数据信道上传输。

在LINK4的基础上,美军从7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了LINK4A/C两套系统,采用半双工方式实现了双向通信,并于1983年形成TADILC传输技术标准。LINK4A数据链工作在UHF频段,采用FSK调制方式,使用命令/响应协议以及时分多路传输(TDM)技术,数据速率为600~5000bps,基本上无保密和抗干扰能力,主要用于海军对舰载飞机的指挥引导。LINK4C从80年代开始装备,采用与LINK4A大体相同的技术体制,增加了抗干扰措施。LINK4A/C是用于引导和被引导飞机之间传送指挥引导命令和目标数据,在超短波信道传输串行时分多路信号。一旦发现敌目标,飞机上的计算机能够自动跟踪和推算目标未来的位置,为准备拦击的飞机发送信息,把飞机引导到截击点或目标,同时被引导的飞机能通过引导信息触发一种特别的应答信息,做出应答。

20世纪90年代:具备跳扩频与抗干扰能力

LINK16(北约国家称为16号链)是由美国普莱西和柯林斯公司研制的JTIDS(三军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来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初才正式装载平台。它是一种双向、高速、保密、抗干扰数据链,用于美三军及北约各国军队,传输监视和武器控制等八大类信息。16号链大大地扩展了11号链和4A/C号链的信息流量,工作在960~1215MHz频段,传输速率为28.8kbPs~238kbPs,采用TD鄄MA方式组网,具有跳扩频相结合的抗干扰方式,跳频速率为76900次/秒;具有话音/数据加密传输、抗干扰、组网灵活和无中心节点等特点,能同时支持大约30个网络工作,网内成员多达上百个甚至更多,在采用大功率对流层散射信道的条件下能够覆盖480×960km2的区域。每个成员利用一个或多个所分配的时隙依次发送信息,并可通过中继实现超视距数据传输。目前北约国家为了实现各种作战飞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共同提出了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开发计划,主要开发类似于LINK16信息标准的小型化端机,用于装备作战飞机和地面部队。

未来:保密传输与抗干扰性能更优

LINK22是北约组织共同开发的下一代数据链系统,也称为北约组织改进型11号链(NILE)。LINK22有两大设计目标,一是取代LINK11;二是在信息格式上与LINK16兼容。因此,LINK22采用了由LINK16衍生出来的信息标准,以及LINK16的结构和协议。同时,LINK22在其HF和UHF工作频段上采用跳频工作方式来提高抗干扰能力,其通信距离为300英里,主要用于海军舰艇的数据传输。LINK22是一个保密、抗干扰的战术数据通信系统,采用TDMA或动态TDMA组网控制,最大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媒介的40个网络同时运行,支持F系列和F/J系列报文的传输与转换。在数据传输方面,LINK22同时支持JTIDS和单音LINK11的数据传输方式,在UHF波段采用JTIDS体制,传输速率为12.6kbPs,在HF波段采用单音LINK11的传输体制,传输速率为500至2600kbPs。

除了上述几种数据链外,法国军方研制的W链、意大利研制的“ES”链等,其基本性能和功能都与LINK11相同,主要工作方式为点名询问,仅在传输帧格式上有所不同。以色列自行开发了ACR-740数据链,该型数据链还增加了一种CSMA方式。另外,俄罗斯也在各个时期发展了自己的数据链系统和装备。

D. 如何打通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

所谓数据孤岛,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各个部门各自存储数据,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共通,这导致这些数据像一个个孤岛一样缺乏关联性。 数据孤岛又分为以下两种类型:逻辑性数据孤岛:不同部门站在自己角度定义数据,使得相同数据被赋予不同含义,加大了跨部门数据合作的沟通成本。物理性数据孤岛:数据在不同部门相互独立存储,独立维护,彼此间相互孤立。面对这种情况,企业需要采用制定数据规范、定义数据标准的方式,规范化不同部门之间对数据的认知,创略科技智能客户平台CDP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打通数据孤岛。包括:1、打通第一方数据(包括 PC、移动端、线下门店、OTT、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一切数字化触点中收集到的客户数据)为主。2、以用户的实时行为数据(比如用户浏览/点击了什么产品、在页面上停留了多久)为主。 同时,CDP 也可以与 CRM 中的非实时数据和第三方数据开放性地连通。3、应用场景不局限于广告投放。在客户体验、产品定价优化、促销活动,甚至非营销职能部门的业务范畴都有着宽广的应用空间。可以说,CDP 的出现对于那些手握海量数据、预算在千万级别以上的大品牌主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因为他们最大的痛点并不在于缺少数据,而是在于如何联通零散的数据孤岛、利用好跨渠道和多数据源的庞大数据资产。

E. 区块链可以把什么进行打通

区块链技术可以打通司法、公证、审计、仲裁机构的信息通道。
从数据来源到证据固定和加密保持,数据全链条每个节点都有存证可供随时取证,保证了数据的防篡改度和可信度,达到存证信息具备法律效力的结果。
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它们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数据难以篡改、二是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区块链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编程和操作数据的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阅读全文

与打通数据链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产品溢价是什么意思 浏览:618
什么方法躲过大数据 浏览:53
react的props有哪些数据 浏览:827
苹果快充数据线有什么区别 浏览:501
红枣加工有哪些技术 浏览:87
小程序怎么加流量 浏览:570
怎么提取程序代码 浏览:26
甘南咖啡技术培训哪里找 浏览:306
大学生做代理有什么现象 浏览:699
微信哪里看房产信息 浏览:217
质量技术监督局操作证如何查询 浏览:872
怎么往产品中加水 浏览:74
浏览器中怎么没有华为应用市场 浏览:31
为什么改装轮毂没有原厂数据 浏览:833
淘宝接收信息的旺旺是哪个 浏览:235
全国公安dna数据库在哪里弄 浏览:576
什么是医学中的适宜技术 浏览:311
cf如何交易cf点券 浏览:488
农行如何筛选交易明细 浏览:52
创业板市场什么交易制度 浏览: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