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中的数据独立性是指什么
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即用户的逻辑文件)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系的变更或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等)时,它不影响某些局部的逻辑结构的性质,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2. 什么是数据的独立性数据库系统中为什么能具有数据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相互影响小。
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
2,数据物理独立性高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也可以常工作。
为什么具有数据独立性的原因:
1,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数据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像或转换功能。这种数据映像功能使得应用程序可以根据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设计,并且一旦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系统可以通过修改其映像来适应变化。所以数据物理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的正确执行。
数据库系统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数据逻辑独立性,是由于数据库系统能够提供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局部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像和转换功能。
2,这种数据映像功能使得数据库可以按数据全局逻辑结构设计,而应用程序可以按数据局部逻辑结构进行设计。这样,当全局逻辑结构中的部分数据结构改变时,即使那些与变化相关的数据局部逻辑结构受到了影响,也可以通过修改与全局逻辑结构的映像而减小其受影响的程度,使数据局部逻辑结构基本上保持不变。
数据独立性概念背景:
一个数据库结构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外部模式,内部模式和 概念模式三层。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DBMS在 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作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 的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正是依靠于这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概念模式也称模式,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数 据,并且按照一定的观点构造的对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描 述。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中,概念模式处于中间层,一个 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它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 硬件环境也与具体的应用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外部模式 也称为子模式,子模式是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接口,是数据库 用户能看得见的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部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 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 有一个内部模式。内部模式是DBMS管理的最底层,它是物理存 储设备上存储数据时的物理抽象。
3. 什么是数据的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区别是什么
物理独立性是指修改数据库的物理模式而不必重写应用程序的能力,这是因为,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偶尔会在数据库的物理层做一些修改。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修改数据库的逻辑模式而不必重写应用程序的能力。只要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发生了变化,逻辑层就需要做一些修改。逻辑数据独立性更难做到,这是因为应用程序对于她们所要访问的数据的逻辑结构依赖性很大,因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层靠的更近一些
4. 数据独立性指什么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同现代程序设计语言中抽象数据类型的槪念在许多方面是相似 的。两者均为用户屏蔽具体实现的细节,使用户可以只考虑概括的结构,而不必考虑低层实现细节。
数据的独立性是数据库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在三层模式体系结构中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系统在某一层次模式上的改变不会使它的上一层模式也发生改变的能力。
(4)逻辑数据独立性是什么学科扩展阅读
作用
1、数据与程序的独立
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加上数据的存取又由DBMS负责,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可以说数据处理的发展史就是数据独立性不断进化的历史。
在手工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完全交织在一起,没有独立性可言,数据结构作任何改动,应用程序也需要做相应的修改。
2、独立发展
文件系统出现后,虽然将两者分离,但实际上应用程序中依然要反映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存取方法等物理细节,因而只要数据作了任何修改,程序仍然需要作改动。而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程序和数据真正分离,使它们能独立发展。
5. 数据独立性分为逻辑独立性与物理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
6. 谁能告诉我逻辑独立性的含义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用户不必了解数据是怎样存储的,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改变时,用户程序可以不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实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修改的是映像,目的是使用户应用程序不变。
7. 数据库系统的逻辑数据独立性指的是什么
数据库系统的逻辑数据独立性指的是对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外模式和应用程序。如果数据库的概念模式要进行修改(如增加记录类型或增加数据项),那么外模式/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外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这比物理数据独立性更难做到。
(7)逻辑数据独立性是什么学科扩展阅读:
逻辑数据独立性说明模式变化时一个应用的独立程度。数据库系统,可以提供下列几个方面的逻辑数据独立性:
1、在模式中增加新的记录类型,只要不破坏原有记录类型之间的联系。
2、在原有记录类型之间增加新的联系。
3、在某些记录类型中增加新的数据项。
8. 计算机中的数据独立性是指什么
数据独立性:分为数据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这里要了解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两次映像。 数据物理独立性:指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模式和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也不必修改。比如SQLSERVER,你给数据库增加了数据文件,你的表结构和程序不必改变。 逻辑独立性:主要指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变化时,可以不影响全局逻辑结构。比如扩大某些用户的外模式,对这些用户以前的逻辑以及其他用户的逻辑不受影响。 呵呵,在这里很难说清楚,还是多看书吧?
9.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独立性在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在三层模式体系结构中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系统在某一层次模式上的改变不会使它的上一层模式也发生改变的能力。
正是三级模式间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逻辑独立性和数据物理独立性。
(9)逻辑数据独立性是什么学科扩展阅读:
逻辑数据独立性说明模式变化时一个应用的独立程度。为了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与模式的联系和转换,在外模式与模式之间建立映像。
通过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把描述局部逻辑结构的外模式与描述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式联系起来。
对于每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
10.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什么
1、数据是记录和识别客观事件的符号,是记载了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相互关系等的物理记号或它们的组合。模式是一个可识别和抽象的符号,也称为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整个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共同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模式位于三阶结构的中间层。
2、外部模式也称为用户模式,其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程序员和终端用户)可查看的本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个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的逻辑显示。外部模式是模式的子集,并且一个数据库可以具有多个外部模式。
3、内部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描述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法是数据数据库中的显示方法。为了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模式与非模式的协作及变换,在模式与非模式之间提供图像、即模式/非模式图像。为了实现数据库系统的断开模式和模式的联合及变换,在断开模式和模式之间建立图像、即断开模式/模式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