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处理 > 数据的什么组织

数据的什么组织

发布时间:2022-12-22 11:20:56

① 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

1.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据是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1) 有结构文件(记录式文件):逻辑上可被看成一组连续顺序的记录的集合.2) 无结构文件:指文件内部不再划分记录,它是由一组相关信息组成的有序字符流,即流式文件.2.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1) 文件的物理组织形式主要有:连续文件:所占盘块是连续的.串联文件:所占盘块不连续,前后链接.

② 班级学生成绩单含有学号姓名属于什么数据的数据组织

含有学号姓名不属于数据组织,是一个数据元素。数据组织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例如学生成绩表的一条记录为一个数据元素,它包括学号、姓名等若干个数据项。数据项是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③ 管理信息系统中 数据组织和文件组织有什么不同

1、数据组织: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数据组织的四个层次是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2、文件组织:是数据组织的一部分,主要指数据记录在外设备上的组织。

④ 什么是数据的组织形式

数据文件类型:

每个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都有一个主数据文件,能有多个辅数据文件,后者只能供该数据库使用。

二、数据文件命名:

每个数据文件都是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文件。主数据文件通常以.mdf为文件后缀(该后缀不是必须的,但对于文件的识别比较有用)。主数据文件将数据存储在表格或索引中,他包含数据库的启动信息。他还包含一些系统表格,这些表格记载数据库中的对象,如数据库中所有的其他文件(辅数据文件和事务处理日志文件)的位置信息。

每个辅助数据文件通常都以.ndf为文件后缀(该后缀也不是必须的)。辅数据文件主要在一个数据库跨多个硬盘驱动器时使用。

每个数据文件(主文件和辅文件)都有一个逻辑文件名,在transact_sql语句中使用,及一个物理文件名,供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逻辑文件名必须对于特定的数据库都是唯一的,并且必须遵守sqlserver的标识符规则。

三、数据文件存储:

sql server 2000将所有的数据库记录在两个位置上:主数据库和该数据库的主文件。非常多时候,数据库引擎使用在主数据库中找到的文件位置信息。

⑤ 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组织有哪些

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组织有文件和数据库两种。

⑥ 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 请举例说明. 一楼说的对,能举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吗

磁盘的物理组织可以称为数据物理分布,逻辑组织可以称为数据的链式分布,是一种逻辑联结关系跟数据物理分布位置无关.

⑦ 数据组织是什么

数据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一般多用于GIS,即地理信息系统中。

基于特征的数据组织
基于分层数据组织的地理现象的描述存在下述缺陷:
(1)现实世界空间几何目标的抽象忽视了地理现象的本质特性及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现实世界的人为划分,造成了GIS的信息简化,降低了GIS信息容量
(2)注重空间位置描述的矢量或栅格数据组织模型,丧失了以分类属性和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结构化实体所提供的丰富的分析能力;
(3)分层叠加(overlap)的方法把现实世界划分为一系列具有严格边界的图层,但这些边界不能充分地反映客观现实,从而造成了许多人为误差;另外,这种方法不能提供众多基本对象的空间分析能力。

⑧ 所谓数据的什么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

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等。现在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 数据也越来越复杂。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克。    数据库: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解析:     简单地讲,数据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储存、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特点。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核心概念。每个数据库中数据的都是按照某一种数据模型来组织的。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解析:     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    不要引起混淆。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⑨ 属性数据的组织方式包括什么

1.空间数据

根据空间数据的几何特点,地图数据可分为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和混合性数据四种类型。其中混合性数据由点状、线状与面状物体组成的更为复杂的地理实体或地理单元。 空间数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含有拓扑关系,即网结构元素中结点、弧段和面域之间的邻接,关联与包括等关系。这是地理实体之间的重要空间关系,它从质的方面或从总体方面反映了地理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综上所述,空间数据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空间定位——能确定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事物或发生什么事情;

(2) 空间量度——能计算诸如物体的长度、面积、物体之间的距离和相对方位等;

(3) 空间结构——能获得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空间数据处理来说,物体本身的信息固然重要,而物体之间的关系信息(如分布关系、拓扑关系等)都是空间数据处理中所特别关心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全面问题的解决;

(4) 空间聚合——空间数据与各种专题信息相结合,实现多介质的图、数和文字信息的集成处理,为应用部门、区域规划和决策部门提供综合性的依据。

2.非空间数据

非空间数据又叫做非图形数据,主要包括专题属性数据和质量描述数据等,它表示地理实体的本质特性,是地理实体相互区别的质量准绳,如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专题数据和地物要素分类信息等。

地图数据中的空间数据表示地理物体位于何处和与其它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而地图数据中的非空间数据,则对地理物体进行语义定义,表明该物体“是什么”。除了这两方面的主要信息外,地图数据中还可包含一些补充性的质量、数量等描述信息,有些物体还有地理名称信息。这些信息的总和,能从本质上对地理物体作相当全面的描述,可看作是地理物体多元信息的抽象,是地理物体的静态信息模型。

3.时间因素

地理要素的空间与规律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中心研究内容,但是空间和时间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形式,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而不能分割的。因此,往往要分析地理要素的时序变化,阐明地理现象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时间因素为地理信息增加了动态性质。在物体所处的二维平面上定义第三维专题属性,得到的是在给定时刻的地理信息。在不同时刻,按照同一信息采集模型,得到不同时刻的地理信息序列。

若把时间看作是第四维信息,可对地理现象作如下划分:

超短期的:如地震、台风、森林火灾等;

短期的:如江河洪水、作物长势等;

中期的:如土地利用、作物估产等;

长期的:如水土流失、城市化等;

超长期的:如火山爆发、地壳形变等。

地理信息的这种动态变化特征,一方面要求信息及时获取并定期更新,另一方面要重视自然历史过程的积累和对未来的预测和预报,以免使用过时的信息导致决策的失误,或者缺乏可靠的动态数据而不能对变化中的地理事件或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预测预报和科学论证。

⑩ 关系数据库是采用什么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关系数据库是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组织方式的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在于它将每个具有相同属性的数据独立地存储在一个表中。对任一表而言,用户可以新增、删除和修改表中的数据,而不会影响表中的其他数据。关系数据库产品一问世,就以其简单清晰的概念,易懂易学的数据库语言,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关系数据库的层次结构可以分为四级:数据库(Database)、表(Table)与视图、记录(Record)和字段(Field),相应的关系理论中的术语是数据库、关系、元组和属性,分别说明如下。
1.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可按其数据存储方式以及用户访问的方式而分为本地数据库和远程数据库两种类型。
(1)本地数据库:本地数据库驻留在本机驱动器或局域网中,如果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则采取基于文件的锁定(防止冲突)策略,因此,本地数据库又称为基于文件的数据库。典型的本地数据库有Paradox、dBASE、FoxPro以及Access等。基于本地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称为单层应用程序,因为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同处于一个文件系统中。
(2)远程数据库:远程数据库通常驻留于其他机器中,用户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访问远程数据库中的数据,因此,远程数据库又称为SQL服务器。有时,来自于远程数据库的数据并不驻留于一个机器而是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典型的SQL服务器有InterBase、Oracle、Sybase、Informix、MicrosoftSQLServer,以及IBMDB2等。基于SQL服务器的应用程序称为两层或多层应用程序,因为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驻留在彼此不依赖的系统(层)中。
本地数据库与SQL服务器相比较,前者访问速度快,但后者的数据存储容量要大得多,且适合多个用户并发访问。究竟使用本地数据库还是SQL服务器,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要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多少,并发访问数据库的用户个数,对数据库的性能要求等。
2.表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成分是一些存放数据的表(关系理论中称为“关系”)。数据库中的表从逻辑结构上看相当简单,它是由若干行和列简单交叉形成的,不能表中套表。它要求表中每个单元都只包含一个数据,可以是字符串、数字、货币值、逻辑值、时问等较为简单的数据。一般数据库中无法存储c++语言中的结构类型、类对象。图像的存储也比较烦琐,很多数据库无法实现图像存储。
对于不同的数据库系统来说,数据库对应物理文件的映射是不同的。例如,在dBASE、FoxPro、Paradox数据库中,一个表就是一个文件,索引以及其他一些数据库元素也都存储在各自的文件中,这些文件通常位于同一个目录中。而在Access数据库中,所有的表以及其他成分都存储在一个文件中。
3.视图
为了方便地使用数据库,很多DBMS都提供对于视图(Access中称为查询)结构的支持。视图是根据某种条件从一个或多个基表(实际存放数据的表)或其他视图中导出的表,数据库中只存放其定义,而数据仍存放在作为数据源的基表中。故当基表中数据有所变化时,视图中看到的数据也随之变化。
为什么要定义视图呢?首先,用户在视图中看到的是按自身需求提取的数据,使用方便。其次,当用户有了新的需求时,只需定义相应的视图(增加外模式)而不必修改现有应用程序,这既扩展了应用范围,又提供了一定的逻辑独立性。另外,一般来说,用户看到的数据只是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这也为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护。
4.记录
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记录。一个记录的内容是描述一类事物中的一个具体事物的一组数据,如一个雇员的编号、姓名、工资数目,一次商品交易过程中的订单编号、商品名称、客户名称、单价、数量等。一般地,一个记录由多个数据项(字段)构成,记录中的字段结构由表的标题(关系模式)决定。
记录的集合(元组集合)称为表的内容,表的行数称为表的基数。值得注意的是,表名以及表的标题是相对固定的,而表中记录的数量和多少则是经常变化的。
5.字段
表中的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每个字段表示表中所描述的对象的一个属性,如产品名称、单价、订购量等。每个字段都有相应的描述信息,如字段名、数据类型、数据宽度、数值型数据的小数位数等。由于每个字段都包含了数据类型相同的一批数据,因此,字段名相当于一种多值变量。字段是数据库操纵的最小单位。
表定义的过程就是指定每个字段的字段名、数据类型及宽度(占用的字节数)。表中每个字段都只接受所定义的数据类型。

阅读全文

与数据的什么组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辨别酒水代理商 浏览:203
技术服务承诺书什么时候签 浏览:449
智慧水务信息化怎么解决 浏览:235
有一款产品应该怎么卖 浏览:15
如何进行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 浏览:997
为什么程序什么都输出不了 浏览:788
满25岁学什么技术好 浏览:252
佳炎光电技术怎么样 浏览:620
青岛满2年不满5年的房子怎么交易 浏览:538
程序放在哪个存储区 浏览:857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要考什么证 浏览:827
漳州有哪些市菜市场 浏览:238
交通运输市场怎么样 浏览:538
如何在交易所交易点券 浏览:171
孩子学习美发有哪些技术 浏览:743
汉口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怎么去 浏览:495
一个产品怎么拍摄视频 浏览:644
软件开发跟程序员哪个好 浏览:454
数据营销渠道有哪些 浏览:358
湖北省市场部九十九部是什么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