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制定物流需计划mrp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数据
MRP是物料需求计划()的简称,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着名生产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欧.威特和乔.伯劳士在对多家企业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MRP被看做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
一、 MRP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需求和预测来测定未来物料供应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它提供了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并非所有的不使用订货点方法的物料管理都是属于MRP系统,因为MRP系统并不是仅仅代替订货点方法开订单的库存管理系统,而是一种能提供物料计划及控制库存,决定订货优先度,根据产品的需求自动地推导出构成这些产品的零件与材料的需求量,由产品的交货期展开成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日程和原材料与外购件的需求日期,即将生产计划转换为物料需求表,并能为能力需求计划提供信息的系统。应用MRP系统必须要决定物料的毛需求量和净需求量,可先将物料的毛需求量转化为净需求量,从而进行毛需求量的净化过程,然后根据净需求量和需求时间预先排定订单,以便事先了解缺料情况。
使用MRP系统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工厂来说,可以借助系统掌握在已知生产能力情况下能生产些什么;对于已经具有已定主生产计划的工厂来说,可以借助系统明确应生产些什么。MRP系统不仅给出订单数量,而且特别强调需要的时间,因此,系统的输出可以作为采购,生产等工厂中各项管理的输入,它是各项管理的基础。二、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特点
When、What、How many几个词代表了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精华所在,意思是什么时间、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它们不仅从数量上解决了缺料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时间上来解决缺料问题,因此,物料信息的时间阶段化是MRP的主要特点,划分物料信息时间界面称为时间阶段化。
在以往的物料管理中,使用台帐或货卡来登录各种物料信息,物料的情况可以用以下公
式来计算: X=A+B-C
式中:A表示现有库存
B表示计划收到
C表示需求量
X表示可用数量
其中计划收到B为已订购数量,需求量C可根据如下情况而定,若是成品可通过客户订单和产品结构的用料消耗计算而得,若是备品备件可通过预测而得。假设现有库存为30,计划收到为50,需求量为65,根据计算可以得到可用数量为15。假设现有库存为30,计划收到为25,需求量为65,根据计算可以得到可用数量为-10。
A—现有库存 30或
B—计划收到 50或
C—需求量
65或
X—可用数量 15 -10当可用数量X为正值时,说明此物料不需订货;反之,当可用数量X为负值时,说明此种物料库存量不足,应进行订货。以上方法解决了需要什么物料和需要多少物料的问题,即解决了What和How many,至于什么时间需要,是否一次订货还是分期订货,什么时间到货,何时可能断档,何时订货,物料何时发放等许多围绕着时间而提出的问题,则只能凭管理人员的经验估计和推测。
来源:生管物控网(
)
MRP 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
MRP的特点:
(1)主生产计划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
(2)主生产计划于物料需求计划的运行伴随着能力与负荷的运行,从而保证计划是可靠的;
(3)采购和生产加工的作业计划与执行是物流的变化过程,同时又是控制能力的投入与产出过程;
(4)能力计划的执行情况最终反馈到计划制定层,整个过程是能力计划的不断执行与调整的过程;
⑵ 在erp软件中,mrp的输入与输出分别有哪些内容
项目比较多……库存,采购订单数量,采购订单日期,销售订单数量,销售订单日期,BOM,物料,采购提前期,固定提前期,变动提前期,安全库存,最小起订量,批量增量,替代关系,生产任务单,开工时间,工厂日历。输出就简单了,采购申请数量,采购申请日期……
⑶ 简述MRP系统的三个主要输出
ERP的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下面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MIS 系统阶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阶段: MRP阶段 (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企业的信息管理...
⑷ mrp系统有哪些输入和输出mrp系统的处理过程如何为什么要采用低层码
输入: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输出:主要是各种生产和库存控制用的计划和报告。
处理过程:进行MRP处理的关键是找出,上层元件父顶和下层元件子顶之间的联系,按父顶的计划发出订货量来计算子顶的总需要量,并保持时间上的一致。
要提高MRP的处理效率,可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处理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先处理所有产品的零层,然后处理第一直到最低层,而不是逐台产品自顶向下地处理。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一项目只需检索处理一次,效率较高,为此需要对每个元件编一个低层码。低层码有助于逐层处理。
实现目标
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保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
计划企业的生产活动与采购活动,使各部门生产的零部件、采购的外购件与装配的要求在时间和数量上精确衔接。
MRP主要用于生产“组装”型产品的制造业,在实施MRP时,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销售计划是MRP成功的最基本的要素。但MRP也存在局限,即资源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和决策结构化的倾向明显。
⑸ LRP与MRP的区别
MRP 即物料需求计划,ERP来源于MRPII ,那么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呢?以下我们进行详细描述。LRP又是什么?LRP称为物流资源计划,如果说MRP只是考虑净需求的话,那么LRP既考虑净需求,又能考虑毛需求。那么是不是LPR一定就会比MRP更具有优势呢?
MRP系统的前提条件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ction Schele)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库存记录(Inventory Record)
物料代码(Item Number)
我们先来看看物流清单结构
ERP-MRP和LRP
BOM
MRP系统的主要输出信息有哪些?
计划下达订单的通知、改变已下达订单日期的通知、改变已下达订单数量的通知、撤消订单的通知、出错信息报告、库存量报告和预报、需求反查报告
当毛需求 > 库存时 净需求量= 毛需求量- 库存
当毛需求 <= 库存时 净需求量= 0
ERP-MRP和LRP
MRP逻辑
实施MRP方法步骤:1、设置库存状态 2、时间合理分段3、推算未来需求/4、需求分解
MRP的本质是平衡需求与供应
ERP-MRP和LRP
平衡需求与供应
MRP概念公式:
A*B-C=D
A=主生产计划=要生产什么?
B=物料清单=用什么生产?
C=库存记录=有什么?
D=物料需求计划=还应得到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ERP的本质仍以MRPII为中心,受控资源不再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扩展到供应链,把供应商等外部资源集成进来;决策支持(DSS)被看作ERP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现以客户为中心(Customer-Focused)的经营战略
⑹ MRP的基本原理
由产品的交货期展开成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日程与原材料、外购件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日期,即将产品出产计划转换成物料需求表,并为编制能力需求计划提供信息。
MRP基于天生不精确的预测建立计划,“推动”物料经过生产流程。也就是说,传统MRP方法依靠物料运动经过功能导向的工作中心或生产线(而非精益单元),这种方法是为最大化效率和大批量生产来降低单位成本而设计。计划、调度并管理生产以满足实际和预测的需求组合。
生产订单出自主生产计划(MPS)然后经由MRP计划出的订单被“推”向工厂车间及库存。
(6)mrp输出的数据有哪些扩展阅读:
MRP的特点
1、需求的相关性:在流通企业中,各种需求往往是独立的。而在生产系统中,需求具有相关性。
2、需求的确定性:MRP的需求都是根据主产进度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和库存文件精确计算出来的,品种、数量和需求时间都有严格要求,不可改变。
3、计划的复杂性:MRP要根据主产品的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文件、生产时间和采购时间,把主产品的所有零部件需要数量、时间、先后关系等准确计算出来。
MRP目的
1、及时取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保证按时供应用户所需产品。
2、保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
3、计划企业的生产活动与采购活动,使各部门生产的零部件、采购的外购件与装配的要求在时间和数量上精确衔接。
⑺ mrp的基本结构
Mrp的基本结构是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以及库存信息。Mrp是被设计用于制造业库存关系管理信息处理的系统,它解决了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得到所需的物料这一难题。
1.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它是独立需求计划,是根据客户合同和市场预测,然后将经营计划具体化,使之成为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
2.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需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首先需要知道企业制造产品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以及产品结构。
3.库存信息:保存企业所有的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库,对物料进行编码,方便识别。
Mrp的基本任务是从产品的生产计划中导出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时间,然后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周期来确定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它的基本内容就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它的依据就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信息。知道产品的出产进度计划,才可以展开零件计划,同时知道库存信息,就可以准确的知道零件的采购数量。
⑻ mrp的输入信息有哪些
MRP输入的信息分为需求、供应,最终供应不足时就会产生需求;详细一点的来说需求单据分别有:预测订单、销售订单、生产任务单的未领物料、委外订单的未领物料;供应方面除了库存之外还有生产任务单未完成的数量、审核状态的计划订单、采购申请单、以及未交货的采购订单、委外订单等;具体还得要看你的MRP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