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处理 > 农产品价格预测最少要多少数据

农产品价格预测最少要多少数据

发布时间:2022-11-30 11:44:13

⑴ 什么是农业经营预测,有哪些类型

农业经营预测是以过去和现在的统计资料和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产品未来销售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推测、估计和判断,是农业企业制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

农业经营预测类型有农产品销售量预测、农产品价格预测、农产品销路预测等等。产品销售量预测,一般根据产品销售量的历史资料,分析和确定不同市场的农产品销售数量;农产品价格预测,分析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趋势,以及其他产品价格变化对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影响,确定影响的程度。农产品销路预测,是分析企业产品对未来市场的占有和新市场的开发,从而预测本企业农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农产品市场预测的方法有调_分析法、经验估计法、统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预测法。

农业经营预测的原理具有连续性、类推性、因果性等。连续性原理是根据经济的发展具有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连贯性,如往年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小,可预测今年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类推性原理是客观经济事务之间存在着某种类似的结构和发展模式,如美国农业产业化实施初期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可类推我国现阶段发展趋势和模式;因果性原理是客观经济运动的因果性,前因预测后果,如前一年国际兔毛价格预测今年的供给量。

⑵ 农产品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哪些指标可以反映农产品的价格

通常在农产品批发市场里面会有指导价格公示

⑶ 消费农产品调查数据指标设计怎么写

消费农产品调查数据指标设计要从产品产量方面写。根据农产品工作的特殊性,产品产量,粮食按原粮计算,其中大豆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鲜薯计算;棉花按皮棉计算;花生按带壳干花生果计算。没有产量的话,就会存在量少需求多,给消费农产品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消费农产品调查数据指标设计要从产品产量方面写。

⑷ 农产品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有多大程度的政府因素

影响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如下:
1、宏观经济
“民以食为天”,作为必需的生活保障,农产品一直存在着刚性需求。然而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农产品需求不仅仅表现在食用上,饲料使用、酒精、淀粉等工业深加工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2、供求变动
作为经济学的基础,供求关系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在分析价格走势时分析供求关系是必然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价格未来发展方向。
3、季节因素
随着农业种植的规模化、集中化发展,天气情况对于农业产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天气因素是人类当前科技水平无法控制的,因此极端天气出现,势必影响到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波动。
应答时间:2022-0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⑸ 简述农业经营决策的德尔菲方法的要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农业经营决策要点体现农业经营预测准确而且具有竞争力。
农业经营预测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市场调査,对农产品未来销售的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和推测。是农业企业制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农产品市场预测的内容包括:

1、农产品销售量预测,一般根据产品销售量的历史资料,分析和确定不同市场的农产品销售数量。
2、农产品销路预测,是分析企业产品对未来市场的占有和新市场的开发,从而预测本企业农产品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农产品价格预测,分析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趋势,以及其他产品价格变化对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影响,确定影响的程度。

农业经营预测的原则主要包括:
1、预测分析的样本要有足够的数量。即预测分析的页目,数量越大越准确,根据统计学的抽样里论,抽取的样本数量越大,越具有代表性则预测分析的数值也就越准确。但也应注意,样本数量越大,预测成本也就越高,通常以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样本数量为限。
2、预测分析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限度,预测分析的时间越短越准确,由于预测的时间长,就会受到许多捉摸不定或意想不到的因素的影响,会使预测出来的数值偏离实际太远。
3、适当的误差范围。预测分析必须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误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误差是难免的,一般应使误差处于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最接近事实的一点为最佳。
4、选择正确的预测方法。预测分析的方法应先进行测试,用任何一种预测分析的方法,必须先加以检验测试。一般应选用简便易行、成本较低、而预测结果又比较准确的方法。

⑹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满足农业与国民经济核算需要。其中某代表品生产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全部有出售该产品行为的调查单位的个体指数进行几何平均求得的,大、中、小类价格指数是通过对其所属的类(或代表品)的价格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的。季度累计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与分季指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⑺ 2020年大蒜价格预测是怎样的

现在的物价都不稳定,2020年大蒜不一定会下跌,因为就像这两年的水果价格一直在上升,大蒜2020年应该不会下跌。有可能还会上升,也有可能会保持现在的价格不变。

数据显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11月4日普通大蒜每斤平均价为4.2元,较9月28日的3.7元,累计上涨13.51%。终端市场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原产地价格的上涨。2018年新蒜、老蒜总共1290.5万吨其中2018年新蒜总量970.5万吨,2018年大蒜总量远远大于需求,蒜农更是每亩成本和新蒜管理费巨亏2000元,预计2020年大蒜价格会在5元-8元/斤甚至更高。

(7)农产品价格预测最少要多少数据扩展阅读:

2009年起,随着通货膨胀向普通商品蔓延。大蒜价格居高不下。2010年2、3季度,薯仔、大蒜、绿豆轮番涨价。大薯仔价钱追赶一斤鸡蛋的价格、大蒜价格贵过猪肉、其他品种的蔬菜也有提价。对于这轮菜价上涨,有关部门解释道:天气异常,西南干旱、北方倒春寒影响农产品收成。

一般来说供大于求,价格会下降,相反则上升。大蒜产量肘降低、汽油、菜市场房租等涨价导致城市市场大蒜供应量不足。

2009年全国大蒜半年镖上涨40多倍,很多中间商都获得了很大利润。2009年初,金乡县鱼山镇五名装卸工人见到大蒜便宜,合资买入七百多吨大蒜,当时价格仅为每公斤2角4分,2010年8月以每公斤5元6角出货,赚取了很多收入。

2010年11月28日,在“淘宝网”上,一个山东苍山的“大蒜头”索价7元。这些炒蒜的投资者们被称为“炒蒜团”。炒蒜团的出现,增加了城市蔬菜的供应,客观上降低了城市菜价。但由于当年群众还较少具有经济常识,依中国几千年来中央帝国重农轻商的古老逻辑,认为中间商赚取高额利润是菜价提高的主要因素。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也借此引祸东流,减轻民众对通货膨胀的关注。

2010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主要经济运行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但由于CPI构成是机密,无从得知是否包含大蒜价格变动。

2019年5月28日,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蒜批发平均价为8元/公斤,比1月1日的4.5元/公斤大幅上涨了77.8%。

⑻ 每年的农产品如何定价的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多数以世界上主要期货市场价格作为现货定价基础,即: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基差价格。基差是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内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主要受运输成本的影响,一般来讲,靠近销区的基差多为正值,而靠近生产地的基差往往为负值。当然,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人们的价格预期也会导致基差变动。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基差价格往往会收窄;反之,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基差就会走强。在美国,由于农产品期货买卖的报价是按某个月份的期货合约基差作出的,从而使基差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美国和南美农作物收割季节,基差处于最低水平,此后的一两月后逐步走高。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国际大宗农产品交易方式和定价机制经历了从即期现货交易-远期现货交易-交易所期货交易—场外期货(多种形式衍生品)交易的发展历程。最早起源于美国的谷物交易。19世纪初,为解决谷物的及时买卖,避免价格波动的风险,在西部农场主和东部加工商之间开始以远期合同形式进行商品交易。随着谷物交易的不断集中和远期交易方式的发展,1848年,由82位谷物交易商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865年该交易所用标准的期货合约取代了远期合同,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场内交易开始发展。20世纪70年代,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也随之出现,并出现了期权、互换等多种合约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国际大宗农产品交易形成了以期货交易为主、多种交易方式并存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市场体系。由于期货市场价格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全世界对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因此,随着以期货交易为主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市场体系的确立,期货市场逐渐成为国际农产品基准价格的中心。
美国期货市场价格是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加上它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历史悠久,美国的期货市场价格不仅是美国农产品价格制定的基础,也为全世界农产品市场提供了价格参考标准。如CBOT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品种的期货价格不仅是美国现货价格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以其市场影响力主导着全球谷物、大豆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形成;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不仅是美国棉花行业定价的基础,也是全球棉花贸易的价格重要指导。
这里以大豆为例,说明CBOT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形成过程。在CBOT,大豆期货交易是一个涉及流通、贸易、加工企业和农民等多个交易主体的有机体系,其价格形成过程为:美国农业部对外发布每年美国大豆主产区的生产情况预测和实际统计数据,CBOT的期货交易商主要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有关大豆的生产信息进行买卖期货操作,形成大豆的期货市场价格;农场主根据期货价格表现出的供求趋势来确定第二年的生产安排,以此来减少生产上的盲目性,降低风险。贸易商通过农产品期货价格来确定现货贸易合同中的价格,以避免价格波动风险。
很显然,美国本土的大豆生产情况是CBOT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这种以美国本土大豆生产情况作为世界大豆现货市场定价基础的期货定价机制十分有利于保护美国大豆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近年来,尽管南美国家的大豆产量上升迅速,但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通过集中控制这些国家的大豆流通渠道垄断国际大豆贸易,因此,世界大豆生产格局的变化并未改变美国期货市场主导世界农产品市场交易价格的定价机制。
三大因素影响国际农产品定价机制
既然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机制的核心是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因此,影响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因素也成为影响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机制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供需关系是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的基础。商品价格变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在供求关系影响下,商品价格会自动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供给增加,该种商品的价格将会下跌,反之则上涨;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则下跌。正是由于这种供给和需求力量在动态中保持了一种相对均衡,才形成了商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在形式上可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第二,美元汇率的走势是影响国际农产品定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全球大宗农产品通常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大宗农产品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走势。当美元贬值时,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会上涨;当美元升值时,CBOT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会出现下跌。
第三,农产品市场的国际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际定价权。在完全竞争、信息对称和交易成本为零的前提下,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完全由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宗农产品国际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组织程度是影响国际农产品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当前情况看,少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导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定价权。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即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这四大跨国粮商常常被称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这些国际巨头凭借资本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是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的重要参与者与决定者。
此外,还有一些非主要因素也在影响着国际农产品交易价格的走势。这些非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基金持仓、天气因素、农业补贴和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报告等。从本质上讲,这些非主要因素对大宗农产品定价的影响最终仍然是通过供求发生作用。当主要因素决定了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阶段性走势后,其他因素就会成为价格走势的催化剂,会加速大宗农产品国际价格的上扬或下跌;个别时候这些非主要因素也会转变为主要因素,起到关键性作用。
以美国农业补贴为例看其对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机制的影响。美国政府对国内的农业生产提供数目庞大的经济援助和补贴。OECD公布的报告显示,2002年美国的农业补贴额达到395.6亿美元,占发达国家总补贴额的16.84%,占其农业收入的18%。美国的农业补贴对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机制产生着重要影响。首先,美国政府对不同农作物补贴额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该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进而影响到CBOT农产品期货价格。如2002年5月,美国政府通过了《农产品补贴法案》(简称新农业法案),其核心内容是增加对农业的补贴,但把2002-2007年间大豆贷款价格由2002年之前的526美元/蒲式耳下调至500元/蒲式耳。对大豆补贴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2003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减少7%,导致世界大豆供求失衡,由于供给不足致使2003年下半年CBOT大豆价格迅猛上涨。另一方面,巨额的农业补贴扭曲了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机制。补贴是取得价格竞争优势的手段,美国巨额的农业补贴大大扭曲了国际农产品的定价基础。

⑼ 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及其政策

农产品价格的起落不仅影响农产品的需求,对生产的刺激作用更为明显。历年来,农产品的生产量在排除气候因素的前提下总在随着价格的波动而起伏,价格高了,农产品的生产面积增加,生产资料上的投入相对加大,农民从中获得的收入也相应增加;反之,价格下跌,农民的收入随之下降。

一、当前我市农产品价格上涨情况及其原因

根据我市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显示,前三季农产品生产价格综合指数为116.2(以上年同期为100,下同),比上年同期上涨16.2,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111.9、106.2、136.3和100.9,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全面上扬,走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种植业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前三季度,在粮、棉、油、菜、果价格全线上涨的拉动下,我市种植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1.9%。

1、粮食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前三季度,我市谷物(原粮)生产价格同比上涨5.25%。其中,早籼稻、晚籼稻价格为每公斤1.46元和1.54元,同比上涨5.36%和6.07%,小麦价格为1.30元/公斤,同比上涨4.43%,玉米价格涨势强劲,同比上涨9.51%。

2、油料价格大幅上扬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油料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6.43%。其中花生上涨15.76%,芝麻上涨7.22%,油菜籽价格涨势突出,同比上涨39.08%。

3、蔬菜价格上涨

受供求关系及天气变化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蔬菜价格小幅上扬,同比涨幅为2.12%。其中瓜菜类价格上涨8.64%,茄果菜类价格上涨13.52%,水生菜类价格上涨5.12%,菜用豆类价格上涨10.23%,而食用菌类价格下跌0.61%。

(二)林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随着市场对林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林业部门对成材林砍伐控制力度的加大,我市林产品生产价格继续保持上涨态势。木材价格上涨7.71%,竹材价格上涨4.78%。

(三)畜牧业产品生产价格大幅上涨

前三季度,我市畜牧业产品价格在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下大幅上涨28.37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一季度上涨18.32个百分点,二季度加速上扬,上涨34.88个百分点,三季度上涨44.2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涨幅扩大25.93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今年我市农产品价格走势增幅较大,除受政策、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外,其上涨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成本推动的影响。一是原材料的大幅上涨。这是目前农副产品价格一路走高的重要推动力,玉米和鱼粉是养殖业主要饲料原料。从去年以来,玉米和进口鱼粉价格是持续上升的态势,只在个别月份略有回调。今年1-9月份玉米价格连续9个月保持在1.5元/公斤以上,平均价格为1.52元,同比上涨19.7%。豆粕和育肥猪、肉鸡、蛋鸡配合饲料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分别为3.1%和10.4%、7.3%、8.1%。目前的饲料价格自从2006年初涨价以来,到今年9月份就一直没有下降过,每吨饲料上涨了200元,一头肉猪的成本基本上有80%至90%都要花费在饲料的购买上,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养殖成本和主要畜产品价格的上升。二是农资大幅涨价。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行。化肥价格涨幅20%—30%,农药价格涨幅达15%-20%。

第二,数量短缺的影响。由于前两年生猪养殖过剩、价格持续低迷、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原因,严重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2006年末生猪存栏量下降3.7%,其中能繁殖母猪淘汰现象尤为突出,同比下降8.5%,时下猪苗少,价格相当高,所以即使肉价上涨,不少人也觉得投资风险大而不愿重新养猪。猪源紧张、猪价上涨带来了一系列连锁效应。售商进货贵,市场竞争激烈又不敢大幅提升零售价,利润因此大幅下降,甚至亏本,不少档口干脆暂时不卖猪肉。猪肉贵了,市民转吃冻肉、鸡、鸡蛋、牛肉、水产等,也带旺了这些产品的销售,但最后使得这些产品价格也大幅上涨,整个肉菜市场涨声一片。可见,生猪存栏量下降,货源减少是导致市场猪肉供求紧张的主要因素。自然灾害和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供求矛盾。

第三,中间成本抬升的影响。农副产品调控偏弱,在农副产品销售的终端领域,深受流通成本影响。近几年,汽油、柴油不断上涨,及对运输车辆限重限载等因素影响,导致流通成本不断增加,进而推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第四,品质差异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品质、无污染的农产品越来越受青睐。随着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04年以来农民主要是靠“涨价增收”和“增产增收”。当前农民增收是建立在相对较高基础上的,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影响目前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最令人担忧。从今年前三季度住户调查资料情况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10.6%,其中化肥价格上涨12.8%。亩均化肥支出为65.8元,比上年增加9.8元。由于化肥支出占农资总支出的30%以上,化肥价格的波动对种粮收益影响很大。还有水、电、柴油,这些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都在上涨,农民种粮成本不断增加。据计算,农资涨价使粮食平均每亩物资费用投入比上年增加20—40元。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继续上涨。一方面是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受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成本的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国际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尿素的价格甚至高于国内市场,对国内生产资料市场影响很大。

2、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 农民增收的作用显着下降。总体看来,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把“双刃剑”,是否对农民利好应分开看,一方面价格上涨是今年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却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有抑制作用。此次农副产品轮番上涨,农民由此得到的好处名义上很多,但实际上不一定有多少。上世纪80年代末粮食、猪肉也轮番上涨过,但最后受害的还是农民等广大中低收入者。

具体分析,第一,牲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今年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82.44元,同比增长20.36 %。由于猪价上涨,前三季度农民牧业现金收入人均增加了436.17元,同比增长20.93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当前的生猪价格非常乐观,但同时养殖成本也不可低估。据悉,近期玉米等饲料原料市场价格又有上调,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仔猪价格也在高位运行,加之夏季高温多雨,又进入猪病的高发多发季节,国内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虽然这些疫情最后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于人们的消费心理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而波及到整个产业链的正常发展。此外,用工、环保等费用支出的加大,也拉动了生猪价格的上扬。就整体而言,近期所反映的畜禽产品价格波动是由阶段性的供需矛盾所致,并非完全由消费需求拉动。因此,在市场消费需求总量不会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随着畜禽存栏量的增加,仍会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对于受市场制肘的养殖业来说,面对当前利好形势,虽然后市值得期待,但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作用十分有限。第二,宏观上看,有关政府部门信息服务缺位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作用显着下降。养猪业目前多数还是一家一户养殖,单个农户迫切需要在关键时刻获得信息指导,以在价格下跌时不伤元气,价格上涨时不盲目跟进,有效地避免损失,也有效地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这是有关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和可以提供的服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生产和市场信息,就是当前最好的服务。现在肉价上涨自然也带动了生猪收购价上涨,这让一些养猪户喜出望外,很多人琢磨着购买价格不菲的仔猪加大补栏力度,期望着好行情持续长久。就在养猪户大量补栏,很多农民重新加入养猪业的时候,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及时出面,提供市场发展趋势和行情预测信息,让养猪“散户”们注意防范风险,千万别重蹈往年猪多肉贱收入减的覆辙。肉价的变化也说明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除了提供信息,是否还应该考虑对畜牧业也采取一种保底收购的政策,给跌到价格低谷的畜牧业一个养精蓄锐、东山再起的机会,给市场一个稳定的原料来源,给养殖户一个稳定收入的预期,也给市场一个稳定有序的发展。

3、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对粮食进一步增产有限。去年粮食增产,播种面积增加因素的作用占25%,单产提高因素的作用占75%。适宜的气候条件是上年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受耕地面积的限制,数据显示,今年播种面积继续增加的空间已经很小。

以上分析可知,今年农产品价格及其对农民增收的拉动效应呈稳中趋降形势,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业增收的作用将明显下降。

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保持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又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为保持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应采取对策措施是:

(一)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补贴政策和方式,以确保粮食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二)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机制形成合理农产品价格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综合服务,增强流通能力,提高流通效率,创造更好的市场流通条件,有效实现农产品价值,拉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三)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农资价格上涨加大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不利于农产品价格稳定和农民增收。应进一步落实对化肥农药生产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化肥农药市场及价格的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遏制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

⑽ 2020年大蒜价格预测是怎样的

2020年大蒜价格大概在3-5元左右一斤,即6-10元一公斤。

1、根据数据统计,今年大蒜的价格比去年出现较大涨幅。对此,北京新发地统计部门负责人表示,其实去年的大蒜价格是不正常的,今年价格同比上涨是正常现象。“只不过受到前期入库收购价偏高的影响,目前出库价也相对高一些罢了。”

2、近年来,大蒜的价格相对较低,所以许多种植大蒜的老农民认为,种植大蒜赚不了多少钱。当他们种植其他蔬菜时,大蒜的种植面积急剧减少。另外,今年8月,金乡受到超强台风李岛的影响,影响了大蒜的正常生长,导致今年大蒜的收成不好。

加上大蒜的出口增加。每年有很大一部分大蒜出口到国外,今年也是如此。今年受环境影响,大蒜产量有所下降,但出口量一直在增加。

总体来说,2020年大蒜价格走势跟往年大体持平,大的波动目前还未确定,因为大蒜价格会因卖家(仓储商户)要价、大蒜种植农户以及库存变化。只有高价位、高种植收益才能提振大家种蒜的积极性。

而种蒜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大增,产量大幅度增加,又容易引起蒜价下跌,而且我国一直以来也是大蒜出口大国。这其中的因素均是相互有关联的,预计2020年大蒜价格行情低于今年,以涨为主,上涨或将乏力,所以种植前要慎重考虑。

阅读全文

与农产品价格预测最少要多少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汉三菱文具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234
pmma产品用什么保护膜保护 浏览:137
怎么找太阳能预测数据集 浏览:770
爬虫解析数据有什么用 浏览:247
dota2代理商怎么样 浏览:106
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有什么作用 浏览:178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变量有哪些 浏览:52
陌生人进来怎么发信息 浏览:824
大窖嘉宾汽水代理有什么弊端 浏览:629
美豆油为什么没交易 浏览:256
交易猫买家验货拒收怎么办 浏览:661
现在菏泽哪个水果批发市场还在开 浏览:540
去医院取耳结石需要什么程序 浏览:431
膏药代理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365
开个保险代理门店需要什么 浏览:7
创远仪器产品做什么用 浏览:67
产品卖不出去为什么还要涨价 浏览:569
什么是创新型产品 浏览:882
企业管理中企业信息的种类有哪些 浏览:1001
今年资本市场怎么啦 浏览: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