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么申请国土三调数据
三调数据是涉密数据,需要在当地政务服务网上申请,选择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面有详细的流程和所需材料。
公告称,县(市)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是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三次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统一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标准,规范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确保三次调查各级数据库的顺利汇交和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决定开展县(市)级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测评工作。
❷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调查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
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调查时,应当重点调查永久基本农田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2)三调耕地数据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和意义:
地盘考察是一项要害的国情国力考察,是查实查清地盘资材的要害手法。
展开第三次全面地盘考察,手段是周到查清目前全部地盘应用情景,把握实在正确的地盘前提数据,健康地盘考察、监测和统计轨制,加强地盘资材信息社会化效劳,经济社会展启动和领土资材管制处事须要。
第三次全面领地盘考察处事,把握实在正确的地盘前提数据,是促成国度处置体系和处置本领新颖化、增进经济社会周到协作可继续展的客观因素;是加速促成生态文化修造、夯实天然资材考察前提和促成一致确权备案的要害办法。
地盘考察是编制人民经济和社会展的全面筹备、增强宏瞅调控、促成科学计划的要害根据;是实行改革创新启动战略的战术、支持新财产新业态展启、普及当局照章行政本领和领土资材管制效劳程度的急迫须要。
地盘考察是最庄重的耕地保护轨制和最庄重的俭朴用地轨制、保证国度食粮平安和社会宁静、保护农夫正当权力的要害实质;是科学筹备、合理应用、灵验保护领土资材的基原条件。
❸ 国土三调,,,是什么意思,给解释一下
国土三调的意思是: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
❹ 国土三调地类划分
“三调”和“二调”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三调划分更为精细,在计算土地利用数据的时候,怎么把二调和三调地类数据相结合,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也有一些人把二调和三调地类进行了对比。下面的表格是从(三调的地类编码与二调的对比-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地信网论坛-)这个网址下载的,地类的对比还是比较准确。三调和二调的地类分类差异还是比较明显:
1.林地分类更加精细,原来是3类,现在是7类;
2.草地多了沼泽草地;
3.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特殊用地对一些地类进行了合并;
4.工矿用地用地中增加了盐田;
5.交通运输用地增加交通服务站用地;
6.沼泽地从原来的其他用地划入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7.其他用地增加了裸岩石砾地。
三调土地三大类:
1、一级类土地共设3个。这三个分别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2、二级类土地共设15个。原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8个一级类土地中的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和后面新设的“其它农用地”等5个地类共同来构成农用地。
拓展资料: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已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科学有序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质量和效率。
❺ 三调数据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公布的吗
2021.8.26国家公布了国土三调数据成果,9.1号又实施了《新土地管理法》。农村建房以前在红线外,但是现在国土三调划成了住宅用地。
“三调”结果显示,2019年末全国耕地19.18亿亩。过去10年间,全国耕地地类减少了1.13亿亩。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了占补平衡的情况下,耕地地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土绿化。其中,耕地净流向林地1.12亿亩,净流向园地0.63亿亩。
在“三调”中,对“二调”时是耕地、“三调”时已不是耕地的农用地进行了专门标注。其中,全国共有8700多万亩即可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以及1.66亿亩可以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为耕地的农用地。如果需要,这两类农用地可通过相应措施恢复为耕地,但要付出必要的成本。
❻ 二调是建设用地三调为什么会变成一般耕地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际上是在基础数据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耕地是20.31亿亩,而到2012年,耕地数据是20.27亿亩,这和过去传统掌握的数据比,从数据上看多出来2亿亩,但实有耕地还是那么多,主要是由于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制约使得数据不太准确,为了查清全国每一块土地的地类、面积、权属、分布等利用现状,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正式启动。
❼ 三调数据为什么分为七种类型
以“三调”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与“三调”数据的差异之处,分类对“三调”数据进行归并或细分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分类。国土空间规划基数转换可通过直接对应、核实归并、补充调查等方式,在“三调”成果的基础上,转换为国土空间规划分类。
三调”工作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存在差异。其中——“三调”用地分类:13个一级地类与73个二级地类。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28个一级地类、102个二级地类、39个三级地类。统一用地分类基数,形成“一张底图”,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规划基础”。
三调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用地分类的基数转换可分为七种类型:
A类——标注城镇等用地属性(包括201城市、202建制镇、204采矿用地和205特殊用地)的非建设用地(耕地、即可恢复的耕地除外)转换为公园绿地。
B类——标注村用地属性(203村庄)的非建设用地(耕地、即可恢复的耕地除外)转换为农村住宅用地等建设用地。
C类——规划底图备案以前已验收的拆旧复垦、城乡增减挂钩等地块在“三调”中土地利用现状为验收前地类,按验收文件中新增地类进行转换。
D类——规划底图备案以前已办理农转用或拥有土地使用权证,但农转用批文或土地使用权证上所载地类与“三调”不一致的,按农转用新红线或经认定土地使用权证对应范围红线,转换为该农转用或土地使用权证对应的规划用途分类。
E类——规划底图备案以前批而未用的土地,土地已征用,有完善合法用地手续,但“三调”中将其调查为农用地或未利用地的,可以转换为批地文件对应的规划用途分类。
F类——针对原为存量建设用地,近两年因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原拆原建或集体土地预征等原因已先行拆除,“三调”将其调查为耕地或其他非建设用地的地块,依据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情况说明转换为对应的规划用途分类。
G类——规划底图备案以前已取得用海批文或海域使用权证,但未纳入“三调”调查范围的,按用海批文或海域使用权证对应范围红线转换为海洋利用对应规划用途分类。
❽ 全国土地三调安排
法律分析:土地三调指的就是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很多家在农村的朋友们肯定都有所耳闻,但是既然就是第三次调查了,这肯定是由一定的调查时间期限的。
一、2021年土地三调何时完成
截至2019年11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进入全面核查阶段。以下是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时间表:
2017年下半年,部署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的有关准备工作,完成总体方案编制、技术规范制定、经费预算编报、试点验收总结、全国工作部署、技术政策培训和动员宣传等工作,同步启动遥感数据采集。
2018年,全面启动第三次土地调查,完成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和全地类内业初步预判工作,完成土地调查统一底图制作并陆续下发各地开展调查。
2019年,完成地方调查任务和国家级核查,各地对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并以2019年12月31日为调查标准时点,统一进行调查数据更新。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充分利用第三次土地调查采集的遥感数据和工作底图,做好两项工作的统筹和衔接。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事后质量抽查工作。
2020年,完成统一时点数据汇总,形成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经国务院审查同意后发布。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分析、成果集成、工作总结以及地方调查成果验收等工作。2019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全面利用第三次土地调查统一试点更新采集的遥感数据和工作底图,做好工作统筹和数据对接。
自2020年起,逐年开展新一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以上年度12月31日统一时点的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查清年度内重点区域和重点地类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维持好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现势性。
二、为什么要进行土地三调
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举措。
土地调查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土地调查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基本前提。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以上就是农交网整理的关于“2021年土地三调何时完成”以及“为什么要进行土地三调”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三条 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
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❾ 农村三调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三调”也就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重大基础国情国力调查,是“两个一百年”重大战略目标实现的基础决策依据,也直接影响下一步土地管理等一系列自然资源管理决策的调整和出台,数据真实性是评价“三调”工作的唯一标准。
简单来讲,“三调”重点在于全面查清全国城乡范围内的每块土地的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获取国土资源管理专题数据,专题分析自然生态状况、建设用地等,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别。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不动产权籍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
4、专项调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❿ 国土三调怎么解释
国土三调指的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原称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也称第三次全国性的国土调查(土地调查)。
该项调查自2017年起开展,2019年3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基础数据采集和基础图件制作已经完成,全国范围的实地调查开始全面启动。
活动背景:
2017年10月16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17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2018年8月29日,根据机构设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决定,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调整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国土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查实查清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
(10)三调耕地数据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活动意义:
土地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第三次国土调查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第三次土地调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