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飞机实时飞行位置
估计是前两天很多人去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或者FlightAware追踪一个老女人的航班信息。因为同时在线的人很多,网站长期处于“拥挤”状态,一些新用户根本挤不进去。网站一度“瘫痪”。其实国内也有一些app可以提供航班信息,比如“很准”。我经常用它来查看飞机的起降时间、机场状态、航班状态、天气情况以及起飞后在空中的位置。那么,为什么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我们可以在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实时查询到他们的相关信息呢?事实上,飞行数据中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这是常见的,我们通常更关注的主要包括天气情况,飞行信息,空域流量等。一般来说,获取这些数据有三个主要来源:首先是与国内相关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与国内航空公司、机场和航空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机场、天气和特定航班的相关数据。二是与国外相关机构建立联系。一般国内的信息接收方很难直接与国外的航空公司或机场合作。对于国外航班信息的获取,他们通常会与国外的一些数据服务商建立联系,获取国外机场和航班的详细数据。第三是建立自己的数据采集设施。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信息公司来说,除了依靠以上两种方式,有条件的信息采集设施会自己架设,主动采集航班动态数据,或者会和机场合作架设。ADS-B设备是这里使用最广泛的设施。那么,什么是ADS-B设备呢?在ADS-B系统投入运行之前,地面的飞行员和管制员都依靠地面雷达和短程无线电导航设备来收集和跟踪飞行信息。然而,这些地面技术和系统没有利用卫星监测系统的高精度性能,而且建设成本高,易受雷击,受地形和天气影响大,长距离传输效率低。因此,空中监测的范围、精度和适应性都有很大欠缺。那些不可能或者很难建设这些地面设施的地区,比如沙漠、海洋,如果飞机飞过天空就很难被监控。在这样的情况下,ADS-B系统应运而生,全称为“自动相关监视-广播”,即广播自动相关监视系统。与传统的雷达监控相比,该系统不需要人工操作和查询,可以直接通过相关机载设备自动获取相关参数。然后将飞机的位置、高度、速度、航向、识别号等基本信息实时广播给地面站或其他飞机。通过这些信息,管制员可以实时、动态地监控真实飞机的运行状态。从ADS-B系统的组成来看,主要由若干地面站、机载站和飞机的机载设备组成。从平面的角度来看,它是信息获取和生成的源泉。比如位置信息可以从飞机上携带的GPS设备获得,高度信息可以从飞机上的气压高度表获得,飞行速度信息可以从进入飞机皮托管的气流总气压的测量结果获得。有了信息源之后,我们还得有信息传递的“渠道”,也就是信息传递的方式和载体,相当于我们现在手机里用的移动、联通或者电信的信号。通过飞机相应设备获取基本飞行信息后,通过VDL Mode4(甚高频数据链模式4)、UAT(通用无线电数据链)、1090ES(1090MHz S模式扩展报文数据链)等广泛使用的方式自动传输。所以,从地面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是接收这个信息。地面的网络或点对点地面站在接收到空中的广播信息后,通过相应的算法将信息显示在终端上,从而为地面管理者和用户提供监视、控制和查询。当然,这些信息也可以连接到空管自动化系统,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实际上,ADS-B是一个双向系统,它的信息可以从飞机发送到地面,这样就可以把航班的基本信息发送回来,或者从地面发送到飞机。发送的信息主要包括空中交通状况、航班信息服务和气象信息等。根据这些信息,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飞行航线天气和空域限制信息,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与雷达等传统定位跟踪技术相比,ADS-B系统具有建设成本低、定位准确、传输效率高、不受地形和天气条件限制、空对空和空空协同效率高的优点。为提高飞行效率、飞行安全和飞行自由提供了有效保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民航飞机、通用飞机、无人机和场景车辆的实时监控。但是ADS-B系统也有它的缺点,就是过于依赖GPS导航系统。如果导航系统出现故障,那么ADS-B系统将成为“无根之水”,无法正常运行。另外,ADS-B系统不具备信息验证功能。如果机载设备自动生成的信息不准确,地面站接收设备获得的信息就不能及时得到验证和识别。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技术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https://pics1..com/feed/.jpeg?token=
⑵ 黑匣子这么重要,为什么不能实时上传云端
因为黑匣子无法执行运算任务,黑匣子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存数据,其实要实现黑匣子将数据上传到云端也不是无法实现,而是因为运用的经济成本过高,所以才没有办法实现数据的传送 ,据了解,“黑匣子”的专业名称是飞行信息记录系统,飞机上一般都会放置两个黑匣子,分别为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由于民航业对机载设备重量的严格限制,如果要实现同步数据在云端会增加技术难度,同时想要实现上传数据上传还必须拥有非常稳定的网络环境,这也是非常大的一笔支出,目前航空公司还无法承载这个配置,这就是为何黑匣子无法进行实时上传云端的原因。
第二、黑匣子无法执行运算任务
因为不具备传送数据的外在条件,所以黑匣子主要是为了存储数据,而无法完成运算任务,这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技术和外在条件可以实在,大家都希望黑匣子的数据可以实时传送。
⑶ 当飞机飞行时,飞机和地面是怎么通信的飞机上的一些状态参数怎么传回地面地面的指令怎么传给飞机的
通信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使飞机在飞行的各阶段中和地面的航行管制人员、签派、维修等相关人员保持双向的语音和信号联系,当然这个系统也提供了飞机内部人员之间和与旅客联络服务。
它主要分为:甚高频通信系统、高频通信系统、选择呼叫系统和音频系统。
1.甚高频通信系统( VHF : Very High Frequency )
使用甚高频无线电波。它的有效作用范围较短,只在目视范围之内,作用距离随高度变化,在高度为300米时距离为74公里。是目前民航飞机主要的通信工具,用于飞机在起飞、降落时或通过控制空域时机组人员和地面管制人员的双向语音通信。起飞和降落时期是驾驶员处理问题最繁忙的时期,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因此必须保证甚高频通信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备用系统。
甚高频通信系统由收发机组、控制盒和天线三部分组成。收发机组用频率合成器提供稳定的基准频率,然后和信号一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部分则从天线上收到信号,经过放大、检波、静噪后变成音频信号,输入驾驶员的耳机。天线为刀形,一般在机腹和机背上都有安装。
甚高频所使用的频率范围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统一规定在 118.000~135.975MHZ ,每25KHZ为一个频道,可设置720个频道由飞机和地面控制台选用,频率具体分配为:
118.000~121.400MHZ、123.675~128.800MHZ和132.025~135.975MHZ三个频段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与飞机驾驶员间的通话,其中主要集中在118.000~121.400MHZ;
121.100MHZ、121.200MHZ用于空中飞行情报服务;
121.500MHZ定为遇难呼救的全世界统一的频道。
121.600~121.925MHZ主要用于地面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通信信号是调幅的,通话双方使用同一频率,一方发送完毕,停止发射等待对方信号。
2.高频通信系统( HF:High Frequency )
是远距离通信系统。它使用了和短波广播的频率范围相同的电磁波,它利用电离层
的反射,因而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公里,用于飞行中保持与基地和远方航站的联络。使用的频率范围为 2-30MHZ ,每1KHZ为一个频道。大型飞机一般装有两套高频通信系统,使用单边带通信,这样可以大大压缩所占用的频带,节省发射功率。高频通信系统由收发机组、天线耦合器、控制盒和天线组成,它的输出功率较大,需要有通风散热装置。现代民航机用的高频通信天线一般埋入飞机蒙皮之内,装在飞机尾部,不过目前该系统很少使用。
3.选择呼叫系统( SELCAL )
它的作用是用于当地面呼叫一架飞机时,飞机上的选择呼叫系统以灯光和音响通知机组有人呼叫,从而进行联络,避免了驾驶员长时间等候呼叫或是由于疏漏而不能接通联系。每架飞机上的选择呼叫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四位字母代码,机上的通信系统都调
在指定的频率上,当地面的高频或甚高频系统发出呼叫脉冲,其中包含着四字代码,飞机收到这个呼叫信号后输入译码器,如果呼叫的代码与飞机代码相符,则译码器把驾驶舱信号灯和音响器接通,通知驾驶员进行通话。
4.音频综合系统(AIS)
包括飞机内部的通话系统,如机组人员之间的通话系统,对旅客的广播和电视等娱
乐设施以及飞机在地面时机组和地面维护人员之间的通话系统。它分为飞行内话系统、勤务内话系统、客舱广播及娱乐系统、呼唤系统。
l)飞行内话系统:主要功能是使驾驶员使用音频选择盒,把话筒连接到所选择的通信系统,向外发射信号,同时使这个系统的音频信号输入驾驶员的耳机或扬声器中,也可以用这个系统选择收听从各种导航设备来的音频信号或利用相连的线路进行机组成员之间的通话。
2)勤务内话系统:是指在飞机上各个服务站位,包括驾驶舱、客舱、乘务员、地面服务维修人员站位上安装的话筒或插孔组成的通话系统,机组人员之间和机组与地面服务人员之间利用它进行联络,如地面维护服务站位一般是安装在前起落架上方,地面人员将话筒接头插入插孔就可进行通话。
3)客舱广播及娱乐系统:是机内向旅客广播通知和放送音乐的系统。各种客机的旅客娱乐系统区别较大。
4)呼唤系统:与内话系统相配合,呼唤系统由各站位上的呼唤灯和谐音器及呼唤按钮组成,各内话站位上的人员按下要通话的站位按钮,那个站位的扬声器发出声音或
接通指示灯,以呼唤对方接通电话。呼唤系统还包括旅客座椅上呼唤乘务员的按钮和乘务员站位的指示灯。
⑷ 无人机与无人机地面站怎样实现数据传输
地面站,就是在地面的基站,也就是指挥飞机的,地面站可以分为单点地面站或者多点地面站,像民航机场就是地面站,全国甚至全球所有的地面站都在时时联网,它们能够清楚的知道天上在飞行的飞机,并能时时监测到飞机当前的飞行路线,状况,以及飞机的时时调度等。像我们用的无人机大部分都是单点地面站,单点地面站一般由一到多个人值守,有技术员,场务人员,后勤员,通信员,指挥员等人组成,像玩家一般都是一个人。
地面站设备组成一般都是由遥控器、电脑、视频显示器,电源系统,电台等设备组成,一般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台电脑(手机、平板),一个电台,一个遥控,电脑(手机、平板)上装有控制飞机的软件,通过航线规划工具规划飞机飞行的线路,并设定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地点,飞行任务等通过数据口连接的数传电台将任务数据编译传送至飞控中,这里就有讲到数传电台,数传电台就是数据传输电台,类似我们最和耳朵一样,好比领导说今天做什么任务,我们接受到任务并回答然后再去执行任务,执行任务的时候时实情况实时汇报给领导,这其中通信就是嘴巴和耳朵。
数传电台就是飞机与地面站通信的一个主要工具,一般的数传电台采用的接口协议有TTL接口、RS485接口和RS232接口,不过也有一些CAN-BUS总线接口,频率有2.4GHZ、433MHZ、900MHZ、915MHZ,一般433MHZ的较多,因为433MHZ是个开放的频段,再加上433MHZ波长较长,穿透力强等优势所以大部分民用用户一般都是用的433MHZ,距离在5千米到15千米不等,甚至更远。最终达到的就是飞机与电脑间的通讯,电脑给飞机的任务,飞机实时飞行高度,速度等很多数据都会通过它来传输,以方便我们时时监控飞机情况,根据需要随时修改飞机航向。
整套无人机飞控工作原理就是地面站开机,规划航线,给飞控开机,上传航线至飞控,再设置自动起飞及降落参数,如起飞时离地速度,抬头角度(起飞攻角,也称迎角),爬升高度,结束高度,盘旋半径或直径,清空空速计等,然后检查飞控中的错误、报警,一切正常,开始起飞,盘旋几周后在开始飞向任务点,执行任务,最后在降落,一般郊外建议伞降或手动滑降,根据场地选择。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如果偏离航线,飞控就会一直纠正这个错误,一直修正,直到复位为止。(俊鹰无人机)
⑸ 目前民航飞机与地面之间的数据链通信一般是通过什么系统实现的
飞常准软件,通过ADS-B雷达卫星飞机实时传输数据到地面机场塔台和用户端。
⑹ 请问如何获取民航客机的实时动态飞行数据
有个软件叫 飞常准 很专业的 你可以下载试试 可以获取飞机的动态数据
⑺ 民航飞机在途中的实时位置是公开的吗
是公开的,可以查到,此外由于空中管制的通讯是广播式的,所以肯定不是保密的
⑻ 飞常准怎么实时确定航班信息的
飞常准之所以能提供又快又准的数据,在于数据来源、分析和算法上的优势和资源。飞常准有一套长期积累的算法,将各种复杂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易于理解的形式。比如在信息服务中最复杂的——预测某次航班能否准时起飞。
目前,飞常准使用的数据有两个来源:
第一种是依靠飞常准团队通过合作,从空管局、航空公司、机场等处获得气象、航班、空域流量等数据。这些数据有些是公开的,有的需要购买或交换资源。此外,飞常准还通过向业内用户提供业内版APP,积累了近二十万的民航从业人员。他们会主动提供航班特情信息,旅客公告,并帮助校正更新航班信息,使得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准确。
第二种就是通过自建设备收集数据。“飞常准”与全国近百家机场合作搭建航班位置实时跟踪系统,定位区域内航班的实时位置和飞行轨迹。同时,还计划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卫星搭建地空数据网,完善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
⑼ 为什么飞机上的黑匣子的数据不能实时上传,而且飞机失事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
飞机上的黑匣子的数据不能实时上传主要是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原因,而飞机失事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是因为飞机在不受地面管制监控的情况下坠毁,没有人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且因为失去联络和信号导致异常情况不能及时返回。
所以一旦飞机遇到严重的故障,飞机的航电系统完全停止工作,那些定位装置就都没有也没有作用了。地面只能拿到飞机的应答机或 ADS-B 最后一次工作时的数据,才能够进行推断。而一旦飞机坠毁则与塔台失去联络,所以飞机失事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
⑽ 民航客机发动机工作的时候会单独和制造公司通讯吗
不会
发动机数据自动收集和传输给制造公司是罗罗公司的首创
内部的记录仪自动记录飞行数据,定期回传母公司
这是罗罗在2006年推出的,按照介绍现在还没有实时通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