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统计数据造假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第三十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二)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三)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的;(四)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
第六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B. 虚报统计数据,会计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你是新手吧,统计局只是为了完成统计任务,基本上和你往税务报的数据差距不大就行。
C. 员工虚报、谎报数据给什么处罚
要看造成什么后果,巨大损失的自然触犯刑法,较大额的民法,小额的不处罚
D. 统计数据漏报会处罚吗
法律分析:对数据统计中故意漏报、误报、隐瞒有关监控化学品资料、数据的行为进行处罚。
1.立案阶段责任: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及时立案。
2.调查阶段责任: 依法调查和保存证据。
3.审查阶段责任:审理案件调查报告,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主要证据不足时,以适当的方式补充调查)。
4.告知阶段责任:在作出行政处罚前,应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5.决定阶段责任: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6.送达阶段责任: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7.执行阶段责任: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隐瞒、拒报有关监控化学品的资料、数据,或者妨碍、阻挠化学工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检查监督职责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化学工业主管部门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E. 联网直报数据谎报了怎么办
联网直报数据谎报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建议尽早和相关部门联系改正。
网络直报是指:统计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建立与统计机构数据网络的直接连接,向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报表。统计弄虚作假是一种违法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
F. 统计当天没报算瞒报吗
算漏报
如果超过上报时间期限就算瞒报。一般统计的数据都是具有时效性的所以一定得准时上报。
瞒报即对相关事件或事故隐瞒不报的行为。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G. 学校统计行程车次问题,但是谎报了怎么办
问题不大
只是统计,没什么影响
统计一词起源于国情调查,最早意为国情学。一般来说,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原始的统计工作即人们收集数据的原始形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它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7世纪开始。英语中统计学家和统计员是同一个单词,但统计学并不是直接产生于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建立、发展和客观条件,统计科学则是统计工作经验、社会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方法融合、提炼、发展而来的一种边缘性学科。
H. 统计数据造假会判刑吗
法律分析:会根据情况而定,看是否触及法律。如果没有构成犯罪的,可能机构单位会出处罚你,交罚款或者辞退都是有可能的;构成犯罪的会开除,并且五年内不得从事相关工资。还是要诚信工作,不要为了一时之利自毁前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其中的会计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I. 疫情谎报乱报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1.造谣疫情谎报虚假数据如何处罚 造谣疫情谎报虚假数据的构成犯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
2.疫情期间造谣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进行造谣、传谣的,依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J. 人口普查谎报了职业 会怎么样他们会去你谎报的那个单位核实的吗
人口普查谎报了职业不会怎么样,不会去单位核实。
人口普查利国利民,作为普通公民,如实上报个人信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今年人口普查首次实现电子化录入,上报的信息会在进行全国比对,谎报地址会造成信息比对错误,后期普查员要反复核实确认你的正确信息,这就是给他人的工作造成极大的不方便,浪费他人的时间,如果故意这样的话,是不道德的。
(10)谎报统计数据有什么后果扩展阅读:
人口普查的意义: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根据人口普查的基本情况,可以根据科学的研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
你所说的不够精准是绝对的不够精准,人口是随时变动得,不一定需要一个绝对精准的人口数据,对于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数据规模来说,有这上万甚至几十万的误差很正常,但这并不影响国家制定宏观的国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