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当代着名记者都有那些
1,穆青。
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着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为了生计,举家随祖父迁到安徽蚌端口。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
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穆青于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2,陈柏生。
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赴晋察冀解放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采访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记者之一。
3,彭迪。
国际新闻记者、国际问题评论员。江西萍乡人。1920年10月14日生。1944年在成都燕京大学历史系肄业。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近40年,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通讯和评论。1979~1984年在美国所写作品已辑为《彭迪国际评论选》出版。所写评论文章尖锐泼辣,逻辑严密,独具风格,在国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
4,纪希晨。
原名松晓,河南伊川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
5,闾丘露薇。
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并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
‘贰’ 新闻工作者都有哪些职位
这要看是那一类的新闻单位。
相同的职位有:记者、采编、摄影、文字编辑、图片编辑、校对、主编、责任编辑、审编、总编。
广播电视的还有:播音、主持、摄像、剪辑、音频后期、视频后期、动画、导播、灯光、剧务、策划、制片、监制、总控、传输、覆盖、发射、网络、机务、设备.......
网页网站新闻的有:网页美化、网页制作、数据库、网管、维护……
报社杂志的有:排版、印刷、发行…………
还有公共职位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后勤、财务、政工、党政、工会......
职位是很多的,每个新闻单位,至少有三四十种不同的专业和职位。
‘叁’ 中国比较有名的新闻采访记者或新闻采访类主持人都有哪些
柴静肯定算个,她采访了那个点击治疗网瘾的案子
‘肆’ 中外着名记者有哪些
1、奥莉娅娜·法拉奇
奥莉娅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她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
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2、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女, 美国人,是美国进步女记者与作家。她年青时就积极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致力于儿童福利事业和工人运动。她积极反对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特朗1885年11月24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费伦德城出生。早年就学于奥伯林学院。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5次至中国访问。72岁时,冲破重重阻力于中国定居。
3、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着名作家和记者,曾任《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全美作家协会主席。
在漫长的记者和文学创作生涯中,为反映20世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及欧洲、苏俄和远东各主要战场,以其犀利的目光、鲜明的观点和娴熟的文笔,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政治、军事内幕。其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声名远扬世界各国。
4、赵超构
赵超构(1910.5.4 - 1992.2.13),原籍浙江文成,生于浙江瑞安(今文成县)。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中国着名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笔名林放。
新中国成立后,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着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5、黄幼公
黄幼公,越南华裔,美国公民,着名摄影师。黄幼公1951年3月29日出生在越南隆安,1966年加入美联社越南胡志明市记者站。 获得过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2007年,他拍摄的帕丽斯希尔顿入狱前痛哭的照片又一次引起世界轰动。
‘伍’ 中国当代有哪些着名记者
因为你要过世的,
稍微早点的有黄远生、邵飘萍等。
稍微近点的有范长江、穆青等。
范长江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着名记者。他曾领导过新闻团体、通讯社、报社、新闻学校,为我国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全国解放初期,他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等职,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创始人之一。
范长江的生活道路极其艰辛,且充满着惊险和传奇色彩。他年轻时受大革命影响,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在重庆大屠杀中,从死尸堆里爬出来,又奔向革命中心地武汉,加入贺龙的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九·一八”事变时,范长江赴抗日运动蓬勃开展的北平求职未成,以制豆浆、送牛奶为生。后来他到热河、察哈尔慰问前方将士,曾两次被日军逮捕,几乎送命。但他爱国之心未变,终以笔杆为武器,以记者为职业赴西北考察,没有工资,旅费自筹,生活、安全没有保障。在通讯中,他报道了红军的真实情况,揭露了西北重重黑幕,从而轰动全国,一举成名,西安事变时,周恩来称赞他的通讯说:“我们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胡愈之赞誉他的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和后来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样,“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
范长江在采访活动中,不畏艰险。他曾穿过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夜宿野兽出现的地区,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在川西北,他眼见粮断盐缺、饿殍遍野的惨状;目睹抗日有功的19路军健儿,被贬到丛山峻岭中充当内战炮灰。为了探明日本西侵的真实情况,他化装去居延海探访,又骑骆驼横穿沙漠返回归绥,沿途风餐露宿,皮肤干裂、溃烂。抗战爆发后,他不顾敌机轰炸,冒着敌人炮火,采访卢沟桥、南口、台儿庄、徐州等战场,以最生动、深入的材料,报道读者最关心的事件,因而他的通讯也最受读者欢迎。
范长江以社会活动家的本领,使他的采访活动进入较高层次。他与上自党政首脑、将军大员、王公贵族,下至工友店员、商人小贩、黎民百姓各阶层人士都能广泛往来,有的还能深入交谈。因而他的信息灵敏,渠道畅通。这使他能够较准确地分析形势,掌握动向。他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楷模。
1970年10月23日,范长江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1988年,中国记协作出决定,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以奖励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开拓新闻事业的未来。
一代着名记者——穆 青
穆青,祖籍河南杞县,1921年生于安徽蚌端口。青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37年参加八路军从事宣传工作,1940年到延安,并就读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起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当记者,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他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力作问世。在担任新华社社长的十余年间,他为强化新华社的国家通讯社职能,并建成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
穆青一生撰写和创作了大量新闻文字和摄影作品,新闻史上许多不朽的名篇都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他采写和参与采写的《雁翎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历史的审判》等新闻名篇,脍炙人口,广受赞誉,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他还出版有《穆青散文选》、《新闻工作散论》、《十个共产党员》、《彩色的世界》等文字、摄影作品集。
‘陆’ 有哪些着名记者
张泉灵、范长江、穆青、石野、闾丘露薇等。
1、张泉灵
1997年,张泉灵考入央视国际部,并任《中国报道》记者、编导、主持人,2000年,张泉灵任新版《东方时空》总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栏目主持人,2010年获得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
2、范长江
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社长。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3、穆青
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着名新闻记者穆青,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003年7月 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九穆集》画册,收录了穆青的11幅摄影作品。同时被收录作品的作者还有:刘隆、米寿世、马鼐辉、苏俊慧、陈家才、白学义、王有才、杨玉凯。
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4、石野
石野,1972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农村,曾在中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后从事政法记者工作达十几年。石野他被人称为“打虎”记者,也是中国惟一一位从中国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
5、闾丘露薇
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成为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的华人女记者。
‘柒’ 记者有哪些分类
记者当然有分类:但不能算硬性,因个人能力特长而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新闻记者按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
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
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新闻机构为了专题采访报道或专门地区、部门的采访报道,还聘请编制以外的特约记者。
中国新闻记者的职务序列,分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4级。
有摄影记者、
有特约记者、
有专栏记者,(娱乐记者,战地记者,都在专栏之内)
有驻国外记者、
有专职记者、
有兼职记者、
有新闻记者、
有实习记者、
有资深记者、 有企业记者、
有单位记者...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捌’ 国内知名度高的记者有哪些
国内知名度高的记者有水均益。
水均益,汉族,1963年9月20日生于甘肃兰州,毕业于兰州大学,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主持人。1984年加入新华社。1991年,前往战地积极参与海湾战争的报道。1993年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主持人、记者、制片人。2009年起,担任《环球视线》主持人。
在其采访生涯中,先后专访过上百位名人政要,脚步遍布全球。2003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多次荣获“金话筒”奖和央视十佳主持人奖。多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后多次被央视评为优秀主持人。
评价:
水均益被业界和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专访节目,在专访国际风云人物方面,他是国内第一品牌,独坐国内新闻界专访外国政要、世界商界巨贾和国际知名人士的首把交椅。
他深厚的国际新闻功底、丰富的国际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为他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玖’ 数据新闻的产生历程
第一个利用数据进行的新闻报道可是追溯到1821年5月5日,卫报历史上第一份报纸的头版新闻:曼彻斯特在校小学生人数及其平均消费。这份数据现在可以从卫报的网站上下载到原版的PDF数据。
数据新闻不是一夜之间就有的,它的萌芽是从计算机辅助报道(computer assisted reporting)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有媒体记者利用大型计算机对政府提供的数据库中信息进行分析,以发现和调查新闻事实。记者在政府机构、企业等所发布的有限数据中,发现新闻选题或者将这些数据作为佐证发现、拓展报道深度的重要资料。而在如今大数据的背景之下,记者能够获取和利用的数据相较而言是那时的天文数字的倍数。
数据新闻有别于精确新闻和数字新闻。精确新闻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这类新闻报道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方法。它的特点是用精确的具体数据分析新闻事件,以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它侧重于微观的具体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而数字新闻,则指以数字、公式、字母等静态形式来辅助文字报道。现在所说大数据新闻,显现的是对大数据的挖掘与处理的结果,可以通过复杂的交互式、动态化的图片和视频来呈现这类新闻。
‘拾’ 记者有哪些种类
1.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
2.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
3.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新闻机构为了专题采访报道或专门地区、部门的采访报道,还聘请编制以外的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