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项数据主要反应外周阻力的大小
简单来说,首先外周阻力和血管直径成反比,也就是说血管直径越小外周阻力越大(粗管子和细管子哪个更容易通过)。
血压升高会使血管扩张的(通过负反馈调节):因为机体要尽量降低血压(依靠增大血管容量,也就是扩血管)。所以血压增高要扩血管,也就是是外周阻力减少。
另外按你的理解高血压会使外周阻力增加(缩血管),会进一步增加血压,这就不是负反馈了。
写的有点乱,如看不懂请追问(⊙o⊙)…
B. 为什么收缩压反映搏出量的多少,舒张压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搏出量增大,则心脏收缩期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多,动脉管壁所受到的张力增加,则收缩期动脉血压升高明显。外周阻力增加使心舒期血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心舒张期末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加,则舒张压升高。
C. 外周血管阻力计算
建议:已知动脉血压等于心排出量与外周血管阻力的乘积(BP=CO×PVR),那么心排出量除以动脉血压的商就应等于外周血管阻力(BP÷CO=PVR)。①我们以“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来代替BP,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可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而MAP接近舒张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MAP是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个瞬间BP水平的平均值,故可反映一个心动周期中的平均PVR。②我们根据人体心脏正常“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yion,EF)”,以及正常人心输出量在主动脉压80~170mmHg或心率75~125次/min范围内基本不变的理论,设每个心动周期CO为0.51,因为一般认为,EF低于50%表示心力衰竭存在。③PVRmmHg
=MAP÷0.51。例如血压为120/80mmHg,估测其PVR=MAP(80+13.33)÷0.51=183mmHg。④凡能引起血压增高的因素均可增加PVR。
D. 外周阻力是指血流中哪所遇到的阻力
外周阻力是指血液流向外周血管所遇到的阻力。外周阻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管的口径(主要受小动脉和微动脉舒缩活动的影响)。血管口径变小,外周阻力加大,迫使心脏射血时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则心舒期存留在大动脉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就会升高,收缩压也相应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下降明显,收缩压也有相应的降低。
E. 外周阻名词解释
外周阻力名词解释:
小血管为循环系统的“外周”部分,故小血管的阻力称外周阻力。
小血管流速虽不如大血管快,但由于管径细,长度长,且在神经体液等因素的作用下其管径经常有变化,故是影响总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外周阻力可用外周阻力单位(peripheral resistance unit)表示。当血管两点间的压差为0.13kPa(1mmHg),而血流是1ml/s时,其阻力称为一个外周阻力单位。外周阻力单位亦可用于表示总外周阻力,当人体休息时,体循环动脉与静脉的压差为13.3kPa(100mmHg),整个循环的流速约为100ml/s,其体循环总外周阻力约为1外周阻力单位,正常变动范围约为0.45~1.5外周阻力单位。在某些情况下,全身血管强烈收缩,总外周阻力可升到4外周阻力单位;血管高度舒张时,阻力可降低到0.25外周阻力单位。由于小血管的长度变化不很显着,但在神经体液的影响下,小血管的口径则常有变化,所以小血管的口径大小是调节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
外周阻力过高是形成高血压的最重要因素。在临床某些休克病人中,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的大量释放,使外周小动脉极度收缩,导致外周阻力的增高,加重了心脏的负荷,降低了各器官的灌流量。
F. 在循环中能反映外周阻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阻力即阻止物体运动的力,阻力的发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阻力臂。因为阻力乘阻力臂等于动力乘动力臂,当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那动力和动力臂自然是反比的关系。
G. 哪项数据主要反应外周阻力的大小
简单来说,首先外周阻力和血管直径成反比,也就是说血管直径越小外周阻力越大(粗管子和细管子哪个更容易通过)。
血压升高会使血管扩张的(通过负反馈调节):因为机体要尽量降低血压(依靠增大血管容量,也就是扩血管)。所以血压增高要扩血管,也就是是外周阻力减少。
另外按你的理解高血压会使外周阻力增加(缩血管),会进一步增加血压,这就不是负反馈了。
写的有点乱,如看不懂请追问(⊙o⊙)…
H. 什么叫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Rv)Rv是反映脑血管床微循环通畅程度的定量指标。
其定义为:Rv=Pm/Qm。
Pm和Qm分别表示平均压力和平均流量。
根据Poiseuille定律,单根血管的阻力和血管直径的4次方成反比。因此,脑血管床血流阻力主要来自小血管(直径20-40μ)。血液沿主动脉流到腔静脉沿途血液的阻力在动静脉之间很短距离突然增大许多倍.这种现象称为阻力墙;相应的血管被称作为阻力血管。
临床许多脑血管疾病都与阻力血管的状态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小血管痉挛、阻塞等均可引起RV值增
I. 什么叫外周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是反映脑血管床微循环通畅程度的定量指标。 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血管阻力即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流动时所受到的总的阻力,大部分发生在小动脉,特别是微动脉。
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和舒张,可显着地影响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流量。正常血压的维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周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产生的阻力,即外周阻力。又因它们位于毛细血管之前,所以又叫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9)哪些数据反映外周阻力扩展阅读:
外周阻力Rv=Pm/Qm。
Pm和Qm分别表示平均压力和平均流量。
根据Poiseuille定律,单根血管的阻力和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脑血管床血流阻力主要来自小血管(直径20-40μ)。血液沿主动脉流到腔静脉沿途血液的阻力在动静脉之间很短距离突然增大许多倍.这种现象称为阻力墙;相应的血管被称作为阻力血管。
临床许多脑血管疾病都与阻力血管的状态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小血管痉挛、阻塞等均可引起RV值增高。
J. 什么叫外周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