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数控车床怎么对刀
以下为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装上要加工的材料,把材料加紧,把平面切平整
装上要用上的刀具,这时候要注意就是刀具一定要对准主轴卡盘的中心
转动主轴一般材料600转可以了,
移动要对的刀具,在工件z轴平面轻轻切去一点设为z0,
㈡ 法兰克数控车试切对刀后所测量的值输入到哪个界面
试切外径后,沿Z方向退出,然后测量X尺寸,在刀补界面把尺寸数字输入,然后在相应的X值刀补号按测量即可。
试切端面后,沿X方向退出,此时的Z值是知晓的,因为Z值是根据程序里的坐标系确定的,然后把相应的Z值输入到Z值刀补号中。
㈢ 数控车怎么对刀对刀的数据怎么输入
一般数据车对刀都用试切的方法,首先用刀切一下记住当时的机械坐标,再量一下工件,计算好坐标输入到长度补偿里就行。也有高级的用光学仪器看的,更高级的还有自动对刀的。
(3)对刀时将测量数据填入哪里扩展阅读:
数控车日常维护
以下列出几个带有普通性的日常维护内容。
1.每天做好各导轨面的清洁润滑,有自动润滑系统的机床要定期检查、清洗自动润滑系统,检查油量,及时添加润滑油,检查油泵是否定时启动打油及停止。
2.每天检查主轴箱自动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定期更换主轴箱润滑油。
3.注意检查电器柜中冷却风扇是否工作正常,风道过滤网有无堵塞,清洗沾附的尘土。
4.注意检查冷却系统,检查液面高度,及时添加油或水,油、水脏时要更换清洗。
5.注意检查主轴驱动皮带,调整松紧程度。
6.注意检查导轨镶条松紧程度,调节间隙。
7.注意检查机床液压系统油箱油泵有无异常噪声,工作油面高度是否合适,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管路及各接头有无泄露。
8.注意检查导轨、机床防护罩是否齐全有效。
9.注意检查各运动部件的机械精度,减少形状和位置偏差。
10.每天下班做好机床清扫卫生,清扫铁屑,擦静导轨部位的冷却液,防止导轨生锈.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数控车
㈣ 数控铣床手动对刀怎么对 简单点 简洁明了的
回答:
数控铣床对刀与立式加工中心是一样的,具体方法如下:
1、将你需要对刀的刀号调出来(事先已将刀按程序要求对号入座了)。
2、将工件夹好。
3、Z值数据输入,手动将刀具的最高点移动到工件程序原点上,轻轻的靠近,距离0.1毫米时停下来,将“现在位置”的Z轴数据输入到对应刀号的(刀具补偿)里去。
4、刀具直径数据的输入,刀具直径可用卡尺测量,将数据输入到对应刀号的直径里去(D值)。
㈤ 加工中心对刀操作
加工中心对刀步骤;
加工中心的Z向对刀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 根据以上操作得到的对刀数据,即编程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X、Y、Z值,要用手动方式输入到G54~G59中存储起来。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MENU OFFSET】键。
②按光标移动键到工件坐标系G54~G59。
③按【X】键输入X坐标值。
④按【INPUT】键。
⑤按【Y】键输入Y坐标值。
⑥按【INPUT】键。
⑦按【Z】键输入Z坐标值。
⑧按【INPUT】键。
(2) 刀具补偿值一般采用MDI(手动数据输入)方式在程序调试前输入机床中。一般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MENU OFFSET】键。
②按光标移动键到补偿号。
③输入补偿值。
④按【INPUT】键。
㈥ 加工中心对刀的时候怎么操作
1、回零(返回机床原点)
对刀之前,一定要进行回零(返回机床原点)的操作,以便于清除掉上次操作的坐标数据。注意:X、Y、Z三轴都需要回零。
(6)对刀时将测量数据填入哪里扩展阅读:
基本事项
1、进入车间实习时,要穿好工作服,大袖口要扎紧,衬衫要系入裤内。女同学要戴安全帽,并将发辫纳入帽内。不得穿凉鞋、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和戴围巾进入车间。注意:不允许戴手套操作机床。
2、注意不要移动或损坏安装在机床上的警告标牌。
3、注意不要在机床周围放置障碍物,工作空间应足够大。
4、某一项工作如需要俩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5、不允许采用压缩空气清洗机床、电气柜及NC单元。
6、应在指定的机床和计算机上进行实习。未经允许,其它机床设备、工具或电器开关等均不得乱动。
准备事项
1、操作前必须熟悉数控铣床的一般性能、结构、传动原理及控制程序,掌握各操作按钮、指示灯的功能及操作程序。在弄懂整个操作过程前,不要进行机床的操作和调节。
2、开动机床前,要检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润滑系统是否畅通、油质是否良好,并按规定要求加足润滑油,各操作手柄是否正确,工件、夹具及刀具是 否已夹持牢固,检查冷却液是否充足,然后开慢车空转3~5分钟,检查各传动部件是否正常,确认无故障后,才可正常使用。
3、程序调试完成后,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方可按步骤操作,不允许跳步骤执行。未经指导老师许可,擅自操作或违章操作,成绩作零分处理,造成事故者,按相关规定处分并赔偿相应损失。
4、加工零件前,必须严格检查机床原点、刀具数据是否正常并进行无切削轨迹仿真运行。
㈦ 数控铣床对刀数值怎么输入
您好,在数控加工中,工件坐标系确定后,还要确定刀具的刀位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常说的对刀问题。数控机床上,目前,常用的对刀方法为手动试切对刀。
假设零件为对称零件,并且毛坯已测量好长为L1、宽为L2,平底立铣刀的直径也已测量好,将工件在铣床工作台上装夹好后,在手动方式操纵机床,具体步骤如下:对x轴时:先把主轴移动到工件x轴方向的一边,用刀具轻轻碰触工件边缘(注意主轴上要有刀,要转起来,还要注意靠近时不要太快从而切掉很大一块料),当碰到时记录下现在的机床坐标系x轴的数值,然后在搞另外一边,最后把两次的数值相加除以2,把得到的数值填到g54坐标系中的x轴位置就好了。
y轴同理 z轴只要碰触上表面就好。
㈧ 加工中心对刀方法
工件坐标系
(G54~G59)对刀时输入的坐标
对刀方法有多种选择
1)如果你没有测量
刀具
的
对刀仪
,那就要先把刀具放入主轴手动对刀(最好用一对刀块来对刀),输入你测量的数据,然后放入
刀库
。就这样一把一把的对好放入刀库。2)如果你有对刀仪,则只要在对刀仪把各把刀的长度或半径(用G41、G42刀补时用)记下来,然后把数据输入
机床
就可以了(注意刀库中的刀号与你输入的数据的刀号要一一对应),就不用在机床上对刀了。
3)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的机床自带
对刀装置
,你装入刀具后只要在机床上输入一
程序
格式就可以自动对刀了(例如CINCINNATA卧加,格式为G68
X0
Y0
T2按运行,刀具会自动到一对刀装置对刀,自动计算刀具长度并自动
输入数据
)。当然这样的机床
一般价格
很贵。
㈨ 对刀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通过对刀将刀偏值写入参数从而获得工件坐标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他通过刀偏与机械坐标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要不断电、不改变刀偏值,工件坐标系就会存在且不会变,即使断电,重启后回参考点,工件坐标系还在原来的位置。
第二种是:用G50设定坐标系,对刀后将刀移动到G50设定的位置才能加工。对刀时先对基准刀,其他刀的刀偏都是相对于基准刀的。
第三种方法是MDI参数,运用G54~G59可以设定六个坐标系,这种坐标系是相对于参考点不变的,与刀具无关。这种方法适用于批量生产且工件在卡盘上有固定装夹位置的加工。
航天数控系统的工件坐标系建立是通过G92 Xa zb
(类似于FANUC的G50)语句设定刀具当前所在位置的坐标值来确定。加工前需要先对刀,对刀首先对的是基准刀,对刀后将显示坐标清零,对其他刀时将显示的坐标值写入相应刀补参数。然后测量出对刀直径Фd,将刀移动到坐标显示X=a-d
Z=b 的位置,就可以运行程序了(此种方法的编程坐标系原点在工件右端面中心)。在加工过程中按复位或急停健,可以再回到设定的G92
起点继续加工。但如果出意外如:X或Z轴无伺服、跟踪出错、断电等情况发生,系统只能重启,重启后设定的工件坐标系将消失,需要重新对刀。如果是批量生产,加工完一件后回G92起点继续加工下一件,在操作过程中稍有失误,就可能修改工件坐标系,需重新对刀。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想办法将工件坐标系固定在机床上。我们发现机床的刀补值有16个,可以利用,于是我们试验了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对基准刀时,将显示的参考点偏差值写入9号刀补,将对刀直径的反数写入8号刀补的X值。系统重启后,将刀具移动到参考点,通过运行一个程序来使刀具回到工件G92起点,程序如下:
N001 G92 X0 Z0;
N002 G00 T19;
N003 G92 X0 Z0;
N004 G00 X100 Z100;
N005 G00 T18;
N006 G92 X100 Z100;
N007 M30;
程序运行到第四句还正常,运行第五句时,刀具应该向X的负向移动,但却异常的向X、Z的正向移动,结果失败。分析原因怀疑是同一程序调一个刀位的两个刀补所至。
第二种方法:在对基准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的Z值写入9号刀补的Z值,将显示的X值与对刀直径的反数之和写入9好刀补的X值。系统重启后,将刀具移至参考点,运行如下程序:
N001 G92 X0 Z0;
N002 G00 T19;
N003 G00 X100 Z100;
N004 M30;
程序运行后成功的将刀具移至工件G92起点。但在运行工件程序时,刀具应先向X、Z的负向移动,却又异常的向X、Z的正向移动,结果又失败。分析原因怀疑是系统运行完一个程序后,运行的刀补还在内存当中,没有清空,运行下一个程序时它先要作消除刀补的移动。
第三种方法:用第二种方法的程序将刀具移至工件G92起点后,重启系统,不回参考点直接加工,试验后能够加工。但这不符合机床操作规程,结论是能行但不可行。
第四种方法:在对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值个加上100后写入其对应刀补,每一把刀都如此,这样每一把刀的刀补就都是相对于参考点的,加工程序的
G92起点设为X100 Z100,试验后可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每一次加工的起点都是参考点,刀具移动距离较长,但由于这是G00 快速移动,还可以接受。
第五种方法:在对基准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及对刀直径都记录下来,系统一旦重启,可以手动的将刀具移动到G92 起点位置。这种方法麻烦一些,但还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