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判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乳腺上出现的肿块,分为良性、恶性。 良性的包括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瘤。恶性的肿块就是俗称的乳腺癌。 良性与恶性可从以下9个方面来区分: 1、年龄因素。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年轻人中基本全是良性的。到40-50岁,恶性的发病率就较高了;绝经后,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六七十岁的人,只要乳...腺中出现肿块,基本就是恶性的。 2、形状。良性的形状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但恶性的是七突八拐的不规则的形状。 3、表面的光滑度。良性的肿块摸着感觉其表面是光滑的,比如如鸡蛋壳;恶性的表面是粗糙不平的,比如像核桃皮。 4、边界。良性的肿块有明显的边缘,也就是说肿块与周围的肌肉有明显的分界,使得肿块显得很独立很明显;恶性肿块的四周与周围的肌肉连在一起,使肿块没有明显的边界。 5、皮肤的改变。良性的肿块相对应乳房的皮肤无改变;恶性的有的人的乳房的皮肤呈橘皮状改变。 6、活动性。良性肿块用手捏着它推它,它的活动性很好;恶性的是这个肿块与外面的皮肤及里面的肌肉粘连在一起,有的恶性的,甚至是肿块当中生有根,这个根从底盘扎出与身体相连,所以说,推它的话,它的活动性不大,或者,要动的话,肿块是与周围一起动。 7、痛感。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疼;恶性的一般不疼,恶性的等疼的时候就晚了。(除外:良性的乳腺纤维瘤也是不痛的) 8、跟经期的关系。良性的乳腺增生是经前疼得厉害,经后痛得轻或不痛;恶性的则跟经期关系不大,它的疼痛程度变化不大。(除外:良性的乳腺纤维瘤也是跟月经没有关系的。) 9、恶性的即使是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 等等。 这只是从症状上来分析判断,是不够准确的。最准确的是要仪器检查。什么程序检查呢? 一是建议去做个彩超,彩超未发现恶性可疑现象的话,那就行了不必做别的了。 二是如果彩超发现了恶性可疑现象的话,再做个钼靶。钼靶是乳腺“影像”检查的金标准,比彩超准确、权威多了,基本就可确定是良性恶性(但钼靶只适应于35岁以上的人)。这两个检查简单快捷,也便宜。二者结合互补,综合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基本八九不离十。如果钼靶排除了疑点,就可诊断为良性,就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其它的检查了。 三是如果钼靶发现了恶性可疑症状,就要做进一步检查了:要最终确定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癌),最权威的就是穿刺或病理切片活检,这就可以一锤定音得到确诊了:穿刺就是用专用针管穿刺进去,取一点实体组织出来化验,是目前准确的判断良性恶性的方法。但有的时候无法穿刺活检(体积太小,等因素)。第二个,就是做手术,在手术之后,把切除的组织拿去做病理切片活检。上述第二个比第一个还要确切,病理切片是诊断占位性疾病性质的“金标准”。但缺点是虽然得到了确定,但患者已先挨刀了。 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的病因相同: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高。中医认为是易躁易怒易忧、思想压力大、多愁善感、焦虑上火、肝火太盛、肝脾之气淤结而成。肝火太盛必影响内分泌等。 别吃蜂王浆、激素喂养的动物肉,内含雌激素成分。不吃避孕药,不人流,否则会导致雌激素紊乱。 多吃豆制品。因大豆中含有异黄酮,异黄酮既能代替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蛋白的结合从而发挥雌激素作用,又能干扰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蛋白的结合,发挥抗雌激素作用。 有中药良药可治。目睹了大量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以及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中药治得很典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如果只单纯手术割掉乳腺当中的肿块,它会接茬继续生长,复发率非常高。
‘贰’ 乳腺肿瘤怎么判断良性和恶性可以..
首先,钼钯检查是乳腺影像检查的金标准,比彩超准确、权威多了,基本就可确定是良性、恶性。
其次,痛是好事,说明是良性的;恶性的总是不痛不痒、无声无息的到来,这是恶性肿瘤的凶险之处。
估计你妈妈的疾病是乳腺增生所形成的肿块而已。
乳腺增生结节与乳腺纤维瘤的切除,不算是大手术,也无手术风险,伤疤也不大。但你也不必问医生了可问问你自己:手术切掉了,它就不会再生长了吗?病就算是治好了吗?手术切除其实就和割草是一样的:地面上的割了,但地下的根还在,过一段时间就又长出来了。也就是说,切除不等于治愈,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罢了。
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的病因相同:是内分泌失调,或是体内雌激素分泌高造成的。中医认为是易躁易怒易忧,思想压力大,多愁善感,焦虑上火,肝火太盛,肝脾之气淤结而成。这与西医不矛盾,肝火太盛必然影响内分泌等。
乳腺疾病往往伴随月经不调、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溢液、便秘等症状。
平时要注意别吃辛辣的,以及油炸的、烧烤的,这些属燥热类的食品。还要戒烟酒,调节情绪,生气上火对这病不利。别吃蜂王浆、激素喂养的动物肉,因内含雌激素成分。年轻女性还不要吃避孕药,避免人工流,因为那样会导致体内雌激素紊乱。
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因大豆中含有异黄酮,异黄酮既能代替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蛋白的结合从而发挥雌激素作用,又能干扰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蛋白的结合,发挥抗雌激素作用,这主要取决于人体内的激素状况:异黄酮对低雌激素者,发挥雌激素活性;对高雌激素者,发挥抗雌激素作用。
乳腺疾病看似是不大的病,但至今医院中及药厂生产的药物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中药可充分考虑。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块、炎症的中药丸来治。只要找对了药则是会者不难。笔者因工作关系,深知中药的魅力,亲眼目睹了大量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及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被中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之处。只单纯手术切除结节、疙瘩的话,因病根尚在,治标不治本,复发率很高。
‘叁’ 乳腺结节怎么样为良性的
判断乳腺结节是良性有以下几点:
1、年龄偏小者,良性病变可能性较高,年龄偏大者,恶性可能性较大;
2、有母系亲乳腺癌家族史者,相对恶性病变可能性较高;
3、结节多者良性可能性大,单发结节相对有恶性的可能;
4、摸上去肿块结节呈圆形、椭圆形边界清晰,光滑源,质韧,活动度好,无压痛或有压痛,良性可能性大。肿块结节不规则性,边界不清,不光滑,质地坚硬,活动度小,无压痛,腋下淋巴结肿大明显,有恶性的可能;
5、肿块结节生长速度较慢者,良性可能性大;肿块结节生速度较快者,恶性几率较高;
6、B超检查和钼靶摄片,是区分结节性质良、恶性的金标准。
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如果想要明确结节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需要做病理检查确诊。专家建议服用思 妍 乳 乐 通,1天2次,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消除结节,直到恢复。
平时多注意情绪释放,多吃蔬菜水果五谷,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定期的做胸部按摩护理等均可有效避免产生乳腺结节。
‘肆’ 乳腺良性肿瘤的表现
您好!
乳腺良性肿瘤中较多见的有腺纤维瘤和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乳腺恶性肿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占大多数。 多余乳腺肿瘤:在多余乳腺上生长的肿瘤,称之为多余乳腺肿瘤。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以癌瘤为多见。 男乳肿瘤:良性肿瘤有囊肿、腺纤维瘤、脂肪瘤、及乳头状瘤等。恶性者有癌及肉瘤。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腺纤维瘤:最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一般多为单发性,也可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出现者。乳腺腺纤维瘤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卵巢功能旺盛)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妇女。 临床表现:乳腺纤维瘤多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常呈卵圆形,小者为樱桃大或者胡桃大,但也可有较大者。一般肿瘤表面平滑、坚硬。肿瘤境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虽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无自发痛及触痛。 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此病较少见,多为40~50岁妇女。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常位于乳头部扩张的乳管中,或在乳头附近与乳管通连的囊肿中。乳头状瘤一般很小,有蒂及许多绒毛,因富有薄壁血管,故极易出血。 临床表现:病人一般无疼痛,主要症状是乳头溢液和出血,有时可在乳头部摸到小的长圆形肿物 ,质软与皮肤不粘连,可推动。挤压乳腺时可自乳头中排出血性分泌物。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可有6-8%癌变率。
‘伍’ 乳腺良性肿瘤的检查
1.B超B超检查能显示乳腺各层次软组织结构及肿块的形态、大小和回声状况。纤维腺瘤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清晰整齐,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弱光点,后壁线完整,有侧方声影。肿瘤后方回声增强,如有钙化时,钙化点后方可出现声影。2.乳房X线摄片(俗称钼靶)乳腺内脂肪较丰富者,纤维腺瘤表现为边缘光整、锐利的类圆形阴影,密度均匀,有的在瘤体周围见一层薄的透亮晕。少数肿瘤发生钙化,可为片状或轮廓不规则的粗颗粒钙化灶,与乳腺癌的细砂粒样钙化完全不同。致密型乳腺者,由于肿瘤与乳腺组织密度相似,在X线片上显示不清。因此,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腺体结构相对致密,如无特殊必要,可不行钼靶检查。3.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不能替代乳腺X线摄片和乳腺及相应淋巴引流区域的超声检查,费用也较高,但能检出X线摄片和B超不能查出的病变,同时能进行立体测量,功能诊断,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4.穿刺活检当临床包括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考虑穿刺活检。常用的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空芯针穿刺组织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创伤小,诊断符合率也可达90%以上。空芯针穿刺组织学检查准确性更高。真空辅助乳腺活检系统可以对体积较小肿瘤进行微创切除活检,兼顾了诊断和治疗的作用。
‘陆’ 乳腺肿瘤怎样判断良性与 恶性
1,良性肿瘤一般表面平滑,肿瘤境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虽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无自发痛及触痛.恶性肿瘤常表现为肿块表面凹凸不平,界限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无疼痛,生长迅速.当肿瘤侵犯皮肤时,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点,即“酒窝”征.随着肿瘤继续发展,可出现皮肤变粗增厚等“桔皮样变”与皮肤粘连现象,此症多见于肿瘤位置较浅者.肥胖或悬垂乳病人,乳房下方常出现水肿,继之肿瘤周围又可出现皮下小结节,即所谓“卫星结节”,癌瘤继续发展侵蚀皮肤便可发生破溃.
2,B超::①边缘及轮廓:良性多整齐,光滑,有侧方声影.恶性多不规整,粗糙,侧方声影罕见;②包膜:良性有,恶性无.③内部回声:良性为均质低回声,恶性分布不均.④后壁回声:良性整齐,增强,清晰,恶性不整,不清晰,减弱或消失.⑤肿物后回声:良性增强或正常,恶性有衰减.⑥皮肤浸润:良性无,恶性有.⑦组织浸润:良性无,恶性有.
3,钼靶X摄片::(1)有明显块影:为不规则形,内部密度较高,多不均匀;(2)块影大小比触诊小:因癌肿外围有一圈水肿带,平片上表现为一圈低密度影,可以与肿瘤组织分开,而触诊时与肿瘤组织的触感一样包围在肿块外围,故感觉较大,此点鉴别良恶性肿瘤很重要;(3)肿块的边缘:有毛刺,尖角,慧尾征等;(4)肿块内成堆分布的钙化灶,单侧乳腺导管扩张或致密等.
4,如还不能明确肿块性质,可行穿刺学检查,送检病理可明确诊断.
‘柒’ 请问乳腺B超检查单怎么看
怎么看乳腺B超检查单
BI-RADS是美国放射学院创立并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目前最新的分级是第四版,共分为7级.
指导意见:
每一级都有各自的影像学表现:
0 级: 需要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或与前片比较.
1 级:阴性.无异常发现.
2 级:良性发现.
3 级: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有很高的良性可能性.
4 级:可疑异常,要考虑活检.
5 级: 高度怀疑恶性, 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几乎肯定的恶性)
6 级:已活检证实为恶性,应采取适当措施.
1. 部位:左乳或右乳?只要认识“左”“右”两字,就明白哪一侧乳房出状况了。
2. 方位:就是病变位于乳房的哪个方向。目前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比较直观,如“上方、下方、内侧、外侧”等。另一种是“钟表”法,对应于时钟的位置。例如,12点对应的是上方,6点对应的是下方,左乳2点指的是左乳外上方向,而右乳2点则指的是右乳内上方向。以此类推。
3. 大小:在B超报告中,对结节大小的测量通常包括三个径线,即“长*宽*高”。而乳腺结节大小最简单的描述,是取“长、宽、高”三个径线中的最大值,而不是三者的乘积。例如,“你的肿块已经大于2cm了,是建议手术的”,指的就是这个肿块的三径线中任意一条径线已经超过2cm了。
4. 回声:在乳腺B超中,结节一般有四种回声:
(1)强回声结节:代表乳腺组织内有钙化灶。B超能发现的钙化灶一般是粗大型的,而一些细小钙化灶B超有时很难探查到。这时,建议钼靶检查。钙化灶也有良恶性之分。良性钙化灶有类似于结石的纤维腺瘤伴坚硬粗大钙化,有乳汁淤积残留的钙盐沉积,也有乳腺炎症的渗出物及坏死物质等等。恶性钙化灶,最常见的就是乳腺癌中的恶性肿瘤细胞在影像学中的表现了。
(2)低回声结节:最常见,代表乳腺的实质结节,通俗地说就是“固态”结节,需要根据其他描述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3)无回声结节:较常见,代表乳腺的囊性结节,即囊肿,是“液态”结节。形象地说,就是乳房内长了个“水泡泡”。一般情况下囊肿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小囊肿可以定期复查随访,如果囊肿长大了,能在体表触及无回声内伴有低回声,也就是混合回声结节,意味着囊肿内有实质结节了,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导管内乳头状瘤,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因为它有一定的癌变率。
(4)弱回声结节:在B超成像中是介于低回声与无回声之间的一种结节,通常是由无回声结节转变的,也就是囊肿的病史较长,曾经澄清的“水泡泡”变混浊了。
5. 边界与形态良性肿块边界清晰,有时可见包膜;形态规则,圆形或椭圆形。恶性肿块一般是边界毛糙,欠清晰;形态不规则,呈蟹足状。还有一种介于良性与恶性的交界性肿瘤,又叫做分叶状肿瘤,顾名思义,这类肿块的形态是分叶状的。
6. 血流:乳腺B超通常都是彩超,并不是指成像是彩色的,而是成像中能够显示肿块的血流信号。良性肿块一般未见明显彩色血流,或者少量点状或条状血流。恶性肿块血流信号丰富,有时呈树枝状,血流阻力指数那么,相对于较客观的“超声描述”,“超声提示”就是B超科医生较主观的结论了。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BI-RADS分级了。它的全称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可分为7级。简单地说,BI-RADS分级是B超科医生根据专业及经验对乳腺病变进行归类。级别越高,恶性病变可能性越大。
1级:正常乳腺。
2级:乳腺小叶增生。
3级:乳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最常见的是纤维腺瘤可能。
4级:有恶性病变可能。
又分为4a级:恶性可能性。
4b级:恶性可能性
4c级:恶性可能性。
5级:临床诊断几乎认定是恶性病变。
6级:病理(已做过穿刺或手术活检)证实是恶性病变。
第7个级别比较特殊,是0级,指的是仅从B超成像上无法判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钼靶、磁共振等)以及病史、临床体检进行综合诊断
‘捌’ 如何解读一份乳腺报告
作为一名患者,经过临床医生和影像学的诊断,通过手术获得了组织标本,最后由病理科出具报告。这份病理报告包含很多内容,对患者的诊断和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乳房活检是一项常规的病理活检。体检中通过B超等方法发现结节性乳腺肿块,并通过B超描述肿块的位置(象限)、大小和形状。在B超检查中,关键是分类。一般来说,属于良性结节,有50%左右的恶性可能,可能比较恶性,一般确认为恶性。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医生会对可能存在恶性结节的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最终确认肿块的性质。病理报告对良性和恶性结节的治疗,以及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情况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穿刺收到的组织一般默认为小而纤细,对应的是组织的数量、长度和厚度。对应的是采样前的组织照片和制备后的组织学切片。它主要反映了收到的标本与病人的名字一致,显微镜下的组织学结果与诊断一致。第四,显微镜下的诊断,是本报告的重点,也是关注的焦点。
比如这个标本对应的左乳肿块,最终诊断为乳腺癌,组织学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对于这种组织学类型,目前也被称为非特异性类型。然后是一些额外的免疫组化。也可以用曲妥珠单抗。这意味着肿块周围没有肌上皮细胞,对应于浸润性癌(不是原位癌)。最终的免疫组化和形态学诊断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一致。
‘玖’ 乳腺癌活检指标分析
ER、PR: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和PR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和(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C-erbB2癌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P53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COX-2(cyclooxygenase-2):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表达。COX-2可能是临床评价病人预后、识别术后复发的高危险性病人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Ki-67:与乳腺癌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预后相关,有助于确定是否采用辅助性化学治疗。
E-cadherin:黏附分子,可作为乳腺癌的判断预后指标。
PS2:在预测内分泌治疗反应方面,PS2比ER测定可能更有用,PS2的表达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
p63: p63基因本身是一个抑癌基因,p63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Calponin:在乳腺正常组、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中,几乎所有的肌上皮细胞表达p63、α-SMA和Calponin,而所有的腺上皮细胞3种抗体均为阴性;有助于判断浸润癌、原位癌及不典型增生。
SMA(smooth muscle 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可靠的标记抗体。从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到原位癌,早期浸润和浸润性癌,ME的消失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
Cyclin D1:Cyclin D1的高表达可能在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是:Cyclin D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拾’ 怎么区分乳腺肿瘤的恶性良性
1、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缓慢,肿瘤不发生移动,肿瘤质地一般较软,多数有包膜和四面组织相隔,触诊肿瘤时,肿瘤有一定的活动度,表面较光滑,手术切除时,轻易治愈,一般不会存在全身症状。
2、恶性肿瘤:早期没有疼痛,质地比较硬(坚硬如石),表面不光滑,在触摸时固定不移,皮肤会出现内陷或者橘皮样改变。要是乳头出现内陷或者抬高,就会触及下窝处淋巴结肿大、腋窝处或者锁骨上,在晚期肿瘤处可以出现疼痛或者溃烂。
乳腺肿瘤虽属是一种良性肿瘤,癌变可能性很小,但有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有癌变可能,这种是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
指导意见: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都应该及时的治疗,口服乳乐通,每天两次,从根本上调节内分泌,治疗乳腺肿瘤,良性的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恶性的也会有利于术后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