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业为什么要实行工作日志制度
第一点,要非常明确“为什么要实行工作日志制度”?
在执行工作日志制度之前,企业管理者不妨先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实行工作日志制度”,“是否有必要执行工作日志制度”?不同行业、专业的企业分为很多种,重生产制造的、重技术研发的、重销售沟通的等等,是否每个公司都适合工作日志制度呢?不适合,那就彻底不用,完全没必要跟风或追求所谓的“现代管理方式”,给员工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如果可有可无,那就从人事部门适当整理考核即可,也不无所谓变成“鸡肋”似的可惜;如果的确有必要,那就必须明确该公司实行工作日志制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下一步实行打好基础。
虽然行业属性各有不同,但大多数公司都确有必要实行工作日志制度。工作日志是对每天或短期阶段性的工作进行长期记录的习惯和要求。不管对企业、还是对个人,不管是当前阶段还是长远发展都大有裨益。
对企业来说,从短期看,工作日志的执行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提升工作效率,一方面可以硬性的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形成约束和规范,间接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工作日志可以对部门领导和团队负责人起到跟踪业务进展、业绩证明等作用,实时了解团队内员工的工作情况,工作计划、进度、遇到的困难等等,更有效地进行资源调度和工作安排。从长远发展来看,每个岗位曾经来过的每个员工的工作日志都是一笔庞大的数据资源,所谓的“大数据”不过就是长久过程的记录和积累,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和分析,尤其是关键核心岗位(管理岗、核心技术岗等),不但可以在人员流动时形成有效的承上启下的衔接,更可以对公司发展关键结点、里程碑时刻提供极具价值的素材,如历史回顾、重大决策的确定、未来战略的制定等等。对一般的企业是这样,对一些特殊的企业更是一样,如重大技术研发的单位,对每个阶段、每个节点、每个小问题的记录都十分重要。
我们团队现在使用的日事清就有比较不错的功能,通过看板按照项目、部门、时间等维度组织团队工作清单,梳理团队任务,创建团队工作计划,让团队工作可视化。建立在看板的任务会落实到人,这些任务会自动分解至团队相关成员的个人日程中去,让个人的日程和团队的工作安排打通,实时跟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团队有计划、有反馈、有总结、有调整,基于此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戴明环”,保证了团队的效率和质量。
② 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是用于记录系统操作事件的记录文件或文件集合,可分为事件日志和消息日志。具有处理历史数据、诊断问题的追踪以及理解系统的活动等重要作用。
在计算机中,日志文件是记录在操作系统或其他软件运行中发生的事件或在通信软件的不同用户之间的消息的文件。记录是保持日志的行为。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消息被写入单个日志文件。
(2)数据中心为什么要日志扩展阅读:
日志文件还可以用于组合来自多个源的日志文件条目。 这种方法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可以产生不同服务器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事件之间的相关性。 其他解决方案采用网络范围的查询和报告。
许多操作系统,软件框架和程序包括日志系统。广泛使用的日志记录标准是在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RFC5424中定义的syslog。 syslog标准使专用的标准化子系统能够生成,过滤,记录和分析日志消息。
③ oracle, 为什么要备份归档日志文件难道有归档日志还不够吗 注意下 不是问为什么要归
备份有压缩功能,一般归档日志的数据量比实际数据量还要大。可以通过备份归档日志之后删除归档日志实现压缩归档日志的使用空间,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能够备份归档日志只是orale备份的一个功能,Oracle会将数据库的功能做的特别完善,但是你用不用都有自己的需求来决定。
④ 为什么公司都要求写工作日志
写工作日志可以
1 明确工作任务
2 提醒事项执行
3 防止工作有遗漏
4 便于领导审核和跟进
5 用于绩效考核
6 能够进行总结。
⑤ 数据中心里如何做好日志监控
数据中心的日志类别众多,来自于服务器、网络、数据库、中间件等IT基础架构的,还有上层业务应用产生的,每天增加的规模都很大。
想要做好日志监控,关键需要考虑好哪个类别的日志中需要提炼哪些信息用于监控,日志数据中蕴含了许多有价值讯息,但并非都适合于监控。
既然是谈监控,实时性就需要强,所以日志的指标化提取和关键字匹配是通常的监控手段,指标化提取就要考虑日志解析的能力,一般的日志分析平台都有自定义解析规则的能力,但往往是在日志数据落盘后通过查询方式获取,这种方式用于事后分析是可行的,但事中监控实时性就不够了,因为无论哪种存放日志的数据库(ES或者其他大数据架构)都经不起大量的频繁查询,除非为了性能牺牲掉监控的密度。
正确的方式是在日志平台建设时考虑加一道流式处理,在流里做日志的解析、关键字提取以及指标数据的聚合运算,以及异常检测和告警,这样的话才能保证日志监控的及时有效,落盘后的数据仍然可以支持事后分析;另外一种新型的日志监控是基于算法的异常模式识别,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完全不用预先解析日志就可以在实时流处理引擎里跑异常模式识别算法,把有别于历史同期的异常模板找出来,同时贴出来日志原文,这样就可以在不需要写解析规则(特别是日志量大变化快的情况)时也可以监控日志异常,发现异常后仍然可以后期处理日志中的关键信息,将其解析出来生成规则,作为日常监控关键字或者指标;这两种方法可以相辅相成,提高日志数据的监控效率。
当然,除了监控手段本身,日志数据的规范化治理也很重要,数据中心应该统一日志规范,对于不同种类和级别的业务分层分类管理日志,对于日志的指标化要形成体系并持续维护。这种日志质量的提升对于做好监控是一种基础支撑力。
⑥ 说说数据中心日常维护工作的那些事儿
数据中心要保持稳定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承担重要业务的数据中心都是有人24小时值守,无人值守的数据中心一般只能承担不重要业务,完全无人管理维护的数据中心几乎没有。所以数据中心日常维护工作烦琐,但又很重要。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对数据的完全依赖,承载数据计算、运行的数据中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更突显出维护工作的重要。
当一个数据中心建成投产后,维护工作就开始了,一直到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结束。一般我们可以将数据中心的维护工作分为四大类:一是日常检查类;二是应用变更、部署类;三是软、硬件升级类;四是突发故障处理类,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这些维护工作,让大家对维护工作有个了解。
日常检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的故障在出现之前都可能会有所表现,小的隐患不消除,可能导致重大的故障出现,所以数据中心日常的例行检查工作枯燥,但也很重要,可以及时发现一些运行中的隐患。根据数据中心承载业务重要性的不同,要对数据中心里的所有运行的设备进行例行检查。一些数据中心设备厂商提供了检查软件,比如网管软件,安全防护软件等。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对数据中心网络进行检查,看日志是否有异常告警,网络是否出现过短时中断,端口是否出现UP/DOWN等。通过网络探测软件看网络质量如何。检查服务器应用服务是否正常,CPU内存等利用率是否正常。对应用业务进行检查,比如如果有搜索业务,就可以通过服务器进行单词搜索,看搜索的结果和延迟是否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这些检查每日都要重复检查,一旦有异常及时处理与消除,必要时将重要业务切换到备用环境中,然后排除后再切回。
对数据中心的机房环境也要进行检查,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是否合乎要求。空调、供电系统进行运行良好,设备运行是否过热,地板、天窗、消防、监控都是检查的部分。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整改,而不应该偷懒。经常到一些数据中心,就会发现值班维护人员很多都抱着电脑在浏览网页,打游戏。对于日常检查应付一下,甚至根本不去检查,只要没有出现故障,就打游戏消耗时间,这样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是迟早的事。一旦出现故障就毛手毛脚,甚至哪个业务走的哪个设备,哪个端口哪个网线都不清楚,本来一个小故障可能因为不熟悉导致大故障,因此日常检查绝不能应付,虽然需要不断重复,但却很重要,在持续的检查过程中,将会对数据中心的理解越来越深,这样每次检查都会有新的发现,在检查中进行学习。
应用变更
数据中心承载的业务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业务的多样化,经常要对业务进行调整,包括服务器和网络的设置。因此要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操作很熟悉,主要需要掌握Linux服务器命令和网络协议。要根据应用的需要,做出变更。这时就对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对数据中心原有业务要非常熟悉,还要对新上的应用业务有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做调整。这样的应用变更每个月可能都要做几次,是数据中心维护人员的必修课,突显了一个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水平。这时要对设备操作命令比较熟悉,懂得如何实现业务,要经常和设备厂商的技术人员打交道,通过交流尽快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同时,由于设备厂商对应用业务缺乏了解,这就需要维护人员在应用业务和设备具体实现之间做好协调,处理。以最快的时间和最小的代价完成应用业务部署。
软硬件升级
数据中心的设备一般运行周期是五年,不断地有设备需要逐渐淘汰进行更换,也有一些设备因为存在软件缺陷需要升级,因此软硬件升级也是维护工作的一部分,尤其是软硬件出现故障时,就必须要进行更换。有时为了不影响业务,往往还需要设备厂商提供软件补丁来解决问题。数据中心的设备成百上千,出现软硬件故障很正常,所以要不断地进行软硬件升级,这类工作往往都要在业务量最少的'凌晨之后进行,维护人员通宵熬夜是常有的事,维护人员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会吃不消。软硬件升级时需要做好回退机制,以防升级出现问题时无法回退,业务长时间无法恢复。当接手数据中心维护工作就会发现,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升级,几乎每个月都要有升级操作,熬夜升级工作成了维护人员的家常便饭。
突发故障
没有任何一个数据中心是不出故障的,在数据中心运行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显示出维护人员的高技能水平,根据统计百分之八十的故障都是人为故障,所以维护人员的水平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数据中心运行的稳定程度。另外对于突发故障,高水平的维护人员可以静下心来冷静分析故障的触发原因,迅速找到解决的方法,如果在短时间内找不到解决方法,也可以通过切换到备用设备上先恢复业务,再进行分析。这时拥有高水平的维护人员对于一个数据中心至关重要,在关键时刻就能派上用场。
虽然这些工作看起来有些平常,但千万别小看它们。数据中心维护工作实际上非常重要,关乎着整个数据中心业务的正常运行。目前市场上这类专业人才非常抢手,尤其对于具有较深故障排查水平的人才比较缺乏。只有重视数据中心的维护工作,才能给数据中心一个平安。
⑦ 为什么我们要写工作日志
所喂工作日志就 是对每天工作情况的记录和总结。 记录工作日志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随手记录,将一天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数据等随时记录下来,是工作日志的原始资料;另一部分就是工作日志,而工作日志要做到以下几点:(1)记录一定要正规,质量要好; (2)每日工作无论再忙、再累一定要挤出时间来写工作日志,既是对一天工作的记录,更是总结和升华;(3)根据一天的随手记录可以按时间、类别或其他进行详细有条理的纪录。 工作日志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而是为了下一步工作的更出色,所以一定要经常翻阅和总结,OA系统在保存这方面为我们的工作当了很好的帮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工作习惯的好助手。 写工作日志,可以让你及时地记录每天的工作事项,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站在企业的角度,这是企业管理员工工作日里所从事的事项,为领导方便管理和考核;站在员工个人角度上讲,是 工作经验的积累,也是成长的记录,所以都是有必要的。 可以使自己清楚的知道了一天的工作内容,进而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了解到还有那些工作做的不够,需要及时改进和提高。比如在今天一天的工作当中,你共给 10个客户打了电话,确定了工作意向,当你认真的记录下这10电话当时的沟通情况的话,你不由的就会发现,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不同的客户会对你的产品或者工作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疑问。比如有的客户说价钱贵呀,有的客户说操作麻烦呀,体系不完善呀等等问题,当你第二次再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就可以提前把客户的所有问题或疑惑都打消,这样呢就可以为你跟客户顺利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在点滴之间培养起来的。只有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做到了,做好了,才能把你的工作做好。由点及面、由细到深,在这一点上咱们做销售工作的人员可能是最有感受的。比如在摩托罗拉公司的市场销售中,你把任何一个“点”遗漏或者省略都是不行的。“细节成就品牌”,足以看出这些点点滴滴对咱们做销售工作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做到不遗忘、不漏掉这些“点点滴滴”呢?那就有看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日志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只有在工作当中多记、多想才不会疏漏这些小点滴、小事情。因此说工作日志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 (2)工作日志梳理了工作条理,增强了思维的逻辑性。 在你写工作日志的时候,当你把记忆中的东西再转变成书面文字的过程当中,必定要对已完成的工作在大脑中进行一番整理。保证了大脑的清晰性,使工作内容更加透明,梳理了工作条理,增强了思维的逻辑性,使你更自信、更勤奋、更积极的面对每天繁重的业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 或者我记录下了每天的工作事项,较轻松的完成了工作的计划,工作当中还有富裕的时间,我还有精力或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又何尝不去多做些事情呢,进而开发了潜能。 2)每天遇到工作问题的记录。对问题处理情况的记录。 开始写工作日志的时候,可能是简单的问题记录,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和你每天面对的问题见面的次数多了、熟了,才能找到解决的好办法。对问题处理的好的情况,可以借鉴,应用到以后的类似的问题上;对处理的不好的问题再通过记录、分析,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扬长避短。 3)工作的心得的记录。对未来发展的定位和规划在每天写工作日志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思维清晰了,逻辑性加强了,进而个人的工作心得和看法也增加了,对待问题和挫折的时候,自己的处理能力也有了,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个性定位,对个人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4)罗列能预想的第二天的工作内容。眼光深远、宏图大展把自己能预想到的第二天应该的工作和该处理的问题简单列出来,使自己在第二天的第一时间解决掉这些事情,形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自己有计划有目的的工作习惯和能力。看的更远,想的更深,飞的更高。 2)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大家不妨在下班以后先回忆一下自己一天的工作内容,看看自己是否清楚的知道了自己一天的工作事项,有没有发现工作问题,发现工作问题有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将它记录下来再回家;不妨在回家以后先整理一下今天拜访客户的情况,客户是否跟你顺利的定下了合作配合意向,他对你的工作有怎样的看法和怎样的疑虑,你是否能解决掉客户的这些看法和疑虑,你的心得是什么,把它们变成文字以后再休息。一天两天三天四天……,天长日久,形成特有的工作模式固定下来。每天在办公室里下班以后写完了工作日志才感觉到是真正的下班了;在回家以后写完了工作日志才感觉可以好好的休息了。如果大家都真正的形成了这种固定的工作模式,那么对你养成这种良好工作习惯——写工作日志就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3)预演未来,取消惰性。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人重复的对待一件事情都会有厌倦的时候,都会有产生惰性的时候。当你终于有一天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怎么办呢?——预演未来假如你今天确实很累或者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写了,心里想明天再写吧,那么你就要利用明天来做本该今天要做的事情,这样明天的事情又要被推迟到后天来做,那么后天的事情呢?大后天的事情呢?……以此类推你每天比别人少做了一件事情,一周就是七件事情,一月就是三十件,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件……数年以后,那你就会发现在同样的时间段内,你只做了别人做的事情的一部分,可想而知你所取得的成绩也只是别人的数分之一,甚至更少,少的可怜,到那个时候你会感觉到你和别人的差距,你和社会的脱轨。因此,只能被社会所淘汰,那么你将成为一个LOSER——失败者。 记工作日的“规律”:——每天的日志其实都是由一些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看似独立的事情组成的; ——这些事情有的是自己原来安排好的,有的是临时发生的; ——某些事情和自己正在做的一个或者多个任务、项目相关; ——某些事情一定会涉及到其它人员,他们可能是自己的同事、朋友、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等等 写工作日志的模式 (某个事情):发生时间段、主要内容和小结、关联的项目/任务、关联的联系人(某个事情):动词+名词、关联项目/任务、关联联系人、发生时间段或者用时多少
⑧ 为什么程序需要记录日志
程序记录日志,是历史形成的习惯。
网络设备、系统及服务程序等,在运作时都会产生一个叫log的事件记录;每一行日志都记载着日期、时间、使用者及动作等相关操作的描述。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都设计有各种各样的日志文件,如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Scheler服务日志、FTP日志、WWW日志、DNS服务器日志等等,这些根据你的系统开启的服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们在系统上进行一些操作时,这些日志文件通常会记录下我们操作的一些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系统安全工作人员相当有用。
电脑里的日志可以是有价值的信息宝库,也可以是毫无价值的数据泥潭。
日志每天的生成和时常的清理是硬盘出现物理坏道的重要原因。
⑨ 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摘要 日志文件(Logfiles)是包含系统消息的文件,包括内核、服务、在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等。不同的日志文件记载不同的信息。日志文件系统比传统的文件系统安全,因为它用独立的日志文件跟踪磁盘内容的变化。日志文件系统(journalingfilesystem)是一个具有故障恢复能力的文件系统,在这个文件系统中,因为对目录以及位图的更新信息总是在原始的磁盘日志被更新之前写到磁盘上的一个连续的日志上,所以它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当发生系统错误时,一个全日志文件系统将会保证磁盘上的数据恢复到发生系统崩溃前的状态。同时,它还将覆盖未保存的数据,并将其存在如果计算机没有崩溃的话这些数据可能已经遗失的位置,这是对关键业务应用来说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⑩ 什么是日志文件为什么要设立日志文件
答:
(1)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2)设立日志文件的目的是:
进行事务故障恢复;进行系统故障恢复;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