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志愿应该参考什么数据
填报志愿要做到一冲二稳三保
2011年我省高考招生,文科类、理科类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含B类)院校招生仍继续采用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模式,分四批录取。然而,今年招生政策也出现变化。在当天的节目中,市招生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政策变化较大的是第三批B类专科投档方式有所不同,在第二次投档录取结束后,对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适当调整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进行补档,补档后再根据录取情况,安排征集志愿;其余批次各类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调整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补档,而是先向社会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安排征集志愿。
高考招生实行平行志愿之后仍有风险,考生及家长绝不能掉以轻心。节目中,市招生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应仔细了解有意向填报高校的相关信息。其次要清楚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省的排序,准确地定位自己选报的学校、专业,不要片面强调个人兴趣,“低分高报”。三是应注意院校和专业志愿的冷热搭配。实行平行志愿后,热门、优势专业可能出现“拥堵”。因此,考生应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在选择上要留有余地;如服从调剂专业志愿,则被录取的可能性更大。四是应注意志愿的“梯度”。考生填报的院校之间要有从高到低的梯度,拉开档次,把握好冲、稳、保之间的梯度关系。
>>>>专家支招:二A线至一本线考生应求“稳”
今年全省高考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与去年变动幅度较大。从省考试院公布的数据统计,今年广东高考理科考生中,居于二A线至一本线之间的人数有6.7万多人,文科生则有3万余人。加上第一批录取不到退下来的考生,此分数段考生估计超过十万,从绝对数来看比去年略高。专家提醒:二A线至一本线考生应求“稳”。
由于今年理科类录取控制线比去年大降近60分,而文科录取线又远超理科分数线,这一变化使志愿填报的不确定因素加大,招生录取的竞争加剧。根据这一形势,广州大学招办主任陆财深建议,考生谨慎参考去年录取平均分,在填报第一组A志愿时更应求“稳”,且要重点考虑文、理、工科专业比较均衡、专业选择空间更大的综合性大学。对考生选择院校问题,该负责人建议学生填报院校志愿重点要做到“三看”:除注重看专业的热门程度和专业的就业前景,还应看院校综合实力和上升势头。
希望能帮到你!
2. 要根据什么填报志愿呢
建议:报考刚刚由专科升上来的本科和本专科兼收的本科大学,还有边远地区、艰苦行业的本科大学,这类学校的分数线低一些。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3. 大学网站上专业录取分与志愿填报书上不一样,为什么,以哪个为准
那肯定是大学网站啊,那是今年的,志愿填报书是参考往年的。
4. 高考志愿填报时候的院校代码是以哪个为标准
考生填报志愿应以你省当年下发的《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高校、专业名称和代号为准,各批次志愿中的高校和专业代号必须与《专业目录》相应录取批次中公布的高校和专业代号相一致,否则将无法录取。要注意分清科类,文科考生要从文科类《专业目录》中选择高校和专业,理科考生要从理科类《专业目录》中选择高校和专业。
第一种方法是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发放的招生院校专业目录,也可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网站上查询,这是最为权威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面也有学校和专业的招生代码。许多学校为了考生报考方便,会将招生代码等信息印制在招生简章上。
第三种方法是可以请求你学校的老师或者同学帮你查询。因为有一位同学说,我没有招生之友,也买不到这本书,怎么办?那你只能去请求有资料和途径的人来帮忙。
第四种方法是你可以咨询你的省招办或地方招办。一般情况下,在各级招办都有志愿填报的资料,如果方便,人家也会帮你忙。
所属的高中学校在全体高三学生离校之际一共下发了三本高考填报志愿书。有一本包含的是所有的学校新学校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还有一本包含的是全国所有的学校所有的专业及代码。
如果您所属的高中学校并没有下发相关书籍,那么我建议您在选好学校之后网络该学校的官网,在学校官网的首页上面会有该学校的学校代码和各专业代码。
建议最好是不要在网上网络某些事归纳出来的所有的学校的代码,以防万一,要是归来的学校代码出了错误,可能会影响到您的高考志愿填报。
5. 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哪个好
大数据时代,往年高校的录取数据不再是秘密,也不再仅仅是数据而已,一切都可以用来为当年的高考情况做预测和分析,这就是大数据对于填报的意义,虽然很多具体的院校和专业数据不能做到100%的准确,但是对于趋势的预测却往往有借鉴意义。
希望可以帮到你
6. 高考填报志愿时,最好以什么为依据呢是位次,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急!!!!
觉着是位次吧 每个学校有它的录取最低位次
7. 高校招生填报志愿参考上投档线后面一串数据是什么意思
关于志愿,希望以下几点可以帮到您:
一、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二、录取批次关系
由于招生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
(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以上每批录取院校之间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三、在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高校一般会有如下做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一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二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如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将通过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开剩余计划征集志愿,电话或者网上填报;
如生源仍不足的高校将有可能进一步降分录取。
8. 大学排行榜:能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吗
很多考生甚至以此为依据,来选报学校和专业。其实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应当科学、理性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如何看待大学排行榜 所谓的“大学排行榜”是由发布单位按照各自的评价体系和具体指标对各大学综合实力做出的评价。它始自美国。我国的大学排行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产生的,目前国内进行大学综合实力研究并发布排名的主要有两家机构,一家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小组,另一家是深圳网大。 大学排行榜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激烈的争议,甚至出现学生状告排行榜发布单位的事件。这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期,而有关高校的统计数据相对滞后,对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估体系尚未构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大学评价体系为社会所公认;其次目前各个排行榜发布单位的某些指标,甚至评价体系尚有不科学、不完善之处,这就造成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排行榜中名次不一,甚至相距甚远;再有目前国内的信用环境还尚待完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也使得发布单位难以做到中立客观。
因此,目前的大学排行榜在学生填报志愿过程中只能起参考作用,而不能作为主要依据。 如何合理、科学地填报志愿 1.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选报名牌高校和品牌专业,是每个考生的理想。但理想必须与现实相结合,现实是考生凭借自身的实力(分数)能被高校所录取。不能抱着非名校不上,非品牌专业不读的信念去填报志愿。这样容易落榜,对国家来说是教育资源被浪费,对本人来说是浪费了读书的大好时光。 2.按兴趣、爱好选择 高考志愿是考生依据个人平时的学习成绩、学科特长、兴趣爱好和对未来职业的期望进行的高校和专业选择,如果按照大学排行榜来选择,无疑将导致考生以高校先后排名取舍,而忽视了该校的专业是否合适自己。况且,每所大学各自有自己的特色,非名牌大学也有优势学科,名牌大学也有劣势专业。考生和家长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追求所谓的“热门”学校或专业。 最好最热门的学校或专业未必最适合你,只有适合你的学校或专业才是最好的。 3.学科排名比大学综合排名更准确 学科评估是指一级学科整体水平的评估。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自2002年起启动了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覆盖全国除军事学门类以外的80个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的评估并公布了排名情况。 一级学科排名与大学综合排名相比要单一得多,一级学科的排名只是针对本学科专业来进行,评估所涉及的面相对于整个学校来说要窄得多,又采用多种措施来确保评估数据做到“科学客观、严谨规范、公正合理、公开透明”,并且真实可靠,加上又是同行专家评比,大家都非常清楚本学科专业的状况,提高了评估排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单项指标的排名也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哪个学校排名位于前列的一级学科越多,就说明这所大学的综合实力越强。 衡量一所大学应该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因为它不像其他一些排名,如体育运动通过比赛就能决出胜负排出名次;也不像产品评选,通过规定的硬性指标判定就可以完成。大学,它要包括教学、科研、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产业、后勤等诸多方面;从学科上分有文、理、医、工、农、林、地、艺等等;从类型上分有以文理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也有以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还有各种专科性强的大学,如师范大学、医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等等;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高校,学科也各不相同,很难通过某一组数据就可以精确地描绘出一所大学的状况。 即使是大学排行榜中名列前10位的高校,她的所有学科也不可能都处于该学科的前列。而排名相对靠后的高校,同样也有在同学科中排名在前的专业。不论学校的排名在前还是在后,都有她的特色专业或者方向,只是数量上不同而已。况且每一位考生在理想、兴趣、爱好等方面并非完全相同,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与理想、兴趣、爱好相近的专业。
9. 高考报志愿时,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数据信息
说到填志愿这对很多高考后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在我们看来高考就是命运的转折点,而高考会关系到自己后来的发展,而填志愿可以说就是这中间最重要的一项,虽然面对高考我们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可能否上到一个好学校,那就要看你能否填好志愿,就可以从一下几点入手,如各学校每年录取分数线、各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是否服从调剂等都是重要参考点。
一、每年录取分数线高考延续至今每年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是不一样的,但其实基本上在一些老师的分析今年的考题就能大差不大估算出来。现在填报志愿比以前就很好,曾经都是不知道分数直接填报,现在可以知道分数后选择学校。虽然说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不一样,但要知道全国排名是不会变的。通过自己所在分数线的排名去查看往年的所在排名,再去对照这个分数段是否能被学校录取。
所以说,有的时候我就得为自己所做的选择而负责,不管结果是什么样,都要自己去承受。
10. 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的数据正确吗,为什么和我手上的招生资讯不同,哪个更准确
以政府的招生考试网站公布(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的为准。
你手上的可能是原来印刷的,但可能会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