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诊断甲状腺癌
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的诊断贵在早期。凡发现孤立性甲状腺结节,临床上都要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如结节坚硬而不平整,伴颈淋巴结肿大、喉返神经麻痹或以往有颈部反射史者,癌肿的可能性很大。同样,如在甲状腺的多发性结节中发现一个结节特别突出而且较硬,也应疑有甲状腺癌的可能。此外,如甲状腺本身出现不对称的肿大或硬结,且增大迅速,或已固定,都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
在诊断时,不要过份依赖肿块表面不平和质地坚硬作为甲状腺癌的特征。有些甲状腺癌的肿块可以很柔软,光滑,活动度也大,这在乳头状腺癌中并不少见。相反,钙化严重的甲状腺癌瘤、结节性甲状腺以及硬化性甲状腺炎质地较硬,表面有颗粒感,易误诊为甲状腺癌。认为甲状腺结节囊性病变都属良性,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有报道囊性病灶恶变率为1.4%,甲状腺癌的囊变率也随其结节长大而增高。
131Ⅰ或99mTc甲状腺扫描只能反映出结节的形态及其摄取同位素功能,不能确定其性质。但从临床资料表明,在热结节、温结节、凉结节和冷结节的扫描图像中,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循序依次递增。扫描可检出0.5cm以上的结节,如其丧失摄取同位素的功能,可无考虑为甲状腺癌(应经超声检查排除囊肿的存在),但要注意甲状腺癌并非都表现为冷结节。此外,同位素分布的缺损与肿瘤的大小有关,有时功能减损的肿瘤图像可被正常甲状腺组织所掩盖。少数甲状腺癌显示为热结节。
上述检查不能确诊时,可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宜在手术前1日进行,诊断符合率高。在10%病例中不能作出进一步的细胞分类,仍需手术探查,作组织学检查。
对甲状腺髓样癌,可应用血清降钙素测定以及给钙或五肽胃沁素刺激试验来作出诊断。
个别病人所患的甲状腺癌恶性度较高,首先表现为转移癌而肿大的颈淋巴结,原发甲状腺癌反而未被病人察觉,一般说来,甲状腺单发结节较多发结节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更有可能为恶性。病人有下列表现者应警惕癌性结节的可能。
①在地方性甲状腺肿非流行区,14岁以下儿童的甲状腺单个结节,其中10%~50%是恶性。但都是分化好的甲状腺癌。
②成年男性甲状腺内的单发结节。
③多年存在的甲状腺结节,短期内明显增大。
④滨海居住的患者,单发结节为癌的机会远比来自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患者为高。
⑤儿童期头颈部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甲状腺单个结节更可疑。
⑥查体表现结节质地坚硬,固定不规则或伴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声带麻痹。
⑦颈部拍片示甲状腺内的钙化阴影为云雾状或颗粒状。边界不规则,甲状腺癌导致的气管狭窄常常是左右径、前后径可以正常。
⑧B超检查呈实性或囊实性,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楚和不规则。
⑨穿刺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对囊性肿物抽出液可能逐渐变为暗红色,这是甲状腺乳头腺癌转移灶的一种特征。
诊断
由于甲状腺癌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其临床表现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同时存在,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有的肿块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发生转移。有的患者长期来无不适主拆,到后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性骨折、声音嘶哑、呼吸障碍、吞咽困难甚至Horner综合征才引起注意。局部体征也不尽相同,有呈甲状腺不对称结节或肿块,肿块或在腺体内,随吞咽而上下活动。待周围组织或气管受侵时,肿块即固定。
(一)乳头状癌
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总数的3/4;病灶一般为单发,体积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径在0.5cm以下,称之微癌;直径在1cm以下的称之为隐癌,大的病灶直径可大于10cm.小的肿瘤常常是实质性病灶,而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性变。囊变者可见囊壁有葡萄簇样结节突出囊腔,腔内存有陈旧性血水。该型癌肿一般无包膜,仅5%有不完整包膜。在显微镜下有些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乳头大小不等,长短不一,常见三级以上分支,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囊,细胞大小均匀;核小、分裂少见。乳头状癌常伴有滤泡状癌的成份,但肿瘤的命名仍为乳头状癌,而不称为滤泡状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头状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份,而命名应为未分化癌,也意味着这一种未分化癌可能是乳头状癌的进一步恶化。有时肿块很小,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见被发现。本癌恶性度较低,10年存活率可达88%.乳头状癌在临床上常有甲状腺区孤立性结节,直径多在lcm以上。隐伏性癌多见于尸检,或在已发生颈区淋巴结转移时发现肿块。
(二)滤泡状癌
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15%,肉眼检查时看到滤泡状癌是一种实质的具有包膜的肿瘤,包膜上常密布着丰富的血管网,较小的癌肿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红褐色,常可见到纤维化,钙化出血和坏死。组织学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所构成。分化良好者,滤泡结构较典型,细胞异型性亦较小。这时与腺瘤不易区别,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润来确定病理诊断。分化不良者滤泡结构较少,细胞异型较大,核分裂象亦多见,可呈条索状实性的巢状排列。有时癌细胞穿出包膜进入多处静脉中形成癌栓,常常成为远处转移的起点,所以滤泡状癌多见于血道转移,文献报道占19%~2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临床表现与乳头状癌相类似,但癌块一般较大,较少局部淋巴结转移,而较多远处转移。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以出现呼吸道阻塞等症状。
(三)甲状腺髓样癌
在1951年由horn首先描述,1959年Hazard等进一步阐明了这种特殊类型的癌。并命名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10%,瘤体一般呈圆型或卵圆型,边界清楚,质硬或呈不规则形,伴周围甲状腺实质浸润,切面灰白色或淡红色,可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肿瘤直径平均约2~3cm.显微镜下癌细胞呈卵圆型,多边形或梭形,核分裂少至中等;细胞排列呈巢状束带状或腺腔状。间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淀粉样物,癌细胞多时,淀粉样物较少,反之淀粉样物就多;转移灶中也如此。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数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临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约30%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似类癌综合症,或cushing代谢综合症,与肿瘤细胞产物有关。
家族性髓样癌的特征如下:
①发病年龄较轻,诊断时平均年龄33岁,散发性髓样癌诊断时平均年龄超过55岁。
②均为双侧性癌腺叶和多中心病变,肿瘤分布和形态不对称,可能一侧有巨大肿物而对侧仅有组织学征象,但无一例外地均为双侧病变。散发性者多为单侧肿物。
③家族性髓样癌癌块较小,由于筛查,也有隐性发现。散发性者癌块直径多超过4cm.
④家族性者较少见淋巴转移,远处转移更少见,可能因发现较早之故。
⑤家族性髓样癌多位于滤泡旁细胞集中处,即腺叶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⑥家族性髓样癌常伴有嗜铬细胞瘤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四)甲状腺未分化癌
系高度恶性肿瘤,较少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5%~10%,好发于老年人。未分化癌生长迅速,往往早期侵犯周围组织。肉眼观癌肿无包膜,切面呈肉色,苍白,并有出血、坏死,组织学检查未分化癌可分为棱型细胞型及小细胞型两种。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杨,声音嘶哑和颈区疼痛等症状。两颈常伴有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亦较常见。
② 甲状腺结节如何判断是否癌变
基因检测帮你获得330项+全方位人体说明书,预测疾病发生风险,减缓或避免疾病发生。
③ 为什么说甲状腺癌是“幸福癌”于加军专家一般都是怎么治疗的
并不应该说某一类癌症是“幸福”癌。只是相对的有些癌症比其他癌症的现有治疗方案更有效,进展较缓慢,或者恶性程度低一些。
一方面,甲状腺癌整体的死亡率确实在所有癌种中排名较低,但每年仍有8000+的病人不幸去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Globalcan2018[1]的统计数据,我国甲状腺癌发病人数有194232人,将近20万人,发病率在所有统计的癌种中排第8名,而死亡人数有8603人,在所有统计的癌种中排第23名。所以,整体作为一个癌种,虽然说甲状腺癌相对其他常见癌种,属于治疗效果较好,进展缓慢的;但甲状腺癌毕竟是癌症,怎么能被称为“幸福”呢。
而另一方面,甲状腺癌又分为不同的亚型,它们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期是不一样的。有一部分类型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并不理想。
甲状腺癌有不同的亚型。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主要有四种比较常见的亚型[2]: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相对治疗效果较好
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相对治疗效果较好
甲状腺髓样癌(me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现有治疗方式一般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最恶性
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DTC较温和,也是最常见的一大类甲状腺癌,如果发现的早,可以通过手术等治疗方案,预后较好,发展缓慢,所以可以称作一种相对比较温和的癌症。而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是最恶性的癌种之一。甲状腺髓样癌MTC的生存期居于两者之间。
我国现有的诊疗规范(2018年的)里面,甲状腺癌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针对晚期甲状腺癌,难治性的甲状腺癌,以及像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靶向药物仍然很少,有很多未满足的患者需求。
而且,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上面一些回答中已经探讨过,发病数量上升本身就说明对甲状腺癌的预防治疗应该引起重视,不应该盲目乐观。
希望能帮助到您
④ 甲状腺癌是什么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4)。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
病因
1.碘与甲状腺癌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发生甲状腺肿大,出现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目前意见尚不一致。而高碘饮食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
2.放射线与甲状腺癌
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3.促甲状腺激素(TSH)慢性刺激与甲状腺癌
血清TSH水平增高,诱导出结节性甲状腺肿,给予诱变剂和TSH刺激后可诱导出甲状腺滤泡状癌,而且临床研究表明,TSH抑制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TSH刺激是否是甲状腺癌发生的致病因素仍有待证实。
4.性激素的作用与甲状腺癌
由于在分化良好甲状腺癌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因而性激素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受到重视,有人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并发现甲状腺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而且甲状腺癌组织中 ER,但性激素对甲状腺癌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
5.生甲状腺肿物质与甲状腺癌
凡能干扰甲状腺激素正常合成,而产生甲状腺的物质,就成为生甲状腺肿物质,包括木薯、萝卜、卷心菜、硫脲嘧啶、硫氰酸盐、对氨基水杨酸钠、保泰松、过氯酸钾、钴、锂盐等食物和药物,以及含硫碳氢化物、钙、氟过多的饮用水。
6.其他甲状腺疾病与甲状腺癌
在一些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中,有少数合并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也有发生癌变的可能。
7.家族因素与甲状腺癌
约5%~10%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有明显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也可以见到一个家庭中两个以上成员同患乳头状癌者。
⑤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恶性疾病,不能被治愈。除了临床罕见(仅占甲状腺癌总数的5%~10%),多发生于老年人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疗效较差外,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均完全有机会得到治愈。在分化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最常见,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75%,滤泡状癌次之,髓样癌最少见;乳头状癌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情发展缓慢,治疗后其20年生存率可高达75%以上,即使出现远处转移,也可长期带瘤生存。滤泡状癌和髓样癌,在病情的早期及时接受治疗,其治愈率可高达70%以上也是治疗治疗甲状腺癌的误区。
⑥ 甲状腺肿瘤的具体情况是怎样啊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腺瘤,少数为癌,罕见肉瘤。根据1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哥伦比亚、夏威夷和冰岛的年发病率最高为3.5%/10万,丹麦最低为0.9/10万,日本、芬兰、瑞典等国居中。甲状腺肿瘤大多数是无痛的孤立结节,临床上要注意和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有时分化性腺癌和腺瘤也极为相似,影象学和细针穿刺等检查可协助诊断。甲状腺瘤大多发生于青年女性,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手段。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它们的发病年龄、生长速度、转移途径和预后都有明显不同。
⑦ 甲状腺癌的免疫组化指标
病情分析:这个就是诊断乳头状癌的指标的,免疫组化主要是进一步确诊及区分的,每一个人的病理组织切下来表现都不一样,倾向不一样,因此为了更好的区分,选择的指标就不一样的,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可以确定的,甲状腺激素参与代谢的,目前来说激素水平还需要调节的,优甲乐服用多啦,目前有点甲亢的,可以调到正常范围的,这次甲亢只能说明近期的情况,并不能说明是之前的情况的, ,这个需要进一步看你的激素水平的,有异常就需要调理。
⑧ 甲状腺恶性肿瘤
我们之所以把恶性肿瘤称作为癌,之所以谈癌色变,主要是因为癌是一种“活体”,能转移、能扩散、能繁殖,即使早期经过治疗,但是治疗后也是会出现复发的情况,五年内复发率很高,很多癌症患者都是在癌症复发的时候失去生命的。而之所以说甲状腺癌不影响寿命,主要是因为相比其他癌症,甲状腺癌不容易出现转移,治愈以后复发率低,即使有一些没有治愈最后也不会因为甲状腺癌死亡,大部分是正常寿命的死亡。甲状腺癌进行规范的治疗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质量,也不会影响到寿命。
所以我们不能绝对的说甲状腺癌不影响寿命,如果不治疗或者不规范的治疗对寿命还是会有影响的。所以得了癌症就要接受系统的治疗。那么甲状腺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手术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不同类型其恶性程度、生物学特性和发病率不一样。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如果癌肿尚局限在腺体内,颈部淋巴结没有转移,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不需加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如果已有颈淋巴结转移,则应同时清除患侧的淋巴结。滤泡状腺癌即使癌肿尚局限在一侧腺体内,也应行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切除,如果没有颈淋巴结转移,也不需颈淋巴结清除。髓样癌手术范围是两侧腺体同峡部全部切除,由于髓样癌早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应同时将患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除。分化癌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通常是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小,为防止癌发展引起的呼吸困难,可做气管切开,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以及参百益辅助的综合治疗,目的一则是加速手术道口愈合,二则是辅助抑制残留的肿瘤细胞。鳞状细胞癌同样是属发展快、恶性程度高、较早侵犯其他重要器官,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尽可能行瘤体切除,而后给与根治性放疗,亦可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先行术前根治放疗,再行手术治疗。
2、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甲状腺分化癌有肯定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使复发率及转移率下降,并提高病人生存率。临床上常用甲状腺(干片)80~120mg/日,终身服用,也可用为甲状腺癌术后的长期替代疗法。有人认为,内分泌治疗也可用于儿童甲状腺癌术后辅助治疗。
3、保守治疗:甲状腺癌保守治疗包括两点,第一点是术后的调理,比如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饮食忌烟酒、油腻刺激术后患者要忌食烟酒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姜、花椒等,肥腻的肉类也要忌食,如能做到这些甲状腺癌患者不影响寿命的因素就占了一多半。第二点是指术后以及放化疗后的中药辅助治疗,尤其对于中晚期的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质量的提高生存期。
⑨ 甲状腺癌算不算癌症了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只增不减,一直都处于中高水平,和十年前相比,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整整提高了三倍,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组数据啊,特别是在女性方面,女性实体肿瘤中上升速度最快,它的危害程度是很大的。
“甲状腺癌不再是癌症”的说法
是一条被大众误读误传的谣言
教授解释道,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患者愈来愈多,甲状腺微小癌要不要手术以及手术的范围争论也越来越激烈。甲状腺微小癌,指的是肿瘤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肿瘤。在发现微小癌后,大多数人会选择立即手术。
那么,微小癌该不该一切了之
微小癌并不等同于早期癌,也有部分微小癌患者就诊时就已出现淋巴结转移,还有部分微小癌属于临床高侵袭性肿瘤,针对这部分患者早诊早治就显得十分重要,切不可忽视大意。
对于一些比较低危险性的甲状腺微小癌,通过专业的医生判断,在考虑患者自己的心愿以及病情轻重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暂时不动手术,并且可以采取密切的观察随访。
一、甲状腺癌临床检查
1、既往有头颈部的X线照射史,男性与儿童患者,癌的可能性大,儿童期甲状腺结节50%为癌,应提高警惕。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家族史,常提示甲状腺髓样癌。
2、短期内突然增大。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可恶变为甲状腺未分化癌,肿物可短期突然增大。但应注意良性甲状腺囊腺瘤等可并囊内出血,也可表现为短期内突然增大,应注意鉴别。
3、产生压迫症状,如声嘶或呼吸困难。
4、有侵犯、浸润邻近组织的证据;或扪到分散的肿大而坚实的淋巴结。肿瘤硬实,表面粗糙不平。
5、肿瘤活动受限或固定,不随吞咽上下移动,合并压迫症状。
6、颈淋巴结肿大。某些病例淋巴结穿刺可抽出草黄色液体。
二、穿刺细胞学检查
使用细针穿刺活检(FNAB)原发灶或颈淋巴结常可得到确诊。由于FNAB仅从细胞学角度作出诊断,对肿瘤的组织分型有一定的困难。颈淋巴结肿大的病例还可行颈淋巴结活检或冰冻切片检查。
三、X线检查
颈部正侧位片X线检查可显示甲状腺肿瘤内钙化(砂粒体)灶、气管受压和移位情况。吞钡检查,有助于了解食管是否受累。胸片检查,能发现上纵隔和肺的转移。
⑩ 什么是甲状腺乳头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度也最轻。约占甲状腺癌的半数,多见于儿童或年轻(40岁前)女性患者,有些患者在儿童时期曾作过颈部x线治疗。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病灶可经腺内淋巴管自原发部位扩散至腺体的其他部位和局部淋巴结,也可局限数年,故易忽视其性质。病理可见分化良好的柱状上皮呈乳头状突起,...核清晰伴嗜酸性细胞浆,常可见同心园的钙盐沉积。临床上除扪及结节或局部淋巴结肿外,表现较少。甲状腺核素扫描时呈冷结节; 颈部X线检查可显示瘤体有细点状或同心园钙盐沉着。乳头状癌可由TSH的刺激而生长,用甲状腺激素可使之缩小。手术如包膜完整而无转移者,寿限正常。如有血管侵犯,则80%患者约有10年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