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处理 > 血的检测数据有哪些

血的检测数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0-30 19:21:26

Ⅰ 验血的检测项目包括哪些(详细的)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

f.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规

小宝宝最常见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时治疗,就会发起烧来,这时候带宝宝到医院去,大夫就会让先验一下血。为什么要验血呢?因为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会发生变化。比如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就会产生变化;身体发生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标

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小板计数(PLT)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MEOS是指:微粒体乙醇氧化系

Ⅱ 血常规检查内容都有什么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现在各大医院的血常规检测,往往都是由机器检测而完成的。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的几个内容:即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 血小板计数(PLT) 、血红蛋白计数(Hb/HGB)、血细胞比容(HCT/PCV)、血小板计数(PLT/PC)。

除此之外还有红细胞的一些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2)血的检测数据有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检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1)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 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3)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

(4) 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Ⅲ 血常规的各项指标通常有哪几类

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

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3)血的检测数据有哪些扩展阅读:

方法

一、标本

采血者负责采集其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检验科、检验科室)的CBC标本采用的是其中含有抗凝剂EDTA(有时为枸橼酸钠)的试管。抗凝剂用来防止血液凝固。

全血细胞计数常常采用盖子为紫色或淡紫色的真空采血管。其中,含有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钾,K2EDTA)。采用这种采血管的血液标本尚可用于血涂片的制备。

过去,对病人血液细胞的计数都采用的是手工方式:在显微镜下观察病人血液样品制成的血涂片(又称为血膜或外周血涂片)。如今,这一过程一般则是利用一种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来完成的,且只是对特殊的样品才进行手工检查。

二、自动血细胞计数

血液标本经过充分混匀(尽管并不震摇),放置在自动化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标本架上待检。这种仪器有很多不同的组件,用于分析血液之中的不同组成成分。细胞计数组件负责对血液之中不同细胞的数量和类型加以计数。分析结果则会打印出来。或者发送给计算机,以供审核。

血液细胞计数仪通过细小的管道来吸取非常少量的标本。在这种管道内,有负责对经过的细胞的数量加以计数的传感器,并且还可以对细胞类型加以鉴别;这就是流式细胞术。

所主要采用的两种传感器就是光学探测器和电阻抗传感器。血液细胞计数仪借以辨别存在何种类型血液细胞的一种方式就是按照细胞的大小。其他类型的仪器则是通过测量细胞的不同特性来对细胞加以分类。

自动化细胞计数仪采样和计数细胞的数量很多,因而其结果非常精确。然而,自动化细胞计数仪却可能无法正确识别血液之中的某些异常细胞,需要对仪器产生的结果进行手工复核,确定仪器所不能分类的任何异常细胞。

除了对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进行计数、测量和分析之外,自动化血液学分析仪尚可测量全血和平均每个红细胞之中血红蛋白的数量。

对于医师来说,比如正在试图确定病人贫血原因的医师,这些信息可能会非常有用。如果红细胞比正常者小或大,或者红细胞大小的变异很大,则这种数据就可以有助于指导进一步检测的方向,加快诊断过程,从而病人就可以迅速得到所需的治疗。

自动化血液细胞计数仪包括Beckman CoulterLH 系列、Sysmex XE-2100、Siemens ADVIA 120 & 2120、AbbottCell-Dyn系列以及MindrayBC 系列。

三、手工血细胞计数

计数池用于计算每升血液之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计数池中可容纳特定体积的经过稀释的血液(因为如果对血液不加稀释的话,单位体积内的细胞数量过多而无法计数)。

为了确定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通常要制备血涂片,并分类和计数大量的白细胞(一般至少计数100个白细胞)。这样就可以得到每种类型白细胞的百分数。这种百分数与白细胞总数相乘,即可得到相应类型白细胞的绝对数。

手工计数的优点就是,借助于显微镜,可以从形态上鉴别那些可能被自动化计数仪误判的血液细胞。然而,手工计数却易受人为误差和采样误差的影响,因为与自动化分析相比,手工方式所计数的细胞数量很少。

Ⅳ 血液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北京民众体检中心专家介绍,血液检查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红细胞检查
通过检测红细胞数量的增减,可以判断是否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者是贫血。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还有可能患有肺源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二、白细胞检查
如果发现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多,则表明身体中的某些细胞受到了感染,出现某种炎症。反之,如果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的现象,则有可能患有白细胞减少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减少,会使身体造血功能遭到破坏,同时还会引起其它的并发症。
三、血小板检查
如果血小板数量增多,一般是因为身体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炎症等。除此之外,手术或外伤也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多。而血小板数量减少的病症主要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和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四、血红蛋白检查
对血红蛋白数量的检测和对红细胞数量检测相似。
以上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血液检查项目。北京民众体检中心在血液检查上有仪器和专家等优势,而且我们的体检环境很静谧。
想直接电话咨询的客户,不收取任何费用,24小时服务。
由权威专家为你解答体检相关问题,根据你的情况给予专业的个性化指导意见。

Ⅳ 血检报告中都有哪些指标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得看你具体的检验项目
血常规就是通过外周血细胞的变化
具体分析各种疾病
比如各种白细胞指标偏高考虑有炎症
红细胞血红蛋白
HCT
偏低
一般考虑贫血
也较多用于白血病等的辅助检查
血生化
包括肝功(AST
ALT)
肾功(肌酐
尿酸等)心肌酶谱
血糖
血脂
电解质(钾
钠等元素)淀粉酶
各种蛋白质等
生化得意义很广
血免疫学
包括二对半(乙肝)抗‘O’
类风湿
C反应蛋白(炎症时升高)
丙肝抗体
甲戊肝抗体
梅毒血清学实验等
主要是各类病毒性肝炎的检测
放射免疫学
包括血β-HCG(各类妊娠)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等等的肿瘤指标
其他方面还包括血型
凝血功能检查
血液流变学
血沉
每一项检测
其实都不是只有一个特定的临床意义
往往要多项结合
并结合个人的临床表现
和其他检测如B超
心电图等
才能确诊的
而且
某一项单一项目的升高或降低
往往大多是生理性的或者是实验过程中某一项目存在一定的偏差
不具有具体病理意义

Ⅵ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什么

血 常规检查 是检验我们身体 健康 与否, 血常规 检查是最常见的一个 体检 项目,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一般的都是有很多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血常规 检查项目 包括什么的回答,供大家阅读!

血常规检查项目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如果大家关注过血常规的化验单,肯定可以知道,一般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我们体检时,总会看见一串串数据,我们人体的正常状况下, 血液 中的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 贫血 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2、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3、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

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

如果 乙肝 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

重度乙肝、 肝硬化 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0的9次方/L、血小板<5*10的9次方/L时,不要选用或停用干扰素,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进行抗病毒药物。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常规检查 注意事项

(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1)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 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 头晕 、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 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Ⅶ 抽血检验哪些项目

一、肝功8项 + 血脂6项 + 血常规
1、谷丙转氨酶(ALT) 反映肝脏细胞受损最灵敏的指标。无论是患了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甚至是脂肪肝(脂肪堆积在肝脏里面,促进脂源性的炎症改变),都会造成谷丙转氨酶增高
2、总胆红素(TBIL) 肝细胞损害的检测指标
3、直接胆红素(DBIL) 肝细胞损害的检测指标,有助于区分各型黄疸
4、转肽酶(GGT) 肝细胞损害的检测指标
5、总胆固醇(CHOL) 血清中其含量过高,易引起脂肪肝、动脉硬化、脑中风、胆结石等
6、甘油三酯(TG) 来自脂类及米、面等,数值偏高易患动脉硬化、脂肪肝等
7、高密度脂蛋白(HDL-C) 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血中含量低易患心脑血管病
8、低密度脂蛋白(LDL-C) 是检测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越高越不好
9、尿素氮(BUN) 当肾功能损害、体内代谢产物堆积时,此值升高
10、肌酐(Cr) 检测肾脏的排泄功能
11、尿酸(UA) 有痛风、肾功能下降、代谢综合征及肾结石等,尿酸会偏高
12、血沉(ESR) 提示各种炎症或风湿,甚至恶性肿瘤等疾病
13、血钙(Ca) 血清中钙的测定,数值低小心骨质疏松等
14、空腹血糖(GLU) 是筛查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
15、血流变检查(40岁以上) 有助于预测血栓形成性疾病,如中风
16、甲胎蛋白(AFP) 临床上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

血常规一般看以下几项:
1、红细胞计数,增加多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减少就是贫血,减少越低贫血越严重。
2、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借此可以初步判断贫血原因。
3、白细胞计数,升高主要见于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白细胞计数升高还可以见于白血病,因此如果WBC升高的情况下,应该要进一步检查。
4、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凝固所必需的物质。PLT减少可以引起出血,升高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为中老年人,意味着血液容易凝固,发生血栓的的机会会增加。

二、乙肝五项指标(乙肝两对半)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那么很大可能说明目前身体里有乙肝病毒存在。
2、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目前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再次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
3、乙肝e抗原阳性,表明身体里面不仅有病毒存在,而且在肝细胞内复制活跃,也就是说具有传染性。
4、乙肝e抗体阳性,当患者由乙肝e抗原阳性转化为乙肝e抗体阳性时,表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停止或明显减弱,传染性也较弱,这是疾病好转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过,这并非是痊愈的标志。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表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出现后,在人体内存在的时间较长,可维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三、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病因,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某些胃淋巴瘤密切相关。

四、EB病毒抗体-----EB病毒(EBV)与鼻咽癌关系密切。

五、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清ASO滴度不断上升,提示近期有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对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Ⅷ 血常规检查有哪几项

血常规就是通过抽取病人的外周血,对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数量、形态、比例、分布宽度等进行检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查方法。血常规的检测项目包括:一、白细胞的数量多少、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单核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二、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还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三、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压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以及大型血小板、中型血小板以及小型血小板的比例是多少。

阅读全文

与血的检测数据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丘哪里有小家电批发市场 浏览:873
数据库如何计算负数 浏览:61
开车技术不行怎么考科三 浏览:950
拍产品图片摄影棚怎么调节 浏览:115
美团风控怎么检测异常数据 浏览:123
在期货交易平台上取钱要多久 浏览:610
散户债券怎么交易 浏览:146
技术大比武怎么练 浏览:740
eq在数控程序里什么意思 浏览:130
小程序怎么新建 浏览:354
今年5月上海有什么交易会 浏览:687
恒生电子数据运营怎么样 浏览:818
中西信息时代的差异有哪些 浏览:771
张掖市哪里招聘信息 浏览:149
keil如何编写程序 浏览:260
做烤瓷牙有什么程序 浏览:580
锐捷网络出去的程序员技术如何 浏览:549
抖音小店怎么选极致产品 浏览:21
抖音新手卖农产品怎么样 浏览:97
信息技术类哪个适合女生 浏览: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