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子园牛奶是杂牌吗
是合格的.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最近通过了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公司新开发的“妙西可”牛奶果汁乳饮料和咖啡乳饮料获得了出口通行证。
据了解,获得本次出口通行证的“妙西可”牛奶果汁乳饮料是李子园与丹麦丹尼斯克公司共同合作研发的。通过与印度以及国内一家贸易公司的合作,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还将把产品打入西非市场。该公司副总经理魏伯海表示,由于开拓国际市场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笔市场推广费用,所以与做国内市场相比,即使以同价出货,利润率也要高。据介绍,出口乳饮料的生产卫生标准相比供应国内市场,有许多新要求,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帮助企业尽早拿到通行证,多次组织该公司的国际贸易、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部门进行出口前知识培训,为产品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 出路的作品内容
《出 路》
——湖南邵阳学院一名校友的打工创业经历
中文系92届历史专业 叶秀军
鲁迅说:“这个世界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作为一名邵阳学院校友,刚走出大学校门时,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多少年后,经过打工创业,我终于明白,其实,路就在自己脚下。只要目标明确,勇往直前,脚下的路,也就成了出路。 命运似乎给我开了个玩笑。从学校走向社会,短短几个月下来,大学生变成了亏损企业的下岗工人。每月拿着不到100元的工资,很难想象怎么去成家立业。为了生计,我只能放弃在国企继续打工,不得不南下广东,选择一条独自漂泊的打工之路。以下就是我大学毕业后在国企、在珠三角的打工经历。
1、走进国企,因付不起路费,赴日本研修成泡影
1992年9月,我被分配在邵阳市一轻局下属一家国有中型企业邵阳市罐头食品厂,担任党委办秘书。1993年11月,我在《湖南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重塑》的论文,引起省社科联的关注。不久,我被吸纳为湖南省企业文化研究会会员。由于工作努力且卓有成效,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彰。1994年5月,我被共青团湖南省委评为“优秀青年”并被推荐赴日本研修一年。所有研修费用由日本方承担,但国际往返路费约八千余元人民币要由所在单位承担。当时厂里刚换了领导班子,经营状况急转直下,职工工资尚且不能按时发放,单位不可能考虑这笔费用。面对工厂的困境,我心急如焚,提过很多建议,出过很多主意,但无济于事,工厂已经濒临倒闭。尽管团省委在催办赴日手续,但赴日研修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因为八千元钱,我的人生在此拐了一个弯。我向厂里申请停薪留职,准备自谋出路。尽管当时对广东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我还是选择了独自去南方打工。
2、南下广州,打工生活从住灰棚开始1994年冬天,在一个又湿又冷的日子,我怀揣身上仅有的700元钱,第一次踏上广东这片陌生的热土。第一份工作是给广州一家名叫《商汇报》的报社跑广告业务。忙了1个多月,700块钱眼看就要花完,如果还拉不到一个广告业务,恐怕连回老家的路费都没有了,心里越来越紧张,担心流落街头。期间,还给报社写过很多广告,其中广告文案《豪艾斯,中国洗涤剂的骄傲》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评价。报社老板多次许诺要给点稿费,但一直没有给。后来我才弄明白,这家所谓的《商汇报》根本没有国内刊号。这是一伙外地人用来招摇撞骗的工具。南下打工的第一站,迎来的竟是一场骗局。为了能在广州生存下去,在天河员村郊外,我花了80元钱,租了一间灰棚作为宿舍,屋里又湿又脏,蚊子特别多。每天只能省吃俭用,几个面包,加点自来水,就成了我一天的口粮。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在广州火车站立交桥下,我买了一辆旧单车,一有空,就踩着单车满城转,到处看招工信息。转了一个多月,偌大一个广州城,工作没找到,倒把自己弄成了广州城的活地图。终于有一天,通过人才集市,我在番禺一家电脑公司,找到了一份文秘工作。老板说给月薪1200元,却扣下400元作押金。除掉吃住,实际每月到手的不到500元。直到我辞职离开,老板也没把押金退给我。
3、来到顺德,竟是几幅对联,改变了打工命运
1995年6月,通过《羊城晚报》的招聘信息,我参加了顺德首届人才交流大会,通过了几个单位的初试。我选择参加顺德金冠涂料厂的面试。由于人生地不熟,搭公交车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到了顺德市区,又被摩托车司机拉着兜圈子,市区到工厂不到800米的距离,兜了半个多小时,几元的车费竟要了20多元。我赶到厂里时,已是下午,早过了面试时间。老板见我姗姗来迟,样子像个农民工,有点不高兴。他说,给你三分钟时间,写幅关于“金冠涂料”的对联。行就留下,不行就走人!我情急之下,修修改改,写下了这样一幅对联:“金碧辉煌,涂天下之壮丽;冠日齐飞,料人间之精彩。” 老板看了我写的对联,又看了我秀丽的笔迹,马上来了兴趣!他竟然要我再写一幅对联,最好把他的名字嵌进去。老板叫周伟彬。我顺便问了句,老板娘呢?他说叫赵雪梅。我想了一会儿,竟然也对出来了:“周瑜定赤壁,伟业春秋,彬然铸就;赵云辅刘汉,雪夜相随,梅亭为证。”周老板认真看了,连声叫好!他还要我即兴写一首金冠歌词。我硬着头皮,足足用了10分钟,连写带改,草草地赶出了一首金冠歌词。想不到,这首歌词后来被谱成了曲。老总是爱才之人,仔细看完这首歌词后,激动了!就主动和我聊起来,这样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夜幕降临,老板请我去皇帝酒店吃晚餐。席间,他问我有啥要求,我说管吃管住就行。他说,工资呢,我随口说了个数:2500元,谁知他竟满口答应了。第二天,周总就宣布让我担任广告部主管,负责市场策划和企业宣传工作。到了领工资那天,我去财务部,出纳员拿出厚厚的一叠钱让我签名。从来没见到这么多钱的我,竟然不敢在财务人员面前点数,赶紧跑去厕所,一数,果真有2500元!啊,简直太多了!轮到我惊喜不已了,真想不到一个月能有这么高的工资,比我在国企工作两年的工资总和还多!我觉得周总给我的工资太高了!我没有理由不拼命工作,也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在金冠涂料厂期间,我多次组织公司参加国内交易会和博览会,多次主持产品新闻发布会,在全国各大媒体大力推广公司品牌形象,和各地经销商共同规划产品,策划广告,拓展市场。金冠涂料的市场销量每年以亿元数增长。当年的这位周老板,就是2001年以7亿元身价在《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排名第76位的涂料大王。
4、年薪十万,打工仔成了老总们争抢的红人1996年9月,在广交会期间,我认识了一位同行业的老总。想不到,这位老总竟然对金冠涂料和我的情况十分清楚。我们在一起对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我的一些见解和思路让这位老总大为赞赏。看了名片,知道这位老总就是香港友丰集团曾董事长。曾总迫切要求我加盟他公司,愿出高薪聘请我做他的副手。好消息接踵而来。没过几天,我又收到了来自广东科龙集团的录用通知。在此以前,科龙集团有过几次大型人才招聘活动。我在工作之余也顺便参加了科龙的人才招聘会。在300余人的应试者中,经过笔试、面试,想不到这次竟被科龙集团录用了,职位是集团总部企业形象策划中心广告主管。按规定,公司将配给我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还可以解决家人的工作调动。同年10月,我好不容易离开了金冠涂料,来到了当年闻名遐迩的科龙集团总部上班。友丰集团曾总的电话依旧不断。他许诺,愿出10万元年薪为底薪,外加销售提成,年内赴任还另给1万元现金做安家费,路上所有花费实报实销。这的确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条件!我心动了,刚来科龙不到两个月,我就向集团总部李书记递交了辞呈。李书记说,你的工作前景很好,一般人都很难进来,你为什么要走?我只好说出原由。毕竟年薪10万,对于我这个外来打工人来说,诱惑太大了。我放弃了待遇优厚的科龙集团部门主管职位,进入了香港友丰集团旗下的广州燕岗合成材料厂有限公司。曾总很讲信用,年底就和我签订了年薪十万的聘用合同,做副总经理,主管全厂的营销、企划和广告事务。在广州燕岗公司工作期间,我辅佐曾董创办了一家新企业——广州丽高雅涂料有限公司。当年的冠芳品牌,现已成为燕岗公司的主导品牌。当年新开发的一个油漆品牌838聚氨酯漆,由于质量过硬,拓展有力,市场来势喜人,一时间在全国出现了很多838的仿冒品。不到一年时间,燕岗公司的销量比原来翻了一番,销售额突破1亿元。 我在广州燕岗公司的举动,也许对金冠涂料构成了竞争压力,由此更激起了金冠周老板的爱才之心。经不住周老板多次热情相邀, 98年3月,我又回到金冠干了一年。99年3月,离开了金冠涂料集团,准备自己创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得改革开放之先,信息发达,经济活跃,产业成链,环境宽松。这一切,为有梦想有准备的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事业舞台。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企业策划和管理,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认识了不少国内的涂料厂商。我决定从自己最熟悉的广告行业入手,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1、投身广告市场,做一个有价值的广告人
1999年4月8日,在我的人生历程中,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酝酿很久的亚域包装设计服务部诞生了。虽然投资不到10万元,但当年就创下了100万元的营业额。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经营化工、涂料、建材等方面的广告策划业务。2002年8月,顺德市亚域火狐广告有限公司在以前包装设计服务部的基础上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当年实现盈利100万元,业务范围已逐步拓展到珠三角及国内部分城市。2004年11月,公司实行经营体制改革,吸收了一批国内优秀的广告人才、Web设计师和提案高手。建立起从市场调研、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影视制作、媒介代理、ICP代理、网站建设和客户服务等日臻完善的广告运营体系。2006年10月,公司导入国际4A广告的科学运行机制,走上一条以涂料建材品牌策划代理为主的专业化广告经营之路,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及东南亚市场。亚域火狐广告成为顺德广告协会理事单位,也是顺德规模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综合实力进入佛山市广告行业前列。 亚域火狐广告的成长轨迹,证明了一个师专生除了当老师外,凭着勤奋和执着,还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广告人。
2、投资教育事业,圆一个师专生的教育梦
记得我在大学毕业前演讲的题目是《叶的事业》,讲的就是一个师专生的教育梦想和追求。但毕业后没有真正当过一天老师。每当在企业工作不顺心时,总有一种投身教育的冲动。2001年4月,在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博罗县博艺中学开始投资筹办。2002年7月,经惠州市教育局批准,博罗县博艺中学正式成立。9月1日初中部顺利开学,当年招收初中新生200余名。随后几年,初中部人数每年以倍数增长,到2004年9月在校初中生达600多人。2005年7月,经惠州市教育局批准,博罗县博艺中学更名为惠州市博罗县博艺学校,在原来初中部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增设小学部。至9月开学时,小学部250余人,初中部650多人。2008年4月,博艺学校投资60万创办幼儿园。至9月开学时,在校生总数达1200多人。其中,幼儿园突破150人,小学部400多人,初中部700多人。教职工将近100人。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博艺学校进入了惠州市民办学校前六强,在博罗县纯民办学校中稳居第一名。学生高中升学率100%,重点高中录取率稳定在50%左右。学生荣获国家级大奖达37人次,获得省市县各类竞赛奖100余人次。2007年9月,学校同时荣获 “博罗县中考成绩进步奖”和“惠州市初中教育教学成绩进步奖”两项大奖。本着“立信百年、质量为本、服务取胜”的办学理念,学校从全国各地高薪聘请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组成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确定了“诚信、明志、博学、共进”的校训。始终坚持优质教育、优质管理、优质服务。致力发展成为广东省一流的名牌学校。
3、投资印刷实业,创一片广告印刷新蓝海广告离不开印刷,印刷也需要广告。2007年4月,与我弟等人合资创办佛山市红苹果印刷有限公司。斥资一千余万元,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海德堡SM74速霸四色印刷机、德国马天尼胶装机、数控触屏切纸机及印前、印后配套生产线。荟萃了一批国内印刷专才,致力于成为一家专业设计、印刷、包装、制作、服务一体化的高端印刷企业。公司以高档书刊和精美包装为主营方向,以高效快捷为特色,以专业服务为优势,全面执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印前、印中、印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向顾客提供科学的印刷包装解决方案和精美的高档印刷产品。创办一年多来,公司凭借雄厚的设计实力、业内领先的印刷工艺以及专业出色的市场服务优势,在顺德印刷业中脱颖而出。我们确定“专业、责任、务实、创新”的企业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的管理原则,强调人才、规则、流程和文化的重要性。以珠三角为起点,面向国内、国外两大印刷包装市场,按照科学的公司治理原则,以分公司或办事处为前沿阵地,以印刷工厂为后方基地,整合业内印刷资源,不断进行战略扩张,全力发展成为一家品牌化、规模化的现代高端印刷企业。 李子园求学是快乐的,南下打工是艰辛的,他乡创业是艰苦的。在此母校50周年校庆之际,作为离开母校16年的老校友,虽然仍在经营着广告、教育、印刷三份不同的事业。但所有的事业板块还都处在创业成长期,并没有做强、做大,所以谈不上什么经验和成就。
在这里,我只是想就自己多年的打工创业经历,谈点个人体会。1、在校阶段的学习,真的很重要。基础扎实,一专多能,有技在手,才能更好地谋事立业。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往往在关键时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人生方向。当初我到顺德应聘时,如果没有平时的学习积累,如果没有那几幅临场发挥的对联,我的打工经历可能会被重新改写。2、做事先做人,态度很重要。无论对谁,换位思考。没有态度,往往意味着没有人缘,没有进步。我在学生时代一直是学生干部,从班长、团支书,做到武冈一中校团委副书记,再到大学入党。我觉得,在这些信任的后面,可能与我一贯积极主动的态度有点关联。3、无论在哪里打工,无论给谁打工;先谈努力与付出,再谈收获与发展;不管别人怎么做,先说自己怎么做。这是一条打工定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只有把自己变成了金子和钻石,才会真正闪光发亮,创造人生价值。当年我如果没有那份对老板的感恩之心与对事业的拼博精神,也许就没有后来的10万年薪,更谈不上什么创业了。4、任何成功的背后,必先经过磨难与艰苦。风雨过后是彩虹,信念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过去在广州的灰棚生活,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机会。艰辛的打工生涯,磨炼了意志,对我事业的成长起了很大促进作用。5、当老板,我看更多的是责任,而不全是荣誉和利益。当具备了承担更多责任的心态和能力时,就可以去创业,去当老板。否则,就退而求其次。特别是当中小企业的老板,压力大,责任大,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
为个人谋利者做得累,为员工谋利者做得强,为股东谋利者做得大,为社会谋利者走得远。这是我对打工创业的一点看法。多年来,尽管在事业多元化的道路上走得有点坎坷,但我个人并不觉得很累。也许是我懂得分享,也许是我这么多年的经历,多少印证了以上这些道理。从这里,我似乎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其实,路就在自己脚下,出路在于勇往直前!
2008年10月8日 写于广东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