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院开庭什么人可以做代理人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可以作为代理人。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职业证书,接受委托或指定,可以以律师的身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应当具备的条件是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
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但我国的不同法律对近亲属范围的规定不尽一致。
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即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人和有关团体推荐的人。也就是说,当事人所在的社区、单位除可以推荐本社区、本单位的人担任诉讼代理人外,还可以推荐本社区、本单位以外的公民担任诉讼代理人。
综上所述,法律规定的可以做代理人的只有四种人,简单说来就是有资格代理的法律专业人士或者当事人自己所熟知的亲朋好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七条: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2. 什么人可以成为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区别在哪里
监护人和法定代理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的,两者的区别是监护人负有日常的抚养、照顾被监护人的义务,当被监护人构成了民事违法造成了损害赔偿的,监护人需要就其没有尽到监护义务的方面进行损害赔偿。而法定代理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进行诉讼的时候才产生的。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三条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第一百七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终止:(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三)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 哪些人可以成为法定代理人
一、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只能由其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进行诉讼活动。法定代理人是全权代理,其法律地位相当于当事人,其代理权限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权利。
法定代理一般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和其他无诉讼行为能力的行政诉讼原告和第三人,而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只有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才可以作为其法定代理人。
二、法定代理人的特点
1、法定代理产生的依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委托代理中,代理人的代理权是由委托人通过委托授权而产生的,而法定代理权的产生是不以当事人的个人意志为条件的,而是直接源于法律的规定。
2、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限范围也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且一般都属于普通代理或全权代理,没有代理权限范围的特殊限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则取决于委托授权书的规定,既可以是全权代理,也可以是特别代理,代理人只能在委托人授权的范围内代理委托人进行法律行为。
3、法定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特定的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拿樱的血缘或亲缘关系正是法定代理产生的基础。
三、民法典中对法定代理人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消配丛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有别于委托代理的就是由法律直接规定卖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