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药代理利润怎样算的公式呢例如:药品低价60 中标价180 配送点7个点 税票10个点 怎样算呢
开给配送商的开票价=中标价180X(1-配送7%)=167.4
税票成本=(开票价167.4 - 底价60)X10%=10.74
利润=开票价167.4-底价60-税票成本10.74=96.66
按中标价算利润率=96.66/180X100%=53.7%
按底价算利润率=96.66/60X100%=161.1%
2. 药品代理商有多大的利润
药品批发代理商中间利润很大,但实际纯利润不大,因为被医院从中赚了大部分。只能以量来赚。
3. 连锁药店都有哪些利润模式
连锁药店有着广泛的采购渠道,以及符合客户消费心理的销售模式。销售亮越高,利润也就越高。因此利润模式和销售模式其实是紧密相连的。那么连锁药店有哪些利润模式呢?
1、保证产品品种齐全与产品质量
一些药品盈利非常高,这些产品在保证质量以及对症的情况下可以主推。在进货过程中连锁药店坚持以下原则:品类齐全原则,不同种疾病药品要齐全,中西药齐全原则,治疗不同种疾病中西药皆有,剂型规格齐全原则,有限选择的原则,每类主推产品给消费者1-2个选择。疗效第一的原则。严格把关质量和疗效。保证回头客。
2、改变思维模式,变被动从医药公司调货为主动自己寻求代理
从医药公司调货,有时虽然可以不支付现金,但是利润水平大大降低,畅销产品不盈利已经是普遍现象了。这就要求连锁药店自己直接寻求高利润产品,具体思路如下:主推高毛利率产品必须自己有强大的采购功能或者是有一群现款进货的个体供货商为你供货。
3、选择主推产品的几大思路
思路一:找完全竞争的品种来主推。由于是完全竞争品种谁也不去主推,反过来就是没有竞争。
思路二:找竞争不激烈的品种来主推,找偏门品种、独家品种、全新剂型来主推。避开竞争。
思路三:找新特药和高端产品、进口产品来主推。
思路四:寻找价格高,价差大的保健食品来主推。
思路五:独家代理品种作为主推。
思路六:找知名品牌的替代品来主推。
4、选择不同品类的原则
首先要盘点自己的产品结构,对于自己产品结构中没有的产品,马上寻找主推品种,对于品类不齐全的马上补足,同时要注意产品的流行周期,选取最近可能流行的品种主推。一般地说,100平米的药店,能经营的品种也就2000个左右,因此品种齐全并不是说同一产品可选择性越多越好,一般一个品类的一个剂型的产品,给消费者1-2个选择足矣。产品结构中确定思路是:如果为了引客上门,则可以用一个知名畅销品种加上两个你的主推产品。当今连锁药店众多,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详细参考资料:http://www.bjcaotang.cn/html/7015243634.html
4. 北京药代一个月真的能赚1、2万吗
是的,这行真的能!据我所知还不止1.2万,不过只是少数人,这行不好干,大浪掏沙只有很少的人能最终站住脚。
听一下医药代表是怎么说的吧:“药价为什么会越来越高?你没看医院的大楼也是越盖越高吗?有些医生的汽车越换越好吗?”
医生吃了最肥的那块肉
这个利益链条不像江湖上那样论秤分金银,斤两一般多,而是按作用大小各取其利。“药价虚高里最肥的那块肉谁吃了?”业内人士说,“当然是开药方的医生。”
按照潜规则,给开处方的医生提成,小公司的药提成比例是药价的20%至25%;大公司的比例会少一些,是药价的10%至15%。“大公司的提成少,但福利会好一些,除了组织旅游活动,也会赞助会议搞学术推广,还会赞助医生到国外参加会议、研修、访问。”
一名医药代表说:“我们医药代表收入确实不错,一般每月都有一两万、两三万元,这些钱全是来自药品提成。但我们这个收入远远低于拿回扣的医生。”以某种妇科中成药为例,省级代理的供货价是每盒10元,医院的进货价是39元,然后医院以45元的价格卖给患者。医生每盒提成10元,医药代表提成5元。另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省级代理供货价是每盒12元,医院卖54元,医生的提成可达12元。
医药代表还透露,越是高价药越挣钱,越是进入大医院越挣钱。以某种抗生素为例,卖给患者是132元一支,每次输液是两支,每支大夫能提成50元,而医药代表的提成是5元。“一个疗程一般是7天,你想想大夫能提成多少钱?在大医院,稍微有点名气的外科手术大夫,每个月光提成就可能有三四万元。”
据医药代表介绍,肿瘤药物和抗生素最挣钱。“有的一两千元的高价特效药,大夫开一支甚至就可提成500至800元。”
营销自然人,绰号“药虫子”
国外大型药企和国内大中型药企的药品销售环节是自己来做的。但是,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药厂,其中60%的药厂规模不大,年销售在5000万元以下,它们根本没有销售队伍,而药品的销售必须靠人来打通各个环节,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粉墨登场,按照医药界的行话,他们叫“营销自然人”,还有一个绰号:“药虫子”。其实就是卖药的个体户。
“药虫子”做小药厂药品的代理人,别小看了这些个体户,他们的能量更大。他们有的是转行的医务人员,有的是资深医药代表,也有的是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他们不具备法人资格,往往挂靠在当地某个医药公司。
据悉,目前全国有上百万的“药虫子”,他们运作的临床用药数目巨大。像“天价芦笋片”,就是“药虫子”运作的。“天价芦笋片”所有利润中,药厂占20%,“药虫子”占20%,医生占40%,其余20%是各个医药公司的“走票”费。
“走票”是医药销售环节的黑幕之一,有“药虫子”就有“走票”。以一个出厂价10元、零售价92元的药品为例,“药虫子”以医药公司A的名义,以10元的价格从厂家购药,然后医药公司A以20元的价格给另一家医药公司B开票,B公司付20元给A公司,A公司只赚其中6%的开票费,其余的9.4元返给“药虫子”。然后B公司再将药品以30元的价格给C公司开票,B公司同样也只赚取6%的开票费。以此类推,经过若干个公司,最后到医院的价格为80元,医院再加价15%卖给患者,这中间就有70元的利润,而“药虫子”需要付出的只是每经过一个公司的6%的开票费,但是最后给医生的回扣却是很高的。
在整个“营销”过程中,走的只是票据,药品其实是从药厂直接送到医院的。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走这么多中间环节?干脆从药厂直接按80元价格卖给医院岂不省事!可是如果这样,“药虫子”就不能套取现金支付给一个又一个医生,“药虫子”只能通过“走票”来套取现金。原来,按照财务制度,医院都是以支票的形式付款给医药公司的,医药公司之间、医药公司与药厂之间也是支票结算,把套取的现金化整为零分散在各个医药公司,便于套取。同时,多次“走票”,也可以把出厂价较低的药品一步步变成高价药,总不能从10元出厂价一下子提到80元。医院也欢迎高价药,如果药价很低,按规定只能加价15%,是加不了几个钱的。
大家常说药品流通环节过多,经过多级代理,层层加价,导致药价虚高,以为各级医药公司吞噬了利润,却原来是利润的大头落到了“药虫子”手里,又转到了医生手里。
价格越高越好卖
价格一降,该药必死
简称“一降就死”
医药行业另一个潜规则是:中标价越高的药品,越好卖。
在招标过程中,企业通常会提前做公关准备,尽量使中标价格变高,中间的巨大利润被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以及医生瓜分。这样的药品“操作”的空间才比较大。很多低价药消失之谜也因此解开:国家一旦要求某种药品降价,而利益链条中每个环节都不愿意减少自己的利润,那只能压缩出厂价,让厂家承担降价损失。如果厂家拒不让步,中间的利益驱动机制就不灵,药就卖不动,受伤的还是厂家,所以很多厂家干脆选择停产这种药。
针对药价虚高,国家发改委近年来先后29次分别降低某些药物的药价,但是百姓却始终“没感觉”,因为降价药消失了,百姓吃的还是高价药。
药厂其实并没有真的停产这种药,而是换个名称或改变剂量重新申请“新药”,而“新药”往往容易获批,再以数倍于降价前的价格上市,等到社会反应强烈,价格部门再启动降价手段,该药就再来一次生命轮回……如此循环,药价也呈螺旋式上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于明德会长指出,只要医药公司、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利益均沾的潜规则不改变,虚高药价就很难回归到合理范围。
以药养医是药价需要的根源
朱幼棣,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原司长,着有《大国医改》一书,剖析中国医改。他在与郑州药交会同时同地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高峰论坛上怒斥:“国际上,仅有20%的药品经由医院卖出,而中国80%的药品由医院卖出,中国医院普遍存在以药养医现象,医生成了最大的药贩子,为数千年来之未有!”是啊,希波克拉底、张仲景、李时珍都不是卖药的啊,而他们的后裔却不乏唯利是图的药贩子!悲乎!根源在于“以药养医”的体制,体制才是“天价药”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微博上,有医生大倒苦水:“物价飞涨!但我当医生15年了!挂号费还原地踏步!合理吗?手术费十几年没变,合理吗?各种诊疗费用永远不变,合理吗?我支持大幅降低药费!但同时将这十几年没有变化的诊疗费用至少提高5倍!”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指出,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医院是公立医院,各级政府给公立医院足额投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投入普遍不足,只占医院运营所需费用的10%左右,剩下的90%靠医院自筹,然后自我发展,给自己发工资,所以允许医院将药品加价15%卖给患者,这才产生了“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的现象。“院长必须带着医生去挣钱,不然就要饿死。”
在世界各国,医生作为高知群体,都是高收入人群,而在中国,医生要实现高收入,必须付出良心、道德、名誉甚至违法的代价。
国家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接受采访
时说,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当时实行了药品加成政策,允许医院进药之后加价15%,然后再卖给患者。这个15%收益就用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没有增加对医院的投入,却把医院推向了市场,可以赚钱。医院要创收,来钱最快的就是卖药,因此,原来的药品加成政策,逐步演变成以药养医的这种逐利机制。这种逐利机制,使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的方向。导致老百姓看不起病,同时老百姓也用了很多不该用的药。
要想真正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首先必须要让药品跟医院的利益脱钩,医院不靠这15%的药品加价生存,同时,政府对医院要增加财政补贴,保障医院健康运行。医生的收入,财政负担一部分,另一部分依靠更高的诊疗费用,体现医生的价值,而诊疗费用则由国家通过医保埋单。这样,既能保障医生利益,又能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这,或许是下一步医改的方向。
5. 药品销售的利润大不大
你你明白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区别。
代理商的利润肯定大撒,但是,销售的肯定比较慢,。。
6. 医药招商代理主要是做什么,能赚到多少钱
1. 医药招商代理其实就是医药公司的销售员,不过他们面向的客户不是终端客户,而是各个医药批发商,经由批发商的渠道销售药品。
2. 直接将药品销售给批发商的话,医药公司的利润就会被去掉很大一块,因为给批发商的加价是有限的,批发商要赚取药品批发环节的利润。
3.对招商代理而言,主要看的销售业绩,由销售业绩来决定收入水平,也跟医药公司的业绩考核指标有很大关系。
7. 一般医药公司的利润点是多少,做终端的,一年销售额在5000万左右,那老板估计可以赚多少,我是山东泰安的
这个不一定,处方药品/注射用剂利润从出厂到代理公司到业务员到医院这三道卡利润在15%-35%左右。非处方药品利润在15%-30%左右,我说的这是大体的,有个别的国家限制用药可能会高一点。5000万的销售额得看他给业务员提成是多少,这个具体利润算不出来,泰安年销售额5000以上的除了容大医药没几家
8. 零售药店出售药品利润大概是多少
药品在研发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一个药从开始研制到最终上市需要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甚至更长,这段时间的投入消费者是看不到的,不能光从生产成本上去看一个药品的利润。比如伟哥的研发就花了十几年,研发费用大概在20亿美元左右,这肯定得从消费者手里赚走,能不暴利吗?
一般来说私营药店不从药厂拿货,如果要从药厂拿货,全国那么多药店,而一个牌子的药只有一个厂家,哪个厂家能给那么多的药店发货啊,搞订单都要搞死去。另外出售的药品利润有高有低,市场卖的越久的药品,利润就会低,药是越卖越便宜的,物价虽然上涨。
1、正常来说,一个药店的药品利润在15%
2、有个别的药属于新药,也就是药房重点推荐的药,利润会高一些或者很多(具体涉及到人家的商业秘密,别人不知道的),因为做的宣传什么的,都要从消费者手里转回来的嘛,很好理解,哈哈
3、有一部分药是属于消费者非常认可了的,比如藿香正气水什么的,可能只有1%的利润也得卖,甚至是零利润,不卖别人会觉得你这个药店真破,这种药都没有,影响形象,呵呵
9. 请问:开药店的进货渠道以及药的率润是什么
一般进货渠道有四种:
一:医药批发公司,这个也是主要渠道,一般的普药都是从医药公司进的。
二:厂家直接供货,很多厂家特别是一些知名厂家都有办事处,业务员会上门送货。
三:自主从厂家进货,这个基本上很少。
四:医药流通市场直接进购中药。
从正常的医药公司进货通常利润很低,大多都是品牌药,要是指望这些药赚钱,药店就得关门。一般药店的老板都有自己代理的一些品牌,这些药也是大厂出的,只是二线,三线药品比较赚钱,所以可以经常关注一下各地的招商会。
(9)药物代理利润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药店的进货工作可划分为三大作业管理流程:进货管理、存货管理和滞销产品管理。
开药店因药品太多且药品一般都有保质期,自己人工管理很累且易出错,请人又成本太高。可安装使用下飞蝶药店管理软件,让电脑来帮管理,既不易出错、又省人工成本。
飞蝶药店管理软件支持条码扫描枪、小票打印机、钱箱、会员卡积分、打折、预充值与付款、会员生日软件自动发祝福短信等。
可一键查任意指定时间内的(例如:每日、每月、每年)指定药品的销售量、利润、库存、存货总金额、提成、药品快过期信息等等。还赠送药店专用药品条码及价格信息库,不用一个个输入,直接导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