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交易市場 > 古時候交易用碎銀怎麼計算多少

古時候交易用碎銀怎麼計算多少

發布時間:2022-01-27 05:52:58

1. 古代的碎銀是怎麼算一兩,二兩

一般身上都帶有小稱的,電視上看的都不對,是導演省得麻煩

2. 古代的錢是怎麼計算的多少銅板為一貫多少貫錢為一兩碎銀又是怎麼算的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現在多少錢

我們常常看到古裝戲里用銀兩做錢的單位,那麼一兩銀子到

底是多少錢呢?我也很想知道,於是到網上查了一下,得出

了初步的答案。不過,這里聲明,筆者不是學歷史的,只是

利用從網上查到的講歷史的文章,做一個大致的推算,獲得

一個感性認識罷了。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

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

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

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

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

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

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

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

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

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

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

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

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

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

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3. 古代的人們買東西都用碎銀子,他們是怎麼判斷價格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用碎銀子買東西,並不是根據碎銀子的大小來判斷價格的,因為光是看大小並不能分辨出指定銀子到底值多少錢。他們是根據銀子進行稱重,然後來判斷價格,有的時候他們還根據銀子的成色來判斷價格,所以隨便丟下一定銀子,當然是不可以的。

最主要的是,有一些東西的價值,用碎銀去支付反而是浪費了,有些東西價值很小,用碎銀去衡量,甚至是衡量不到。如果是用銅錢,就很容易知道它的價值。雖然銅錢比起碎銀來說不好攜帶,不過將它穿起來就可以作為正常的錢來使用,也是很方便使用。

最主要的是,每一個件物品都有特定的自己的價值,用銅錢就很清晰的知道他們的價值,所以人們一般都使用銅錢去交易,在小的物件的時候。而購買比較貴重的東西,人們會選擇用銀兩或者是金子去交易。

4. 古時的「碎銀」究竟是等於多少當時的多少錢

下面的參考資料里也有,但比較亂。
我好像看過一個報告,說是古代的貨幣沒有現在這么統一,貨物流通也很慢的,但一兩銀子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三五百塊錢的樣子,幾錢銀子就可以吃一頓很不錯的飯菜了。

5. 古代碎銀子值多少錢,為什麼客人扔下碎銀就走店家不用算賬

在影視劇中總有這樣一個場景,客人們在飯店吃飯,大快朵頤後僅是扔下一塊碎銀子大聲說不用找了,然後拍屁股走人,這時店家一般是十分開心的。這就不禁令人好奇了,古時候所謂的碎銀子究竟值多少錢呢?為什麼大小不一的碎銀店家不需要稱量和計算,難道他們目測就能知道這銀子夠不夠飯錢嗎?
我們都知道古代人使用銅幣和銀兩作為交易的媒介,其實一般來吃個飯用銅板就足夠了,銀子是很珍貴的東西,除非是特別貴重才會用到碎銀。歷史上,人們真正買東西使用碎銀時店家將會用專門的稱來稱出銀兩的重量,不可能放嘴裡咬一下或者隨便用手掂量看一眼就知道夠不夠了的。
在碎銀子之外,官方會發行作為標準的元寶,就是我們影視劇中常常看到的固定形狀的五兩,十兩或是五十兩的銀子。而這些銀子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普通人正常的生活中幾乎不太可能用到。要知道古代一個農民一年也就能收入30兩左右,一兩銀子能夠抵2000個銅板,平時的衣食住行花費僅需一到兩百個銅板就可以了。所以,不可能存在拿元寶去付飯錢,當然,相對於吃頓飯,碎銀的價格也是很高了,雖然碎銀子會有一定質量的不同,但無論如何一桌飯菜扔一個碎銀子肯定夠了,要是每個客人都這樣,那店家估計做夢都能笑醒。
古人因使用的是金屬的流行貨幣,所以為了便於攜帶和使用,人們會把元寶融成碎銀,銀子中質量和成色各不相同,古裝劇中經常會聽到多少多少兩紋銀,這個紋銀就是銀子中成色最好的一種,價值自然也最高。在普通人家能夠見到啊,一小袋碎銀就算非常不錯了。這些銀兩只會在婚喪嫁娶這樣的大事中使用,平常只會用銅板,而王公貴族們確實喜歡用元寶來到處顯擺,動不動就揮霍普通人半年到一年的收入。

6. 古代的碎銀怎麼計算價錢客棧不擔心客人扔的銀子不夠嗎

銀子是我國古代時候通用的一種貨幣,也是一種貴金屬。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的一個鏡頭,就是客人吃完後留個碎銀在桌上,轉身就走,客棧小二也不前去清點,難道他就不怕給的銀兩不夠嗎?而且銀兩大小不一的,也不要需要稱重一下來計算呢?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古人的這個銀兩是怎麼算錢的吧!

綜上所訴,能扔銀子的說明是位款爺,是非常有錢的,所以店家完全不擔心客人留的錢不夠。當然也不是每位顧客都能留下碎銀的,平常百姓還是留的銅板較多。那麼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古時候的人是怎麼使用錢幣,怎麼計算價錢的了吧!

7. 在古代怎麼才能知道碎銀的價值是多少

需要一種工具,叫戥(děng)子,戥子學名戥秤,是一種宋代劉承硅(據傳)發明的衡量輕重的器具。屬於小型的桿秤,是舊時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清代大量使用,很精確的小稱,可隨身攜帶。

除了重量之外,碎銀的成色也會影響它價值的判斷。有經驗的商家一看一掂量就知道大概幾斤幾兩了。

碎銀的價值在銀子和銅錢之前,一般銀子用於大額交易或是儲存,市面上的流通貨幣以銅錢為主。

(7)古時候交易用碎銀怎麼計算多少擴展閱讀:

戥子,屬計量用具,清代流行,主要用於稱一些貴重的黃金、白銀、珠寶、中草葯等,以克為計量單位,小秤盤,鉈為黃銅或白銅。秤桿有骨質、象牙、虯角、烏木等,最好的是象牙桿,其價值也高。

戥子盤,是放置稱量物品的器皿,一般是由青銅鑄造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銅板沖壓而成。戥子錘,又叫秤鉈,也是由青銅鑄造。戥子錘的形製品種繁多,有高度適中的圓柱體,有厚薄得體的橢圓形,有如同硬幣的圓形,有鑲嵌金銀飾品的組合形。

有的為了擴大稱量范圍,一個戥子備有兩個大小不等的戥子錘。

8. 古時候交易用碎銀怎麼計算多少

我們常常看到古裝戲里用銀兩做錢的單位,那麼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呢?我也很想知道,於是到網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過,這里聲明,筆者不是學歷史的,只是利用從網上查到的講歷史的文章,做一個大致的推算,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罷了。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 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 八錢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銀每兩換錢 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2元

結論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 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 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 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 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 = 人民幣2000元 = 10兩白銀

1兩白銀 = 人民幣200元 = 1000文錢 = 1貫(吊)錢

1文錢 = 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驗證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 = 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 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 = 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庫平營造制」,與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約等於國際標准制的600克(597克多點)。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還有殘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黃金的計量單位「兩」、「錢」就是用庫平營造制的計量單位。一「兩」相當於國際標准制37.5克,一「錢」相當於國際標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為了與國際接軌,並統一中國度量衡制度,解決不同地區之間度量衡差異給經濟發展帶來的障礙 ,促進經濟發展,進行了度量衡改革。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習慣需要,將「庫平營造制」改革為「市制」,為與國際接軌,將「市制」與國際標准制方便換算。特將「一營造尺」改為「一市尺」,等於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於二市裡。「一庫平斤」改為「一市斤」等於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稱「一二三制」。「市制」與「庫平營造制」計量接近,老百姓易於接受。而市制與公制換算簡單,能為國際貿易接受。俗稱「斤有所短、尺有所長」,即市斤比庫平制重量小,市尺比營造制長。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稱成功。為以後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至今仍在發揮其基本作用。
民國時期的另一個大的改革是幣制改革。
北洋政府時期在幣制改革上的一個較大動作是「廢兩改元」。清末時,雖然中國也有銀鑄幣,但貨幣制度是以銀兩為單位,制錢(包括銅錢與銅元)為主要流通的輔幣。貨幣單位相當混亂。既有以庫平兩為單位的計量,也有以海關兩為單位的計量。同時,銀鑄幣和銀兩的成色也極不一致。這個混亂的幣制極大地阻礙著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於是,就有了第一次幣制改革 :「廢兩改元」。即北洋政府頒布「國幣條例」,規定以銀元為基本貨幣單位,停止銀兩流通。一元銀元重庫平銀七錢二分,含銀量為85\%。一元等於十二角(仿英制)。以銅元為輔幣,停止銅錢的流通。一元銀元與銅元的比價基本上在180--188之間漲落。俗稱「洋長洋短」。每日銀樓或銀行都會發布當日銀價。當銀價上漲時,稱為「洋長」,當銀價下跌時稱為「洋短」。民間小額交易基本上以銅元計價為主。銀行發行紙幣以元為單位,一元紙幣兌換一元銀元。貨幣以銀為本位。
這次幣制改革使全國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統一。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
另一次幣制改革是南京政府為解決金融危機而進行的。30年代時美國貨幣放棄銀本位,實行金本位制,規定1盎斯黃金等於35美元。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倫敦)收購白銀,導致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中國的貨幣制度是以銀為本位,但自己產銀不多。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在東北、華北大搞武裝走私,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同時,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的貨幣升值,進口狂增、出口受阻,影響經濟與發展國際收支平衡,如不及時改革將導致中國金融崩潰。南京政府與英國、美國談判貨款為幣制改革提供外匯保證。最後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詳見《中美白銀談判》)。於是,南京政府決定進行幣制改革,停止銀元流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後增加)四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定貨幣,用於交易與完糧納稅。法幣與英鎊、美元掛鉤。

現在看電視劇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夠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
這里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國時候,就流通銀元了,稱為國幣。民間稱為「袁大頭」。它的價值也比較高,可兌換180多個銅元。按當時物價水平折算今日的購買力,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35元左右。考慮到生產的發展,糧食和日用品價格的下跌,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銀子價格算,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50-60元左右。當時辦一個比較好的印染廠投資也不到一萬元。買一較輛當時比較好的轎車大約是1000元。所以不會有拿出一個銀元買一個饅頭的情形出現,最多一個銅板。
銀票其實是山西票號發的匯兌憑證,有密押的,不是見票即兌的銀行券(鈔票)。用銀票是要付匯兌費用的。
銀票做大宗買賣的商人用得著。它可避免攜帶大量現銀的風險,而且方便,並與自己攜帶大量現銀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員是用不著的。所以也就不會有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來支付款項。即使你拿出來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個人支票還不如

9. 在古代,怎麼才能知道碎銀的價值是多少

在古代,去小集市或飯店都是用銅錢來結賬的,去到一些比較高檔的地方才會用到銀子,例如高檔飯店等地方消費才用的上銀子。

所以說在古代使用銀子其實也是比較麻煩的,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銅錢比較方便,畢竟是同意標准嘛。再說一般的老百姓沒用不到這么大面額的銀錠,最多也就用點碎銀子咯。

10. 古代,一文錢,一錢銀子,一兩銀子,一錠銀子,金子都是如何換算的

1、在古代貨幣的兌換,通常是指銅錢,白銀,黃金之間的兌換,且兌換的比列並不固定,每個時期都會有一定的變動,大致的兌換比列約為:

一萬文銅錢=十貫(吊)銅錢=十兩白銀=一兩黃金

2、現在的貨幣有「分,角,元,百」等基本單位,古代的貨幣同樣也有基本單位:「文,貫,兩」,即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一貫銅錢,一兩白銀,一兩黃金。

而「錠」不作為基本的兌換單位,因為「錠」在古代作為量詞,如一錠白銀,就是一塊白銀的意思。

(10)古時候交易用碎銀怎麼計算多少擴展閱讀:

古代貨幣:

古代貨幣指的是相對於現代貨幣,具有歷史性、貴重性、交換性的貨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剩餘物品的增多,人們逐漸互相依賴,收到別的物品,需要輸出自己多餘的物品,這是最早作為中間媒介的古代貨幣。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

我國古代貨幣兌換制度:

中國的古代貨幣制度,與其它國家不同,不存在什麼本位制度,也沒有主幣副幣之分,往往金、銀、銅、谷、帛以及後來的紙幣都同時不同程度地行使貨幣的職能,只不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有所側重而已。各個朝代的貨幣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個朝代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也有種種變化和區別,敘述起來不勝枚舉

閱讀全文

與古時候交易用碎銀怎麼計算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宏觀關注一個平台能提供什麼信息 瀏覽:519
哪裡可以學提煉黃金的技術 瀏覽:678
大數據是如何催生新經濟的 瀏覽:99
二類卡怎麼打交易明細 瀏覽:516
人力資源技術大會什麼時候啟動 瀏覽:307
什麼叫高新技術企業稅收 瀏覽:934
青海省賓士授權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808
淘寶交易賬期多久 瀏覽:908
什麼是商品市場交易登記 瀏覽:774
數據條下的實心填充怎麼做 瀏覽:375
白酒市場在什麼地方 瀏覽:468
快遞物流信息多久沒有 瀏覽:789
橋梁工程技術復雜程度如何界定 瀏覽:289
信息的hd是什麼意思 瀏覽:288
銀行信息缺失是怎麼回事 瀏覽:269
幣圈如何快速交易 瀏覽:503
北京白酒代理哪個牌子比較好 瀏覽:549
恆通化工原始股如何交易 瀏覽:365
南昌哪個水產市場實惠 瀏覽:279
無錫萬眾購市場什麼時候開業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