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宗商品是什麼意思。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3-7-8發布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的解釋是: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
在金融投資市場,大宗商品指同質化、可交易、被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
大宗商品包括3個類別,即能源商品、基礎原材料和大宗農產品。
大宗商品可以設計為期貨、期權作為金融工具來交易,可以更好實現價格發現和規避價格風險。由於大宗商品多是工業基礎,處於最上游,因此反映其供需狀況的期貨及現貨價格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經濟體系。例如,銅價上漲將提高電子、建築和電力行業的生產成本,石油價格上漲則會導致化工產品價格上漲並帶動其他能源如煤炭和替代能源的價格和供給提升。投資者,尤其是投資相關行業的投資者應當密切關注大宗商品的供求和價格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