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頂級操盤手紀律守則
操盤守則一圓神、要在這個市場生存下去,必須記住:生存永遠是第一位,賺錢永遠是第二位的。
操盤守則二、止損永遠是正確的,錯了也對,死扛永遠是錯誤的,對了也錯;學會止損就學會了保護自己;虧損的單子不要過夜,止損是交易的成本,止損單是贏家的法寶,保本是永遠不敗的秘訣。盯住止損,止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不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決定的;
操盤守則三、可以落井下石,但不要螳螂擋車; 要順勢而為,不可以逆勢加碼。摘西瓜,不要貪芝麻,千萬不要敢虧不敢賺;砍掉你虧損的單子,拿穩你賺錢的單子,這樣你的止損才有意義,止損就是為了抓住大的行情;
操盤守則四、上升趨勢中,寧在多頭等"死";不在空單掙錢中找生;反之,下跌趨勢中,只可以在空單賺錢,不要在多單中等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注意金蜘蛛 死蜘蛛的變盤信號. 把握輸少贏多的機會。
操盤手則五、不要預測未來的行情,而應該評估現在的行情性質並制定好交易策略!買賣規則重於預測!這是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預測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從本質上講,預測從屬於主觀。一切必須由市場來決定,市場永遠是客觀的,不以交易者的主觀來決定的。跟著市場行動,拋棄任何主觀的東西,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統,放棄預測,放棄恐懼,也放棄貪婪和歡喜,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統決定出入市,這些才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
操盤手則六、投機市場的游戲就是一個管理和控制風險的游戲,而不是追求利潤的游戲,估計很多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但這是我的理解,這使我很安全。風險投資不全是賭博,但帶有嚴重的此類的性質,玩的就是心態,贏時要放膽,輸時要捨得放棄。看對行情賺到錢沒啥了不起,看對行情虧了錢還能不受影響,能接著下單才厲害;
操盤手則七、戰勝自己很難的,我覺得能明白自己的毛病想法去避開比較現實。做單不用想的那麼復雜,簡單有效就行。根據自身特點找到合適的自己的操盤原則,並嚴格實行,紀律和心態控制比技術提高更重要,只有這樣才哪仿能在市場活得長久。記住:任何一種方法固定下來都能最終贏利;
操盤手則八、金融交易的全部,就是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趨勢策略,加上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用「分散」而「持久」的手段,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只要你在入場前確定了自己能夠承受得起的風險,從橘緩虧原則上來說那就是個好交易員。「計劃好你的交易,並嚴格實行你的交易計劃」,說起來很容易的一句話,但是你是否能夠「交易你的計劃」,卻是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最難執行的。
記住並理解這些投資原則,你就可以在這個市場生存下去。
Ⅱ 為什麼說「最好的交易員,是沒有觀點的交易員」
從業這么多年,不管是剛入場的小白,還是鼎鼎大名的業內大咖,大家都熱衷做一件事: 即預測市場 。我在證券公司工作那8年時間,每天收到的問題80%都是問某某股票明天怎麼走?大盤明天是漲還是跌?我只有裝逼的告訴客戶,這里有那支撐,那裡有壓力,估值太高,然後吐出PE(TTM)這些詞彙。實際上,我真不知道未來情況,我不過是為了混一口飯吃而已? 隨著在市場混跡的時間越長,我越發敬畏市場 。
沒有觀點的交易員是最好的交易員,這話千真萬確 。
沒有觀點的交易員,並不是說絕對沒有觀點,或者說她們的觀點並非投資者預期的觀點。他們的觀點是沒有辦法用多空、上漲或者下跌來表述, 他們的沒有觀點本質上也是一種觀點,沒有觀點只是一種表象,一種交易的狀態 。
沒有觀點的交易員是將自己置身於市場,將自己與K線融合,交易員就是K線,K線就是交易員,他的決策和行動與K線高度相似。
換個角度,如果真的沒有觀點,那麼,他該做多還是做空?該買還是賣,還是持倉?這些觀點都沒有,怎麼會有交易呢?
實際上這里的沒有觀點,是不主觀猜測頂抄底,不猜測趨勢逆轉。趨勢向上就說上漲,趨勢向下就說下跌,市場怎麼走就怎麼說,因此,他們顯得「沒有觀點」。市場的走勢就是客觀事實,這里使用的敘述文手法,而不是議論文手法。
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理解了「跟隨市場,順勢而為」這八個字的精髓 。
沒有觀點的本質含義是指:交易者不預測市場,跟隨趨勢,不和市場較勁,專注於當下,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決策和操作。
1、不預測市場
股神巴菲特說過一句經典的話:預測股票短期的漲跌,那是愚蠢的行為!能知道股票明天漲跌的人只有兩個:一個上帝,另一個就是騙子。
同時投資者也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說法:如果能預測股票三天走勢就能富可敵國。
很明顯:市場是無法預測 。
如果真能預測,想想咱要是每天只賺取2個點,一年下來,假設10萬本金,一年只計算200個交易日。
一年後:10萬*(1+2%)^200=524.85萬;
兩年後:10萬*(1+2%)^400=27546.64萬,即約2.75億;
............已經沒有必要繼續算下去了,加以時日,投資者就能坐擁整個銀河系。
經常聽到電視、網路等媒體上很多大神宣稱自己的交易系統多麼神奇,多麼准確,那都是忽悠,經不起市場檢驗。如果真如此,他們會將秘訣公布於你嗎?
結論: 市場是不可預測的,沒有觀點的交易員深知這點,既然無法預測,當然就不預測,如果預測那就是浪費時間、瞎折騰 。
2、尊重市場,敬畏市場,順勢而為
沒有觀點的交易員是尊重市場的交易員,他們信任市場,市場的走勢就已經說了一切。盈利是用屁股賺來的,而不是用腦袋賺取來的。
這一點傑西利弗莫爾做了深刻的闡述。 我賺大錢的秘密就是我常常只是靜靜地坐著, 同時他也說過 ,如果我不尊重市場,不順勢而為,結果通常都是虧損,甚至破產。
股聖在這里想表達的是,交易員要有耐心等待機會,不要YY機會,自我感覺良好。當機會出現時,要勇敢出擊,順應趨勢。
舉個例子:創業板從2月3日開始,走出了氣勢如虹的上漲,如果從估值的角度看,創業板老早就出現泡沫了,甚至在2月3日起漲時就有泡沫,但全市場都炒作推高晶元、消費電子、5G概念,作為交易者(記住我說的交易者)唯一能做就是及時上車,跟隨趨勢,至於什麼時間見頂,這事交給神仙去做,同時作為成熟的、頂級的交易員,市場會提醒你將要見頂了,不是嗎?
3、專注當下,知道該怎麼做?
華爾街有句名言: 我不知道明天市場的漲跌,但是我知道當下我該這么做 。
沒有觀點的交易員不猜頂抄底,同時尊重市場,這只是頂級交易員的基本素質,最最最重要的是他們會果斷行動,用真金白銀去實踐、交易。
交易的核心就是克服自己的主觀臆斷,克服交易者本身的恐懼和貪婪,同時採取行動。在A股市場,很多的投資者都曾經這要表達過自己的悔恨。
這不是廢話嗎?市場可管這些,你在正確的時間,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但沒有採取行動,那市場理所當然的懲罰你踏空或者虧損。
事情就這樣簡單。
4、 沒有觀點交易員最後一個含義是: 沒有短期觀點,只有適合自己交易周期的觀點 。
在股票、期貨或者外匯投資中,成為交易高手,這是每一位投資者夢寐以求的追求。那普通投資者該怎樣做呢?
1、界定自己的交易市場和交易品種
對於國內投資者而言,交易的市場只有三大商品交易所,中期所和滬深證券市場。要選擇自己的最熟悉的品種進行交易,如果你了解股票,知曉市場的運行特徵,那好就專注股票交易
2、交易股性活躍的股票
A股市場上很多股票幾十年如一日的波動,但就是不漲,這不是交易者的獵物。例如中國石油,工商銀行這些大傢伙。而是應該交易階段性市場最熱標的,這些標的波動足夠大,有價差空間才會有獲利空間,比如近一段時間的晶元,消費電子,前期的網紅概念。
3、遠離市場噪音
不要去看每天的收評,更不要聽大咖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嘩眾取寵,你的交易你自己做主,你的交易你自己負責。尊重你自己的分析和直覺,不要被市場噪音影響你的判斷。
4、精通某一種交易技巧
作為交易者,不管是使用何種「武器」,何種工具,記住這個工具一定是你造詣最深,研究最精,而不是隨大流的理解和認知。同時要忠實於你的工具,不要輕易懷疑自己工具的有效性,有效執行工具告訴你的操作信號。
5、有效的資金管理和情緒管理
資金管理能夠讓交易者規避破產的糟糕結局,永遠不要滿倉,即使出現一兩次錯誤,但對整體賬戶影響不大。情緒管理則要求交易者要理性客觀,當交易者感覺憤怒、不舒服、別扭時離開你的交易室,去外邊走走吧!
總之,沒有觀點的交易員並非完全沒有觀點,只不過他們更尊重市場,敬畏市場,將自己與市場和諧融和相處,一切看起來就像道家所言功法自然。
「最好的交易員,是沒有觀點的交易員」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這句話可以說點出了交易的精髓,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與纏論的主導思想「 不測而策,完全分類」 不謀而合,把自己看成零相量,只是跟隨走勢交易,而不是去左右決定走勢的未來。
如何理解沒有觀點的交易員
沒有觀點並不是說沒有自己的觀點,如果你這樣理解就錯了,這里說的沒有觀點指的是沒有主觀意識,所有判斷全是按客觀事實做出的,文字解釋可能有點蒼白,我們舉個例子更容易理解。
如上面兩張同一時間同一走勢的截圖,只是時間差了一周,纏論中說過,一個趨勢勢在兩中樞後結束的概率很高,很明顯上面都是兩中樞之後的走勢,區別在於圖一沒有形成底分型,圖二形成了底分型,問題出來了,如果在圖一判斷趨勢背馳結束就是帶有主觀意識,到圖二再判斷就是客觀事實。因為,纏論中規定過,背馳成立的前提是最後一筆結束,圖一雖然是兩中樞之後的走勢,很大概率會結束下跌趨勢,但並不是一定,圖二中給出了底分型,確認了背馳成立,相當於增加了趨勢結束的概率。簡言之,如果說圖一判斷成功的概率有4成,圖二能到7成甚至以上,這就是區別。
總結:沒有觀點的交易員並不是真的沒有觀點,而是要等確認信號出現後再去操作,這樣成功率會更高,這樣說你明白了嗎?
最好的交易員是沒有觀點的交易員,這句話是華爾街的名言,也是師父經常給我說的話。意思就是,作為一個交易員,我們需要與趨勢為伍,相信市場永遠是對的。因為所有的分析都是基於曾經的行情走勢來的,但是行情走勢是不確定的,唯一能確定的行情走勢就是它的不確定性,因此作為一個交易員,我們就需要跟隨趨勢,跟隨行情走勢,市場是多頭,我們就做多,市場是空頭,我們就做空。
一個優秀的交易員,千萬不能有自己的思維,也不會有自己的思維,他只是根據市場發出的指令做多或者做空,不會逆勢死扛,不會主觀判斷。也就是他不會預測或者期望市場是做多還是做空,而是密切的注視,跟隨市場。
如當他選到一隻股,按照當時的行情走勢,似乎是上漲的,或者是明確的上漲,那麼他買入做多,但是他也會考慮到那隻股票也可能在接下來的行情中會走跌,那麼他就根據技術分析,定好止損,到了止損就走,而不是用覺得它會漲,看分析它是漲的,而在實際操作中看到已經跌破了止損位還要死拿著,幻想它跌一下就起來。
而如果當他分析的這只股的確是按照他的分析上漲,他就會一直持有,直到它改變趨勢了才會賣出,他不會自己說:「哎呀,這個股已經翻了幾倍了我怕它跌,我要先賣掉。」他只會忠實於市場,當市場一直做多時,他不會做空,和趨勢對著干。他不會設法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讓市場來告訴自己是對是錯,所以就因此總結出這樣一句名言:「最好的交易員是沒有觀點的交易員。」最好的交易員只會忠實的與趨勢為伍,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觀思想來決定交易。
1.跟著市場的走勢走,順勢而為,臨盤應變才是市場的核心。
2.不固定,不固化自己的思維,這樣才能走的長遠。
3.客觀的看待K線,客觀的看待市場,看待自己。
4.這是以市場為主,而不是以自己為主的交易之路。
目前我認為市場三種交易員,第一種是剛進入市場的,一切跟著感覺走,突出現象是漲多了就要空,跌多了就要買。
第二種是分析派交易員,以分析預測為主,學習了很多理論,把k線圖打造成了蜘蛛網一樣,分析的頭頭是道,在某某阻力位置開倉做空,看到某某位置等等。
第三種就是系統交易員,有一個明確的交易規則,當走勢出現符合自己的買賣規則進場,又當走勢符合自己的止損止盈規則離場。
你所說的應該就是第三種交易員,其實這是交易生涯的進階。這類交易員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好,反正我是這類交易員,我現在不會去作任何分析,甚至預測,不能確定的東西我去分析它預測做什麼呢?
那麼問題又來了,不能確定幹嘛要做交易?因為市場是存在趨勢的,這是市場能夠盈利的根本原因,趨勢運動它有一定的規律,它會沿著趨勢線朝一個方向呈慣性自然運動,我們做交易只需要設計一個跟隨和離開的規則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人問我今天某某商品走勢怎麼看,我說坐著看,開玩笑,我也不知道,後來認識我的人再也沒有問我行情的看法了,因為我真的不知道。
最後補充一句:我想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震盪走勢結束後一定是上或者下的趨勢。
你好,我是 財經 領域的創作者。最好的交易員,是沒有觀點的交易員。這句話我來給大家解析一下。
首先交易員是什麼,交易員是各大機構中專門負責按照指令下單從事股票交易的人。
這種工作就是純機械式的工作,讓你買你就買,讓你賣你就賣,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交易,及時並嚴格完成上級傳達的指令。
能及時嚴格快速的完成上級傳達的指令就是最好的交易員,尤其在交易當中不能有任何的情緒化,不能被周圍任何嘈雜的環境所干擾。
這些都能做好的話,接下來就有可能晉級為操盤手。操盤手的壓力,技術比交易員又要強很多。
這是一個簡單且通俗易懂但在投資市場里是頂級致用的最高智慧,但我悟透這句話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進入股市快二十年了,這句話對我影響至深,讓我徹底蛻變成一個沒有任何預測和主觀判斷的「系統交易員」,從而踏上了穩定盈利的「快車道」。系統交易員,即要有一個明確的交易規則,當走勢出現符合自己的買賣規則進場,又當走勢符合自己的止損止盈規則離場。這是交易生涯的進階。盤前、盤中、盤後不會去作任何分析甚至預測,要徹底明白不能確定的東西去分析它預測做什麼呢?我們要跟隨的是市場確定的勢,因為市場是存在趨勢的,這是市場能夠盈利的根本原因,趨勢運動它有一定的規律,它會沿著趨勢線朝一個阻力最小方向運動,系統交易員只需要設計一個跟隨和離開的規則就可以了。
這是華爾街的一句名言說:「一個好的操盤手是一個沒有觀點的操盤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真正成功的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不事先假定股市應該朝哪個方向走,也就是不做預測,而是讓股市告訴他股市會走到何處,他只是對股市的走勢做出反應而已,他不必設法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諾貝爾獎得主、耗散理論創始人普里高津認為:一個足夠復雜的不穩定系統的確定性演化可等效於不可預測的概率過程,這就是所謂的馬爾可夫過程。這個說法通俗易懂,對於足夠復雜的從來都不穩定的股市來說,其確定性演化就是不可預測的概率過程。
所以交易員不必去解釋股市,不必去尋找股市漲跌的動因,不要對股市做長期預測,要無情地顛覆我們關於世界如何運作的舒適假定。失敗的交易者以前可能99%的時間都用在解釋股市、尋找動因、預測股市上。悟透這句話以後就不必做這些無用功了,應該花大量的時間去尋找股市內在的秩序或規則規律。也就是你不必去解釋市場過去的為什麼,也不必要預測市場將來會是什麼,但是你必須知道你現在該干什麼!
最好的交易員,因為他們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的交易都是以走勢為王。走勢才是最真實的,我看漲,但是行情正在下行,那說明我是錯的。我看跌,但是行情不停的上漲,那麼我就是錯的。他們尊重自己的持倉盈虧,他們絕對不會跟著行情逆著較勁,所以,在他們的交易中,你永遠也看不到那種因為不服輸而孤注一擲的死抗。
利弗摩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賭博和投資的區別在於前者對市場波動壓注,後者則等待市場不可避免的漲跌,在市場中賭博是遲早要破產的」。交易系統的本質就是沒有觀點,就是交易中要克服「貪婪和恐懼」,按既定的規則執行交易。「沒有觀點」其實就是「相信系統,順勢而為」。
而天天表達市場看法的交易員,根本就沒有懂的這個道理。看法根本就不重要,怎麼入場與離場,怎麼處理風險和收益,才是最好交易員的核心能力。能夠做到這一點,才能夠被稱為最好。
所以才說:最好的交易員,是沒有觀點的交易員。
我記得在某一年去杭州參加一次關於資管行業的會議,當時,永安國富的肖國平發表了主題演講。
在主題演講環節結束後,有一個提問環節。隨後,有人向他提問:您對XXX品種的後市怎麼看?主要會採用什麼樣的策略? 這個問題正常而言,我是肯定不會記住的,是肖國平的回答讓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他當時笑了。然後說:
我怎麼知道?漲了就多,跌了就空唄。
最好的交易員,是沒有觀點的交易員。因為,他深刻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未來的走勢,從來都不在意你的看法。未來的走勢,根本就不是你能夠提前預判的。如果能預判,那說明你能夠預測未來,你能夠預測未來,你早就成為世界首富了。
早知K線一秒,便可坐擁天下。這句話,可不是說著玩的。
最好的交易員,因為他們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的交易都是以走勢為王。走勢才是最真實的,我看漲,但是行情正在下行,那說明我是錯的。我看跌,但是行情不停的上漲,那麼我就是錯的。他們尊重自己的持倉盈虧,他們絕對不會跟著行情逆著較勁,所以,在他們的交易中,你永遠也看不到那種因為不服輸而孤注一擲的死抗。
能夠做到這一點,才能夠被稱為最好。
那些天天宣傳自己看法的交易者,他們根本就沒有懂的這個道理。看法根本就不重要,怎麼做,怎麼處理風險和收益,才是交易者的核心能力。所以才說:最好的交易員,是沒有觀點的交易員。
也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等等。
「鳥隨鸞鳳飛行遠,人伴賢良品自高」,「只做跟隨,不做預測」。這些話說的就是要做好跟隨,做好順勢而為。
一個真正成功的交易者如果在交易過程中不事先假定股市應該朝哪個方向走,即不做預測,而是讓股市告訴他股市會走到何處, 他只是對股市的走勢做出反應而已。
他不必設法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因為他如果這樣做的話,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落到自己賬戶上的結果往往就是虧損累累。
做為一個職業操盤手, 做為一個成功的交易者, 切忌——預測! 對於分析師,股評家,研究員等的預測渲染, 需要有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 凡有天真爛漫, 則需要慎之戒之。
因為他們的分析判斷模式是這樣的:如果這樣,那麼股票會漲;如果那樣,那麼股票會跌;如果介於這樣和那樣之間,那麼股票可能橫盤。總之,他們的嘴左右都是理,不會有錯。但是,落到交易上,落到賬戶實處,其結果只有一個,沒有那麼多如果。
所以,要想在投資市場成功, 時時刻刻都需要用理性戰勝天性, 最大限度的消滅自我! 消滅那些」如果「。這種自己收拾自己的斗爭, 要比和他人的斗爭,難得多! 太多的人喜歡在這個市場搞個預測,表現一下自我, 這可是賺錢之大忌。
身在股市, 承認自己的無知要比自以為是高明得多, 就如芒格所說, 「承認無知是智慧的開始」。 股市是一個不斷祛除自我的場所, 你的所有想法, 你的所有的優秀, 在市場面前一文不值, 你能做到的, 就是要不斷祛除自我的想法, 把注意力集中到走勢本身, 傾聽市場的聲音, 讓市場告訴你怎麼去操作。 而不是你覺得市場會怎麼走, 按照你自己的預測去指導你的行為, 市場怎麼走都是對的, 你所能作的, 只有跟隨和服從。
生命不息, 奮斗不止。 對於千變萬化的市場, 我們永遠都是學生。
要想在股市成功,這個市場最核心的技術不是分析預測有多麼厲害,而是跟隨市場變化而變化的能力有多強!
Ⅲ 華人頂級交易員:關於支撐/阻力位的7件小事(深度解析)
Rayner Teo是獨立交易員,曾經是一名自營交易員。他交易 歷史 也在12年左右了。如今他自己的交易博客相當受歡迎。他主要跟隨趨勢進行交易。他認為,除了交易技巧和策略之外,交易者能否遵守原則、能否有良好的心理都很重要。
此前我們曾在《支撐位和阻力位的基礎知識和應用》一文中介紹了關於支撐位阻力位的幾個基本知識點。很多交易者可能交易時只留意這些關鍵價位,然而它們如果能夠和其它工具或技巧結合使用,效果可以加倍。
那麼,作為頂級華人交易員的Rayner Teo又是如何看待支撐阻力位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怎麼看的。
問大家幾個問題:
1. 支撐/阻力位短時間內被測試得越多,意味著它越強嗎?
2. 你的止損應該設置在支撐位下方和阻力位上方,這樣不容易被迫出局?
3. 你應該在支撐位附近買入,這樣風險回報比更有利?
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請接著看下面的內容。
# 短時間里重新測試支撐/阻力位的次數越多,它們變得越弱
實際上,支撐位和阻力位被測試得越多,它們變得越弱,這和理論書上講的不同。
支撐位意味著附近有潛在的買入壓力,如果價格不斷測試支撐位,很快附近的訂單就會逐漸變滿,最終無人再買入,這時候支撐位就被突破了。
這個結論還有一個描述詞:在短時間內。因為短時間內不太可能有那麼多新訂單湧入。
# 數年的價格高點是值得留意的重要價位
以下是一些原因:
1. 虧損的交易者總是期待在盈虧平衡的時候退場
數年和肆的高點意味著市場相當樂觀,因為大多數交易者都在盈利。但是市場不可能永遠走高,它終會來到反轉點,這時候大量交易者退出做多的交易,但是也總有一些交易者會持續持倉,希望價格向更高突破。
如果市場最終下跌,他們陷入後悔的情緒中,眼睜睜看著盈利變成虧損。於是希望市場能夠重新測試高點,讓他們至少盈虧平衡。
2. 看跌交易者希望做空市場
對看跌交易者來說,數年高點意味著在高價位做空市場的機會,他們可以參考價格高點來設置止損。
3. 動量交易者尋找突破交易機會
動量交易者交易各種突破,可以是區間、波動高點或者阻力位的突破等等。有趣的是交易數年價格高點的突破。無論你是哪種風格的交易者,圖表上數年的價格悶尺高點都會是你很容留意到的一個信息。
# 支撐和阻力是一個區間,而非一條價位線
我在交易初期也曾被支撐位和阻力位搞混,不知道自己交易哪裡出了問題。後來螞棚高發現,支撐位和阻力位這個名稱就容易讓人誤解,它們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價格區間。
市場上有兩種常見的交易者:總是不想錯過機會的交易者、以及恐懼謹慎的交易者。這兩種交易者相互角力,力量稍有不均衡就會影響到價格在某個區間的波動。因此,將這個區間作為支撐區間或阻力區間進行觀察,更有利於做交易決定。
# 支撐和阻力位是圖表中的價值區域,但不是唯一的
價格和價值有什麼區別?如果你花1美元買了1個蘋果,這1美元是蘋果的價格,而你獲得蘋果不需要自己去種植蘋果樹,吃下了蘋果還能獲得營養,這就是它的價值。換句話說,價格低於你得到的價值,不然就沒有購買行為的發生。
同樣的道理,你在某個價位進入交易,這不代表你獲得了價值。那如何找到價值區域呢?那就是圖表中有潛在買入壓力、能夠推動價格更高的區域,比如支撐位。在做空時則剛好相反。
不過支撐位和阻力位並非唯一的價值區域,還有其它比如趨勢線、移動均線也都是。
# 價格突破後,支撐位可能變成阻力位
以下是一些理由:
1. 虧損的交易者總是期待在盈虧平衡的時候退場
支撐區域存在潛在買入壓力,推動價格走高。但價格可能突破該區域,那麼做多的交易者就進入虧損狀態。聰明的交易者會及時止損,而頑固的交易者會繼續持有,期待價格反轉到入場價位,至少讓他們保持盈虧平衡。這些頑固的交易者無形之中就增加了他們入場價位附近的賣出壓力,如果同樣的交易者數量不足,支撐位就將變成阻力位。
2. 教科書式的設置
交易者熟知技術分析,會去尋找在此前支撐區域賣出的機會。這都是教科書教導的做法。如果這樣做的交易者很多,那麼此前的支撐區域會堆積賣出壓力,最後變成新的阻力位。
在支撐或阻力位附近交易可以得到更有利的風險回報比
上圖中,價格遠離支撐位,意味著你的止損最好是在支撐位下方,遠離你的入場。你可以看到價格趨近波動高點,這里存在賣出壓力。如果將波動高點作為盈利目標,那麼你的潛在盈利回報比可能低於1:1。
但是,如果你等待價格變化,然後在價值區域附近交易:
價格更靠近支撐位,用和上面同樣的止損和止盈目標,你的風險回報比則大大提升了。
# 為什麼你的止損總是被觸發,如何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假設你管理對沖基金,想買100萬股A公司股票,你知道支撐位在100美金,而該股票目前在110美金。支撐位下方肯定匯聚著許多止損單,如果你能推動價格下跌,觸發這些止損,那麼就會有大量賣單湧入市場,這時候你就可以以更好點價格買入這100萬股股票。
換句話說,如果一家大機構想要做空市場,它們可能設置一個賣單來觸發附近的止損單,以便它們能得到更有利的入場價格。
那作為普通交易者,我們如何避開這種情況呢?很簡單,將止損設置得和支撐位有一定距離,以准備一些緩沖空間,讓你的止損不至於太容易被吞掉。
所以你需要識別支撐區域的低點,然後利用當前的平均真實波幅ATR,從波動低點減去1倍ATR。這樣你可以留出止損緩沖區域。
如果你想要更緊一些的止損,那麼就減少ATR倍數,比如用0.5倍ATR代替1倍。
# 額外話題:如何像專業交易員那樣畫出支撐和阻力位?
到這里,你差不多知道了關於支撐位和阻力位的一些真相。那麼如何正確畫出支撐位和阻力位呢?
有3個原則:
1. 縮小圖表,從更大角度去看市場波動
2. 畫出圖中最明顯的價位,通常也是市場反應最強烈的地方
3. 根據市場波動調整價位,讓你得到最貼切的關鍵價位信息
結語
總結今天的重要點:
相關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