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碳中和相關股票有哪些
碳中和相關股票:大唐電信,華銀電力,高能環境等。
大唐電信:公司擁有眾多的CDM(碳資產管理公司)項目資源,2013年大唐集團與俄羅斯天然氣集團在北京環境交易所舉行「六螯三期風電CDM項目減排量購買協議書簽字儀式」。該項目於2010年2月22日在聯合國注冊成功,年減排量達到4.8萬噸,為企業帶來碳交易收益1000餘萬人民幣。
華銀電力:公司是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15%。
高能環境:環境修復和土壤修復龍頭。
【拓展資料】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採用。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2020年12月24日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是全國第一家從事碳中和基礎研究的機構。
碳中和(carbonneutral,orcarbonneutrality),是指中立的(即零)總碳量釋放,透過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抵銷措施,來達到平衡。各種團體都嘗試推廣這個用詞來指碳減量,這顯然不是這個字的原意。這個比較寬松的定義,一般有兩個普遍用法:推動使用再生能源,以改善因燃燒石化燃料而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最終目標是僅使用再生能源,而非石化燃料,使碳的釋放與吸收回地球的量達平衡不增加。舉例來說,當一棵樹長成時,它所含的碳是從空氣中所吸收的碳,而當你燃燒它時,排放的碳即是吸收的碳,可達到碳平衡(碳中和);反之,若是使用石化燃料,則是從地底把古老的碳釋放出來,所以地球整體的二氧化碳量就會增加。碳中和可連結到所謂的後碳經濟。通過碳交易付錢給其他國家或地區以換取其二氧化碳排放權。由於此一作法有如中古世紀的贖罪券,並未真正達成減少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效果,因而常遭受批評
航空"碳中和"方案:航空業的碳排放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歐盟單邊針對航空業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暫緩,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提出的航空業"2020年碳中和"方案近日又浮出水面。盡管中國航空公司極力反對,但碳中和方案仍在國際航協年會上通過,並將在今年年底前提交給國際民航組織。專家認為,碳中和方案實質是發展中國家為航空碳排放買單,"環保大棒"成為我國民航業不得不面對的長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