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的介紹
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在世界碳交易市場中具有示範作用。
② 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相關信息
歐盟航空碳排放交易指令(即將航空業納入EU-ETS)於2012年1月1日正式實施後,歐盟又進一步規定,對拒不執行的航企將施以超出規定部分每噸100歐元的罰款以及歐盟境內禁飛的制裁。這一舉措不僅激發了反對聲浪,更在國際法和環境法學者及實務界中引發了討論。
EU-ETS早在2005年便已建立,但從未像今天這樣引起如此廣泛和密切的關注。2012年2月,在受到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在內的至少20多個國家的聯合抗議和抵制之後,歐盟氣候行動司司長喬斯·戴貝克表示「可以建議」「有條件暫停」實施「部分內容」,但還未見到歐盟在航空領域的「有條件暫停」上有所動作,反而傳出今年6月起將航海業也納入EU ETS的傳言。「空戰」正酣,「海戰」又起,圍繞EU-ETS的爭議也隨之愈演愈烈。
歐洲議會2013年7月首次通過了對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做出的重要改革計劃。計劃通過當天,市場上幾乎已跌至最低點的碳排放額度價格立即上升。政策制定者們認為,碳價的上漲對溫室氣體減排的實施至關重要。
上周通過的短期調整計劃將暫緩900噸新的碳排放額度的發放,以降低市場上的碳排放額度冗餘量。歐盟各成員國現在需要制定具體措施來施行這一計劃。
③ 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簡介
建立基礎—《歐盟2003年87號指令》(2003/87/EC)
運行時間—2005.1.1至今
參與國家—歐盟28個國家
實施階段—第一階段2005-2007;第二階段2008-2012;第三階段2013—2020。
效果—2010成交1198億美元,佔全球碳交易成交額的84%。
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在世界碳交易市場中具有示範作用。
④ 歐洲碳排放交易體系的交易體系
EU-ETS屬於限量和交易(Cap-and-Trade)計劃。該計劃對成員國設置排放限額,各國排放限額之和不超過《議定書》承諾的排量。排放配額的分配綜合考慮成員國的歷史排放、預測排放和排放標准等因素。
按照歐盟規定,在每一個交易階段開始之前,每個成員國應當按照Directive2003/87/EC附件Ⅲ的要求,把本國的排放控制總量及各排放實體分配的排放配額,以國家分配方案(NAP)的形式報給歐盟委員會。
制定國家分配方案考慮的主要原則各國分配總量必須與《議定書》規定的減排目標相一致,必須考慮減排的技術潛力,以單位產品排放的平均值為基礎;如果歐盟通過了關於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規,必須予以考慮;對不同企業或產業一視同仁,不得歧視;必須包含有對新參加者的規定;必須考慮「提前行動」產業的貢獻;「排放標桿」的制定必須採用最佳適用技術,以保障這些產業的權益;必須考慮能效技術的作用;制定分配計劃前必須聽取公眾意見;必須列出所有參與分配的企業名單及其配額;必須包括競爭力變化情況的分析內容。
⑤ 國際上的碳排放量交易是怎樣一回事
碳排放權交易的概念源於上世紀年代經濟學家提出的排污權交易概念,排污權交易是市場經濟國家重要的環境經濟政策,美國國家環保局首先將其運用於大氣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此後,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等也相繼實施了排污權交易的政策措施。排污權交易的一般做法是:政府機構評估出一定區域內滿足環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並將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額,每個份額為一份排污權。政府在排污權一級市場上,採取招標、拍賣等方式將排污權有償出讓給排污者,排污者購買到排污權後,可在二級市場上進行排污權買入或賣出
國際上認為,雖然年荷蘭和世界銀行就率先開展碳排放權交易,但是全球碳排放市場誕生的時間應為年。其交易方式是: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協議國家承諾在一定時期內實現一定的碳排放減排目標,各國再將自己的減排目標分配給國內不同的企業。當某國不能按期實現減排目標時,可以從擁有超額配額或排放許可證的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購買一定數量的配額或排放許可證以完成自己的減排目標。同樣的,在一國內部,不能按期實現減排目標的企業也可以從擁有超額配額或排放許可證的企業那裡購買一定數量的配額或排放許可證以完成自己的減排目標,排放權交易市場由此而形成
目前,在推動排放權交易方面,歐盟走在世界前列。歐盟已經制定了在歐盟地區適用的歐盟氣體排放交易方案,通過對特定領域的萬套裝置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認定,允許減排補貼進入市場,從而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歐盟碳排放市場開始交易以來,交易量和成交金額穩步上升。
中國工廠和國際碳排放交易商也正在從溫室氣體排放交易中獲取巨額利潤。化工廠減少向大氣排放污染性的氫氟烴氣體,可獲得碳排放信用。這種信用在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上可售得美元至美元。據業內估計,用於減少氫氟烴氣體排放的洗滌塔裝置安裝費用很低廉,一般工廠的安裝費用介於萬至萬美元之間。安裝此類裝置,可產生數以百萬計的碳排放信用,因為作為一種溫室氣體,效力比二氧化碳大許多倍。氣候變化資本公司從中國氫氟烴氣體項目獲得了約萬核證減排量即碳排放信用,價值高達億美元。碳排放信用額度的最終買家是發達國家政府,它們目前已同意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要求減少其溫室氣體排放。這種做法完全合法,但也讓工廠和企業得以通過碳排放信用交易獲取大量利潤。
⑥ 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涉及哪些行業
交易試點企業名單。試點范圍包括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電力等工業行業,年碳排放量2萬噸及以上(包括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的重點排放企業。
⑦ 碳排放交易所國內有幾家,是不是政府機構目前有沒有具體交易
中國已有3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尚不承擔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限控義務的情況下,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動自願減排。
這三家交易所的自願減排交易生意比較清淡,且大多具有「演示」性質。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處長王庶在此間另一個關於碳市場的邊會上說,自願減排以企業社會責任和個人覺悟作為交易前提,技術條件雖已基本具備,但在缺乏總量限制激勵的情況下,需求十分有限。
⑧ 全國有多少個碳排放權交易所
現在是7個試點省市有碳排放權交易所
⑨ 全國有幾家碳排放交易所
共有九家,包括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海峽股權交易中心
⑩ 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涵蓋多少溫室氣體
碳排放權交易的概念源於上世紀年代經濟學家提出的排污權交易概念,排污權交易是市場經濟國家重要的環境經濟政策,美國國家環保局首先將其運用於大氣污染和河流污染的管理。此後,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等也相繼實施了排污權交易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