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期貨跨期套利的問題
1、首先,你對跨期瞎信套利理解錯了。
跨期套利是利用相同品種的不同交割月份合約之間差價變動來進行的。假磨慎輪如五月玉米和九月玉米的價格現在分別是1800和1900,如果你判斷它們之間的差價將會縮小(比如根據歷史資料往年兩個月份的差價一般在70-80點左右),那麼就可以買五月賣九月,待差價縮小(比如變成五月1820、九月1890時或者五月1870、九月1930時)後,你就可以同時平倉獲取利潤了。這孝腔樣既可以避免行情劇烈變動帶來的風險,還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
反之,如果你判斷兩個月份的價格將會擴大,那麼就賣五月、買九月。比如兩個月份的價格從1800和1900變成1820和1950時,你就獲得了30元的差價收益。
2、其次,即使交易所允許個人交割,也沒人去做跨月的交割套利的。因為交割的話,你還要支付交割費用(比正常的交易費高十幾倍、幾十倍)、倉儲費用(你接貨後要存放幾個月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交割時要支付全款的,而做期貨交易只需要支付實際價格5-10%的保證金就行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接到的貨物到時候也許已經過了質保期了,也就根本無法交割了。例如糧食品種質保期通常為2年,那麼假如你在今年五月接到的貨物是2008年8月收獲的玉米,到九月份時就不能交割了,只能拿到現貨市場上去出售。
Ⅱ 商品的跨期收益怎麼算
按照時間維度的先後,買近空遠稱之為正向套利,買遠空近則為反向套利。
雖然都是同一品種的跨期套利,只有時間先後的不同,但正套與反套的風險收益比、難易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正套——低風險,易上手,性價比高
無論哪種形式的正套,總的來說都是低風險、低難度,新學者也容易上手。
當然,缺點就是:收益一般不高。
最基礎、最簡單的正套,就是計算好近月與遠月之間的倉儲成本、資金利息、交易交割手續費、稅費等成本,有利可圖就做進去。
比如你資金成本低,銅的一個月間隔的買近空遠,算算250點盈利還可以,那等到這個價差出現就閉著眼睛買入。即便後面價差擴大到300、350甚至更高,無非是收兆陪益率更高了,繼續加倉即可。
這個時候,就體現了正套的一個極好的特性:
你虧的是時間,不是錢!
所以這種套利做起來,對進場點、節奏把握等要求相對也低,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又不會虧錢!
即便稍微復雜些的正套,如搏基差走強,其風險度也很低。
比如銅一個月間隔你200點做進去,寄希望價差縮小到50甚至0。
判斷對了,盈利出場;
判斷錯了,拖進交割,也就比你原本打算的正套少賺50點,實際上就是收益比資金成本稍低些,也不算虧嘛!
同理,你180 、150甚至100做進去,最差結局就是收益勉強覆蓋倉儲成本和各種手續費,白白佔用資金而已,虧損幅度十分有限。
但如果判斷正確的話,那收益率往往高於持貨交割的正套。
趕上運氣比較好,正好現貨緊張,近月合約逼倉,那就賺大發了:
比如以前文章里寫的案例,銅1405-1406合約,在200點進場,最終到了-1150左右;鋅1706-1708合約,在0左右進場,最終到-2000點離場。如果以族空蠢持貨交割的角度看,進場點位實在不算好,可能會有些虧損,但最壞結局的虧損也是有限度的,到持貨交割盈虧線為止嘛。
包括近期的鋅1808-1809、1809-1810、1809-1812、1809-1901等合約組的正套,都是在期貨合約輕度倒掛的情況下進場的,進場點位比上述案例差更多,但最終隨著近月合約的走強、期貨倒掛程度擴大,都有不錯的結局。
而且,這種近月合約會不會走強甚至逼倉,相對來說也是虧頃好判斷的,技術要求不高。所以總的來說,正套是種簡單、易上手的策略。
反套——高風險,難把握,性價比差
反套與正套,名稱上僅一字之差,但實際上兩者特性相差萬里,甚至在很多方面是相反的。
就拿簡單的反套來說,比如銅一個月間隔的買遠空近,你在100點左右做進去,寄希望價差會擴大到300、甚至350。
你的預期利潤也就僅此而已。因為當價差擴大到250以上開始,就會有大量的正套者源源不斷進場,壓制價差的繼續走高。
但如果你判斷失誤,近月開始明顯走強甚至出現逼倉,那價差就可能到-1000甚至更低,投資盈虧比很不劃算嘛。
而且,從個人經驗來看,判斷現貨基差的走弱,要比判斷現貨基差的走強要難的多。
Ⅲ 跨期收入如何確認
跨期收入一般都是《企業會計准則——建造合同》規范的內容。
建造合同收入的確認
《施工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工程價款收入應於其實現時及時入賬。具體分為三種情況:(1)實行合同完成後一次結算工程價款辦法的工程合同,應於合同完成,施工企業與發包單位進行工程合同價款結算時,確認為收入實現,實現的收入額為承發包雙方結算的合同價款總額。(2)實行旬末或月中預支,月終結算,竣工後清算辦法的工程合同,應分期確認合同價款收入的實現,即:各月份終了,與發包單位進行已完工程價款結算時,確認為承包合同已完工部分的工程收入實現,本期收入額為月終結算的已完工程價款金額。(3)實行按工程形象進度劃分不同階段、分段結算工程價款辦法的工程合同,應按合同規定的形象進度分次確認已完階段工程收益實現。即:應於完成合同規定的工程形象進度中工程階段,與發包單位進行工程價款結算時,確認為工程收入的實現。本期實現的收入,為本期已結算的分段工程價款金額。實行其他結算方式的工程合同,其合同收益應按合同規定的結算方式和結算時間,在發包單位結算工程價款時一次或分次確認收入實現。當期實現的收入,為當期結算的已完工程價款或竣工一次結算的全部合同價款。確認收入時,會計處理為借記「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工程結算收入」。
按照本准則的規定,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企業應根據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費用。根據不同的建造合同類型,本准則分別給出了判斷結果能夠可靠估計的標准。固定造價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條件:(1)合同總收入能夠可靠地計量;(2)與合同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3)在資產負債表日合同完工進度和為完成合同尚需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確定;(4)為完成合同已經發生的合同成本能夠清楚地區分和可靠地計量,以便實際合同成本能夠與以前的預計成本相比較。成本加成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條件:(1)與合同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2)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能夠清楚地區分並且能夠可靠地計量。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可靠地估計,應區別以下情況處理:(1)合同成本能夠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據能夠收回的實際合同成本加以確認,合同成本在其發生的當期確認認為費用。(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應在發生時立即確認為費用,不確認收入。
由上可見,本准則與現行規定之間的主要區別是收入確認的時點和金額。《施工企業會計制度》是在承包方與發包主進行結算時,按結算額確認為合同收入,而本准則則區分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確認,在完工百分比法下,合同收入是按完工進度確認的,與實際結算的工程價款會有一定的差別。本准則的規定更為符合權責發生制的要求,並遵循了謹慎原則。
確認建造合同收入,常見的有兩種方法,一是完成合同法,二是完工百分比法。完成合同法是指建造工程全部完工或實質上已完工時才確認收入和費用;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根據完工進度確認收入和費用。
關於完工百分比的確定
確定完工百分比是應用完工百分比法的關鍵。確定完工百分比有多各方法,各種方法的目標,不外乎通過成本、產出單位或增加的價值來衡量工程的完工進度。這些不同形式的衡量標准(如實際發生的成本、實際耗用的工時、實際生產的數量、實際建成的樓層數,等等),可劃分為投入衡量和產出衡量兩大類。所謂投入衡量,是指根據建造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如實際發生的成本、實際耗用的工時等)來衡量完工進度;所謂產出衡量,是指根據產出結果(如生產數量、實際建成的樓層數、完工的公路公里數)來衡量完工進度。實務中,並非每類衡量方法都可應用於所有的建造工程,而是需要根據具體環境作出仔細的判斷。
不管是投入衡量,還是產出衡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以投入衡量為例,從理論上說,每投入一個單位,就會有相應的產出。也就是說,投入與產出之間存在一種對應關系,這正是投入衡量能夠成立的基礎。但是,如果在實際工作中發生了無效率的投入,則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就會改變,按投入衡量就會得出不準確的結果。此外,採用投入衡量還須注意一個問題,這就是,一般在工程開工的初期階段,往往投入比較多,而這些投入中,有一些可能是與工程進度無關的,比如未用於施工的材料和未開工的分包合同成本。如果不加調整地採用投入衡量,很容易高估初期的完工百分比。因此,本准則規定,採用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合同完工進度時,累計實際發生發生的合同成本不包括下列內容:(1)與合同未來活動相關的成本,例如施工中尚未安裝、使用或耗用的材料成本;(2)在分包工程的工作量完成之前預付給分包單位的款項。
在採用產出衡量時,如果所選用的產出單位與為完成工程所需花費的時間、努力或成本不可比,則也會得出不準確的結果。例如,以建成的樓層數來衡量一座9層大樓的完工進度,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因為建造大樓底層所需花費的成本和付出的努力與建造其他樓層會有所不同,基成本可能大於大樓總成本的1/9。這時,按完成的樓層數為確認工程收入,就不能與所發生的費用很好地配比。
從所考察的國家或地區看,完工百分比的確定沒有根本性的差異。在美國,雖然沒有專門的建造合同會計准則,但在實務中應用較為普遍的方法有:成本比例法(cost-to-cost method)、耗費努力衡量法(efforts expended methods)以及產出單位法(units of work peroformed method)。其中又以成本比例法應用得最為廣泛,這也是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推薦企業採用的方法。第11號國際會計准則規定了三種方法:(1)累計已發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2)對已完成工作的測量;(3)完成合同工作的實物比例。英國和香港的准則並沒有詳細規定完工百分比的確定方法。台灣在第11號《財務會計准則公報》中規定,完工百分比的確定可採用工程成本比例法、工時進度比例法和產出單位比例法三種。
Ⅳ 關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跨期會計處理
=======
相關回復
=======
學習夠仔細的,值得表揚!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來理解,我們知道《基本准則》中有對計量屬性的說明,其中之一就是」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而交易性金融資產是非常典型的應用。
【原理】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一種市價波動比較頻繁的資產,完全不同於一般資產。
一般資產,譬如存貨,初始入賬金額入賬以後,這筆金額基本就保持不動了,我們稱之為」歷史成本「。現代企業財務會計的發展,提出」決策有用觀「財務報告目標後,這筆金額在資產負債表日可以調整了,通過減值測試。可以將存貨的初始入賬金額」賬面余額「調到「賬面價值」,即「初始入賬金額-減值准備」。請注意三點:第一點,減值賬務處理上基本採用備抵法,就是原值科目不動,另設一個備抵科目。第二,減值依據「謹慎性原則「,調減不調增。第三,損益影響在利潤表中設」資產減值損失「科目反映
而交易性金融資產市價的變動,不是出於」減陵旁值測試「這樣一種考慮,而是其正常的盈利方式。那麼,假如我問你」賺取差價的股票,其市場價格變化如何反映才能簡單明了?「,這就是《第22號 金融資產確認和計量》中所寫的那樣。
影響資產負債表:在交易性金融資產下設一個」——公允價值變動「,原值掛」——成本「。資產負債表日該資產的市價變動即可在」——公允價值變動「中反映出來了,簡單吧?
影響利潤表:那麼資產的價值發生變化了,這種變化是否要影響利潤呢?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影響利潤的,在利潤表中設一個」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就解決了。於是,有人又有疑問,不是有一個」投資收益」了嗎?簡單來講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紙上財富
投資收益——真金白銀
凡是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損益,實際上是賬上數字和市價對比算出來的,沒有真正交易。但是,你要明白有些「紙上財富」對於報表使用者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企業手裡有一大堆市值嚴重下滑的股票,雖沒有真正交易——俗稱「套牢」,摒一下來年有望回升,而在當年實質洞鉛上已經損失了。可是這種損益,既不是減值測試引起的「資產減值損失」,也不是交易套利引起的「投資收益」,給它在利潤表中安個家,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長話短說,回到你的問題。沒錯08年底,是進行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處理。而且利潤結轉的時候結平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賬。來年要結轉的時候,該賬面上已經無金額可轉了。症結在於你站在賬務處理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是該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的全過程。
如果是當年買入,當年公允價值損益變動過幾次,當年結轉,納汪好那麼賬務處理是這樣的:
第一筆,將該資產賬面價值結平,賣價和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第二步,將原歸屬於該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在當年做,很合理。「真金白銀(投資收益)「和」紙上財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呆在利潤表兩處不同位置,報表使用者一看比較明了。現在,實際賣出了,原先呆在」紙上財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額終於揚眉吐氣」交易實現了「!題外話——第一筆是賬面價值」——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一起處置的,等於說」——公允價值變動「在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完成了」兌現「。於是」紙上財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也就要轉入到」投資收益「去了。吁~~~~,其實換不換對於利潤總額是沒有影響的,它們兩個就肩並肩在表上呆著,准則的目的就是希望邏輯上完美一點。
這么美妙的設計,居然被跨年結轉的賬務處理給打敗了。啥都沒有了,怎麼辦?參考第一步,既然還是能夠從」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的結轉中看出累計公允價值變動額,那麼第二步還是可以照常處理的,20萬【實際是50萬】就是那樣來的。這50萬把新一年的」投資收益「做准確了,卻使新一年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變成」-50「了。
專家說過,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更關注的是」真金白銀(投資收益)「,至於」紙上財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反正它天天在變,賬務處理上的小瑕疵就允許它吧。
【你的分錄有錯誤】
08年底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0萬【此時該科目累計有50萬】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0萬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萬
貸:本年利潤 50萬
因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年末結轉為零。
09年2月 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170萬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0萬
——公允價值變動 20萬【這里應該是50萬,賬面余額】
投資收益 50萬【這里應該是20萬,處置收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萬【這里轉50萬,對應「——公允價值變動」】
貸:投資收益 20萬【這里相應轉過去50萬】
08年8月31日也做過一筆,說明公允價值變動是按季度做賬的。
Ⅳ 跨期買賣的作用
跨期買賣的作用為對沖作用,它比普通單邊股指期貨的買賣風險要小。在同類型期貨合約而不同月跨期買賣時,因亂宴價格趨勢相同而對沖作用更明顯。所以進行跨期買賣可以避免突發性劇烈波動時的巨額損失。因為跨期買賣風險小,所以它需要的保證金比單邊期貨買賣的保證金少。
跨期買賣就是在同一個市場上,同時買入或賣出不同月期貨盯卜合約的行為,具體做法是用不同月份間的價差進行反向交易,以獲取收益。跨期交易者所關注的只是合約價格在各交易月的相對變動情況而非其絕嘩則銀對傾向。外匯期貨合約本質上就是標准化的遠期外匯合約,所以可以用遠期匯率來取代期貨匯率。
Ⅵ 什麼叫包銷項目跨期確認收入
包銷(bought deal,underwriting),又稱獨家經銷,是指供貨人通過包銷協議把某種商品或某類商品在某個地區野陪和一定期限內的經營權單獨給予國外某一包銷商的一種貿易方式。也就是說包銷商在協議規定的期限和地域內,對指定的商品享有獨家專營權。
跨期收入一般都禪配是《企業會計准則--建造合同》規范的內容.
有跨期收入可以按期分攤收入並結轉成本.
跨年的銷售收入,應做"以前年度損賀脊指益調整"科目.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指企業對以前年度多計或少計的重大盈虧數額所進行的調整.以使其不至於影響到本年度利潤總額.以前年度多、少計費用或多、少計收益時,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代替原相關損益科目,對方科目不變,然後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結轉到"利潤分配"科目下
此科目是一個過渡科目,用於調整以前年度的損益.這樣調整不會影響本年度的利潤.
Ⅶ 交易性金融資產怎樣確認投資收益
確認的投資收益主要由以下兩個方面組成:
也就是,處置時計入投資收益的金額=出售時的公允價值-初始入賬金額。用大白話說也就是記入投資收益的金額等於賣出的價格減去買入的價格。
Ⅷ 什麼是跨期套利
①: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市場(即同一交易所)同時買如、賣出同種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有利時機同時將這些期貨合約對沖平倉套利。
②:根據買賣的交割月份及買賣方向的差異,跨期套利可以分為牛市套利、熊市套利、蝶式套利三種。
(1)當市場出現供給不足、需求旺盛的情形,導致較近交割月份的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較遠期的上漲幅度,或較近月份的合約價格下降幅度小於較遠期下跌幅度,無論在正向市場還是返鄉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買入較近月份的合約同時賣出較遠期月份的合約進行套利的可能性較大,我們稱這種套利為「牛市套利」。
(2)當市場出現供給過剩、需求不足的情形,導致較近交割月份的合約價格下降幅度往往大於較遠期的下降幅度,或較近月份的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小於較遠期上漲幅度,無論在正向市場還是返鄉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賣出較近月份的合約同時買入較遠期月份的合約進行套利的可能性較大,我們稱這種套利為「熊市套利」。
(3)蝶式套利:它由居中共享居中交割月份一個牛市套利和一個熊市套利的跨期組合。由於近期和遠期月份的期貨合約分局與居中月份兩側,形同兩個翅膀,因此稱之為蝶式套利,可以在
InterGroup上面進行交易或操作,如果幫助到您的話,望您採納哦
Ⅸ 如何確認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以進一步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企業對此類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應著重反映相關市場變數變化對其價值的影響。在初始確認時按公允價值計量,相關交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所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的,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在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確認為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處置該金融資產和負債時,其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穩健的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的同時,也把上市公司的動態利潤變動加以反映,體現了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投資收益」科目核算企業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等期間取得的投資收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實現的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貸方登記企業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實現的投資收益;借方登記企業出售交易性金融資衫友產等發生的投資損失。
「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姿塌激」科目核算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而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貸方登記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高於賬面余額的差額;借方登記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低於賬面余額的差額。出售交跡襪易性金融資產時,將原計入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轉出,記入「投資收益」科目。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兩個賬戶對交易性金融資產損益的核算,不僅在核算的時間上不同,而且在核算的內容上也不同。「投資收益」核算的是已經實現的收益,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僅僅是反映賬面上的損益,只有等到交易性金融資產出售時,才能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由此可以看出,這兩個賬戶有分開設置的必要,這樣設置體現了新會計准則下對原來的「投資收益」賬戶的改進。
[案例] 2008 年1 月1 日,A 公司支付價款106萬元購入B 公司發行的股票10萬股,每股價格10.6 元(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0.6元),另支付交易費用1200元,A 公司此股票列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且持有後對其無重大影響。2月15日,收到 B公司發放的現金股利;6月30日,B 公司股票價格上漲到每股13元;7月20日,將持有的B 公司股票全部售出,每股15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A 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1)1月1日,購入B公司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A成本 1 000 000
投資收益 1 200
應收股利 60 000
貸:銀行存款 1 061 200
(2)2月15日,收到現金股利:
借:銀行存款 60 000
貸:應收股利 60 000
(3)6月30日,確認股票價格變動: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300 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0 000
(4)7月20日,將B公司股票全部售出:
借:銀行存款 1 500 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00 000
貸:交易金融資產——A成本 1 000 000
——公允價值變動 300 000
投資收益 500 000
Ⅹ 同個基金,先後分2次購買,2次的凈值不同,收益是什麼結算的。按哪個為基準值,進行結算的
基金兩次成本價=基金首次賣出的持倉成本+(基金第二次買入的凈值+手續費)/基金份額。基金持倉成本不需要投資者手動計算,會直接顯示在持倉中,投資者直接查看即可。
基金實行T+1交易,交易日當天買入(交易時間),按照買入當天收盤時的凈值計算,第二個交易日確認份額,份額確認後計算收益,基金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法定節假日激純不交易。
(10)跨期交易怎麼確認收益擴展閱讀:
基金收益率怎麼算?
基金收益率=(賣出凈值-買入凈值)/買入凈值×100%,或者,基金收益率=持倉收益/買入時的市值×100%,比如,投資者買入某基金時的凈值為1元,賣出該基金時的凈值為1.5元,在不考慮手續費用的情況下,其收益率=(1.5-1)/1×100%=50%。
同時,投資者在交易基金時會看到累計收益和持有收益這兩種情況,其中持彎鉛滑有收益是指投資者目前持有基金份額所產生的累計收益,包含因凈值波動產生的浮動盈虧和持有份額對應的歷史現金分紅收益,而累計收益是指投資者所有基金(含已贖回基金)的累計收益總和,比如,投資者在該賬戶總共只買過兩次基金,第一次買入的基金,在8月10號賣掉,虧損了10元,在8月11號,再次買入一隻基埋臘金,其持有收益為20元,則其累計收益為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