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最冷冬窗,中超轉會市場讓人驚喜的交易有哪些
轉會期後期並不排除會有讓人驚喜的交易。
沒能爭取到外援轉會窗口延長,對於各隊影響不小,但中國足協可以調控的國內球員轉會窗口延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此在2月份這個往年的冬窗引援加速階段,大多數球隊是“悄無聲息”,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確實增添了各隊的談判難度;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球隊尚處觀望狀態。
本賽季參加亞冠的上海申花引援力度也不算小,一口氣引進馮瀟霆、曾誠等6名內援,但多為老將,重磅程度並不算高。除這些轉會之外,中超冬窗再沒有重磅的國內球員交易。 雖然本賽季冬窗十分冷淡,但在“加時階段”並不會缺少重磅轉會,一些在中下游中超球隊效力的國腳不排除會有轉會的可能,成為轉會市場上的驚喜。
2. 中超轉會問題
轉會當然不會虧,當一個球員轉會了,那個球員就屬於這個俱樂部,俱樂部可以進行賣買收益也歸該俱樂部,可是中國的聯賽發展程度不高,中超裡面互相轉會的不多,不像英超那些,曼聯買熱刺的前鋒,利物浦買巴里,那樣熱火,如果中超直接買斷了一個球員的合同,以後沒有"買家",那怎麼辦?? 哈哈 外援算是其中一個方式吧.
像去年昂首越過6000點又在新年到來之後暴挫陡跌的股市一樣,國內球員轉會市場「開盤」以來,沒有像往年那樣競相搶購鄭智、李瑋峰等明星,直到元月28日轉會市場「休市」,球員交易的成交量一片低迷,除了廣州醫葯、成都謝菲聯等新入市的買家外,過去十分活躍的山東魯能、上海申花、北京國安等大戶,不僅紛紛駐足觀望,甚至大連實德、上海申花還瘋狂拋售麾下球員,大有「斬倉割肉」的味道。
國內球員轉會市場是否真的像股市一樣遭遇股災,只是一個比喻,但這個市場在今年變得萎靡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與在去年開始復甦的中超聯賽相比,有些不協調。
從政策面來看,中國足協今年推出了二次轉會的規定,這是來自歐洲聯賽的一個常規做法,但在中國足壇卻是首次引進,這有可能讓一些俱樂部有充足的時間,去觀察那些價高但狀態不明的球員,後期展望的意圖很明顯。比如李鐵最終還是以免費租借的形式到了成都謝菲聯,顯然是買賣雙方都在觀望這名球員,畢竟他有一年沒有打過正式比賽。
其次,也可能是政策面的原因,國家在頒布了新的《勞動合同法》之後,球員的身份已經由過去純粹的商品,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勞動者,以往俱樂部在球員工作合同方面享有的絕對話語權遭遇挑戰,對有實力的大牌球員,他們必須按照過去對待國外球員那樣頃前,簽訂嚴格的僱傭合同,對一些俱樂部來說,影響了他們的投資決心。
當然,政策面上的一些東西並沒有影響到廣州醫葯、成都謝菲聯這樣一些升班馬的狂掃市場的動作,像河南建業這樣去年差點被「掛牌退市」的球員,也在積極補倉。嚴格說,今年國內球員轉會市場交易量的大幅度下降,主要來源於以往一些大戶的觀望心態和一些可能用意不明的球隊的拋售行為。
交易的不活躍必然影響到球員的生存狀態,目前中國足協唯一的救市手段是將已經關上的第一次轉會大門,以許多俱樂部總經理都不在國內的理由,悄然打困乎賣開了一個縫隙。但是,像大連實德這樣瘋狂「斬倉」,卻又不主動「補倉」的俱樂部,中國足協卻無法加以干涉,因為有了四川冠城與廈門藍獅集體掛牌的事實,面對俱樂部即使准備主動退市的行為,中國足協都無法採取一些有效行為加以規范,因此對於市場的起落都完全聽之任之。
但國內球員轉會市場的低迷不一定是一件壞事,經過十四年的職業聯賽,轉會市場的政策一向不明確,買賣標准和方式也太具隨意性,經過波動調整,或許能找到一些逐漸規范的方式。
市場低迷·典型案例
大連實德恐慌性拋售
年底前,大連實德公布了多達15人的轉會名單,這裡面不乏名將,而且很多都正值當打之年,季銘義、翟彥鵬、王聖、閻嵩、王鵬、劉宇等都是年紀30歲以內的國字型大小球員,但是大連實德一股腦將他們送上了轉會榜。
實德俱樂部大甩賣的動作,一開始就受到大連當地媒體的質疑,他們認為大連實德連續兩年在聯賽中毫無斬獲,並不是因為實德隊像實德俱樂部宣稱的那樣人才輩出。2006年在失去實德系後,徐明曾經豪言要用「兩套半」主力陣容去征戰中超、足協杯、A3和亞冠,但該年年末,實德四大皆空,「兩套半」成為像「三句半」一樣的玩笑。
2007年,大連實德引進荷蘭名帥邦弗雷雷,又喊出了奪冠的豪言。但這個時候,大連媒體已經開始在透露,徐明准備撤退了,除非徐明操作了多年的小本經營模式能夠再次湊效。事與願違的是,邦弗雷雷在賽程過半的時候就讓大連實德失望了,他在年底黯然離去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就在大連實德重回「紅星」路線的時候,大連球迷卻驚訝地發現,「紅星系」再度回歸實德,其實是徐明在小本經營路線上的極度收縮,一口氣將15名球員送上轉會榜,徐明真的可能不想幹了!
實德的拋售行為,讓王聖這樣的國奧名將極有可能在新年來臨的時候走進失業大軍,季銘義、鄒鵬這樣的人,不得不以投入昔日「敵營」成都謝菲聯而感到幸運,劉宇即使回不到四川,也感覺到自己一定比王聖們幸福。大連實德不僅已經失去了兩年的冠軍,也汪逗失去了過去冠軍專業戶的集體榮耀,徐明解散了實德系,下一步他要解散實德隊嗎?
其實實德也引進了兩名內援,孫峰和劉玉建,這卻是件奇怪的事情。如按照狀態和技能來說,當年四川冠城隊的隊長劉玉建肯定在季銘義、劉宇們之下,而且2004年劉玉建在與北京隊的比賽中嚴重受傷之後,一直是一名邊緣球員。
也有知情人透露,徐明每次清洗出球隊的人,不一定是狀態不好的人,但一定是不怎樣聽話的人,這些年一直有一些名將離開實德,過去是發配到同系的四川冠城和大連賽德隆,後來則是直接拋售掉。
到現在誰都不知道實德大拋售的真正原因,但肯定不是大連足球人才濟濟的原因。
市場低迷·利空因素
豪門早已滿倉運作
往年哄搶鄭智、李瑋峰的局面沒有出現,大多數過去在國內轉會市場比較活躍的俱樂部都沒有怎樣關注國內轉會市場,幾年來一直出手闊綽的山東魯能,這一次也按兵不動,在國內球員轉會上只出不進。
分析豪門的心態,不外乎有幾種,像山東魯能這樣在過去幾年網羅了大多數本土高手的球隊,目前的國內球員他們的確有些看不上眼,如果他們還想在今年重溫冠軍的滋味,只有強力外援才能夠對他們做質的抬升。
02屆國家隊之後,除了長春亞泰打造了一個整體實力較強的球員團隊外,並未見多少能夠超越那一屆國腳能力的球員涌現,目前一些被推上轉會榜的球員,應該說難入豪門的法眼。這是中國足球整體實力下滑之後,出現的一個必然現象。
二次轉會政策的出台,也讓一些有意向在國內市場上下手的俱樂部,有了觀望的空間。而新《勞動合同法》的頒布,讓有心下手的俱樂部也多了一些忌憚。畢竟不能將球員先買回來,再看狀態,狀態不好,再在工作合同上打些折扣。
當然像申花這種兩隊合並後的球隊,球員大有富餘,不出手也在情理之中。大連實德一向也自恃本土球員資源豐富,向來在國內轉會市場上就懶於出手,只不過他們今年的大規模拋售,有點令人匪夷所思。
市場低迷·利好消息
弱旅建倉止住崩盤
與豪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升班馬和一些弱隊,應該說,如果不是有廣州醫葯、成都謝菲聯、河南建業這些俱樂部的動作,今年的國內轉會市場還將更加低迷。這些俱樂部的收購行為,應該不是股市上的逢低吸納心理,他們的行為應該是出於比較單純的提高球隊整體實力的目的。
廣州醫葯和成都謝菲聯在去年定下了沖超目標後,他們在國內球員轉會市場上動作就不小,沈祥福將南派的廣州隊變成了一支北派風格的球隊,就來自於他將徐亮、周麟等國奧舊將帶到了廣州。而成都謝菲聯也是買下了劉成、汪嵩、符賓等國內球員,才具備了沖超的實力。
沖上中超之後,兩隊都對球隊做了意料中的清洗,一些邊緣球員肯定不能與球隊一起升上中超,成都謝菲聯一開口就掛掉了8名球員,連前年從老川隊買來的干穎波等人,也被一塊打包賣給了新川足。
接下來,他們就開始在國內轉會市場上「掃貨」,他們必須有一撥能夠在中超聯賽中沖鋒陷陣的球員,才能保證他們在自己的中超元年中,不被淘汰。成都謝菲聯甚至與河南建業爭奪大連實德隊川籍球員劉宇。劉宇是前國奧隊員,同譚望嵩一道被稱為川足的希望之星,但在2006年川足被迫解散時,劉宇被實德強留。兩年過去,跟隨實德入川春訓的劉宇卻沒有前往蒲江基地,而是跟著新川足一起訓練。但實德開出的高昂轉會費嚇阻了新川足,在成都謝菲聯與建業的角力中,實德捆綁劉宇、鄒游賣到河南,賺了一個好價錢。
但成都謝菲聯也簽下了季銘義、鄒侑根、鄒鵬、李鐵、朱曉剛等9名內援,另一支升班馬廣州醫葯不甘寂寞,他們拿下了高明、吳坪楓、王小詩、馬亮等知名球員。浙江綠城引進了常琳、張寶峰、閻嵩等,遼足則回收了張玉寧、王亮等名將。可以說,今年的國內球員轉會市場,弱旅大出風頭,也讓孱弱的國內轉會市場沒有崩盤。
市場低迷·救市手段
轉會大門明關實開
國內轉會市場慘淡啟幕,冷清收場,中國足協青少年部主任朱和元曾在月初預言,月底的25日左右,會出現一個高潮,但是這個預言沒有實現。到原定的28日轉會截止期,中超16支球隊完成了摘牌,但總體數量明顯低於往年,北京國安、天津康師傅甚至一個未摘。鑒於這種情況,中國足協沒有將大門完全關閉,除了還有間隙期的二次轉會外,足協透露,由於一些俱樂部老總不在國內等一些特殊原因,中國足協准備特事特辦,最後的截止時間作了寬限。
這顯然是一個無奈之舉,還沒有哪一個行業的整體行為,因為某一個單位頭頭不在,就改弦易轍,國內球員轉會市場貌似兒戲。但中國足協不能看到大批球員下崗而坐視不管,對於他們來說,不關閉轉會大門,也算是一件善事,同時也讓轉會市場,不致因為豪門的無動於衷而繼續冷清下去。
中國職業聯賽建立14年來,各項制度至今都不完善,賽制變來變去,中超中甲的所謂硬體指標實際上都是擺設,尤其在轉會制度上,最早是俱樂部私下勾兌,後來足協准備包辦婚姻,搞出一個摘牌制度,既不像NBA的選秀也不像歐洲的自由轉會體系,倒是在順摘牌、倒摘牌這些枝節問題上,玩些朝三暮四的手段,很不嚴肅。
3. 中超轉會:誰溢價百倍,誰是銷售冠軍
北京時間2017年2月28日深夜,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中國足協辦公樓依然燈火通明。
2017賽季中超中甲轉會窗口關閉倒計時,列印機將一張張白紙精雕細琢,辦公室里彌漫著金錢的味道。
雖然轉會截止日當天,沒有人們意料之外的重磅轉會出現,但是從內援標王張呈棟到外援標王奧斯卡,這個冬天的每一筆轉會都足以刺激到我們的神經,至今依然「驚魂未定」。
2017年冬季轉會窗口,中鈔聯賽的燒錢力度再次力壓英超聯賽。根據《轉會市場》數據統計,這個冬窗中超凈投入高達2.64億歐元,笑傲世界足壇。更有趣的是,奧斯卡與伊哈洛兩人接近1億歐元的轉會費一舉幫助英超實現「冬窗盈利」。
這個冬天,世界一線球星紛至沓來,內援轉會水漲船高。可以肯定的是,在金元2.0版本背景下,2017賽季中超的比拼將會愈演愈烈。
有人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有人說這是最壞的時代。轉會市場的大門已經關閉,中超首輪戰火已燒,是好是壞,球場上評說。
4. 足球史上有哪些成功的交易
足球史上成功的球員交易數不勝數,以近10年而論,最成功的交易當屬皇馬天價購買C羅。
2009年夏天,重新入主皇馬的弗洛倫蒂諾開啟了他的「銀河戰艦二期」計劃,在高價購嫌純入米蘭王牌卡卡之後,皇馬又以9600萬歐元的足壇最貴身價從曼聯購買了C羅。
當時轉會新聞一出,外界紛紛懷疑皇馬是不是買貴了,當了冤大頭。要知道,當時的C羅雖然小有名氣,但足壇地位並不顯赫,甚至於國內芹鎮咐球迷更多的稱他為小小羅,僅僅把他看作與羅納爾多和羅納爾迪尼奧兩位足壇旅仔巨星同名的青年才俊,而非是能帶領一隻球前進的核心球員。
但事後的發展證明,這是一個雙贏的結局。轉會皇馬後,C羅的個人品牌和商業價值都達到了最大化,從而成為了與梅西並立的足壇雙驕。而在引進C羅後,皇馬的戰績也是穩步提升,從歐冠十六郎,到歐冠四強,再到近兩年的歐冠兩連冠。可以說,皇馬近兩年的出色戰績,與球隊核心C羅的發揮休戚相關。
皇馬收購C羅確定了商業和成績上的雙重成功,國內類似的成功案例當屬恆大1000萬美元購買孔卡。
據傳聞,當時巴甲俱樂部開出的賣價大約為600-800萬美元,但恆大為了發揮「千金買骨」的宣傳效應,主動提價到1000萬美元。
要知道當時,國內足壇的外援價格多在500萬美元以下,恆大這樁轉會新聞一出,頓時成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隨後,恆大在中超和亞冠賽場上都成功奪冠,不僅恆大俱樂部成為國內頂尖豪門,恆大地產也成為全國一線房地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