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票據業務的風險在哪裡
答:一、票據業務會發生如下風險:
1、線上電票交易使得銀行的內控要求不達標。線上票據交易後,使用、管理票據系統的均是票據部,與票據業務相關的發起、開戶、票據線上託管、質押票據池入庫、資金清算也由票據交易員完成,形成了票據業務的授權授信審批、風險審查等風控流程與票據交易全程交易「兩張皮」的現象。
2、票據貼現業務流程與合規要求相違背。
《票據交易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29號)提出為提高票據交易效率,簡化票據貼現貿易背景審核,票據貼現無需企業提供合同和發票。
從合規管理角度來看,這一規定與《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規定的票據交易必須有真實的貿易背景要求不符。
從交易主體角度,這一規定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中介開展無貿易背景的融資性票據業務,不符合銀行利用票據業務支持實體企業的發展戰略。
二、票據業務的風險可採取如下改進方法:
1、改進票據貼現環節貿易背景審核方式,滿足《票據法》規定的貿易背景審核條款。
2、有效控制自開自貼關聯交易的違規風險。
3、改進轉貼現負債的風險計量方式,滿足監管規定的資本計提要求。
4、有效識別線上線下組合交易的風險。
B. 商業銀行票據業務的風險及防範
一、商業銀行票據業務的風險
1、融資性風險。即商業銀行簽發或貼現無真實交易背景或不能確定有真實交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而形成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無交易合同或使用虛假、無效合同;超合同金額或期限簽發、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無增值稅發票復印件、重復使用或偽造增值稅發票復印件辦理貼現業務。有的商業銀行假借企業名義違規開立賬戶,借用這些賬戶自行簽發銀行承兌匯票,到其他商業銀行貼現,貼現資金迴流該行後,增加其存款,自稱為「融資性存款」。簽發、貼現無真實交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違反了《支付結算辦法》和《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因此,銀行不僅存在融資性風險,同時還承擔著潛在的法律風險。
2、信用風險。即在沒有繳納保證金或保證金不足的情況下簽發、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導致大量銀行墊款而產生的信用敞口風險。主要表現為:一是未按規定比例收取保證金或保證金偏低;二是對保證金不足額部分擔保不足或擔保無效,如擔保合同金額小於保證金不足額部分、擔保企業擔保能力不足、質押物不符合相關規定、質押手續辦理不及時不規范、由關聯企業擔保或企業相互擔保、擔保合同無董事會同意的決議等;三是以本行貸款作為簽發銀行承兌匯票的保證金,或將貸款轉為定期存款,作為申請承兌的質物。銀行的上述做法實際上是把承兌風險轉化為信貸風險,並沒有真正落實償還來源,同時還虛增了存貸款規模。銀行通過這樣一種非正常方式擴大存貸款和票據業務的規模,形成了「企業用貸款資金作保證金→銀行簽發承兌匯票→企業到銀行貼現→企業用貼現得到的資金再作保證金→銀行再簽發承兌匯票→企業再貼現……」的怪圈,在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信用徒然膨脹,貨幣信貸成倍數地虛增擴大,從而形成了信貸泡沫。
3、道德風險。一是關聯企業、關聯交易方相互串通,套取銀行資金。主要方式為:出票人與收款人為關聯企業或關聯交易方,出票人以一定比例保證金申請承兌,不足部分由收款人提供保證擔保,最後資金由收款人賬戶流向出票人賬戶,實現了資金的逆向迴流。二是社會上的一些不法人員利用偽造、變造票據、「克隆」票據或票據「調包」等欺詐手段,有意識地騙取銀行資金而使銀行面臨資金損失的風險。三是銀行內部人員在辦理票據業務時不認真把「三關」,即票據記載事項合法合規審查關、背書核實關、票據真偽核實關,或是違法違規,盜用銀行票據,而使銀行蒙受資金損失。
4、操作風險。一是先貼後查,逆向操作。有的銀行為了爭攬業務,增強市場競爭力,要求企業採取出具承諾書的方式先行貼現,而查復日期比貼現出賬日期晚幾天甚至半個月之久。這種查復未明即辦理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或質押的做法存在一定的操作風險,銀行資金的安全性難以保障。二是辦理貼現和質押取得的票據背書不合法、不完整。主要表現為票據貼現時空白背書、多次背書時背書不連續等。這不僅違反了《票據法》的規定,在發生法律糾紛或出現票據流失等情況的時候無法主張票據權利,而且容易引發道德風險。
5、內部管理風險。一些中小銀行票據業務的基礎工作較薄弱,票據保管和使用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內部控制不力,導致票據案件屢屢發生,風險損失不斷產生。目前大部分中小銀行不同程度地存在檔案資料不完整不規范的問題,如承兌協議、商品交易合同等要素不全,承兌申請人的基礎資料不全,業務會辦記錄不詳等。還有些銀行存在賬實、賬賬不符,未真正落實印、證、押「三分管」,印章交接無監交人,保證金記賬串戶,銀行承兌匯票委託收款時以蓋行政公章代替結算專用章等問題。
6、利率風險與流動性風險。四家國有商業銀行較少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業務,中小企業貸款和一些規模較小的項目貸款一般是先由中小銀行進行票據承兌貼現,然後由中小銀行向四家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轉貼現。中小銀行賺取的是票據市場的利差。一旦市場資金緊張,轉貼現利率上升,中小銀行就會面臨利率風險,嚴重的還將導致流動性風險。
二、風險成因分析
1、經營思想錯位,盲目擴大業務規模。中小商業銀行受經營區域的限制,普遍存在資金緊張、經營規模小的問題,而票據業務則具備規模擴張的功能,可以獲得額外業務量。因此,中小商業銀行首先把票據業務的發展作為實現規模增長的一個主要手段,通過向企業發放貸款或辦理貼現,轉存為保證金或開具定期存單,再簽發票據,如此滾動辦理可以實現存款、貸款的雙重增長。其次,票據業務可以稀釋不良貸款:通過增加票據資產擴大貸款規模,做大分母,降低不良貸款率。同時票據業務可以調整利潤,增加營業收入:通過票據業務的買入賣出,提早實現利息收入,調整利潤實現狀況;貸款轉作保證金,銀行獲得的是貸款利息,而向企業支付的是存款利息,利差則成為銀行的營業收入。
2、內控建設不完善,風險意識淡薄。中小銀行雖然普遍建立了票據業務的內控制度,但票據業務的操作流程和責任制度不夠統一規范和嚴密,未能覆蓋所有風險點,不能有效防範風險。有的銀行未將票據融資全部納入單一客戶授信范圍,不利於控制和防範單一客戶的信用風險;有的銀行「三查」制度執行不到位,對企業信用狀況不能充分掌握;有的銀行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重要崗位人員的定期輪換尚未形成制度,不利於防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還有的銀行受審計人員不足的制約,對票據業務的審計監督比較薄弱。
3、法制體系不完善。現行的《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商業銀行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的有些條款過於籠統,對貼現、轉貼現、再貼現業務中涉及的銀行承兌匯票的法律法規未作專門的司法解釋,監管中缺少法律依據。一是對商業銀行承兌業務沒有相應的監控指標。在2002年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對承兌總量不得超過上年末存款余額的5%的控制指標後,未有其他指導性指標出台,對於資產規模小、風險控制能力較低的中小金融機構來說,缺乏外部約束,容易造成盲目發展。二是對承兌保證金的管理和保證金的收取方式、數量沒有統一的規定,對貸款轉保證金的做法沒有具體界定和處罰標准。三是對企業多頭開戶、重復使用增值稅票在多家銀行辦理貼現缺乏控制措施。
4、銀企信息不對稱,票據防偽手段落後。一些企業法制觀念薄弱,通過偽造合同或發票,來騙取銀行資金,而相關的信息共享機制還不夠健全,如銀行與稅務部門未實現聯網,無法查詢發票的真實性,信貸登記咨詢系統中也缺乏票據承兌貼現的信息。另外,一些企業提供的合同與增值稅票不能互相對應,少數企業無法提供增值稅票,給銀行審查真實交易背景帶來難度。由於缺乏全國統一的票據簽發、查詢和簽證的系統或機構,票據的電子化程度較低,使「假票」、「克隆票」有可乘之機。
5、弱勢地位受歧視。由於中小商業銀行特別是城市商業銀行缺乏全國性網路,對票據的查詢需由大銀行代理,有些代理行歧視小銀行的委託,故意拖延查復的時間,票據查復速度較慢,最長的需1個月之久,迫使委託行不得不對急用資金的企業先行貼現或對大客戶實行見票即貼的簡單審核方式,形成票據業務的操作風險。
三、風險的防範與管理
1、端正經營思想,增強風險防範的意識。中小商業銀行要糾正片面追求規模和速度的行為,正確處理好票據業務發展和風險防範的關系,不要為了票據收益去承擔巨大的墊款風險。應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指定票據業務發展目標和規劃,不要盲目追求發展速度和規模的擴張,業務的發展應建立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
2、加強內部控制,健全風險防範機制。中小商業銀行應堅持「內控優先」原則,以風險管理為重點,加強票據業務內控制度建設,制定規范、操作性強的出票、登記、查詢規程和制度,強化對票據真實性的審查和檢查,確保票據交易真實性和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對票據業務環節中的各個風險點進行認真的預測和剖析,對每個風險環節設置「防火牆」,並定期對風險管理程序進行評估。中小商業銀行還應加強對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對票據業務風險的認識與把握能力,提高從業人員的防範技能,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嚴格執行操作、檢查和監督制度。
3、修訂完善制度,規范票據市場。現行的《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商業銀行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的有些條款已不適用於當前票據業務的發展狀況,票據業務中企業當事人的准入退出制度、票據融資的管理、各種票據交易行為管理、票據信用評估、票據交易的價格約定、資金清算、票據業務的風險准備等制度都應盡快納入規范化軌道。從監管的角度來講,應對商業銀行票據業務風險控製作出具體規定:一是將票據融資全部納入信貸授權和客戶授信范圍,以便於外部監管和內部監控;二是對票據業務制定指導性的承兌總量、單戶或最大十戶的承兌比例監控指標、向異地企業出票的控制制度等,以剔除票據市場中的泡沫;三是實行保證金等級管理或規定保證金最低限額,將票據風險敞口與資本金規模掛鉤,降低銀行承兌風險;四是對以貸款作保證金、關聯企業套取銀行信用等行為制定明確的界定標准和處罰規定;五是規定所有金融機構對已辦理貼現的增值稅票原件加蓋戳記,註明貼現金額和貼現機構名稱,從源頭上堵住重復使用同一增值稅票辦理貼現的問題。
4、加強合規性監管,促進票據業務健康發展。監管部門應充分認識票據業務中潛在的風險,加大現場檢查的力度,重點檢查票據承兌和貼現業務的貿易背景的真實性、貼現資金流向、發放貸款作為保證金、票據業務的內控機制和存在的風險等問題,注重對內控的有效性、操作行為及各個風險點的監管,進一步加大對票據業務中違規違法的處罰力度,加強檢查監督,及時糾正和處理違法違規行為,最大限度地防範控制風險。
5、完善信貸登記咨詢系統,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央行和監管當局應盡快建立銀行承兌匯票簽發和貼現業務的資料庫,實現票據在全國范圍內的統一網路查詢功能,提高業務效率,實現與稅務部門的聯網,及時識別企業提供的增值稅票復印件或原件的真偽,加強真實貿易背景審查,防範和化解票據風險。
C. 我想在同城票據網上進行交易,需要注意什麼
沒什麼要注意的呀,就按流程要求來就行了,全程也會有客戶經理進行服務的,有問題他們會幫忙解決的。整個流程走完還是很滿意的。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接著問
(3)票據交易怎麼防騙擴展閱讀:
同城票據網,江蘇銀承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網站,成立於2012年7月,總部在南京,同時正在全國范圍以直營、代理的形式設立區域銀承服務中心。
同城票據網成立於2012年,是國內最早也是國內最大的供應鏈承兌服務平台,公司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和金融科技,為廣大企業客戶、銀行及票據服務商提供電子匯票的在線撮合交易服務。通過引入銀行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為資產方(持票方)和資金方(用票方)提供安全的第三方通道,實現了票據流轉、資金存管及監管、票據信息的真實性及有效性驗證,票據流轉狀態判別等方面的金融科技服務。高效地解決了傳統票據交易過程中存在的票據欺詐、耗時長、人工成本高的行業痛點,從平台化、數字化、場景化發展提高票據效能,通過搭建中小微企業撮合融資平台,全面滿足實體經濟對票據綜合化服務的需要,2019年平台幫助中小微企業累計節約融資成本超過14億元,服務了近十萬家企業。
同城票據網創立2012年7月,是國內專業的供應鏈承兌支付體系融資平台,由江蘇銀承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同城票據網以金融科技(Fintech)為核心驅動力,重塑供應鏈金融融資新模式,實現在線承兌匯票撮合交易的閉環,幫助中小微持票企業匹配安全、低成本的資金,幫助資金方篩選票據市場渠道。
同城票據網以自身匯聚和服務小額票據資產的強大能力,有效提高了承兌匯票融通的效率和安全性,彌補了現行票據貼現市場中小額票據資產融資難融資慢的缺憾,解決了無法有效獲得商業銀行貼現服務的企業的票據融資難題。
1.交易流程
票據從央行ECDS系統簽發後,存在於企業的銀行網銀中,平台提供票據流和資金流之間的信息匹配撮合。當資金方是采購支付企業及類金融機構時,由於交易雙方都是弱信用主體,則採用「先款後票」的模式,由買票方將款打入第三方託管賬戶後,出票方在企業網銀操作票據背書,買票方簽收票據後,通過平台發布指令解凍第三方託管賬戶中的票款,雙方完成交易;當資金方是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時,由於資金方是強信用主體,則採用「先票後款」的模式,通過DVP實現在線票款對付。 [3]
2.交易模式
(1)智能風控、融資安全。票款對付,第三方託管資金,平台不碰款、不碰票。
(2)匹配交易對手,5-10 分鍾內完成交易。
(3)降本增潤,成本更低。
(4)在線融資、智能匹配,減少中間環節,構建國內供應鏈承兌支付體系融資平台。
D. 閑魚交易是否安全怎麼防止被騙
閑魚交易是安全的,閑魚賣家防止被騙注意事項:
重要問題閑魚裡面交談叮囑。收到明確的回復,已做證據。(第三方聊天軟體不能作為證據)。 快遞包裝外面粗筆寫上先開機驗貨再簽收,代收等同認同(閑魚里也要叮囑和等回復)。快件上面寫清楚裡面有粗褲沖哪些配件等。
閑魚上不允許買賣違禁品,香煙,仿品,及虛擬物品(話費 點卡 游戲幣 賬號)。如果賣以上商品。賣家一旦申請退款,你將會財物兩空。只退款不退貨。
互拍 小心,盡量不要互純族拍。只接受原閑魚號買賣,對方通過第一個號和你聊天咨詢,通過第二個咸魚號和你交易,請注意。不然要吃大虧。
交易前一定看對方的評價和等級,不看會吃虧,拍下付款後,一定要把對方的地址和聯系電話,各種賬號輸入網路搜索一下,可能會有大驚喜喔。等級高也要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