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通交易者為什麼大多做不到順勢而為
在中國股市無論技術好還是技術不好,確實很難做到順勢而為。很多人都知道炒股有趨勢這回事,而且都知道順勢比較安全,收益比較大。
趨勢分為上升趨勢和下降趨勢,兩種趨勢之間還存在一個橫盤震盪趨勢。趨勢又分長期趨勢,中期趨勢,短期趨勢。趨勢裡面最好把握的就是長線趨勢,特別是長期上漲趨勢,就是我們所稱的牛市。操作相對簡單,獲益也較大。但A股長期在熊市和震盪行情中進行,長線趨勢走勢很弱。從A股長線趨勢來看,都不太適合去炒股,而人們往往又管不住手,又熱心於國家的建設而投入其中,所以在A股市場去作長線趨勢是了無生趣的,就很少人會去順勢而為。在長期趨勢不好的情況下,中線趨勢也很難以把握,漲勢也不大,好的時候也就是三漲兩跌。從A股的逢缺必補這個惡習就可以看出,中期趨勢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從而用順勢而為的人就會很少。A股市場最重要的操作就是短線趨勢了,短線趨勢一般常用的是60分鍾,30分鍾趨勢。簡訊趨勢時間短變化大,掌控起來相當有難度。短線一般需要中長線趨勢來配合,正常的是在中長線趨勢好的情況下,在短線中尋找趨勢好的一段去做。在A股中長線趨勢長期不好的狀態下,想在偶爾的機會中捕捉好的短線機會,難度就會更大。有時按趨勢,還不如聽消息,還不如憑自己的感覺去操作收益大。
大家都知道順勢而為,但大家入股市都是想順上升的趨勢去賺錢。但A股長期的不振,牛短熊長,這種機會很少。機會少就會訓練少,訓練少就不容易掌握,機會少,就是順勢而為,也沒有多大搞頭,漸漸地人們就很少去順勢而為了。只有A股振作起來,讓大家體會到順勢而為的威力,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順勢而為了。
為什麼大部分普通交易者都不能做到順勢而為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主觀交易:
什麼是主觀交易,就是自己認為會這樣,一定會那樣,而往往市場打臉,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跟隨市場,或者當市場趨勢逆轉以後不會改變原來的交易策略 ,期待市場會按照自己的方式走。這是造成普通交易者不能做到順勢而為的原因之一。
試圖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
一個交易者一直都想著抄底摸頂,是不可能順勢的,老是想買在最低價,賣在最高價,不懂的跟隨趨勢,抄底的往往抄在半山腰,摸頂的往往摸到半山頂,抄底和摸頂是交易一大忌,往往不跟隨趨勢,所以一個交易者喜歡買在最低點或者賣在最高點,意味著不穩定性,也很難做到順勢而為。
沒有一套判斷趨勢的方法:
當自己沒有判斷趨勢的標准或者識別趨勢的方法,那麼談何順勢而為。首選自己要有一套判斷趨勢的方式,才能談順勢而為。比如:趨勢線,布林帶,均線等技術判斷趨勢,當有判斷趨勢的方式後,只要識別然後跟隨,那麼就可以順勢而為。要不然不可能做到順勢而為。
所以作為一個普通交易者,要想做到順勢而為,只要做到以上3點就可以順勢而為。剩下的就是執行力。
專注黃金~交易黃金。
歡迎關注點贊
因為在實戰中,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當你處於不斷發生變化的市場之後,你會不斷改變自己策略。
所以順勢而為,不僅需要你看對趨勢,更重要的是要做對趨勢。
比如一輪上漲趨勢中,很多時候都會出現回撤,你也會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當你不能確定趨勢的有效性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改變自己策略。
同樣的道理即使是一輪下跌趨勢,也會出現短暫的反彈,有時候甚至會創新高。但是不久之後你會發現,總體下跌趨勢依然沒有變化,最終還是會不斷下跌。
在這里我想說一點個人心得,如果你想要做到順勢而為的話,只有你的倉位管理做的比較好,你才能真正做到順勢而為。
通常如果你一開始倉位太重的話,那麼你很可能會在趨勢運行過程中,被震盪出局。其實這都是人性使然,所以控制好倉位,分批次逐漸建倉,那麼就能夠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有酒有肉!
首先請大家為自己正名,為什麼叫普通交易者?你拿出了自己三成以上的資產或者全身身價投入股票交易,怎麼可以以普通交易者自居?普通交易者就有理由虧損了嗎?所以,每一筆交易就是一場戰爭,都要以承重的代價換取珍貴的收益。這是我們的唯一目標。所以,每一個操作都要非常謹慎,寧可不動,也不輕易下手。
為什麼做不到順勢而為?
1、大趨勢判斷錯誤。2019年~2020年世界發生了什麼,戰亂、病毒、蝗災、火災、石油價格戰、中美貿易戰。這些無不影響宏觀經濟。股市好不到哪裡去。期間進行股票交易的有幾個獲利?連資管、投資公司、上市企業都深陷其中。
2、僥幸心理。明知道世界不太平,有的人是之前介入的也不願意割肉,期待峰迴路轉。有的人明知道天下不太平還是跑步介入,認為自己有經驗,怎麼也得撈一點。
3、抄底心理嚴重,忽視了個股技術分析。其實技術指標給出的信號很明確,就是按捺不住要交易一筆。明知道抄底失敗,下行趨勢繼續還是不肯割肉。
4、個股局勢明顯轉變還是不肯放手。即使抄底成功了,股價上漲到頂部已經開始下調,還是不肯放手,導致之前的利潤回吐。
古語有「風吹牆頭草,風往那邊吹草往哪邊倒」,古人又雲「識時務者為俊傑」。即都是在告訴我們在面臨艱難抉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對自己較為有利的一方而規避對自己損害較大的一方。所以在這個抉擇的過程中,這個所謂的有利就是這里順勢而為中的「勢」。而這個抉擇的過程就是「順」或者「逆」。 由此,要想「苟全」順勢是最好的抉擇,做人、做事如此而我們的交易也亦是如此——要做到順勢而為。
順應市場之「勢」而為
從市場的角度上來看,特別是對於A股而言,由於國內的資本市場發展較晚其股市自身結構不夠成熟較為獨特。 股市在結構上表現為牛短熊長,牛市與熊市每7-8年一輪回,在此期間股市上漲與下跌的波動幅度較大。 所以一旦市場經歷過短暫的一波牛市之後,市場透支了所有的上漲幅度。股價開始出現牛市的大幅下跌的階段,且下跌過後經歷短暫性的反彈後市場又繼續延續下跌趨勢以及緩慢磨底的走勢。 所以如果除了牛市普漲結構下去交易屬於順勢操作之外,其他結構下的交易都屬於非順勢而為。
順應個股之「勢」而為
牛熊之勢只是為了確定市場的大勢,但是,任何的市場結構下個股都有上漲與下跌的情況。 只不過說牛市結構下大部分的股票都是走的上漲結構,這個也只是大概率都上漲但並不代表沒有下跌的個股。 而且我們最終選擇去操作還是某支個股,所以,在我們選擇買入的時候該股的走勢也要是順上漲之勢的。否則,即使是牛市結構性若是個股的「勢」不順,依然很容易出現虧損的情況。
股價上漲的主要原因(股價上漲由資金買入推動)
股價上漲本身的原動力均是來自於資金的持續買入。所以既然是有資金在持續買入,股價又在上漲,那這一類的股票短期肯定是不會結束上漲結構的。 因為這個持續買入的資金如果後期不去拉升,那試問一下怎麼獲利呢,為了幫助散戶抬轎子嗎?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既然這個位置主力資金大幅買入了,未來的某一天肯定是要將股價拉升至一定高位,最起碼比現在更高的價位。
趨勢運動的慣性原理
物理學上有一個「慣性」一詞,講的是一個物體若是受到某一外力的作用下致使物體處於某一運動狀態下,若該外力的作用消失後,該物體還會延續自身的運動繼續運行一段時間,之後該運動狀態才會被改變。 物體的運動如此而股價的運行趨勢亦是如此,處於上漲階段的股票哪怕供大於求,買賣失衡後,短期股價都還會延續前期的上漲運行一段時間。
喜好左側交易,抄底買入
在交易過程中有兩類交易者,一類厭惡風險操作偏好穩健喜歡趨勢形成後再擇機買入,稱為右側交易者。另一類膽大、激進在操作過程中喜好買跌,即雖然股票同樣是買漲才能賺錢,其卻選擇下跌趨勢未反轉的情況下抄底買入,稱為左側交易者。 所以對於左側交易者的抄底買入的情況,因為此時下跌趨勢並未發生改變,或者僅僅屬於下跌中繼,所以,若是這種情況下買入操作很容易股價繼續延續下跌趨勢。
順小「勢」卻背大「勢」
有的投資者這就說了我之前是看著股價上漲了,然後才選擇去買入的。但是為什麼還是我買入後不久都沒賺錢股價又繼續出現了下跌,而且跌的還不僅僅是一點,以為是回調結果根本不是,最後還不是虧損走掉了。那麼這會我就要問你了,你順的是哪個「勢」。咱們可以來看看下面的案例: 由圖中上半部分可以看出,該股明顯的形成了上漲趨勢,可是後邊卻沒多久又繼續下跌了,咱們再回到該股的大結構里去看,該股當時的位置僅僅是屬於下跌中繼形成的短暫性反彈而已。這就是所謂的順了小「勢」卻違背了大「勢」結構。
上漲恐高,反下跌撿便宜
有些投資者總有這樣的心理,對於很多上漲了的股票在自己沒有買入的情況下,總希望它會跌下來,因為在他看來該股的股價已經漲的很高了,肯定要大幅下跌後才能再繼續上漲。可是,股價卻一直沒有出現過大跌每次僅僅是經過短暫性的回調後又繼續上漲,還屢創新高。 但是,突然某天漲到高位出現大幅下跌後,投資者不但不怕反而還高興呢,認為大跌後籌碼更便宜了,這是給了自己一次上車的機會。可投資者哪知道,剛上的這輛車就此動力系統受損,一直倒退出現走下坡路的情況。
順勢而為不是一句空話。這個勢是代表哪個勢?是周線的趨勢,還是日線的趨勢?還是30分鍾趨勢?還是五分鍾趨勢?如果沒有級別說趨勢就是耍流氓,沒有用處,為什麼?普通投資者不能做到順勢而為啊,因為沒有理清趨勢,明明按日線趨勢買的股票,一個30分鍾下跌就受不了,就賣出了,那麼後面上漲就與她無關了,日線下跌趨勢一個五分鍾上漲就買入了,那麼後面的下跌就會虧損。所以普通的投資者。一定要順勢而為的話,就必須按什麼級別買的,在什麼級別上賣,這才是順勢而為。
順勢交易,說的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就很難,本
級別的走勢,就是順了走勢本身,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順勢,順的是無常勢之勢。更進一步來說,不是什麼級別順什麼級別的問題,而是你選在什麼級別去順勢。就不難明白,為何要大中小周期或級別這樣去看圖,最終將操作落實於本周期或級別。如果離開這一理解,三個級別組合看圖,就往往存在沖突。比如次級別順本級別,本級別順高級別。那我們在次級別去操作,就可能面臨兩難,比如次級別跌,本級別漲,高級別跌。在相鄰級別小順大的情況下,根本無需關注跟高級別的走勢,反之也無需關注更低級別的走勢。
而在《難論》中關於完成中操作未完成,未完成中把握完成操作規則的闡述中,當本級別走勢結構在買賣點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去低級別的走勢結構來把握本級別段的發展,進而確定本級別走勢結構的進程。而本級別的走勢結構在高級別來看又是一段,在操作的當下來看,次級別的走勢結構依然是以當下買賣點發生段為節點。這是一種走勢合成,亦是一種走勢跟蹤,無所謂順誰的問題,合成之後,是哪個方向就是哪個方向,這個方向不是所謂的上下,是帶有角度的軌跡運動。
這裡面不單單就只看交易圖就可以順勢,這裡麵包含著物力,財力,跟自己的認知力,所以說這個順勢說白了就是你是什麼級別,就會順什麼級別的勢。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2003年進入中國A股,大部分人做不到順勢而為的原因是, 過於頻繁的交易,不懂得空倉等待,由於真正的趨勢是不可能每天都存在的,價格的變動,朝著一個方向的長時間的運動,這裡面需要資金量大量的去推動, 所以普通投資者很難做到真正的順勢而為。
另外還有一點,作為普通的交易者, 主觀情緒和觀點占據的導權, 一般都會主觀的去判斷市場,而不是根據市場上反饋出的信息進行客觀的去行動,所以容易逆趨勢而行動.
以上兩點就是一般投資者什麼不能順勢而為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很多投資者做不到順勢而為呢?
這個問題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了。有些投資者不知道什麼叫做順勢,這個是認知的問題。有些投資者已經知道是逆勢了,但是卻控制不了自己,這是行為問題。
在投資的道路上,順勢是要分周期的。比如說,一整年都是下跌的,但是也會有幾個月是上漲的。這個時候,你是要順著大市一整年都不操作?還是把握那幾個月結構上漲的機會。很多人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懵!再次簡單的梳理一下。
首先我們給「順勢」做一個標准,每個人對於順勢的定義不一樣,我們不妨從技術的角度來定義。假設指數或個股站上20日線時,並且大小均線開始粘合發散向上時,我們操作就叫做順勢而為。反之,就是逆勢而為。這個時候我們的順勢依據就是「日線級別+20日線」,這樣我們就清楚了什麼時候是順勢,什麼時候是逆勢,什麼時候可以操作,什麼時候應該輕倉或者空倉,做到有理有據。有了標准才有執行的依仗。當然標准要自己去確定,結合市場與自己的真實情況來。
另外我們說說第二點,已經知道自己是逆勢而為了,卻遲遲不改,總是心存僥幸,希望博弈小概率事件。這個就是對人性的考驗,屬於行為風險的范疇,做不到知行合一。那麼如何克服?方法有很多,說到底還是自己的歷練,克服自己的貪嗔痴慢疑。說一個具體方法,就是每天寫復盤反思日記,把自己做不到順勢而為的行為,反復的記錄並朗讀出來,從而通過行為暗示,心理暗示,鞭策自己,使得順勢成為自己的習慣,融入自己的血液里。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問題,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看到這個問題和每個人的答案。如果你還在期貨市場中迷糊而不知路在何方的話,真切希望借回答樓主的這個問題讓更多人了解順勢交易的真正含義。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順勢交易?順勢交易是有「順」和「勢」這2個核心元素構成,而「順」代表的是交易的行為,「勢」代表的是市場的特性。
「順」在交易中的最大反對者是「逆」;最大的攪屎棍是「預測」;最自以為是的表現是「猜」。「順」就是要我們順著原來的軌跡去追隨就好,好比你快石頭從山頂滾下來,你沿著他的軌跡在後面跟著,那路途中的荊棘都會被石頭碾壓,但是如果你逆著石頭滾落的方向對抗,不是重傷就是死亡(大虧or爆倉)。因此順勢的最終行為是跟隨。
「勢」只有在價格形態出現後 才能定義為「勢」,所以大部分的「勢」都是在右側產生。因此導致價格敏感者對於「勢」有很大的排斥性,精準/完美的進場點不是「勢」可以給予的。
這一部分總結下就是飛來了豬也會飛,別去管豬重還是輕。
其次、普通散戶不做順勢的善良謊言or借口導致了不作為的認知。你會聽到很多普通散戶對於趨勢說的最多的一句:我知道趨勢交易好,但是我無法判斷趨勢。但是實際的情況中,這不是大家不做趨勢的原因,根本性的原因其實就是對於價格的「偏見」。高了不敢追 低了不敢空。
這樣的交易行為從心理角度來說就是「愛佔便宜」,「缺少格局」,「不懂試錯」。任何的價格在日內看是高點,在日線看卻是個次高點,從周線看就是一個低點。交易中的日常濃縮:趨勢來了,順勢了, 回調掃損了, 不追了 ,然後飛了。或者趨勢來了,順勢了,賺錢了,回調了,趕緊獲利了結,魚頭吃了,魚身沒了。
再次,順勢交易太簡單,誰都會,誰都可以做卻讓更多散戶懷疑其正確性。每個人天生具備追求獨特的天性,不相信簡單的東西有價值,卻堅信神秘復雜的方法有靈性。如果一種系統 你學起來都那麼難 聽起來都那麼吃力了 那麼你用起來會變得容易嗎?肯定不會。大道至簡、放棄「聖杯」尋覓,提升持續執行性才是正確的使力方向。
最後借用一位交易大師的一句話:趨勢就象濃霧中的一條小路,可能十米外就看不清楚了。那又有什麼關系呢?你只要能看清楚腳下的路就行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定可以到達目的地。
② 九位世界王牌交易大師心得!(附九條讀書心得)
【卷首語】
十二月上來就給了個下馬威,一面是火焰,一面是地獄,極度分化。
這種時候,其實最適合反思和總結,因為每天也都有超出自己預測范圍外的走勢出現。我最近一直在整理自己的選股思路,計劃確立一個中期交易策略。猛然間,發現博哥分享了一篇這個文章,特意給大家整理並結合自己最近總結的問題做了九條讀書筆記,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在大家看之前,拋磚引玉提前總結三大點:
一、成名的被市場認可的交易大師更多的是剖析自己,沒有說什麼k線組合、反轉理論,也就是說心裡因素才是最終主導每個人賺錢不賺錢的主要原因;
二、制定一套屬於自己的長期交易策略,比如確認自己是追漲風格、抄底風格還是波段風格,選股是技術選股、熱點選股、資金優先選股等等,後期注意記錄、驗證和復核。股市指標、理論和股票千千萬,屬於自己的、自己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
三、注意事前分析,要有預測和應對。比如明天立思辰我大膽預測開盤會高開(亂說的),如果上漲了打開進攻空間我會追加一成倉位進去;比如這周我普遍感覺氛圍不好,但是互聯網有結構性機會,由於不是趨勢性機會,那麼4成倉位參與互聯網就可以了。
世界九大王牌交易選手
【馬蒂·舒華茲】
冠軍交易員。起初交易的十年,經常虧損,長期處於瀕臨破產的邊緣,1979年之後成為一個頂尖的交易員。他一共參加過10次的全美投資大賽中的四個月期交易競賽項目,獲得9次冠軍,平均投資回報率為210%,他賺到的錢幾乎是其他參賽者的總和。他認為最重要的交易原則就是資金管理。
他的觀點:
假如我錯了,我得趕緊脫身!
無論你何時遭受挫折,心中都會很難受,大部分交易員在遭受重大虧損時,總希望立即扳回來,因此越做越大,想一舉挽回劣勢。可是一旦你這么做,就等於註定你要失敗!在我遭受那次打擊之後(接近破產),我會立即減量經營,我當時所做的事,並不是在於賺多少錢來彌補虧損,而是在於重拾自己對交易的信心。
其實,任何人在從事交易時都會經歷一段持續獲利的大好光景,例如我能連續獲利12天,可是最後我一定會感到很疲累,因此我會在連續盈利或者重大獲利之後立即減量經營。遭逢虧損的原因通常都是獲利了結之後卻不收手。
筆記1:錯誤止損是必須遵守鐵的紀律!但是,這點是建立在其正確時候是大多數的情況下,否則我們大多數人如果一直止損可能就會是最凄慘的來回割肉者。
【麥可·馬可斯】
天才交易員。1969年至1973年期間,常常把自己的錢虧得精光,處於借錢—賠光—借錢—賠光的循環公式中。1973年之後,開始走向成功的交易道路。 1974年8月進入商品公司擔任交易員,公司給予3萬美元作為交易基金,大約十年後,這筆基金收益率約為二千五百倍,擴大為8000萬美元。
他的觀點:
我之所以會不斷的虧錢並虧個精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耐性不夠,以致忽略交易原則,無法等到大勢明朗,就貿然進場。
今天符合獲利原則的交易機會已經越來越少,因此你必須耐心的等待,每當市場走勢與我的預測完全相反時,我會說:原本希望趁這波行情大賺一筆,居然市場走勢不如預期,我乾脆退出。
你必須堅持手中的好牌,減少手中的壞牌,假如你不能堅持手中的好牌,又如何彌補壞牌所造成的損失?有許多相當不錯的交易員,最後是把賺到的錢全數吐了出來,這是因為他們在賠錢時都不願意停止交易,我在賠錢時我會對自己說:你不能再繼續交易了,等待更明朗的行情吧。而當你拿到好牌的時候,則要有耐性的拿著,否則你一定無法彌補拿到壞牌所輸掉的錢。
筆記2:充分說明了擇時的重要性,要能夠耐心地等待時機。比如十二月,二猛不止一次說一直看偏空,看著自己的自選里每天都有十多隻漲停就又怕錯過機會,買了一些底倉,實質上陸續也造成了大約6%左右虧損到達止損線。更為嚴重的是,如果繼續調整快到結束,由於有半倉多股票,其中又是略微虧損的,基本不可能很大勇氣繼續大倉位追加抄底,所以會錯過一波抄底行情。
【湯姆·包得文】
也認為交易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耐性。
他的觀點:
很多交易員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次數太頻繁。
他們不會慎選適當的交易時機。當他們看到市場波動時,就想進場交易,這無異是強迫自己從事交易,而不是居於主動的地位耐心的等待交易良機。
我們之所以能夠獲利,是因為我們在進場之前已經耐心的做了很多工作。很多人一旦獲利之後,他們就會對交易掉以輕心,操作就開始頻繁起來,接下來的幾筆虧損會讓他們無法應付以導致龐大的虧損,甚至老本都虧回去。
筆記3:很認同,最近就犯了這個錯誤。等於是違背自己的本心,強迫自己交易,一是耐心就會欠缺,二是遇到很小的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緊張的不行。
【布魯斯·柯凡納】
縱橫全球的外匯交易員。1978年至1988年,平均年回報率為87%,就是說當初你投資2000美元到他的基金,10年時間你的投資可以成長到200萬美元。
他的觀點:
交易最重要的就是風險控制。
每當我進場時,總會預先設定止損點,這是唯一可以讓我安心睡覺的辦法。我總是避免把停損點設在市場行情可能輕易到達的價位,如果你分析正確,市場行情就絕不可能回檔到停損價位。如果行情到達停損點,那麼就表示這筆交易犯了錯誤。
我最糟糕的一筆交易就是源於沖動。根據我的交易經驗,從事交易最具有破壞力的錯誤,就是過分沖動。任何人制定交易都應該根據既定的交易信號進行,千萬不要因為一時沖動而倉促改變交易策略。因此,不要沖動是風險控制的第一碼事。
筆記4:這個做法很建議,5%--6%的止損過於苛刻和其他原因干擾,但是超過8%的回撤,其實就說明了這筆交易犯了錯誤。此時就要問自己,如果是現在,還會重新購買這個股票么?如果不能,則止損離場。如果能,則考慮下跌15%以上時才考慮加倉。
【理查·丹尼斯】
理查·丹尼斯,商品交易的傳奇人物。1960年末期進入商品交易行業,剛開始幾年,經常把錢虧光。1970年後,開始走向成功的道路,20年,他把400美元變成一筆約為2億美元的財富。
他的觀點:
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平靜。
交易員就像拳手,市場隨時都會給你施以一番痛擊,你必須保持平靜。當你虧損時,說明情況對你不利,別急,慢慢來,你必須把虧損降到最低,盡可能保護自己的資本。當你遭受重大損失時,你的情緒必定大受影響,你必須減量經營,隔一段時間再考慮下一筆交易。
幾乎人人都可以列出我們所傳授的80%的交易規則,可是他們無法叫人在市場不穩定的時候如何堅定這些規則,因此,平靜的執行交易規則,應該可以讓你把握到歷史以外的大部分行情。
【馬可·威斯坦】
馬可·威斯坦,全勝交易員。曾經做過房地產中介,後來才做交易員,剛剛開始4年多的時間,虧錢簡直就像丟錢,一次次的虧光,一次次的重新存錢。經過 4年多時間的失敗經歷,開始走向成功的道路,一直保持極高比例的獲利率,一個知情人士透露,曾經觀看了他的100筆交易記錄,其中只有幾筆是虧損的。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時刻保持謹慎。
他的觀點:
我為什麼能夠達到如此高比例獲利率?那是因為我害怕市場的詭譎多變,成功的交易員通常都是畏懼市場的人,市場交易的恐懼心理,讓我必須慎選進場時機。
大部分人都不會等到市況明朗後才進場,他們總是在黑夜中進入森林,而我總是等到天亮才進去。我不會在行情發動之前去預測其變動的方向,我總是讓市場變動來告訴我行情變動的方向。選擇與等待萬無一失的機會才發動進攻,否則我只有放棄,這是我最重要的交易原則。
筆記5:這個思路是沒有問題的,難點在於你看到一個股票前天長了3%,昨天長了10%,今天開盤又漲了3%是否有勇氣追進去?或者說昨天確立上升趨勢的時候是否敢於追進來?這點我相信中國股民分兩類,一個是樂於追漲,一個是一漲尤其是開盤高開就嚇的不敢進了,大家可以對應下自己。
交易策略要具有彈性,以反應市場的變化,才能顯示出你高度謹慎的作戰方式。大部分交易員最常犯的錯誤,就是交易策略總是一成不變,他們常常會說:「他媽的,怎麼新聞消息面都這么好,市場走勢卻與我所想的完全不同?」
為什麼要相同呢?生活不總是充滿未知數嗎?當你的重要止損點被行情破掉的時候,極大可能是遇到震盪行情了或者轉變趨勢了,這時候你又怎麼能繼續這個趨勢的操作呢?因此,這時你必須非常謹慎等待事情變得更加明朗,而不是貿然的繼續操作。
筆記6:與前面一個人矛盾了,就是到止損了,究竟繼續等待趨勢明朗還是嚴格執行呢?仁者見仁吧,股票的魅力所在。
【保羅·都德·瓊斯】
具有攻擊性的操作藝術家。1984年9月,瓊斯以150萬元美元創立了都德期貨基金,到了1988年10月,該基金已經成長到3億3000萬美元。他具有雙重的個性,在社交場合,相當隨和,是一位平易近人,謙謙有禮的紳士,在操盤時,下達命令彷彿是一位兇悍殘暴的長官。
他的觀點:
交易最為重要的就是自我約束和資金管理。
在我一次性的虧了自己70%的資金時,我就決定要學會自我約束和資金管理。在操作的時候,我會盡量的放鬆心情,、。假如持有部位對我不利,我就出場;對我有利,我就持長。
因此,當你操盤情況不佳時,減量經營或者停止經營,當操盤進入佳境時,增量經營,千萬不要在你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貿然進場交易。
筆記7:大家還是要相信炒股要看手風的。背後支持的邏輯就是這段時期市場的漲跌邏輯和你的潛在邏輯吻合,當連續發生時注意增量經營。當出現不吻合時注意,離場觀望,模擬判斷下。賺錢是一輩子的事業,即使錯過了一小段行情也無所謂的。
【塞柯塔】
天才交易員。塞柯塔利用電腦交易系統為客戶和自己操作,在1972年至1988年期間,所獲得的投資回報率幾乎讓人難以置信,例如他的一位客戶投資了5000美元,到了1988年,資金增長為1250萬美元。他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肯於改變自己,否則你永遠無法成功。
觀點:
我認為交易與心理其實是一體的兩面。
金融市場是一個試探個人心理障礙的好地方。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必定是自己心態的反應。失敗的交易員很難改頭換面為一名成功的交易員,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想去改變自己。每位輸家的內心深處其實都蘊藏著求輸的潛意識,因此,即使獲得成功,也會不自覺的破壞勝利的果實。每個人都能在市場上如願以償。絕大多數人交易的時候都有一種好賭的心理,喜歡重倉位殺進殺出。因此,你一定要在這方面改變自己。古往今來,重倉操作的傢伙沒有一個是不完蛋的。
交易的時候要根據人性的缺陷主動去做好自己,例如我在操作手氣不順的時候,面對虧損,我會不斷的減量經營,甚至停止操作。而不是情緒化增加交易活得,希望挽回頹勢,因為這樣一定會損失慘重,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筆記8:持續滿倉操作就是塞柯塔提到的錯誤,我們在操作中可能覺得一是投入的資金量不多,賠一半自己的風險也能承受的住。當然,這個情況滿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投入股市的資金量已經讓你睡不安穩覺的時候,就要考慮倉位的控制。但是每天都要和自己做斗爭或者懊悔怎麼不多買點,要不懊悔自己真應該少買點,總之都是錯。這點其實很難很難。
【賴瑞·海特】
海特成立了明德投資管理公司,根據統計,該公司的年投資回報率總是介於13%至60%之間,1981年4月份時,該公司的資金只有200萬美元,而到達 2005年,已經成長到8億美元。該公司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在獲取最大的投資回報率,而是透過嚴格的風險控制,維持投資回報率的持續穩定增長。海特認為,交易最重要的就是遵循交易系統和風險控制。
他的觀點:
有些人在賠錢的時候會更改交易系統,而有的人根本不相信交易系統,懷疑交易系統發出的指令,以致經常憑借自己的喜好在市場出入,而我總是遵循交易系統。
我從事交易不是為了刺激,而是為了求得勝利,這樣的交易也許相當無聊,但卻相當有效。當我和其他交易員聚會的時候,他們談論自己驚心動魄的交易經驗時,我總是沉默不語,因為對我而言,每筆交易都一樣。
明德公司的第一條交易原則就是絕對跟著趨勢走。而且要完全的信任交易系統,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違反交易系統發出的指令。正因為如此,公司從來就沒有失敗的交易。其實交易分為四種:成功的交易,失敗的交易,賺錢的交易,賠錢的交易。賠錢的交易並不一定是失敗的交易,而違背或者不遵從系統交易指令的交易就一定是失敗的交易。
明德公司的第二條交易原則就是把風險控制到最低。每一筆交易的虧損一定要控制在1%左右。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必須了解,你每筆交易的風險越高,就越難控制交易的成績。只要你能夠控制風險,追隨市場大勢,就一定會賺錢。通常交易系統獲利率在40%至50%就是不錯的,但是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即使是連續失敗,導致的損失最多不會超過10%,這就是控制風險的好處。
筆記9:這點可能超哥更有感觸吧,我還沒有自己的計算機策略思路。但是我覺得對於眾多散戶,大家要堅持摸索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策略。比如愛追漲(熱點)、愛抄底(價值)、組合(分散風險)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把其中的規定寫下來。當自己想買一個股票的時候,想想自己的交易策略,和這個股票是否吻合。當然這么苦惱的事情也可以交給希瑪進行選擇:
③ 一位期貨交易大師的交易感悟
1
開始識道,入道。
為各種傳奇所激勵。我當時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400美元到1億美元,感覺自己就是這塊料,雄心萬丈。
重點:學習知識。
2
經歷了幾年的交易,開始逐漸悟道。
沉迷於各種復雜的技術指標,埋頭在技術指標堆里探寶,一會兒學林奇,一會兒學江恩。其結果是誰都學不好,無主見,易輕信權威和專家,常常是什麼樣的機會都想抓。
長線做,短線也做;大豆抓,銅也要抓;套利做,投機也做。短線變中線、中線變長線。
我在這個階段也是教訓慘痛,那時交易根本沒有章法可言,沒有人教,也沒什麼書籍,全憑感覺做單。
特點:急於求成,重倉投入,大虧或暴倉往往就是這階段顯著的特點。
要點:需加深認識市場,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
3
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實戰經驗。初時交易有理念、策略、計劃,但不能保持長久,逆境之時常會自我失控,陷入大虧小贏的困境。常常因為心浮氣躁,沖動,風險控制不嚴而大虧,或在看對的行情中賺小錢。
總是在不斷地反思自己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方法,但過後不久又會有相同或相似的問題,再以不同的新面孔出現,於是再反思,再總結一下,再立志,好像陷在五行陣,反復循環著同樣的事情。
人的性格是有感性和理性差異的,性格的差異會導致適應性和執行力有很大的不同。感性性格較強的人在交易中對價格的波動會更敏感,反映速度會更快,所以易沖動交易。我可能是更適合做超短線,但系統強迫要求自己做中長線,難啊。
所以有一句格言:性格決定命運!
總體來說在這階段中會有少數爆發的,但大多又會歸於無寂,不甘心,又覺得有希望,在失望和希望中輪回。很多人往往幹了5——10年還停留在這一級水平上,他知道自己的弱點,但就是無法克服,或許一輩子就在原地打轉。
特點:對市場有一定深度的認識,但人性的弱點成了最薄弱的環節。
主要問題:還未形成一套真正適合自己和市場的交易策略。
最大難點:缺乏執行能力和自製力。
要點:遵守規則,嚴格自律,約束約束再約束!一個無法控制約束自我的人是不可能走上成功之路的。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的磨礪,才有可能越過這道坎,這是一段非走不可的彎路。
或許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明白,因為已經不得已走了。人性的弱點是如此的根深蒂固,連最經典的技術理論都說歷史會不斷重演,也就是基於人性會不斷重演的本性
這也註定了大部分人是必定要虧損的。在期貨市場只有遵守規則,嚴格自律,才可能成為贏家,才能存活於殘酷的市場中。還包括——道理誰都「懂」,就是做不到。
知行合一的問題
其實在「市場」和「人」之間,如果以足夠客觀的態度來解讀市場感悟市場,真正的難點並不在市場,問題出在「人」身上。人性的恐懼、貪婪、一相情願的想法等等「情緒化」特徵完全覆蓋了人性當中「理性」的成分,制約了自己邁向成功的腳步,成功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
4
期貨投資的魅力在於:這是一個創造奇跡與製造夢想的地方,這是一個可以充分發揮自己自由意志的地方。保證金和T 0的雙向交易,賦予了投資者更多的交易自由空間,這種過度的自由易使人性潛在的貪欲和放縱得到極度的膨脹,失去理性和節制,它可以創造神奇,亦可以製造毀滅。
自律和約束是必不可缺的。期貨的成功之難,就難在知行合一。成敗之間只隔一線天,但就是這差一點,完全決定生死兩重天。在經歷了成千上萬次的錘煉、自省,並具備勇氣——忍耐——百折不饒等的交易素質,最終能應用正確的投資態度,嚴格的自律,科學的投資策略從事交易。
交易理念,思想境界,也晉升到新的層次。執行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克服了人性的弱點,做到知行合一。沖動交易,難以止損等低級問題,隨著境界的提升已基本消失。獨自形成了一套和自己交易理念、交易能力、交易習慣相符的可行的交易策略。
懂得——得與舍的辨正關系,能客觀的認清自己,明白自己所需要的是什麼?所能把握的是什麼?做趨勢交易的:只要能捕捉趨勢的60%——80%就夠了,就別擔心會有回調,會使權益回吐。
做點段式交易的:只要能在低風險下,拿住主要波段的利潤就夠了,就別在意會踏空一段趨勢。懂得放棄,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不至於喪失理智和勇氣,才能在無常的市場中凝聚不散的力量。張馳有節,進退有度。
主要問題:
1、對市場的認識能力還有欠缺,如針對不同的市場狀態調整相應的交易策略還可能做的不好。
2、心態修為還不夠,還不能一貫地做到遵守規則,知行合一。犯錯次數不會多,雖說有時偏離了軌道也會及時糾正,但偶爾的犯錯也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如近來在銅的交易上,浙江兵團有多少高手就因心態修為的不夠,栽倒在空銅上,據說巨虧有10多億。
要點:重在心性修練。只有平和穩定的心態,才會保證貫徹執行一致性的交易,實現穩定的增長。
5
熱愛市場,敬畏市場。真正找到了適合市場適合自己個性的投資之道,用持久一致可行的策略,達到穩定贏利的目的。堅持需要毅力,放棄需要勇氣。
擁有平和的心態,擁有責任心和愛心,才能坦然地面對交易上的成與敗,有效地執行一致可行的策略。
一般能做到以下要點:
一個中心:心先正——保持正確的投資態度,下定決心要在市場長久生存而不被淘汰,不貪不急,有效發揮復利的威力。
二個重點:順勢而為嚴自律,長線分析重循環
三項原則:服從規則,把握趨勢;組合投資,連續一致;嚴格管理,控制風險。
五種素質:知識、勇氣、忍耐、自律、健康。
特點:內心修為在本階段上升為重中之重!
主要體現在:
1、在資金管理控制上最大開倉量控制在合理范圍,旨在實現平穩增長,只有贏利強勢才適當加倉。
2、最大風險控制在10%以內,決不會再犯貪婪僥幸的低級錯誤,一旦市場向著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應對十分果斷。
3、擁有理性和良好的心態,在壓力和逆境面前也從不失控。
4、穩定執行一致性的交易的能力,資金曲線至少3年以上保持平穩上升趨勢
6
在此層次的高手具有高瞻遠矚目光,能看得更高更遠,有好的戰略思想;具有從整體、全局上分析大勢,制定計劃,准確把握走勢的能力。
這一層次的高手較量決不是技術水平上的較量,而是投資哲學的較量,心態和境界的較量。
在心態上至少具備從容的人生境界。從容是一種修煉,是一種勇氣和堅定,表達著對人生的信念;它不止表現於生命(交易)在得意時豁達、穩妥、沉靜的胸懷;更在於陷入逆境、挫折時的坦然,冷靜和堅持不懈,不屈不饒的精神!
投機之路是一個漫長的修煉過程,市場經驗可以積累,交易知識和技巧可以學習,而一個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則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追求、領悟過程。
特點:
1、對市場的認識能力很強,能針對不同的市場狀態採取相應的交易策略。
2、以從容的心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輕松交易。
3、已經從市場中穩定獲取了一筆財富。
7
舍我無為,寧靜通慧。時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完整,每一刻的心境都跟這一天一樣保持一致,這樣就容易突破個人狀況的局限,達到心智神明,你才易通曉自然的道理,能不時和大自然溝通,聆聽到大自然和市場的聲音,依據法則,融入市場和市場和諧共舞。只有到這個境界,或許才會明白交易的真正真諦,真正躋身於高手之列。
要點:在日常生活中就要主意時刻保持平常心,要記得保持開朗率真的心境。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要使自己心裡起伏過大,更不要使自己緊張或憤怒,這需要長期反復的修煉。
8
所謂「功夫在詩外」。我想應該知曉諸如道教、太極、周易、哲學、心理、兵法等知識。養身——修心——達到極高的造詣,得道——與自然和市場融入一體,道法自然。
以上是我對投資幾個階段浮淺的感悟和理解。各階段之間應該也是相互交融,互通有無的,只是側重點可能不同罷了,如剛入門的其交易技能可能還在初級階段,但其內心修養和思想造詣可能已經達到高級階段了。
④ 上海中期期貨博易大師交易版為什麼上不了
你好,我們公司博易大師交易軟體是正常使用的,歷迅姿你這個昌行應該是所屬期貨公司那邊的問題,建議你可以問問你的客戶經肢絕理。
⑤ 投資大師頂級智慧(之一)
投資界有一些很有趣的現象,比如在過去的一百多年中,最頂尖的投資大師都來自於美國。早期的利佛莫爾和江恩都是以趨勢交易技術分析見長,巴菲特、查理芒格則注重價值投資。彼得林奇、索羅斯就追求理論化。這些不同時期的投資大師們,他們的特質是偶然的嗎?
我們今天要了解的這位叫傑西.利弗莫爾的投資大師被稱為最傳奇,最放盪,也是最聰明的交易大師。
1.成就
他寫了一本著名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巴菲特說過,讀再多的投資書,昌和也不見得能夠真正芹森的笑傲江湖,但如果你連利弗莫爾的書都沒有讀過,你要想在股市上盈利,基本上等於妄談。
利弗莫爾了不起的地方在於:
第一他是第一個挖掘出趨勢交易規律的交易員,在他手裡這些零碎的交易原則被結構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
第二,他是一個遠超他所在時代的偉大交易者,他的方法穿越了近百年的市場波動,至今仍是華爾街,甚至是學術圈最重要的思想源泉。
2.交易原則
利弗莫爾的交易原則:
原則一,順勢而為,
不管是自然的趨勢還是人工,造出來的趨勢都需要順勢而為。這條原則百年之後的今天仍然是金融交易圈的制勝原則。
原則二,金字塔原則。
金字塔是上面接,然後下面一點點的擴大耐首盯。在證券交易就是要順著趨勢,試探性的買入或者賣出,等趨勢確定了再不斷的加碼。除非你確信自己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否則全部買進或者全部賣出一把梭的行為是非常不明智。金字塔的原則就是要給自己留犯錯的空間。
原則三 逆向操作。
想操作的基本邏輯就是,如果群眾只有某個看法,每個人都朝著那個方向採取行動的話,那就意味著這個時候市場已經沒有新的資金推動股價朝那個方向前進了,也就意味著趨勢轉向的時候到了。
原則四 跟隨龍頭。
在順勢的基礎上,一定要追隨最強勢的股票,就是買行業的領頭羊。
3.交易員需要的特質
懂得交易的道理和懂得交易是兩碼事,按照利佛莫爾的說法,交易員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他需要幾項特質。
第一,控制情緒情緒是交易的敵人。
第二,很多人喜歡說自己是純技術,但即使是最牛的技術派,也要理解大勢為基礎,沒有勢什麼術都是假話。
第三,勇氣,交易是需要決斷力。
4.天才的隕落。
遺憾的是,這位交易大師在63歲的時候自殺了。他最主要的問題是,抑鬱症,還有一個是大勢的改變。
利弗莫爾的私生活特別放盪,非金如土,婚姻中充滿了不忠,就導致了她後期情緒控制力非常差,患上了抑鬱症。另外就是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證券市場開始轉向正規化,對原來那些操控,市場行為開始嚴加管理。利弗莫爾那些技巧遭遇了巨大的挑戰,也加重了他的抑鬱。
總結:
第一、任何成功最後都是時代的成功,像利弗莫爾這樣的天才最後遇到的挫折,其實是由於時代大背景的改變。
第二、持續最長的成功一定是道德成功。
明天將為你繼續講述另一位大師,他就技術分析的鼻祖威廉.江恩。
⑥ 博易大師交易無法進入!
這是關電腦的時候沒有退出軟體造成的,沒有創建退出日誌。可以重新安裝即可解決。
⑦ 交易大師與精神病患者
成為一個偉大的交易員,屹立在金融市場的風口浪尖,這是太多人的夢想。遺憾的是,超過99%的人註定做不到。我們來看看一個有趣的實驗。
精神病人與交易大師
2005年,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與艾奧瓦大學的心理學家與神經經濟學家組成了一個聯合研究小組。他們設計了一個20輪的賭博游戲,游戲的規則很簡單—拋硬幣,如果你輸了,賠掉1美元;如果你贏了,獲得2.5美元。
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在這個游戲中,參與者具備「概率優勢」。也就是說,最正確的策略就是每一輪都投錢。
好玩的地方來了。
出人意料的實驗結果
研究小組選擇了三組人參加這個實驗。一組是正常人;一組是大腦中與情緒有關的區域(杏仁核)受過損傷的病人;一組是大腦中與情緒無關的其他區域受過損傷的病人。
結果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
隨著游戲的運行,第一組和第三組的參與者,變得越來越保守,他們在游戲的後期不再下注,以圖保住勝利果實。
而第二組的參與者則絲毫不為「勝利果實」所動,他們一路下注,最終贏得了比其他兩組多得多的錢。
情緒是交易的敵人
發現了嗎?盡管只需要小學數學水平你就能發現正確的策略,但是正常人卻很難執行這個策略—他們被情緒拖了後腿。
如果把這個實驗視為一個交易員考核,那麼,顯然是第二組完勝。由於大腦受損的緣故,他們不再受到情緒的干擾。而在這個特定的情境下,含纖蘆情緒的干擾對交易不利。所以他們相當於掙脫了枷鎖,一路向前。
事實上,在大部分情況下,情緒都是交易的敵人。不過,如果你由此得出結論說,精神病人更適合做交易員。這個結論顯然過於武斷。但另一方面,你不得不承認,豎枯這個有趣的實驗其實值得我們深思。
瘋子的優秀
事實上,英國科學家凱文-達頓對精神病態者作了長達30年的研究,他有一談帶個精神病老爸,有一個精神病至交,他成為了全世界這個領域的權威。他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寫了一本書《為什麼瘋子比常人共容易成功》。
他的研究表明,精神病態的人有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不共情。
簡單地說,就是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在人際關系中,這種人顯然會到處碰壁。但是在某些特定領域,他們會表現得比常人更加優秀。
巴菲特的貪婪
讓我們繼續以交易為例。當整個市場陷入極度恐慌,如果你跟市場共情,那麼,你的情緒也將是恐慌的。
而巴菲特說,這個時候其實應該是你貪婪的時候。
還記得他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末期是多少錢買入的高盛嗎?不妨問問自己,那個時候你敢買嗎?是什麼拖了你的後腿?
事實上,凱文的研究遠不止於交易層面。他發現,擁有某些精神病態特質的人,不但可能是一個更好的交易員,也更容易成為一個更好的CEO,一個更出色的律師或者警察等等。
當然,前提是一個合適的度。
「日曬」的玄妙之處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精神病態就像陽光,暴曬可能會致癌,加速一個人的死亡。但是有規律地曬曬太陽,合理地接受日光照射,對健康和生活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他甚至總結一下了我們應該從精神病態者身上學習的七個要素,同時又不會走火入魔—無情、魅力、專注、堅毅、無畏、正念、行動。
不知道為什麼,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禪師們。
巴菲特是精神病態者嗎?
你可能會被這個標題嚇一跳。那麼,在跳完之後請試著坐下來。相信我,我不會拿我很喜愛的巴老爺子來聳人聽聞。
我要先向大家介紹另外一個人,馬克-塞勒爾。馬克是對沖基金Sellers Capital Fund的創始人,曾在晨星公司擔任首席股權戰略師。2008年,他在哈佛大學做了一場著名的演講,我稱之為「你不能成為偉大投資者的七個命門」。
馬克演講的一開場就毫不留情地給座下哈佛的高材生們潑了一大瓢冷水,「你們幾乎已經沒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你們只有非常、非常低的可能性,比如2%,甚至更少。這已經考慮到你們都是高智商且工作努力的人,並且很快就能從這個國家最頂級的商學院之一拿到MBA學位的事實。」
偉大投資者擁有7個特質
馬克說,你的智商是多少、看過多少書報雜志、擁有或者在今後的職業中將擁有多少經驗,都不起作用。很多人都有這些素質,但幾乎沒有人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使復合回報率達到20%或25%。
「除非你的腦子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有某種特質。我不確定這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習得的,但如果你到青少年時期還沒有這種特質,那麼你就再不會有了。」
馬克在給高材生們潑完了至少一桶涼水之後說出了他的重點—「我認為,至少有7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的共同特徵,是真正的優勢資源,而且是你一旦成年就再無法獲得的。事實上,其中幾個特質甚至絲毫沒有學習的可能,你必須天生具備,若無就此生難尋。」
堅毅、無畏和正念
請看精神病態者的4號特質「堅毅」。他們具備一種能力,按照自己的路線前進,絲毫不左顧右盼。
偉大投資者的第七個特質是,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
請看精神病態者的5號特質「無畏」以及6號特質「正念」。事實上,精神病態者根本不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他們的焦慮水平遠遠低於常人。
做完這個連線游戲之後,你一定有了驚奇的發現—偉大投資者的七個特質,居然有五個與精神病態者的特質相吻合。
你會相信這只是巧合嗎?
事實上,也許我們應該重新認識精神病態這種現象。
誰說偉大投資者是天生的
我要介紹一個有趣的研究。2010年,三位科學家對每一位美國總統的傳記作家做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多位美國總統表現出了明顯的精神病態特徵,其中為首的是肯尼迪和柯林頓。
社會學家約翰·雷說,極低和極高水平的精神病態都不是最佳狀態,中間某個水平是最具有適應力的。高水平精神病態者經常給自己招來麻煩,而低水平精神病態者則很容易焦慮。如果把狀態調整到中間的某一個值,則很可能在社會上占據優勢。
行文至今,再來看馬克所說的,偉大投資者的七個特質主要依靠天賦以及童年期的培養,在成年期之後無法習得。這一點我並不贊同。外科醫生、陸戰隊兵、拆彈專家等多個行業的實例表明,你的精神病態水平是可以後天訓練的。
這意味著,握住調音旋鈕的,除了上帝之手,還有你自己的手。
偉大投資者與精神病人的重合
毫無疑問,這是一篇精彩紛呈,令人震撼的演講。但這顯然不是我要說的全部,事實上,我要說的還沒開始。這篇演講我曾在數年前讀過,但直到我看過凱文-達頓關於精神病態者的研究之後再重讀此文,忽然有了豁然開朗之感。
馬克口中的偉大投資者的七個特質,與凱文所提出的精神病態者的普遍特質居然有著高度吻合。
那麼,巴菲特是精神病態者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建議你先默念三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果斷與無情
回答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精神病學領域的世界級權威專家凱文·達頓曾經把精神病態者的獨特技能歸結為七種—1。無情;2。魅力;3。專注;4。堅毅;5。無畏;6。正念;7。行動。
而投資大師馬克恰好也談到了他認為的偉大投資者的七個特質。
那麼,巴菲特是精神病態者嗎?讓我們來做一個連線游戲—把馬克所說的偉大投資者的7個特質,與凱文所總結一下的精神病態者的7個特質做一個對對碰。
偉大投資者的第一個特質是,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賣掉股票的能力。請看:精神病態者的1號特質「無情」—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這意味不被大眾情緒所傳染,這是一種高度不共情的能力。
獲勝欲與專注
偉大投資者的第二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是那種極度著迷於此游戲,並有極強獲勝欲的人。
請看:精神病態者的3號特質「專注」。精神病態者大多具備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專注力。
偉大投資者的第四個特質是,基於常識的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
很多事實證明,精神病態者往往具備超乎尋常的嗅覺。心理學家安傑拉?布克曾做過一個實驗。她向47名男大學生分發《精神病態自測表》,根據結果分為高分組和低分組。然後,她讓12名志願者沿走廊走過,並錄下他們的步態。這些人有些曾受過傷害,有些沒有。
精準的判斷力
然後布克讓47名大學生看這12段錄像,要求他們按照從1到10的等級對每個目標的易受傷害程度運行評級。
實驗結果表明,高分組的人比低分組的人更擅長判斷別人弱點。後來,布克更是到監獄中為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做這個測試,結果表明他們的判斷力更加精準。
這是一種天生的嗅覺。
偉大投資者的第五個特質是,偉大的投資家都對於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例如巴菲特即使是在面對大量批評的時候,也堅持不投身瘋狂的網路熱潮。
第一個特質是,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賣掉股票的能力。
第二個特質是,偉大投資者是那種極度著迷於此游戲,並有極強獲勝欲的人。他們不只是享受投資的樂趣—投資就是他們的生命。他們的頭腦始終處在雲端,夢想著股票。
第三個特質是,從過去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強烈意願。
第四個特質是,基於常識的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
第五個特質是,偉大的投資家都對於他們自己的想法懷有絕對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對批評的時候。巴菲特堅持不投身瘋狂的網路熱潮。《巴倫周刊》為此把他做成了封面人物,標題是「沃倫,你哪兒出錯了?」當然,事後這進一步證明了巴菲特的智慧,《巴倫周刊》則變成了完美的反面教材。
第六個特質是,左右腦都很好用,而不僅僅是開動左腦(左腦擅長數學和組織)。我相信一個偉大投資家的兩邊大腦都發揮作用。作為一個投資家,你需要運行計算,要有邏輯合理的投資理論,這都是左腦做的事情。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根據微妙線索來判斷該公司的管理團隊。你需要靜下心來,在腦中勾畫出當前情勢的大圖景,而不是往死里去分析。你要具備幽默感、謙卑的心態和基本常識。還有最重要的,我認為你也得是一個好的寫作者。
第七個,同時也是最少見的一項特質:在投資過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卻絲毫不改投資思路的能力。
在說完以上七個特質之後,馬克反復強調,人一旦步入成年期就無法再學到上述特質。他認為這種潛力與人腦組織的結構以及孩童時期的經歷密切相關。
⑧ 傑克施瓦格:交易員的失敗與偉大
金融市場交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但與沙場不同,在金融市場上活得長久的老兵們未必是有多麼英勇,至少在傑克·施瓦格(Jack Schwager)近20年與眾多對沖基金交易員和基金經理們的訪談記錄中是這樣。
施瓦格撰寫了大量關於期貨行業和金融市場上偉大交易的著作,最廣為人知的是近20年來他采訪了那些最偉大的交易員們後所寫的暢銷書:1989年出版,2012年修訂的《金融奇才》、1992年出版的《新金融奇才》、2001年出版的《股市奇才》。他對期貨交易的基本面與技術分析的著作也堪稱教科書級別。實際上,施瓦格本人也在管理著一個期貨和外匯組合的投資管理賬戶。
施瓦格在10月27日於北京舉行的一次讀書會上和中國市場人士們分享了他的訪談經歷和對交易工作的見解。在中國金融市場加大對外開放的潮流中,交易員的國際化是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必不可少的維度。本土和境外機構在境內外金融市場上的「短兵相接」必然會越發頻繁,也有不少有過豐富海外交易經驗的人士回歸本土市場執業。另一方面,中國金融市場不斷完善創新交易機制,豐富交易產品,市場的成熟最終也會給境內外對沖基金們供應可交易的標的。或許,在不遠的未來,中國市場也會出現令全球市場肅然起敬、可供海外研習的交易員。
對於普通財經讀者來說,少數交易員橫掃市場或者對決貨幣當局的案例總是最引人入勝的,但相反,剖析偉大交易員的失敗占據了施瓦格訪談記錄中的不少篇幅,能在市場重創當中傷不致命、保持冷靜,是這些從業者更為可貴的特質。施瓦格在他的著作當中並未刻意渲染那些成功案例的傳奇色彩,從頭至尾他都在向讀者展示交易職業的高度專業性,對於從事自有資金交易的人甚至可以說這是一份危險的工作,在市場當中,相當多的時間里可能從業者需要保持的狀態並不是大殺四方,而是做足功課以避免出錯。
透過這些著作想要學到市場致勝法寶或是掙錢秘籍的讀者也可能會失望。在施瓦格看來,無論是基於基本面還是技術面的分析,在不同的場景有各自應用的合理性,適合於不同類型的交易者;從事短線套利交易或者是押注宏觀趨勢的大額杠桿交易,從盈利的角度來講也沒有孰優孰劣;金融市場價格阻力和支撐之間的轉換往往就在瞬間,如果讀者試圖依照歷史規律預測未來,最終反而會覺得困惑。施瓦格在他的訪談當中對讀者傳遞的觀點正如他當天在北京向中國市場人士們說的那樣:充分認識自己,堅持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紀律,並且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保持靈活性。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施瓦格書中呈現的幾乎都是買方交易員,並且可能讀者也更樂於從傳媒聽到這些故事,但現實市場當中的賣方交易員也是不可或缺的群體,而這些隱於幕後的市場流動性供應者,其高度專業化分工更顯示出現代金融市場的職業化與精細化。在筆者作為《證券市場周刊》記者的采訪經歷中,這樣的從業者也頗為令人尊敬,尤其是在中國不夠成熟的市場環境下,交易員還時常承擔著發展金融市場、加強市場自律的責任。
交易勝負手:管理風險
施瓦格認為,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合適的風險管理。很多人想要在合適的時機入市,低買高賣,但最重要的奧秘其實在於一定要有非常嚴格的資金管理措施和紀律。交易的方法、技術很重要,但是它沒存在風險管理那樣重要。即便是最偉大的交易員,他們可能會有很多特殊的技巧和天賦,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合適的風險管理的策略,他們很可能在游戲當中出局。所以,一個交易者想要成功,必須要明白,要保證遵循市場規律,而對風險頭寸運行適當的保護,不要過於激進,就是規律之一。
在某些市場,對於普通交易者來說,或許有的風險管理工具門檻過高,對沖功能也不夠匹配,那麼,風險管理的最好辦法就是控制交易規模,並且在市場波動加大時減少不必要的交易。
「他們選擇交易時機時態度不夠慎重。市場行情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們就坐不住了,急於進場交易。這無異於強迫自己被動交易,而不是居於主動地位。」施瓦格曾訪問過的場內交易員湯姆·鮑德溫(Tom Baldwin)這樣形容他對於交易頻率的看法。投資者在面對虧損時往往有「割肉」的沖動,但鮑德溫提醒說,交易虧損時,別急於出場,耐心一點,多等待一會,選擇最有利的出場時機。在現實中,僅僅因為浮虧而輕易離場,不僅可能會錯失後來的機會,也可能會在下跌途中重新返回場內而背負更大虧損。歸根結底,這樣的投資者不是依據信息和邏輯來做交易決策的。
機構投資者同樣不應沖動。保羅。都鐸·瓊斯 (Paul Tudor Jones) 在訪談中也稱,「假如你無法對市場行情做出判斷或交易結果已無法控制,那就耐心等待,千萬不要貿然進場交易。」
施瓦格曾在當天提到另一個例子。有一位曾經非常成功的交易員,他與施瓦格早些年還保持著經常見面,但他也有過很失敗的經歷。這位交易員在介入一次持倉前認為,自己獲得了非常好的時機,有很大的交易機會,並且他認為自己可以不加保護地長期持有。然而,他到了中期的時候就發現s,當市場狀況沒有預料的那麼好,事實上他已經沒辦法出來了,因為他的倉位實在非常大。最終,當他完成減持的時候,60%的資金都損失了。此後他離開了交易,幾乎整個職業生涯都在這次交易當中斷送了。
如果說風險管理措施是投資者的底線原則,那麼除此之外,成功的和失敗的交易者還有什麼關鍵的區別嗎?
施瓦格認為,成功的交易員也必須要有一定的冒險精神,這和前面說到的管理風險有所關聯。風險管理並不意味著要規避一切風險,因為收益和風險是相伴而生的。即便是獲取所謂的「無風險利率」,實際上規避的也只是信用風險,當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時一樣可能損失慘重,例如2016年年底的中國債券市場。
言歸正傳,施瓦格所謂的這種冒險並非是盲目冒險,而是說對市場的矛盾和風險收益能夠分清主次,在規避主要風險的同時,獲取主要收益。「你可能會有一些交易的方法跟其他人不一樣,比其他的人好,或者你就可以相信即便現在這個方法讓你虧損很多錢,但是仍然能很好地控制風險。當然,這也是因為不同的投資者會對最極端的情況有不同的接受意願。」
施瓦格用邁克爾·馬庫斯(MichaelMarcus)的例子,這也是他在書中以及很多場合經常會提到的。馬庫斯曾經收到了委託人3萬美金的基金,最終他將基金增值至8000萬美元。這當然可以說明他非常具有天分,但他的取勝因素就在於,他看一下這個市場,就知道在一百個不同的影響因素當中,哪個因素是最能左右市場的。
有趣的是,根據施瓦格所述,即便是如馬庫斯這樣善於抓住市場「痛點」的交易怪傑,最遺憾的一次交易失敗竟也來自於提前平倉而錯失後來的巨大盈利,他在那一瞬間沒有冒險。這與有人總結一下出的等額踏空的痛苦大於虧損的痛苦有些類似。
擯棄方法偏見
金融市場存在一種類似於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不同的交易員有不同類型的技能,有一些是量化的,有一些是非量化的。交易員要了解自己的優勢所在,辨識出自己所擅長的或者對自己來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不少市場人士會樂於給自己貼上「派別」標簽,某些時候這是市場營銷的需要,也有些時候這甚至升格為一種「政治正確」。施瓦格認為,交易當中方法不分好壞,但求合適。「從百分之百的量化到百分之百的定性描述,從百分之百做基本面分析到百分之百做數學分析,有可能是長期,有可能是短期,有不同的模式或者公式,但無論如何交易員一定要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和優勢。」
在後續的交流中,施瓦格也提到了靈活性,這要求交易者對市場多空狀態沒有偏見,與對方法保持中性類似的是,市場沒有永遠的空頭或多頭,有的只是交易者善於使用哪一種工具。
這是一個發現的過程。換句話說,一個好的和不好的交易員不只是資金上的問題。施瓦格認為,對於個人來講,他自己也認同有的時候技術分析重要性要高於基本面的分析,在不同的方法之間也會有過渡的過程,從盈利角度來講就更難分優劣了。「交易員要思考找到正確的分析方式,改變自己的分析策略和方法,最後,形成支持你的信心。在良好的風險管理條件之下,它能夠展示不錯的投資回報。」
然而,尋找適合的方法幾乎不可能一蹴而就,試錯又是有成本的。當新入市的交易員開始這樣做的時候還跟小孩一樣,不知道哪個方法適合,哪個方法不適合。在尋找合適方法的過程中交易員就可能面臨出局的風險。
「我猜測80%市場人一開始都會輸錢,有些人輸的錢是非常多的。我曾跟馬克·溫斯坦(Mark Weinstein)談過,也給他做了采訪。馬克做了很多優秀案例,但我們可能60%-70%的案例都在講失敗經驗,而不是成功經驗。」傑克·施瓦格說。
試錯不等於徹底失敗。但如何避免在找到合適的方法前把所有錢都輸掉?
施瓦格分享了其中一個建議,這是他自己遵從的,也是他稱為什麼自己本人能成為交易員主要的原則之一。「交易員一定要賠得起錢,在不改變生活狀態的前提下能夠輸得起,而不是為了交易去辦抵押貸款,你能夠交易的資金和整個資產相比比較小,如果你成功了這將是個良好的基礎。如果你失敗了,最後錢沒了也沒有關系,要退出來去精進知識和技巧,不要把更多的錢放在風險之下,否則一開始就可能把錢全部陪得精光。」
實際上,除非是擁有相當高穩定性和低成本的負債,同時有高度確定性收益和正息差的資產,否則,試圖依靠杠桿博取市場價差波動收益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在中國,2015年的房地產市場、2016年的債券市場,以及2017年的房地產市場,都有類似的教訓可尋。
人們或許會問,交易員怎麼樣才能確定自己的個人風格呢?「你首先要看很多的書,了解交易員要做什麼,你要做自我培訓。在你開始交易的時候你要做基本面的分析、技術層面的學習。如果你仍然不知道在市場當中哪些是對自己行之有效的做法,你可以嘗試回答一些問題,比如我是不是想要做基本面的投資?我精通於哪些技能?我是更多想要在短期還是長期運行操作?這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
在勝率游戲中分辨能力與運氣
有時候,一位普通投資者初入市,即便缺乏經驗,也有可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但施瓦格認為這是危險的。有些人成功是因為運氣好,或者他們的投資風格正好符合市場風格,而這一風格有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比方說,你去一個書店買了本大腦外科手術的書,周末看了看這本書,第二天就能做大腦外科手術嗎?我想沒有一個正常理智的人想這樣做。但你去書店隨便拿一本金融的書看,即使你不懂裡面的專業性,你也可能會有交易成功的可能性。你為什麼不會輕易做大腦手術,卻會願意做股票交易?回到這個核心,交易據我所知是一個專業的事件,可是哪怕是一個生手都有可能有成功的比例。因為在這個市場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買進要麼賣出。可能這一個牛市買這個買那個,牛市每個都在漲。」施瓦格說。
其實,更進一步看,在市場上,專業機構投資者們往往會標榜自己能夠戰勝市場,獲得α收益,但是如果恰好這名投資者只是在某一時間段處在市場順風當中的話,那麼在市場反轉時,他表面上的α收益將會被市場β完全吞噬,醞釀巨大的失敗風險。未能識別市場的趨勢與波動,這對專業投資者來說更是致命的。長期來講,交易員的運氣歸為零。
「(中短期金融市場)交易員的賭注是基於概率所下的。例如現在中國的股票市場,我有一個朋友是在低點買進,所以他(即便面臨暫時的虧損)很有可能在以後會翻盤。所以你的賭注要下對地方。而在長期的資本市場,如果快進快出反而是很有可能被敲出局的。長期的資本市場還是不一樣,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市場因素和經濟周期等。如果你不會很好管理風險,將交易風險分散,如果反復交易都在虧錢,尤其在一個好的市場情況下,就代表你這個時候有一些問題出現了。」施瓦格說。
施瓦格曾采訪了凱文·戴利(KevinDaly),並在《對沖基金奇才》一書中將他稱為「長期的短線交易員」。施瓦格看過戴利的頭寸持倉,比很多人贏的情況更多,然而他相當大比例的交易可能只是3%、5%的收益率,僅僅限制於這些比例之下。
戴利從1999年10月份開始成為對沖基金經理。這個人過去一直做長線投資,但後來改成做短線,並且在長期保持這種短線交易的風格。1999年到2003年時市場都不錯,大家知道會出現市場的泡沫,然而3月份時美國市場出現波動,當時市場下跌超過50%。在這段時間當中,他的收益是幾乎零,有的時候多掙一點錢,有的時候少掙一點錢。但到2008年的時候,他就加大幅度去操作。
施瓦格訪問戴利是在2013年。「我問他這段時間的累計收益是多少?」「900%!」
所以,怎麼能實現收益達到900%的交易,而且期間整個指數是走平的?施瓦格在訪談後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市場像2002年、2008年這種不好的狀況,戴利就不交易了。在2000年他沒有像很多人一樣虧損50%,反而還掙了百分之幾,像2008年戴利也只虧了大約8%,這顯示他在市場不好的期間能做好平衡,這就是他做得好的原因。戴利覺得市場不好的時候,就耐心等。「我們經常說因為市場不好所以虧了很多錢。但當你虧了很多錢,不代表其他人都虧了很多錢,從這個角度看,是你風控做得不好。」
施瓦格進一步認為,投資者要觀察和思考那些長期資本的動作。這種長期資本在市場狀況不好時,不會快速退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長期的資本往往附有較高的杠桿。更關鍵點是,他們會改變自己的做法,在市場不好時開始做風險可控的交易,比如說債券投資,並且做分散化的資金分配。可能當時有一些頭寸上這些長期資本會失去議價空間,收益只是百分之幾,但這是很好的對沖交易。再比如,有一些長期資本在市場動盪環境中也開始做一些歐元與美元的利差交易。
在施瓦格的書中,可以看到有很多故事有來自於集中式的投資者,但那些人最終破產了。但也有少數的贏家例外,他們有什麼特殊之處呢?施瓦格認為,這首先與倉位管理相關。他隨後又進一步補充道:「也許聽起來存在風險,但對於有些人來講是他們成功的關鍵。當你選擇倉位時,你會發現有一定的機會,覺得很有信心。」
1992年左右,當時英格蘭央行覺得貨幣體系的發展不是他們想要的方向,索羅斯是眼光很長遠的人,他看出了其中的奧妙。英格蘭央行後面宣布了英鎊脫鉤的消息,市場有非常大的反應。那一年量子基金就在買入賣出中賺了很多錢。
在訪談中,索羅斯在量子基金的接班人,同樣是交易大師的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也說到相近的事。1989年,剛來到量子基金不久的德魯肯米勒基於德國統一的信心建立了沽空美元、做多馬克的頭寸。有一天上班時,索羅斯問他,你現在有多少倉位?德魯肯米勒說10億美元。「10億美元?你管這個叫倉位嗎?你如果有這個信心的話,為什麼只投10億美元?很多時候你有非常好的理由支持信息,那個時候看市場就會知道,就應該持有這樣的倉位。」 索羅斯鼓勵德魯肯米勒將倉位翻倍,結果收益頗豐。
「德魯肯米勒可能會說,他從索羅斯身上學到一個東西,對倉位要植入信息才會獲得好的收益。」施瓦格總結一下說。換言之,交易員有時要基於足夠可靠的信息、足夠合理的邏輯以支撐足夠高的勝率去下重注。
保持靈活
施瓦格再次提到了馬庫斯的例子,馬庫斯的創新精神也幫助了他。剛開始他接觸期權,慢慢就搞清楚了這是什麼,並將其用於套利。
施瓦格對人工智慧在投資決策當中的應用也持有積極看法,但他也表示,同時可能也需要具備一些條件。
在計算能力和演算法上面,計算機可以做大量的計算工作。世界上最頂尖的人類棋手已經被機器打敗,但投資市場顯然比下圍棋要復雜多了,它要考慮的維度和因素很多。下圍棋有很多的套路和一些可算的步數,但是講到國際貿易和交易領域,事情並不是朝哪一個方向去發展,不同的國家政治制度不同,經濟政策不同,貨幣不同、利息不同,所以它的復雜程度遠遠高於下圍棋的規則。任何的一些因素都在變化,因素多還不算,每個因素都在變化。一個因素剛分析好了,它又變了,也就是對手方的信息變了。所以投資是一種充滿不確定的環境,這是施瓦格之所以認為人類還是有機會的。「最終來講哪怕到現在,我們會有一些風險。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這種風險具體是什麼,但是我們所生活的這種世界應該是人和機器共存的。」
優秀的教育背景和豐富的經歷往往是交易員普遍具備的,金融市場也是善於塑造偶像的地方。但施瓦格認為,評價一個交易員是否合格最主要也是最簡單的標准就是,「你要看一下你的投資回報和這個市場之間的關系。」
但如果要挑一個優秀交易員普遍具備的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在施瓦格看來,這一特質應當是靈活性。「你必須要隨時能夠改變自己的想法,而且快速地改變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覺得好的交易員,當他一旦發現犯錯的時候,可以很快地退出來。」施瓦格說。
可以說,承認失敗是避免更大失敗的辦法。
德魯肯米勒在1987年的時候就曾經歷過「黑色星期五」美股崩盤的危機。在這次危機出現之前,1987年10月份的時候,標普股票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跌得很厲害。德魯肯米勒當時手上有7隻基金,在這個位置並不僅僅是持有倉位,而且他布置了長線多頭。到了周五那一天的時候他進了辦公室,大家可能都覺得市場是一下子跌下來的,但根據此前的下跌,這實際上有一定的可預測性。然而,德魯肯米勒那個時候卻只是損失了一點點的錢,這是怎麼做到的呢?答案就是首先他在這之前做多,然後他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境況,於是他把所有的長期多頭頭寸在下跌伊始就退出來,並且他在反手做空。
那麼,施瓦格是如何看待交易員在遵守紀律和保持靈活性之間平衡的呢?
紀律並不是阻止交易員創新的一些規則,施瓦格所說的有紀律就是說某種好的方法,例如遵守一些非常明晰的風險管理政策;相反,即便持倉者認為現在風險保護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你如果認為現在的風險可以承受,那麼你也可以退出(風險保護),這很靈活。「但我自己原則上不會出來,我會留下來。」施瓦格說。
⑨ 為什麼股民炒股註定失敗
因為絕大多數股民註定成為韭菜一族。
為什麼呢?
1 絕大多數股民的入市的時間就是錯誤的。
一般人都是股市非常火熱的時侯才想炒股,而此時一般離頭部的暴跌已不遠。所以我當然會反對他們炒股票,他們自己認為是來賺快錢的。但在我看來他們是火中取栗,至少他們進入股市這個時間點就是我堅決反對的。
一個從來不炒股的人什麼時侯最可能改變想法而想去炒股呢?很明顯就是股市暴漲,人人獲利的時侯。這種輕而易舉就能得到錢的賺錢效應會吸引大量的新人進入股市炒股。可以說新手大量入市是每輪股市行情進入頭部的標志之一。
2014年的冬天A股市場的大盤指數2200多點,我勸一位朋友炒股。她堅決反對,她認為股市行情不好。此時她正計劃買車和買貂。我勸了半個小時也毫無效果。幾天後,她就向我炫耀她新買的衣服和新車。
2015年夏天她突然打電話告訴我她炒股票了,並且後悔去年沒有聽我的建議。
而接到她的電話那天我剛剛賣出股票。我沒有準確預知股市哪天大跌的本事,我只能告訴她:我賣出股票了,我已清倉了。
沒想到的是我這樣的一個專業人士的清倉消息,對她的致富夢想沒有一絲的影響——她堅決要再賺2萬元再撤,她的理由是自己入市晚了,一定要多賺點再走。並且說自己只要再賺2萬就行,一點也不貪-----。
我真的無語了。我知道她註定會虧損。我知道絕大多數的炒股的人敏舉進入股市後,都會像她那歲拿皮樣失去理智且心存僥幸。
不久,她就告訴我她不但沒有再賺到2萬元,反倒虧了6萬!
我還有個同學,他是在2015年股市暴跌的前幾天進入股市的。當我得知他進入股市後,我苦勸了他兩個小時讓他馬上拋出並且永遠不進入股市。當天他賣了股票,幾天後股市暴跌。當我正以成功勸退同學炒股而使他避免了一大筆損失而洋洋得意時,沒想到到接到了他的電話——他第二天看到股市又大漲就又買了回去。。。。。。現在已虧損嚴重!
我只能無奈的說了句:「你這是學費沒交夠,偏得要補交啊!」
我還有個以前的同事2015年5月末在我公司開戶後,每天只買一二隻股票且天天追連續漲停的強勢股。我2知道他的這種操作方法不是在炒股票,他這是在賭大小。我對其他的同事說:「我真的後悔讓他到我們公司開戶,他這樣賭下去肯定會虧的!」幾個月後他的10萬元就炒成了2萬元!
在2015年的這個夏天,我有5個朋友、8個同事就如飛蛾一樣都撲進入火熱的股市,沒有一個人聽我勸阻的。結果全部被重套!而在股市低迷時無論誰勸他們炒股,他們肯定也會拒絕的。
股民炒股要在熊市進場才好。但是又有幾個人願意在熊市入市呢?即便有些股民是熊市進場,但也大多最終以虧錢結束。所以在我看來一般人還是不炒為好。
2 普通人大多不具備炒股所需的素質,炒股早晚必虧。
股市表面上看來賺錢很容易,天天有暴漲的股票。但實質上股市與其它的行業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很難賺錢的,都是只有極少數的才能獲得成功。這些極少數的人身上具有的個性品質真是一般人所沒有的。
在我看來普通人之所以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們有普遍的心理品質特點:膽小、懶惰、短視、急功近利、從眾等,這些都是炒股或者說投資成功的大敵。
炒股如果想獲得終身的成功必須要有普通人很難具備的優點:
獨立思考
很多人學習巴菲特和索羅斯之類的投資大師的致富技術或學習各種技術分析技術卻最終也沒有在股市上獲得成功。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他們盲目照搬這些大師的語錄和技術,卻沒有真正的面對A股的市場問題進行深刻的獨立思考。有獨立思考的人總是極少數人,總是獨孤的。比如2015年當市場瘋狂炒作互聯網金融概念股時,新能源股票卻不斷下跌。這時一位基金經理卻發生了自己的獨立的聲音——難道新能源不是我國的長期國策嗎?堅定持有新能源類股票有錯嗎?
獨立思考是投資大師必備的品質。幾十年前一位著名分析師大談某隻股票如何的前景輝煌,業績如何優秀。沒有想到的是坐位上一位基乎差金經理就說:「我想聽聽這只股票的風險在哪裡。」這位發難的基金經理就是世界著名的投資大師約翰聶夫。
2017年的春天我買入了技術形態惡劣,基本面也很差的煤炭類股票,它們都是市場上大多數人看空的股票。沒想到幾個月後就獲利50%以上。
而普通人炒股都是聽所謂專家的或別人的意見或追逐市場的熱點。
深謀遠慮
一般人炒股想的就是怎麼快速把錢賺到錢。而深謀遠慮的人則思考的是怎麼樣能長久的穩定的從市場上賺到錢。普通人不考慮以後,只考慮眼前賺到錢。而高手和大師級別的人則是考慮未來的發展前景,而極少被眼前的小利打動。
我20多年的炒股經歷告訴我——每當我深謀遠慮時我就能在市場上賺到非常豐厚的收益。每當我急功近利時,我就會最終失去賺大錢的機會甚至有時會虧損。普通人就如新手下棋總是看眼前這幾步,總以為多吃幾個子就能取得優勢。而高手和大師則是著眼於全局和未來的變化,最終的勝利天平在哪邊就不用說了。
最典型的就是一般人炒股賺個5%就想賣出害怕失去這些利潤。但是他們沒有往長遠了考慮,可能也不想往長遠考慮。
長遠的考慮應是考慮幾百次交易或幾十年這樣交易下去,你會真的賺到錢嗎?
更多的人炒股時只考慮賺錢不太考慮風險,因為他們只愛看大概率的勝算,卻忽視小概率的風險。
真正深謀遠慮的人從來不忽視小概率的風險。他們的思考不僅是眼前這次的交易,他們的計劃已包括了上千次交易或幾十年以內的所有機遇與風險的處理。
反思精神
普通人之所以普通的一大因素就在於不愛反思。一般人都是只愛看到別人的問題,而自己身上的缺點卻極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我有個朋友性格急燥,特別是一旦有人指出他的問題,他就會暴跳如雷。這樣的人很難有大發展。炒股更是極難成功。他的股齡比我還長,資金比我大幾十倍,但是卻一直沒有在股市上賺到錢——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一直以為他的炒股方法很正確,所以他幾十年來一直沒有改變過他的炒股理念,也極少學習。唯一的一次學習是花了800元買了一套他與他原來交易技術同一類型的系統。當然了上次2015年的大跌,他又是被套了。
炒股只有不斷的反思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的進步。我十多年前為了炒股寫了一米多高的筆記,用來反思自己的交易中的錯誤理念。
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高談闊論炒股理論和技術的人,有幾個能真正的反思自己的局限呢?
3 普通人絕大多數吃不了股市中的苦
炒股時間越長的人越能體會炒股的錢不好賺,絕大多數炒股20多年的普通人都賺不到錢。即便賺到錢的人也都是經歷過很多的股市風雨後,對自己的過往痛下殺手後才慢慢走向成功的。特別是炒股最終成功的人深刻體會了在股市中的付出代價的慘烈,很多高手甚至後悔自己當年踏入股市之門。因此他們才會極力勸阻那些想炒股的人炒股。
我20多歲時開始炒股經常處於虧損狀態,對家庭的歉疚和挫折感,經常不敢打開交易帳戶看上面的綠色數字。無數次的被套,無數次的失敗一度使自己對人生失去信心。一般人面對這樣的痛苦都是選擇迴避的,表現為不看帳戶,然後躺下裝死。而像我這樣立志於在股市獲得成功的人,則必須要選擇面對自己的失敗,我要無數次的總結自己的失敗原因,並寫在筆記上。爭取下次不犯類似的錯誤。這種解剖自己的痛苦要遠超套牢的痛苦。我在32歲那年的一天早上起來發現兩鬢就斑白了,只因經歷了一次暴跌。
越是高手越懂得炒股是對人性的挑戰。你必須要克服或控制自己的情緒,必須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主觀帶入、必須要不斷從紛亂的信息中篩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和做出最優策略才行。而這種辛苦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⑩ 博易大師交易顯示登錄失敗,伺服器沒找到,可能是伺服器地址設置錯誤,連接超時
一般為三種情況:
(1)網路環境特別不好:網線斷開或者網速過慢,超過一分鍾而未連接上出現錯誤窗口對客戶進行提示。
(2)查看13152和13152埠是否封死。有時某些殺毒軟體會限制埠,此時需要用戶打開。
(3)若以上兩種情況都不存在,也可能是用戶所在的總公司封掉了13152和13153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