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道至簡,但為什麼實際操作困難重重
所謂「大道至簡,知易行難」,重點不是大道至簡,而是知易行難。
《尚書》里也說過「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想要做到大道易纖薯凳簡最重要的是克服心理上的弱點,把所學變為所用。那麼如何做到呢
第一,我們拿買賣股票來舉例,很多交易者在交易當中,習慣一次性完成建倉和空倉,毀旅或者滿倉持有「一隻」股票。一次性完成建倉空倉很難對最高點和最低點把握好,長期的買高賣底導致了心理壓力。所以投資者可以嘗試分批建倉清倉,不同的感悟其中心理的變化。滿倉持有一直股票很不合理的,再好的股票知識加研究也不能克服心理的恐懼,股價漲跌投資者都難以拿住。
第二,投資的話要嘗試勞逸結合,如果覺得市場讓你很累,就要把倉位降下來,把時間更多的側重生活和家庭。各類新聞、研報不一定都是對你有用的,更多是可能是誤導,不需要時時翻閱,解讀。
第三,克服僥幸心理,很多人大幅虧損都是因為固執。當自己的判斷出現錯誤,買入的股價下跌,沒有止損反而補手鬧倉。這樣的投資風格一輪牛熊註定被套。其實承認錯誤並沒那麼難,投資高手都會犯錯,普通投資者犯錯又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
綜合來說:大道易簡,只有投資者們明白了大道的真正含義,才能做到事無不簡!
B. 中長線交易如何面對獲利大幅回撤或贏變虧的問題
這種情況交易中太常見了,我對這個問題最大的應對經驗喚汪是:冷靜分析,無情決斷。
首先市場回調,虧損開始出現,這說明當初盈利的基礎很可能已經改變,市場趨勢開始逆轉,當初的預期很有可能出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復盤判斷,冷靜下來,拋棄腦子里所有的幻想和恐懼,專注分析每個細節,再參照當初買入的理由判斷——市場是否已經改變,預期未來還能否實現。
最後,做決定——市場與預期仍一致,持有;市場方向,預期落空,清空!
實際處理中,分析是最重要的,判斷的准確性要靠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來提高,錯則改,對則留,長期實戰會培養出一種特殊的市場「嗅覺」。知易行難,不是沒有方法,而是人很難戰勝自己的情緒,而情和此仔緒是交易中扒蔽最沒用的東西。所以,這個問題的內核根本不是方法,而是人性。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C. 蒲曉偉:如何才能把交易做的更好
很多智者前賢都在不止一次的告訴我們,交易不是科學,而是一門藝術?果真如此嗎?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下面談談我的粗淺的認識,希望能夠為大家開啟一扇看清市場本質的窗戶。
基本面分析。我剛進入市場的時候,因為讀過幾本級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書籍,就以為憑著自己的勤奮和好學,可以在期貨市場里有所建樹。然而時而靈驗時而失效的基本面分析,讓我著實困惑不已。後來,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那就是,我對於基本面分析的資料和數據獲得的並不全面,並沒有看到市場的全貌。於是我更勤奮的四處搜索各種數據和新聞,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卻依然是,徒勞無功。
技術分析。後來我看到別人用技術分析卻是賺的不亦樂乎,有酒有肉。我便開始了技術分析和盤感交易。結果著實讓我賺了一點錢。以至於,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忘記了思考。
心態。在一些交易失利之後,我們時常會發現是自己的心態導致了交易變形,該獲得的利潤沒用拿到,改虧的錢卻多虧了不少。於是,心態成了當下我們很多交易者,苦苦鬥爭,妄圖將其圈禁起來。學佛,誦經,打坐,讀王陽明等等,正可謂勤奮且無所不用其極。可是,心態問題依然不能得到解決。於是我對自己說,是我們的修行不夠,知行合一做的不好。知易行難啊,繼續努力便是。無奈啊,這竟成了一條不歸路。
那麼怎麼辦呢?一個周末的午後,我終於明白了。
基本面分析,雖然准確率很高,但是我們一般人並不能明白其全貌,因為他的分析需要很多的知識和數據還有對於現貨市場總夠的經驗。這個並非是一般個人可以達到的。從這個角度來講,交易是一門科學。也就是經濟學,或者金融學等等的范疇。這樣的話,我們通過學習,去看書,去搜集咨詢,去和現貨市場的前輩交流,可以達成很高的成功率。因為科學是可以學習的,是可以傳承、復制的。
技術分析呢?我們這些小散戶唯一的武器。通過分析歷史上那些大師,我們必然會有所收獲。雖然是唯一的武器,但是包括李菲·摩爾和保羅·瓊斯等交易高手,也都是通過技術分析成為了一代宗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技術分析雖然是一個概率游戲,但是他是不對稱的概率。有時候,你的勝率是20%,有的時候卻可以達到驚人的80%的勝率。
那些大師,都是在80%的勝率的時候果斷出擊,並且付之一重倉。李菲摩爾作為一個個人交易者,在1907年和1929年兩次股災中都是取得了驚世駭俗的成就。1987年的美股短暫崩盤成就了,對技術分析和波浪理論都很熟悉的瓊斯,一天就賺的了500萬美金,也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高峰。不難發現,技術分析就是集中炮火,在一些關鍵時期運行交易,才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就好比德州撲克,你的起手牌是一對AA,在面對一個對手的時候,不論他拿什麼牌,你的最大勝率是85.21%。這個時候你敢不敢全壓呢?這個時候就是技術分析發揮魅力的時候,也是大佬和普通交易者的區別所在了。
若是說交易是一門藝術,那麼技術分析就是這門藝術的關鍵所在,更准確的說是游戲概率的藝術。要想是的這門藝術發揮他的魅力,那麼就在於你在關鍵的那個時刻是否敢奮力一搏,當然概率不保證一定成功,他只是藝術而已。
仔細花一點時間去思考,就會發現,心態其實也不是藝術。心理學是一個學科,是科學。就好比醫學,對於不同的心理狀態其實是有不一樣的解決方案的。看美劇(華爾街)的人就會知道,在很多的投行和交易公司里其實都是有一個心理治療師的。
他們通過問答的方式來發現交易者的問題,然後運用心理學的科學分類方法將其歸納,順藤摸瓜,找出你的問題,開出有用的方子。怯懦沒有信心的人,可以每天通過回憶自己做過的幾筆出彩的交易,並且大聲喊出來「我是最棒的」,當然對著鏡子效果。方法還有很多種,對症下葯是關鍵。
我現在想告訴大家的,是說,心態,控制,是有方法可循的。這么說來,心態,也是一門科學。
說了這么多,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思考,對交易做出正確的認識,找出正確的應對方法,把交易做的更好。
D.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我們通常說投資的本質是認知的變現,憑運氣賺的錢終歸會憑實力還回去。啟罩這里強調的是認知,但我們卻往往忽略掉 知行合此爛一 的重要性。
投資的原則和方法廣為人知,但要長期堅持,卻難上加難。這需要克服許多人性深處的弱點,包括、貪婪、恐懼、急躁、從眾和自負,這些人性上的弱點便是大多數人知易行難的根源。
牛市行情下,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一億「股神」紛紛冒頭,曬收益吹神股,彷彿化身A股巴菲特。理智告訴我切勿追高踏實持有,但總有妒忌眼熱他人收益的想法,於是一遍又一遍刷新交易賬戶,卻忘記了收益並不會因為我看它而產生絲毫的增長。妄圖取得更高收益,於是反復買賣做T,反而錯失了應得的那份漲幅。
焦慮時多虧封基老師及時提醒,多看少動默念100遍,然後重新審視自己的計劃,問自己如果牛市不再該怎麼辦,牛市繼續新高自己該怎麼辦。事後證明,焦慮多在計劃之外,將自己的買入和賣出都做出方案並製成計劃,可以有效地緩解市場超預期變化時的焦慮。
同時躊躇的還有分散VS集中的問題,抽空分析了方舟2號計劃所持基金的十大持倉,才發現組合內間接持有的第一大重倉也才佔2.58%的權重,光各持倉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就有78支,可想而知整體持倉分散到何種程度。盈虧同源,分散持倉平滑風險的同時也會攤薄收益,基金組合到底該分散還是集中呢?
一句話觸動了我,「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選擇基金是因為其相對股票具有更好的風險平滑,較好的規避非系統性風險,但其終究不能完全代替股票投資。基金為平滑風險而生,天生就帶分散屬性,那麼基金組合也應充分發揮其風險平滑的優勢,保障資產的穩定增值,而更高的風險回報終究是需要投資股票來獲得。
初步計劃下周建立小部分股票倉位,真金白銀地在股市中學習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小股東。鑒於自己對股票的拙劣認知,故選擇從優秀基金的十大持倉中去尋找合適的標的構建自己的股票池,希望在市場浮沉中盡快成長,爭取少繳學費!~
方舟2號計劃第9期,乍一看近兩周價值股崛起,但細看就會發現科技方向的成長股漲幅僅次於券商,最新篩選結果也支持了我的論證。整體依舊是大盤成長風格為主,醫葯和消費漲幅相對滯後,擁有較多科技成長持倉的國聯安優選行業和富國互聯科技擠進top10。
隨著市場快速上漲,組合價值溢出,當期新增價值 -46.03 元,調出廣發醫療保健和海富通內需熱點,調入國聯安優選行業和富國互聯科技,繼續專注核心價值,降低行業帶來的凈值波動。附上價值計悄扒鬧算和調倉計劃截圖(2020 年 7 月 12 日)。
方舟2號計劃實盤投資周報第 4期,最新的資產是 5,985.11 ,基金凈值是 1.2272 , 本周增長 10.26% (截至2020 年 7 月 12 日)
最後附上最新的賬本截圖 (2020 年 7 月 12 日)
That's all,白了個白~
E. 如何解決「知易行難」的問題
有一本書叫《知道做到》 專門說的就是這個問題,分享一下,當時閱讀時的筆記,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可以去看看:
http://www.read.org.cn/html/847-know-can-do-1.html
作者是肯•布蘭佳、保羅•梅耶和迪克•盧赫三個人,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就是書的題目「知道做到」。人們往往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學習、獲取知識,盡管理論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做,但實際行動並沒有產生變化。這本書很薄,也就是60多頁,推薦大迅洞家去搜索一下,下載電子書去閱讀一下。
個人認為這本書提供的解畝棗枯決方法過於簡單,並不能對所有都適用,但必須承認的是,這些簡單的方法都是非常有用的部分,養成這些習慣有很大的好處。
書中提到人們無法完成從 Know-How 到行動的飛躍主要有三個原因:
1.所擁有的 Know-How 過多——知識量超負荷
2.消極性過重——不恰當的過濾系統
3.壞習慣——不適當的學習方法
而克服這些障礙的關鍵是「反復溫習」,即如果想要讓重要的Know-How 對行為產生影響,就要反復地溫習它。
很多人都通過各種途徑來學習,但並沒有付諸實踐,沒有把學到的知識持之以恆地應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要記住一個人行為的改變總是先從內心想法的轉變開始,然後才逐漸由內而外變化的。
時至今日,科技發展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所有人都可以輕松地接觸到大量知識,這就讓這種鴻溝變得尤為巨大了。人們往往會用大量的時間去獲取新信息,而不是想辦法將自己新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有一個作家曾經從一位多年研究「學習問題」的教授那裡學到了三樣東西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樣是:堅持記筆記。除非一個人能夠擁有一對照相機般的耳朵(這種人只佔人口總數的 0.0001%),否則他根本不可能僅靠聽來完成整個學習過程。事實上,研討班結束 30 小時之後,那些僅靠聽來學習的人就能記得不到 50% 的內容。24 小時之後,他們會忘記一岩物半自己學過的東西。而 1 個月之後,他們所能記得的新知識就不到 5%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督促學員們在 24 小時之內重讀筆記,總結那些讓自己「啊哈」一聲的東西,或者是一些重要的理念。他建議他們將之清楚、整潔地寫在一個筆記本上,或者把它們儲存在計算機里。為什麼一定要清楚、整潔地記錄因為他發現,在參加完研討班之後,大多數做了筆記的學員都會立刻把筆記歸檔,而不是復習。過了一段時間,當有人問: 「你去參加過那個研討班了——到底說了些什麼啊?」這時他們就會打開自己的文件,左看右看,可他們甚至認不清自己的筆跡了。這樣的筆記毫無意義。
最後,作家督促學員們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別人。他建議,在結束培訓回到家裡一個星期之內,他們最好能預定一間會議室,邀請自己工作中比較重要的夥伴來待上半天時間,和他們分享自己從研討班上學到的那些讓自己「啊哈」一聲的東西。作家知道,要想開始應用新知識,最好的途徑之一就是把它傳授給別人。
http://www.read.org.cn/html/853-httpwww-read-org-cnhtml847-know-can-do-html.html
「缺失的一環」:是指學到的知識和實際做法之間存在一條巨大的鴻溝。
出現「缺失的一環」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信息超載:信息超載。人們接收到的信息太多,知識來得非常容易,但卻並不會實際改變他們的行為。
第二個原因是消極過濾。人類的信息處理系統其實相當混亂,也就是說,他們有一個「發臭思維症」(stinking 『 thinkin』 是指對他們積極的,哪怕是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半信半疑,或者乾脆拒之門外的症狀),這種消極思維會讓他們止步不前。
第三個原因就是缺少跟進。改變習慣或行為都需要他們付出真正切實的努力。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採取切實的行動,去改掉自己的習慣,改變自己的行為。
關鍵就在於重復、重復、重復!這就是那缺失的一環。重復是克服所有知行差距的3個原因的關鍵。
重復實際上是指間隔性重復。間隔性重復是一種學習技巧,在使用這種技巧時,你不止在一種場合接觸某一信息。你會隔段時間就重復接觸到這條信息,直到它最終沉澱下來。
人們沒能學以致用的原因:
1:信息超載
◆對於那些只接觸過一次的信息,我們通常只能記住其中一小部分。
◆我們應該少而精而非多而淺地去學習。
◆要想掌握某件事,我們必須首先選擇一些關鍵點,隔段時間就重復一下,讓自己完全沉浸其中,並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關鍵在於間隔性重復。
◆一旦真正透徹地掌握了自己的工作,人們就會變得更有創造性,甚至能夠創造奇跡。
2:消極過濾 :
由於在年少時並沒有得到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所以我們開始對自己和其他人產生懷疑。
自我懷疑讓我們開始對所有的信息進行過濾,無論是從圖書、錄音帶、錄像、培訓班,還是從談話中獲取的,在過濾的過程中,由於我們會猶豫不決,會封閉自己的觀念,讓自己帶有先入之見,會帶著批判的心態,甚至會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所有這一切都會讓我們形成一種消極的思維方式。
消極思維
會讓我們只能學到或利用自己接觸到的一小部分信息;
只能發揮自己的一小部分潛力;
過早地拒絕大部分信息;
只要能帶著一種積極的過濾系統去聆聽,就不再只能吸收自己聽到和讀到的 10%的內容,而是學到比我想像的多得多。
積極、開放的心態最有利於我們的成長,它會引發我們的創造力和應變力,最大限度地激發我們的靈感。
我們必須設法敞開自己的心胸。每次接觸新信息時,我們不要總是琢磨這些信息錯在哪裡,而是成為綠燈思考者,積極發現其中的正確之處,並告訴自己,「我知道自己讀到或聽到的信息是有一定價值的,可它究竟在哪兒呢?」
將封閉、消極的心態變成開放而積極的心態並不是偶然事件。一旦下定決心要作出改變,你就需要制定一套清晰的策略,不斷加強自己的新思維方式。
第 3 條原因:缺少跟進。
成功人士總是非常渴望學習,並且會制定一份相應的跟進計劃。
要想改變某個行為,得到自己預期的結果,你需要指導(structure)、支持(support)和問責(accountability)。當這三個要素同時具備時,你便可以制訂一份出色的跟進計劃。
你不能只是偶爾將自己的只是應用到行動當中。要想真正讓自己進步,我們必須制定一份能夠為自己爭取到必要的指導和支持,並幫助自己培養強大的責任感的跟進計劃。
告知、演示、嘗試、觀察、表揚進步並/或修正是一種簡單有力的跟進計劃,它可以幫助那些潛在的贏家變成真正的贏家。
強調積極面可以大大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在進行糾正之前,一定要對學習者的進步提出表揚,這點是非常重要的。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學習者就應當能夠進行之外表揚,或者是自我糾正。
在消除知行差距時,一對一的會談和外部電話培訓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F. 知易行難怎麼辦
G. 如何有效克服知易行難
知易行難"說,即"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之說,是中國古代認識論里的一個基本觀點,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明末清初鬧森笑的王夫之,這一觀點已深入人心。
孫中山認為"知易行難"說對資產階級革命事業危害極大,在理論上,容易使人坐而論道,空談春液心性,不敢或不願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上,容易使人輕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甚至放棄信仰革命理論。刻意練習、熟讀而精思、循序漸進、定期復習、向高手請教,這些正確的學習方法,你當我們不知道嗎?!可是每天這樣,很累的啊!學習應該是件快樂的事,追求成功也要想些提高效率的方法,那些埋頭苦乾的人已經老掉牙啦。可事實是,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奮斗進取也沒有容易過。如果你被液含那些輕松學習、迅速成功的思想俘獲,你不會有動力每天老老實實的學習、一點一滴改善自己。
H. 如何用洪荒之力突破交易中的瓶頸
交易有瓶頸嗎?答案肯定是有的,只不過不同的投資者在不同的階段所遇到的瓶頸是不一樣的,有技術上的瓶頸,有心態上的瓶頸。有的人瓶頸是虧錢,不掙錢;有的人瓶頸是掙錢,嫌太慢;有的人瓶頸是沒有了方向;有的人瓶頸是執行力不行;有的人瓶頸是資金規模大了,方法不能適應……該如何突破交易瓶頸,是每位投資者都關心的問題。
投資者1
主要是技術上的瓶頸和心態上的瓶頸。技術上的瓶頸也分為幾種:
1)自身技術積累不足的帶來的瓶頸
比如新價值還有世通這類的,只會做牛市,不會做熊市。資金突然大10倍甚至100倍以後,突然發覺不會做了,連止損都止不了。沒法做。看起來是流動性不足,實際上還是技術積累不夠。水平達不到操作那個級別資金的要求。這個瓶頸只能通過逐步上量的辦法來解決。暴發性的規模增長實際是場災難。
2)模式的瓶頸
只看一兩天行情的模式做大資金瓶頸很大。比如說有的游資做不來藍籌股,上億的資金還在做隔日超短,不會持股掙錢,這個技術瓶頸相當的大,做下來的效果可能還跑不贏大盤,要上台階就很難。
心態上的瓶頸就更多了:
有些掙錢賺多了,覺得夠了,不想做了,沒掙錢的慾望了。那瓶頸馬上就到,以後基本就靠天吃飯。
有些心裡承受能力差帶來的瓶頸也很大,習慣了一天幾萬幾十萬輸贏的到了一天盈虧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心裡承受能力提升不上去,也是瓶頸之一。慢慢做大的資金在這個方面表現要好得多,突然做大資金的,往往不過關。
投資者2
成功的交易=正確的方法+長期的堅持。
很多人究其一生都邁不過第一個門檻,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找到能實現長期穩定盈利的方法和策略,這是術的層面。當然只要夠聰明,肯思考,而且有長期的實際投資經驗,我相信第一個門檻,無論如何是能邁過去的,也就是擺脫散戶思維,開始實現盈利。
少數人找到了這樣的方法,但卻仍然難有作為,就是因為沒有能長期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和策略,看重短期收益,什麼能賺點短期利益就違背交易系統去搞一下,在交易系統困難時期出現回撤的時候更是難以堅持,沒能實現一致性,這是道的層面。而這個門檻才是最高的,不僅需要豐富的實際投資經驗,對於交易系統和市場的深刻認識,還要自身的性格、價值觀和對於世界的理解,達到一個境界,能夠駕馭和堅持交易系統才行。把交易系統當成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把交易系統融入思想,把交易系統融入靈魂,跟交易系統融為一體,達到無為而治,被動投資的效果,我覺得就差不多了。
當然,一致性的問題可以用程序化交易來從技術上完美解決,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又如何堅持執行程序化交易的每一個交易信號,在交易系統不斷回撤中如何保持信心,控制風險,繼續堅持,其實也是一樣的難題。
投資者3
我常常將操盤訓練比喻成玩汽車
1.會開車
2.會修車
3.會改裝車
4.會根據情況設計製造普通車
5.有自己的理念,創造新概念車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放在操盤上就是:
1.會心態平和的執行普通系統(入門)
2.系統出問題懂得解決的方法
3.能夠以常用系統為基礎,經過適當修改找到適合自己的系統
4.已經熟練掌握開發系統
5.有自己的投資哲學,根據投資哲學獨創投資系統
每一步中都有若干瓶頸,每一步向下一步邁進都存在瓶頸,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學會開車就准備大幹一場了,心態根本做不到操作中的無我,於是,什麼止損、止盈、空倉、持有等等環節心態不好將伴隨始終,成為永恆的瓶頸......
投資者4
一般來說,交易者在成長過程中會都經歷「瓶頸」,主要表現為:
1、思路停滯;
2、無論怎樣優化交易系統,系統表現都難以改善,甚至倒退;
3、賬戶凈值曲線徘徊不前,或出現回調。
我們先說最後一種情形——賬戶凈值曲線徘徊不前,或出現回調。之所以先說這種情形,是因為本質上這是一種「偽瓶頸」——是交易系統處於回調期,而非交易者處於瓶頸期。
任何交易系統都有特定的回調期,例如——
趨勢交易系統,在震盪市中處於回調期;
震盪交易系統,在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長線交易系統,在弱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短線交易系統,在強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大倉位交易系統,在小振幅市場中處於回調期;
小倉位交易系統,在大振幅市場中處於回調期。
無論怎樣優化,在和交易系統核心理念處於邏輯對立的市場狀態中,交易系統無可避免的會進入回調期。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這是系統化風險,並非人力可以左右。
因此,將交易系統優化至自己當前階段的最優後,繼續強行優化,邊際效用會越來越明顯;稍有不慎,還會進入「負增長」。這個時候,交易者的最優選擇,是盡人事,聽天命,一致性的執行交易系統,靜候系統回調期度過。當然,「盡人事,聽天命」的前提,是審慎的系統化交易者。對於非系統化交易者,沒有一致性的標准,「回調期」的概念自然也無從談起。
瓶頸也有狹義面的,也有廣義面的。狹義交易系統,通常所說的供應交易點位和資金管理的系統;廣義交易系統,是交易者同交易相關的背景。
狹義層面的瓶頸
在學習交易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覺得和交易相關的知識,自己已經學習的差不多了。無論看什麼書(或者同他人交流),要麼是「錯誤」的,要麼就是老生常談。但頭腦中仍然是一片混亂和迷惑。被自己判斷為正期望的東西,沒有完全的信心;被自己判斷為負期望的東西,仍存些許僥幸。在交易系統的優化上,感覺仍然有較大的改善空間。雖然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但收效甚微。
出現上述的情形,通常是所說的瓶頸之一。其實,我自己覺得用「平台期」來描述,更加貼近事情的本質——
新的交易知識和既有交易知識之間需要整合;交易知識和交易實踐之間需要整合。
整合,就像用水和(huó)面。和面的過程,既沒有產生水,也沒有產生面,最終結果是製作食物需要的面團。同樣,交易知識是水,交易實踐是面,經過整合,收獲的是交易體驗——自己的交易系統賴以構建的基礎。
說通俗點,就是把外來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東西,需要實踐和時間。
交易領域有一些經典的書籍,常讀常新。最明顯的例子,是《股票做手回憶錄》:
在交易尚未尋得門徑時,閱讀此書,味同嚼臘;
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易實踐後再讀,才會了解到此書的價值;
隨著交易實踐的不斷積累和更新,每隔一段時間讀一遍此書,都會有新的收獲;
即使成為了能夠穩定獲利的交易者,此書仍然會在很長的時間里,對交易者有指導意義。
《股票作手回憶錄》的「閱讀史」,是一個很經典的交易知識和交易體驗運行整合的例子。
交易知識和交易實踐的積累,互動式的螺旋上升。每一個交點,都會形成一個平台(平台期)。當交易體驗突破這個平台,意味著交易「水平」,又提升了一個層次。繼而進入一個新的成長周期。
當交易者處於知識和實踐整合瓶頸時,不要著急,也不需要彷徨。此時最大的可能是,交易知識的積累和交易實踐的積累,有一個走得太快了:
交易知識走的太快,理解上缺乏交易實踐的支撐;
交易實踐走的太快,操作上缺乏交易知識的指導。
如果是交易知識走的太快,不妨暫停學習和交流,專注於交易實踐一段時間;如果是交易實踐走的太快,不妨暫停交易或系統測試,重溫一下自己曾經讀過的經典。
漢末名將張飛有詩雲:「磨刀不誤砍柴工。」(《張桓侯文集》卷六十《蝶戀花·與月英書》)磨刀的時間,正是木柴增長曲線上的平台期;之後,會重新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
廣義層面的瓶頸
為什麼有人做價值投資,有人做價格投機?
為什麼有人青睞基本面分析,有人青睞技術分析?
為什麼有人模仿格雷厄姆、巴菲特、艾略特、江恩,利物莫,實際上不過是交易市場中的炮灰?
交易者的生活背景,會影響到交易者對交易的認知,進而影響到狹義交易系統的構建。
例如,勸說一個初入匯市的大學生,暫時放棄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論,對方會說,這是價值投資之父啊,這是世界首富啊!向一個中國老匯友推薦價值投資,對方會鄙夷的說,在中國管個P用!這就是生活背景,對交易認知的影響。
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更新,對生活的認知,會改變對交易的認知,進而改變狹義交易系統。例如當年的大學生匯友,成為老股民以後,可能也會覺得價值投資管個P用。
因此,很多關於交易的瓶頸,實際上是交易者的廣義交易系統和狹義交易系統之間需要整合。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同一套交易系統,在不同的交易者手中,表現大相徑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交易者的廣義交易背景不同。無論交易者怎樣在狹義層面優化交易系統,受制於自己的廣義交易背景,都難以有所突破。
而且,相對於狹義交易系統層面的知識和實踐整合,廣義交易系統和狹義交易系統之間的整合,需要更多不同層面的實踐,以及更長的時間。
處於廣義層面的瓶頸,不能期望在短期內有所突破,畢竟人生層面的積累和作為生活一個局部的交易實踐積累,不在一個檔次上。我們在前文中曾提到過「將交易系統優化至自己當前階段的最優」,做現階段最好的自己。
那些在交易領域這樣的微觀世界中的真理,和宏觀生活中的真理是和諧一致的。這種信仰讓我能夠把交易生涯堅持下來,雖然早期經歷了無數的失敗。
刻意的在交易中,發現同生活的聯系;在生活中,發掘交易的影子,會加快廣義層面和狹義層面的整合。這種看起來「然並卵」的東西,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在交易領域的成敗和業績。
結論:
交易的瓶徑,更像是交易學習成長之路上的里程碑,提醒我們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橫盤區」,需要「消化行情」,期待繼續「上漲」。
美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Taylor Swift的《Gu piao mai mai》,優美的旋律,在學習交易的生涯中,一直激勵著我——
瓶頸不是你想破,想破就能破~
需要知識需要實踐還需要整合~
狠下心來踏實學,不心懷意外~
用心澆灌的交易,掙錢才明白~
ang ang ang ~~~
投資者5
交易瓶頸在哪?因人而異,也沒有啥統一答案。不過可以用個方法實驗一下自己的瓶頸在哪。
把當下你認為影響交易的因素都列出來,比如:性格,時間,資金量,交易方式、方法,心理承受力等等。反正是你能想到的,認為對交易有影響的內容,都列出來。之後,開始按之前的方式做盤。每筆交易,無論盈虧,把這一筆的影響因素,在上面的列表上打個勾。每做一筆,打一圈勾,表格統計的時候,把盈利和虧損的交易分開統計。做一段時間,一個月,一個季度的,總結一下一次,看看錶單上哪個欄目的勾最多(也許好幾個因素的對勾一樣多),哪個(幾個)就是當下的瓶頸。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較為全面的統計影響因素,不會把每次虧損都歸結在心態或者其他某個方面。所以,這個工作,最好一直做下去。做到不再能交易的那天為止。怎麼突破瓶頸,這就更沒法說了,克服唄,不管用什麼方法。也許能克服,也許一輩子也克服不了……
木桶說:我由12塊木板圍成圈,哪塊板短了,都裝不滿水。所有12塊都一樣長了,也只是裝滿這一桶而已,板還可以繼續變長的啊。所以,無論交易經歷有多長,總會遇到瓶頸。就像有些大牛之前很成功,突然收益下滑了,並不是狀態問題,是又遇到瓶頸了,突破之後,收益會上一個數量級,心理也會上一個層次,木桶已經變成木缸了。
投資者6
做好交易記錄,並從自己的交易記錄中學習,不斷回顧、反思自己。隨著時間慢慢增長的除了年齡還有經驗,交易需要時間的積累,如果發現自己怎麼交易都會虧損,那就說明方法錯了,但其實交易最重要的還是交易心理,交易方法很重要,但僅僅屬於其次,如果未突破交易心理,即使交易方法再好也無法盈利。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並完善自己,慢慢地就會有所進步,希望你在交易之路上有所收獲。
我從2011年開始接觸交易,距離上一次的回答已經過去了半年多,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我的交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我能夠更加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交易的最大瓶頸並不是交易方法,也就是說不管你的方法有多好,多麼完美,多麼有效,都無法使你持續地獲利,無法使你搖身一變成為專業交易者,成功的交易或者說要在市場中年復一年持續地獲利基於三個要素,交易方法、交易心理、資金管理,其中交易方法和資金管理可以在很多書中找到,但交易心理卻需要自己在交易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沒有人可以幫你完成這個階段,沒有哪本書籍能夠使你在看完之後能夠學會交易心理,不管你看過多少本書,交易的答案並不在於書中,而在於自己的交易中。
面對下一筆交易你會不會感到恐懼或者貪婪?當下持有的頭寸發生虧損你的內心狀態如何?發生獲利呢?大獲利呢?你會不會經常變換交易方法而自己卻全然不知?你會不會因為一兩筆交易的獲利而感到自己已經學會交易可以成為職業交易者?你會不會因為一兩筆虧損的交易而對未來感到絕望?你相信自己的交易方法嗎?你會跟別人說你預言市場明日會先跌後漲嗎?你會不會一直時時關注著價格的跳動?你每天的心情會不會與市場的漲跌一樣?你會不會今天交易這個品種明天交易那個品種呢?你每個月交易次數頻繁嗎?你的目標是先學會交易還是先掙錢?
大部分人一到市場的第一目標是為了掙錢而不是學習,做交易就像買彩票,買完之後就盯著屏幕看看是否中獎,但交易遠遠沒有如此簡單。想要突破虧損階段,就必須做好交易記錄,最好的學習資料就是自己的交易記錄,從自己的交易過程中學習,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逐步改進,你會在某一天頓悟,你會恍然大悟的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忽略了自以為存在的東西,這就是交易心理,而在頓悟之後,你可能用簡單的交易方法就能夠持續地獲利,此時的你就能夠打破瓶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投資者7
個人來看有兩大瓶頸:
1、交易本身。交易之初實際上是一種磨練,這種狀態下的真正瓶頸首先是與現實分離才會出現的,不會受到現實生活的各種干擾,同時交易也不會過大的干擾生活,那這是什麼瓶頸呢?就是不斷碰到讓你意想不到的事直到你完全適應為止,將自己的人性弱點壓縮到至極,直到你知道自己的極限無法再承受更大挑戰為止,而繼續下去又還有什麼呢? 此時是真正的瓶頸。
2、現實問題。這第二的瓶頸來自第一的心態和對交易認識的結果,老鳥已經不追求暴利,而是穩妥、低風險,這里就有一個問題:自有資金必須達到一定的量,否則穩妥、穩定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很多人都說:你能穩定盈利為什麼不自己做,復利算算幾年下來能有多少? 這些嘴上說得很輕松,實際執行起來並不容易。這第二個瓶頸就是資金量的問題,在用自有資金自己操作還是進入更大資金量的機構或者拉客集資上運行的選擇。經過兩層淘汰,能見到的優秀交易者就很少了。一個合格的交易者不一定優秀,他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機會達到優秀。那些幾千幾萬短時間內就翻好幾倍的人不具備可復制性,所以不在上述之列。
投資者8
保住本金,風險控制,只要你能嚴格控制風險(嚴格控制單筆交易最大虧損不超過1%),無論市場怎麼變化,你都不會死,現實中每個人都是資金管理者,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是在穩定虧損著(購買消費品),很多人都不知道,利潤其實是風險管理的報酬,而不是預測行情的報酬,所以大部分人都重視預測行情卻不重視風險控制和管理,瓶頸就是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你為什麼要追求一致性的交易規則,是因為你要控制風險,如果不是為了控制風險,我們就不用什麼規則了,直接隨便買,隨便賣就可以了。
投資者9
交易的瓶頸在於做到一致性。如果你的每一筆交易都能嚴格按照自己定下的規則來,那麼你就可以突破這個瓶頸。但是知易行難啊。太多次我們都想要根據自己對於市場的主觀判斷,而違反了規則。可能這一筆你會掙更多的錢,但是長期來看得不償失,因為你丟失掉了交易中唯一存在的確定性--你的交易規則。做到一致性真的很難,心態、技術缺一不可,但是這個瓶頸是一定要跨過去的。
投資者10
就我自身的經驗而言,不同時期有不同瓶頸。有的人炒5年外匯,虧5年,炒10年虧10年,這類人無瓶頸可言。產生瓶頸的前提條件是:你不斷在學習,不斷在進步,處在「上升通道中」。所以對於交易這件事本身而言,需要勤奮,需要努力,才會遇到瓶頸。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完全是杞人憂天。我每天除了看盤交易的時間以外,復盤3—4個小時,閱讀各種交易相關書籍文章1個小時左右,有時候晚上做夢都tm在做交易…所以你這個寬泛的問題沒有具體的答案,因人而異。對於業余選手而言,交易不關乎瓶頸,那是一種興趣和愛好,那是生活很小的一個方面;而對於職業交易員而言,勤奮才是職業交易員成功的唯一通道。如果你去問科比為什麼能在職業籃球生涯取得那麼多輝煌的戰績,他一定會告訴你的是因為勤奮和努力。
投資者11
交易的瓶頸在於只專注交易,沒有把交易能力轉換成商業。不用把交易上升到理念哲學的高度,它只是個生意也只能是個生意。李弗牟爾的最終失敗也是源於於此。這是中國不成熟的交易者的通病,太專注交易,不知道你交易的是什麼,為了什麼交易,交易成功不代表你商業成功。中國的交易者應該花點精力在商業成功模式的探索上,你交易能力再牛,一輩子只不過是個點滑鼠的,你要變成金融家,變成一個金融商人。
投資者12
我從根本原因上說一下造成這些瓶頸的原因,就兩個。大部分人都卡在了」知行合一「上。也有人度過了」知行合一「,但是卻戒不了」貪欲「。但兩個瓶頸我不認為度過一次就萬事大吉了。生活中的其他事或者自己的情緒波動可能某天又會引起這兩個瓶頸的卷土重來。所以必須時刻修身養性,我第一次克服這兩個瓶頸是兩年前,但是我不保證是否之後一定可以堅持一生。當然這個都只針對個人交易員來說。即使克服不了這些瓶頸。更好的結果是可以去大平台當一個齒輪,不承擔交易的風險又可以拿工資,還可以不離開自己喜愛的交易行業。
I. 對於心態不好,去炒股這個問題怎麼樣才能定位解決
炒股炒心,心不到,再多的技術都沒用,心到了,技術水到渠成。
同一隻股票,同一天參與,為什麼有的人大賺?有的人持平?有的人巨虧?關鍵還是理解力、執行力、經驗、心態和盤感,即使你學到了高手的模式、知道了高手買入邏輯,又能如何?心態、盤感、執行力不到源皮慧位,臨盤不敢買、不會賣,照樣還是虧要虧的。怎麼辦?心態決定勝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心與心的距離。
一、自己學習,向行業大咖學習。
炒股是枯燥的, 尤其是在這大熊市裡, 幾年如一日的苦學、悟道。 學習大多時候也是枯燥的, 修心、悟道, 有時候最忌諱的就是閉門造車, 一個人的眼界必定是狹隘的, 很容易限制思維。 所以, 向行業大咖學習很有必要, 所有的學習、修心、悟道, 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賺錢。
二、自己多研究,多交易,多實踐,多思考,多總結股市裡本質性的東西。
在股市,幾時你能悟了?要多學股市裡面的內功心法,少學招式技術。也就是說,多多總結股市裡規律性的、本質的東西。
有招的股市有盡頭,無招的股市無止境。股市中永遠不變的是本質,股市中永遠變化的是現象。你以現象去預測現象,就是見招拆招,永遠有你不會的招;你以本質去預測現象,永遠是無招勝有招,未出招已應招,最簡單的一招卻是指向命門最厲害的一招。所以,透過股市現象看本質,才能學到位。
三、要鍛煉自己對股市的深刻理解力,從「知易行難」做到「知難行易」再到「知行合一」。
古語說「藝高人膽大」心態不到位,前提還是因為技術不到家。只有在勤練技術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的前進,才能生成更深層次的感知和理解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對此事的深刻理解,不要道聽途說,人雲亦雲。股市炒股也是一樣。
理解力, 是第一生產力。 它源於歲月的沉澱, 它源於日日夜夜的頓悟,它源於大賠和大賺的地獄和天堂, 它更源於真金白銀的錘煉。 沒有以上, 說什麼都是空。 知行合一, 是悟道的第一關。 計劃你的交易, 交易你的計劃, 這是檢驗你理解力的最基本的要求。 執行了這一原則, 你就在知行合一上邁出了第一步。 也就捅穿了從失敗到成功這層紙, 雖敗猶榮, 不邁出這一步, 你永遠無法作到知行合一,也就無法鍛煉出超群的理解力。
總之,心態決定成敗。心態不到家就要多練、多思、多學習、多悟、多總結,不斷增強自己的理解力,形成正確的盤感。就好比百步穿楊,抬手一槍命中目標,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在無數次的歷練和感悟中形成的直覺。
心態不好,影響操作。以前我也這樣。其實我們沒有必要控制情緒 太難也太累,而且不管男人女人都不是沒有感情的動物,有情緒是正常的。
在市場中交易出現的情緒無非幾種,賺了錢開心,持股後行情震盪焦慮,空倉的時候不知道買什麼迷茫,股票賺錢後行情沒有快速拉升害怕,持有個股長的好擔心下跌,股票買了就大跌無精打采,股票賣了就大漲後悔…反正這市場中情緒很多,而這些情緒影響操作了就是心態不好,那麼如何和這些情緒和諧相處呢?
首先一定要會一些方法看盤,而且這方法是你認為堅定可信的。當出現任何情緒的時候提醒自己反復用方法分析一下行情,看懂了心裡有底了就不慌了。如何行情已經看不懂了,而且情緒嚴重,那麼就離場。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在炒股之前一定有計劃的進行交易,就算有突發情況也不會懵掉。如果會技術分析雹答盡量看行情判斷股票的買賣,而不是看賬戶的盈虧金額和比例,看賬戶最影響心情的波動。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炒股的錢一定是閑錢。盈虧對生活影響不大,這樣壓力小了情緒相對會穩定一些。炒股不要做暴富的夢,要想的是我能虧多少,可以虧多少。有底線了一個是可以讓自己減少虧損,一個是虧損真正來的時候心態不會崩潰。
其實與心態和諧共處的方法有很多。 望採納多交流
對於心態不好,去炒股基本上就是虧的握昌根源。
炒股的第1步,你如果想要在股市上賺錢,你必須把心態給放正,就是你的心態必須要保證自己在交易的時候,僅僅就是交易,而不是隨著自己的情緒去交易。
如果心態放不好,那麼基本上炒股的盈利是與你絕緣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以第一創業,為例子來舉例。
比如說第一創業在今天開盤的時候是跳空高開,然後大盤在回落的時候它也開始回落。很多人其實就有一種什麼心態呢,剛開始跳空高開的時候他選擇會補缺口,所以不敢買,但是突然急速的拉升的時候,他反而大膽的把它買進去,這就是心態不好,想著著急去買,免得買不到的心態。
但是隨後你就發現他在上急速拉傷之後,緊接著又開始隨著大盤往下跌,此時的心態估計就特別不好,想著哎呀,我為什麼把它買進去?
但是隨著證券股出現了,有一隻股漲停之後,第一創業緊接著又開始往上拉。這個時候的心態可能就覺得噢,還好我買進去了,不然還真的買不到。
假如是這種心態的話,我個人建議你至少要學習一種專門的炒股技術,就是說你要有一個定性的炒股技術,就是要知道炒股的買點賣點還有持股的手段。
如果連這都不知道,僅僅是靠自己腦子一熱去買股票賣股票,那你永遠在炒股上是賺不到錢的。
心態不好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就算是孔子來了,天天虧損,看著股票下跌,孔聖人也會心態有問題的,所以正常,如何解決才是關鍵。
這個要從從股市的起源和命名講起:股市是由有海上馬車夫的荷蘭發明的,在美國發揚光大了。荷蘭人 是這樣定義股市的:一個天才的發明,對人類最大的陷阱。 股市是一個充分反映人的七情六慾 喜怒哀樂貪嗔痴的地方,假如你心態上有缺陷,馬上就能暴露出來,尤其貪婪和恐懼是心態的弱點。
所以才說是人類最大的陷阱,就是因為這個陷阱要戰勝貪婪和恐懼,才能戰勝股市。 假如能真的戰勝了與生俱來的心態問題,那你就不該炒股了,因為那時候的你已經參悟了戒定慧,參悟了斷舍離,已經得道了,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方丈之位就是你的了。
那怎麼辦?權利需要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面才能抑制腐敗的土壤,心態的弱點是戰勝不了的,因為是與生俱來的,就不要強求戰勝人性了,需要做的是制定嚴格的交易紀律,該怎麼樣就怎麼樣,買賣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該買就買 ,該賣就賣,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就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模式化 量化交易才能克服人性的貪婪和恐懼,才是取勝之道。 有人說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也有人說炒股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我想說的是風險和收益之間從來不成正比。 如果你炒股能力強,什麼風險都低,你能力弱,什麼風險都高,這就是事實真相 。
心態不好去炒股,怎麼解決我提出我個人觀點,以做參考。
炒股怎麼解決心態問題,我需要了解你在定位買股票是屬於什麼類型,如果是周期較長,問題不大,不管任何行業都有一個周期的上漲與回落,若看好某個行業中的個股(業績好),應該是時間換空間心態;例如:16-18年 券商持續性下跌,在18年底-19年有一波大的上漲。那麼應對這些下跌可以從倉位管理(分批入場或者等待)和期權,股指期貨的套路來進行對沖(只適合滬深300內個股配置)。
而採用時間換空間做法,大多數以價投為主,林園說了,價投只有,套了才能夠拿著,被套才能夠賺錢。拉長周期,只有企業具有發展,不要害怕虧損,分批建倉,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買完卸載交易軟體即可。
短期交易,需要對市場理解,交易系統形成及其打磨,策略運用等需要很長時間磨練,當你有規則化做法,有了自信心,不是連續虧損情況下,心態會慢慢改變。
股市如「賭場」暴露人性,我們唯有克服人性,方能行穩致遠。
股市是一個修行的好地方,因為它充滿了誘惑與繁雜,充滿了貪婪與恐懼。任何人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比如:經常自以為是,沒有耐心,沒有智慧,狂妄盲從,僥幸和貪婪,不善於學習和總結,懶惰成性……
而這些毛病都讓股市給挑出來了,自以為是讓你忘乎所以,沒有耐心則無法堅持,沒有智慧找不到具有上漲潛力的好股票,狂妄盲從最後只能是羊群效應,不善於學習就無法進步,懶惰成性則投資不思進取。
有多少毛病就有多少失敗。
因此,站在人生自我修行的角度上看,股市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當然,如果你修行不夠走錯路,股市就會是一個魔鬼,內心的魔鬼就顯現出來了。
股市真是人心善惡的照妖鏡,看清別人也照亮自己,內心才是你最真實的,一旦被市場誘惑迷住了心智,你的所有僥幸都是徒勞的。因為市場就是市場,客觀而理性。
股市專治各種不服。世界就是一種競爭,互相攀比是 社會 現實的常態。
例如:你家有5000 我家 1 萬,我可以很滿足,我家 1 萬你家有 2 萬我就覺得不行。因此,90% 以上的投資者自然會衍生出一種思想,那就是忘記不了買入成本。
在投資中,一切的漲跌,一切的邏輯都自然而然跟買入成本比較,而不是用基本面的價值思考。這一點就淘汰了90% 以上的投機者。
爭強好勝往往是股市的常態,大多數投資者都希望今天買明天就漲,希望天天能賺。任何不服,都會被股市消磨。
於是,人生也豁達了,所謂:道生於安靜,德生於謙和,慈生於博愛,善生於感恩,福生於滿足,祿生於勤儉,壽生於 健康 ,喜生於開心,故自在才是生命之本。
我們常常在行情好時,賺來成果忘記了風險,所以總是在行情差的時候虧掉更多。看見股票沒買,漲了後悔;看見股價跌,因為沒賣出也後悔。總是在後悔中度過,也總是在事後說「早知道……」
面對每天的誘惑,面對人性永遠不服輸的那骨子倔強,處處碰壁,處處落入市場的陷阱。因為不理性和僥幸,總是在長跑的路上,一點一點被市場消滅。
市場是零和 游戲 ,總是少部分人賺去了多數人口袋裡的錢。因為人性,暴露了大眾的心理弱點,正因為這個弱點才被市場利用,成為市場消滅散戶的有利工具。
投資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它專挑投資者的各種毛病,專治各類不服。隨著人生投資,毛病越來越少,人生修行愈加圓潤自在,投資結果也自然運籌帷幄,投資成功也就不請自來。
失敗了,我們就要為成功找方法,戰勝自己就要更多去了解市場,認知市場,理解市場。用心,你可以做得更好!
炒股本身就是對於自己的一種修行,問題是如何看待自己在股市中的定位,如果是悲觀者,我們很明顯是被股市給控制的,這樣子做對於自己是丟了西瓜撿芝麻,不可取。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面對,心態是挺不錯的,但是股市可沒有你想的那麼單純有情,也許就在下幾秒就把你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又捲走了。既然悲觀樂觀都不對,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好呢?筆者覺得應該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有魅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恐懼
我認為恐懼既有遺傳進化天生的部分,也有後天學習所得。股民恐懼虧錢,有的是看到別人炒股虧錢,有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而親身經歷會使股民終身難忘。所以我們在股市誰也不願意虧錢,恐懼虧錢使我們不願意止損。
恐懼既然是一種心理現象,它就是一種情緒,有一定的相互感染性的。在股市上,當大家認識到熊市終於來了,股民們就開始恐懼,我們也隨其他股民的恐懼而恐懼。而事實上,當感染到每一個普通股民感到恐懼的時候,熊市通常已接近到它的尾聲。
恐懼有很強的記憶能力。當絕大部分股民都沒有膽量在這個時候,敢於逆大眾的心理而動,恐懼使我們在應該進場的時候反而割肉出場了。可見股市裡的這個少數派可真的是不那麼好當的。他要能夠眾人皆醉他獨醒,還要頂住輿論,股民,家人對他行為的蔑視和反對,在大家怕死的時候他不怕死,能夠做到我不下地獄水下地獄的心態才能成為抄底的大師。
相反,在股市牛市的末端,大家都在賺錢,全國股民都顯現出貪婪的時候,當股市出現了熱門股股的時候,人人都在追捧,你有能力抵住誘惑嗎?你能頂住隨大流賺大錢的機會說恐懼嗎?人的貪婪常使股民在股票的最高點買入股票,成為世紀大套。
二、貪婪
貪婪是心理情緒反應的另一種極端,它在股市上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想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到最多的錢。是一種想求得一夜暴富的心理現象。貪婪會使你在股市裡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他會不顧股市的具體環境,甚至不惜借錢勉強入市。雖然,中國股市只有做多才能賺錢,資金不入市不可能賺錢,但貪婪會使他忘記了入市的資金也可能虧掉的風險。有不少短線客,他不顧股市的環境條件,馬不停蹄地在股市裡跳進跳出,這正是一種不能控制自己貪婪情緒的股市中新手的典型症狀。
貪婪會使人忘記了量力而行。入市總想自己能賺多少錢,忽略了股票下跌了怎麼辦?新手的另外一個典型表現就是越跌越買,越套越深。這時輸錢就會使他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從希望開始由於貪婪,到失敗結束。由於貪婪使自己未量力而行,博得太大,看到虧損或贏利一天天地增加,心理負擔非常大,他每天都睡不好覺。以至於損害了 健康 ,就算賺再多的錢,不快樂,不 健康 ,賺了錢又有何用?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07年入市的新股民,因為07年上半年的牛市取得了部分的勝利而引發貪婪,和輕敵,情緒化地用貪婪指導了他的操作,最終遇到08年熊市將盈利變成了深度的套牢。
三、希望
希望是人類生活的原動力。也是股民買進或拋出股票的原動力。老股民常講的一句話就叫著「買股票就是買未來」預期股票會漲,希望能賺錢,所以你買進了股票。當預期大盤會跌,股價會跌,你拋出股票希望迴避下跌的風險,所以,你拋出股票。但是股市往往並不隨人的願。熊牛也不是常人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大多數人的希望在股市裡註定是要失敗的。
日常生活中,一個沒有希望和理想的人是可憐的,而在股市中,你要和大多數人的希望相反來操作,你才會有希望。股市裡股民最大的毛病不是抱有希望,而是在大家都抱有希望的時候,你要全身而退;在大家不抱希望的時候,你要敢於大膽地進場買股票。
新股民犯的第二大錯誤就是,明明股市在和自己希望的方向相反走的時候,不願意承認自己錯誤的希望。表現在大盤漲升的時候他希望看空;而在大盤下跌趨勢明顯的時候他又反過來希望看漲。
錯誤的希望會使股民要麼踏空,要麼被套牢。更嚴重的問題還不是被踏空,踏空最多不賺錢,至少不會讓他輸錢;下跌時買入股票,他不知道止損,這才是把希望變成失望的罪魁禍首。
希望是投資者內心的一種主觀的期待。這只是你自己內心的一種心理現象。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他對股市的判斷必須建立在對昨天,今天,和未來所要發生的事件,以及事件對股價可能的影響,做理性,客觀,全面的判斷。必須把希望拋在一邊。股票的運動決不會以你個人的希望為轉移,股市會走它自己的軌跡。
值得一提的是,別忘了你買進的股票正是其他人賣給你的。你有你的期望,別人持有你相反的期望。這就是股市的魅力所在。你必須時刻問自己一個嚴肅地問題:我原先買這只股票的理由充分嗎?再進一步問問自己:如果我今天沒有買這只股票,手上還有餘錢,我還會買這只股票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沒有賣出股票的必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不能用希望取代理性的判斷,趕緊賣股走人。
堅持這樣做,至少有兩個明顯的效果:第一,是防止你的盈利或者小的虧損,慢慢轉變成致命的大虧損;第二,是拋掉了持股或空倉的思想上的包袱,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從零開始你對市場的嶄新的觀察,進而不至於錯過和尋找下一個戰機。
以上和大家討論了三種會深刻影響股民操作股票成敗的三個心理問題,都是一些個人的經驗,不一定能適合每一個股民。畢竟每一個人遇到的心理問題是各不相同的。我也不是專業研究股市心理學的專家,更深一步的股民心理學上的研究,還得留給心理學家們去研究。
我認為這三個股市裡常見的心理學問題99%的新股民都會碰上他一個兩個。老股民也只有經常問問自己這三個心理學的問題,了解自己,正確回答,正確面對和處理了這些心理學上的問題,今後的炒股之路才能走上正道。 陳敏,教會你炒股~防雷、避坑、牛股挖掘,操作必備~
散戶股民炒股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剛買的股票沒多久,就跌了,一賣出又漲上來,好像別人看見自己操做是的。其實這不過是大多數股民的真實寫照,也是大多數散戶操作歷程。我覺得炒股還是要有耐心。
就像很多人一樣,我進入股市也是整天研究公司市凈率,市盈率,公司前景呀,後來發現沒啥用。自己的股票就是不漲,別的股票都炒飛了。只要有風口,豬都能飛。當然了,還是有很多好的行業,好的股票。選擇一種好的股票,買入,並且長期持有。能夠弄明白一直股票,以後有了經驗就好操作了。如果你想做短線,想快速盈利,我還真幫不了你,水平不夠。
我的建議就是要有耐心,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把炒股票變成投資股票,堅持一段時間,積累經驗。
操作行為影響和決定著投資者最後的勝敗,那怎樣才能保證操作行為的正確呢。
我個人認為是一個人操作良好的穩定心態。一個人的心態又取決於他的性格,人身本能的弱點及情緒。而這種本能的反應,先天的成分因素比較多。我給你打個比喻:同樣種下兩顆種子,一顆長出了參天大樹,一顆卻長成了小草。為什麼呢?原因是它們內部的基因不同。同樣在股票投資市場上,為什麼大部分人輸,卻有人贏呢,這也是由於一個:基因:造成的。這個:基因:就是你良好穩定的心態。如果你是輸家的:基因:一沒有良好穩定的心態,不管有多麼高的理論判斷水平。你仍然是必輸無疑。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分析,股市上所有贏家,必有一個不可缺少的共同特徵,那就是除了判斷正確,操作時都有一個穩定的心態。有人把操作基本功稱之為「行為學」,上升到一門理論科學來研究對付它,我看不無道理。所以,股市上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要想成為股市中的贏家,除了學習各種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判斷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得具備贏家的,:基因:一一修煉好自己的心態。
那麼,什麼是贏家:基因:一一良好的心態呢?
我認為,簡單地說,有八個方面:冷靜,耐心,謙虛,勤奮,仔細,自信,果斷,和紀律。股市上所謂心理素質好,操作時心態穩定,有定力,具體要做到:三不怕,第一不怕波動股市是永遠波動向前的,正如事物螺旋式上升一樣。受不了正常的波動,識別不了被波動的性質,是很難賺到錢的。第二,不怕輸錢。股市中大部分人輸錢,這是定律。特別是:三無:股民(無正確投資理念,無良好投資心態,無投資工具)。在初始階段總是輸錢的。這是必然的。害怕輸錢,或者輸不起錢一一一交不起學費,是不能長久留在股市的。第三。不怕賺錢。太多:三無:股民在買進股票賺錢的時候,心態更不穩定,常常坐立不安。難道害怕賺錢嗎?我的回答是:是的。賺小錢開溜,深度套牢不走,是常犯的心態毛病。如果你的判斷正確,結果還是賠了錢,或者說只賺了小錢,肯定問題出在心態上。在股票市場上,如你如果過不了:心戰:,這一關,其他什麼都不說了。其實,股票市場最厲害的秘密武器就是:心戰:。一旦和槍實彈上了戰場,即是真金白銀投入股市,特別是重倉,此時你的心態,心力,心境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影響和決定著你的最後勝敗。
好的心態表現應如何去做呢?第一,淡泊。投資者一定要有個平常的心,特別是初入股市的股民,一定要先把股市搞懂,調教好自己的心態,不要抱過大的期望。重視過程,淡泊結果。第二,和悅。操作時一定要自始至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克服人性的弱點,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第三,寧靜。耐心地等待大機會的到來。常言說,定力是金。忍者無敵,寧靜致遠,有功底的人也可以說是平靜地等待成功的到來。
這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態,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雖然說性格有遺傳,有先天的成分。但是,人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心態都是後天可以通過自我強化訓練改變的。只要你具備堅強的意志和毅力,一定能磨練出良好的心態
投資股票歷來都有「一賺二平七虧」的說法,可見股市中能夠賺到錢的人還是少數!
而心態在投資股市中非常重要。本來股票盈利了,但是心裡還希望再漲點,很多人總是怕自己踏空,卻不知不覺中落空,甚至被套!
那怎麼解決心態問題,還能賺到錢呢?
1、及時收獲收益
其實細心點會發現,即便熊市中也有不錯的股票,但是再好的股票投資,如果賺錢了不及時收割,那再次跌回去,也是白搭!
所以,控制好人心態的重要一點,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貪欲!如果夢做到有收益就收割的做法,無論賺錢多少,這樣股市投資至少自己不虧錢!
這也是常說的止盈止損的重要性!把股票投資收益預期值降低,做好及時止盈的准備,不怕賺不到錢!
2、注意觀察市場的規律性
2019年的股市行 情感 覺都是一波波。那麼看清楚一波的規律,也不說非得抓住低調,至少在每波中做個小波段也是賺錢的!
這就需要抓住題材股票,用行情做短波投資!
就像2019年來了三次波段,一年抓住二次就賺到了收益!
做好這個前提,就是有賺錢看收割的心態!不要太貪!這樣復投二個波段,看似賺的是小錢,年化收益超過很多人!
3、定投基金
如果自己投資心態實在差,那麼還可以選擇投資基金的方法參與股票。
油基金經理管理,自己不需要太多操心,只要懂得止盈止損就好了!根據2019年行情,基金選擇好!話,年化收益10%還是容易做到的。
J. 交易中,如果你錯了怎麼辦
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不知兵法而貿然決戰沙場,那麼必死無疑。但僅熟讀兵書也無法致勝,戰國的趙括,三國的馬謖就是典型代表。
有時候,你會在很短時間內損失巨額財富,每一個交易員都體驗過這樣的事。但在很多情況下,交易者們在自己的計劃中卻沒有考慮過「如果我錯了怎麼辦」,他們的思考僅僅停留在對自己操作正確的期望值上。這種雙向思維,恰恰就是成為成功交易員的關鍵所在。
交易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你必須對這種霉運運行提防。如果你沒有對將發生的壞事做好計劃,你就不可能生存。我在交易的第一步,是把所有的走運的因素全部排除掉再說。我們必須做好假定什麼是可能發生的。只要這個可能性存在,我們就必須為這個可能性做好准備,這對於正確理解規則一非常重要。
交易執行
執行在險象環生的期貨市場上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它是決定我們成敗的最關鍵環節。所謂「知易行難」,難就難在贏利與虧損的取捨,情感與理性的對決,速度與理由的權衡,結局與過程的得失。不好的執行總會找到理由,知道而沒有做到就會使我們經常後悔,使我們飽受煎熬,使我們走向失敗。據統計,當信號出現時,能夠連續二十次執行無誤的,不超過20%,而連續一百次正確執行的,不超過1%「。做才是最重要的!執行力才是交易成敗的分水嶺,也是決定平庸和偉大的評判標准!
一個人一時遵守交易原則很容易,但難就難在用一生去堅持原則。執行為何難?很多失敗的交易者不乏過人的智慧,然而能夠成功的只是極少部分懂得執行的人。當信號出現時,我們想到的是失敗的後果;當虧損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時,心存僥幸。追逐機會又不遵規蹈矩,一次次無休止的品嘗違規的苦澀,無原則無紀律的操作只能使你心中的聖杯在屢屢犯錯中離你越來越遠。
以不變應萬變
當你面對著一個非常復雜的市場環境,那麼這時」以不變應萬變「是最好的方法。,市場本身就是一個陷阱,迷於短線必失長線 ;下單之前請大家一定要慎重思考呀。
面對花花綠綠的世界不動心,苦守著自己的茅草屋,這是何等的修行悶陪納?
這是修練你的定力,耐心,恆心,信心的過程。只有過了這一關,你才能看到新世界。實螞沒際上,沒人可以完美的做到,不論你如何做的,只要你最終認識到了這個道理就可以亂握了。
我們和資金的關系
無論我們喜愛與否,金錢在我們的社會中都被高度崇尚,我們對它附著了很多的情感,當幾千元(也許是幾萬幾十萬,看你的賬戶有多大)在你面前灰分湮滅的時候,你作何感想?問題是」支出「是這個游戲的一部分,為了贏錢你必須輸錢,聖杯是不存在的,我們前面已經講過。如果我們不能改變自己和錢的關系,那我們就不要去想它,取而代之,請專注於數字,想交易賬戶的百分比,想平均風險報酬比,想潛在利潤點數與最大風險點數的對比,集中精力搞對這些數字,錢自然會照顧好自己。
在交易市場里,自我毀滅行為會輕易的自動顯現,尤其是在日內交易者當中,當價格在你眼前來回舞蹈,它會抓住你的把柄,你會開始感覺它在跟你游戲,這就是你為什麼要非常非常小心來避免情緒化交易,如果你感覺像個開鍋要爆炸的鍋爐,那你可能即將面臨一次市場中的慘痛經歷。不要為交易而變得情緒化,記住當前的交易只是很長一系列交易當中的一次而已,你交易時圖於長期的目標,記住,不要太在乎任何一個單次的交易。
期貨市場被稱作一個人生放大器。一個人的所有美德和缺陷,會在期貨市場中得到十倍以上的放大。期貨會讓一個具有良好美德的人,在一生中賺到平常要干幾十輩子的錢。同時,也可以讓一個具有品德缺陷的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賠掉其一輩子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