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交易市場 > 纏論交易中如何簡化

纏論交易中如何簡化

發布時間:2023-03-19 17:39:35

① 纏論108課入門《纏論組合問題:纏論結合律》纏中說禪108課K線技術-13節

一:組合本質

纏論結合律本質性就是一個數學組合問題,也就是利用同性質、同類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各種相互交叉組合。纏論結合律屬於一種無形的分析手段,很多時候你看不見摸不著,但用起來你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偉大。比如:我們經常用的中樞半擴展(擴張)處理、線段、混合中樞、同級別反向走勢等等,都是因為纏論結合律的存在而存在。

既然是數學組合問題,那麼,結合律就具備了多義性。簡單的理解,就是根據纏論結合律可以組合成多種不同的結果狀態。換而言之,對於用纏論結合律進行分析,咱們的標准不是唯一的,是多樣性的。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不管怎麼運用纏論結合律進行組合,所得到的分析結果都是一樣的。簡單的理解就是手段可以不同,但目標結果一樣。就像從北京到上海,你可以有無數種方式去到達,但目的地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纏論結合律的偉大魅力。

二:運用規則

無規則不成方圓,纏論結合律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主要有

[if !supportLists]1、[endif]時間先後順序,因為K線走勢圖是按照時間先後順序走出來的,因此,咱們不能跳空進行組合,因為你不可能假設明天的K線情況。

[if !supportLists]2、[endif]必須遵守纏論理論標准。比如:組合中樞不能違背纏論定理。

以上兩點是纏論結合律必須同時滿足的。

比如:咱們假設下面的每一條線都是標準的筆,那麼,咱們畫筆中樞,如下圖所示:

按照纏論結合律組合,(2+3+4)、(4+5+6)、(8+9+10)都可以組合成筆中樞。但是如果跳空(2+5+6)就不能組合成中樞了,很明顯不符合纏論中樞的定義。因為中樞必須是連續三個相互有重疊的組合。

比如:咱們以畫線段為例,A股上證指數纏論走勢圖,如下圖所示:

按照線段的劃分標准,咱們從位置A開始畫向上線段,A到B、A到C都是符合標準的,但從A到D就不行了。因為它違反了線段的原則,不能底分型連接底分型。

三:公式表達

    纏論結合律咱們還可以簡單的用公式進表達,結合律公式表達:a+b+c=(a+b)+c=a+(b+c),那麼,按照結合律規則,咱們的公式就不能隨意組合了。比如(a+c)+b;這樣是不允許的,因為b還沒出現,怎麼可能有c呢?這違背了時間順序。

四:擴張簡化

利用纏論結合律,咱們可以對中樞擴張進行簡化處理。前面我們所講的定義,中樞的擴張就是指產生三類買賣點後,隨後的繼續離開不久馬上又返回到中樞區間范圍內。

而中樞的擴張不一定帶來本級別中樞的升級,它需要不斷的擴張才會帶來本級別中樞的升級。那麼,如何知道它升級了,最簡單的就是用纏結旅逗合律進行簡化處理。具體就是,咱們把形成三類買賣點後又返回到中樞區間的段位,直接當成之前已經結束的中樞的一部分。比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處理後的中樞擴張,就變成了一個未結束的中樞了。這樣只要延伸九段中樞就升級了,或者未來形成中樞擴展。很多童鞋可能會迷惑,為什麼可以這樣處理,難道不違反纏論結合律么?其實很簡單,纏論筆與線段按照纏論結合律都可以組合成中樞,中樞擴張自然可以這樣處理,因為只要把返回中樞區間的這一段當成線段就可以輕松處理了。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假設每一條黑色的線都是標準的筆,那麼咱們把3買之前的高點與返回到中樞區間的低點畫線段,這樣就等於該中樞屬於未完成的(筆+線段)中樞組合。

因此,中樞的擴張簡化我們也叫中樞的半擴展處理,因為中樞擴展一定升級,而半擴展就不定了。這回你該清楚為什麼會有混合中樞的存在了吧!

五:實戰運用

纏論結合律組合是很簡單的,效前梁果也是很明顯的。對於纏論結合律的運用,一定是以你自己為中心,只要符合結合律的規則,有利於你的分析操作,怎麼組合都是對的。

比如,曾經的A股上證指數日線走勢圖,不管你怎麼處理,位置A的機會點你都不會錯過。如下圖所示:

按照纏論結合律,咱們分析的時候就存在多種畫法,比如。

圖一:按照中樞擴張處理,那麼位置A就中樞延伸九段的機會點。

圖二:按照(筆+線段)混合中樞處理。那位置A就回到中樞的機會點。

圖三:按照(筆+線段)混合中樞處理,位置A就是第一次形成中樞區間的機會點。

同樣,按照纏論結合律,拆悔賣股票東方財富300059曾經的日線走勢圖,如下圖所示:

按照纏論中樞半擴展處理,隨後的下跌就成了標準的黃金坑了。因為中樞早就延伸九段升級了。反之,如果不是這樣處理,當時的下跌的所形成的最低點估計你就要成功的錯過了。

纏論結合律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方便分析判斷,而不是什麼神秘的、高深莫測的理論。不但管怎麼運用,一定要遵守原則,並且一切分析以你為中心,若不熟悉就多畫圖。

聲明:以上所有內容僅作為模擬統計交流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和交易根據、意見或建議等等!風險自負!

② 談談纏中說禪

纏中說禪,創造了纏論,有點超越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和江恩現論,也確實能對具體的股市交易進行指導,筆者以簡單為宗旨,以直白為基礎,以圖例解纏意,借各家之言,加上自己獨立研究的成果,將纏論中亂麻的外衣層層撥去,創造一種實戰效果不錯的一套交易方法。

纏者,事物糾纏不清的狀態,暗指股市混沌不清的態勢。

禪者,事物撥雲見日的局面,明說股市洞察玄機的結果。

纏中說禪,簡輪銀掘稱纏論,既說股市糾纏亂麻,迷茫者無所適從;又說看透股市本源如清水,通透者處局中逍遙自在。

看到這些,以為纏論故弄玄虛,予人以無限的神秘感,把一些基本理論弄得酸澀難搏租懂。

後來看到K線形態的包含關系及處理方法,接著又看到形態分型操作,覺得經過這般處理後,去掉了有包含關系的無效K線和頂底分型操作後,感覺整個K線趨勢就突然被簡化了很多,有點豁然開朗的臘核意味,這可能是纏論的高明之處。

看來纏論有居多借鑒之處,有繼續學習了解和研究摸索之必要,希望獲益良多。

③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纏論炒股技術很牛,但卻無法在實踐中盈利

因為很多人對纏論有深深的誤解,他以為纏論是一套預測市場的技術,其實不是,纏論是一套應對市場的技術。其核心理論是走勢終完美,而走勢什麼時候完美,是需要當下判斷的,而非提前預測。

為什麼纏論的提前預測不可取?實際上就是因為纏論科學,所以才沒法預測,科學的方法論不是魔術,是變通。正如走勢可以不斷生長和演化,當你固定思維去預測時,走勢已經變化了,自然就會預測失誤。是不是一買、二買、三買,是需要當下判斷的,一買可能會變成下跌延續連接段,二買也可能直接變成三賣;一賣可能會變成上漲延伸段,二賣可能會擴展成中樞。

總之,任何想要去預測的技術都是不靠譜且概率的,纏論講究的是不測而測,當你精通纏論之後,無非就是對走勢形成明確的分類,並且針對每種可能的分類做出相應的操作策略,僅此而已。那些鼓吹纏論預測的不過是招搖撞騙而已,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完美預測。市場本身是無位次的隨機波動,又怎麼可能有100%的預測方法呢?

另外,關於纏論原文所表述的,禪師能夠精準得抄在一買,賣在一賣,所有買點、賣點都能夠准確把握的情況,我只能說一句,禪師是莊家,是主力,主力是可以畫線的。當然這里沒有冒犯的意思,纏論確實很牛,我本人是纏論的受益者。但本篇分析旨在客觀,所以就說一句而已。

那是沒有真正的明白,明白了那才是正知,正知到正行還有很遠的距離,需要修煉。

首先,人是根本,一切都是人在主使,纏論也是人在用!用不好和纏論本身無關!詳解請看纏師關於論語的註解!

其實,它只是一個操作的思路,對於股價的趨勢走勢會有一個好的理解,股票投資是多方面,技術分析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沒看懂就想著賺錢,天底下哪有那麼便宜事。

持盈利才是關鍵,尤其是18年和今年,管它什麼方法。適合自己的就好,有可能一個指標,一條均線,都沒問題,正因為理解復雜,操作簡單,無條件執行才是最大的挑戰。

因為很多人都被纏在裡面了,沒有走出來,所以無法盈利。

很多學了纏論的人都在糾結纏論走勢,中樞,級別等的標准劃法,搞來搞去都沒真正弄明白,包括我自已。這樣既耽誤了時間,又錯過了市場,等事後一看,又覺得都是對的,原來如此,事前卻在糾結,猶豫不決。

其次,很多學纏者都在追求一買,巴不得用纏論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但結果往往相反,在追求一買中要麼迷失在無盡的區間套里,要麼還在猶豫中就錯過了買點,而更多的是判斷錯了一買位置而買了個套,在一賣的判斷上亦如此。

學纏論是一回事,但用纏論操作又是一回事,纏論里的走勢類型,中樞,級別等邏輯嚴明,環環相扣,讓人在學的時候覺得豪情萬丈,這就是獨孤九劍,無懈可擊,學了後便可笑傲股市。可一用就模稜兩可,糊里糊塗,事後用之一分析又百試百靈,大多數人估計都存在這現象。

個人覺得纏論最精華的東西是纏論里纏師強調的防狼術,在防狼術里配上纏論前十幾課講的關於均線吻的技術,幾乎就可以應付市場百分之七十的情況了,至於後面的關於走勢分類,級別,中樞,線段等都必須回歸到這個防狼術的基本准則上來和均線吻的簡易直觀技術上來。不要企圖抄底,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不要去極限的追求一買一賣,不要把圖譜時間級別放太低,確定好自已操作聯動的3個級別,比如周線,日線,30分鍾,低於30分鍾就不去看了,然後用防狼術和均線吻去操作,把纏論簡化,或許你會盈利。這就是大道至簡,對你的交易系統做減法。

重孫的子女,其智慧怎與老祖相比?

真正能用纏論實現盈利的人都不會隨便去【覺得這樣覺得那樣】

都是落實到實處去學,去練,去用!!!

這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均遵循著「阻力最小」原則,盡管我們很多時候並未留意。

光與水的智慧

光是節約時間的典範,它永遠以最短路徑行進。在真空中,光以30萬千米/小時的速率沿直線傳播;反射時,光所走過的路線,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折射時,入射角與折射角的比例,與兩種介質的折射率保持著特定關系。光的行為,取決於介質的根本結構,光在介質中始終以「阻力最小」的方式傳播,任何一條其他路徑都是「彎路」。

再來觀察水。水的智慧,遠非世間常人所能及。河道寬,則水流緩慢;河道窄,則水流湍急;水的行進路線也取決於河道結構,或直或彎。若水流遇到一塊巨石攔路,它不會去「努力翻越」,而是明智地繞道而行。

努力乃痛苦之源

那麼先問個問題,你喜歡交易嗎?你為交易努力過嗎?(ps:這不是問你:你喜歡賺錢嗎?你為賺錢努力過嗎?)

現代教育崇尚努力和競爭。宣傳名人早年充當「拚命三郎」的報道比比皆是,似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真是這樣嗎?讓孩子每天比別人多練兩個小時鋼琴,將來他就能成為莫扎特?比別人多畫兩個小時的畫,就能成為達芬奇?

「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沒錯。但不要小看那1%,它決定了剩下99%的汗水的性質。擁有這1%,努力便是成功之源;缺少這1%,努力只能成為痛苦之源。

努力,即試圖用強大的意志克服「最小阻力」的約束,與環境和自身心境對抗。從這個意義來看,天才或許從來都沒有「努力」或「勤奮」過,在常人眼裡是在做拚命三郎,但事實上他們不過是順應自己心靈的召喚而已。半夜12點,小莫扎特在練琴;凌晨1點,在父母棍棒驅使下的一個小男孩同樣在練琴。外表相似的行為背後,是全然不同的結構。前者在享受整個音樂行雲流水的過程,後者或許僅僅出於不願挨打的目的。「順心」根本無需努力,只有「違心」才需要努力。愛因斯坦曾說:「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一天」。如果您發現自己每天工作都不開心,都在努力克服許許多多的障礙,一切只為等待發薪日,那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您不是做這件事的天才。

畫家每畫一筆,想著這一筆能給自己帶來多少財富,他不會是一個好畫家;不熱愛足球,只希望藉助踢球讓自己擁有豪宅的球員,不會是一個天才球員;立志要得諾貝爾獎的人,一定得不了諾貝爾獎;不能享受投資和交易的過程,只求在交易中快速獲利的人,不可能是一個好的交易員。

更看重「享受過程」,還是更看重「享受結果」,或許正是少數成功者與多數失敗者之間的根本差異。克服內心的掙扎,試圖用「努力」來麻痹神經,從交易的角度來講其實就是逆勢。那些讓您徹夜難眠的交易單,十有八九會以虧損收場,因為很明顯,您已經不是在享受過程了,而是在被整個過程煎熬,不斷地寄希望於這個過程早點結束,好讓自己最後得到「煎熬的回報」。不幸的是,人的心靈往往是最准確的羅盤,逆勢而為不僅讓整個過程痛苦不堪,而且結果也往往不盡人意。

改變結構,方能改變結果

以努力作為手段的行為是治標;唯有改變結構方能治本。這猶如治水,堵不如疏。要想改變河流的走向和強度,必須在河道上做文章。不想讓水太急,可以把河道修寬一些;一味封堵可能決堤;而積極疏通反能引水灌溉農田。

對個人而言,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那麼這時最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繼續努力」。換一份工作,換一個環境,從結構進行調整,要比運用意志力重要得多。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搞清楚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做什麼的。天生我才必有用。讓姚明去打乒乓球,巴菲特去做中文系教授,恐怕他們再怎樣努力也難以獲得現在的成功。一旦尋找到這份上帝安排的職業,就找到了心中的「勢」,從而順勢而為,為過程而快樂,而非為了得到一個結果委曲求全。

對交易者而言,必須認識自身結構——性格與心理;認識市場結構——分形與波浪理論,做到知己知彼。市場是自然的函數。穩定獲利的途徑,也註定是一條阻力最小的通途;而非讓人心力交瘁的戰場。



乍看,文章的題目,炒股與「螞蚱」好像風馬牛不相及,無絲毫的聯系。其實,形形色色的股民中,有種股民,就如同「螞蚱」一樣,蹦來蹦去,經常換股,機會就在這變來變去中喪失了,這種股民,大家戲稱為「螞蚱」股民。

我有兩個朋友,同時開始炒股。二人的資金量相差不大,可兩人炒股的方式卻各不相同。朋友小王採取穩扎穩打,一個蘿卜一個坑,選好了中意的股後,就耐心地守著,按照自己既定的炒股策略,守中長線。去年,碰到股市震盪下跌,許多朋友勸他,別死守了,趕快「割肉」離場吧!可他不為所動,仍堅持持有,不但如此,他還增加了倉位。最終,「守得雲霧郵青天」股指上漲,他也收益頗豐。

而我的另一位朋友小張,他的炒股方式就很特別。他是一個性急的人,選了一隻股票後,天天關注,還沒持有幾天,禁不住別人勸,馬上又換個新股。今天聽這人說,創業板比較火,明天那人說, 科技 股又要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就這樣換來換去。結果,他剛換了一隻股,原來買的那隻股就漲停了,到年底時,不但沒怎麼賺錢,而且還虧了些。氣得他直叫:「運氣不好!」

其實,他真的運氣不好嗎?未必,他輸在沒有堅持到底。兩位朋友炒股的經歷,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故事中,那位挖坑找水者,挖了幾鍬土後,沒見到水,就說:「這坑沒水」,又換個地方挖去。到最後,坑是挖了不少,可是,沒有一個坑挖到底。而另一個人,則老老實實挖一個坑,在他的堅持不懈下,終於喝到了甘甜的水。

其實,成功往往離我們很近,有時,只需要再堅持一會,可能就見到了勝利的曙光了。

有了這番炒股經歷後,小張笑著說:「我不要當『螞蚱』股民了,我也學小王,守株待兔」。

導致一買沒有盈利的原因

1、買在中繼型底分型而轉折型底分型;(應對:止損或沒成筆的情況下等待成筆反彈後退出;)

2、看到次級別背馳期望進場做本級別一筆,但只形成了次級別一筆而非本級別一筆,反彈空間不足;(即:次級別中樞延伸)

3、下跌背馳後以另一個中樞來替代上漲。

導致一買不盈利的原因:買在中繼底分型上了



導致一買不盈利的原因:沒有走成更高級別一筆,形成延伸



走勢終完美的含義

走勢終完美:理解了這一點,就在當下理解了全部圖形,理解了過去的那麼多為什麼;

初學者的理解:每個周期的圖形都會走出一個或者二個中樞背馳,此謂「完美」;

隨之而來的疑惑:為什麼有的周期背馳,但有的周期根本不背馳?一點都不完美!

正確的理解:每個周期的圖形必將完成,此謂「完美」;

完成的含義是: 1+1終結;

註:在走勢中,當有一個完成的中樞後,隨時終結都是完美的;換言之,當沒有中樞產生時,行情是不會終結的。

常見的圖形終結模式

概率最高的終結走法:中樞背離終結





概率次高的終結走法:盤整背離終結





補充說明:小轉大的含義

由於小級別的背馳,導致大級別沒有產生相應背馳而直接終結的現象,稱之為「小轉大」。通常只會在急漲急跌中出現。





小轉大終結



概率較小的終結走法:小轉大(本級別上看不出背離)



小轉大終結



概率最小的終結走法:中樞無背馳直接終結



中樞無背馳終結



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孤獨和安靜

成功的投資家需要安靜,這是很重要,安靜能夠讓你始終理智的觀察和處理問題。你可以安靜的去閱讀財務報表、安靜的去閱讀研發報告,安靜的聽音樂、安靜的去戶外攝影、安靜的一個人發呆,時間久了就能培養出一種淡定的氣質,這種氣質能夠讓你臨危不亂。

投資家也需要孤獨,孤獨能讓你有更多的思考空間,能夠讓你堅守來自內心的那種意志,能夠擺脫各種紛雜的噪音而獨自寧靜,孤獨可以讓你更加堅強。

投資,是少數人賺多數人的錢。這個是一個鐵律,不可能被打破,那你就必須所言、所行和大眾有所不同。安靜和孤獨就是你有別大眾的心理素質,這個心理優勢可以讓你能夠抵禦住來自市場的各種誘惑,價格的漲漲跌跌,風起雲涌的事件和消息。可以讓你始終有持之以恆的耐心、毅力堅守你的選擇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你需要找到這樣的感覺,並且閉上眼睛就能看到圖像:

閉上眼睛,看到資本市場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充滿機遇和希望。在這片黑色的、肥沃的土地上,種下了財富、希望、幸福的種子。

宏觀經濟環境、政策信息、行業變化、企業經營,就像陽光、雨露、施肥、澆水,增厚這片土壤的營養,並細心的呵護你在這片土地上,埋下的財富、希望、幸福的種子,讓他在溫室一樣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這個時候價格的下跌,你會感覺到是這顆種子在往下紮根,土壤越肥沃、增厚,種子往下扎的根越牢固,時間越長越具有爆發力。

宏觀經濟環境、政策信息、行業變化、企業經營等等向好的信息,讓這片土壤不斷增厚、肥沃滋養著這顆種子,讓她開始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參天的大樹。

隨著價格的上漲,你會感覺到這棵大樹暴露在土壤之外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埋在地下的根系的時候,你會預感到風險已經來臨了,該是收割的時候了。。

當然,也有辛苦幾年顆粒無收的,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時換種子,這個種子壞了,如何判斷種子壞掉了?這就需要企業基本面研究、k線邏輯分析等等手段來加以甄別,這就是為什麼要關心行業、企業經營數據和信息,以及技術分析和k線邏輯分析的要點。

K線就像一個溫度計,顯微鏡或者說X光線機,就是專門用來觀察,測量深埋地下的種子生長情況,它發芽了嗎?紮根了嗎?成長了嗎?茂盛了嗎?

頻繁換手就相當於你把一顆種子,不斷地反復埋下去,又挖出來,不看季節,不看環境,自顧自的埋了挖,挖了埋,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這顆種子終於被你折騰死的那一刻,一切也就戛然而止。

成功投資要像一個種小麥的農民那樣,在深秋季節,種下種子,讓種子經過嚴冬的滋養,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破土而出,火熱的夏季收獲。

④ 用纏論如何做交易

前兩章分別給大家簡介了纏論和介紹了纏論中的名詞、定義等,本章開始,將正式開始纏論的學習。

本文會穿插纏論的定義、定理講解。

現在我們從頭開始,捋清楚纏論的思路。

一、了解纏論買點100%正確的絕對性。

三類買賣點100%正確的理論依據——走勢必完美。

走勢分為上漲、下跌和中樞。走勢必完美,就是說任何一種走勢必將終結。沒有哪種走勢是不結束的(反證法可以證明)。一種走勢結束之後,必然會轉換為另一種走勢。那麼如何保證買的票100%漲,就是買一個下跌走勢結束的票。這就是纏論買點的全部依據。

纏論的三類買點,都是在下跌過程中出現,本質都可以歸結為是第一類買點,也就是下跌趨勢結束後的那個買點,這點纏師也說到過。

如何判斷,下跌走勢結束呢?纏師用到了背馳的概念。當背馳發生時,說明下跌趨勢減弱,下跌走勢即將走完,可能轉換為中樞或者上漲。無論是哪種,必然會賺錢。這樣買點就有了100%正確性。

所以纏論的買點問題,歸結起來就是兩點:確認是在下跌狀態和尋找背馳。沒錯,理論上,你只需要找到下跌並且背馳的地方,就一定是可能賺錢的!你甚至可以做個高頻交易,只要背馳點介入,拉升背馳的時候賣出,反復做一定能賺到。但是在實戰中,很難真的這樣,因為會出現背了又背的情況。比如你看到背馳的時候,如果是新手可能會考慮馬上介入,但是往往就會出現,買了以後繼續跌,或者即使反彈,但反彈幅度甚至不夠手續費的情況。

比如我們看下面這張圖。圓圈中是下跌+背馳的點。而且從圖形來看,你在這個點買入,無論如何是不會虧錢的。因為之後確實有個高點出現了。

但是這個幅度漲的太少了,而且沒過多久,又迎來了下跌。

所以在這個點買入的話,極大的可能是,你既無法買到那個最低的點,還因為反彈的級別不夠,繼續持有,然後被動虧損出局的情況。

那麼此時唯一的方式,就是擴大操作級別。擴大操作級別,本質是對操作的優化,其實也是纏論中大部分在闡述的東西。網上有許多優化操作的方式,我看了以後,認為總結下來,精髓都是擴大操作級別,大同小異。

要擴大級別,就得先確定級別。

賣點反之。為簡便起見,下文中均以買點舉例。

二、確定操作級別。

有的人可能覺得,確認在下跌狀態,還不簡單嗎。這不是一目瞭然的事情?的確,確認下跌是可以用肉眼看出來的,纏師也對下跌有過定義,即高點更低,低點也更低。

但是,下跌這個狀態,在不同的時間級別里也是不一樣的。一個在日K圖里一分鍾的下跌,放在年K圖里可能就是個盤整的狀態。所以當你用不同時間級別去看的時候,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因此要確認到底在什麼走勢中,必須要先確定時間級別。這個時間級別可以隨意假定,以你的操作周期為准。你可以以1分鍾為操作周期,也可以以5分鍾或者30分鍾為操作周期。

但是纏論一般不主張用1分鍾的走勢來操作,因為時間太短,一個烏龍指就足以影響走勢的結構,雖然周期越短,走勢越精細,但是結構也會越不穩定。

確定了時間級別以後,還得再確定下跌走勢中至少存在兩個中樞,因為任何完成的走勢里都至少包含兩個中樞。至少得等同級別兩個中樞出現後,才能確定完成。如果沒能等到中樞出現,下跌就結束了,那隻不過是之前級別走勢的一種拓展。放到大級別中,最多也不過就是盤整背馳。其技術含義是一個企圖脫離中樞的運動,往往會拉回到中樞中。

如果你是奔著只操作該級別的一類買點去的,從操作上來說,這里沒有出現該級別一類買點,你就只能不操作。但在這個點做個次級別的一買操作,是完全可以的,尤其股價位置整體在低位會比較安全,並且完全可能演化為底部低點。但如果在高位,風險就比較大了。用纏師的話說,屬於刀口舔血行為。

還是以剛才那個圖為例。我們看看這個圖之後的走勢是怎麼樣的。

如果將時間周期拉長來看,之前為一買的點,現在來看甚至連類一買都不是。不過是中樞裡面的一個低點而已。這個背馳將下跌走勢,轉換為了一個更大級別的中樞。

可能有的人就會說了,那我事前不可能知道這個買點會擴展成一個大中樞啊,萬一就真的反彈了呢?

當然不可能知道。有這種思想的人,多數還是抱著預測的角度看待問題。我之前也說了,纏論不是預測,不是先驗理論,而是應對,是後驗理論。這里究竟怎麼操作,完全是看個人的習慣,如果你要奔著小級別的一買去,那麼買入以後看到背馳後發覺反彈力度不夠,就應該考慮賣掉。應該按照如下操作。

這種操作在纏論里是允許的。纏師自己也提到過:

第一類買點介入後,如果碰到的是中樞,就先在次級別第一類賣點部分退出。因為有可能碰到中樞結束後下跌的情況,為什麼不全部退出,因為之後仍然可能遇到上漲。在結果出來前,可以在中樞中做T降低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如果是小資金,甚至可以在遇到中樞後完全退出,一點時間不浪費。

纏師確實對可能產生的各種情況都進行了精確分類,並給出了相關的操作指導。

但是經驗稍微豐富點的,大概率就會因為覺得這個低點相比高點的跌幅有點少,會選擇繼續等待,等待走勢是否能夠有更深的跌幅再決定。如果沒有等到,萬一在這個小級別的點真的發生V字反轉,那這些老手也就只能選擇錯過。

這是一個選擇問題,而不是對錯問題。

纏師也表達過,熟練的人,一看圖就知道能不能搞。

打開日線圖,1 秒鍾如果還看不明白一隻股票大的走勢,那就是慢的了。基本上說,如果圖看多了,成了機械反應了,一看到可搞的圖,就如同看到可搞的面首一樣。一見鍾情,科學研究說大概不需要 1 秒,股票如同面首,如果不能 1 秒之內一見鍾情,估計這股票也和你沒什麼緣分,最多就是有緣無分空折騰了。

所以一個股票在更長的時間內能不能搞,其實是需要通過經驗判斷的。需要多看圖多總結。就像面對一個喜歡的人,就是一見鍾情,不需要太多大道理。

相信寫到這里,你應該能明白,纏論跟其它的模式並無本質不同。好的機會同樣也是需要等待的。如果你想要賠率大的機會,就更得等待了。這個等待不僅僅是指為了好的機會你得等待,還說的是,即使你在一買處買入了股票,你得拿的住。等到它突破三買真正迎來主升浪的一天。當然纏師並不主張小資金這么做。

另外,一買信號出現的頻率怎麼樣,這是高度不確定的。你甚至可能等不到某個股票的一買了。好在纏論的特點就是不涉及選股,理論上你完全可以每天尋找不同的圖,總有符合要求的。股票不夠就去找期貨,甚至可以找比特幣,以及其它任何一個市場。

一個高賠率的交易機會,本就是很少的。如果你想要抓住這種機會,唯一的方法只能是降低交易頻率。當然對大多數短線交易者來說,是很難做到長期不交易的,那麼就必須要有所取捨,做到平衡。這就是每個人在操作細節上的問題了。

另外再說一個問題,如果你要把時間級別擴大,那能讓你拿的住的,究竟是什麼,不就是基本面了嗎?說到底,最後還不是又回到了同樣的問題?

不過纏師也提到了,一般而言,在第二個中樞之後發生背馳的行為,特別在日線級別上的,佔了90%以上。4、5個中樞後才出現背馳的,非常罕見。

所以要確定下跌結束,就是要解決中樞的問題,這也是纏論的核心問題。確定中樞的意義在於確定自己的位置,中樞就像一個參照系,至少讓你知道自己在中樞的哪個位置,從而可以確定自己的操作原則。

三、畫線——處理數據的方式。

剛提到了,想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得擴大級別。首先你得確定一個級別更高的中樞才可以。這個時候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那些分析纏論的人用到的畫線了。

畫線的目的是為了用纏論處理復雜的數據,簡化圖形,確定中樞的位置。

處理數據需要用到頂分型、筆、線段的概念。這些在第二篇學習筆記中有提到。這里就不再對這些基礎概念進行復述了,正是因為概念過於龐雜,所以才專門用了一章對這些概念進行梳理。

頂分型、筆和線段的概念,類似於修房子時的一磚一瓦,你得有這些一磚一瓦,才能蓋起大樓。

確定了線段以後,就可以確定中樞了。3根有重疊的線段就可以構成一個中樞。中樞級別越大,你的觀察級別也就越高,機會的醞釀也就越大。

四、尋找背馳。

確定了下跌和相應的級別,那現在就得去找背馳了。關於背馳的判斷標准和定義,這里不再贅述。簡單來說,背馳表示的意思就是,趨勢還在,但是力度變小了。如果拿物理學的概念來表示,就是說,速度在變小,加速度變為負,但是距離s還在變大。

在理論中,利用區間套的原理,是可以精確的找到下跌中的最後一筆交易的。但是在操作中我們不可能做到這么精確,也無需做到這么精確。

纏論對背馳是有精確定義的,就是長短均線的相交面積。如果面積相比上個面積變小,那麼就是背馳。但是這個方法有個缺點,那就是要等長短均線相交以後才能確定,此時背馳已經發生了。

有幾種其它的方法可以替代:

1、在次級別走勢中,找到背馳點來判斷。如你的操作級別是5分鍾的,如果5分鍾要背馳,必先發生1分鍾背馳,在1分鍾背馳處買入就行。這種方法和真正的低點沒有太大的距離。但是缺點是,最後很容易會把5分鍾交易成1分鍾級別,從而失去了大級別的利潤。

2、用趨勢平均力度去抓住背馳。因為這個概念是即時的,馬上就可以判斷當下的纏中說禪趨勢平均力度與前一次纏中說禪趨勢平均力度的強弱對比,一旦這次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斷「背馳」 即將形成,然後再根據短線均線與長期均線的距離,一旦延伸長度縮短,就意味著真正的低部馬上形成。按這種方法,真正的轉折點基本就可以完全同時地抓住。缺陷是,風險稍微大點,且需要的技巧要高點,對市場的感覺要好點 。

3、於是纏師用了一個簡單的纏中說纏的 MACD 定律:第一類買點都是在 0 軸之下背馳形成的,第二類買點都是第一次上 0 軸後回抽確認形成的。賣點的情況就反過來。

當然這個定律應用是有條件的。而且我認為這個條件還比較嚴格。

用 MACD 判斷背馳,首先要有兩段同向的趨勢。同向趨勢之間一定有一個盤整或反向趨勢連接,把這三段分別稱為 A、B、C 段。

用 MACD 判斷背馳的前提是, A、 B、 C 段在一個大的趨勢里,其中 A 之前已經有一個中樞,而 B 是這個大趨勢的另一個中樞,這個中樞一般會把 MACD 的黃白線(也就是 DIFF 和 DEA)回拉到 0 軸附近。而 C 段的走勢類型完成時對應的 MACD 柱子面積(向上的看紅柱子,向下看綠柱子)比 A 段對應的面積要小,這時候就構成標準的背弛。

這里要注意:

1、B 的中樞級別比 A、C 里的中樞級別都要大,否則 A、B、C 就連成一個大的趨勢或大的中樞了。

2、A 段之前,一定是和 B 同級別或更大級別的一個中樞,而且不可能是一個和 A 逆向的趨勢,否則這三段就會在一個大的中樞里了。

其實背馳的確定方式有很多種,在纏論中,纏師用到的是價格和時間的關系。在現實中,很多人用到的是價和量的關系。這些都無所謂,屬於優化操作的問題。每個人就不一樣了。

確定了下跌、確定了背馳,還確定了相關的原則。相信你已經明白纏論的基本操作思路了。剩下的就是不斷精進了。

以三買為例,用一幅圖,可以說明所有問題。

剩下的,就是不斷優化自己的操作,和不斷精進的問題了。這世界上模式非常的多,纏論只是其中一個。打板這種模式,光是一個打首板,就有無數多的東西值得你深究。可以是打圖形,可以是打題材,可以打龍頭,可以打跟風。看分時、看壓力位、看基本面,各種都有。想要賺錢,而且還要穩定賺錢,就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五、關於止損。

這個也屬於優化操作的問題。最後提一下優化操作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止損。誠然,在纏論里,是沒有止損這個概念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不止損。

其實纏論中,纏師雖沒有直接說止損的問題,但是還是隱晦的承認了應該止損。他用的是另一個詞,就是退出。其實也暗含了止損的意思。用纏師的話來說,就是只有能搞和不能搞,不能搞的票,你就只能退,跟成本無關。並且在文中提到,某些票等到第三類賣點就晚了,市場已經出現了無數的賣點了。實則也還是包含了止損的思想。

我們還是以最初的圖形為例,將走勢拉長一點。如果你是在第1個圓圈處,奔著一買的目的去,在2處你沒跑,從這個小級別來說,你已經錯過了該級別的買點2了。此時市場給了你一個機會3,但是你還是沒跑,你想等3買,這也是沒錯的。但是3之後的走勢,破了中樞,3買構建失敗,證明繼續持有的目的已經不在了,那就應該走了。至於是虧是贏,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本已經發生,這就不是考慮在內的了,而應該考慮,你已經該走了。

下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得多耐心等待,小機會要懂得忍住不動。除非你有技術之外的因素來確定反彈力度。比如基本面、比如你知道某個大資金要買,等等。這樣可以加大成功概率。

寫到這里,也比較累了。我相信真正有耐心看完的必然是少數。纏論的原理並不復雜。我之所以想用一篇篇的文章來闡述,是因為我想用這種方式逼自己把纏論捋順,某種意義上,也是「利己」的成分更多。我在寫文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什麼邏輯和概念不清晰的地方,我會弄清楚再繼續往下寫。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我也實現了自己的目的,確實把很多東西都想通了。

⑤ 《纏中說禪》這種交易理論到底怎麼樣

我個人認為是非常不錯的,因為我本人在股票中的交易就是根據纏論來做的。

我認為在股市中大家也都知道有很多種交易方式,以及各種各樣的理論指標。但是呢,這些呢,感覺都只是說到了,交易行情的,表面並沒有顧及本質。

因為你看就舉個例子,指標之王macd線對吧,我們都知道,當然它還是有作用的,但是呢,他的金叉,就一定意味著行情,一定會漲嗎,不一定對吧,它的死叉也不一定意味著行情會跌,所以說有些時候你,用這些指標的話很容易被騙,這個是關鍵的地方。然而纏論有什麼不同呢?

談論給我們的指引的是本質也就是說它是股票內在運行規律,而並不是我們去等股票走出來了,然後各種指標再去跟上跟指標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而且纏論,它非常的細化,它是帶有級別特徵的。你比如說有,日線級別30分鍾級別,五分鍾級別。

你可以通過這些級別對應你的,比如說,長線中線短線投資都可以使用,而且如果你要走超短線的話,你使用一分鍾級別,甚至可以買到最低點,當然這只是個理論上的保證,在實際中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它足夠使你的成本夠低,夠安全,相對來說。

就我用以後我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包括各種纏論的視頻,我也經常看,所以如果你不是特別了解這種交易方法的話,建議你還可以去嘗試一下。

本人接觸纏論已經有5年,第一年覺得纏論很好理解,無非是形態學和動力學附以macd和均線系統作為參考,在模擬了幾次後急於開始實戰,而且不是做股票,是做現貨,這么說吧,虧掉80%嚇得我直接退出不玩了!當時就搞不懂,為什麼纏論復盤都是那麼准確,甚至用過去的行情遮掉一半來預測都那麼准確,一到實戰就不靈了呢?這次經歷對我打擊很大。

在冷靜了二年後開始重讀纏論,可以說對技術要求是倒背如流,而且不敢再玩現貨期貨,而是開始老老實實做股票,開戶後的第一次下單就是一個30分的中樞回調中5分鍾的底背,賺了8個點在高位準確離場了。這下有信心了,時間是2015年5月!按照纏論的背馳理論,我分析大盤已經進入背馳段,大跌隨時開始,所以一直沒怎麼操作。然而老婆告訴我一個可靠的內部消息,某股票有人操盤要拉升50%,消息來源非常可靠,當然的技術形態也存在這種可能性,於是我加了錢全倉買進,然而……一次回調中居然出了3賣,於是我讓老婆再去確認下消息的可靠性,答復是震倉洗盤,馬上拉升,這一拿就趕上6月股災了,虧損60%!我後悔啊,明明是3賣,為什麼要聽消息而不信纏論呢?這件事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和之前現貨虧損是一樣的,纏論是技術,更是人性!要學好纏論,首先要清空自己的貪嗔痴疑慢,不要考慮盈虧,買點買,賣點賣。現在回想,這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道理,但多少人就是參不透,自從想通了這點,我大刀闊斧,改割肉割肉,該全倉全倉,從7月反彈開始的上漲全部抓住,下跌全部躲過,但12月已經接近翻本了,從最低點開始算的話,半年實現了翻倍,靠什麼?靠纏論。

2016年1月再次吃葯,12月底按照小級別的買點買進,結果吃到了1月的熔斷,好在此時已經能果斷斷臂,所以稍有反彈或者沒跌停我就閃了,沒有出現15年6月的慘狀。但是這次虧損讓我對級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纏論是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包含不同級別,是在級別變化中走向自我完美的,此後的操作不敢說完美,失誤依然經常發生,但這是水平問題,心態問題,而不是纏論的問題。以我學的這點皮毛,在16年有幸躲過了所有的大跌,雖然因為選股問題沒暴利,但是按照獲利率,我已經跑贏了所有的公募和95%的私募,靠什麼?一個沒有消息不知道內幕不懂國家經濟和生意經的散戶,所依靠的就是纏論的指導。

以我個人的心得來說,學纏論首先是修心態,其次才是技術。從技術上來說,首先是搞清楚級別問題,然後是動力問題,再次是形態問題,最後是止損問題。心態擺正,把這幾個問題搞清楚,纏論才能幫你賺錢,否則你就只有纏,被自己的貪婪和恐懼死死纏在走勢里,直到精盡人亡!

第一:走上來就說纏論是騙人的玩意兒的那些人,大部分看都沒看過纏論原文。這個應該不難理解,不多解釋。

第二:說曾經嘗試了,後來發現不行的人,我想請教一下,哪種理論讓你覺得行?波浪?江恩?還是均線?甚至指標? 搞笑 。

第三,纏論開篇為什麼說貪嗔痴疑慢?就是告訴你虧損的本質是人性,而人性並不是技術能解決的事,好比念經不可能成佛,但是成佛的畢竟之路是要修行,從邏輯上沒錯誤。總不能說你虧損了就說它沒用,多少人畫波浪畫了二十多年了,仍然沒盈利過,難道說波浪是騙人的、艾略特是傻逼?好玩。

第四,還看到有人走上來就說纏論主張預測,纏論主張做一分鍾?哎呀我去,預測的理論多了去了,只有纏主一而再再而三強調,走勢是鮮活的是當下的,主張不測而測。如果看了一眼原文,還能說出這樣的話,那不是文盲就是傻逼。懶得評價。

說說正經的:

第一:纏論是目前中國流通幾大技術理論流派中,邏輯最嚴密、技術體系最成熟、對於當下市場分析最透徹、對於當下操作最具指導意義的一種系統的、實用的操作型股票分析技術。為什麼說操作型?因為太多的技術是為分析而生的,事後諸葛亮的大能者太多了,明確提出要解決當下問題的,沒多少人。

第二:纏論的知識結構體系是最為嚴謹的,其中涉及心理學、形態學、動力學、物理學、博弈論,而很多定理又是通過數學來驗證,除纏論外,沒有其他一種理論能夠做到這種高度。

第三,你學不會是你笨,好比你數學差是因為你笨或者你是傻逼,並不意味著數學沒用或者數學是騙人的。多從自己找原因,別從外部找借口。貪嗔痴疑慢會導致你很難遵從買點買賣點賣,功力不夠或者級別有問題也會導致虧損,但是話說回來,你給我找一種任何人不管學歷高低智力高低天賦高低一看就會一會就盈利的技術分析給我看看,如果有,我跪求。

第四,纏論並不神秘,它就是市場的產品使用說明,它就告訴你市場當下在幹嘛,對比原文多看圖,從模擬盤開始,克服貪嗔痴疑慢,逐漸熟練了市場再去真正接觸市場可能才是你應該走的路。考完駕照別著急上路,先找個沒人的地方練練手,否則撞車後把責任都推給教練教得不好,或者教的東西不實用,豈不是荒謬?這樣的人,不是傻逼是什麼?

最後,相信纏論吧,因為,作為散戶,不信纏論真的沒有更好的技術理論值得讓你去深入研究。不信,那就不信,反正虧出去的錢又不是我的,土豪的世界我不懂。

⑥ 請纏論高手簡單解張圖!

6點之前的那個次高點就是短線轉折點,誰告訴你沒創新高就沒有盤整背馳之說的?纏師在某課里不是清猛弊楚地說過么,連新高都不創就說明多頭更弱,連比較MACD的力度的必要都沒有。

何況如果每次都新高才有背馳或盤整背馳,那纏論第二賣點怎麼出來的?學糊塗了么?即使只看下面的MACD指標也知道那裡該短線做空了,至少會有3-4那樣級別的調整。

要說纏論的精髓,相同級別的走勢完全分類和不同級別之間的遞歸關系應該是最核心的了。
其實,如果你應用傳統經典理論很久就會發現,所有的經典理論中的結論在概率面前都是笑話,而纏論卻可以為任何走勢類型提供確定巧備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纏論中的走勢必完美,能夠明確的告訴你,任意一個走勢類型,比如只含有一個中樞的盤整,必然在中樞形成後創出新低或新高。這樣的確定性還有很多,走勢類型的背馳發生後,必然會出現反向運動,在一定的級別上就會出現足夠的交易空間,盈利就有了保證。這樣的確定性,沒有任何一種經典理論可以提供。

還有不同級別走勢間的遞歸和逐級推進,可以幫助我在大級別出現交易信號的時候,更精確的確定買賣點,而且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可以越來越精確。舉個我自己的例子,上海天膠,我的止損和收益比一般可以到1:10左右,而成功率方面,我枝寬族的最高紀錄是54個交易日沒有觸發過止損。

從更大的角度來講,纏論不僅僅是教我如何做交易,而是讓我學會以交易的視角來觀察自身,理解社會運行。



⑦ 怎麼理解纏論中買點跟賣點,以及背馳

一.纏論的第一類買賣點:
1.第一類買點:某級別下跌趨勢中,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下跌破最後一個走勢中樞後形成的背馳點。特性:產生在下跌趨勢最後一個中樞下面,由背馳構成。
2.第一類賣點:某級別上漲趨勢中,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上升破最後一個走勢中樞後形成的背馳點。特性:產生在上漲趨勢最後
一個中樞的上面,由背馳構成。
特性及成立條件:利用走勢中的背馳來確定第一類買賣點,也就是說第一類買賣點就是走勢中的背馳點。下跌趨勢中底背馳產生第一類買點,上漲趨勢中頂背馳產生第一類賣點。第一類買賣點都應當至少是出現在第二個中樞之上或之下。
二纏論的第二類買賣點:
1.第二類買點:第一類買賣點出現後,隨著第一次次級別的上漲結束,接著會有一次次級別的回調,這個回調的低點,是市場中僅次於第一類買點的較佳買入位置,這個買入位置就是第二類買點。
2.第二類賣點:在第一類賣點出現後,隨著第一次次級別的下跌結束後,接著回又一次次級別的回升,這個回升的高點,是僅次於第一類賣點的較佳賣出位置,這個賣出位置就是第二類賣點。
特性及成立條件:二類買賣點是發生在一類買賣點之後的買賣點,由次級別圖中的第一類買賣點構成。第二類買賣點可以出現在中樞的任何位置,甚至可以出現在比第一類買賣點更好的位置。
三、第三類買賣點
1.第三類買點:在第一類買點出現後,一個次級別走勢向上離開走勢中樞,然後以一個次級別走勢回試,其低點不跌回中樞區間,則構成第三類買點。
2第三類賣點:在第一類賣點出現後,一個次級別走勢向下離開走勢中樞,然後以一個次級別走勢回抽,其高點不升入中樞區間,則構成第三類賣點。
特性及成立條件:第三類買點只產生在中樞之上,也有可能和第二類買點重合,由於第三類買賣點不回到中樞,這樣就在中樞之上又產生新的中樞,因此第三類買賣點也稱中樞破壞點。
注意:
1、買點和賣點是有級別的,日線上的第一類買點,可能兩年才出現一次,而5分鍾上的,可能兩天就出現一次。
2、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在某級別買點買的,就在某級別的賣點賣。買了股票,就一定要從買點一直持有到至少是同級別的第一賣點。
3、 買點並不一定是一個點,一個價位,級別越大的,可以容忍的區間越大,大級別的買點
4、買入後等待較大級別賣點的出現,賣點沒出現的,就持有。賣點賣了,就等著跌出買點再進去,把中線有潛力的股票當成自選,不斷的反復操作。

纏論是對股票的本質研究最為深刻的理論。期中比較關鍵的是對背馳的判斷,背馳之後必然出現轉折,轉折之後的走勢,是可以被完全分類的。最終選擇哪一種走勢,是需要當下判斷的,如何正確進行當下判斷,是決定著能否正確操作的關鍵。
以上升走勢為例,來探究背馳。當某級別背馳的時候。必然先在次級別出現轉折。根據轉折的力度來初步判斷未來走勢。這涉及到動力學知識。力度較大,同時出現量能遞增,有可能出現下跌走勢。如果出現量能遞減,則有可能出現盤整走勢。當然這一切,還需根據走勢延伸當下確認。如果力度不大。之後的走勢出現盤整的概率較大。結合走勢類型的分解(區間套原理)就可以極大的提高判斷的准確率。
背馳的判斷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1、比較法,將相關的兩段走勢進行比較。
2、量能判斷法。
3、macd判斷法。
4、K線的角度。
5、漲跌幅度對比
本人認為凡是能判斷走勢力度出現變化的方法,都可以用來判斷背馳。

⑧ 纏論實戰中如何操作才是正確的

如果你完全按分筆分段,背馳點分型介入,那麼這里有個邏輯陷阱的問題:

纏論說,如果30分鍾級別出現買點時,那就在5分鍾級別上找精確的買點,但是,我們知道,走勢一般是這樣的,5分鍾的一個買點出現後,可以是反趨勢,可以是擴展,也可以是盤整,問題來了。對於一個買賣股票的人來說,當早盤介入一隻股票時,如果出現擴展或盤整,那麼,多數情況是災難性的。

如果你不糾結於到5分鍾找買點,然後介入,這說明,你學纏論依然只是形式上的學習。形式之外的東西一點都沒學懂。

這樣說吧,纏論說白了通篇都是在說,走勢都是起點開始向下或向上,然後震盪,如果一個強勢小走勢離開震盪,那麼就會形成第二次震盪,然後再次離開震盪如果沒力度,那麼,其後要麼更大級別的震盪,要麼就是本級別的反趨勢。問題就在這個轉折點上,轉折之後有三種情況,無論你如何放大操作級別,當遇到擴展和盤整時,基本上都是災難性的,因為以上兩種發生後都有可能創新低,或波動區間太小,一年下來,還賺不到幾個錢。級別太小,那就死的更慘了,多數情況是死的不能再死。

其實,最好的操作就是不要想著買到最低點,一般要求次級別以下級別第一次強勢上漲遠離震盪後介入。當然,你會問,如果介入後不漲呢?當然是止損!!!

給你一和圖,在這個圖的紅標號處就是介入點,如果看清楚了,你離成功也不遠了,看不懂,還要接著看。。。注意,博主說過,他的理論最精確的是從K線開始分析,而且看多了根本不用到小周期上看圖。好好的研究下K線,特別是分型的內在意義。分型其實就是三個走勢?

⑨ 纏論教你學交易2:基礎技術課程--頂底分型筆線段

纏論教你學交易2:基礎技術課程--頂底分型筆線段

  本節課程開始分享具體的技術細節,分析頂底分型筆線段都是兆銀怎麼樣構成的。

1. 底分型的構成

底分型是有三根包含處理之後的K現組成,中間的K線最低。底分型K線重合部分做向下包含處理,取兩根K線的最低和次高(向下包含處理)。

2. 頂分型的構成

頂分型是有三根包含處理之後的K現組成,掘猜襲中間的K線最高。頂分型K線重合部分做向上包含處理,取兩根K線的最高和次低。

3. 筆的構成

筆的定義:向上的筆由左邊底分型最低點與右邊頂分型最高點連線而成,向下筆反之。

成立條件:

1) 所有K線都需要經過包含處理。

2) 兩個頂底分型之間不能有重疊。

3) 兩個頂底分型之間判兄至少包含一個K線。

4. 線段的構成

線段定義:向上線段以向上筆為開始的,上下上三筆構成,筆數為N(N>=3),線段可以無限延伸,向下線段反之。

下節課預告:

1、 筆延伸。

2、 筆破壞。

3、 線段延伸。

4、 線段破壞。

荼葉纏承纏論研究室QQ群:619868319   

視頻可能說得更細節一點: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5MTA2MTUyMA==.html

⑩ 纏論的基本原理

101:飛吻:短期均線略略走平後繼續按原來趨勢進行下去。(14 課)
102:唇吻:短期均線靠近長期均線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後按原來趨勢繼續下去。(14 課)
103:濕吻:短期均線跌破或升破長期均線甚至出現反畢中復纏繞,如膠似漆。(14 課)
104:女上位: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上。(14 課)
105:男上位: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之下。(14 課)
106:第一類買點:用較形象的語言描述就是由男上位最後一吻後出現的背馳式下跌構成。(14 課)
107:第二類買點:女上位第一吻後出現的下跌構成。(14 課)
108:上漲:最近一個高點比前一高點高,且最近一個低點比前一低點高。(15 課)
109:下跌:最近一個高點比前一高點低,且最近一個低點比前一低點低。(15 課)
110:盤整:最近一個高點比前一高點高,且最近一個低點比前一低點低;或者最近一個高點比前一高點低,且最近一個低點比前一低點高。(15 課)
111:纏中說禪趨勢力度:前一「吻」的結束與後一「吻」的開始,期間由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相交所形成的面積。在前後兩個同向趨勢中,當纏中說禪趨勢力度比上一次纏中說禪趨勢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馳」。(15 課)
112:纏中說禪趨勢平均力度:當下價格走勢與前一「吻」的結束時,短線均線與長期均線形成的面積除以時間。(15 課) 201、走勢:你打開走勢圖看到的就是走勢。走勢分不同級別。(17 課)
202、走勢類型:上漲、下跌、盤整。(17 課)
203、趨勢:上漲、下跌。(17 課)
204、纏中說禪走勢中樞:某級別的走勢類型,被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所重疊的部分,稱為纏中說禪走勢中樞。(17 課)
最後不能分解的級別,其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就不能用「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型所重疊」定義,而定義為至少三個該級別單位K 線重疊部分。(17 課)
205、纏中說禪盤整:在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中,某完成的走勢類型只包含一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就稱為該級別的纏中說禪盤整。(17 課)
206、纏中說禪趨勢:在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中,某完成的走勢類型至少包含兩個以上依次同向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就稱為該級別的纏中說禪趨勢。該方向向上就稱為上漲,向下就稱為下跌。注意:趨勢中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之間必須絕對不存在重疊。這包括任何圍繞走勢中樞產生的任何瞬間波動之間的重疊。(17 課) 301、纏中說禪技術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終要完成。(17 課)
302、纏中說禪技術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級別的任何完成的走勢。必然包含一個以上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17 課) 401、纏中說禪走勢分解定理一: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都可以分解成同級別「盤整」、「下跌」與「上漲」三種走勢類型的連接。(17 課)
402、纏中說禪走勢分解定理二: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類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級別走勢類型構成。(17 課)
403、纏中說禪走勢類型分解原則:一個某級別的走勢類型中,不可能出現比該級別更大的中樞,一旦出寬友現,就證明這不是一個某級別的走勢類型,而是更大級別走勢類型的一部分或幾個該級別走勢類型的連接。(43 課)
404、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線段被破壞,當且僅當至少被有重疊部分的連續三筆的其中一筆破壞。而只要構成有重疊部分的前三筆,那麼必然會形成一線段,換言之,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就是被另一個線段破壞。(65 課)
405、纏中說禪筆定理:任何的當下,在任何時間手巧山周期的K 線圖中,走勢必然落在一確定的具有明確方向的筆當中(向上筆或向下筆),而在筆當中的位置,必然只有兩種情況:1、在分型構造中。2、分型構造確認後延伸為筆的過程中。(91 課) 501、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一:在趨勢中,連接兩個同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必然是次級別以下級別的走勢類型。(18 課)
502、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二:在盤整中,無論是離開還是返回「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走勢類型必然是次級別以下的。(18 課)
503、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三:某級別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破壞」,當且僅當一個次級別走勢離開該「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其後的次級別回抽走勢不重新回到該「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內。(18 課)
504、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中心定理一:走勢中樞的延伸等價於任意區間[dn,gn]與[ZD,ZG]有重疊。換言之,若有Zn,使得dn>ZG 或gn<ZD,則必然產生高級別的走勢中樞或趨勢及延續。其中GG=max(gn),G=min(gn),D=max(dn),DD=min(dn),ZG=min(g1,g2),ZD=max(d1,d2)。(20 課)
505、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中心定理二:前後同級別的兩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後GG<前DD 等價於下跌及其延續;後DD>前GG 等價於上漲及其延續。後ZG<前ZD 且後GG≥前DD,或後ZD>前ZG 且後DD≤前GG,則等價於形成高級別的走勢中樞。(20 課) 601、纏中說禪走勢級別延續定理一:在更大級別的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產生前,該級別的走勢類型將延續。也就是說,只能是只具有該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的盤整或趨勢的延續。(20 課)
602、纏中說禪走勢級別延續定理二:更大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產生,當且僅當圍繞連續兩個同級別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產生的波動區間產生重疊。(20 課) 701、纏中說禪短差程序:大級別買點介入的,在次級別第一類賣點出現時,可以先減倉,其後在次級別第一類買點出現時回補。(14 課)
702、纏中說禪買賣點定律一:任何級別的第二類買賣點都由次級別相應走勢的第一類買點構成。(14 課)
703、第三類買賣點定理:
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上離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然後以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回試,其低點不跌破 ZG,則構成了第三類買點;
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向下離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然後以一個次級別走勢類型回抽,其高點不升破 ZD,則構成第三類賣點。(20 課)
(而對於第三類買賣點,其意義就是對付中樞結束的。一個級別的中樞結束,無非面對兩種情況:
a、轉成更大的中樞;
b、上漲或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該級別中樞。
第三類買賣點就是告訴什麼時候發生這種事情的,而在第二、三買賣點的本級別走勢類型之間,都是中樞震盪,這時候,是不會有該級別的買賣點的,因此,如果參與其中的買賣,用的都是低級別的買賣點。)(53 課))
704、纏中說禪買賣點的完備性定理:市場必然產生贏利的買賣點,只有第一、二、三類。(21 課)
705、纏中說禪升跌完備性定理:市場中的任何向上與下跌,都必然從三類纏中說禪買賣點中的某一類開始以及結束。換言之,市場走勢完全由這樣的線段構成,線段的端點是某級別三類纏中說禪買賣點中的某一類。(21 課)
706、纏中說禪買賣點級別定理:大級別的買賣點必然是次級別以下某一級別的買賣點。(35 課)
707、纏中說禪背馳-買賣點定理:任一背馳都必然製造某級別的買賣點,任一級別的買賣點都必然源自某級別走勢的背馳。(24 課)
708、纏中說禪精確大轉折點尋找程序定理:某大級別的轉折點,可以通過不同級別背馳段的逐級收縮范圍而確定。(27 課)
709、纏中說禪趨勢轉折定律:任何級別的上漲轉折都是由某級別的第一類賣點構成;任何級別的下跌轉折都是由某級別的第一類買點構成。(17 課)
70a、纏中說禪背馳-轉折定理:某級別的趨勢的背馳將導致該趨勢最後一個中樞的級別擴展、該級別更大級別的盤整或該級別以上級別的反趨勢。(29 課)
70b、纏中說禪小背馳-大轉折定理:小級別背馳引發大級別向下的必要條件是該級別走勢的最後一個次級別中樞出現第三類賣點;小級別背馳引發大級別向上必要條件是該級別走勢的最後一個次級別中樞出現第三類買點。(44 課)
70c、纏中說禪第一利潤最大定理:對於任何固定交易品種,在確定的操作級別下,以上纏中說禪操作模式的利潤率最大。(49 課)
(根據當下位置與中樞的運動情況(新生,擴展,延伸)來操作,關鍵在於:
①只參與確定操作級別的盤整與上漲;
②第三類買點後持股直到新中樞出現繼續中樞震盪操作,中途不參與短差;
③中樞完成向上移動出現背馳後拋出所有籌碼。)
70d、纏中說禪第二利潤最大定理:對於不同交易品種交易中,在確定的操作級別下,以上激進的纏中說禪操作模式的利潤率最大。(49 課)
(根據當下位置與中樞的運動情況(新生,擴展,延伸)來操作,不參與中樞盪,只在第三類買點買入,一旦形成新中樞就退出,也就是在次級別走勢類型出現背馳或盤整背馳拋出所有籌碼。) 801、纏中說禪轉折性趨勢定律:任何非盤整性的轉折性上漲,都是在某一級別的「下跌+盤整+下跌」後形成的。下跌反之。(16 課後)
802、纏中說纏的MACD 定律:第一類買點都是在0 軸之下背馳形成的,第二類買點都是第一次上0 軸後回抽確認形成的。賣點的情況就反過來。
803、趨勢形成定義:向上趨勢形成:就是在第一中樞後出現第三類買點並形成非背馳向上。下跌反之(107 課)

閱讀全文

與纏論交易中如何簡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店鋪交易稅怎麼減少 瀏覽:243
產品通孔什麼意思 瀏覽:704
半永久紋綉怎麼開拓市場 瀏覽:400
產品擔當薪水如何 瀏覽:124
為什麼注冊商標要找代理公司 瀏覽:74
交易策略需要實盤多久才有效 瀏覽:544
公司跨省地址代理變更多少錢 瀏覽:204
產品保修怎麼去 瀏覽:706
代理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瀏覽:906
學而思程序bug怎麼反饋 瀏覽:766
怎麼代理一個早餐店 瀏覽:504
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歷程哪些 瀏覽:415
信息技術課怎麼退出界面 瀏覽:814
市場法中參照物差異有哪些 瀏覽:94
寶雞鳥市場在哪裡 瀏覽:578
寧波三山村菜市場怎麼樣 瀏覽:510
申請執行有哪些信息 瀏覽:755
鴨產品有什麼優勢 瀏覽:263
還有哪些物體利用了納米技術 瀏覽:549
微信如何防撤銷信息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