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匯交易員要學幾年
一般中級交易員的水平需要1-3年不等,還要有師傅領進門,然後發展自己的交易策略。成熟交易員需要5年或更長時間。外匯交易員比期貨交易員需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因為你需要了解評判一個國家經濟的好壞,而期貨一般是地區性品種。做操盤手不容易,成功率非常小。真正別人出資讓你操作的職位非常少,幾個人就可以管理幾個億的資金,根本不需要大規模從外面招聘。在券商、投行等等正規公司里負責投資,這種職位很難得到的。
外匯交易平台FXOpen免費提供MT4和MT5平台。網路題主謝邀
㈡ 優秀交易員是怎樣煉成的
一個優秀交易員的成功,其背後肯定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優秀交易員是什麼樣子的?長期持續穩定盈利。
很是羨慕,但成長為一個優秀交易員,其煉獄般的過程又有多少人可以忍受和接受呢?那撕心裂肺的痛、痛徹心扉的難過、日夜煎熬的苦、提心吊膽的擔憂??你又經歷了多少?
可以肯定,成功的、優秀的交易員並不是一帆風順地完成交易人生的,而是在痛苦和煎熬中歷練升華的。沒有被折磨、被摧殘的交易員,一定不是優秀的交易員。不信?可以去問問傅海棠、葉慶均、林廣茂等等大咖,他們承受了怎樣的痛楚?
不可否認,一定有交易天才,但我知道這樣的天才一定是不可以復制的,大多數成功交易員一定是靠後天的自學和反復摸索而成就的,而且成功率極低。這與期貨的投機本質息息相關,本質上說期貨投機是失敗者的游戲,之前的99%的人被消滅了,之後的又飛蛾撲火,又是99%的被消滅,如此反復循環。
可見,期貨投機的成功是難於上青天啊!
因為,期貨交易是反復試錯的實踐過程,試錯就意味金錢的消耗,請問我們有多少錢可以消耗呢?又有多少時間、精力可以消耗?
其二,投機市場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是具有非常強的隨機性,既然是一個隨機性的市場,我們就很難找到規律,即使大概率是這樣的,但實際的結果往往是那樣的,經常出乎我們的預料,經常止損變成了常態,1次、2次、3次??不斷的止損,金錢被消耗了,心態變壞了,失敗容易了,成功變難了。
其三,期貨投機往往要求與人性背道而馳,實際中,大多數人的人性一定是急功近利,對小利益非常在意,沒有長遠的眼光和境界、沒有寬闊的胸懷、沒有淡定的心態等等,在這樣的格局下,要形成獨立成熟的交易思路和風格就會異常艱難。
難,一定是難,我們該怎麼辦?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如果可以,我的建議是退出期貨投機市場。如果不願意退出,或許以下的內容會給你一些啟發。
如果你不是天才交易員,要成為優秀交易員,唯一的途徑是: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和學習,讓我們的交易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而後牢牢固定下來。
比如,你善於短線交易,就不要去考慮做長線;你善於趨勢交易,就不要去考慮波段交易等,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善於的方法、風格做專、做精,一輩子就把善於的這件事情做到極致。再比如,你善於某個品種,這個品種讓你收獲多多,你就不要去考慮交易其他的品種,就把這個品種做到極致。
因為,成功的方法一個足矣!
因為,交易是一門手藝,既然是手藝,就有規矩,那我們就得按照規矩來,規矩讓我們怎麼做就怎麼做,規矩讓我們不做就一定是不做,一定不要逾矩。試想:在不逾矩的規矩下,一個動作我們反復練習了幾萬次,甚至是十幾萬次,結果會是什麼呢?這就是一招鮮吃遍天的邏輯與本質。
所以,一個屬於你、適合你的交易體系一定不要輕易去改變,你只可以完善。千萬不要今天短線,明天中線;今天趨勢,明天波段,後天復合。我們一定要知道,期貨投機市場比我們聰明的人成千上萬,不要去攀比,笨笨的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笨不一定是笨,是大智若愚。
之後,技能訓練隨著實踐次數的增加、交易時間的積累,技能就會升華到精神的層面,有了精神的存在,你的交易就活起來了,有了生命,又何愁不能再市場中生存下去呢?
㈢ 美股交易員的成長
恩,能留下的都很厲害啊。有本書,一個小冊子,講了他的美股交易經驗,作者應該是譚建飛。
㈣ 交易員都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對許多外人來說,這種交易似乎是一筆神秘的生意。也許,因為行業的淘汰率太高了,所以很多人想知道交易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的。
他們年輕的時候,總是三天打魚,兩天篩網。有些人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其他人做父母的工作,而其他人做的行業,他們認為他們是非常有利可圖的。但不管是什麼樣的選擇,貿易行業總是很吸引人。因為這個行業不僅是一個大企業,而且給人一種他們可以賺很多錢的感覺。特別是像我這樣的,有很多錢在交易的學生那邊,比較身不由己。因此,它開始了企業的生活。
在他的一個朋友或一個公司希望的開始,不知道要問,但要問的問題,似乎明白了,但在交易過程中或不賺錢,然後再到網上找公司,然後在網上看到一些公司說有一個免費的培訓,在公司的培訓中去。
更多的企業會發現,基本上是讓你變成金子,真想真正培養交易者越來越少,每一個充滿希望,充滿了失望,但是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慢慢加入,不講貿易這一行,但這個行業的商人對社會的一些基本規則。
一般來說,對於交易員來講是要有一些悟性的。交易者沒有專業的培訓,2-3年就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潤。你做了這么久的生意,有一天突然發現原來的交易很簡單,從來沒有想過。但越是容易,越難做得更好。
經過一段時間,你可能會成為一名基金經理,也許是你有自己的公司,也許還會繼續學習。在這個時候,交易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成長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是收貨也是頗多的。
㈤ 一個交易系統從初步形成到成熟大概要多久
一個擁有成熟交易系統的交易者大體上需要經歷2個環節。
首先,是生成交易系統。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一套交易系統,實際上,那是他們的幻覺。很多人單純的拿了一個入場方式就說自己有了系統,但那根本不是系統。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至少包含三個部分:入場規則,出場規則,資金管理規則。在這個三個部分中,出場和資金管理的重要性遠高於入場規則。
擁有一套交易系統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交易者洞察無數的真相。
他至少需要明白:
1、走勢的不確定性。
2、交易是處理風險和收益的能力。
3、出場構成的交易邏輯才是最重要的。
說的直白一些,只有當一個交易員徹底明白了: 交易盈利並不是靠洞察未來的走勢,交易盈利靠的是大批量的輸出優勢邏輯時,他才有機會構建出一套交易系統。
然而,有了交易系統僅是開始。題主問:一個交易系統從初步形成到成熟大概要多久?
請注意這裡面的邏輯關系。
並不是交易系統的成熟需要多久,而是交易員的成熟的需要多久。交易系統本身並不是優勢來源,交易系統的創造者和使用者才是真正的核心優勢。
一個交易系統被完成以後,接下來的過程是交易者的歷練之路,他和他的交易系統,需要經過行情的各種考驗,需要經歷大量的止損,大量的止盈,經歷連虧,也經歷幾次暴賺和大回撤,還需要經歷長期沒行情帶來的煎熬,以及別人在那裡花式秀盈利的誘惑…
這個過程淘汰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被困在其中完全無法做出突破。 這個過程,就是由初步邁向成熟的過程。
這裡面的交易者,終會有那麼一群人脫穎而出。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徹底的洞察到了自己交易系統各個環節的利弊,他們完全的掌控了自己的交易系統。
這個時候,他們就可以被稱為成熟的交易者。
一個成熟的期貨交易者,隨手就可以構建出成熟的交易系統。而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統,給到其他人的手中,根本發揮不出來任何作用。
所以,一個交易系統從初步形成到成熟大概要多久?這是因人而異的,因為這要看那個交易員什麼時候能夠走出幻境,走向成熟。
如何才能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呢?這句話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適合自己的,每個人的投資理念、性格特徵、風險承受能力等等都各有不同,別人成功的交易系統,在自己身上未必就能發揮作用;二是完善交易系統的交易系統應該包含的內容有哪幾個?選股邏輯、交易策略、交易系統、資金管理、心態情緒管理等5大板塊。那麼幾個板塊的功能劃分是怎樣的呢?
一、選股邏輯。選股邏輯解決的是選股層面的問題,要做好股票投資,選股是第一關鍵,要有好的短線收益,必須要跟對熱點板塊。選股邏輯包含兩個方向,一個是政策消息面的驅動要素,二是技術面的價量時空。短線交易側重點是對短線題材邏輯的分析,股票K線只是表象,影響K線形態的是資金,而推動資金的則是背後的市場邏輯,而市場邏輯的核心是題材的驅動力以及生命周期。題材的邏輯屬性以及板塊的運動規律是分析短線熱點持續性、節奏和結構的重點。
同時,題材驅動與技術面的共振才能夠造就短線的爆發力,有題材如果沒有技術面資金的推動也很難有好的表現;有技術面形態的做多走勢,如果沒有題材的支撐,也很難持續。
二、交易策略。股票市場永遠是處於波動下滾動運行的,波峰波谷之間就會形成上漲趨勢、下跌趨勢、橫盤震盪趨勢。大盤每一個階段的運行結構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採用的交易策略也是不盡相同的。左側交易策略和右側交易策略的交叉使用是我們實盤交易當中必須要靈活運動的。選對股票,但是入場的交易策略沒有匹配當下的整體市場環境,那麼你就很難踏准節奏,造成買點與賣點的不盡人意。
三、交易系統。交易系統主要解決的是買點、賣點、止損位、止盈位。交易系統的一致性與執行力是非常關鍵的,同時完善的交易系統是需要對買賣點進行量化,模稜兩可的交易信號往往導致臨盤時的決策打架,互相矛盾,以及猶豫不決。交易系統的簡單化是達到知行合一的基礎。
四、資金管理。倉位管理是決定盈虧的核心,也是決定心態的關鍵。一套好的交易信號必須匹配合適的資金管理模型,否則很難達到穩定性的獲利。交易系統解決的是成功率的問題,資金管理決定的是盈率的問題。很多時候,資金管理遠比交易系統重要。通過資金管理來規避系統性的風險以及看錯個股出現的個股風險。
五、心態情緒管理。心態好壞首先取決於交易系統是否完善與資金管理是否匹配。除開這兩個談心態無任何意義,除非你的資金是買彩票中的。同時,心態好與壞還跟自己的資金性質、風險承受能力、預期收益率、個人價值觀、性格屬性等等有比較大的關系。把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模塊完善好,再通過個人哲學體系的修煉,通過「道」的層面去解決交易當中所出現的各種混沌與疑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你到達足夠的高度,你才能看得清曲曲而上的山路!
樓主問一個交易系統從初步形成到成熟大概要多久,這個我有經驗,回答一下吧。
交易系統從初步形成到成熟需要的時間是會因人而異的,這跟做很多事情的道理一樣,同樣一個老師講課,有的學生就能完全聽懂,有的可能要回家再復習才會懂,有的可能會好多天才能全部理解。炒股是個專業性很強的事情,自然有的人理解的快有的慢。
我是做超短線的,屬於職業炒股,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 「買了就漲 」,這個想法從來沒有改變過,到現在進入股市快20年了,我也沒改變。
一開始的幾年沒有全職,什麼都不懂,亂買一氣,現在都有點記不清了,好像有一段時間是看消息買股,晚上看哪家公司有利好公告,第二天早上比昨天收盤價低一個點委託。這種買股法倒是掙了一點錢,但很多股票會直接高開,根本買不到。我的貪念開始起作用,把風險放在第二位了,開始比昨天收盤價高一個點委託。這樣慢慢就虧的多了起來。後來就放棄此法了。
接下來還試過很多方法,比如昨陰今陽法等等。
從此我開始做漲停板,一做就是十多年,直到現在。我這個交易系統最大的轉折是2015年,真正成熟是2016年。並在實戰中形成了兩套操作系統,一套是看大盤做股票,一套是做強勢股。前者相對安全一些,後者做好了盈利較大。從初步形成到成熟大約10年左右時間。
一個成熟的炒股系統一般都會包含以下幾點 :
當系統成熟後,這時對於投資者來說,炒股已不再是多麼累人的事情了,大多數時間是清閑的。比如我做超短線,以前天天白天看盤、晚上復盤,早上還要早起研究個股。現在我很少盯盤了,每天下午看一眼,分析預測一下當天及明天就可以了。而且大部分時間我是空倉的,不像以前恨不得股市永不休假,天天開盤。現在淡然多了。
股市裡能熬到成功低於十年恐怕是不行的,所有輕視股市風險的行為最後可能都要付出代價。總之一句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交易系統的建立,個人認為,至少要經歷一輪完整的牛熊,差不多要7~8年,只有經歷了牛熊才會開始對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有所感悟。中國的股市,牛短熊長,一輪牛熊,如度過了慢慢人生,個中悲喜,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以下是我個人十幾年股市所總結的交易系統,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確定 交易習慣 。投資周期( 1個月還是1年抑或更長),交易頻率(1天交易1次,還是1年交易一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你要找到合適你的交易習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短線或是長線投資 。
其次是 期望收益 。即一次單股翻倍,還是每次賺1%即出。大盤的強度,對期望的收益影響很大。如牛市遍地都是翻倍股,3倍或4倍,甚至10倍股,而熊市可能保住1%的收益都很難,震盪市中究竟是20%或是50%離場很難確定。股市中每一次的操作你面對的只有兩種選擇就是踏空或坐電梯,所以你還要確定你的期望收益。
再次是 可承受損失 (實際損失和浮虧的承受能力)。大盤和個股的不確定性決定了股市不是包賺不陪,所以你需要確定自己能承受的損失。究竟是以止損點,堅持離場,使浮虧變實虧,還是無論怎麼跌,堅決持有,不到 歷史 低位不補倉,取決於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最後 買賣點 是交易的核心。即何時買股、買啥股、買多少、怎麼買、怎麼賣、賣多少。進一步可分為三步,首先是何時買,然後是具體買啥,最後是如何賣。抽象一下就是時機(取決於大盤和個股的趨勢)、目標(設置止盈止損點)、數量(是一次滿倉,還是分倉買入)、方式(長線持有,還是日內t+0攤薄成本)這四點,其中時機和目標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綜上,我的股票模式是長線持股,承受50%的虧損(指初次買入價到股票 歷史 低位虧一半),分倉買入,永不滿倉,日內t+0,而這四點的關鍵就是執行力。所以短期是否被套我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當然我們的股市也是不斷地在變化著的,所以要不斷完善個人的交易系統,有可能的情況可以准備幾套交易系統。
我認為的交易系統是交易圖形+交易手法。
交易圖形,都是固定的,有很多可以穩定賺錢的圖形,一個有效穩定的賺錢,必須是預期盈虧比合適、有固定的止損點、而且復盤 歷史 行情,圖形的准確率高的。
我的圖形主要是看MA60和BOLL20.20.2,然後結合副圖一些自編指標來提高准確率。
做期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交易手法,如果你有了交易圖形,手法不對也是白忙活。
交易手法主要是倉位管理、風險管理、進場方式。
倉位管理:做期貨是以小博大賺大虧小,交易使用的加倉必須合理。比如這次用30%倉位,那下次也必須用30%倉位,如果做時間長了,認為行情有99%把握,才能擴大倉位,沒有這個能力的話,一定要恆定倉位。
風險管理:非常重要,一部分期貨失敗者輸在了逆勢扛單,一部分的期貨失敗者輸在了頻繁割肉,最終的原因就是止損位不合理,交易圖形有問題,交易圖形的止損位都是固定的范圍,沒有執行。所以我們要反思自己為什麼賠錢,期貨是計劃交易,交易計劃,做對了才能走向成功路。
進場方式:很早之前,我屬於左側交易,喜歡猜頂猜底,逆勢掛單,抓反轉點,經常止損,大家做交易自己心裡也明白,止損很容易壞心態,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心情。
現在我主要是跟隨市場,做右側交易,追漲殺跌其實有利有弊,追漲殺跌一定要以破60均線為進場,那樣把握很高。我的進場點一般只有3個,比如我准備做多,我會等他回調20或60均線跟2K進場,碰到底部圖形很扎實的情況,我也會等破了60均線做突破單。
回到主題,我覺得一個交易系統從初步形成到成熟主要看交易圖形和交易手法,手法就是自己心態的問題了,圖形就需要多多復盤去找了,我之前分享過一些圖形和技巧,可以參考。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只有在對的方向努力學習才能成功。
這個與領悟力有關,時間難定。
但如果僅從時間而言,高手5~7年,中手7~10年,低手10年以上甚至終身;或有天縱之才,3~5年。
這中間有對股市的貪婪、恐懼認識和克服的問題,一般至少2年;有對交易系統探究、驗證的問題,至少2~3年;還有對已成功交易系統進一步完善以及向其他市場(如國外、期匯市)擴展的問題,至少也得2年以上。
就一般而言,形成交易系統應當在7~10年間,大體可以經歷一個比較完整的牛熊市,從而可以使自己的交易系統得到正反兩方面的驗證。
當然,一輩子也無法形成交易系統的也大有人在。正如下棋,水平的高低與下棋持續的時間並不具有正比關系。
個人淺見。。。
一個交易系統從初步形成到成熟大概要多久?
盡管如此,我之前設計的交易系統都有一個共同特徵,短波段操作和利用回調和反彈進場,左側交易。慢慢的我才意識到這或許就是適合我自己性格的操作方式,因為我幾乎很少突破交易,也是我錯過6月黃金單邊上漲的原因,也幫助我抓住了7月的白銀的一波上漲。
2、制定交易目標: 你打算賺多少錢,相對於你現在的賬戶增值多少?你可以接受多大回撤是多少?你的目標賬戶盈利和可以接受的最大回撤比值是多少?你擅長的策略方式是什麼?要是回撤過大會給你帶來多大壓力?
4、初步復盤了解 歷史 表現,評估系統: 交易系統的本質是什麼?趨勢追蹤,波段,日內短線,套利等,優勢和劣勢是什麼。交易系統在 歷史 不同品種,不同行情的表現,行情分為單邊上漲,震盪上漲,寬幅震盪,窄幅震盪,單邊下跌,震盪下跌6中形態;操作中一些經驗總結;進一步的限定條件,可以重倉博弈的條件等。
6、每天進行心理訓練: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交易系統;系統提示進場信號是否參與,要是沒有參與,問自己為什麼;是否嚴格截斷虧損等。
7、進行系統評估,可以每個季度或半年進行評估: 系統的成功率如何,平均單筆盈利,平均單筆虧損,風報比,每100筆交易的期望收益如何,信號的有效度,盈利和虧損的分布區間等。
等以上7步全部都做好了,而且全部都做成了;再回到第一步,剖析自己,是否接受這個系統,它是否跟你的性格相符合,它是否可以成為長期伴隨你,讓你一貫堅持和信任的系統。然後在回到第二部,調整自己的交易目標,或者重新制定交易目標。
現在我已經講以上7步全部做完,並制定了我自己的交易系統,這期間我用了大約6個月的時間;現在我每天交易都嚴格執行系統,從不懷疑,我指定的這套系統和它取得我的十分信任,一共用了一年零2個月的時間。
時間的長短沒有固定的答案,在沒有老師引導的情況下,完全靠自己摸索,靠實戰和網上的帖子摸索,平均下來差不多要6年左右。如果有成功的人指導,可能半年就能走向成熟。
著名的海龜交易實驗,海龜們只經過14天的海龜交易法則的學習,後面連續多年實現80%的年化復利,非常強悍的實驗。
絕大部分穩定盈利的投資者,都需要6年的沉澱,這個過程也是交易系統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
交易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之一,要求極高。交易者成熟的過程就是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每一個細節都領悟的很透徹的交易系統。
我認為這個需要多久?不會是一個時間上的多久,而是一個量的多久。
如果你每天買入十隻股票,而且對買入的每一隻都有清晰的邏輯。且在周末或者月末都能清晰的總結反省這些操作。那麼你一年走的路,可能比人家十年走的還要遠。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常人是無法做到的。!
所以我的建議是,靜下心來做好每一次操作吧。
市場如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有些是必然的。有些是偶然的。
……
一套好的交易系統必須經過無數次的優化,時間的印證,還有嚴格的執行才能穩定下來,這個過程大約需要3到5年。光有好的系統也是不行的,還必須有好的心態,精湛的技術和銳利的眼光。要穩、狠、准,還要做到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一擊即中!
㈥ 一文帶你了解史上最偉大交易員的交易成長之路!
這是我2017年第N遍讀完《股票作手回憶錄》和《How to Trade in Stocks》後所寫。我迄今分析過兩個人的人生歷程與交易的密切關系。一個是粟裕將軍,一個是利佛摩爾。此兩文成文較早,開始時傳播不廣。
重新刊發《粟裕、孫子兵法與交易》後,該文得到廣泛傳播,得到了很多朋友喜愛和鼓勵。
這次重刊利佛摩爾的交易成長與人生閱歷第一部分,是有感於最近的很多討論。中美貿易爭端引發了很多口水戰和情緒表達,然而,鮮見有真憑實據的深入分析和良性思考。想起利佛摩爾在青少年時代陰差陽錯的學會了「科學實證主義」的方法,成為其一生成就的基礎。無獨有偶,索羅斯先生的哲學導師波普更是此學說的集大成者。
成功的交易員對自己的交易方法通常諱莫如深。即便是交易員出身的施瓦格對20世紀70——90年代及21世紀初美國最傑出交易員訪談系列中,對自己的真實交易方法大都也只是泛泛而談。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除了有效的交易方法都是無數金錢、痛苦和犧牲累積出來的財富外,還有就是一流交易員都明白自己的經驗很難復制給他人,道可道,非常道。
幸運的是,作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員之一,利弗莫爾(下文簡稱J.L)通過兩本著作、一本訪談錄給我們留下了他的交易成長之路。此外,2015年全球著名的傳記作者Rubython出版了一部現在公認的最真實完整的J.L傳記《Boy Plunger》,為我們供應了大量J.L的第一手資料,包括交易記錄和筆記。傳奇交易員保羅瓊斯為這本書做了一篇飽含感情的序言,一如他為索羅斯《金融煉金術》作序一樣。瓊斯承認J.L是他永遠的精神導師,如同他謳歌索羅斯是時代偉人一樣。我正是利用這本傳記在2016年復盤了J.L1929年做空美股的細節,讓我第一次近距離體會到J.L具體的交易手法。
基於上述資料,在無數遍閱讀JL的著作和自己的交易體會後,我試圖總結一下J.L交易成長之路。我的目的是緊緊圍繞交易,嘗試分析怎樣的內外因素才能成就一位偉大的交易員,從而作為我們的學習榜樣和超越對象。我深刻理解,每一個交易員都有完全不同的成長道路,每一個人也都有時代局限。但是最頂尖的交易員卻有相當多的共性。檢驗自己是否達到這種共性是我們進步的動力之一。
對賭行起步偶然成就了重要品質
J.L出身貧寒,受過小學教育,數學非常好。Rubython查到了他小學的成績單和老師評價。他是一個聰明、敏感、孤獨、內向和細心的孩子。他母親對他的影響很大,母親是一位善良堅強的麻州農婦。他一生跟他的母親關系很近,與父親關系不和。
14歲在母親的幫助下他來到波士頓,寄居在母親一個朋友的家裡,神奇的在潘恩韋伯證券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這是1891年時14歲的J.L。J.L進入交易的三個初始情況。
一是在對賭行開始交易。杠桿極高,類似今天一些差價合約交易(最大杠桿可達400倍);這個交易本質上是賭證券漲跌,通常只有幾個點的空間,不持倉過夜。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國在2015年的牛市中也有些地下賭場開了對賭股指的生意。高杠桿幫助他牢牢的樹立了止損概念,因為對賭行交易是輸完本金即強行平倉。這個習慣深深影響了他,但是這種條件卻是後面交易員不再具備的了。
對賭行交易類似於日內中低頻交易。在JL時代,他只有靠硬記價格的各種關鍵點位作為出入場的基礎。他也曾經學習過技術圖表,主要是均線系統,但很快就拋棄,因為他認為沒用。他根據大量的記憶和反復學會了日內形態識別。雖然他那一代交易員開始發展技術分析的各種方法,但幾乎都是獨立發展。J.L完全靠著自己的努力深入理解了市場力量對比的識別技巧。殊途同歸,JL自己發展的方法與同時代的威克夫、日本200年前的本間宗久、稍晚10年夏巴克總結一下的圖形分析和Gartley總結一下的價格運動模式都有內在的神似。
對賭行交易另外訓練了他多/空兩頭交易的習慣和能力。對他而言,做多與做空是完全一樣的交易,沒有絲毫轉換的困難。當然,他認識到做多與做空在很多處理細節上有重大差異。他雖然以做空聞名,但實際上他幾次的東山再起全部是依靠做多。他的超越之處是可以從一個主要上漲趨勢結束開始轉為空頭,賺行情兩頭的錢。所以,他的資金利用效率極高,這也是他順風時超高收益率的來源。
但是,這個部分也留下了後遺症,讓J.L花費了很多金錢和時間去克服。對賭行交易主要的缺陷體現在:
1. 對賭行交易不考慮交易延遲和流動性,真實交易中,流動性往往會成為交易的致命傷;
2. 日內交易完全不關注基本情形,在大的趨勢市場賺不到大錢。JL體會到這一點差不多用了14年時間(1892——1906)。
對賭行起步還有一個好處是他從一開始就是全品種交易,從股票到商品。因為對賭覆蓋的品種包括了當時美國公開交易的所有證券,所以J.L從一開始就學會交易和關注全品種,這對後來發展他的宏觀思維非常有幫助。
二是他幸運的學到了價格與新聞、研究的關系,一開始就沒有走彎路。作為券商小弟,他的日常工作極為繁忙,除了記錄價格變動外,他根本沒有時間去閑聊或者打聽內幕消息。其他小弟跟客戶聊天放鬆時,他則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錄價格數據。他也只有在收盤回家後才能看到當天的報紙。他很早就注意到報紙上的新聞總是落後於行情的變化,總是當行情已經發展後媒體才會關注,完全不具備預測價格變動的能力。這幫助他終生不受新聞和研究對投資的困擾,始終堅持獨立思考(當然,與Price在1908年合作棉花交易虧損500萬美元後更加堅定了獨立道路)。這讓他一開始就把注意力完全專注在價格變動上面,這是成功交易最重要的基石。
三是遇入門明師。由於在韋伯證券人緣良好,有兩三個豐富經驗的交易員傳授給了他一些真知灼見。從事職業交易的時間越久,就越發現交易入門簡直是一個無邊的黑洞,太多錯誤的知識,賣弄或者騙錢的勾當。所以,一開始遇到正確的師傅,至少可以幫交易員節約3——5年的時間,甚至可以直接決定一個人是否從事這個職業。J.L出於善良純真和上進的個性,得到了祝福。
從1892年他15歲第一次買入股票到1906年加州地震前有計劃的做空美股,這可以視作他交易生涯的第一個階段,中間他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婚姻和事實離婚。這期間他有五年處於極其困難的摸索期,正是在這個摸索期,他開始總結一下純短線交易的不足,學會關注宏觀層面的因素,這也是得益於一位老交易員的點撥。當然,交易的持續失敗逼迫他必須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出來,因為他是靠交易為生。即便沒有「老火雞」對他的指點,我相信他都會從日內和日間的短線交易拓展出更廣闊的交易視野和更廣泛的能力。
他在這個階段最主要的成就是成為了技術分析的一代宗師。最高實現過1901年5萬美元的收益,這相當於2016年的368萬美元。關於美元價值的核算,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我們都是採用MeasuringWorth.com公司供應的數據。
從這12年的交易經歷看,J.L形成了交易員一些最核心的特徵。比如,完全尊重市場,不固執。按照他自己在1923年的總結一下,「生市場的氣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凡事都有兩面,但股市只有一面」等。他也開始反思,「首先學會不做什麼,然後才學會該做什麼」。
寫到這里,我時常感慨20世紀另一位偉大的交易天才和經濟學家,梅納德凱恩斯。與J.L不同,凱恩斯出生在優渥的家庭,在劍橋長大,從小就是知識精英小團體的核心人物。凱恩斯在1919年巴黎和會後預測到參戰國的通脹壓力,從而大量做空德國馬克。這個交易一開始非常掙錢,但是不久勢頭反轉,因為市場情緒很快押注到德國的經濟復甦從而馬克升值。但凱恩斯堅持自己的判斷,一直持有馬克空頭直至第一次破產清算。
關於凱恩斯在宏觀交易的失敗和後來轉為股票純多頭交易的歷程,我以後有時間寫文章詳細探討一下。他的轉變並不能證明是宏觀交易的失敗,最多隻能是他自己的失敗。
草根出身的J.L沒有凱恩斯的幸運和固執,他個性中求生的本能讓他更容易向市場屈服,以至於最終完全尊重市場本身的節奏。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學歷富有成就的人在交易行當經常失敗的原因之一。
《道德經》裡面談到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也是尊重市場力量的意思。
㈦ 怎樣才能快速成為一個合格的交易員要學習多久啊
成為一個交易員不難,但是成為一個賺錢的交易員就難了。
我是做了2年交易才開始穩定盈利的,不過中間走了很多彎路,而且我發現我認識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做了2年以上交易才開始盈利的。
但是我在其中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們和他們都倍做市商誤導導致走了很多彎路,如果避開這些彎路我發現,頂多一年就可以成為一個成熟的交易員。
如果想快速成為一個交易員的話。我可以在這里指點一下讓你少走彎路。關於具體的看我的文章。這里簡單的幫你把走向成功交易員的思路理清楚。
1別去看技術指標類的書籍,比如江恩理論,波浪理論,移動均線,布林帶,等等一切指標都不要去學習。
理由:其實交易的本質就是對賭,所以平台商交易所希望交易者虧的越多越好,因為你虧錢就是他們賺錢。(也許這句話你也看不懂,多學習就懂了,總之你信我就行了)。而恰恰這些書籍是他們發行出來誤導交易員的。所以你開戶以後一切平台商給你的技術指示一概不能學習。
2既然指標不能學習,但是你必須把走勢的基本形態弄懂,因為交易走勢是由那些組成的這個才是反應價格最直接的東西。在我眼裡走勢,是由於高點,低點加上時間組成的。然後高點低點組成了什麼以及配合時間怎麼走的。其實這個很簡單。我的文章里都寫的有。
3懂得這個市場是個0和游戲,也就是說既沒有價值的增加也沒有價值的減少,也就是說如果你閉著眼睛瞎做的話,你是不會虧錢的(少的可憐的點差不用在乎)在這個裡面虧錢的原因是沒有原則。也就是說是有原則的交易者在賺沒原則的交易者的錢。而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是沒有原則的人。都是想一口吃胖子的人。所以你得學習培養原則。
4其實培養原則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建立交易系統是在對圖表走勢的熟悉上面建立的,其實建立不虧欠的額系統超級簡單,但是建立賺錢的系統你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自我測試。
5交易系統裡面有一個資金管理。成敗在於你對風險的控制。資金管理其實非常簡單。但是很多人因為心態的疏忽導致亂押寶。
6管理自己的心態。管理自己的心態其實就是要堅定不移的遵守自己的交易系統。不能因為長時間走勢不符合系統規則的時候而亂下單。不能因為連續虧單而一下子就來氣重倉。不過這個是新手必經的鍛煉過程。很多人前期賺了好幾倍後來一單爆倉都是受不住原則了。
當你交易幾年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交易就是堅定不移的遵守自己的交易原則。甚至你會發現走勢根本就是一簡單的線。啥都不用思考的線。然後你就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百萬小康人生了。
㈧ 做交易員有什麼風險嗎
我一個朋友做這行4年了,交易筆記,學習筆記不記其數,會經歷很多次的蛻變 不要想著一上來就賺錢,尤其看都沒看明白的時候,賺錢比賠錢危害都大 想入這行,有幾點要告訴你,
第一:要耐得住寂寞,你的成長不在於在這個行業泡多長時間而在於和盤面親近多長時間
第二:珍惜自己的每一次虧損記錄,好話誰都愛聽,但批評的話才有養分
第三:別隨隨便便找個招操盤手的公司就進去跟人學了,名師可以指點,基礎的可以自學,關於交易,我只能說防止你少犯一些沒必要犯的錯誤,還要靠自己去總結沉澱,現在好多公司都是在以招操盤手的名義來進行客戶開發,擦亮眼睛
第四:你的成長樂觀估計也要2年多的時間,別輕言放棄
所以之後到現在,我只能說能堅持從操盤手開始,到操盤手結束的人不多。不過我朋友至今覺得若不是操盤手的經驗無法讓我朋友走到今天,不管是交易知識還是認識很多問題,做過操盤手的人終究不會後悔那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㈨ 交易員都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對許多外人來說,這種交易似乎是一筆神秘的生意。也許,因為行業的淘汰率太高了,所以很多人想知道交易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的。
一般來說,對於交易員來講是要有一些悟性的。交易者沒有專業的培訓,2-3年就可以獲得穩定的利潤。你做了這么久的生意,有一天突然發現原來的交易很簡單,從來沒有想過。但越是容易,越難做得更好。
經過一段時間,你可能會成為一名基金經理,也許是你有自己的公司,也許還會繼續學習。在這個時候,交易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成長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是收貨也是頗多的!
㈩ 從事股票交易員的進來一下
證券、基金的股票交易員不可能是沒有底薪的。在券商里這個職位實際上是個輸單員,也叫報單員,就是別人下指令,你按著指令敲老宏到電腦里。技術含量很低,需要手腳麻利,出錯率低。收入比較低,不過工作也輕松。
其他公司也有所謂的自由交易員的,那實際上是吵鋒自己做決策,自己進行交易。也叫操盤手(券商里沒有這個職位)。這里重侍碰冊點就不是交易而是決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