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商品期貨收盤普跌,燃料油跌超7%,受何因素影響
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內商品期貨收盤出現普跌的現象,而這種現象不僅僅導致原油已經超跌6%,甚至燃料油也出現了超跌7%的情況。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人不太敢相信,像這種原油以及燃料油本身價位一直都不是很低,如果出現略微浮動還是比較正常的,可是像這樣出現超跌情況還是比較罕見。那麼這種問題到底是受什麼原因而引起的?
內容總結。
其實面對國內商品期貨收盤出現下跌的情況並不足為奇,雖然下跌的量確實有一些大,但不得不承認,如果出現以上兩種情況,會有大幅度的下跌,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㈡ 期貨燃油合約成交量 怎麼這么小呢
1、同個品種不同月份的合約成交量差別肯定很大。那是因為交割時間不同造成的。比如橡膠,現在是1101,也就是11年01月交割的,是主力合約,也就是橡膠裡面成交量最大的合約。太近期的,比如1009,就要到交割期了,保證金提高,而且沒有什麼想像空間,太遠的合約有太不確定。所以,一般會是離現在不太遠的合約。具體哪個,就要留意成交量了。
2、成交量太小了,對技術分析來說,肯定是沒有多少參考價值的。所以,對期貨來說,技術分析就要對主力合約來進行。
㈢ 期貨燃油合約成交量 怎麼這么小呢
燃油期貨現在是50噸/手,改成大合約了,需要資金比較多,所以成交量縮小了。
商品期貨的特點:
(1)杠桿機制,以小博大。投資商品期貨只需要交納5%~20%的履約保證金,就可控制100%的虛擬資金。
(2)交易便利。由於期貨合約中主要因素如商品質量、交貨地點等都已標准化,
商品期貨走勢
合約的互換性和流通性較高。
(3)信息公開,交易效率高。期貨交易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使交易者在平等的條件下公平競爭。同時,期貨交易有固定的場所、程序和規則,運作高效。
(4)期貨交易可以雙向操作,簡便、靈活。交納保證金後即可買進或賣出期貨合約,且只需用少數幾個指令在數秒或數分鍾內即可達成交易。
(5)合約的履約有保證。期貨交易達成後,須通過結算部門結算、確認,無須擔心交易的履約問題。
㈣ 燃油期貨的總結
由此看出,我國燃料油期貨交易風險與其他國際市場的石油期貨相比,甚至與我國的其他的期貨品種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簡單套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經驗,或者直接套用我國其他期貨品種的風險管理方法來進行燃料油期貨交易的風險控制,顯然是有偏誤的。 在期貨市場上,每當有新品種上市,交易所往往都會大費周折地調研籌備,期貨公司招兵買馬布局分析師嚴陣以對,而現貨商則磨刀霍霍找到了套利的機會。但如果市場成交量不活躍,沒有投機者的參與作為市場潤滑劑,一切都是白費。
燃料油期貨首次出現了所有合約零成交的慘淡景象。燃料油期貨流動性枯竭只是幾個大合約品種的一個縮影。不少大合約品種交易量持續低迷,鉛、焦炭、甲醇的成交量都不盡如人意,在流動性枯竭邊緣徘徊。 2011年,上期所將燃料油期貨合約的標的由發電用油調整為船用油,以適應船用燃料油大幅增長的需求,同時決定將交易單位從每手10噸修訂為每手50噸,交割單位從10手(100噸)修訂為50噸。修訂後的燃料油期貨合約自FU1202合約開始執行,從此燃料油進入了大合約行列。
上海中期期貨總裁助理吳君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采訪時表示:「燃料油所有合約零成交,與之前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合約調整有一定關系。這阻礙了一些小型投資者的介入。此外,這些年燃料油產業鏈本身的現貨交易活躍度也有很大的下降,這也會影響到期貨市場,很難說零成交是由合約變大這單一原因引發的。」
吳君認為:「中國市場還很不成熟,以散戶為主體的市場結構短時間內還改變不了,合約的規模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參與者的人數。但是,市場接受度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方面。股指期貨,它也是大合約,但是參與主體比較廣,這和市場的基礎有關。股指期貨面對的是整個證券市場,而甲醇、燃料油麵對的是某個現貨產業的市場,商品期貨資金密集度沒那麼高。合約的規模是一方面,市場本身的規模起到更決定性的作用。銅、黃金合約也不小,但是他們的市場相對比較大一些。」
事實上,一些小合約也會因為重復設計而被冷落,如螺紋鋼與線材、強麥與硬麥、豆一與豆二,大合約並不是成交清淡的關鍵原因。 職業投資者管洪志表示,燃料油本來波動情況就不是很好,變成大合約以後資金使用率降低,波動也小,所以沒什麼人去做,這是投機心態造成的。
管洪志認為,投機屬性是商品活躍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燃料油的交投清淡和投資者心理有關。「中國人一貫的偏好是投機,哪個品種投機頻率高,日內波動越大,大家越願意參與;越是不願意波動的品種,大家越不願意參與。」
「橡膠從5月移倉到9月大合約,一樣有那麼多人參與,一樣活躍,整個市場橡膠投機氛圍非常濃厚,這說明交易清淡和大合約關系不大,參與者更關心的是市場波動率是不是很高,振幅是不是很大。中國大多數投資者不喜歡穩健的、能夠一點點賺錢的品種,喜歡的是屬性比較強、能一天賺幾十萬的品種。」管洪志說。
小麥也曾經歷過成交很活躍的時代,但是由於市場原因,國家對於糧食價格進行了嚴格控制之後,投機性的喪失,使得價格波動越來越小,逐步影響到了市場的交易積極性,成交量逐漸下滑。
東航金融期貨研發部經理岳鵬認為,產品的交易活躍度還與整個品種的產業鏈條長短有關。以PTA為例,PTA上游接石油,下游接棉花,上游涉及能源,下游涉及紡織消費。產業鏈鏈條越長,交易者的活躍度就越高。 由於商品期貨每一個品種的專業性都很強,要激勵投資者介入,期貨公司普及服務必不可少。而往往市場的冷清可能使得期貨公司出於成本考慮減少相關產品的關注度,而關注度的下降則無形中提高散戶投資者入市門檻,投資者更少地介入,使得市場更為冷清,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經紀公司以經紀業務為主,哪個合約最活躍,最受投資者關注,他們就會盡可能去完善研發體系。期貨市場新品種上市的節奏越來越快,雞蛋、玻璃都要上,如果客戶不參與,經紀公司等於是做無用功,肯定不會做了。」管洪志說。
不過岳鵬認為,一般投資者來這里交易,首先看合約,他的資金能不能做得起,然後才關注流動性、成交量。不需要去認識它到底咋樣,很多人炒PTA,卻沒見過PTA,但是他們還是會去炒PTA。大家都知道硬麥是什麼,但是它就是不活躍。
「有些品種不活躍,其實與沒有深度挖掘產業上下游企業來參與期貨交易有關,這樣的期貨品種就缺乏了實質性的需求。」
吳君認為,交易制度應更加適應市場的變化,成交逐步不活躍,是否考慮將合約從大變小;投機過度的時候,把合約從小調大。
實證統計研究表明,2004年8月25日~2010年8月25日,上海燃料油期貨價格與黃埔燃料油現貨價格相關系數為98.12%,與新加坡燃料油價格相關系數為94.46%,與WTI原油期貨價格的相關系數為83.16%。燃料油期貨價格在與周邊市場高度相關的同時,也表現出其走勢的獨立性,表現為價格變動幅度較NYMEX原油與新加坡價格偏小,同時與國內現貨市場之間表現出了很強的相關性。一方面反映了國內客戶對國際油價的不同看法, 一般來說,在原油的加工過程中,較輕的組分總是最先被分離出來,燃料油(Fuel Oil)作為成品油的一種,是石油加工過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後從原油中分離出來的較重的剩餘產物。燃料油廣泛用於船舶鍋爐燃料、加熱爐燃料、冶金爐和其它工業爐燃料。燃料油主要是由石油的裂化殘渣油和直餾殘渣油製成的,其特點是粘度大,含非烴類化合物、膠質、瀝青質多。
燃料油作為煉油工藝過程中的最後一種產品,產品質量控制有著較強的特殊性。最終燃料油產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種、加工工藝、加工深度等許多因素的制約。
1、根據出廠時是否形成商品量,燃料油可以分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於煉廠生產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據加工工藝流程,燃料油可以分為常壓燃料油、減壓燃料油、催化燃料油和混合燃料油。常壓燃料油指煉廠常壓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減壓燃料油指煉廠減壓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催化燃料油指煉廠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俗稱油漿);混合燃料油一般指減壓燃料油和催化燃料油的混合。
3、根據用途,燃料油可以分為船用燃料油、爐用燃料油及其它燃料油。
㈤ 燃油期貨的市場分析
據有關市場人士的分析,認為新加坡燃料油紙質期貨市場上有1/3到1/2的成交量是來自中國內地的。而那些小企業則根本無力通過國外的期貨市場來規避燃料油交易中的價格風險問題。
面對石油的對外依存度的持續增加,國際油價波幅增強的局面,國內相關企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為了化解石油價格的風險,緩解與日俱增的能源危機,我國建立了戰略石油儲備和石油期貨等多元化的措施。 據上海證券報2006年8月25日刊文,上海期貨交易所統計,自2004年上市到2006年7月31日,燃料油期貨累計成交金額達到12501億元,日均成交26.66億元。平均每天有140至160家會員參與交易,日成交筆數在2至5萬筆之間,日換率高達200%甚至500%,持倉量增加穩健,交易活躍。
由於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五個指定交割油庫都設在廣東,廣東作為中國燃料油的貿易中心、消費中心、集散中心和油運中心之一,在中國燃料油的現貨和期貨市場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海燃料油期貨的興起,必將為中國成為全球燃料油市場的定價中心加上一塊重重的祛碼,而華南地區,尤其是廣東地區,也將成為全球燃料油市場的油運中心。曾有業內人士預言,亞太地區的油運中心和集散中心將很快隨著中國燃料油期貨市場的發展壯大而逐步由新加坡向中國轉移。中國必將登上全球的燃料油市場版圖。
經過幾年的運行,我國的燃料油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已經得到了有效的發揮,燃料油期貨己經成為我國廣大燃料油消費和經營企業的一個有效的對沖工具。中國的燃料油期貨的成功推出和平穩運行,客觀上已經形成了一個能夠切實反映中國燃料油市場供需狀況的「中國定價」。原油期貨也即將上市。
為中國改革原油和成品油等大宗資源類商品的定價機制,建立市場化的、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以此為突破口,建立健全中國的石油市場體系和期貨市場體系,健全和完善中國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場體系,構建企業和政府對於能源金融衍生品的有效的風險管理平台,積極參與石油產品的國際市場定價體系,徹底改變中國石油消費量與石油定價權嚴重背離的局面,保障國家以石油為核心的能源金融衍生品的安全,維護國家經濟和政治的安全和穩定,維護國際正常的經濟和政治秩序,具有積極的意義。
盡管市場需求和實際交易量很大,但由於受到國家政策限制,這類交易還處於灰色地帶,除極少數具有合法資質的大公司外,大多是在幕後通過不同方式委託代理商轉手操作,很多時候甚至要購買黑市外匯進行交易,交易的公開性和交易信息獲取的平等性得不到保證,因而總體上的保值效果不佳,對新加坡市場的影響力也小。
㈥ 燃油期貨為什麼不漲
國家調控。燃油期貨關乎到國家的民生問題,國家一直在調控著燃油期貨的價格,是不會大幅度漲價的,也不用擔心會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