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正規拉新推廣平台有哪些
第一類:騰訊系,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了,可引流的有:公眾平台、QQ空間、QQ群、騰訊微博、QQ興趣群部落、QQ郵箱,騰訊視頻、QQ課堂,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搖一搖,漂流瓶,附近的人。
第二類:阿里系,阿里博客、阿里論壇、生意經、咸魚、微淘、淘寶直播、支付寶朋友圈、淘寶購物評論,淘寶店。
第三類:網路系:貼吧、新聞源、網站SEO、百家號、網路百家、網路知道、網路文庫,網路經驗都可以作為引流渠道,這里特別說一下貼吧,現在如果要做貼吧,只靠個人手工很難了,因為很多都是通過軟體來操作。
第四類:新浪系:博客、論壇、微博、微博群。 今天不具體談營銷的方式,博客目前如果非熱門關鍵容易被網路收錄,且排到網路首頁,這個就涉及軟文寫作,關鍵詞優化等等。
第五類:直播視頻類:快手、映客、秒拍、一直播、斗魚、熊貓、花椒、繁星、全民K歌、愛拍、小咖秀等等視頻直播平台太多了,就不一一列出了。
第六類:各類多用戶社群類APP:辣媽幫、美柚、寶寶樹、知乎、閨蜜美妝、內涵段子、貓撲、天涯、西祠胡同、豆瓣、19樓等等。
第七類:社交類類應用:陌陌、脈脈、探探、米聊、旺信、碰碰、易信等等。
第八類:門戶自媒體類:優酷土豆、愛奇藝、今日頭條、UC自媒體、網易新聞、鳳凰新聞等等。
第九類:同城服務類:美團論壇、大眾點評論壇、餓了么、58同城、滴滴出行、ofo單車、相親網站等等。
『貳』 產品上線後,最需要關注的指標有哪些
隨著國內互聯網產業的成熟和競爭的加劇,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客觀地、科學地評估產品的 現狀,以及用數據說來指導產品的改版,已成為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當產品上線後,通常我們最需要關心的指標是什麼呢?如何設定呢?本文將給予簡單的介紹。
不同類型(電商、社交、游戲、工具等)及不同平台(PC/APP)的產品,其關鍵數據指標往往不一樣。但是通常來說,產品上線後,運營通過渠道投放(如上架App Store和各種應用市場),讓用戶接觸到產品,通常用戶會經歷如下過程:
一、產品的拉新指標
二、產品的活躍指標
三、產品的留存指標
四、產品的轉化指標
交易類產品轉化指標(電商類如淘寶、京東)
社區型產品轉化指標 (比如說知乎、豆瓣、小紅書等)
社區型產品的首要目的是將用戶聚集在一起,並且引入用戶生成內容,它的核心關鍵在於培養一個能夠生成內容的活躍用戶社區。
企業型產品轉化指標 (比如說印象筆記)
目前大部分企業型產品會通過免費試用來吸引用戶,通過後續的運營來將試用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
五、產品的傳播指標
現在產品都會內嵌分享功能,對內容型平台或者依賴傳播做增長的產品,對病毒式增長的衡量就會變的至關重要。
舉個栗子:
在一個社群裂變活動中,有 2000 名用戶對外發出了 500 次邀請,其中有 1000 進了社群。
現有用戶數:2000
總計發出的邀請數:500
邀請率=總計發出的邀請數 / 現有用戶= 500/2000=25%
進群人數:1000
接受率=進群人數 / 總計發出的邀請數 =1000/500=2
病毒系數K=邀請率 x 接受率= 25% x 2=50%
總結:
我們在產品上線後,重點可以看看如下表的數據指標:
發布於 2019-03-25
『叄』 適合APP新用戶拉新的方法有哪些
你 好, 我嘗 試 過 一 個 挺 不 錯 的方法 , 就是 去 與 流量 來了 A PP 合 作 進 行 營 銷 推廣 ,通過它的自身的功能來 吸 引用戶, 從 而增 加 我 們產品 的曝光 率 , 所以 有更 大 的幾率 來 為我們的產品 實 現用 戶 的 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