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文弄懂量化交易 怎樣躺著掙錢
或許當你開始回過頭研究近來A股調整的規律時,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A股下跌以午後居多,特別是下午2點半左右,有投資者稱:"神奇的2點半"!當你還在為此驚嘆時,也許早已有人將這個規律編進程序化的交易系統,通過交易大賺一筆了。
現在你是不是對程序化交易很好奇呢?不急,慢慢往下看。要懂程序化交易,就得先理解什麼是量化交易。
那麼,什麼才是量化交易呢?
就拿司機開車來打個比方。從機場到城市中心有10條路可以走。有一家計程車公司規定,1小時必須到達,早到加錢,晚到罰錢。
一開始,有些老練的司機總能在前幾個到達城市中心,但大部分司機總是晚於他們,這些老的司機就是「主動選股機構」。
後來這些晚到的司機中,有幾個很厲害的司機學會了量化統計,他們每天讓很多輛車用一樣的速度從機場開到市中心,而且連續研究了10年的數據。最終他們發現,10年來,有那麼一條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總比別的路快。從此以後,但凡是從機場回市中心的活兒,這幾個很厲害的司機就只選擇這條路。這群人就是「量化選股機構」。
當「量化」遇見「程序」
理解了「量化」,程序化交易就很好理解了,就是量化的交易策略通過計算機編程執行,運行自動或半自動下單交易。
根據NYSE網站統計,近年來紐交所程序化系統交易量所佔比例基本維持在30%左右。它的系統類型很多,大致分這些類型,即價值發現型、趨勢追逐型、高頻交易型、低延遲套利型等。在期貨市場的應用多於股票市場。
量化交易要怎麼做?
國內做量化交易的人一般自稱「寬客(quant trader)」。假如你是職業股民,別人問起的時候回答我是「寬客」,一定逼格滿滿。
也許有人認為做量化交易的人的生活是應該這樣的:周一8點50開啟自動交易系統,然後逛淘寶、聊QQ,到周五15:30 總結一下一周盈利,分成,下班走人,關自動交易系統。
但實際上卻是這樣的:真正的量化交易的一般得靠一個團隊,有的人分析新聞、做預測,而學數學、學物理、學電腦的博士們則寫程序化的交易策略。有的人負責在歷史數據上復盤測試,復盤後再根據反饋的數據再運行修改。通過審核後放入策略池,由專人確定各個策略資金的分配。最後由交易員運行交易。另有專人負責風控。
當真躺著掙錢?量化交易的3大難題
不停閃爍的超級電腦自動運行著高速交易,熒幕上滾動著通過高速網路提前獲取的最新市場消息,賬戶的盈利不斷上跳...很多人把量化交易視為 「可以躺著掙錢的」形式。但現實真有這么美好么?
(1)股票、基本面、新聞消息之間的關系不停變化
記得2009年美股到達低點的時候,很多「低質」公司的回報大大高於「優質」公司的回報。很多3塊錢的「垃圾股」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漲到10塊錢,而高價的優質公司的股票想要翻一倍都要花上很久很久。而在另一段時間跨度或者另一個市場里,可能又是另一番情景。所以跨市場、長期有效的量化交易系統極少甚至可以說沒有。
(2)有些關鍵信息並不容易量化
微博是市場突發消息和傳聞的最大出處,所有投資者都不會無視這里傳出的訊息。但是這里的消息格式往往不規范,語法也千奇百怪,你無法讓計算機程序挑選出有效信息並運用於自動交易中。
(3)過去並不代表未來
多數時候,通過歷史數據測試可以證明的你的設計交易策略在過去的表現,這是量化交易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內容。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過去不代表未來。這意味著一些交易策略在過去表現的很好,但是在未來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虧損
只是看過去「很美」
假如你認為開發出一個掙錢的策略就可以高枕無憂,坐等掙錢了,那就錯了。一般來說,所有quant trader的日常工作分2塊,一是對現有策略的管理和維護,二是開發新策略。
因為某個具體量化交易系統並不是一直有效的,長的有效期可能有1~2年,短的也可能就一周,所以需要不斷對之前的交易策略運行調整。更糟糕的是,量化交易者面臨的知道自己的模型終有一天會失效,但是永遠不知道是哪一天。
也許有的人不斷的用調節參數的方法擬合行情可以使系統一直看過去「很美」,但是調整一般也就只能使這個系統的多存活一段時間,所以就需要「寬客」不斷的相出新的交易策略。
「寬客」說白了也是個苦逼活,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T。T躺著掙錢是別想了!
② 量化交易的第一對口專業是什麼
1金融工程學2保險專業3財會。我實際感覺任何工科+數學財會都可以做量化交易:舉個例子:小麥 玉米 豬肉之間如何量化轉換?首先你要找一個農學家算出畝產量的概率,其次你要找一個生物學家算出營養成分 消化率 產肉率,最後你要找一個財務算出最佳投入產出比。這樣一個量化交易就完成了。個人認為,跟量價相關的衍生出來的指標嚴格上來說都是技術指標。很多人簡單的把KDJ,MACD,moving average,威廉指標等指標狹義的等同於技術分析。但是如果我在這問這么幾個問題,大家也許想法就不一樣了:VAR算不算技術指標?BS算不算技術指標?GARCH,ARMA,SV這類又算不算技術指標?物理裡面的各類濾波轉化的模型又算不算技術指標?高頻裡面經典的Lee-Ready演算法又算不算技術指標?其實上面這些都能是技術指標,無非是有的簡單些,有的復雜些罷了。即便你引入各種隨機過程和非線性模型,只要是基於量價,難不成它們就不是技術指標了么?全球最大的CTA Winton和第二大的AHL發展到現在,至今他們的模型裡面技術指標仍是一塊非常重要的alpha來源。技術指標有沒有用, 這個對於不同的量化領域確實確實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首先,對於統計套利,有一類專門的alpha來自於量價分析,根據本人在world quant工作過的一個朋友的實戰經驗來看,這種alpha至今仍能在高度成熟的美國市場有一席之地;其次,對於各種套利策略,協整回歸不是技術指標么?最經典的價差SD不是技術指標么?最後,回到CTA,可以說這類策略大部分都是技術指標,當然,發展至今的CTA fund,數據源已經越來越多樣化了,包括現貨數據,宏觀數據等。但即便如此,量價策略依然占很大的比重。
③ 從銀行跳槽去做量化,這時候該如何規劃
從銀行跳槽去做量化這個時候一定要對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做好定位和規劃,銀行相對而言的工作更加簡簡單一些,而且也不是壓力那麼大。但是量化交易就不一樣了,量化交易通常情況下要跟日常的交易時間相配合,而且在交易完之後還要及時的通過各種各樣的數學概率模型來進行相關的分析。這樣的話才能夠更好的做出一些理性的投資決策,所以說自己的數學分析能力以及計算機技術能力一定要強,這樣的話才能夠更好的跳槽。
其實在銀行裡面工作相對而言是比較安穩的,但是有一些人想讓自己有更多的經濟收入,所以說如果真的想要跳槽的話,一定要提前准備好。等自己已經找好工作之後再去跳槽,不要裸辭,要不然的話就很難再回到銀行這個體系工作了。
④ 在中國,量化交易員每天要做什麼樣的工作
隨著量化投資的概念在國內逐漸流行,量化交易員這個聽起來神秘又高大上的職業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量化交易員平常的工作其實沒有固定的模式,但總結下來大都包括: 現有策略的管理維護,看盤(通常開N個窗口,大都是定製化的各種彩色表格、圖、列表和滾動新聞的組合)以及查看策略有沒有亂發單,開發新的策略,每日進行盤後處理,統計委託、持倉、波動率、滑點等等,這些工作聽起來瑣碎且機械,但真正開發出所謂的印鈔機達到躺贏的境界可謂少之又少,大部分人仍然需要不斷學習並且經歷各種市場的考驗:
1、靈感,在市場上策略逐漸趨同、逐漸失效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自己絞盡腦汁更新了好幾個版本的新策略回測時各種指標竟然遠不如行業內正火熱的幾個「經典策略」,市場總是公平而又殘酷的。
2、心理,投資講求的是心理戰,對於量化交易員來說,程序化交易的方式可以避免一部分人性的因素,但是否干預、何時干預模型(尤其是模型並不完備)一直是一個長期困擾交易員的問題
3、不確定性,個人認為,量化交易者同時也需要結合一些基本面,尤其是在國內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雜訊大以及監管因素變化下能夠從市場調研中獲得有效信息以減少不確定性是相當重要的。
⑤ 關於量化交易,這些入門知識你需要了解
這篇文章將向你介紹量化交易系統的一些基本概念。本文主要面向兩類讀者,第一類是正在努力尋找一份量化交易員工作的求職者,第二類是期望嘗試開啟自己量化交易事業的個人投資者。關於量化交易,這些入門知識你需要了解。
量化交易是數量金融學一個極其艱深復雜的領域。若要通過面試或構造你自己的交易策略,就需要你投入時間學習一些必備知識。
量化交易系統包括四個主要部分:
策略識別:搜索策略、挖掘優勢、確定交易頻率。
回溯測試:獲取數據、分析策略性能、剔除偏差。
交割系統:連接經紀商、使交易自動化、使交易成本最小化。
風險管理:最優資本配置、最優賭注或凱利准則、交易心理學。
我們首先來談談如何識別一個交易策略。
策略識別
所有量化交易流程都肇始於一個初期研究。這個研究流程包括搜索一個策略、檢驗它是否適合你可能正在運作的策略組合、獲取任何測試策略時所需數據、努力優化策略使其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更高且(或)風險更低。如果你是一個「散戶」交易員,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資金是否充足,以及交易成本對策略的影響。
通過各種公開數據搜索可盈利的策略實際上十分簡單,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難。研究學者會定期發表理論交易結果(雖然大多為交易成本總額)。一些數量金融學主題博文也會詳細討論策略。交易期刊還會簡報一下基金管理公司使用的一些策略。
你可能會問,個人與公司怎麼可能願談他們的可盈利策略,特別是當他們知道,如果其他人「復制相同的策略」,長期而言它終將失效。
原因就在於,他們通常不會透露具體的參數以及他們所使用的調參方法,而這些優化技能才是把一個表現平庸的策略調成一個回報豐厚的策略所需的關鍵技術。實際上,若要創建你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策略,一個最好的法子就是尋找相似的方法,爾後執行你自己的優化程序。
你所看到的很多策略都可歸入均值回歸交易策略、趨勢跟隨或動量交易策略兩類。
均值回歸策略試圖利用這么一個事實:「價格序列」(如兩個關聯資產的價差)存在一個長期均值,價格對均值的短期偏離終將回歸。
動量交易策略則試圖「搭上市場趨勢的順風車」,利用投資心理和大基金結構信息在一個方向積聚動量,跟隨趨勢直至回歸。
定量交易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即交易策略的頻率。低頻交易(Low Frequency Trading, LFT)通常指持有資產超過一個交易日的策略。相應地,高頻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 HFT)通常指持有資產一個交易日的策略。
超高頻交易(Ultra-High Frequency Trading, UHFT)指持有資產的時常達秒級與毫秒級的策略。雖然散戶可以進行HFT與UHFT交易,但也只是在你掌握了交易「技術棧」與訂單簿動力學的詳細知識後才有可能。本篇入門文章,我們不會對這些問題做任何深入探討。
策略或策略集合一旦確定,現在就需要在歷史數據上測試其盈利能力,這就進入了回溯測試的工作范圍。
回溯測試
回溯測試的目標是提供證據,佐以證明通過以上流程所確定的策略,無論是應用於歷史(訓練)數據還是測試數據均可盈利。它可以反映該策略未來在「真實世界」中的預期表現。
由於種種原因,回溯測試不能保證一定成功。這或許就是量化交易最為微妙之處,由於它包含了大量的偏差,我們必須盡盡力仔細審查並剔除它們。
我們將討論幾種常見類型的偏差,包括先窺偏差、倖存者偏差與優化偏差(亦稱「數據窺視偏差」)。回溯測試中其他幾個重要方面,包括歷史數據的可用性與清潔度、真實交易成本及可靠回測平台上的決定。我們會在後續「交割系統」一節深入討論交易成本。
策略一旦確定,我們就需要獲取歷史數據,並藉此展開測試,如有可能還可改進策略。現在賣數據的很多,所有資產類型的數據都有。通常,數據的質量、深度、時間間隔不同,其價格也不同。
剛入門的量化交易員(至少零售等級)最初使用雅虎金融板塊(Yahoo Finance)的免費數據就行。對於數據供應商,這里不再贅言。我想重點談一談處理歷史數據時,時常遇到的問題。
對於歷史數據,人們主要關心的問題,包括數據精度或清潔度、倖存者偏差、應對如分發紅利、拆分股票等公司行為的調整。
精度與數據整體質量有關,無論數據是否包含錯誤。有時錯誤容易識別,比如使用一個窄帶濾波器,就可以找出時間序列數據中的「窄帶」並更正它們。其他時候,錯誤又很難甄別,經常需要根據多個數據供應商提供的數據進行對比檢查。
倖存者偏差通常是免費數據集或廉價數據集的一個」特徵「。對於一個帶有倖存者偏差的數據集,它不包含已經不再交易的資產數據。不再交易的證券,則表示已經退市或破產公司的股票。如果數據集中含有此類偏差,策略在此數據集上的測試表現可能比在」真實世界「里表現的更好,畢竟歷史」贏家「已經被預先篩選出來,作為訓練數據使用。
公司行為即公司開展的常引發原始價格階梯形變化的」邏輯「活動,它不應該計入價格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公司分發紅利和拆分股票行為是引發調整的兩個常見行為,二者無論發生哪一種,都需要進行一個」回調「的流程。我們一定要留心,不要把股票拆分和真實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調整混為一談。許多交易員在處理公司行為時都碰過壁!
為了開展回溯測試,我們必須使用一個軟體平台。你可以選擇一個專門的回測軟體如MultiCharts,一個數值平台如Excel或MATLAB,或者一個用Python或C++完全自主實現的平台。對於MultiCharts(或類似平台),個人是比較介紹,對於編程的要求比較低。
在做系統回測時,一定要量化表示系統性能。定量策略的「業界標准」度量為最大資金回挫與夏普比率。最大資金回挫表示一段時間(通常一年)內賬戶資金曲線從波峰至波谷的最大跌幅,常使用百分比表示。
由於大量的統計因素,LFT策略比HFT策略的資金回挫更高。歷史回測會顯示過去的最大資金回挫,它能夠較為貼切地反映策略的未來資金回挫情況。第二個度量指標是夏普比率,它被啟發式地定義為「超額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均值與超額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標准差的比值」。
這里,超額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表示策略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超出某個預定基準,如標普500或三月期短期國債(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額度。注意人們通常不使用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指標,因為它忽略了策略波動性的影響,而夏普比率卻考慮到了這一點。
如果經過回測,策略的夏普比率很高且其最大資金回挫已經最小化,則可以認為它趨於無偏,下一步就是要搭建一個交割系統。
交割系統
交割系統是一個方法集合,由它來控制交易策略生成的交易列表的發送和經紀商的交割行為。事實上,交易可以半自動、甚至全自動生成,而執行機制可以手動、半自動(即「點擊一次交割一項」)或者全自動。
盡管如此,對於LFT策略,手動和半自動技術卻比較常見;對於HFT策略,則必須創建一個全自動交割機制,由於策略和技術彼此依賴,還要經常與交易指令生成器緊密相接。
在搭建交割系統時,我們需要考慮幾個關鍵因素:連接經紀商的介面、交易成本(包括傭金、滑動價差與價差)最小化、實時系統與回測時系統性能的差異。
聯系經紀人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直接電話聯系他,也可以通過一個全自動高性能的應用程序介面(API)實現。理想情況,就是希望交割交易的自動化程度盡可能高。這樣一來,你不僅可以脫開身集中精力進行深入研究,還能運行多個策略、甚至HFT策略(實際上,如果沒有自動化交割,HFT根本不可能)。
前面說過的幾種常用回溯測試軟體如MATLAB、Excel和MultiCharts,對於LFT策略或簡單策略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要做真正的HFT,你就必須要構造一個用高性能語言(如C++)編寫的內部交割系統。
說個我的親身經歷,以前受聘於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我們有一個十分鍾的「交易周期」,每隔十分鍾下載一次新的市場數據,然後根據這十分鍾的信息進行交割。這里用的是一個優化的Python腳本。對於任何處理分鍾級或秒級頻率數據的工作,我相信C/C++更理想。
在一家大型的基金管理公司,交割系統的優化通常不在量化交易員的工作范圍。但是,在小點的公司或高頻交易公司,交易員就是交割人,所以技術面越廣越好。你要想進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你的編程能力不說比你的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稟賦更重要,至少也同樣重要!
另外一個屬於交割系統的重要問題是交易成本最小化。一般地,交易成本由三部分構成:傭金(或稅收)、損耗與價差。傭金是向經紀商、交易所和證券交易委員會(或類似政府監管機構)支付的費用;滑動價差是你的預期交割價位與真實交割價位的差值;價差則是待交易證券的賣出價與買入價之差。注意價差不是常數,它依賴於市場當前流動性(即買單和賣單數量)。
交易成本是決定一個策略是高夏普比率且盈利豐厚,還是低夏普比率且極不盈利的關鍵。根據回溯測試正確預測未來的交易成本很具有挑戰性,你需要根據策略頻率,及時獲取帶有賣出價與買入價信息的歷史交易數據。
為此,大型基金管理公司量化交易的整個團隊都專注於交割優化。當基金管理公司需要拋售大量交易時(原因五花八門),如果向市場「傾瀉」大批股票,會迅速壓低價格,可能都來不及以最優價格交割。
因此,縱使遭受損耗風險,基金管理公式也會選擇使用演算法交易,通過「打點滴」的方式向市場出單。此外,其他策略如若「捕到」這些必要性條件,也能利用市場失效(獲利)。這是基金結構性套利的內容。
交割系統最後一個主要問題關繫到策略的實時性能與回測性能的差異。這種差異由多種因素造成,比如我們在「回溯測試」一節已經深入討論過的前窺偏差與最優化偏差。
然而,對於有些策略,在部署之前不易測得這些偏差。這種情況對於HFT最為常見。交割系統和交易策略本身均可能存在程序錯誤,回溯測試時沒有顯現卻在實時交易時出來搗亂。市場可能受到繼交易策略部署後的一場政變的影響,而新的監管環境、投資者情緒與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也均可能導致現實市場表現與回溯測試表現的差異,從而造成策略盈利性上的分歧。
風險管理
量化交易迷宮的最後一塊是風險管理程序。風險包含我們之前談論的所有偏差。它包括技術風險,比如所有在交易所的伺服器突然發生硬碟故障。它還包括經紀風險,如經紀商破產(此說並非危言聳聽,引發恐慌的明富環球就是一個例子)。
總而言之,它覆蓋了幾乎所有可能幹擾到交易實現的因素,而其來源各不相同。已經有成套的書籍介紹量化交易策略的風險管理,本人也就不再對所有可能的風險來源做詳細說明。
風險管理還包括投資組合理論的一個分支,即所謂的「最優資本配置」,涉及到如何將資本分配給一組策略、如何將資本分配給策略內不同交易的方法。這是一個復雜的領域,依賴於一些高級數學知識。
最優資本配置與投資策略杠桿通過一個名為凱利准則的業界標准建立聯系。本文是一篇入門文章,我在此不詳談其計算。凱利准則對策略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統計性質做過一些假設,但是它們在金融市場中並不一定成立,交易員因此在實現時通常會有所保留。
風險管理的另外一個關鍵成分涉及到交易員自身心理因素的處理。盡管大家都承認,演算法交易若無人為干涉,不太容易出現問題。交易員在交易時,稍不留神仍然可能會摻入許多認知偏差。
一個常見的偏差是厭惡規避,當人發現損失已成定局,其所帶來的痛苦,可能會麻痹人的行為,不能做到及時拋盤止損。類似地,由於太過憂心已經到手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可能賠掉,人們可能也會過早拋盤收利。
另外一個常見的偏差是所謂的偏好偏差:交易員太看重事件而非長遠地看問題。此外,當然不能落下「恐懼與貪婪」這對經典的情緒偏差。這兩種偏差常導致杠桿不足或杠桿過度,造成爆倉(賬戶資產凈值近乎為零或更糟)或盈利縮水的局面。
總結
由此觀之,量化交易是數量金融學中一個雖趣味十足但極其復雜的領域。我對這個話題的討論淺嘗輒止,文章就已經這么長了!我在文中三言兩句帶過的問題,已經有大量的相關書籍和論文出版。
因此,在你申請量化基金交易職位前,務必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調研,至少應當具有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的廣泛背景,以及使用MultiCharts、MATLAB、Python或者R程序語言實現的豐富經驗。如果應對的是更加復雜的高頻端策略,你的技能組合可能還要包含Linux內核修改、C/C++、匯編編程和網路延遲優化。
⑥ 請問,我如果能夠很熟練的使用交易開拓者軟體把交易想法寫成程序,那麼我好不好找工作
你編寫的程序 要通過實踐 能穩定盈利 那你就可以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
⑦ 在中國,做量化交易一天的工作是怎樣的
做量化交易一天的工作:
8:00~9:00: 打開交易策略,設置一些運營參數
9:00~9:30: 觀察策略運轉,確保沒有問題
9:30~15:30: 解決已有策略的問題並研究新策略,測試新想法
15:30~17:00: 分析交易記錄, 確定第二天的交易計劃
17:00~18:00: 運動
崗位職責:
分析金融市場(期貨、股票等)數據,尋找可利用的機會;開發與維護量化交易策略;提供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相應的技術支持;
崗位要求:
1.熟練計算機編程能力,熟練掌握至少一門編程語言,python優先;
理工科背景,具有良好的數理統計、數據挖掘等相關知識儲備,熟悉機器學習方法(分析科學問題和相應數據,建立模型和方法,驗證模型和方法,應用模型和方法並分析結果,改進模型和方法);
有處理分析大量數據的經驗,並能熟練選擇和應用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方法解決科研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良好的自我學習和快速 學習能力,有工作激情,喜歡金融行業;兩年及以上實驗室研究經驗或研發類工作經驗優先;
(7)量化交易如何找工作擴展閱讀
量化交易是指以先進的數學模型替代人為的主觀判斷,利用計算機技術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海選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多種「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
極大地減少了投資者情緒波動的影響,避免在市場極度狂熱或悲觀的情況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⑧ 應聘量化投資工作需要哪些技術
強烈的興趣
想做好一件事情沒有興趣也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不得而終,因此需要培養對投資形成強烈的興趣,每根K線的波動能夠刺激你的心臟隨之不斷跳動。
學習能力
量化交易是一門跨學科知識,必須有快速地問題解決能力和自學能力,懂得鍥而不舍不斷專研的試錯法。研究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學習能力。
編程
編程很重要,現在Python是標配,matlab、R拿來做量化的人真的不多。雖然不是做開發,但是基本的簡單編程知識還是要會。想學Python和Pandas,推薦Python基礎教程和《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想學編程知識,推薦《 代碼大全 》,這本書沒有什麼代碼,不要為名字所迷惑,不過如果想成為編程高手的話,看了絕不後悔。
看書一定要經典,不經典的書簡直就是浪費生命,這三本書如果不想買,網上電子版肯定是很多的,話不多說。
量化知識
很多程序員開始轉量化,但是金融知識和量化知識不夠。經典的重要性在此顯得更為重要,編程的書籍不看經典的我也能進步,可能會慢點,但是量化金融知識不看經典的書,那麼可能就會南轅北轍,甚至影響到投資的整個生涯,不對,走偏了的話,就無生涯可談。
投資的基礎知識,比如股票債券基礎知識,先來看看滋維博迪的《投資學(原書第9版)》([美]滋維·博迪(Zvi Bodie)
再來一本干貨,很多國內外研究生教程,介紹的更多的是衍生品,約翰赫爾的《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9版)》([加]約翰·赫爾(John C.Hull))
期權這么火,推薦 麥克米倫的《金融期貨與期權叢書:期權投資策略(原書第5版)》([美]勞倫斯 G.麥克米倫(Lawrence G.McMillan))
想知道公募基金大佬如何做股票?李騰翻譯的大作奉上,主動投資組合管理 創造高收益並控制風險的量化投資方法(原書第2版)
想知道私募基金怎麼搞交易的?交易中有哪些技巧?以及如何在量化中走彎路?推薦 范撒普的通向財務自由之路,這可不是一本關於財務分析、會計理論的書籍,真正理解了裡面的思想,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你就不會糾結。
現在中產壓力這么大,那麼多人有中年職業危機,想知道怎麼把交易當做全職?推薦 埃爾德以交易為生,他可是將自己如何轉行交易,並以交易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的心歷路程和盤托出。
英語
你可以不說英語、聽不懂英語,但最好是要看的懂英語,編程的原生環境是英語,quora、stackoverflow、github也是要求英語閱讀能力,要是想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做量化,那麼多paperarticle都是英語,讀不懂怎麼做的好?本來是談量化入門,但好像談到量化進階了。
交易
沒有途徑,實戰是最好的方法。確實不行,模擬交易也可以。
量化交易以思想為本,工具為用,路子不能走偏。
快速迭代
類似於實驗,都是需要成千上萬反反復復的檢查、測試。在此,講到了實驗的快速開發和迭代,那麼就順便給個傳送門:BigQuant - 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平台.,人生苦短,一定要快速迭代,縮短策略開發生命周期。因為你的想法上千個,可能只有幾個有價值。
⑨ 量化相關的工作方向都包含哪些呢
從大方向來說,量化方向包括 Q-quant 和 P-quant,前者主要研究衍生品定價和風險計量,後者主要研究程序化交易和做市策略等。前者是由銀行前台和中台招人,後者是由私募和基金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