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趨勢交易法如何實戰 趨勢交易策略
記得,創建兩儀交易法則的老大曾經強調:外匯交易盈利的方法,萬變不離其宗,順趨勢交易+足夠的安全邊際。
需要補充的是,順趨勢交易人人都懂,關鍵是如何找到安全邊際。
不要光想著贏錢,換個角度,想想怎麼保本。
B. 趨勢交易有哪些優缺點
趨勢交易顧名思義在趨勢行情中才會賺錢,如果是震盪行情就會虧損.
因為A股股票不能做空,這樣就變成了只能交易多頭趨勢.
行情就分為兩種趨勢行情震盪行情.趨勢行情又分多頭趨勢和空頭趨勢.
如果只做趨勢交易又只能做多頭趨勢.那麼在實際的交易時間中只有4分之1的時間做對.其餘4分之3時間都會做錯.
也就是說只有25%概率會做對趨勢.
但趨勢行情一旦做對了會有不小的收獲.就算只有25%的機會這樣的策略也是非常好用的,可以利用資金管理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把每次的虧損變成小虧,把做對了的25%變成大賺這樣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說簡單點就是分批買入,設置止損.
優點就是一旦做對了就是大賺.如果趕上多頭行情例如大牛市那一定賺得特別多.
缺點是要忍受長時間的小虧或者在空頭趨勢下的空倉.例如震盪行情要忍受不斷的小虧損.
這種策略比較適合能按照策略 按部就班執行的人使用.不適合主觀交易者.
下圖這種指標就是典型的趨勢交易指標.紅色多頭趨勢藍色空頭趨勢.
C. 交易中怎樣判斷是趨勢性行情還是震盪行情
每波行情都有高低點,簡單的來看,一個上漲趨勢的特點:高點上移,低點上移,就是每一波上漲的高點都比上一波上漲的高點要高;每一波上漲的低點也都比上一波上漲的低點要高
震盪行情就是,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價格區間之內來回波動,每一波的高低點位置差不多
D. 股市入場三種趨勢交易法
對於股民來說,趨勢交易無疑是技術分析中的主流。在一波上升的趨勢中,你選擇做多,正確的幾率會很大,失敗的幾率卻很低。這是趨勢交易的核心思想。當然,趨勢交易從思想發展為真正可操作的技術,需要許多細節的配合。其中,入場建倉是關鍵的一步。在此,介紹幾種常見的入場模式。
突破入場——最主流的入場模式
突破交易幾乎被視為趨勢交易的典範。這種在投資產品價格突破重要阻力位開始一波顯著趨勢時入場的交易模型,是在趨勢交易者中最流行的入場模式。
圖為一個很標準的箱體整理後突破的示意圖。而B點,也就是當價格突破了前期盤整區間上軌時,就是絕大多數突破交易者會選擇的入場點。
突破交易,毫無疑問是典型的趨勢交易。因為在B點出現之前,市場始終處於上下震盪的無趨勢階段,而這個階段是趨勢交易者最深惡痛絕並且不適合參與交易的時段。只有當前期區間上軌被突破後,我們才相信市場開始具有了趨勢,這時候就該是趨勢交易者入場的時候了。對於在B點突破時入場的趨勢交易者,一個典型的止損設置位則是在前期震盪區間的下軌處,即當趨勢轉變為向下突破時就離場。當然這是一種極為保守的設置方法,還有一些投資者會採用時間止損,即當市場出現B點後理應有快速上漲的過程以遠離前期的震盪區域,這才是真正突破的走勢,否則就有可能是假突破,就該離場。
就實際交易層面而言,突破交易最重要的在於操作簡單,執行容易。如果這的確是一個關鍵價位的突破,那麼未來價格應該會快速遠離突破位,這就要求投資者能夠盡快入場,從而降低持倉成本。國際主流的投資市場都支持止損單,以附圖為例,就是投資者可以設定當股價向上突破某個價位時以市價買入做多從而實現跟漲的示例,而券商的大型電腦肯定比個人投資者的盯盤來得靠譜,可以大大優化執行效率。很可惜的是,A股尚不支持止損單,僅有傳統限價單,雖然有部分委託軟體可以模擬這個過程,但是通過軟體模擬和由券商直接支持,畢竟還有區別,這可能也是為何突破交易在A股遠不如其他國際市場常見的重要理由。
不過,即使有券商的止損單配合入場,在那些快速波動的突破行情中,突破入場的入場成本往往不太理想,常常會出現巨大的滑點(預計入場位與實際入場位之間的差價),尤其是當倉位較大時,在流動性不足的時候甚至還會增大滑點,從而增加了成本並削弱了利潤空間。
突破前入場——必須預判趨勢
正因為突破交易在執行價格上會有所欠缺,所以有一些交易者就會選擇先行一步,不必等待突破,而是在市場逼近突破位時即附圖中A點處就入場。
這種交易思路,在優化價格執行方面無疑大有好處。由於市場尚未突破,所以A點本身就比B點低,更何況價格波動有限,這時候投資者不需要使用止損單去追趨勢,甚至可以利用限價單就獲得較好的入市價格,大的倉位也可以分散逐步入市,分散對於市場的影響——而且這時候是許多震盪交易者選擇在阻力位反向交易(附圖中即在A點做空),正好為突破前入場的趨勢交易者提供了大量的賣盤。
當然,選擇在突破前入場,就要面對一個重大的難題:預判趨勢。當逼近突破位時,這究竟是又一波震盪區間交易,還是新的向上突破契機?這需要投資者有所預判。所以,選擇突破前入場的交易者會藉助一些技術分析來輔助研判。比如在大格局下要求順勢格局,比如附圖若是一段上漲行情之後的盤整,那麼成為中繼行情的可能就很大——這意味後市正常應該是突破向上,這時候選擇在突破前入場,勝率比較高;又比如在微觀的格局下再次尋找上升中繼形態,有時候市場會選擇在突破位之前選擇在更狹小的區間內盤整,這往往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向上前兆。而且由於有了更狹小的盤整,我們可以設置相對較小的止損位去捕捉潛在的大幅突破行情,性價比很高。
回抽時入場——未必每次都會發生
雖然有大量技術輔助,但是再優秀的投資者也不可能做到能在每次突破前都入場,遭遇假突破的情況也不時發生。所以,有些趨勢交易者就會退而求其次,選擇突破後的回抽,即附圖中的C點時入場。
C點和A點類似,由於此時是回調,賣盤眾多,所以可以限價單獲得相對較好的入市價格,可以將大訂單分散分批入市。C點入市的最大優點就是這時市場已經證明了這是一波突破行情,投資者無需再揣測究竟是震盪還是突破,從而避免了可能的失敗。
當然,C點的回抽入場也有問題。第一個問題就在於,並非所有的突破均有回抽,尤其是短線的突破,往往是以大漲來取代回抽,這就使投資者喪失了大量的交易機會,不過在中長線中回抽還是極其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C點雖然已經確認了突破,但是若突破的幅度有限,依然存在轉化為B形反轉突破失敗、股價再次回到前期震盪區間的可能。
投資,是一門藝術。上述三種入場模式,各有利弊,沒有最優。關鍵在於,交易者能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和自己的交易系統結合,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
E. 交易系統中震盪和趨勢哪個好做
謝邀請!
兩個都好做!並無區別!
如果你對震盪行情或者趨勢行情能夠理解,那麼實盤操作中並不會感覺這個好做些,哪個又不好做些。
如果你對震盪行情或者趨勢行情能夠理解,那麼實盤操作中並不會感覺這個好做些,哪個又不好做些。
當然,並不否認有這個階段,有的人就是做震盪行情容易些,有的人做趨勢行情簡單些!
這是一個階段而已,有的人在從虧損到穩定的路上,喜歡做震盪行情,指標也以震盪類指標為主,那麼在實盤中,當行情不是單邊行情,屬於局部震盪行情時,就感覺好做一些。
這是一個階段而已,有的人在從虧損到穩定的路上,喜歡做震盪行情,指標也以震盪類指標為主,那麼在實盤中,當行情不是單邊行情,屬於局部震盪行情時,就感覺好做一些。
反之也是同理!
我認為,行情並無好做與不好做之分。只有理解與不理解的區別!就像一個優秀的拳擊手並不會說直拳好用還是勾拳好用!合適的就是好用的!
我認為,行情並無好做與不好做之分。只有理解與不理解的區別!就像一個優秀的拳擊手並不會說直拳好用還是勾拳好用!合適的就是好用的!
同理,行情也是一樣,你理解了震盪行情的做法就感覺震盪行情好做一些,你理解了趨勢行情就感覺趨勢行情好做一些!
同理,行情也是一樣,你理解了震盪行情的做法就感覺震盪行情好做一些,你理解了趨勢行情就感覺趨勢行情好做一些!
在這其中,還有一點,就是看不懂不做!
在這其中,還有一點,就是看不懂不做!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
歡迎您的評論,轉發!
請關註:悟空秘書,分享您的投資經驗!
請關註:悟空秘書,分享您的投資經驗!
F. 做期貨,震盪行情趨勢行情是不是操作方向正好相反呢
不一定是操作方向相反。
如果都是做反轉,震盪行情的低買高賣,也可以是趨勢行情的開倉位置,只是因為預期不同,平倉的情況會有所不同。按震盪行情平倉,那麼走到區間的另外一邊附近,差不多就可以平倉出場。而按照趨勢行情的策略,那往往還要繼續看行情是突破區間,還是回到區間另一邊,突破之後根據預期的位置或時間來平倉,如果回到另外一邊,那就再看情況止損。
如果趨勢策略做的是突破,那這種情況下的趨勢策略和震盪行情用的策略,在開倉方向上確實是剛好相反。高點突破那必然要開多,和震盪行情的高位做空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