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逆勢自動交易系統有哪些優缺點是什麼
自動交易系統,也指機械交易系統、演算法交易、自動交易或者系統交易,交易者可以建立一系列規則,包括交易入場和出場,一旦這些規則進行了編程,那麼電腦就能自動執行這些規則。進出場規則的根據可以是簡單的行情如移動平均交叉點,也可以是較復雜的策略,這時就需要用戶的交易平台或編程人員有更廣泛的編程語言基礎。自動交易系統通常都需要直接連接到經紀商的軟體,任何特定的規則都需要以經紀商平台的專有語言來進行編程。
有些交易平台有策略建立板塊,用戶可以從一系列不同的技術指標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功能,組成自己的自動交易規則。用戶可以設置訂單類型(市價單還是限價單)、什麼時候交易被觸發等功能,或者乾脆直接使用平台默認的設置。不過,有很多交易者選擇編程自己私人化的指標和策略,或者找一個編程人員來開發自己的系統。當然,這比使用平台默認的設置投入的精力更多,不過它的靈活度也更大,帶來的交易結果更讓人滿意。
一旦規則確立了,電腦就會根據交易策略來監管市場,找到買賣機會。按照設置的規定,只要進入了交易,一系列保護性止損、移動止損和盈利目標也就相應產生。在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一旦行情對交易者不利,那瞬間進出場交易可能就意味著你的虧損被控制在一定范圍還是無法挽回。
⑵ 金融交易行業,交易心態和交易系統哪個更重要
常聽到一些「大咖」大談所謂交易系統,態度居高臨下,語言高深莫測,理論雲山霧罩。交易系統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一套買賣的方式方法。專家們創造出五花八門的理論技術,建造了難懂的數學模型,編制出繁復的衍生體系,照我看來,目的只有兩個:1.顯示自己的高逼格,2.繞暈大眾,為少數人牟利。
亮:後世的專家太能忽悠,我還是種地吧
成功的金融交易本質上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低買高賣。圍繞買賣固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如何確定行情趨勢,如何確定買賣時間、點位,如何做好資金倉位管理,如何做好風險控制等。專家們給這套方法起了個高大上的名字,叫做交易系統。其實,大道至簡,搞那麼復雜,要忽悠誰呢?
主席用16個字就道出了游擊戰的精髓: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多少軍事院校畢業、受過高等理論教育的敵軍將領倒在主席馬下?
回到問題本身,人是情緒動物,行動由情緒支配。題主所說的心態重要還是方法論重要其實根本不算問題,倒推就好。
吐槽半天並非否定心態或方法論的重要性,而是告誡一些人不要沉迷於微觀世界裡的一些所謂理論卻不去察知時代的大方向大趨勢。世界要進入AI時代了,在金融交易各領域,個體的人能拼得過每秒幾萬億次運算的AI嗎?如果你有理論,AI比你更精通;如果你有紀律,AI比你更鐵血;如果比速度,人類更是差到姥姥家了。
我的建議是,金融交易這種專業的事,就逐步交給專業的機構去做。雖然當下還有散戶的一點生存空間,可你沒覺得這空間越來越逼仄了嗎?
大白話說 財經 ,我是斷斷斷水刀。歡迎交流切磋。
交易不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果,而是一個持續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沒有交易系統的時候,交易系統是最重要,有了交易系統之後,交易心態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交易系統會告訴你市場是什麼在交易的每個階段,由於交易閱歷的不同,實際上每個人對市場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的交易者覺得小周期波動才能賺錢,有的交易者覺得短期價格太隨機,只有跟隨長期趨勢才有可能賺錢,還有交易者覺得期貨市場就是一個賭場,交易者是不可能賺錢的,其實,盡管大家的觀察角度各異,但是仍然改變不了一個現實:大部分交易者要虧掉錢,少部分交易者會賺走市場的大部分資金。
市場經常說,交易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技術是基礎,只有在完全掌握了技術之後,才有資格去探討藝術層面的東西,否則你的整個交易就像是空中樓閣,根本找不到應該堅持的重點。
交易策略本身並不直接產生盈利或者導致虧損 ,而是交易者可以通過不同的交易指標形成的交易策略來界定市場波動的方向和空間,從而選擇開倉點和開倉方向,並且不同的交易者會因為不同的認知而選擇自己獨特的角度,形成自己獨有的交易方法。
當然,任何交易系統都會存在缺陷,這種缺陷同時也是交易者的認知缺陷,既然接受市場總是對的,那也應該接受交易系統存在虧錢的可能性和正當性,只要它能夠反映出某一類交易的期望值為正,那麼這套交易系統就具備了很大的盈利的潛力。
總之, 交易策略和交易系統最主要的作用是讓交易者明白,自己該賺哪一種行情的錢。
交易心態決定了交易最終結果一套合理的交易系統為提供了交易者提供了賺錢的可能性,而要把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則離不開交易心態的加持。
所有的交易理論和策略都有一個前提條件,是假設交易者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市場狀況總是可以保持理性。
這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交易者不可避免的會面臨心態中貪婪和恐懼的影響,這是與生俱來深藏於DNA中的人性,不可能完全拋棄,當然貪婪和恐懼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貶義詞, 適度的貪婪和適度的恐懼對交易來說也是必須的。
盡管人性的弱點不可能完全控制,但是交易者可以學會理性的利用規則來減少這種人性弱點的影響。
比如,在交易的時候,交易者會恐懼賬面盈利縮水,那麼就可以考慮分批離場的交易策略,而不要一味地強迫自己。
在交易的過程中,我們在提及交易心態的時候,總是會對應的提及交易紀律,只有心態保持平和才有可能完全執行交易紀律,否則的話,即使給你一套很不錯的交易系統也很難賺到錢。
總結:交易策略本身只是一種方法論,交易的能力不僅僅是理論總結的能力,更應該側重的是把理論完全用在實踐中的能力。
同時,交易系統與交易心態也是能夠相互影響的,一套好的交易系統能夠給自己更足夠的持倉信心,有了充足的信心之後,又能夠更完美的執行交易系統,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交易的時間越長,你會慢慢發現,交易越做越簡單,但是保持一個平和客觀的交易心態確實不容易。
金融交易行業中,交易心態和交易系統兩者都重要,但非要分出伯仲,我覺得交易心態應該為先。
交易系統應該包含科學的資金管理,有效的分析技術,良好的風險控制。最終目的是實現交易員的穩定贏利。很多不同的交易員都有自己一套不同的交易系統,但不是每一個交易員最終都是一個優秀的交易者,這其中當然的因素較多。但作為交易系統這個更多還是在量化上有不斷改進的可能。
對於交易系統來講,只要研究確定出來後,更多的就是去執行了,期間做到知行合一的去根據交易系統的設定去做了。重要的環節就是依據條件對交易信號的執行。但同樣的一套交易系統,不同的人去執行的話,必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這就簽到了不同交易者的交易心態問題了。
整個市場到處會充盈著貪婪和恐懼,如何去克服這些貪婪和恐懼就是必須有一個良好的交易心態。對於一個優秀的交易者來講,市場應該不存在牛熊之分,只有強大的心理才能克服各種貪婪和恐懼去執行不同的情況下的交易系統所發出的指令。例如股票的交易中,在上漲的瘋狂期即將尾期能夠克服貪婪止盈,在超跌的時候能夠克服恐懼去抄底獲得超額利潤。具體到兩市的超級大牛茅台來講,它能夠復權情況下從2014年的51.44元一路高歌漲到最高的1241元,期間也有大幅的震盪回撤,這就不是交易系統所能解決的問題,完全是一種交易的心態才能完成了。
在好比就是萬科的個人投資者劉元生,投資萬科從360萬起到成長10個億。這不是任何一個交易系統所能坐到了,這些都是交易的心態!
交易的心態就好比是成為帥才的必備,而交易系統是成為將才的必備。只有將帥齊心才能無往不勝!
交易方法和交易心態一直是交易中兩個相輔相成的分支,
在交易的前期和中期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更關注交易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技術上的聖杯是這個階段畢竟的過程,這是正常的交易人表現。
因為在交易前期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之下,你必須建立認識市場的框架,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是追求交易方法,比如進場點,出場點,加倉,減倉,止損,風控基礎,倉位模型這些都可以歸類到交易方法之列。
但很不幸的是,在這兩個階段無論你對方法有多深入的研究,都無法避免虧損的厄運,這不能說是技術問題,也不能說是心態不過關,真正阻礙盈利的腳步的更多的還是對於市場的理解,深入骨髓的理念問題。
所以說要說交易方法重要還是交易心態更重要,這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
阻礙你盈利的並不是交易方法,因為方法並不重要,你會學習很多方法,但是你很難找到屬於並且適合你自身的方法,這本身就是個選擇和哲學問題,並不是科學的問題。
因為大部分人很聰明,但恰恰聰明的人才真正不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回調和突破是個問題,順勢和逆勢是個問題,大周期的逆勢在小周期上確實順勢,大周期和小周期是個問題,總之交易方法上面為什麼遲遲不能突破,是因為你終究不了解自己的本性,無法面對本心所想甚至懷疑自身的想法,這是阻礙技術方法運用的最大問題。
這就是說找到交易方法不難,但是找到屬於自身的交易方法卻難上加難,因為知道和做到之間的距離差的是你對於自身的認識。
再來說一下交易心態,在交易之初誰都不會有好的心態,面對數字的變動,那是錢,是美金,不是什麼數字,說得簡單,能過錢這一關的人很少,這種人已經到了通過交易達到財務自由的階段,交易的一切都是本能反應,那是跨越技術和心態之上的一種境界,一種理解,在這里就不說了。
要擁有好的心態,現實很殘酷,那就是你需要虧到足夠多的錢,虧到你已經不在乎的時候,你的心態才會好,然後再通過自身的方法真實的賺到錢,你才能看透這裡面的東西,那時候才能真正意義上去談心態。
在穩定盈利的初期,即便你能以年為單位的穩定盈利,那時候的心態也不過是在有強大數據的數據作為支撐之下的一種條件反射行為,這個層面的東西還是停留在科學層面。需要足夠強大的心態,那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之後的狀態,絕不是之前。
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你不需要去談心態,你要做的是控制,需要的是理念的植入,並且是科學正確的理念,而非錯誤的。
什麼是正確的理念,已經談過很多次了,比如輕倉,順勢,加倉,截斷虧損讓利潤奔騰,止損,嚴格的止損和風控,都是大師們留下來的,我們不用去自創什麼絕技,那都沒有,技法永遠是停留在最底層的東西,好與壞,不值得討論。
有了正確的理念之後,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試錯,不斷通過頭寸去市場的互動讓市場行為去糾正你一切不切實際的想法,這個過程就是逐步鍛造心態的過程,讓你的交易定型,看清市場波動,看清止損的意義,看清頻繁交易,看清杠桿的罪惡,從而才能正確對待止損,對待市場,對待盈利回吐的逆反心態,這裡面說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從而讓你找到適合自己交易的那個點。找到屬於你的技術環節,屬於你的心態,這才是根本問題。
所以要說,方法和心態哪個重要,這個問題並不會有明確的答案,我說技術重要也好,心態更重要也好,該走的路必須得走,該虧的錢也必須虧,到那時候,心中自會有答案。
普通人投資贏利看心態,機構投資贏利看決策。
金融交易行業機構根本不需要心態,層層內控決策鏈條已經把人的情緒波動屏蔽了。作為普通人何談系統,系統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做的。
當我們面對談系統和心態的金融投資大神的時候,千萬要提高警惕,這可能只是騙局而已。網路常見的騙局就是介紹一些雞湯式的投資方案,然後就是拉人頭收會費。心態介紹就是暗示你虧損了要撐住,虧損是發財的必經之路。
高盛、摩根這些大投行並不是因為交易系統而厲害,而是他們掌握了大量基礎的交易數據。有了這些寶貴而海量的交易數據,這些大投行才能有更加趨向市場運動方向的決策和交易。
如果只是簡單的交易體系支持,所有的交易機構都可以擁有。體系只是整個交易的骨架,本身並不神秘也不產生決策結果。關鍵核心是數據和決策系統,數據流越龐大越接近實時最後產生的決策越適合操作。但是大部分是無法擁有這個數據,尤其是個人投資者也沒有能力去處理這樣海量的數據。
不管機構還是個人其實交易系統並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地方,機構更多的是一種內控監管機制。個人還是機構最大的區別在於決策的執行,機構由於有內控可以杜絕個人情緒波動。個人因為決策鏈簡單、情緒起伏波動大,決策執行隨機性很大。隨機決策是個人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管機構還是個人大部分贏利都需要看大勢。
這世界真的沒有什麼可以確保投資獲利的體系或者模型,否則很快就會被大家都採用而失效。不要迷信任何絕技,個人投資者的絕技就是有耐心,熬的住、耗的起。
這個問題問的很不專業,應該來說,好的交易系統是已經包括了包容了交易心態的。也可以反過來說,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了採用什麼樣的交易系統。
如果心態是渴望暴利的,那麼他一定會採用激進的交易系統,如果心態是穩健增長的風險業務型的,那麼他的交易系統是偏保守的。
所以一個好的交易系統,它應該是充分了反映的這種交易心態的。尤其是影響一個人交易心態最重要的因素是黑天鵝事件,而好的交易系統是能夠包括容納黑天鵝的.
如果一個人賺錢就很開心,虧錢就很沮喪,或者總是患得患失,這只能說明一點,不是心態不好,而是根本就沒有他的交易系統。
成功的交易員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而是建立於之前無數"失敗"的基礎上。他們的成熟經過長時間的市場磨煉,逐漸去適應不同交易環境下的市場價格波動。市場永遠不會簡單重復,任何交易員面對的交易環境也不可能是簡單的 歷史 重演。成熟交易員的成功就在於能夠較好地調整其交易策略,"以動制動",從而去適應市場變化。
首先,成熟的交易員都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交易系統。這個交易系統不是簡單的行情分析和交易,而是由市場結構分析、基本面分析或行情分析、資金管理、交易決策、離場決策(止盈止損)等構成的一整套系統。成功的交易系統在於擁有更及時、更全面地處理市場所出現的大部分信息並進行系統化的交易決策流程。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會以團隊的形式進行流程化系統管理,而相當部分成熟的個人投資者雖然沒有去模塊化這個流程,但也嚴格按照這個流程處理。
其次,成功的交易員一定有嚴格的資金管理體系。期貨交易的高杠桿決定了其高風險的特性,作為交易系統環節之一的資金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市場的主流觀點已把資金管理列為成功交易的三大重要原則之一,排名第二。由於資金管理方式並沒有唯一性,有些交易者偏好輕倉交易,有些偏好重倉交易,每種交易者都有成功的案例,無非所配對的交易策略不同而已。從筆者的角度,對於大部分交易員來說,輕倉交易為優先選擇。存活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盈利本身,活著就有機會去 探索 ,去成為10%中的一員。
最後,游離於交易之外,卻是交易過程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心態管理。它是交易的頂層管理,交易心態的變化會導致整個交易決策流程的改變,從而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度,大概率地改變既有的結果。成熟交易員與普通交易員也許使用類似的分析模式,但是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很大部分是由於心態管理和資金管理出現偏差所導致的。
比如,隨著連續交易的成功或失敗,普通交易員的自我膨脹心態或自我懷疑心態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其既定的交易策略,從而改變整個交易決策系統,引發了預期外的風險並導致了失敗的交易結果。而成熟的交易員能夠保持穩定的心態,很少受到交易外的因素影響,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交易決策,這樣就能保證整個交易的流程處在可控范圍之內,實現大概率的預期內的結果。
交易心態和交易系統一樣重要,心態是根基,系統是脈絡,心態+系統+交易的紀律,才能做好交易。
1,心態,不急不燥,不頹廢,有自信,這是一切的基礎。
由於交易大多是自己操作,而自己操作的話可能就會有一個自我寬恕或自我不寬恕的心態在裡面,這是做不好交易的。
當每一次交易之後,要進行反省;然後找到對的地方和不對的地方。
2,系統,每一種交易標的,總有適合它的方法,在買點買入,在賣點賣出。而買點與賣點,就是你交易的系統。
3,紀律,在買點買,在賣點賣,這就是紀律,無紀律,不成功,在心態和系統都擁有時,還需要一個紀律來規范自己。
有一句話是:交易前忙忙碌碌,交易時戰戰兢兢,交易後坦坦盪盪。
與你共勉。
作為曾經的操盤手,我來跟大家說說我的心理歷程。剛開始進入外匯交易的時候,我的領路老師教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心態和心理素質訓練,一再的告誡我不要受情緒控制,制定好止盈止損,然後再下單。
但是吧,看了幾個關於什麼蠟燭形態,MACD,布林曲線的教學視頻之後,小手數的做了幾個盈利單之後,自信心一下就膨脹起來了。甩開了老師的告誡開始研究自己的交易系統。時間不久,別說還真琢磨出點道理來,大盤上做了幾單互有賠賺吧,總體上還有點小盈利。
結果大家估計已經猜到了,後來爆倉了兩次之後已經沒有了翻身的機會。對這個問題感觸挺深的。
金融交易行業,大家要有個思維,這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市場而不是賭場。交易的心態也一定要是「交易」而不是賭博。失去交易的心態那就不要在繼續做了,繼續做你就是拿錢去賭了。放心,一到這個狀態不爆倉是不可能的,這也是在交易市場上「二八定律」最主要原因。
那交易系統到底有沒有用。肯定是有用的,這個系統的搭建都是經驗為基礎的,世上沒有百分百對的事,但是我們能通過經驗總結盡可能的將勝率提高,達到百分之五十就是虧點點差,百分之八十就是盈利狀態了。交易系統必須得有。
我的觀點是,每一次做單,交易心態在交易中所佔比例要高於百分之七十,而交易系統要低於百分之三十。每一次入手做單,把把心態調整好,然後運用自己的交易系統下單,這樣會有效的提高勝率,保持持續盈利。
⑶ 期貨的交易系統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
期貨的交易系統,就是一套可執行的買賣操作規則,明確了買賣平倉的條件。
表面上看只是買賣平倉,但是交易系統背後,包含了很多內容。表面簡單,內核復雜。
比如買賣什麼品種,首次開倉買賣多少,是否需要加減倉位,什麼時候或什麼平倉了結,最關鍵的一點,為什麼要這么規定?
只有這些規定明確,並且很清楚為什麼要這么定規則,才有可多長期執行交易系統,也才有可能通過系統化交易,實現期貨長期盈利的目標。
⑷ 如何執行交易系統規則
其實這個問題是個階段性問題,做久了基本不考慮執行力的東西。就好比開車,開久了,心中肯定有交規,但是不會刻意去想要遵守交規。基本是看盤,選好點,直接就下單,覺得不對就出來。腦子里肯定是有一個大致的規則和體系,在哪裡開倉,在哪裡平倉,但是不會去考慮執行力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在系統交易階段才會有的問題。
不過執行力的問題是交易中一個繞不過的坎,至少我是從這里過來的。從開始一天一單做定式交易,再到做一個星期,半個月,再到最後兩個月,全是定式交易。再過度到現在的靠感覺交易。至於具體怎麼提高,我覺得要從很多方面著手,單單抓住一方面肯定是不全面的,會出現俺這葫蘆起了瓢,剪不斷理還亂的抓狂感受。對期貨市場和期貨交易的認識,大體可以分為幾個階段:1,簡單的戰術及實施。(屬於隨意交易和情緒化交易,狹義的執行力就在這一個層級和第2層級)。2,系統交易,策略設計。(這個層級最強調執行力)3,對市場價格運行規律的把握(3是價格運行的表象,能理解到3應該不會虧錢了,這一層可以近似理解為盤感)4,對期貨市場本身的認識,也就是對期貨市場的所有參與者和相關者的總體認識。也就是對期貨本質的認識。(期貨是人創造的,期貨市場也是人創造的,價格也是人創造的。理解一下。)5,對自己的認識。(人與期貨的和諧,人和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1,2,3基本屬於自然科學的范疇,屬於現實的,能觀察,能感知,可量化的范圍。(但是相對於傳統的實業,1,2,3都算是很抽象的了。金融行業確實很玄幻,呵呵)4和5屬於形而上的階段,屬於思想和哲學的范疇,就是社會科學的范疇,特點是看不見摸不著,必須靠感知和覺悟。整個這個體系是一個長鏈條,缺一不可。所以我們單單從狹義的執行力這一層面,也就是戰術層面去解決執行力的問題,基本是無解的,原因就不詳細分解了,大家自有體會。嘴上說一萬遍:我是個殺手,我沒得感情。但是就是下不了手,很無奈啊。。
大多數人基本都是接觸期貨都是從第1階段開始。首先作為一個懵懂的新手,開始肯定是學習一些技術,或多或少的金融知識,然後預測漲跌,開始操作。一般是虧少賺多,多數人就陣亡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還談不上執行力。然後一部分人有所覺悟和感知,開始接觸到策略設計,然後進入交易系統階段,也就是第2階段,設計交易系統或者交易策略。這個階段的人,特別喜歡嘲笑新手,覺得自己掌握了交易系統,就掌握了屠龍技,其他人都是個菜,我也曾經這么想過,覺得一技在手,天下我有,期貨就是這么簡單。再這個階段執行力問題就會出現了。
那麼仔細講一講這個階段,因為多數人都卡在這里,虧虧賺賺,但是資金就是上不去。收益率比肩巴菲特,生活還是接近殺馬特。交易系統的優點是直觀,可量化,可重復,讓我們在波動中有了一跟定海神針,不會被波動打亂我們的思維和節奏。缺點在於收益率低和不確定性。收益率來說,交易系統很難產生很高的收益率,這點不用說了,至於那些電腦測試收益無數倍的交易系統,實盤試試看吧。交易系統最好的施展空間是在短線和超短線,就是高頻量化,通過大量的交易,即使是很小的勝率差和收益率,都能無限的放大。在中長線,並不會產生很高的收益。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第二個原因,不確定性。你無法明確知道在這個點位的勝率,就沒辦法增加倉位,只能是全程輕倉。不確定導致輕倉,輕倉導致收益率低。當然如果資金量大的話,一般的收益率仍然可以有很大的回報。問題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幾萬塊,十幾二十萬來做的期貨,低收益根本無法生活。最後資金量起起落落,做個三五年資金上不去,心氣也沒有。要麼變成了期貨老油條,啥都懂,就是不掙錢。要麼就出現了乾脆賭一把,重倉下來自己的控制力不足,基本成不了,最後又是悲劇收場。又反過來埋怨自己沒有執行力。這個過程我打字都很難受。不寫了。
怎麼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任何問題不可能在創造它的意識層面解決。-----愛因斯坦
執行力的問題,是產生於交易系統層面的。你在交易系統這個層面去解決交易系統的問題。就像用手把自己抬起來一樣,試一試,仔細想一想吧。技術上:修改參數,變換指標,換均線?行動上:喊口號,甚至體罰,剁手?千足蟲也經不起剁的,兄嘚。人家掙十億八億幾百億像這么搞,早死八百回了。
要解決執行力的問題,必須向上一層進階。就是第三階段,對市場價格走勢的判斷和理解,也就是3階段。這個階段可以看成是淺層次的覺悟,已經接近思想階段,但是還是著眼於直觀的看見的,比如盤感,形態,品種的強弱,聯動,但是基本都是跳出了死的機械的定式,轉向了對市場更高一級的理解階段。在這個階段容易打出很多妙手,比如一波行情直接從啟動點抓住,一波翻倍。簡單點的特徵就是能感知行情的變化,通過感覺趨利避害,抓住對自己有利的階段,規避不利的波動,然後通過2階段形成的一些定式盈利。可以看成是超越了定式的系統交易。但是這個階段也有很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真正從本質上去理解價格波動背後的實質,全是自己的感覺,沒有理論支撐。因為某一次或者幾次的失誤,很容易對自己的產生懷疑。也就是感覺對了就翻倍,感覺不對,幾次下來就腰斬。這時候就會要麼退回2階段,保一個基本盤。但是退回去,因為自己有了主觀思維,再做定式,會很難受,也很煎熬。要麼就是賬戶起起伏伏,最後也是不了了之。但是到了這個階段基本是不會跟其他人說得太多了,逐漸的沉寂。那麼這個階段還存在執行力的問題么?有,但是已經很少了。一般不會再去覺得是自己執行力不行就怎麼怎麼樣,不會再埋怨自己,再去剁手了。因為這個階段的重心在於什麼?判斷。因為對於市場有了自己的判斷,而且很多時候都是成功的,因此也有了一定自信,肯定不會再去糾結於自我。所以,執行力問題,在這個階段就已經基本不存在了,至少已經不是重點和障礙。
捋一下邏輯關系,
2層,對市場規律把握不大,單次無法判斷,所以用系統,重點在執行。
3層,對市場有一定把握,所以不拘泥於系統,重點在判斷。
2階段有點像機器,3階段才真正的像是操作。很多人把2階段當成期貨的終極,不能完全說錯。如果機器能做到極致,也是了不得的,也是人類技術的巔峰。但我只說主觀交易。
3層要想更近一步,擺脫賬戶和心理的起伏,達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必須進入4階段,必須加深對於期貨市場和市場參與者的理解,而不是沉迷於價格波動,價格運行模式這些表象。必須從源頭上理解波動背後的人性規律。也就是多問為什麼?為什麼會產生波動,為什麼這一點會產生大波動,背後的實質是什麼?這個階段不存在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區別,基本面和技術面甚至消息面都是一體的。技術面反應了所有參與者的行為,基本面讓人趨利避害進而影響價格,消息面也會影響人的行為,短期的漲跌也是人的情緒的疊加,強弱表達了參與者的預期的偏向,聯動體現了人對價值差異的敏感。所有的一切都是相通的,都會落到一個最最基本的個體,每一個參與者身上,每一個在電腦的鍵盤上開倉平倉,或者准備這么做的實實在在的人身上。透過價格的漲跌背後,是無數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形形色色的人。這也是我說的,人是第一位的的原因。所有這一切,歸根到底是人性,把握住了人性,也就把握住了市場。
4階段最主要的特徵就是:操作有定式,判斷無定法。有主觀傾向,無具體觀點。很多朋友老是問我這個品種怎麼看,那個品種怎麼看,我用眼睛看,還能怎麼看。因為不需要去怎麼去看,讓子彈飛,該來的終究回來。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理論基礎,需要多讀最最基本的社科書籍。某一天你會發現,每一本經典著作,都能在期貨上找到完美的詮釋和註解,期貨市場就是整個世界的微縮版。會感嘆各個大牛對人性對社會對世界的論述是那麼的犀利和精妙,會為其中的章節拍案叫絕。這個時候雖然有虧有賺,但是你的信心無比堅定,錢是會來的,因為人性。
這個階段才是真正的做期貨。從對世界的看法,對期貨的看法,期貨的戰略,戰術,盤感,盤中的執行,再到最後的結果,連成一線,融為一體,就像一個完美的藝術品一樣,讓人不得不愛上期貨市場,愛上期貨交易。市場啊,市場啊,生我養我的地方。
4階段的關鍵詞就是人性。某一天你會發現,你能理解人性多少,你就能走得多高。這個階段的提升關鍵是對人的好奇,對人性的好奇,對整個世界的好奇。有種說法是期貨做到一定層度就會超脫,就會成為不一般的人。我感覺恰恰應該是,要成為真正的一般的人,能理解人的人,能感知人的人,能包容人的人,才能把期貨做得很好。也就是有一顆同理心。我們做期貨的初衷大多數都是想掙錢,這是物質需求,想證明自己,想成就自己,想脫穎而出,出類拔萃,這是心理需求。但是這些初衷恰恰是限制我們發展的最大的障礙。我們過多的在意自己,在乎自己,反而看不清楚我們自己。我們看不到來時的路,前面的路,看不到周圍的人,更看不清楚期貨市場。我們應該修正自己的看法,放低自己的位置,才能看到自己,看到真正的自己,真實的不完美的自己。這就是第5個階段。
第5其實是對自己的要求,通過期貨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發現了自己心理的障礙,自己的陰暗面,自己的懦弱,自卑,膽怯,貪婪,恐懼,虛榮。知恥而後勇,通過不斷的理解市場,理解市場中的人,進而不斷理解自己,修正自己。無論是和家人相處,和朋友相處,其實適合期貨市場相處是相通的。通過市場的歷練,學會了在市場中和千萬人相處,修正了自己,最後讓自己能物質上滿足,進而讓周圍的人過得更好,讓更多的人得利,讓自己更好的跟更多人相處。這樣的人生才是值得回憶的。
回復一下全貌。
1階段就是隨意判斷漲跌,追信息,操作隨意,最後被市場淘汰。
2階段用系統,重執行,可持續可重復,資金和心態提升緩慢。
3階段重感覺,輕理論,執行潛移默化,有定式,無定法,有大賺有大虧,難穩定。
4階段有理論,能見人性,經驗充足,執行力,方法和定式不為重點。賺大錢多在這個階段。
5階段主要是修正自身,反求諸己。
-----------好像有點偏題,不過是肺腑之言,勿怪
分割線
對了,還有一點。
現在我感覺真正要把期貨做好,要不斷把自己以前的東西推倒,再重新建立新的交易鏈條。
比如從開始只有1,就是隨意交易。
從1進階到2,就是系統再加執行。
進階到3,就是3+2,判斷+定式+執行。
進階到4,就是理論+判斷+定式+執行。
進階到5,就是價值觀+理論+判斷+定式+執行。
4和5不容易掛,是因為價值觀和理論是非常穩固的東西,再牢固的地基上蓋的樓不容易塌。2和3都比較容易掛,2是只有技術,沒有支撐。3是只有經驗和技術,沒有支撐。1肯定必死。4和5的思維鏈條都是很長的,而且理論和價值觀都是比較玄的東西,要真正從心裡堅信,才不會崩塌。心裡真正確信什麼,才能得到什麼。確實是信者得。為什麼4階段就能掙錢還需要一個5階段。因為4階段需要動腦子,腦子確實能想清楚,但是心裡還是要打鼓,這種屬於不可持續發展。一旦腦袋發熱,還是有掛的可能。還有身體上,長期用腦也是不可持續發展的,屬於高能耗的路線。掙錢是能掙錢,但對身心都不利,屬於以身換錢。只有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放棄自己,擁抱信仰,把腦子所想轉化為心裡所信,才是真正的大成,這個點不知道多少人能GET。所以5主要是要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有堅定信仰的人,有自己完備價值觀的人,主要是和自己心中的那些時起時伏的閃念,私念做斗爭。4求於外,5求於內;4有信心,5有信仰;4有為,5無為;4動腦,5修心。狀態上有明顯的區別。
⑸ 很多人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系統,為什麼還是不斷虧損呢
在匯市中,交易系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擁有一個良好並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好處顯而易見,它能給交易者帶來相對穩定的盈利,也能減輕交易的壓力。但很多已經擁有交易系統的交易者確有這樣的苦惱和疑惑:自己建立了交易系統,也執行了,為什麼大部分交易還是虧損?匯查查做了以下總結:
金融市場一刻不停地在發生變化,因此你的系統到下一次金融市場發生變化之時還能不能依然非常有效我們無法得知。我們沒有辦法預測市場行情,世界在不停變化,我們要在這個市場上長期生存的唯一方法就是學會時刻與各種可能性共存。
很多交易者沒有注意到或者刻意忽略:那就是交易系統無法擺脫交易者的情緒所帶來的影響。很多交易者認為使用交易系統就能擺脫交易情緒,從而在交易中很少犯錯,使得交易者更加專業。
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交易者一直關注著自己的盈虧,不可能沒有情緒上的波動。這種情緒的波動還會傳遞到交易系統上,我們不得不說有些交易者創建的交易系統,規則就是盡量讓交易結果滿足自己的期待。
交易系統它能減少風險,這是事實,但是具體情況還是要看系統本身。
好的交易系統通常都很簡單,簡單的系統容易進行驗證,容易編程。但是,簡單的另一端是會增加風險。過於簡單,交易系統沒辦法完全模擬金融市場的復雜性,遇到突發的、不適應簡單系統的狀況可能就出現消極結果。
當風險或者不確定性增加時,比如英國脫歐事件、全球疫情爆發,就要試試關閉系統。
一個交易者創建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但是到真實交易的時候,可能行為就偏離了。
匯市信息訊息萬變,因此世界上沒有一個絕對萬能的完美交易系統。而且多數交易系統都是失敗的。只不過有些失敗的過程是緩慢的,一點一點被淘汰。
比找到完美的交易系統更重要的是,一直在追求完美系統的路上。比起追求完美系統,找到有明顯優勢的交易系統,然後結合自己的交易技巧來加強其整體表現,才是更重要的。
交易系統不是萬能鑰匙,要不斷調整完善
總而言之,交易系統不是萬能鑰匙。 建立交易系統,然後堅決執行,其主要作用是守住交易的下限。交易系統並不會提升收益上限,想要提高收益上限,需要提升自己的交易能力。
因此沒有一勞永逸的好事,想要讓交易系統活下去,交易者首先要動起來,不斷調整不斷更新,才能使自己的交易系統長久地生存在殘酷的金融市場中。
⑹ 交易系統真的有用嗎
交易系統只是一種盈利可能性大於虧損的策略,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做到這點,但是關鍵在於交易的執行
⑺ 金融交易行業,交易心態和交易系統哪個更重要
在,交易中,心態和交易系統是相輔相成的,兩個要素缺一不可。
所謂交易系統,即一套完整的交易規則體系。一套設計良好的交易系統,必須對投資決策的各個相關環節作出相應明確的規定。交易系統的特點在於它的完整性和客觀性。它保證了交易系統結果的可重復性,還可以幫助投資人有效地控制風險。
那麼,一套完整優秀的交易系統又由幾個核心內涵組成?
在交易系統沒有出現可交易時機時,心態如何擺正,並且做到行與心合一,是保證交易系統能夠發揮作用的首要條件。如果有一套很好的交易系統,但心態急躁,無法忍耐空倉或者無法抵禦持續飈升強行介入,最終脫離交易系統控制導致的失敗,就不能歸咎於交易系統失敗,是心態失敗導致了交易失敗。因此心態是最重要的,心態決定交易系統的成敗。
不同的資金起點,有不同的得失。如100萬與3萬,年收益一倍,其交易次序是一致的。但掌握100萬的個體,將收益目標降低到年50%,其收益仍遠高於3萬;此時對其心理和技術的要求就會大幅度的降低。
因此,不同的交易系統會呈現出不同性質,100萬的個體很有可能看重中線交易系統,3萬的個體很有可能看重短線交易。
市場獲利模式就三種,超跌反彈、高拋低吸、強勢追高。
1、超跌反彈,超,超到什麼程度必反?彈,彈到什麼程度必跌?
2、高拋低吸,高,高到什麼程度為高?低,低到什麼程度為低?吸,吸是一次還是多次?
3、強勢追高,強,什麼時期可以追,什麼時期不能追?追,高到什麼程度還可以追?
超跌反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析基點,那麼,定義這個「超」,就可以採用歷史統計來實現。例如,高點下降超過60%,並且在形態、成交量分布等都達到適當, 那麼這個「超」,就是必反的定義。從形式上它應該是某種通道的產物,達到通道的上軌,拋出,達到通道的下軌,低吸。
在交易系統出現信號時期,因為必然存在不確定性,就需要資金管理來將不確定性降到最大可控程度,這個並不是技術交易系統的內容。
假設,一個可以達到70%成功率的技術交易系統,如果加入資金管理,可以提升到80%,那麼,這個技術交易系統的成功率就是80%,而非70%。
在交易系統出現信號時期,交易介入。後市趨勢跟蹤系統是否有轉市的可能存在,如果存在,即立刻止盈。
因此,好的交易系統,還應該有一個配套的趨勢跟蹤系統,以決定趨勢的終結,讓利潤得以奔跑起來。
當交易系統沒有信號時期,是否能夠達到空倉所需要的心理素質,這也是決定交易系統成敗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以清晰看到,技術交易系統只是交易系統的一個部分,而不是全部。當技術交易系統出現信號時期,並不是系統在做決策,實際上是人在綜合做出行為決策。一份好的交易系統,包含了心態、技術、要求、忍耐、控制等等。所以,交易系統是綜合分析系統,來解決在正確的時機、選擇正確對象、進行正確的行為的決策系統。
⑻ 證券交易所的運行系統包括哪些子系統它們各有什麼作用
證券交易所的運行系統包括:交易系統,主要作用是組織證券交易;結算系統,為證券交易提供結算、交收和過戶;信息系統,實時發布每日證券交易的行情信息和市場信息;監察系統,負責證券交易所對市場進行實時監控職責。
⑼ 《自律的交易者》讀書筆記(四十三)你為什麼不能堅決執行交易系統
【你為什麼不能堅決執行交易系統?】
要想成為成功的交易者,完美地執行交易是最難的。發現市場中的機會很容易,行動就比較難了。這里有幾個原因,要想了解這些原因,你需要了解交易系統(確定未來買賣機會的任何方法)的本質,你還要了解交易系統和市場之間的關系。
優秀的交易系統長期下來都是賺錢的,很多優秀的交易系統已經被公開了很多年,但是賺錢的交易者並不多。交易系統的問題在於:市場的走勢千變萬化,交易系統只用特定的方式來定義市場行為。對於市場下一步如何走的概率,交易系統機械地減少了人類行為特點的影響。市場有無數個可能,交易系統只捕捉有限的行為特徵。對於過去出現過的模式,也許這些模式會重復出現,也許不會重復出現。因此,不到最後,我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模式是否真的有用。人們對於不確定的事總是有很大的心障礙。
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能接受風險,但實際上都想要確定的結果。當交易時,每個人都不想虧損,每個人都認為這筆交易會賺錢,實際上所有的交易系統都會有一定比例的虧損。所以我們很自然地想確認賺錢的交易,想迴避虧損的交易,很難逃避這個誘惑。
資深的交易者都明白,想超越自己的交易系統只會讓自己感到超級郁悶。有時候系統給出的信號和你的邏輯分析完全相反,有時候系統會證明你的邏輯分析是錯的,有時候你採用了系統信號,結果又虧錢了。你要明白,交易系統並不是讓你拿來猜的,它的信號不是絕對的正確。交易系統只是通過分析過去的數據從而給你一個有概率優勢的可能的結果。
和交易相比,因為賭博的結果是隨機的,所以就很容易接受風險。在賭博時,你知道結果是隨機的,所以你不會去預測結果,因此,如果賭博時輸錢了,你不必承擔責任。然而交易的結果不是隨機的,交易者根據自己的信念和期望進行交易,從而導致了價格波動,創造了機會和結果。每個交易者根據自己的信念參與交易,從而也影響了結果。因為交易者的行為是集體性的行為,他們行為的結果就不完全是隨機的。如果交易者對市場沒有自己的看法,那他們為什麼要證明自己比交易系統聰明呢?
隨機事件的結果不必讓你負責任,交易時則要對結果負責任,這很難避免。要承擔的責任越大,你的自尊承擔的風險也越大,你就很難去參與。在交易時,如果你考慮不周,你就會責怪自己,而能讓你考慮不周的事物太多了。
另外,你在交易時信息滿天飛,你根據某些信息對未來有一定的期望,但是你的技術交易系統並沒有考慮到這些信息。如此一來,信息告訴你的結果和交易系統告訴你的結果是矛盾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很難去執行技術交易系統的信號。人們沒有用概率思考的習慣——我們從小到大並沒有學過如何用數學公式來分析大眾行為的概率。
要想正確地執行交易系統的信號,你要在你的心理框架中加入兩個概念——用概率思考,把系統的數字和行為聯系起來。不幸的是,只有通過實戰我們才能學到這些知識。大部分交易者在使用系統時,如果遇到了連續2 -3 筆虧損,就對系統沒信心了,但這是正常的現象,大部分交易系統都這樣。這就會讓人陷入兩難之中。如果你不相信它,你如何會採用它?除非你用它實戰了一段時間且內心已經接受了,否則,你是不會相信它的。正因為這些原因,我認為在執行交易時必須做到自律, 這樣才能形成完美的執行力。
⑽ 為什麼有了交易系統卻依然虧損
為什麼有了交易系統卻依然虧損?因為交易系統不是萬能的,當然,有一個良好的交易系統會給交易者帶來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但只建立交易系統還不夠,有幾下以個原因可能引起交易者產生虧損,首先交易系統並不能夠預測極端復雜多變的市場情況,由於金融市場始終發生變化,因此一個交易系統可能在某一段時間是有用的,到了另一個市場環境就失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交易者如果還依照原來的交易系統做交易就會產生虧損,其次,交易會受到交易者自己情緒的影響,雖然交易系統是剛性的指標,可是如果一名交易者始終關注自己的盈虧,就可能產生情緒波動,從而並不會按照交易系統的指示來做產易,那就難免產生與交易系統背道而馳的交易,最終產生虧損,其次,交易系統有時也會增加交易風險,由於市場可能存在突發情形,交易系統會給出一些錯誤的交易信號,有時就需要交易者冷靜人為的分析下市場情況,不能盲目只以交易系統做為全部參考做交易。交易者需要知道,股市裡並不存在著完美的交易系統,交易系統並非萬能,交易者始終要根據市場變化不斷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和交易理念,才能讓自己在金融市場避免損失更多獲利以及更加良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