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朝主要的流通貨幣是什麼
清朝從順治時期開始造順治通寶,一共有五種樣式之多,一種是順治時期元年造的,很像仿古一樣的幣,正面寫有順治通寶,背面什麼都沒有。然後沒多長時間就造了第二種幣,正面也是順治通寶,反面是雕刻的漢字。第三種是順治10年造的,一厘錢,反面鑄有一厘和錢居明。第四種和第五種幣都是在順治時期年間造的,正面是一樣的,反面有滿文寶和滿文的局名。
清朝銀元
清朝的銀子可以分為道光年之前的,還有道光年之後的。清朝的銀子有非常多的樣式。官府的銀兩大多類似於船。重量主要分50兩和10兩。一直到1932年民國廢除了銀兩改成元之後,銀兩才正式的退出市場。
清朝紙幣
清朝發行過三次紙幣。一個是清朝順治時期發行順治鈔貫,二是咸豐時期發行的紙幣大清寶鈔,官票和當地機構發行的。三是也是當地金融機構發行的紙幣,在光緒時期。
清朝銅錢等於最底層的消費用幣,外圓內方。這種就是現在的1元硬幣。銅錢之後是銅板,銅板印有「元寶」「重寶」,這種等於現在的現在幾十元錢。銅板之後便是銀元,主要是看銀元的面值,大約等於現在的100塊。銀元之後是銀子,銀子之後便是金子。從收藏價值上從價值來看,不同年代發行的根據稀有的來決定價值。康熙、乾隆是時期當時比較有錢,就沒多大價值,後來賠款多了,國庫就沒錢了,這個東西就值錢了。
B. 大清同治皇帝錢幣值多少錢
清代同治皇帝的錢幣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祺祥通寶(同治皇帝剛當上皇帝的年號,只存在69天),便宜的也要幾萬元,貴的十萬元以上,祺祥重寶也是這個價;二是同治通寶,有一定存世量,普品10元左右,比其它晚清錢幣稍貴,不包括宣統通寶,同治重寶幾十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