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交易市場 > 碳交易量怎麼計算

碳交易量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2023-01-21 23:46:37

⑴ 碳交易的配額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的

碳交易的配額是用歷史排放基數,目前大部分城市使用這個方法。
按照試點企業2009年至2012年排放邊界和碳排放量變化情況,選取方法如下:
2009年至2011年期間排放邊界未發生重大變化的企業中(重大變化指企業新上或關停主要生產系統、動力設施):碳排放量相對穩定的,取2009年至2011年三年排放數據的平均數;2011年相對2009年碳排放量增幅超過50%的,取2011年排放數據。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企業中:2009年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取2010年和2011年排放數據的平均數;2010年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取2011年排放數據;2011年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取補充盤查後的2012年排放數據;2012年排放邊界發生重大變化的,取邊界變化後經補充盤查的2012年內連續穩定生產月份的排放數據所推算的全年數據。
l 先期減排配額試點企業如在2006年至2011年期間實施了節能技改或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且得到國家或上海市有關部門按節能量給予資金支持的,可獲得先期減排配額。先期減排配額量依據其獲得資金支持的核定節能量所換算的碳減排量的30%確定,在2013至2015年期間,按每年10%分3年發放。節能量與碳減排量的換算系數為2.23噸二氧化碳/噸標准煤。
l 新增項目配額對試點企業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投產、年綜合能耗達到2000噸標准煤及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可申請新增項目配額。新增項目配額量根據項目全年基礎配額、生產負荷率及生產時間確定。

⑵ 碳交易的解釋是什麼

碳交易是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的統稱,在《京都協議書》要求減排的6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為最大宗,因此,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為計算單位。在排放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從而具備了商品屬性。

簡介

能源結構優化,新的能源技術被大量採用與發展中國家能源效率低,減排空間大,成本低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直接導致同一減排量在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成本,形成了價格差。從而產生了碳交易市場

深圳市於2013年6月18日啟動全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拉開了序幕。同時,深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個人投資者開放,為全國人民打開了新的投資渠道。為方便全國各地關注碳排放交易的機構和個人,開設了「足不出戶,異地開戶」的服務。

⑶ 碳交易怎麼交易

配額交易流程

1、配額劃轉:賣方登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系統,將配額從上海市碳排放登記注冊系統的管理科目劃轉至交易科目。

2、入金:買方進入交易系統或結算銀行提供的其他通道(網銀),將其銀行資金賬戶轉入上海環交所結算專用資金賬戶。

3、交易:買賣雙方通過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系統進行交易,買方買入賣方的配額。

4、日終清算後撥付。

5、出金(T+1日):賣方企業賣出配額的資金從上海環交所結算專用資金賬戶轉至企業資金賬戶中。

6、配額劃轉(T+1日):買方企業登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系統,將買入的配額從交易科目轉至管理科目。

CCER交易流程

1、賣方登錄國家自願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registry.ccersc.org.cn),將需要交易符合條件的CCER從自己的交易賬戶轉入到上海環交易所交付賬戶。

2、交易參與方登錄到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系統進行CCER交易。

3、若買方為上海碳交易試點企業因履約抵消等需要,也可以在上海碳排放交易系統上發送轉出CCER的指令,將CCER從上海環交所交付賬戶轉入國家自願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交易賬戶,直至履約抵消完畢。當日買入的CCER於第二個交易日劃撥至國家自願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

拓展資料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生態環境部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適時增加其他交易產品。碳排放配額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

⑷ 碳交易以一克為單位的嗎

不是,碳交易計算單位是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比如2006年碳交易量約16億噸。
碳交易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是生產力落後的國家把使用不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余額賣給溫室氣體排放量超標的生產力發達的國家的交易行為。
因為人類產業越發達,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高;而國際公約規定了減排總額,但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根據國家規模而不是國家產能劃分的,這就使得有些國家被允許排放遠超其產能的溫室氣體而有的國家卻無法在不損害經濟的情況下完成國際公約約定。
於是碳交易就被各國所認可,以便解決各國產能與溫室氣體減排的矛盾,同時將財富分潤給了落後的國家,有助於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

⑸ 碳交易是什麼意思

碳交易是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的統稱,在《京都協議書》要求減排的6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為最大宗,因此,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為計算單位。在排放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從而具備了商品屬性。[12]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
2021年6月底前將上線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交易中心將落地上海,碳配額登記系統設在湖北武漢。[12]
中文名
碳交易
外文名
Carbon trading
化學式
CO2
快速
導航
機制產生根源法律依據機制減排三步走碳市場總體架構發展狀況中國碳行業狀況碳排放權交易。碳減排的方式企業參與碳交易邯鋼好中介鏈接產業競爭強制自願低碳經濟
原理
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過支付另一方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買方可以將購得的減排額用於減緩溫室效應從而實現其減排的目標。在6種被要求排減的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CO2)為最大宗,所以這種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算單位,所以通稱為「碳交易」。其交易市場稱為碳市場(Carbon Market)。引在碳市場的構成要素中,規則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有的規則具有強制性,如《議定書》便是碳市場的最重要強制性規則之一,《議定書》規定了《公約》附件一國家(發達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量化減排指標;即在2008~2012年間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減5.2%。其他規則從《議定書》中衍生,如《議定書》規定歐盟的集體減排目標為到2012年,比1990 年排放水平降低8%,歐盟從中再分配給各成員國,並於2005年設立了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確立交易規則。當然也有的規則是自願性的,沒有國際、國家政策或法律強制約束,由區域、企業或個人自願發起,以履行環保責任。 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後,全球碳交易市場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2007年碳交易量從2006年的16億噸躍升到27億噸,上升68.75%。成交額的增長更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價值達400億歐元,比2006年的220億歐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場總值甚至就與2007年全年持平。[1]
碳交易:中國的機會
機制
能源結構優化,新的能源技術被大量採用與發展中國家能源效率低,減排空間大,成本低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直接導致同一減排量在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成本,形成了價格差。從而產生了碳交易市場。
深圳市於2013年6月18日啟動全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拉開了序幕。同時,深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個人投資者開放,為全國人民打開了新的投資渠道。為方便全國各地關注碳排放交易的機構和個人,開設了「足不出戶,異地開戶」的服務
產生根源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碳交易遵循了科斯定理,即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需要治理,而治理溫室氣體則會給企業造成成本差異;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換可看作是一種權利(產權)交換,那麼溫室氣體排放權也可進行交換;由此,藉助碳權交易便成為市場經濟框架下解決污染問題最有效率方式。這樣,碳交易把氣候變化這一科學問題、減少碳排放這一技術問題與可持續發展這個經濟問題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市場機制來解決這個科學、技術、經濟綜合問題。需要指出,碳交易本質上是一種金融活動,一方面金融資本直接或間接投資於創造碳資產的項目與企業;另一方面來自不同項目和企業產生的減排量進入碳金融市場進行交易,被開發成標準的金融工具。 在環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政治家們人為規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行為要受到限制,由此導致碳的排放權和減排量額度(信用)開始稀缺,並成為一種有價產品,稱為碳資產。碳資產的推動者,是《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的100個成員國及《京都議定書》簽署國。這種逐漸稀缺的資產在《京都議定書》規定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前提下,出現了流動的可能。由於發達國家有減排責任,而發展中國家沒有,因此產生了碳資產在世界各國的分布不同。另一方面,減排的實質是能源問題,發達國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結構優化,新的能源技術被大量採用,因此本國進一步減排的成本極高,難度較大。而發展中國家,能源效率低,減排空間大,成本也低。這導致了同一減排單位在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價差。發達國家需求很大,發展中國家供應能力也很大,國際碳交易市場由此產生。[2]
中國碳交易短期受挫

⑹ 什麼是碳交易碳交易是怎麼交易的具體如何操作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碳交易的基本原則是合同一方向另一方支付溫室氣體減排的費用,買方可以利用購買的減排來緩解溫室效應,實現自己的減排目標。在需要減少排放的六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CO2)是最大的,所以這種交易是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單位計算的,所以俗稱「碳交易」。這個市場被稱為碳市場。規則是碳市場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有些規則是強制性的。例如,議定書是碳市場最重要的強制性規則之一。
議定書規定了公約附件一國家(發達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量化減排目標。2008年至2012年間,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的水平平均減少了5.2%。議定書衍生出的其他規則,如歐盟到2012年的集體減排目標是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歐盟以此重新分配給成員國,以及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於2005年建立以建立交易規則。當然,有些規定是自願的,沒有國際或國家政策或法律的強制性約束,由地區、企業或個人自願發起履行環境責任。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全球碳市場迅猛發展。碳交易量從2006年的16億噸增加到2007年的27億噸,增長了68.75%。營業額的增長甚至更快。2007年全球碳市場規模為400億歐元,比2006年的220億歐元增長了81.8%,2008年上半年甚至與2007年全年持平。
從交易規則來看,交易時間和股市一致,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
具體操作來看,交易分買入和賣出,和買賣股票基本一致。碳配額買賣的申報,被交易系統接受後即刻生效,並在當日交易時間內有效,相應的資金和交易產品即被鎖定,未成交的買賣申報可以撤銷。買賣申報在交易系統成交後,交易即告成立,已買入的交易產品,當日內不得再次賣出,而賣出的資金可用於當天的交易。
據了解,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這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啟動,就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⑺ 碳配額交易是什麼

碳配額交易就是在一個原本是自由排放的領域,通過對排放上限的封頂,從而把不受約束的排放權。1單位排放配額相當於1噸二氧化碳當量。配額分配方式:主要分為免費分配與有償分配。

拓展資料:
1、歷史總量法以企業過去的碳排放數據為依據進行分配。通常選取企業過去3~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該企業的年均歷史排放量,而這一數字就是企業下一年度可得的排放配額。歷史總量法對數據要求較低,方法簡單,但忽視了企業在碳交易體系之前已採取的減排行為,同時企業還有可能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採取進一步減排行為。歷史強度法以企業歷史碳排放為基礎,並通過在其後乘以多項調整因子將多種因素考慮在內的一種計算方法,如前期減排獎勵、減排潛力、對清潔技術的鼓勵、行業增長趨勢等。歷史強度法是要求企業年度碳排放強度比自身的歷史碳排放強度有所降低。基準線法將不同企業(設施)同種產品的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按順序從小到大排列,選擇其中前10%作為基準線(10%為假設比例,不代表具體行業),每個企業(設施)獲得的配額量等於其產量乘以基準線值。對於數據基礎好、產品單一、可比性較強的行業可採用基於基準線法分配,如發電行業、電解鋁等。
2、由國家發改委根據各地區溫室氣體排放、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控排企業納入情況等因素確定地區配額總量,並預留部分配額用於有償分配、市場調節和重大項目建設。 地方配額在初期以免費分配為主,適時引入有償分配,並逐步提高比例。其中免費分配的標准和方法由國家發改委參考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的意見統一確定。 地方配額總量與免費分配配額之間的軋差,可由地方政府用於有償分配,有償分配的具體方式由地方確定。

⑻ 光伏電站--碳減排和碳交易 如何核算如何進行CCER開發

碳減排、 碳交易 、碳配額、 碳資產管理

全球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造成全球災害性天氣頻發,嚴重的威脅著人類和地球其它生命的生存。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出台,為我國未來綠色低碳發展繪制了美好藍圖。但也要看到,我國處於工業化發展階段,工業技術和耗能、排放水平比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我國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國不僅要努力提高製造業技術水平,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更需要改變能源結構,減少高耗能。

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的確定,將進一步推進綠色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工業化、電氣化改革,對新能源特別是電力清潔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近年來,碳排放交易已經逐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今天我們來談談光伏發電站到底能減排多少二氧化碳溫室氣體。

我們以一個1MW的光伏發電站為例來做計算。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國地緣遼闊,各地的太陽能輻射資源不同,不同地區安裝的同容量的光伏發電站的發電量是有很大差異的。如果我們以江浙地區和甘肅河西走廊地區的光伏發電站為例來做分析。

▲工商業屋頂光伏電站

我們知道,江浙一帶的最佳傾角光伏陣列表面年太陽能輻射量通常在1300kWh/m²左右,而西北地區河西走廊一帶太陽能輻射資源比較豐富,大約是2000kWh/m²左右。

江浙一帶的1MW光伏發電站電站首年發電量可達100萬kWh。

河西走廊一帶的1MW光伏發電站電站首年發電量可達160萬kWh。

與常規煤熱發電站相比,1MW的光伏發電站每年分別可節省405-630噸標准煤, 減排1036-1600噸二氧化碳,9.7-15.0噸二氧化硫,2.8-4.4噸氮氧化物。

按照目前碳排放40元/噸左右的平均交易價格計算,1MW的光伏電站每年碳減排交易的收益約4.1-6.4萬元左右。

1997年,全球100多個國家簽署了《京都議定書》,碳排放權成為了一種商品,碳交易成為碳減排的核心手段之一。目前,全球有幾十個碳交易體系。2020年,全球碳市場交易規模達2290億歐元,同比上漲18%,碳交易總量達103億噸。碳排放價格從平均每噸25歐元翻倍至2021年5月初的每噸50歐元左右。

我國碳交易工作也已經開展了十餘年了,全國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和福建等八個地區已經開展了碳交易試點,完成了近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交易,成交額上百億元。同時各地科技廳等部門都有從事的清潔能源機制的機構或碳排放管理部門。

據了解,目前我國碳排放交易價是每噸20-52元,和國際市場比,碳排放價格還是比較低的,但是隨著國家「雙碳」目標和國際化的推進,碳排放價格上漲的趨勢是必然的。我國目前有裝機240GW的光伏發電站,年發電量1172億kWh減排二氧化碳11684.8萬噸。每年有價值約4000萬元-6000萬元的排放配額指標可用於市場交易。光伏發電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售電獲得經濟效益,同時還可以通過碳排放交易獲得額外的經濟收入。

我們認為,未來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各地碳排放配額管理和發展碳排放市場交易,推動新能源的發展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註:計算公式:1 度電 = 0.39 kg 煤 = 0.997 kg 二氧化碳 = 0.00936 kg二氧化硫 = 0.00273 kg 氮氧化物)

那如何計算二氧化碳減排量的多少呢?

以發電廠為例,節約1度電或1公斤煤到底減排了多少「二氧化碳」?

根據專家統計:每節約1度(千瓦時)電,就相應節約了0.328千克標准煤,同時減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每使用光伏電站所發的一度電是同樣道理。

以1MWp光伏電站為例。

減少二氧化碳減排量:

近日,浙江省樂清市有序用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印發 樂有序用電辦[2021]4號《關於調整C級有序用電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明確:輪到停用的企業當天0點到24點全部停止生產用電,但是企業屋頂光伏發電不在控制范圍!免受限電影響,能控制用電成本還想增加碳交易收入的各位企業可以盡快在屋頂安裝光伏電站了!

光伏電站碳交易額外創收計算案例

這里以上數據可以看出,1MW光伏電站每年可以減少1196.4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按20元/噸(23日碳市場收盤價43.85元/噸)成交價計算,這座1MW的光伏電站每年可獲得2.4萬元左右的收益。25年將獲得60萬左右收益,這還沒有算更高的發電收益。按市場價格(排除原料漲價因素),一座1MW光伏電站的投入成本大概350萬左右,碳排放權交易給工商業光伏電站帶來的額外收益還是非常明顯的!

一、年發電量是多少?

根據北京市太陽能資源情況,安裝角度為35°時,光伏年峰值利用小時數為1536.65h,考慮到79%的系統效率,等效年發電利用小時數為1213.95h,在25年的運營期,光伏組件的發電衰減率按20%計算。

根據分布式光伏發電量常用的簡化計算公式:L=W×H×η,其中L為年發電量,W為裝機容量,H為年峰值利用小時數,η為光伏電站的系統效率,H×η為年等效利用小時數。

計算可知,20kW光伏電站的首年發電量為:

20kW×1213.95h=24.28MWh

按照10年衰減10%,25年衰減20%計算,25年的發電量情況見下表:

表1 北京地區20kW分布式光伏電站發電量計算

二、碳減排量是多少?

根據《聯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可再生能源並網發電方法學》、《廣東省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碳普惠方法學》等與分布式光伏發電相關的自願碳減排量核算方法學,分布式光伏碳減排量核算周期以自然年為計算單位,減排量即為基準線排放量,也就是不安裝使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使用電網供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簡化的減排量計算公式:

式中:ERy為安裝並運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在第y年的減排量(tCO2/yr),BEy是第y年的基準線排放量(tCO2/yr),EGPJ,y是第y年由於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並運行所發電量(MWh/yr),EFgrid,CM,y是第y年區域電網組合邊際CO2排放因子(tCO2/MWh)。

根據《CM-001-V02可再生能源並網發電方法學》(第二版),組合邊際CO2排放因子EFgrid,CM,y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EFgrid,OM,y和EFgrid,BM,y分別為第y年電量邊際排放因子和容量邊際排放因子,單位均為tCO2/MWh,採用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WOM和WBM分別為電量邊際排放因子和容量邊際排放因子的權重。

根據方法學規定,對於太陽能發電項目,第一計入期和後續計入期,WOM=0.75,WBM=0.25。

查閱官方資料,最新公布的排放因子為生態環境部2020年12月29日發布的2019年度減排項目中國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

北京市屬於華北區域電網,其2019年度的組合邊際CO2排放因子:

按照2019年度的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北京地區20kW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首年碳減排量為:24.28×0.8269=20.08(tCO2);

25年運營期的年均碳減排量為:21.62×0.8269=17.88(tCO2);

25年的總減排量為:540.45×0.8269=446.9(tCO2)。

隨著清潔能源裝機比例的不斷提高,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也有逐年降低的趨勢,因此,實際核準的總碳減排量可能會比本文計算結果偏低。

(廣告位)

三、碳交易實現路徑?

上節計算得出了分布式光伏的碳減排量,怎樣才能在碳市場通過交易獲得收益呢?

財政部於2021年8月在對關於可再生能源補貼問題的回復中指出:「將進一步完善我國綠證核發交易管理機制和碳排放權交易機制,通過綠證和碳排放權交易合理補貼新能源環境效益,為新能源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以下分別從碳交易和綠證交易進行分析。

一、CCER碳交易是什麼?

具體而言,CCER是指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排放企業需要按照減去自願減排量的排放量來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如果排放超額,就要受到處罰,如果不想受到處罰,則可以向擁有多餘配額的企業購買排放權。

在這一機制下,可以促進企業進行技術升級來減少碳排放量,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同時也提高了生產經營效率。

目前我國的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在不斷的完善當中,國內首個碳排放交易市場於2013年6月18日在深圳啟動,目前國內共有7家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交易第一階段涉及16個行業,包括鋼鐵、石化、有色、電力等10個工業行業,以及航空、港口、機場、賓館等6個非工業行業。

二、如何申請CCER

1、申請的過程

2、申請過程項目業主的工作

三、項目開發的前期評估

項目開發之前需要通過專業的咨詢機構或技術人員對項目進行評估,判斷該項目是否可以開發成為CCER項目,主要依據是評估該項目是否符合國家主管部門備案的CCER方法學的適用條件以及是否滿足額外性論證的要求。

方法學是指用於確定項目基準線、論證額外性、計算減排量、制定監測計劃等的方法指南。截止到目前,國家發改委已在信息平台分四批公布了178個備案的CCER方法學,其中由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方法學轉化173個,新開發5個;含常規項目方法學96個,小型項目方法學78個,林業草原項目方法學4個。這些方法學已基本涵蓋了國內CCER項目開發的適用領域,為國內的業主企業開發自願減排項目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

另外,《指南》也規定了國內CCER項目開發的16個專業領域,如下表所示。

額外性是指項目活動所帶來的減排量相對於基準線是額外的, 即這種項目及其減排量在沒有外來的CCER項目支持情況下, 存在財務效益指標、融資渠道、技術風險、市場普及和資源條件方面的障礙因素, 依靠項目業主的現有條件難以實現。

如果所評估項目符合方法學的適用條件並滿足額外性論證的要求,咨詢機構將依照方法學計算項目活動產生的減排量並參考碳交易市場的CCER價格,進一步估算項目開發的減排收益。CCER項目的開發成本,主要包括編制項目文件與監測計劃的咨詢費用以及出具審定報告與核證報告的第三方費用等。項目業主以此分析項目開發的成本及收益,決定是否將項目開發為CCER項目並確定每次核證的監測期長度。

2.項目開發流程

CCER項目的開發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的框架和思路,主要包括6個步驟,依次是:項目文件設計、項目審定、項目備案、項目實施與監測、減排量核查與核證、減排量簽發。

(1)設計項目文件

設計項目文件是CCER項目開發的起點。項目設計文件(PDD)是申請CCER項目的必要依據,是體現項目合格性並進一步計算與核證減排量的重要參考。項目設計文件的編寫需要依據從國家發改委網站上獲取的最新格式和填寫指南,審定機構同時對提交的項目設計文件的完整性進行審定。2014年2月底,國家發改委根據國內開發CCER項目的具體要求設計了項目設計文件模板(第1.1版)並在信息平台公布。項目文件可以由項目業主自行撰寫,也可由咨詢機構協助項目業主完成。

(2)項目審定程序

項目業主提交CCER項目的備案申請材料後,需經過審定程序才能夠在國家主管部門進行備案。審定程序主要包括准備、實施、報告三個階段,具體包括合同簽訂、審定準備、項目設計文件公示、文件評審、現場訪問、審定報告的編寫及內部評審、審定報告的交付並上傳至國家發改委網站等7個步驟。

另外,項目業主申請CCER項目備案須准備並提交的材料包括:

① 項目備案申請函和申請表;

② 項目概況說明;

③ 企業的營業執照;

④ 項目可研報告審批文件、項目核准文件或項目備案文件;

⑤ 項目環評審批文件;

⑥ 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意見;

⑦ 項目開工時間證明文件;

⑧ 採用經國家主管部門備案的方法學編制的項目設計文件;

⑨ 項目審定報告。

國家主管部門接到項目備案申請材料後,首先會委託專家進行評估,評估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然後主管部門對備案申請進行審查,審查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不含專家評估時間)。

(3)減排量核證程序

經備案的CCER項目產生減排量後,項目業主在向國家主管部門申請減排量簽發前,應由經國家主管部門備案的核證機構核證,並出具減排量核證報告。

核證程序主要包括准備、實施、報告三個階段,具體包括合同簽訂、核證准備、監測報告公示、文件評審、現場訪問、核證報告的編寫及內部評審、核證報告的交付並上傳至國家發改委網站等7個步驟。

項目業主申請減排量備案須提交以下材料:

① 減排量備案申請函;

② 監測報告;

③ 減排量核證報告。

監測報告是記錄減排項目數據管理、質量保證和控製程序的重要依據,是項目活動產生的減排量在事後可報告、可核證的重要保證。監測報告可由項目業主編制,或由項目業主委託的咨詢機構編制。

國家主管部門接到減排量簽發申請材料後,首先會委託專家進行技術評估,評估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然後主管部門對減排量備案申請進行審查,審查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不含專家評估時間)。

四、項目開發周期

如前所述的CCER項目備案申請的4類項目中,第一類項目為項目業主新開發項目,開發周期相對較長;第二類項目雖然獲得作為CDM項目的批准,但是在開發流程上與第一類項目相同,開發周期同樣較長;而第三、四類項目由於是在CDM項目開發基礎上轉化,開發周期相對較短。一個CCER項目的開發流程及周期如下圖所示。

據此估算,一個CCER的開發周期最少要有5個月。在整個項目開發過程中,還要考慮到不同類型項目的開發難易程度、項目業主與咨詢機構及第三方機構的溝通過程、審定及核證程序中的澄清不符合要求,以及編寫審定、核證報告及內部評審等環節的成本時間,通常情況下一個CCER項目開發時間周期都會超過5個月。

除上述項目開發流程,一個CCER項目成功備案並獲得減排量簽發,還需經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核批准過程。由上述項目審定及減排量簽發程序,可以推算國家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估並進行審核批準的時間周期在60~120個工作日之間,即大約需要3~6個月時間。

綜上累加上述項目開發及發改委審批的時間,正常情況下,一個CCER項目從著手開發到最終實現減排量簽發的最短時間周期要有8個月。

國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兩省五市」碳交易體系已為CCER進入各自的碳交易市場開放通道,皆允許CCER作為抵消限制進入碳交易市場,使用比例為5%~10%。作為抵消機制的CCER進入「兩省五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會擴大市場參與並降低減排成本。

閱讀全文

與碳交易量怎麼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玩家自由交易的手游 瀏覽:442
obd上的匯流排數據有哪些 瀏覽:103
如何解綁微信上的實名信息 瀏覽:896
30萬怎麼交易 瀏覽:803
沒入伙的房子怎麼交易 瀏覽:225
為什麼程序員連網不需要問密碼 瀏覽:529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的小學教育怎麼樣 瀏覽:279
分析商業數據的軟體叫什麼 瀏覽:49
華為實體店的3a數據線多少錢 瀏覽:575
小米如何區分數據線是否是快充 瀏覽:438
手機號碼數據同步是什麼意思 瀏覽:328
數據線是哪個國家 瀏覽:594
成都塗鴉代理加盟怎麼樣 瀏覽:758
2006棗庄技術學院怎麼查學歷 瀏覽:677
物流終驗收作業的程序是什麼 瀏覽:17
小程序如何搜索不到 瀏覽:985
市場批發款是什麼意思 瀏覽:526
瀾庭集代理怎麼樣 瀏覽:990
廣州哪裡可以找附近的信息 瀏覽:740
騰訊基金交易軟體叫什麼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