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規定的第三方碳排放核查機構是如何怎麼做核查報告工作的具體流程和規定
目前國家還沒有出台統一的碳排放核查制度及相關工作的要求。但是試點省市,比如說北京、上海等都已經出台了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查機構管理辦法以及相關的第三方核查程序指南,具體的你可以網路。一般來說碳排放報告核查都是依照「文件評審+現場審核」這樣的模式進行的。即首先企業在接到通知後,需要自己根據情況按照溫室氣體的核查指南進行排放量的計算,出具排放報告,並將相應的支撐材料一並發送給第三方核查機構,核查機構根據相關要求進行文件評審,總之就是各種找問題,看看報告計算的方法、結果、數據來源什麼的;第二就是進行現場審核,最終中的就是看看企業排放報告中的數據來源是否真實可靠,當然類似於排放邊界之類的信息確認也十分重要。大體就是這么一個過程。
❷ 中國目前有多少家碳交易服務公司
1、目前,中國已有3家主要的碳交易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由此延伸出來的碳交易服務公司有非常多,目前還沒有這類公司數目的統計數據,所以具體數字是無法得知的。
2、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❸ 碳排放評估有幾家
中國已有3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尚不承擔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限控義務的情況下,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動自願減排。 這三家交易所的自願減排交易生意比較清淡
❹ 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機構名單
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應根據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放單位確定標准,提出本行政區域內所有符合標準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並報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確認後向社會公布。經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批准,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可適當擴大碳排放權交易的行業覆蓋范圍,增迦納入碳排放權交易的重點排放單位。
《碳排放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碳排放權交易,是指交易主體按照本辦法開展的排放配額和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的交易活動。第四條
碳排放權交易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信原則。第五條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是碳排放權交易的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以下稱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依據本辦法負責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並對其運行進行管理、監督和指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是碳排放權交易的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以下稱省級碳交易主管部門),依據本辦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碳排放權交易相關活動進行管理、監督和指導。
其他各有關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與碳排放權交易相關的管理工作。
❺ 全國有幾個碳交易中心
全國共有九家,包括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海峽股權交易中心。
1、北京環境交易所: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特許經營實體,是集各類環境權益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台。
2、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是上海市碳交易試點的指定實施平台,也是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的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交易平台,目前已經成為全國規模和業務量最大的環境交易所之一。
3、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是全國首家綜合性環境權益交易機構,是一個利用市場化手段和金融創新方式促進節能減排的國際化交易平台。
4、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是全國首批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構,和深圳市范圍內唯一指定從事排放權交易的專業化平台和服務性機構。
5、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廣碳所由廣州交易所集團獨資成立,致力於搭建「立足廣東、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第三方公共交易服務平台,為企業進行碳排放權交易、排污權交易提供規范的、具有信用保證的服務。
6、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介紹,省政府正式批復,由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作為發起單位,設立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7、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簡稱重慶聯交所,附掛「重慶市國有資產產權交易中心」和「重慶技術產權交易中心」兩塊牌子,為重慶市國資委指定的重慶市唯一的國有產權交易及鑒證機構。
8、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經營范圍包括排放排污權交易、節能減排權益交易、碳交易、生態補償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項目交易、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環境資源項目投融資服務、低碳轉型和節能減排咨詢服務。
9、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環節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對主板、創業板和「新三板」的重要補充,是企業上市的預備市場,為未達到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提供便捷、透明、高效、低成本的融資渠道。
❻ 碳排放八大行業是什麼
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八大重點行業被納入到碳排放權交易的范圍,全國將大力推廣碳交易,碳交易市場將逐步啟動。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告訴記者,未來的碳市場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體系,將循序漸進式發展,從八大行業配額分配預估來看,排放量差不多將達50億噸,是全國全口徑排放的50%,這已經是全球第一的市場規模。
在八大重點行業中,哪一個是最具競爭力的領域?
首當其沖的是高資源消耗、高排放的化工行業。為了規避風險,將逐步推出有杠桿作用的期貨產品、保值產品。
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設計,早在「十二五」時期就提出並試點。蔣兆理表示,中國把主要利益相關方,分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業。
從碳市場管理上來看,中國分為兩級,分別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管理制度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市場運行的效率。蔣兆理認為,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各盡所能,各司其職,互相監督,中央政府負責碳排放的企業核算標准、配額分配的基本原則。
以及相關的第三方核查機構、交易平台的監管,並且對地方政府實施監管。而地方政府應嚴格按照中央統一的規則來實施配額分配,不幹預配額規則的制定,這樣就可以確保碳交易市場在一定的規則中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