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易員#大家當初是怎麼找到交易員職位的我目前就要畢業但是找到稱心的工作好難的感覺
這個不好說,看自己定位了,有些人,沒什麼職業操守,是拿著忽悠客戶的資金練手出來的,但是一般這樣的交易員不會穩定盈利,也找不到很好工作。如果,是酷愛交易的大多都是拿自己錢砸出來的,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練習,逐步形成固定的屬於自己的交易模型,這樣找工作相對就會好很多,但是這個過程要比上大學本科時間要長,要殘酷的多。到了這一步,找不著工作其實自己都能混口飯吃了,找比較比較好的工作還是比較難的,無非也就是一些投資公司之類的,忽悠人的,對想一心從事交易得人來講,幫助並不大,自己多學習,各方面完善自己,研究各種類型的交易方案,如果覺得成熟了,可以找大的現貨企業有相關崗位的去挑戰一下。最好的一種就是喜歡交易,能夠找到比較好的先生,直接科班學習,邊學習邊訓練,這個應該比較好的,工作也來的穩定,但這些都是些基礎工作。做交易必須形成自己的模型和特點,做到長期穩定盈利,只要賬戶能夠穩定盈利了,自己不用找工作,你所做的賬戶收益,兩三年都能夠穩定盈利,賬戶所在公司慢慢也把你給篩查出來了,以後工作自然回來找你。 來自職Q用戶:曹先生
找工作不難,找享受的工作難 來自職Q用戶:張先生
Ⅱ 動森大頭菜144賣嗎
賣。
動物之森裡面有一個"炒股"的小游戲,那就是大頭菜了,大頭菜是很多玩家心中的炒貨蔬菜,如果我們以低價買進,再高價賣出,將會狠狠的賺一筆,但是想要倒賣大頭菜可不是一時半刻的事,而是要根據市價情況來進行買賣的
售賣早上時間為8:00~11:59,下午時間為12:00~22:00
1、蕪菁周日購入,價格在90~110之間變動。
2、周一早上的價格很重要,會影響一周間的賣價。
3、主要計算公式為(周一早上價格÷ 周日買價)x100% = X
4、5 個區間(X值)。
大於91%:波型或4期型。
85%以上91%未滿:3期或4期或遞減型。
80%以上85%未滿:3期或4期型。
60%以上80%未滿:波型或4期型。
低於60%:接近4期。
5、4種類型(倍數為賣價÷買價)
波形:賣價隨機,最大值1.1~ 1.45 1.5倍。(這邊有誤,是為1.5倍)
遞減型:價格會越來越低。(絕對會賠)
3期型:價格遞減,發生[變調]後,2期的價格為1.4倍以上,會在第3期出現頂峰,賣價2~6倍。
4期型:價格遞減,發生[變調]後,2期的價格不到1.4倍,會在第4期出現頂峰,賣價1.4~2倍。
6、變調(重點):遞減型會突然發生價格開始上揚,這時的價格稱為第一期
下一次的價格變更稱為二期,之後是三期、四期。
(Ex.星期二早上價格開始提高[一期],星期二下午[二期],星期三上午[三期],星期三下午[四期])
如果發生變調,當周的最大值必定是在第三期或第四期。
7、變調只會發生在星期一早上到星期四下午如果都沒有就是遞減型(星期四下午定生死)。
8、變調後的第一期&第二期絕對不要脫手,因為一定不是最大值。
以上就是動物之森大頭菜售賣詳細攻略介紹
Ⅲ 基金公司的交易員怎麼樣
國內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還是不太一樣的,
股票基金經理從研究員上去的占決大多數,畢竟需要從行業研究到組合配置,基礎的研究工作財務分析能力還是需要的。
國內債券基金經理研究員和交易員出身的比例似乎差不多。至少過去幾年是這樣的,尤其像很多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是交易員出身。當然也不一定是基金公司的交易員,有些銀行的債券交易員做一段時間有了經驗後也會跳到基金公司來做基金經理或者助理。
國內債券市場主要是銀行間市場,是要人與人溝通的,所以一般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就是既懂宏觀策略又認識其他機構的人。交易員一般容易具備後方面的特質,如果再注意加強宏觀知識方面的積累就比較容易實現轉變。
不過個人以為過去幾年國內債券市場剛剛發展,人員比較稀缺,就像股票基金經理很多也很年輕一樣,所以以前的經驗未必就是未來的經驗。
如果單純從收入角度講,還是賣方的交易員或者銷售交易員掙得更多一些,當然壓力也要大很多了。
Ⅳ 期貨交易員工作怎麼樣
期貨交易員工作是非常大壓力的,要熬夜盤,但是收益和分紅也高。
Ⅳ 交易員這個行業怎麼樣,有前景嗎,具體是做什麼的,麻煩各個專業人員幫忙解釋一下
首先交易員和交易員是不同的。先說說最厲害的那一類。不依附於任何公司或者組織自己單乾的。成功的非常暴利。Williams家族算是出世的類型,老W比賽被公布的一年的盈利是100倍。關鍵是這100倍的利潤不是靠基本面,主要是靠交易完成的。兩者區別是什麼如果有機會成為優秀的交易員就會明白。他的女兒參加了同樣的比賽,但是做到10倍之後就沒繼續,如果一整年下來應該會更高,可能是覺得自己不能超過父親所以做到10倍就停手了。這一類交易員大多是場內交易員出身,在中國稱為紅馬甲。不過現在信息加快了,場內紅馬甲和之前的紅馬甲已經完完全全不同了。優秀的交易員大多從個人變成一個團隊,從場內移到場外的「工作室」。一般由一個精通數學,一個精通計算機的和一個精通經濟學的人組成。也有可能一人精通幾門。大多從事外匯和期貨交易。
其次,也有靠吞盤的。就是看買賣雙方當下的實力不斷吞盤或者掃盤。這類大多最後成為莊家。極為精通市場心理。
再次,聽從上級指令下單的銀行交易員和期貨交易員,會對金融工具很熟悉,有些最後對市場會比研究員還精通,有些研究了領導的思路後慢慢自己成為第一類的交易員單幹了。還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輩子就是個實行指令的機器,但不會出錯。
最末的,就是只有貪欲,卻沒有勤奮的人。就是回答中已經有的,人人都可以交易的類型。交易員可以很高級也可以很低級。不過有一點很有意思,絕大多數優秀的交易員都不是一畢業就做交易的,是經過了非常漫長的人生的磨練慢慢體悟成為的。這個過程就不細說了,也沒法說,表面上看到的是上天的造化,實際上是個人的造就。
師父很重要,但也不重要。若真有志,花些時間看書便能悟道。若不然,名師也出不了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