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的場外交易市場有哪些及其特點
泛指在證券交易所以外進行證券交易的場所,又叫櫃台交易市場、店頭交易市場,也叫無形交易市場,比如代辦股份轉讓,非上市開放式基金的發行,在銀行發行的非上市債券,金融機構的互換交易和信用衍生品交易等otc交易,以及商品證券和貨幣證券的交易等都屬於場外交易市場。特點就是交易量大,交易比較自由雙方往往可以協商,交易雙方大多是金融機構,監管比場內交易要寬松
㈡ 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是什麼意思
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其實是以國境線為界,在國外的人民幣交易就是所謂的離岸市場,而在國內的人民幣交易就是在岸市場。
由於我們當前外匯是受到管制的,同時在中國以外並非是人民幣構建的經濟體系,所以流出的人民幣在國外的使用是可以在離岸市場進行的,而我們流入的人民幣也是通過一定的渠道而回來的。
拓展資料:
在岸市場(onshore)相對於離岸市場,也就是指的傳統的國內市場,即金融機構從事的金融活動是要受到貨幣發行國中央銀行管轄、干預的市場。
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其實是有聯系的。兩者之間的關系一般是通過貿易項目、直接投資、金融市場來進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兩個市場被國境線割裂開來。因為人民幣還沒有完全的國際化,所以我們不光有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同時我們還有在岸匯率和離岸匯率。當然,香港就是我們最大的離岸市場。
在岸市場與離岸市場的區別在於兩者的地理位置不同,在岸市場指的是國內的外匯交易,而離岸市場指的是境外的外匯交易。一般來說,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的區別在於中國大陸和中國大陸之外的區別,所以相對應的,在岸匯率,是指在中國大陸換匯的匯率。而離岸匯率,就是指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換匯的匯率。
當然,在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說同樣的人民幣,為什麼會要兩個市場。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人民幣現在和外匯並不是可以自由流通,大家現在每年的外匯額度還是5萬美元的樣子。所以,在國內的人民幣和在國外的人民幣,它們本身被國境線給分割開來了。對此,兩者在不同的市場,自然也是不同的匯率。
㈢ 什麼叫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
OTC市場 OTC(Over the Counter)市場:即場外交易市場,或稱櫃台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以外進行的各種證券交易活動,市場參與各方由眾多企業、證券公司、投資公司以及普通投資者組成,是一個分散且無固定交易場所的無形市場,主要採用協商定價方式成交。 場外交易市場 場外交易是的指在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以外進行的各種證券交易活動的總稱。又稱店頭交易或櫃台交易。場外交易主要分為店頭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第四市場三種類型,主要交易方式有自營買賣和代理買賣。 場外交易市場的特點 (1)場外交易市場是一個分散的無形市場。它沒有固定的、集中的交易場所,而是由許多各自獨立經營的證券經營機構分別進行交易的,並且主要是依靠電話、電報、傳真和計算機網路聯系成交的。 (2)場外交易市場的組織方式採取做市商制。場外交易市場與證券交易所的區別在於不採取經紀制,投資者直接與證券商進行交易。證券交易通常在證券經營機構之間或是證券經營機構與投資者之間直接進行,不需要中介人。在場外證券交易中,證券經營機構先行墊入資金買進若干證券作為庫存,然後開始掛牌對外進行交易。他們以較低的價格買進,再以略高的價格賣出,從中賺取差價,但其加價幅度一般受到限制。證券商既是交易的直接參加者,又是市場的組織者,他們製造出證券交易的機會並組織市場活動,因此被稱為「做市商」(Market Maker)。這里的「做市商」是場外交易市場的做市商,與場內交易中的做市商不完全相同。 (3)場外交易市場是一個擁有眾多證券種類和證券經營機構的市場,以未能在證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股票和債券為主。由於證券種類繁多,每家證券經營機構只固定地經營若干種證券。 (4)場外交易市場是一個以議價方式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在場外交易市場上,證券買賣採取一對一交易方式,對同一種證券的買賣不可能同時出現眾多的買方和賣方,也就不存在公開的競價機制。場外交易市場的價格決定機制不是公開競價,而是買賣雙方協商議價。具體地說,是證券公司對自己所經營的證券同時掛出買入價和賣出價,並無條件地按買入價買入證券和按賣出價賣出證券,最終的成交價是在牌價基礎上經雙方協商決定的不含傭金的凈價。券商可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所掛的牌價。 (5)場外交易市場的管理比證券交易所寬松。由於場外交易市場分散,缺乏統一的組織和章程,不易管理和監督,其交易效率也不及證券交易所。但是,美國的NASDAQ市場藉助計算機將分散於全國的場外交易市場聯成網路,在管理和效率上都有很大提高。 場外交易市場的功能 場外交易市場與證券交易所共同組成證券交易市場要具備以下功能: (1)場外交易市場是證券發行的主要場所。新證券的發行時間集中,數量大,需要眾多的銷售網點和靈活的交易時間,場外交易市場是一個廣泛的無形市場,能滿足證券發行的要求。 (2)場外交易市場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以及按照有關法規公開發行而又不能或一時不能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提供了流通轉讓的場所,為這些證券提供了流動性的必要條件,為投資者提供了兌現及投資的機會。 (3)場外交易市場是證券交易所的必要補充。場外交易市場是一個「開放」的市場,投資者可以與證券商當面直接成交,不僅交易時間靈活分散,而且交易手續簡單方便,價格又可協商。這種交易方式可以滿足部分投資者的需要,因而成為證券交易所的衛星市場。 櫃台交易 櫃台交易市場(即Over-The-Counter,簡稱OTC),櫃台交易,指在證券交易所之外,主要在證券交易商櫃台或營業處進行證券買賣的交易活動,又稱店頭交易或場外交易。櫃台交易的對象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債券,其中股票則主要是依據證券交易法公開發行而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價格形成是通過交易。 櫃台交易具有以下特點: 1.為個人投資者投資於公債二級市場提供更方便的條件,可以吸引更多的個人投資者; 2.場外交易的覆蓋面和價格形成機制不受限制,方便於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3.有利於商業銀行低成本、大規模地買賣公債等等。彌補這些不足,則需要其他多種交易方式的相互配合。 4.有利於促進各市場之間的價格、收益率趨於一致。 據統計,目前全國有三十多萬家非上市股份公司,其中包括一萬多家非上市公眾公司,這些公司的股權流轉不暢一直是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關鍵所在,其股權流轉的平台——櫃台交易市場的設立更為業界關注。目前世界諸多證券市場都有比較完整成熟的櫃台交易市場,我國建立全國性統一櫃台交易市場(系統)已迫在眉睫。 托胎於為國企改制服務的產權交易所,在最近幾年中發展相當迅猛,交易量不斷增大,交易所的企業化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並且逐漸突破國資交易向非公企業發展,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是他們的願望。 我國的寬闊疆域和中小企業的分散布局,最基層的資本市場應該是區域性的,這是產權交易市場承擔地方資本市場職能的天然優勢。目前中國有200多家產權交易機構,遍布各省和主要城市,更為重要的是,各地產權交易所形成了區域性強強聯合的局面,1997年成立了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2002年成立了北方產權交易共同市場;本月9日,泛珠三角區域9省區代表共同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產權交易機構合作框架協議》,開始聯手構建跨省區的區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體系。產權交易機構走向聯合不僅可以避免產權交易所的重復低層次建設,也為櫃台市場的建立匯集了更多上櫃資源。 當一些專家提出將各地產權交易所作為櫃台交易市場的平台時,有人認為非上市公司的股權監管部門是證監會,產權交易所的主管部門是國資委,所以證監會不可能將櫃台交易市場放在產權交易所。 天津、深圳、重慶等市爭取建立全國性的非上市公司櫃台交易市場。天津設立櫃台市場有三種選擇,首先是單獨設立櫃台市場,其次是將現在的天津產權交易中心聯同北方產權交易共同市場,更名和改造為櫃台交易市場,還有就是將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並入櫃台交易市場。 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慶等地,都有意申請成為籌建OTC交易所的試點。幾地各有優勢和不足。 例如上海有眾多的中外資投資基金,背靠江浙地區高科技企業園以及富庶的民營經濟;北京有中關村高科技園區以及聯合證監會與科技部共同試點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而深圳證券交易所更是早就在研究OTC市場與深交所的對接。 天津濱海的優勢,則在於擁有無與倫比的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政策,但它的民營經濟、科技企業數量以及金融水平相對於其他的競爭者還存在差距。 上述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告訴本報,從全國大環境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調子基本定了,但是OTC市場究竟何時試點,在哪個城市試點,究竟是設置成為區域OTC市場還是建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這些問題還存在。
㈣ 什麼叫做外匯交易市場
外匯交易是指賣出一種貨幣同時買入另一種貨幣。通過交易形成的這種市場簡稱外匯市場。簡單來說就是炒賣兩國貨幣.炒外匯推薦恆信富通投資平台。
㈤ 中國六大交易所是哪幾個
1、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6、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金所)
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
(5)國內和國外交易市場叫什麼擴展閱讀
國外交易所
1、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
2、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
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Liffe)是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Euronext)的國際衍生品業務,涵蓋了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里斯本、巴黎和倫敦等都市。
參考資料
網路-交易所-國內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