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交易市場 > 交易系統怎麼越好越簡單

交易系統怎麼越好越簡單

發布時間:2022-12-21 03:33:38

⑴ 做交易如何做到簡單直接有效

做交易的實質就是試錯。因此無需預測。只需要按照既定的策略買入即可。

在買入前制定好風險控制。以便我們這個試錯方法所能夠承受得起就行。其它的就沒有了。

也就是做正確的事情,其它的就交給命運了。

為了方便朋友們理解,我下面舉個例子:

比如我們共投資10萬元用來作交易。那麼如果我們的交易系統是短線交易,也就是交易次數較頻繁。那麼我們肯定是無法承受賬戶總金額每次10%的止損。即每次虧1萬元來做為止損位,我們是用不起的。因為一旦我們運氣較差,連續三五次進行這樣的止損,我們就很難再扭轉局面了。虧損30%,就需要賺40%才能回本。我們就會掉進一個坑裡很難爬出來。

因此我們每次的虧損金額就需要通過資金管理和交易系統的配合來進行調整。一般來說,一次短線交易的損失不能超過總資金的3%的量。那麼我們就可以用虧損3000元來做為一次交易進行止損的觸發值。

如果我們每次交易只用1萬元,那麼很顯然我們就可以容忍30%以內的虧損。這樣做我們就可以禁受更大幅度的行情波動還可以保留賺錢的機會。這樣進行交易,我們就會有很多次的試錯機會。當大趨勢來臨時,我們就可以賺到錢了。

試錯+資金管理就是最簡單有效的交易方法。

大道至簡!簡單、極致、純粹。

做交易,不要搞那麼復雜,越簡單越賺錢,越復雜越頭昏腦漲,越適得其反,越賺不到錢。

做股票, 十八般武藝不必樣樣精通。 練好自己的獨門絕技就好了。 老百姓常說, 一招鮮吃遍天。 練好自己的一招鮮就成。 只要在交易模式內, 該買買,該賣賣, 剩下的交給命運就好了。 管他別人罵你傻逼還是蠢貨。 當然了,模式也要與時俱進, 不是一成不變的!

「一招鮮,吃遍天」

一招鮮,吃遍天!我們小散戶與幾千萬、幾個億的大資金比,簡直太渺小了。

好比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美國那麼強大,我們與美國的差距太大了。處處都要趕超的話,肯定很困難,做不到。怎麼辦?毛主席的策略就是要搞「殺手鐧」項目。

什麼是殺手鐧?殺手鐧的本質是我專門練幾個絕招,有這幾個絕招在手裡,我就有了底氣。

面對門門都是90分的對手,如果你均勻用力,門門都去追趕那90分,你不會構成威脅。但是如果你集中力量弄一門95分,你就一定有一席之地。

剛解放時,什麼都落後,但是有原子彈、氫彈就夠了。做股票也一樣,也要有「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精神,也要有「勒緊褲腰帶,我們還蘇聯的債」的艱苦奮斗的精神,小散戶也要集中所有的精力,選擇一個戰略方向,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在這個方向上去謀求突破,做到最優,你就能讓機構害怕,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這也是小資金快速做大的必然和唯一選擇!

回歸到股市,怎樣練就我們自己的那一招鮮呢?

理解力, 理解力是第一生產力。

它源於歲月的沉澱, 它源於日日夜夜的頓悟。 它源於大肉與大面的天堂地獄, 它更源於真金白銀的錘煉。 沒有以上, 說什麼都是空。

知行合一, 是悟道的第一關。

計劃你的交易, 交易你的計劃, 這是檢驗你的最基本的要求。 執行了這一原則, 你就在知行合一上邁出了第一步。 也就捅穿了從失敗到成功這層紙, 雖敗猶榮, 不邁出這一步, 你永遠無法作到知行合一。

最後:打造自己的交易模式,模式內不要慫,模式外管住手!

這就是做股票能成功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如何做到簡單直接有效的做好交易,這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我們要知道,投資看似簡單,卻並不容易,很多人都想著大道至簡,但是在至簡之前,你得掌握大道,所以要做到簡單直接有效,你得先學會復雜的看待市場,然後再簡單直接的處理交易。

由薄到厚

特別是對於剛入市不久的投資者,或者是在股市中「掙扎」很多年一直沒有成效的投資者,其實都需要從無到有的多學習交易知識,你需要懂得基本面分析,懂得政策面和市場消息對股市的影響,要會分辨個股基本面的好壞,懂得看個股的財報,要會對個股做技術面分析,各種指標的常見用法,和K線形態的把握,以及市場情緒的解讀,等等。這些都需要投資去涉獵,這是一個從薄到厚的過程,也是一從外行到內行的基本過程,如果你連基礎關都沒過,後面很難真正成長起來,做好交易並非那麼容易。大家可以查看「股市實戰技巧」專欄中的視頻課程,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和提升。

由厚到薄

當你學習了各種知識,也掌握了一些基本功後,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練就自己的獨門武功了,就是要打造好自己的交易系統,這個交易系統就是你進入股市的買賣規則,你怎麼選股,怎麼看待目前的市場,怎麼買,怎麼賣,倉位管理如何安排,等等,這個時候你可以輔助一些指標來打造屬於自己的交易規則,根據自己的投資風格在專欄「 30套高成功率指標 」中篩選兩三套指標來把握個股的買賣節奏,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統,經過反復驗證完善後,即可做到簡單直接有效的買賣股票。

更多股市干貨分享,歡迎關注股民的學堂,移步專欄,學習更多實戰技能。

交易做到簡單直接有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道至簡」,它是我們交易策略的精簡也是交易認知領悟的精華。如果剛開始就很簡單的去做交易只能說把交易想的太簡單。

如何做到大道至簡?

剛開始做交易策略是非常粗糙的,在做交易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和不足。然後就會添加很多條件來完善策略,可是即使這樣在交易時還會出現很多問題。然後又開始刪減一些不必要的條件,此時已經比最初的策略好很多,但還是不能達到預期,盈盈虧虧很不穩定。然後又開始添加條件彌補不足,繼續刪減不必要的條件。這種由繁到簡又由簡到繁要經歷幾個循環最後的策略才會簡單直接有效。

大道至簡是需要把所有的條件都去驗證的,不然怎麼能把最有效的條件精簡出來呢?所以想做到簡單直接有效必須要經歷很復雜的過程,要不即使制定出簡單的策略也應該不是最有效的。

交易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要把「大道至簡」想的太簡單。經歷夠了功夫用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制定計劃及目標,達目標即了解,與預期相反立即止損,選擇了就不後悔。

第一,選擇優質的上市公司,擁有寬廣的護城河,優秀的團隊,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第二,跟隨企業共同成長,只要企業本身經營沒有出問題,就堅決持有,伴隨企業共同成長。

1.不要聽消息,尤其是小道消息,2,周期一定要統一。3.有自己的交易系統,符合條件就開倉,根據行情來來倉,做單不猶豫不痛苦

首先你有一套穩定的盈利方法嗎?什麼叫穩定?曲線穩步推進,中間不可以有超過5%以上的回撤,這才叫穩定。如果你收益30%,回撤了15%,你是賺錢了,但是缺點防守太弱,曲線你是無法長期穩定下去。

穩定的方法包括:心態第一,盤感第二,選股第三!你控制不住心態,總是滿倉進滿倉出天天無休止交易,盤感好了你還能保持穩定盈利,一旦盤感降低很容易吃大面,資金大回撤。

就是有人給你一套使用了5年,依然賺錢的方法,而且要非常簡單,看一眼就會。我剛剛開戶一個月,沒有這樣的方法給你啊,也沒人給我

⑵ 作為一名經常在股票交易中的散戶,要怎樣建立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

交易系統,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就是股票投資時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的重要因素。

交易系統,是在股票投資過程中使用的,那我從股票買賣全過程來說一下交易系統建立的方法。這個交易系統,分為「選股,買賣,紀律」三個部分。

一、 選股系統

股票投資的第一步,就是選股。選股要靠自己,不能道聽途說。 選股必須分析兩個方面:基本面和技術面。

基本面主要看行情軟體的f10部分,對pe,pb,roe,還有主要財務數據,選出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散戶不具備這個能力,除了學習相關只是外,就是看看軟體裡面對該股票的估值,做個參考。散戶最好少碰創業板,到滬深300裡面去找個股。

技術面主要看大趨勢,看中長期120日和250日均線走向,只做這兩條均線向上的股票(最好在剛向上時就買入,否則,等到250日已經上移動很高時,股價已經到了階段頂部)。關於趨勢級別和階段的判斷方法,我有一篇文章專門說過。

那些120日250日均線向下的個股,散戶不要做!

二、買賣系統

這個買賣系統,其實就是買賣依據是什麼? 這里的前提是藍籌股,而且是120和250均線向上的個股!不涉及垃圾股和120日和250日均線向下的個股。

不要羨慕超跌反彈,也不要垂涎V形反轉,那些不是我們散戶的菜!! !

如上圖,在ABC點買入,有耐心等待這些買點出現!DEF點要不要賣???看清楚了,現在是牛市,完全可以不用賣!即使你一次買在了DEF點,也沒事,這種虧損,會有解套的時機,這和熊市不一樣,牛市會一浪更比一浪高,而熊市一浪更比一浪低。如果自作聰明,做高賣低買,按照以往經驗賣高,那很可能賣在H點,那後面的主升浪就錯過了,一般人在H點賣了是沒信心追買回來的。

為什麼不說買在G點,因為那時候120日均線還沒向上,穩健投資者需要觀察。

有人說,我就買在目前最高點F區了,怎麼辦?要不要止損?!請看清楚了,這只股票是牛市!!!如果F點買入被套了幾天,就忍不住割肉了,那很有可能後面繼續拉升創新高!那有人又說,要是下跌怎麼辦???再說一遍,現在是牛市,如果下跌,那就不要理會,不用多久,又會創新高的!而且,如果跌到一定支撐位再向上是,還要加倉買入。

牛市賣出依據是啥?一是基本面估值,如果價格大於價值20%以上賣出。二是根據技術面賣出。因為牛市不言頂,所以很難具體說什麼位置賣出好。就如現在的茅台,現在看,以前在哪裡賣出都是錯誤。從一般規律看,當股價距離60日均線啟動位置時上漲70~100%以上,很可能(只能用概率)是階段性頭部,甚至是一輪行情結束的時候。這時候,可以減倉三分之一,同時對k線,成交量,上行速率,股價重心,市場信息等綜合判斷形成頭部的可能。

當然,如果在本圖例你買在F點被套(還在這個股票牛市的初期),下跌時,可以減倉三分之一,用來做差價,降低成本,也可以不動等待,或則在回調上漲幅度三分之一左右再次上漲時加倉!

三、紀律系統

包含止損止盈兩個方面。

止損,就是買入前,要設立一個止損價位!沒有止損就不要買入! 一般根據有效跌破60日或則120日均線止損(每個個股均線可能不一樣,這和主力操盤風格有關)!後來如果再次上漲突破這兩條均線,買入就行。千萬不要跌破時不止損,防止有黑天鵝,股市安全第一。

止盈價位一般隨價格上漲而抬高。當達到目標價位,或則跌破上升趨勢線,或則上升均線(一般20日)時,賣出一半倉位。如果跌破60日,全部賣出。沒有跌破,又反轉向上時,把賣出的一半倉位再買回。

上漲時買,然後捂股,下跌時賣,這是牛市的操作方法,可能大部分人還沒悟透!

而熊市時,如果做反彈,是下跌時買,上漲時賣,輕倉參與,見好就收,不能貪心。

這個交易系統包含六個方面要素,每個方面要悟透。當然,六個方面可以,七個方面行不行?也行,只要自己按照股票「選股,買賣,紀律」三個要素過程來擴展,也是可以的。比如,買賣系統,這里講的是均線能不能選布林線?也可以,只要自己會用,有標准就行。

謝謝!

買低賣高,這是最起碼的。其他的,就是要有錢,不怕賠錢,就是買買買。其他的,什麼投一萬,三年過百萬。這肯定不是「天方夜譚」,是「木魚石的傳說」。我差點信了,不過我沒買。

散戶建立交易系統,問題就一句,答案可以寫一本書。這里就從大方面進行概括。

一、正三觀。這是建立交易系統的第一步,也是核心的一步。三觀決定了你如何看待事物。比如你認為「可以一夜暴富」,你就會天天盯著漲停板的股票,選股的目的就是抓漲停板;比如你是「人雲亦雲」的隨大流者,你就會天天聽股評看題材,網上說哪只會暴漲,你就跟著買哪只;比如你認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你就會務實的尋找有成長性並被低估的實幹上市公司。你是怎樣的「三觀」,將決定了你交易系統建立的邏輯思維。

二、明確並量化股票高低邏輯。在第一條「正三觀」的前提下,你才能著手這一步。在此我以「正三觀」的角度來建立正確的能持續獲利的股市交易系統。我認為得尋找「中小盤實干績優成長股」,並不排除大盤股,但以「高成長」為優先選擇對象。量化從每年的業績遞增、現在的市盈率、市值大小、行業前景、合作夥伴、項目進展等多方面考量,股價在 歷史 階段低位(如半年線、年線)。

三、低吸。先看大盤在下跌後的底部震盪區,再看本行業板塊在下跌後的底部震盪區,最後是精選該行業中最有可能業績暴增的公司。在低位徘徊 歷史 地量後開始增量(放量)時分倉入手。逐步的試倉,在底部震盪時注意要不斷的高拋低吸,最終明確出一個底部震盪區域,在區域低位重倉,再次漲至震盪上沿時依然拋出部分倉位,不斷攤薄成本。突破箱體上沿不追,盡管拋出部分倉位,等待回踩。回踩後再次重倉。這之後是一路持股不動了。

四、高拋。在股價從底部上來50%左右時,見放量就拋出,跌破20日均線清倉出局。一個波段就此完成。有些股票此時回調之後還會上漲,有的甚至一倍二倍三倍的漲。這要說清楚就復雜些了。我的判斷是看成交量,以此才能看出主力資金是否出局,是否還會繼續向上做。這個方法有很多種類,可以出一本書。

五、具體細化交易系統。這要會編寫指標代碼,或者請程序員幫你寫。必須包羅「時空量價」這四個要素,通過這四個要素來定位股價運行的階段。股價運行必定是四個階段「底漲頂跌」。只有看清楚這四個階段,你才能獲取可靠利潤。「時空量價」這四要素,也是用來衡量「人心」的,股價的波動,就是「人心」的波動。

六、克服心魔。第一條「正三觀」決定你是否能正確的入門一個能持續獲利的交易系統,無疑是最關鍵的。而克服心魔同等重要。它決定你最終的成敗。以我為例,自認為是「正三觀」,自己也會編程,建立的交易系統能相當准確的把握頂底,從大波段來說幾乎是百分百勝率,日線級別頂底信號也相當准確,但有時誤差一兩天。但心魔影響我的操作。心魔是個問題也能說出長篇大論來,在此不展開了,總之到了那一步就必將遇見心魔這個最強的敵人。我花了兩年時間歷練自己,現在還不敢說完全戰勝了心魔。一句話,完全無腦的按交易系統指示操作,但你就是做不到。

用心的回答、經驗的回答。

讓我們來看看這三張圖的走勢可以得出,股票上漲時期的三個現象:第一,均線呈多頭排列;第二,MACD在0軸上方;第三,交易量相比變大了(圖一圖二符合。圖三前期交易量很大,後期交易量小,說明籌碼集中)。三個圖中粉紅色的線是20日均線,在上升期雖然有反復,但是始終在20日均線上方運行。我們可以用20日均線作為止損位置。

經過分析,我們可以做一個買股票的前提條件,就是我為什麼買這一隻股票,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此股的均線是否是多頭排列;第二,此股的MACD在0軸上方嗎?第三,在符合前兩個條件的基礎上,看交易量。

有人說你這是拿著 歷史 圖形在說事。不錯,這就是已經走完的圖形,但是它表明了一個特徵,就是處於上漲時期的股票基本滿足的特徵。我們總結這些特徵,然後滿足這些特徵就買,不滿足寧願空倉或者觀望。首先,我們絕大多數都是普通股民,既沒有大資金的支持,又沒有內幕消息的實力,只能靠自己辛苦工作攢點閑錢投資,夢想著賺點錢補貼生活。在零和 游戲 的股市,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靠自己擁有的條件賺錢。但是賺錢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故事裡賺錢更不容易,機構要賺錢,國家社保要賺錢,能力出眾的人要賺錢,甚至公司要集資發展需要錢,都從股市裡賺錢,錢從哪裡來?就是廣大的普通股民。很多普通股民其實是虧錢的,即使有賺錢的時候,但是虧的比賺的多,總體上是虧的。所以,我們要總結一些經驗。

第二,我們希望買到上圖的圖三,一路上揚。但是現實中,我們買到了圖二的次數多。漲一點,跌一點,很多人被嚇跑了,很多人耐不住時間走了。因為一般的股民害怕損失,然後又幻想短期內賺更多的錢,結果反而賠的多。這就是現實和心理層面的因素。在這里有兩個方法:一是用20日均線做止損,在20日均線上方的,一直持有。跌破20日均線的,堅決賣方。(現實中很多人做不到,所以虧的比賺的多,總體上賠錢了)。二是選擇一個熟悉的股票,一年內只買這一隻股票。不看其他的股票,不跟風。這樣你就會培養出熟悉的股感,再附加一些其他分析指標,收益比大多數股民好。以上兩個方法很多人做不到,太難了。

關於交易系統的建立,個人建議:第一,分析大盤的狀態,決定買股票的倉位。牛市就用8-10成倉位。熊市就用2成倉位,或者空倉。震盪市就用2-5成倉位。第二,買股票的三個問題。第三,設置止盈止損。第四,堅決執行第三點。第五,止盈後把賺到的錢分成兩份,一份存下暫時不動。一份投入股市繼續。記住,股市裡賺到的錢在自己手上才是賺到的,還放在股市裡的錢,指不定是誰的呢。

什麼是交易系統?曾經我非常的疑惑,為什麼同樣的動作,同樣的形態,一個漲了,另一個就拚命跌?於是我不斷改進自己的交易系統。我是學計算機和數學出生,又在物理行業混跡,我想用各種理論方法來計算出一個確定性的方法,買進去,就得到確定的機會,然而最終我發現,成功率最高的系統,高達80%的成功率,其結果是,從1990年到現在,全市場,發出的信號,只有寥寥的七次,失敗一次。其它的不是信號太多,就是盈利太少。

這個市場真的沒有一個確定的交易系統嗎?當我花了幾周的時間,將所有的數據一條一條的看完,我忽然發現,是!也不是!是的原因是,你根本無法把控這個市場未來的走勢,因為你也是影響市場的那個人。不是,是因為在不確定中,你只要抓住那某些時刻的確定性,就可以了。

我們在書上學過很多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其簇擁者,為什麼有些人用的好,有些人用不好?是交易系統在這兩種人之間有區別嗎?不是!是因為他們的差別在於對市場的認識。

比如說均線,有的均線死叉就一定要逃命,而有的均線死叉,卻極有可能就是買點,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有的人說,股票站上60天均線就要買入,可有的人買入了就完蛋,是均線的問題嗎?不是,是人對均線理解的差異。

因此在這個問題的各類回答中,有說交易系統很難的,也有說很簡單的,都對,真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時間上也有差異。最笨的辦法,是對著書上的例子一點點的看,看看為什麼這些例子能成功,而自己挑出來的那些就失敗,一點點的驗證出自己的交易系統。

這個過程,有人叫做一萬小時法則,沒有辦法,眼光的提升,是需要時間的,當有一天你能夠一眼看出好與壞,那麼,所謂的交易系統,就形成了,問你為什麼?你也許只會說,不知道,感覺。

當風險發生的時候,你從容的離場,機會來臨的時候,淡定的入場,當機會和你預想的不一樣,不會追問為什麼,靜靜的離開,等待下一次機會。你不會因為沒有機會而焦慮不安,不會因為擔心錯過機會而煩躁不已,甚至不會因為錯誤的判斷提前離開而懊惱悔恨。你的交易系統就已經形成了。

這時候,你的交易系統,是你自己獨有的,沒人能理解為什麼,哪怕你都講出來,還是會有無法明說的東西。不是你不想說,是你根本無法說,這是你自己的交易之道。

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大概就是如此!

如何才能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呢?這句話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適合自己的,每個人的投資理念、性格特徵、風險承受能力等等都各有不同,別人成功的交易系統,在自己身上未必就能發揮作用;二是完善交易系統的交易系統應該包含的內容有哪幾個?選股邏輯、交易策略、交易系統、資金管理、心態情緒管理等5大板塊。那麼幾個板塊的功能劃分是怎樣的呢?

一、選股邏輯。選股邏輯解決的是選股層面的問題,要做好股票投資,選股是第一關鍵,要有好的短線收益,必須要跟對熱點板塊。選股邏輯包含兩個方向,一個是政策消息面的驅動要素,二是技術面的價量時空。短線交易側重點是對短線題材邏輯的分析,股票K線只是表象,影響K線形態的是資金,而推動資金的則是背後的市場邏輯,而市場邏輯的核心是題材的驅動力以及生命周期。題材的邏輯屬性以及板塊的運動規律是分析短線熱點持續性、節奏和結構的重點。

同時,題材驅動與技術面的共振才能夠造就短線的爆發力,有題材如果沒有技術面資金的推動也很難有好的表現;有技術面形態的做多走勢,如果沒有題材的支撐,也很難持續。

二、交易策略。股票市場永遠是處於波動下滾動運行的,波峰波谷之間就會形成上漲趨勢、下跌趨勢、橫盤震盪趨勢。大盤每一個階段的運行結構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採用的交易策略也是不盡相同的。左側交易策略和右側交易策略的交叉使用是我們實盤交易當中必須要靈活運動的。選對股票,但是入場的交易策略沒有匹配當下的整體市場環境,那麼你就很難踏准節奏,造成買點與賣點的不盡人意。

三、交易系統。交易系統主要解決的是買點、賣點、止損位、止盈位。交易系統的一致性與執行力是非常關鍵的,同時完善的交易系統是需要對買賣點進行量化,模稜兩可的交易信號往往導致臨盤時的決策打架,互相矛盾,以及猶豫不決。交易系統的簡單化是達到知行合一的基礎。

四、資金管理。倉位管理是決定盈虧的核心,也是決定心態的關鍵。一套好的交易信號必須匹配合適的資金管理模型,否則很難達到穩定性的獲利。交易系統解決的是成功率的問題,資金管理決定的是盈率的問題。很多時候,資金管理遠比交易系統重要。通過資金管理來規避系統性的風險以及看錯個股出現的個股風險。

五、心態情緒管理。心態好壞首先取決於交易系統是否完善與資金管理是否匹配。除開這兩個談心態無任何意義,除非你的資金是買彩票中的。同時,心態好與壞還跟自己的資金性質、風險承受能力、預期收益率、個人價值觀、性格屬性等等有比較大的關系。把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模塊完善好,再通過個人哲學體系的修煉,通過「道」的層面去解決交易當中所出現的各種混沌與疑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你到達足夠的高度,你才能看得清曲曲而上的山路!

所謂盈利系統,其實,就是自己總結,並且得到實踐驗證,並且適合自己的一套成熟的交易體系。
對於散戶而言,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或體系非常難以建立,需要長時間的沉浸和研究,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才能逐步實踐和去完善所掌握的一些指標,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體系,這條路任重而道遠,舉步維艱;但是,我相信,只要堅持就會成功

一、基礎知識

二、技術指標定義及用法

這一方面,我們就簡單舉幾個最常見的指標來進行給大家解析:我全部用白話文來給大家解析:

1) BOLL(布林帶):由 三條移動平均線組成的,類似於兩條軌道,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分為三條線,一般稱之為:上軌道(壓力線、壓力帶、壓力位)、下軌道(支撐線、支撐位、支撐帶)、中軌道(多空轉化帶、突破口、突破地帶)

2) MACD(移動平均線): 是由兩條不同價格周期均線交叉形成的走勢指標,以零軸及快慢線交叉點,分為金叉、死叉來判斷短期走勢;金叉買漲,死叉買跌!

3) KDJ及RSI: KDJ指標又叫隨機指標,是一種相當新穎、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它起先用於期貨市場的分析,後被廣泛用於股市的中短期趨勢分析,是期貨和股票市場上最常用的技術分析工具

RSI紙幣哦啊又叫做相對強弱指標,是根據一定時期內上漲點數和漲跌點數之和的比率製作出的一種技術曲線。能夠反映出市場在一定時期內的景氣程度。一般分為:超買區(最佳賣出位置)和超賣區(最佳買入位置)

4) 價格通道: 價格通道的形成,屬於在一張周期圖中(15分鍾、1小時、4小時等)在一個確認的趨勢周期內,尋找前面的支撐點平均連線和上方壓力位的平均連線,形成一條平行通道,可以短暫判斷趨勢走勢和尋找支撐位、壓力位、突破位等,分為震盪上行價格通道和震盪下行上行通道、平行價格通道。

5) 分批建倉法: 一般來說,無論是股市還是黃金等產品,均是存在波浪理論技巧,一般來說,買入或賣出有多次機會,可以去尋找最佳買點和賣點;我們可以利用波浪理論技巧在最重要的第三浪和第五浪去分批建倉布局,因為,這個時候的行情算是企穩或方向明確,只有這樣,我們才算是成功減倉

6) 趨勢為王: 趨勢是做單之前必須考察的一個重要技巧;任何行情必定有一個整體走勢,例如,天圖、周圖,月圖,整體走勢基本上可以看出;短期行情,我們可以藉助小時圖來看是反彈還是下探,結合中長線、短線去布局,這樣反而更有保障,趨勢去保障!

7) K線組合及形態: K線形態及組合,是指K線行情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周期行情組合成一種數字模型或我們經常遇見的形態,這就是我們所能看到的:例如:
1)看漲:W底部形態、V型反轉、圓弧底形態、頭肩底形態等等
2)看跌:與之相反,M頭部形態、圓弧頂形態、頭肩頂形態等等

三、實踐去運用
實踐這一塊,當然會存在交學費這一現象,其實,我們可以利用好股票模擬去學習,去實踐你所掌握、研究出來的一套體系,去驗證是否正確,又或者對了多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逐步完善,適合自己的體系。

1)各種交易類理財

2)依照性格投資產品去理財,去實踐!

3)依據風險大小去理財

4)學會控制好倉位

四、善於總結和歸納
作為一名合格的散戶投資者,不要以為不斷地投入錢進去,一直扛著就行了;實際上,這是一根筋的做法;有些票或投資,不是一味的扛著或不斷加資金就是王道,這種做法其實是很愚蠢的技巧,也可以說是自殺式的投資;所以,我們只有在不斷的嘗試之後,善於總監和歸納一些我們適合的投資產品、投資技巧、投資方式,才能高瞻遠矚、穩中獲利!

以上論點皆有筆者獵鷹技術中心首席策略師林楓原創分享,更多詳情請參考《股市實戰錦囊》《黃金實戰口訣》,歡迎交流、關注、收藏、點贊、分享,如有不足,歡迎補充!

系統的特點就是穩定。

與穩定相反,沒有良好的交易系統的特點就是:

就是今日發揮得好,抓漲停;

明日發揮得不好,就跌停,

顯得毫無章法。

這樣的表現就是,拿著好股,心裡不踏實,整天提心吊膽,自己嚇唬自己。

有了穩定的交易系統,簡單地說,就是靠譜。

一個穩定交易系統,應該是

1、操作性強,有實戰價值,不是花拳綉腿,而是能扎扎實實地帶來收益;

2、能夠復盤,總結得與失。這樣的系統可以橫向、縱向進行比較。

3、能不斷改進系統的不足,不斷優化系統。

散戶受資金、信息、技術、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統很難。

股票數據貓量化系統,把所有的數據按照強度、資金、預期、轉強、妖精度進行分級(分為11級),進行量化考核,這樣任何一個股票的數據都可以橫向和縱向比較和總結。

通過幾千萬的海量數據,可以提取各類交易模式。比如追漲法、追跌法、五星戰法、智能選股法等等。再配合技術指標開發了藍柱子,白柱子、小蘋果等等操作模式。

各類操作模式有數據做支持,可以不斷地完善和提高。

相對來說,股票數據貓理論比較容易上手。更重要的是股票數據貓公布全部的量化數據,有了全部的數據,散戶朋友就可以很方便的發現 歷史 數據和現實數據的各類規律。

總之,股票數據貓供大家在這個平台,通過這個平台,散戶朋友可以找出自己的模式並實戰。

股票交易遠在八十年代中期我國就開始發行股票,記得當時我在上海進服裝,在外灘大街上一種名為"飛樂"的紙質股票發售,工作人員極其熱情地介紹,銷售。現在我都還有二張原始的紙質股票,票面值二千元,我留存紀念。因為我從不參與股票交易,無興趣,無動力,所以無法多說什麼,對不起。

⑶ 怎樣的交易系統,才算好的交易系統

能幫助交易者長期穩定盈利的交易系統才算是好的交易系統。

首先建立交易系統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根據你設置的指標,周期,資金管理等各方面,不斷的去試錯,最後總結出一套可以長期盈利的交易模式。

完善的交易系統,覆蓋了交易的各個方面(包括買賣品種、資金如何使用、倉位大小、入市時機、止損止盈、交易策略等)。

一個完善的系統,必定經過了交易者與它長時間的磨合。可能是兩三年,可能是三五年,還有可能是上十年。

這個過程中,必須經歷在市場上遇到的所有問題,並且找到解決的方法。

如果選擇的是改變自己去融合這個系統,也必須經歷這個市場出現的所有問題,並且克服自己的內心選擇相信它。

有了完整的交易系統還不夠,一定要嚴格執行,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做不到執行,交易系統再好也沒用。

⑷ 只有人,沒有神:交易系統只有完成後才能簡單!

1、只有心靈的交易系統,沒有機械的交易系統。資金管理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技術是小兒科的東西,可我們天天談小兒科的東西,沒出息呀…技術的本質是什麼?不是預測,而是找介入點,找回碼點,找出場點……而已,預測頂幾個錢,錯了面子值幾個錢呀…

2、武功進入化境時號稱是無招勝有招,但達到這種境界的大師並非不懂招數。Lidoc兄操作可以做到行雲流水,相信指的是不被技術分析所約束,而絕不會是不懂技術分析。我想匯市操作的許多朋友都要經歷一個從不懂技術分析,猛啃並著迷於技術分析,直到超越技術分析(如果能夠生存到那天的話)這樣一個過程。論 壇里確實有不少前輩高手,大家從各個方面給包括我在內的晚輩(指入市時間)後進許多的指點和幫助,相信許多新手都心懷感激的。

3、這個話題,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交易額度,可能會說出完全不同的想法。不少的投資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從無知中暴富到無知中慘敗,然後不斷的學習,失敗,失敗,最終慢慢的走向成功。我也曾經重倉過,一開始暴利過,暴虧過,迷茫過,痛苦過,慢慢的學習,成熟,現在還在不斷的成熟。外匯市場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除了市場,沒有神,都是智商相近的人。要在外匯市場長期平穩盈利就要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努力,要想長期暴富,就要付出比長期平穩盈利的人更多更多的努力。我覺得這些人,這些極小一部分的人,是天才,投資的天才。這種人存在的概率,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不應該是大多數投資人所追求的!初期的資金積累的確需要相當的快速,但是在有了一定的積累,就得放慢腳步,踏踏實實。

微軟不可能一直保持創業初期的發展規模,外匯市場也是一樣。但是有一點,在初期試圖快速積累資金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大一部分的投資人被淘汰了。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從一開始自己的小本經營,到財富的一定積累,到現在的管理基金。 資金量越大,會更加傾向於穩妥地交易。畢竟幾千美金的交易,到幾萬美金,到上百萬,感覺是完全的不一樣的。我的觀念就是,市場上天才是極小的一部分,論壇 中大多數也都是凡人。那麼我們就應該抱著凡人的思維去思考,穩定的盈利,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暴富,不可能長久。說的比較絕對,也許是因為我的能力還不到。 在交易的細節上,我認同,對於中線交易而言,在底艙盈利,單邊行情開始確認展開的時候,後續的倉位應該稍微重一些,保證金最大的優勢,我認為在加倉。

4、 這是唯一的投機之道。可能從LZ文字組織上,或從字面上容易給人產生一些誤會,但其實只要明了投機本質,做到穩定獲利的人,就會明白LZ說的意思,這是不需要太多話語加以說明的。理解不了的人按照LZ的話就是不能穩定獲利的人,我認為基本如此。

換句話說,能夠穩定從市場中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投機者不需要LZ的貼子就能認識到這個投機真諦。

5、其實不是說技術或基本分析無用或有用,並不是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而是說在交易中應該以交易策略為核心去執行,而不是以技術分析或預測為核心去完成你的交易,簡單的說就是交易於你的計劃,而不是交易於你的分析,投機失敗 者不言而喻就是「交易於你的分析」的典型。這裡面有本質區別,專注於分析,力求於看準市場絕對是大部分人在交易中犯的最大錯誤,其實對真正的交易者來說根 本無所謂多頭,還是空頭,也無所謂現在是在頭部還是底部,也根本無所謂現在的點位,他們真正關心的是未來是否有波動或者趨勢並抓住它就足夠了。交易本身並不困難,困難的永遠是交易者本身如果交易者不改變自己的信念,不從以分析為中心轉為以策略為中心上來,那他永遠不會成功。

6、一個簡單的例子:買入條件:在均線上一浪高一浪買入約束條件1:只在上升通道下軌買入;約束條件2:與高一級周期共振止損條件:買入後高低點反向排列即離場(高點未突破前期高點)或旗型突破離場,或10點損失離場(短線)現在你應該明白了,根本不需要預測未來走勢,不用管什麼百分比目標位,什麼形態調整之類的只需要坐在那裡等待交 易條件滿足了,按照策略進出場就OK瞭然後你對交易系統運行測試如果它有百分之51的勝算那它就能贏利在此基礎上增加進出場約束條件以增加勝算如果它低於 百分之50成功率那就放棄或改進它,只到找到勝算為止技術是要用到找進出場點的交易策略,然後去執行它,而不是用來預測和分析的,不然就是小兒科以策略為 核心的交易找買買點和以分析或預測為核心的交易找買賣點完全是兩種性質的事。

找買賣點只是一個關鍵環節,它是有前提的,前提不對, 南轅北轍……重倉交易不是孤注一擲的賭博式交易,而是在高勝率的交易部位,做出的大膽重倉出擊,敢於勝利的決斷。重倉前有嚴密的戰略部署,有多種復合技術 的共同指引,有多時間周期共振的力量支持,有良好的盤面感覺,有失敗後的壯士扼腕的勇氣……為什麼不能重倉出擊呢?我用這種方法快 速脫離K級別的交易,又脫離了1手級別的交易,現在是5-10手級別的交易,現實就是這樣雄辯啊。

有人認為,重倉後馬上心理失態,連止損都變得下不 了手了,這只能說明重倉不適合你這類交易者,那你選擇細水長流式贏利方式也可,但豈能輕易懷疑快速致富的可能呢?

技術是種分析手段,用來預測則錯誤多多,至少與投硬幣勝負概率相差不多,有實戰經驗的人相信都知道這點。那技術起什麼作用呢?打個比方,我們去坐火車,肯定不會站在鐵軌途中等候上車,而是去某個車站等候上車。技術分析就是告訴我們這里有個車站,該站可以上車,向東走該在那個站上,向西走則該在那個站上,當然有些車站東西二方向都可上,至於是否到達目的地,則不是技術分析的內容了。說到這里,可能有的朋友又要說了,那如何到達目的地呢?簡單呀,火車停下來了,不走了,往回開了,只好下車了……

大家天天都在說順勢而為的技術基本原理,做起來又有幾人知道其中的精髓呢?成功的交易是個以控制風險為核心的游戲,最善於輸的人才會贏。你不想輸,你就不會贏,擔驚受怕也不會贏。交易本質上就是一場如何處理失敗的游戲啊……老手一看便知,爭什麼爭呀…… 無所謂重倉與輕倉的區別,關鍵看操作人,其技術水平、基本面分析判斷能力、忍受虧損而且是大額虧損的心理承受力,都是需要綜合考慮和鑒別的,或許有人是能夠做到處變不驚,本身又有合適的行情判斷能力,那就重倉操作,最快速度獲取利潤,這無可厚非…… 而這兒的很多人是小額資金的倉位,就那麼幾千,甚至還有幾百的,他們是萬萬不可重倉賭博,參與賭博的結果是暴倉,或許這些人根本還不具備合適的分析判斷能力,只知道跟單,或者人雲亦雲,所以對他們來說,不是聯系基本功夫,學習如何做好資金管理,一味的蠻干只能塗然,增加自己的煩惱和失落感。

7、我也不反對重倉操作,而且以前是經常性的,曾經的最高倉位達到30多手的標准倉位,但是那是有前提的,其實真正的過來人都知道前提是什麼,不多說了,所以任何操作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承受力和實際能力來決定,路有千百條,而最後到達羅馬的也一定不止一條,只不過兩種,或更多種操作手法而已,輕倉能夠做到細水長流,多做做中長線,那麼不僅人來的輕松,為什麼要去搞的那麼緊張呢,要知道重倉的倉位沒有絕對安全前,心理的壓力何其大,畢竟是真錢,何必如 此暴飲暴食呢……

8、細水長流,注重結果,舍棄過程,放鬆身心,是我們做匯人應該達到的境界吧。重倉是表象,重倉的過程更值得探討:

a、順此加倉,以浮動盈利的50%來下單,結合趨勢的波峰波谷後,順利地話,也許能夠下到初始保證金允許范圍的幾倍。

b、認准單邊,在不回頭的途中一把重 倉到99%的保證金,1%用來自動平倉,虧也只能虧這1%上下。這兩種過程一種左邊一種右邊,結合起來可以創造出很多種不同風險收益額度時間四維配比的策 略。

9、分析是一定需要的,否則憑感覺走輸得更快。但是分析也會有錯的時候,這就需要我們隨著形勢的發展去不斷修正我們的判斷。但是重倉的話會在短期內出現不利於你的情況時,給你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影響你做出正確的判斷。其實保證金交易比在賭場的風險還大,這里人的本性會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不能克服自己的貪婪和恐懼,那是不能堅持很久的。

10、就這個話題而言,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已不必多爭論。一種方法,符合自己的風格,匹配自己的人性和哲學,就是好的。我是帶著暴利的思想來到高保證金外匯市場的, 所以會有這樣的風格和認識,技術操作皆是圍繞用相當的風險換最大的利潤來設計戰略戰術的,現在仍在不斷的學習和提高中。我發現論壇里教科書式的同志較多,有真正實戰精神的人少些,感覺交流起來總是那麼難,所以現在就越說越少了。

11、一個成功的交易系統的技術指標佔用的比例不高,主要是找到一些開平倉點的市場現象。一個成功的交易系統也不是一個預測後市的的系統。我想是一種市場現象的統計,在我的探索中感到歷史會重演,其實具體化的操作模式並不重要,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有不同的風格和對風險的理解控制。條條大路通羅馬,主要是指導做系統的理念,而這里就給出了做系統的理念。

也許在一年前我還不能理解,我想也許要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理解。就好像學習的歷程,要經過小學中學大學這樣的過程才能對後面的課程理解,當然若你是天才就不需要這樣的歷程,現在為止也是照這樣的理念在探索。其實做交易系統就是一個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就是在失敗教訓中一點點的把正確的內容固定。我探索的方法是要找到一個固定模式的交易系統,難呀,這條路走起來真的艱難,有多少次想放棄,有多少次堅持不下去,可游盪幾天後又再次踏上苦難的歷程,萬里長征我不知道我走在那一段。我曾經問怎麼才能做好交易系統,他們的回答是:笨蛋,主要是理念。

12、試試把交易系統做得簡單單純一點看,可能會更好 一些。我沒有設計過專門的交易系統,但研究過別人的,或試用別人的交易方法(很多很多呵),到現在,還是沒有任何操作系統(能寫成文字表述的)。所以,我想我只有心靈交易系統,直覺交易系統,這樣的系統隨意性強些,但充滿趣味和享受及刺激。交易的目的不僅是金錢,還有生活品質,枯燥的交易生活不是我追求。

13、一個交易系統只有完成後才能簡單,而在探索的過程中是復雜的,因為我們不知道要關心那些現象和用那些指標,或說用哪些指標的哪一方面,我追求的是一個機械的交易系統,因為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克服人性的恐懼與貪婪。一個機械的交易系統是能用文字說明的。在我的依天貼中就對短線交易系統運行了文字說明。做一件事是不是枯燥主要看自己的心態,別人認為的枯燥乏味也許就是你的甜美歷程。你的重倉理念我還是同意的,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不一樣,你是看準了後重倉,而我的追求是一天24小時都是重倉,同時還經常變換品種的方向,始終保持70%的倉位算是重倉了吧?這樣的持倉也曾經出現過不錯的贏利。我想我們的共同點就是理念相近,同時都有大的野心,但我們追 求的具體方法不同,

14、一個成功的交易系統有一個基本功能就是能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這個交易方法,而你不是設計這個交易系統的人,所以你就不知道怎麼來正確的根據市場變化對這個交易系統運行修正。一把劍在你的手中能殺人,而在我的手中只會傷自己,因為你是高手,所以你能揮舞自如,而我是低手只會亂舞。這帖中找站台的提法我覺得還是很對的,對我們這些個人投資者來說,單槍匹馬精力有限,所以要把一天24小時的走勢變成對幾個特定點的研究,也就是這帖中所說的找站台,這是交易系統的一個基本功能,把一天的走勢濃縮成 幾個點,然後在這幾個特定的點上來研究方向,當方向決定後再研究它是快車還是慢車(中線或短線),當到了下一個觀測點時,又來研究方向是不是錯了,若錯了 就下車,方向對了就繼續乘車。走一步看一步,沒有人能長期准確預測後市的,特別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更不可能實現。當然你曾經說對過很正常,因為亂猜測也有 50%的成功。

15、投機必須有自己的哲學、理念、方法,一體化。怎麼來克服人性的恐懼與貪婪? 贏過了,輸過了,大贏過,大輸過,無數次輸贏過,就克服了。有止損線,就不會恐懼;有目標點,就不會貪婪。我們在做品種時,在決定買賣時,總要有一個依據, 這個依據就像你說的那樣,是經過千百次的贏虧得來的,我的問題是你這樣的經驗教訓為什麼沒有一個統計?或說當你決定根據某個條件現象開倉時,你能回答根據這個現象開倉,在歷史上出現過多少次?其中成功是多少?失敗是多少嗎?我想若沒有這樣的統計,那麼你的經驗教訓是怎麼來總結一下的?我想若定一個標准(我們不管這個標準定得是不是合理,或說我們就用拋銅板的方法來決定買賣),那麼當我們根據這個標准運行買賣時就會有對錯,然後一步步的一點點的來改正這個標准, 把正確的經驗保存下來,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能做到有一個標准可依。至少能把經驗教訓記錄在案吧,多看看K線的右邊,不要往左邊看,那些空白的地方才是你戰場。

⑸ 如何理解"交易系統越簡單越好"這句話

簡單的系統是否意味著過濾假突破、噪音有缺陷?

簡單意思是否意味著時間框架的放大呢?

簡單是否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簡單的系統是否意味著過濾假突破、噪音有缺陷?"
假突破、噪音、突發事件之類的東東是無法避免的,簡單的系統和復雜的系統都沒什麼辦法。
「簡單意思是否意味著時間框架的放大呢?」
簡單的意思是規則條件明確、實踐起來簡單,沒有歧義,這樣系統的可執行性強。執行力是交易者一個非常重要的素質。

越簡單的東西,容錯率越高,適用性越強,有效期越長,能幫我們在長期的無常變動中存活下來
「簡單是否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我覺得更深層次的含義可能是:交易系統並不重要。

簡單,

只是說,
本質要素就那麼多,

超出本質的東西都是然並卵。簡單的系統易於執行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交易系統到最後能不能成功,除了本身是正期望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執行方面了吧。交易系統越簡單,執行上會不會就會容易些!

一個有效且優秀的交易系統,必然是簡單且可復制的。
簡單有兩層含義:一是可量化,不需要任何主觀意識的滲入。
二是易操作,不需要太多的專業技能,也不用全天盯盤。博士可以用、大媽可以用、學生可以用、聰明人可以用,傻瓜也可以用。
可復制則意味著它不需要特別的土壤和時間限制,在中國股市適用、在港股適用、在美股適用、在日股也適用,過去一百年和未來一百年都可以使用。


種問題只能簡單的回答:因為所謂交易體系內引入任何一個交易策略配對,都會有相對應的利潤和風險。理論上,無限的交易策略運用對應的就是賬戶無限的波動。世界上所有交易策略沒有高下之分,也不取決於你怎麼組合,交易的成功還是取決於在認識自身現實條件的基礎上對交易策略取捨。

交易的要點在於資金管理、心態管理、風險控制與遵循一致性。

系統越簡單,越易於做到以上四點。

交易系統是由交易計劃組成的,也就是說交易系統越簡明,交易計劃越簡明,而交易計劃越簡明,則風險控制越簡明和容易,說白了就是為了能更簡單的控制風險,

ps:風險靠自己,利潤靠市場,交易系統是基於控制風險才建立的,

交易系統越簡單越好,有兩個層面。

首先,簡單是一個相對概念。

例如,溫斯坦交易系統(史丹·溫斯坦稱傲牛熊市的秘密 (豆瓣)、史丹·溫斯坦交易系統的貢獻(圖文版)),在主流交易領域被評價為一個簡潔、明了的交易系統。作為一個基於突破的趨勢交易系統,建倉、止損、平倉,都是以趨勢作為交易方向,以突破識別交易點位。對於成熟的系統化交易者,交易三要素(交易方向、交易點位、資金管理),用史丹·溫斯坦自己的話來說:「掃一眼,就知道了。」

同樣的溫斯坦交易系統,對於系統化交易的初學者來說,光是識別交易區間,頭腦中既有的交易相關知識,就把自己給繞暈了。深陷細節之中,面對兩難選擇,無論如何都沒有「簡單」的感受。這一點,相信豆瓣《溫》組的小組成員,在學習溫斯坦交易系統之初,都有過類似的感受。

因此,如果直接說:「溫斯坦交易系統,是一個簡單的交易系統。」實際上,是不嚴謹,也有些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對於不同交易背景的人來說,對溫斯坦交易系統的體驗和評估不同。

所謂的「交易背景」,不僅僅是交易初學者和成熟的交易者之間的差別。例如——

交易股票的人,開始進入外匯市場;
習慣趨勢交易的人,開始震盪交易;
一直小資金交易的人,直接開始大資金交易;

交易系統中的任何一個因素變化,進入了交易者不熟悉的領域,同熟悉這個領域人相比,都有體驗和評估上的差異。

漢末名將張飛,在《張桓侯文集》卷六十《蝶戀花·與月英書》中,記載了一個小故事:孫權遣使東渡日本,使者驚訝的發現,在倭國連小孩子都會說日語!

結論是,要想使自己的交易系統簡單,應當使用自己熟悉的交易理論和工具,構建交易系統。

相對簡單的交易系統,優勢是什麼呢——

主觀體驗上簡單的交易系統,一般來說是交易者熟悉,對其正期望有信心的交易系統。在實踐層面,更容易執行,也更容易實現一致性。

例如,一個老會計用算盤算賬,比一個新手用計算器算賬,要快得多。

同時,簡單也是一個絕對概念。

決策因素多的交易系統——

獲取和整理信息的成本高、時間長;
決策邏輯復雜;
決策流程長;
交易中面臨的變數多;
交易業績難以復制;
交易系統難以評估。

上述僅是交易系統的運行階段。在此之前,還有交易系統的構建階段;在此之後,還有交易系統評估和優化階段。每一個階段,都需要付出不低於運行階段的成本。

然而,復雜交易系統增加的收益,並不與其增加的綜合成本成線性關系;很多時候,甚至適得其反。

交易系統的優化,是邊際效用理論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

例如,一個錘子線交易系統。當錘子線出現後——

要不要考慮當前市場的主要趨勢方向;
要不要後期的K線驗證錘子線反轉;
要不要設定一個上漲幅度,或上漲期數,識別有效驗證;
要不要輔以成交量驗證;

等等,每增加一個條件,系統就會復雜一些。從技術分析基本理論上來看,上述條件都會增加交易系統的正期望。然而在交易系統構建和運行實踐中,每增加一個條件,付出的綜合成本,遠超出交易者的預期;同時,由此增加的收益,也遠低於交易者的預期。

上面的論述,主要針對個人交易者。機構交易者所增加的綜合成本遠比個人交易者更大。

怎麼辦,交易系統還要不要優化?

別忘了,我們在本文前半部分所說的——簡單,是一個相對概念。同一個交易系統,例如——

錘子線,帶主要趨勢識別,帶成交量驗證。

對於成熟的系統化交易者來說,是一個簡單的交易系統;對於系統化交易的初學者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復雜的交易系統。

交易者應當在保持主觀體驗簡單的前提下,適度的優化交易系統。隨著交易實踐的不斷積累,之前感覺復雜的系統優化,主觀體驗上會變得簡單,同時還提升了系統表現。

(交易系統匯新雲徐生整理)

⑹ 期貨交易系統如何做

1、交易系統要盡量簡單
我們最開始做交易的時候,都會把交易系統設計的很復雜,總擔心哪一方面沒考慮到錯失一些機會。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逐漸發現再完美的交易系統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走勢一網打盡。有些東西必須要放棄。
我最初的交易系統用的是三重時間框架,最大的時間段用來看總趨勢,中間時間段用來進場,最小時間段用來出場。看起來沒有一點毛病。但是使用起來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尤其是最大時間段和中間時間段走勢不一致時,我往往會猶豫不決,放棄吧,有時漲跌的幅度真的很誘人,不放棄吧,不知道該如何開倉。
最後我就把三重時間框架改成了兩重時間框架,用一個時間段看勢,一個選擇精確的進場點和出場點。這樣能保證信號的唯一性。並且看起來比較簡單,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決定是否進場,有助於提高執行力。
2、交易系統要能夠過濾無效走勢
我覺得衡量一個交易系統是否優秀,就是看它過濾無效走勢的效果如何。眾所周知,在期貨交易中,大部分走勢都是為了迷惑投資者,真正適合投資者參與的走勢少的可憐。
投資者如果不加甄別的什麼走勢都做,那麼就會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就算你能夠嚴格執行止損,也會損失一些試單成本和手續費,還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糕。
因此我認為,交易者建立交易系統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把那些無效走勢過濾掉。當然不可能全部過濾掉,可以過濾掉一大部分。剩下的走勢也會有很多假突破、趨勢流產的現象。
但是通過嚴格的止損可以把虧損降到最低。如果再配上合理的止盈,就可以做到贏多輸少。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大部分交易者在做單的時候容易受情緒的支配,不能嚴格的遵守交易系統發出的信號。那麼再好的交易系統也變成了擺設。所以交易者要想在期貨市場有所建樹,不但要建立一套簡便易行的交易系統,還應該加強內心的修煉,讓自己盡量的遵守交易系統,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交易成績。

⑺ 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什麼

衡量一位優秀投資者的重要標志就是看他是否有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統,這也是很多普通投資者夢寐以求的東西,有的投資者在這條漫漫求索的道路上可能已經默默付出幾年、甚至十幾年,損失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代價。我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曾經學習過期市、股市幾百位高手的投資經歷,概括起來可以說,構建交易系統 需要你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不斷學習、不斷實盤驗證、不斷總結提高、不斷在失敗中重新站起來,可以說交易系統形成的過程也是一段坎坷的心路歷程。 能不能最終形成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因為,他需要你有一定的「悟性」,如果缺少這份悟性,可能有的投資者終其一生也無法實現。

我們認為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統需要滿足以下五個標准:

一是可以實現穩定的盈利。 能否實現系統的穩定盈利是衡量交易系統的核心標准,再復雜的技術體系,再科學的倉位管理都必須以盈利為中心。至於盈利的幅度不做嚴格要求,投資市場上經常說「 嚴格按系統交易,盈利多少是市場給的 」,因為系統是穩定的,而市場行情是波動的,我們不可能超越市場去刻意追求盈利幅度。

二是有科學的倉位管理。 按交易系統去操作就是按照預案執行,就不能像普通散戶那樣全倉殺進、全倉殺出。例如,要根據趨勢確定倉位,熊市時最大倉位不能超過30%,牛市時最大倉位不能超過80%。進出一隻股票時,第一倉位不大於30%,並且永遠不能滿倉一隻股票。

三是有明確的買賣點。 技術分析體系是交易系統的核心部分,其他幾項標准都是圍繞技術體系服務的,成熟的交易體系要求技術分析必須分析出精確的買賣點,買賣點必須明確,基本能夠實現入場即能盈利,形成絕對的持倉成本優勢,否則,很難在波動的行情中抵擋震盪。

四是有合理的止損策略。 能否堅持止損是衡量一位成熟交易者的基本標准,我們無論如何強調止損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入市多年的投資者可能都有深刻的體會,如果沒有止損策略作為保障,再先進的技術都會失敗。如果交易系統比作一隻水桶,那止損就是水桶的底。

五是有嚴格操盤紀律。 我們不認為心態管理是組成交易系統的標准之一,因為只要嚴格執行了操盤紀律就不會再存在心態問題。在操作中要嚴格執行倉位管理、嚴格執行止損條件、嚴格執行買賣點,只有嚴格執行操盤紀律才能保證交易系統的穩定性。

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

一套期貨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單筆決策時間不超過10秒。

我覺得這一條足以檢驗一個人的交易系統是否成熟。

要注意理解系統的核心作用。

交易系統的目的很簡單,它是為了長期持續穩定的輸出你背後那套交易邏輯。邏輯是核心,而系統是效率最大化的工具。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各大生產流水線系統。

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背後是各種各樣的創造邏輯,那是優勢的來源。而這套系統就一個目的,大量的製造這些產品。

所以,你的交易系統是否成熟,主要看效率就可以了。所有說自己有一套期貨交易系統的人,你都思考一下,你每一次下單需要決策的時間要多久?

量化的系統化交易者,決策僅需要0.1秒。決策由系統來完成,而主觀的系統化交易者,可能涉及到形態識別的過程,所以,這一點放寬到10秒。

超過這個時間,說明你的入場規則,出場規則,資金管理可能根本就沒有建立起來,或者明確下來。這樣的系統,並不成熟。

交易系統成熟的唯一標准就是長期穩定的盈利。

說一下我的外匯交易系統:

2018年3月開始,到當年5月賬戶盈利20%;5月-7月底盈利全部回吐賬戶還出現6%的虧損;之後行情配合但是到2019年2月,賬戶盈利50%。

2019年3月開始,到5月賬戶盈利16%,之後行情不配合,到8月中旬賬戶凈值虧損10,現在賬戶凈值還虧損3%。

對我而言幾個月的虧損根本根本不算什麼,我交易小時級別的波段盈利是以年為結算單位。

交易系統是否穩定只有這樣一個標准,別無他法。不管你用技術面或者基本面;再或者均線或者布林,左側或者右側;長期穩定的獲利是一個交易系統成熟的標准。

沒有一直獲利交易系統,盈虧都是交易系統正常的表現;只有長久來看期望值為正值的交易系統才有意義。

昨天晚上我同我的學生聊交易;在最後我給他講:中國哲學的的根源在易經,易經--道德經--論語。易經的的根本就是兩個字:陰陽。陽極而陰,陰極而陽。

物極必反是世間萬事萬物最根本的規律;交易系統也逃不開這個規律。

任何交易系統都會有失效的時候; 一個原因是行情走勢的變化;一個原因只有交易系統衰敗才導致絕大多數交易者虧損,(絕大多數人虧損才是市場的本質)。

我們想一想,交易系統盈利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行情不配合進入虧損的階段;這時候多數交易員的想法是什麼?交易系統還有效嗎?上次交易不做就好了,上兩次交易這樣改一下就好了;下次交易可能還是錯的減少一下倉位吧;錯了這么多下次交易可能就是對的,增加一下倉位吧。

多數交易員都會因為交易系統階段性的衰敗慢慢失去信心,改變交易系統;我們知道改變交易系統意味著新的虧損的開始,也意味著著之前交易系統的失敗。

因此:交易系統衰敗導致虧損,虧損導致交易員改變交易系統,進而導致交易失敗。

昨天晚上我同我的學生說:

我們辛辛苦苦制定和完善了交易系統,一定會遇到階段性的衰敗和虧損;此時我們一定要清晰懂得:不僅僅是我們的交易系統會有階段性的衰敗和虧損,所有人的交易系統都是如此;而交易系統衰敗的目的就人讓絕大多數交易者在衰敗中失敗,我們不能同他們一樣,你說呢?

因此:經歷盈利,虧損,穿越了熊市,牛市;交易系統依然給出正值的交易結果,這個交易系統就是成熟的。短暫的盈利沒有一樣。

世界太蕪雜,唯有關注我不可辜負。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

交易系統成熟的標准只有一條:長期持續盈利。交易系統的好與壞,最終是由使用交易系統的交易者水平與能力來決定的,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交易者成熟的標志是什麼的問題。這個標准需要分解說明:

1、交易系統:也叫交易規則,原則,交易邏輯,交易體系等都是一個意思。制定或構建交易系統首先必須遵循市場的客觀實際,其次從市場里選擇在統計上大概率重復事件為構建依據。最後需要考慮構建的交易系統能否被較完美的執行,即執行的難易程度。

2、交易者水平與能力:交易者對市場運行與變化的認知、理解越深刻越全面越客觀,則交易者的水平越高。站在中小投資者的立場上看,我們必須要做到相對客觀的認識市場行情,因為從你我的角度看市場永遠是對的,錯也是對的,因為我們無法更改任何現實,只有適應,進而生存並竟爭。認知達到了還不行,交易者還必須要有優秀的執行能力,大局觀、耐心、果斷、迅速的採取行動,保持良好心態等等都是其交易能力的體現。

3、交易者與交易系統的契合度:交易者構建的交易系統是其對市場的認知理念與運行邏輯的派生物,交易者理念的深度與廣度、客觀性與可操作性直接決定了交易系統的質量的高低。與自身交易理念沖突或不契合的交易系統,在實盤中是很難被長期堅持和完美執行的,理念與系統的不契合最終導致執行的嚴重扭曲,造成很大的虧損。比如讓一個反應迅速果斷風控良好的日內交易者去操作一個價值投資體系,後果自然不可想像。

綜上所述,交易者與交易系統是交易行為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一體兩面的,所謂的契合度就是而者內在的統一性與邏輯性,世界上從沒有不匹配、不契合的交易者與交易系統就能在市場里獲得長期持續盈利的先例。

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什麼? 我本人進入交易行業多年,我認為世上沒有完美的交易系統,只有勝率和盈虧比都占優的交易系統。成熟的交易系統既要控制每次交易出錯而造成的最大虧損,同時還要保證利潤最大化,遵循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的交易原則。

交易圖表的走勢無論是股票,期貨,黃金外匯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震盪,單邊,震盪,單邊,相互纏繞交替運動的一種模式。而震盪與單邊又沒有明顯的區域可以劃分,所有沒有哪一套交易系統能100%的成功,趨勢交易系統則死在了震盪行情,震盪交易系統則死在了趨勢行情,而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行情有利於我們交易系統的情況下入場交易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交易系統千人千法,只有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按個人的風格不同可分為高勝率交易系統和高盈虧比交易系統,但兩者必取其一為優,追求高勝率就無法做到高盈虧比,追求高盈虧比就無法做到高勝率。但無論哪種都必須以資金管理和止損控制為第一原則。

交易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試錯就避免不了出錯,行情是無法預測的,所以我們不能保證每次交易都成功,而你不能在錯還沒有試出之前就已經把資金虧掉了,所以資金管理和止損控制是我們交易系統的重中之重,它是衡量成功交易者以失敗交易者的分水嶺。美國短線期貨交易大師"拉里.威廉斯"在他編寫的《短線交易秘訣》一書中曾說過。

如果你懂得資金管理,即使你的技術再差,你也能在這個行業當中生存,如果你不懂得資金管理,即使你的技術再好,早晚也會被這個行業淘汰出局。

所以成熟的交易系統應包括:資金管理,止損控制,盈虧比的大小,判斷趨勢,出入場位置選擇等等。

資金管理應按每次交易不得超過賬戶總資金的10%為最佳合理倉位。

止損控制應按每次交易最大虧損額度不得超過賬戶總資金的2%為最佳止損點數。

盈虧比應按每次交易盈利以虧損的比例大於2:1以上。建議只做單邊突破趨勢行情。

總結:綜上我們得出交易系統千人千用,只有適合你自己的私人定製通過自己無數次的實盤操作,總結每次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最終取得盈虧比和勝率都占優的交易系統。而交易系統的核心一定是遵循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原則,所以輕倉,止損,加順勢是成熟交易系統的完美體現。

交易系統的成熟性的標准應是簡單的——一句話能說清本系統的本質。

自己的交易系統到底靠什麼來賺錢?這個問題只有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懂自己的系統,自己的交易系統也才可能成熟。那些為了總結自己的交易系統,不說幾十句、幾百句就說不清楚的人很有可能是並不太了解自己的系統。自己的交易系統也不太可能成熟。

比如《海龜交易法則》這個交易系統用一句話來總結是什麼?

我只用四個字來總結:趨勢跟蹤。

海龜交易系統所有的環節都是圍繞著如何很好的跟蹤趨勢而來的。趨勢跟蹤就是海龜交易系統的核心。

了解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他的缺點,只能說明你對他並不太了解。一個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你秘須知道這個交易系統的缺點是什麼?有什麼局限?

任何交易系統都是有局限性的。做為使用者必須要清楚明白本交易系統的不可避免的缺陷是什麼,才是真的能成熟的應用這個系統。例如:海龜交易系統的缺陷之一就是不適應震盪行情,在期中容易觸發過多的止損。

其實交易系統成熟的標准就是使用交易系統的人是否成熟的交易理念。人如果思想成熟了,系統就成熟了。

交易系統沒有所謂的成熟一說,它永遠都有可優化的空間,當然過猶不及會是另外一個陷阱。

交易系統所能達到的一個極致就是盡可能的合理:規則盡可能的明確,盈虧比盡可能的大,勝率盡可能的高。

再合理的交易系統也只能是捕捉特定的形態行情,甚至於在某些時候它給人的感覺是還不如一根均線好用,對這種總是存在的不完美的接受度是每個交易者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系統的盈利方式在於對可復制行情的持續重復,只有堅持做勝率才會有存在的意義。

剩下的其實還是取決於交易者對交易系統的執行力,如果可以用成熟來定義的話,一個成熟的交易者會對規則達到「愚忠」的程度,當然這在很對交易新手看來簡直是不可理解的。

交易系統成熟的標志對每個投資者來說肯定都是:大數操作後是 正收益系統 。

交易系統的數學邏輯是概率,建立卻是統計基礎,而且: 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是要能融合屬於你自己的交易觀和性格偏好 。交易觀是你的經歷經驗,學習思考和人生智慧的綜合感悟(所以每個人都不同),性格偏好會決定你自己遠用本系統的"舒適度"。

普通投資者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方式來自檢一下:在下單之前,問一下自己"我的操作和" 大媽"的操作有什麼不同?",如果你基本感受不到不同,哪就欲味著你離交易系統差很遠,更談不上成熟了 。

交易系統可以簡單,也可復雜,好與壞也完全決取於建立者的綜合水平。只要你有建立交易系統的認知,哪怕你水平不高,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不神秘。用一句話總結建立交易系統的過程: 把你的思維細化成每個可執行的細則

股票交易系統成熟的標準是:簡單、可靠、穩定 。

關於第一個要點:簡單。 股票的交易系統是建立在技術指標基礎上的操作法則。股票的技術指標非常多有量、價、K線、均線、MACD指標線等等,每一個指標就是一個變數,分析研究任何問題如果變數太多就沒辦法獲得確定的結果。因此,以我多年的實踐經驗分析研究股票變數越少越好,這樣既便於操作,也符合大道至簡的事物發展規律。

關於第二個要點:可靠。 前面講到的簡單必須是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的簡單,簡單的終極目標是有利於准確把握行情。如果沒有可靠性,談所謂的簡單沒有實際意義。可靠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按照系統交易能夠持續盈利;二是系統波動區間相對較小。怎麼理解呢?就是說如果嚴格按照系統進行交易獲利概率要達到70%以上的交易系統才能算是優異的交易系統;而且這樣的交易系統對止損止盈比較靈敏,使交易不會出現太大 的失誤。

關於第三個要點:穩定。 穩定性是交易系統的又一重要特性,表現為比較固定的交易模式,是個人總結出來的,比較適合自己的性格特點,一般情況不頻繁變動。這種交易模式是經過千百次成功與失敗交易的統計獲得的大概率。只有當股票的某些信號特徵出現時才做交易。

總之,股票的交易系統千變萬化,不一而足,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才是最好的交易系統。

閱讀全文

與交易系統怎麼越好越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菱plc改程序怎麼寫 瀏覽:107
交易貓蘋果區如何填寫 瀏覽:887
武昌東湖技術開發區在哪裡 瀏覽:142
spss年級屬於什麼類型的數據 瀏覽:37
如何看好市場龍頭 瀏覽:296
如何申請水果交易平台 瀏覽:357
如何在釘釘上用小閑小程序查成績 瀏覽:766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哪些專業可以專升本 瀏覽:140
ajax不返回數據怎麼辦 瀏覽:791
抖音小程序怎麼放在視頻下方 瀏覽:628
壞道硬碟的數據怎麼導出 瀏覽:931
昆明西山區玩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77
程序員發布會是什麼 瀏覽:628
如何讓小程序有黏性 瀏覽:981
碧水源屬於哪個交易所 瀏覽:310
二手房交易哪些證 瀏覽:379
女性護理產品怎麼用 瀏覽:338
段然技術怎麼樣 瀏覽:181
戶戶通電視信息弱怎麼辦 瀏覽:162
聚寶齋手游交易怎麼樣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