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交易市場 > 鄭人和楚人交易的時候會說些什麼

鄭人和楚人交易的時候會說些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20 02:28:09

Ⅰ 你想對《矛與盾》里的「楚人」和《鄭人買履》中的「鄭人」說什麼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鄭人買履》則借一個寧可相信自己腳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的人,譏諷墨守成規、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兩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言簡意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從反面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Ⅱ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 故事大意

買櫝還珠
【發 音】mǎi dú huán zhū

【釋 義】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盛裝珍珠的木匣,退還了木匣中的珍珠。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

【出 處】

先秦·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示 例】 鄒韜奮《萍蹤寄語》:「當然,以我的淺陋的眼光,恐怕'~',沒有什麼好報告。」

【近義詞】 捨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負薪

【反義詞】 去粗取精

【典 故】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就買了一個,打開盒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①,熏以桂椒②,綴以殊玉③,飾以玫瑰④,緝以翡翠⑤。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⑥。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⑦。——《韓非子》

[注釋]

①為(Wéi)——製做。木蘭—一種高級木料。櫃——這里指小盒。
②桂椒——香料。
③綴(zhuì)——點綴。
④玫瑰(méigui)——一種美麗的玉石。
⑤緝——裝飾邊沿。翡翠(fěicuì)——一種綠色的美玉。
⑥櫝(dú)——小盒。還——退回。
⑦鬻(yù)——賣。

Ⅲ 《鄭人買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簡單的說吧!

《鄭人買履》講了鄭國有個打算買鞋的人,先在家裡量好了腳的尺碼,到了集市上卻忘記拿尺碼,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碼再返回時,集市已經散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用腳去試試,他卻回答,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這個故事的基本寓意是諷刺那些不從實際出發,信守教條辦事呆板的人,與生搬硬套、死搬教條同義。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Ⅳ 《買櫝還珠,鄭人買履,濫竽充數,畫蛇添足》的翻譯

買櫝還珠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里,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裡。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鄭人買履
鄭人買履:《成語詞典》謂出《淮南子·說林訓》:「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按:詞典學家王光漢先生《詞典問題研究—成語溯源規范淺議》指出:文中既無鄭人,又無買履,何以成「源」?此語當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編輯本段譯文
有一個想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他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他拿到了鞋子,才說:「我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於是返回去取尺碼。等到他返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賣鞋的也走了,他最終沒買到鞋。 有人問:「你為何不用腳試試呢?」他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編輯本段注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者:......的人。(定語後置) 欲:想。 先:首先。 度(ó):量長短。 而:然後。 置:放,擱在。 之:代詞,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其:他的。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至:到。 之:到......去。 操:拿,攜帶。 已:已經。 得:得到;拿到。 履:鞋。 乃:才。 持:拿。 度(dù):量好的尺碼。 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市:集市,市場。 罷:散,結束,停止。 遂:最終。 曰:對......說。 寧(nìng):寧可。 無:不。 自信:相信自己。 且:想。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准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接到命令後都積極練習,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畫蛇添足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後,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餘。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那人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於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鄭人和楚人交易的時候會說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昌東湖技術開發區在哪裡 瀏覽:142
spss年級屬於什麼類型的數據 瀏覽:37
如何看好市場龍頭 瀏覽:296
如何申請水果交易平台 瀏覽:357
如何在釘釘上用小閑小程序查成績 瀏覽:766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哪些專業可以專升本 瀏覽:140
ajax不返回數據怎麼辦 瀏覽:791
抖音小程序怎麼放在視頻下方 瀏覽:628
壞道硬碟的數據怎麼導出 瀏覽:931
昆明西山區玩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77
程序員發布會是什麼 瀏覽:628
如何讓小程序有黏性 瀏覽:981
碧水源屬於哪個交易所 瀏覽:310
二手房交易哪些證 瀏覽:379
女性護理產品怎麼用 瀏覽:338
段然技術怎麼樣 瀏覽:181
戶戶通電視信息弱怎麼辦 瀏覽:162
聚寶齋手游交易怎麼樣 瀏覽:768
天諭都能交易什麼 瀏覽:433
武漢三菱文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235